客专铁路(高铁)48 80 48m连续梁悬臂施工合拢段劲性骨架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桥梁方案】(48+80+48)m连续梁施工方案

【桥梁方案】(48+80+48)m连续梁施工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范围 (1)2.工程概况 (1)2.1.设计概况 (1)2.2.各梁端参数 (2)2.3.设计标准 (2)3.施工部署及施工计划 (3)3.1.施工组织机构 (3)3.2.施工人员计划 (3)3.3.材料计划 (4)3.4.施工机具及设备计划 (5)3.5.施工进度计划 (6)4.施工方案 (7)4.1.0#块施工 (8)4.1.2.0#块托架 (10)4.1.3.0#块托架预压 (12)⑵.预压材料选择 (12)4.1.4.模板 (13)4.1.5.钢筋绑扎及预应力孔道安装 (14)4.1.6.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15)4.2.悬臂段施工 (19)4.2.1.挂蓝设计、拼装、预压 (19)4.2.2.钢筋及预应力安装 (21)4.2.3.悬臂段混凝土浇筑及养生 (23)4.2.4.预应力施工 (24)4.2.5.挂篮前移 (27)4.3.边跨现浇段施工 (28)4.3.1.边跨现浇段结构 (28)4.3.2.边跨现浇段支架设计与施工 (28)4.3.3.边跨现浇段施工 (30)4.4.合拢段施工 (30)4.4.1.合拢顺序 (30)4.4.2.边跨合拢段施工 (31)4.4.3.中跨合拢段 (34)5.质量保证措施 (35)5.1.建立质量保证组织机构 (35)5.2.加强原材控制 (36)5.3.加强施工过程中控制 (36)5.3.1.施工内力及变形控制 (36)5.3.2.混凝土浇筑控制 (39)5.3.预应力施工控制 (40)5.3.4.挂篮施工控制 (43)6.安全保证措施 (43)6.1.建立健全的安全体系与安全制度 (43)6.2.安全技术措施 (44)6.2.1. 挂篮施工安全操作规定 (44)6.2.2 .预应力施工安全操作措施 (45)6.2.3.高处作业安全措施 (45)7.雨季施工安全措施 (46)8.文明施工措施 (46)9.附件 (47)(48+80+48)m连续梁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1.1.编制依据⑴晋陕黄河特大桥48+80+48m连续梁设计图;⑵《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⑶《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⑷《铁路客运专线桥涵工程质量检查与控制》;⑸《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⑹根据ISO9001--2008质量标准、ISO14001环境管理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建立的中铁四局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⑺大西铁路客运专线工程11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客专铁路(高铁)48+80+48m连续梁悬臂施工合拢段劲性骨架设计方案

客专铁路(高铁)48+80+48m连续梁悬臂施工合拢段劲性骨架设计方案

客专铁路(高铁)48+80+48m连续梁悬臂施工合拢段劲性骨架设计方案高速公路双线特大桥(48+80+48)m连续梁劲性骨架设计方案1 合拢方式与拟定的锁定技术合拢段施工是悬灌梁体施工的一道关键工序,在主梁悬臂灌注完毕后均应尽快完成与边跨现浇段的合拢和中跨合拢段的现浇施工,使主梁由双臂状况转化为连续整体,结构体系发生变化,在合拢段施工过程中,因砼自重、温度变化、施工荷载的作用,在悬臂梁端产生位移,影响合拢段砼悬臂梁端的连接,易产生裂纹,施工中通常采用劲性骨架支撑和临时预应力的撑拉作用将合拢口锁定,同时在灌注砼时在合拢口处增减等载压重,保持合拢口两梁端无相对位移,在灌注砼时从而保证合拢段砼与悬臂梁端之间不产生裂纹。

根据连续梁结构的不同,其合拢方式和顺序亦不同,由此引起的结构恒载内力不同,体系转换时由徐变引起的内力重分布也不相同,本桥连续梁合拢段施工顺序为:先合拢边跨再合拢中跨。

因为合拢期短,可不计砼的徐变,由于温度升高将会产生数千吨的温度内力,刚性支撑无法承受,由于先边跨合拢后将边跨支架底模脱离开梁体后,中跨合拢段由于6#墩为固定支座,只能通过主墩7#和8#墩的活动支座移动,故为方便施工,在边跨合拢段劲性骨架锁定后立即释放一端梁(5#或8#墩)的滑动支座约束。

待边跨合拢张拉完成后用劲性骨架对中跨合拢段进行锁定,然后对7#墩的临时固结装置进行解除,对7#墩梁体滑动支座约束解除后,合拢段刚性支撑受力情况发生变化:箱梁在温度变化时引起的热胀冷缩产生的轴向应力一部分会因为支座的活动得以释放。

本桥合拢口的锁定拟定采用4根2[40C槽钢组合,焊接为劲性钢骨架支撑(临时外支撑)和张拉合拢口一定范围内的顶底板临时预应力束外拉的方式,再将两端悬臂临时联结共同锁定用刚性支撑抵抗砼升温时产生的压力,用预应力抵抗降温时产生的拉力,以保护合拢段混凝土的完整。

刚性支撑设置:边跨现浇段及11# 块端部顶底板各预埋4根400 mm 的槽钢,槽钢根部加焊锚筋进行加强,沿梁顶底板纵向设4 根400 mm 的槽钢支撑。

48 80 48m连续梁合拢段及体系转换施工技术方案

48 80 48m连续梁合拢段及体系转换施工技术方案

48+80+48m连续梁合拢段及体系转换施工技术方案1、编制说明1.1编制范围适用石家庄跨京广铁路特大桥跨101省道58#~61#墩1联48+80+48m悬臂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合拢段及体系转换施工。

1.2编制依据《无砟轨道(48+80+4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双线)(通桥2008)(2368A-Ⅳ);《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03 J283-2004;《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应用指南》;《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2、工程概况石家庄跨京广铁路特大桥58#~61#墩为一联48+80+48m连续梁,连续梁全长为177.5m(含两侧梁端至边支座中心各0.75m)。

连续梁上跨101省道,101省道路面宽度9.5m,线路左线中线与101省道中线夹角为27°,桥下提供净空5.5m,净宽9.5m。

连续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计算跨度为(48+80+48)m,中支点0#梁段高6.65m,跨中9m直线段及边跨13.25m直线段梁高为3.85m,梁底下缘按二次抛物线变化(抛物线方程:y=0.0024221x2),边支座中心线至两端0.75m。

梁体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结构。

箱梁顶宽12.0m,箱梁底宽6.7m,顶板厚度除梁端附近外均为40cm,底板厚度40至100cm,按直线线性变化,腹板厚48至60、60至90cm,按折线变化。

全联在端支点、中跨中及中支点处共设5个横隔板,横隔板设有孔洞,供检查人员通过。

铁路客运专线大桥48加80加4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技术设计书

铁路客运专线大桥48加80加4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技术设计书

铁路客运专线大桥48加80加4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技术设计书梁体为单箱单室,直腹板,变高度,变截面结构。

箱梁顶宽13.4m,箱梁底宽6.7m,顶板厚度除梁端为65cm外均为40cm,底板厚度40至100cm,按二次抛物线变化,其中端支点为80cm,全联在端支点,中跨跨中及中支点处共设5奥横隔板,横隔板设有人洞,供检查人员通过。

梁体采用C50混凝土,封端采用C50无收缩混凝土,挡碴墙及人行道栏杆采用C40混凝土,保护层采用C40纤维混凝土。

防撞墙内侧净宽9.4m,桥上人行道栏杆内侧净宽13.2m,桥面板宽13.4m,桥梁建筑总宽13.8m。

梁全长177.5m,计算跨度为(48+80+48)m,中支点处梁高6.6m,跨中10m等高段,边跨13.75m等高段,梁高为3.8m,梁底下缘线按二次抛物线变化,边支座中心线至梁端0.75m。

主梁设纵向、横向、竖向三向预应力,纵向预应力钢筋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为1860MPa 的高强低松弛钢绞线,公称直径15.2mm,其技术条件应符合GB/T5224-2003标准。

本桥采用挂篮悬臂施工方式,悬臂施工法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连续梁的主要施工方法,对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连续梁来说,采用悬臂施工方法虽有许多优点,但是这类桥梁的形成要经过一个复杂的过程,当跨数增多,跨径较大时,为保证合拢前两悬臂端竖向挠度的偏差不超过容许范围,须对该类桥梁的施工过程进行控制。

2 施工监控的意义和目的本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梁体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悬臂施工。

该类桥梁的形成要经过一个复杂的过程,施工工序和施工阶段较多,各阶段相互影响,且这种相互影响又有差异,这就造成各阶段的内力和位移随着混凝土浇筑过程变化而偏离设计值的现象,甚至超过设计允许的内力和位移,若不通过有效的施工控制及时发现、及时调整,就可能造成成桥状态的梁体线形与内力不符合设计要求或在施工过程中结构的不安全。

48+80+80+48连续梁合拢段施工方案

48+80+80+48连续梁合拢段施工方案

沪昆客专湖南段罗旧舞水特大桥48+80+80+48m连续梁合拢段施工方案中国中铁航空港集团第二有限公司沪昆客专三分部2012年8月26日罗旧舞水特大桥48+80+80+48m连续梁合拢段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1无砟轨道48+80+80+4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设计图纸(图号:长昆客专(长玉段)桥通—Ⅰ-03);1。

2罗旧舞水特大桥总体施工设计;1。

3《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

1.4《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

1。

5 《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悬臂浇筑施工技术指南》1.6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公司连续梁施工经验.二、编制原则本工程设计图纸及相关施工规范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

三、编制范围48+80+80+48m连续梁边跨、中跨合拢段梁体及有关梁面附属工程.四、工程概况新建长沙至昆明铁路客运专线罗旧舞水特大桥0#~4#墩(DK356+765。

88~DK357+023.70)采用(48+80+80+48)m四跨连续箱梁跨越舞水河。

连续梁节段布置:12m(0#段)+2×2.7m+3。

1m+7×3。

5m+2m,边跨现浇段长7.75m,边跨及中跨合拢段长2m。

本梁体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结构。

全桥箱梁顶宽12.0m,底宽6.7m,中支点截面中心梁高6.65m,跨中9m直线段及边跨13.25m直线段截面中心梁高为3。

85m,梁底按二次抛物线变化,抛物线方程为y=7χ2/2890。

五、施工方案5.1合拢原则先边跨合拢,再中跨合拢。

5.2合拢总体方案边跨合拢方案:通过外施劲性骨架锁口,并预张拉合拢束,悬吊架法浇筑合拢段砼。

中跨合拢方案:边跨合拢完成后,通过外施劲性骨架锁口中跨合拢段,并预张拉合拢束,悬吊架法浇筑合拢段砼。

具体详见附图一:48+80+80+48m连续梁合拢段施工设计图。

5.3边跨合拢段施工方案介绍5.3.1 施工准备首先完成挂篮悬浇段施工和前后台侧现浇段施工,拆除挂篮及底模,并将侧模滑移到位.由于两边跨地势不同,0#直线段采用满堂支架进行施工,合拢段则用与边跨满堂架相接施工。

客专48 80 48m连续梁合拢段及体系转换施工技术方案

客专48 80 48m连续梁合拢段及体系转换施工技术方案

(48+80+48)m连续梁合拢段专项施工方案1、编制说明1.1编制范围适用客运专线3标第一项目分部高速公路双线特大桥(48+80+48)m连续梁合拢段施工。

1.2编制依据《无砟轨道(48+80+4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双线)(通桥2008)(2368A-Ⅳ)《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J 1155-2011)《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J 1148-2011)《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悬臂浇筑施工技术指南》(TZ 324-2010)《新建铁路成都至重庆客运专线施工图》(成渝施桥-Ⅲ-19)2、工程概况客运专线高速公路特大桥在铁路里程DK145+831处跨越高速公路。

该处既有路面宽度为23米。

铁路跨路结构形式为(48+80+48)m变截面连续箱梁,铁路主线与高速公路线路的夹角74°。

连续梁共有2个边跨合拢段和1个中跨合拢段,边跨支架现浇12#段为等高段,节段长7.75m,梁底宽6.7m,梁高3.85m,混凝土方量126.52m3,节段重328.95t。

边跨合拢段11#段和中跨合拢11′段均为2.0m长,梁底宽6.7m,梁高3.85m,混凝土方量边跨合拢段11#段方量22.078 m3,重57.402t,中跨合拢段11′段方量34.047m3,重83.32t。

(48+80+48)m连续梁箱梁半立面图见下图1。

图1 1/2箱梁立面图3、总体施工方案3.1支架系统5#墩侧边跨合拢段采用既有的挂篮作为合拢段的模板进行施工,合拢段的底模和侧模系统直接利用挂篮底、侧模系统,挂篮前端移至边跨现浇段前将边跨现浇段的少支架拆除1m,以便挂篮安装。

8#墩侧边跨合拢段采用边跨现浇段的碗扣式满堂支架进行施工,搭设满堂支架时,支架沿总桥向超出合拢段1m,并且合拢段处的满堂支架要比梁底2m,待10#块的挂篮退出10#块后再将合拢段处的支架搭设至梁底。

特大桥48+80+48m连续梁施工监控方案

特大桥48+80+48m连续梁施工监控方案

宁车沽永定新河特大桥48+80+48m连续梁施工监控方案目录1 工程概况 (1)2 方案编制依据 (1)3 施工控制的原理、目的、内容和方法 (1)3.1 施工控制的必要性 (1)3.2 施工控制的原理 (1)3.3 施工控制的目的 (2)3.4 施工控制的内容 (2)3.5 施工控制的方法 (4)3.5.1 施工控制方法介绍 (4)3.5.2 自适应控制方法 (5)3.5.3 预测控制方法 (6)3.6 施工控制结构的计算方法 (10)3.6.1 正装计算法 (10)3.6.2 倒装计算法 (12)3.6.3 无应力状态法 (14)3.7 宁车沽永定新河特大桥施工控制 (14)3.7.1 宁车沽永定新河特大桥施工控制的目标 (15)3.7.2 施工控制的具体内容 (16)3.7.3 施工控制前期结构计算系统 (16)3.8 施工控制误差分析 (17)3.8.1 结构刚度误差 (17)3.8.2 浇筑混凝土误差 (17)3.8.3 桥面临时荷载影响 (18)3.8.4 挂篮变形误差 (18)3.8.5 温度影响 (19)3.8.6 预应力束张拉力误差 (19)3.8.7 施工方案变化 (20)3.9 确定适用的施工误差容许度指标和应力预警系统 (20)4 施工监控的工作及对施工工艺的要求 (21)4.1 主梁悬臂施工 (21)4.2 主梁合龙施工的监测 (21)5 施工顺序及监控计算 (22)5.1 施工顺序及计算工况 (22)5.2 计算参数 (22)5.3 利用施工监控、监测实时计算调整控制目标值 (23)6 施工监测的方法及具体内容 (26)6.1 几何形态挠度监测 (26)6.1.1 悬臂施工的控制要点 (26)6.1.2 悬臂施工中挠度计算与控制 (26)6.1.3 悬臂施工时预拱度的设置方法 (27)6.1.4 立模标高的设定立模标高的设定 (29)6.1.5 宁车沽永定新河特大桥悬臂施工时预拱度监测方法 (29)6.2 应力观测 (31)6.3 温度监测 (33)6.4 截面尺寸测量 (35)6.5 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 (35)6.6 预应力监测 (37)6.7 与监控有关的其它资料收集 (37)7 施工控制实施日程安排 (38)8 现场实施组织方法 (39)8.1 施工监控领导小组 (39)8.2 施工监控项目组 (39)8.3 联系单传递方式 (39)9 人员安排及联系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跨货场规划路48 80 48m连续施工方案(支架)范文

跨货场规划路48 80 48m连续施工方案(支架)范文

北张村跨运风高速特大桥49~52号墩48+80+48m悬臂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技术方案1 编制说明1.1编制范围本施工技术方案编制范围为北张村跨运风高速特大桥50~53号墩48+80+48m悬臂现浇连续箱梁的施工,包括0号段、悬浇段、边跨直线段及合拢段,同跨度、墩高不大于20m连续梁采用此方法施工。

1.2编制依据1).业主提供的《48+80+48m连续梁》施工设计图及补遗文件;2).《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3).《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5).《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03J283-2004;6).《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7).《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8).《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应用指南》;9).《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10).《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1.3编制原则本施工方案编制以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施工图纸、招标补遗文件以及国家现行客运专线及其它设计及施工规范、质量评定验收标准及有关法规为依据,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按照优质、安全、高效的原则编制。

2 工程概况2.1 工程地理位置本连续梁位于大西客运专线DK646+275.55~DK646+646+453.25段跨运风高速特大桥的49#~52#墩之间,地理位置位于姚孟村西与曲渠村之间,规划货场铁路从主跨下通过。

见下图:图一、跨运风高速特大桥49~52#墩48+80+48m联悬臂现浇连续箱梁立面图图二、跨运风高速特大桥49~52#墩48+80+48m联悬臂现浇连续箱梁平面图中铁二局大西客专工程指挥部第三项目部48+80+48m连续梁施工方案2.2 桥梁设计概况本连续梁位于大西客运专线DK646+275.55~DK646+646+453.25段跨运风高速特大桥的49#~52#墩之间,梁全长177.7m,一联三孔(48+80+48m) 预应力混凝土双线连续箱梁,采用挂蓝悬灌施工,地理位置位于姚孟村西与曲渠村之间,规划货场铁路从跨下通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专铁路(高铁)48+80+48m连续梁悬臂施工合拢段劲性骨架设计方案
高速公路双线特大桥(48+80+48)m连续梁
劲性骨架设计方案
1 合拢方式与拟定的锁定技术
合拢段施工是悬灌梁体施工的一道关键工序,在主梁悬臂灌注完毕后均应尽快完成与边跨现浇段的合拢和中跨合拢段的现浇施工,使主梁双臂状况转化为连续整体,结构体系发生变化,在合拢段施工过程中,因砼自重、温度变化、施工荷载的作用,在悬臂梁端产生位移,影响合拢段砼悬臂梁端的连接,易产生裂纹,施工中通常采用劲性骨架支撑和临时预应力的撑拉作用将合拢口锁定,同时在灌注砼时在合拢口处增减等载压重,保持合拢口两梁端无相对位移,在灌注砼时从而保证合拢段砼与悬臂梁端之间不产生裂纹。

根据连续梁结构的不同,其合拢方式和顺序亦不同,此引起的结构恒载内力不同,体系转换时徐变引起的内力重分布也不相同,本桥连续梁合拢段施工顺序为:先合拢边跨再合拢中跨。

因为合拢期短,可不计砼的徐变,于温度升高将会产生数千吨的温度内力,刚性支撑无法承受,于先边跨合拢后将边跨支架底模脱离开梁体后,中跨合拢段于6#墩为固定支
座,只能通过主墩7#和8#墩的活动支座移动,故为方便施工,在边跨合拢段劲性骨架锁定后立即释放一端梁的滑动支座约束。

待边跨合拢张拉完成后用劲性骨架对中跨合拢段进行锁定,然后对7#墩的临时固结装置进行解除,对7#墩梁体滑动支座约束解除后,合拢段刚性支撑受力情况发生变化:箱梁在温度变化时引起的热胀冷缩产生的轴向应力一部分会因为支座的活动得以释放。

本桥合拢口的锁定拟定采用4根2[40C槽钢组合,焊接为劲性钢骨架支撑和张拉合拢口一定范围内的顶底板临时预应力束外拉的方式,再将两端悬臂临时联结共同锁定用刚性支撑抵抗砼升温时产生的压力,用预应力抵抗降温时产生的拉力,以保护合拢段混凝土的完整。

刚性支撑设置:边跨现浇段及11# 块端部顶底板各预埋4根400 mm 的槽钢,槽钢根部加焊锚筋进行加强,沿梁顶底板纵向设4 根400 mm 的槽钢支撑。

边跨合拢段张拉顶板束为T14,底板束为B13;中跨合拢段为张拉顶板束为
1
T13,底板束为B7。

2 劲性骨架锁定分析计算
于合拢期短,可不计砼的徐变,对中、大跨度的桥梁,箱梁断面较大,于温度升高将会产生数千吨的温度内力,刚
性支撑无法承受,故为方便施工,宜在合拢口锁定后立即释
放一端梁的滑动支座约束,当梁体滑动支座约束解除后,合
拢口刚性支撑受力情况发生变化:当升温Δt 时,N=Q×
f+NY;当降温Δt 时N=NY-Q×f式中:N 为合拢口刚性支撑
所受压力;f为支座摩阻系数,根据现场进场材料说明取;Q
为支座上的梁体重量;NY为预应力束的张拉力。

以上分析可见,合拢口刚性支撑是升温时控制。

当降温时令N=NY-Q×f=0 NY=Q×f 当升温时
N=Q×f+NY 于 NY=Q×f 故N=2 据此选定刚性支撑断
面或者验算劲性骨架。

箱梁因温度变化产生的轴向应力即等于二倍支座的摩
擦力。

根据上述分析则:N=2 将先边跨合拢时:
根据设计图纸现浇段梁重取Q=,f=带入Q×f=×=,N= 2*Q×f =
待边跨合拢后梁重为T 构重与边跨现浇段和合拢段重
依据图纸取Q=,f=同理带入Q×f=×=,N=2×Q×f= 劲
性骨架容许应力计算
槽钢[40C截面特性
A=9105mm2 Iy0=688×104mm4 Iz0= 19700×104mm4 a=10cm 槽钢2[40C组合截面惯性矩
A=18210 mm2 Iy=Iy0+A=31300×104mm4 Iz=2×
Iz0=39400×104mm4
2
图1劲性骨架截面组合图
组合截面的劲性骨架采取外锁式,其预埋在边跨现浇段与边跨悬臂端,故劲性骨架μ=进行压杆验算。

组合截面最大临界应力柔度li,iI A通过计算得出
as, b经查表s238MPa,a304MPa,bs于<s,所以该构件是短粗杆,不存在稳定性问题只有强度问题。

根据查表的该构件中心受压折减系数为所以临界应力
FcrA2151063899kN
则支撑力N=4×3899kN=15596kN>即满足安全,安全储备K=
根据以上验算选择的槽钢组合具有较大的安全贮备,安全满足要求。

在组合槽钢预埋位置剪力计算
τ=N/Am=/= MPa≤125MPa
3
根据以上验算预埋的槽钢抗剪承载力具有较大的全储备,安全满足要求。

预应力张拉临时束张拉力计算边跨合拢段张拉顶板束为T14左右各一束,底板束为B13左右各一束;
则张拉力值取: kN/4= kN。

中跨合拢段为张拉顶板束为T13左右各一束,底板束为B7左右各一束;
则张拉力值取: kN/4= kN。

3合拢段施工方案建议
合拢段施工是连续梁桥施工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是“T构”体系转换成连续梁体系,静定结构向超静定结构转换的过程,在体系转换过程中其受力情况复杂,抗拉抗压又抗剪,故合拢方式的选择、合拢段施工质量对结构整体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施工前应根据合拢段主要施工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

合拢段施工主要环节如下:
张拉完成最后节段预应力束→对称拆除节段施工用挂篮及梁段上不必要的施工荷载→在各悬臂端头对称加载配重→安装合拢段吊架及模板→绑扎底板、腹板、顶板钢筋→焊接劲性骨架→张拉临时预应力束→浇筑混凝土并同步卸载配重→养护→底板穿束、张拉。

其中应特别注意劲性骨架的焊接、合拢段临时束的张拉及混凝土浇筑的先后顺序及紧凑性。

配重的加载
底模板及外侧模安装完成后,在各“T构”悬臂端同步加载配重,即1/2合拢段重量,并对各合拢段两端进行高程测量,如合拢段两端存在较大合拢误差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局部调整配重,使各合拢段合拢精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合拢段钢筋绑扎
加载配重完成后,紧固准备施工的合拢段模板并做全面检查,再进行合拢段底板、腹板、顶板钢筋的绑扎及预应力
管道的布设,并完成合拢段临时束的穿束、张拉准备工作和劲性骨架一端的焊接及合拢段混凝土浇筑前的其他准备工作。

4
劲性骨架的锁定
劲性骨架的锁定是连续梁桥合拢段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是结构体系转换的标志。

特别在边跨合拢段,于现浇段是在支架上完成,其相对较为稳定,而悬臂端于温度变化的影响会产生下挠或上翘并伴有轴向变形,在混凝土早期强度不高未进行张拉前,这些变形容易导致合拢段混凝土开裂,故必须在合拢口设置刚性支撑。

本桥采用4根2[40C槽钢组合作为劲性骨架,每个合拢段顶板、底板各设置2根体外支撑,预报槽钢时要考虑避免与竖向预应力筋产生冲突。

合拢段劲性骨架应提前完成一端的焊接工作,并在一天中最低温度时进行另外一端的焊接以完成锁定,焊接支撑时,注意采取温控措施,避免烧伤波纹管。

临时束张拉
劲性骨架焊接完成后尽快按照设计要求吨位完成合拢段临时束的张拉,张拉后浇筑合拢段混凝土。

待合拢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90%且养护龄期不少于7天后,张拉合拢段纵向束,临时束补拉到设计吨位。

对于边跨合拢段,在合拢口锁定后即释放现浇段固结约束,使现浇段在合拢口锁定连接下能够沿支座自伸缩。

对于中跨合拢段,在合拢口锁定后
即释放7#主墩固结约束,使现浇段在合拢口锁定连接下能够沿支座自伸缩。

合拢段混凝土浇筑
合拢段混凝土要求采用收缩性小或略微膨胀的混凝土,施工方应提前完成合拢段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及实验,要求混凝土具备早强、缓凝、低收缩的特性。

合拢段混凝土浇筑应尽量选择在温度变化较小的时段进行,混凝土浇筑应在一天中最低气温时开始,使整个混凝土初凝过程处于升温状态,保证混凝土早期强度较低时不承受拉应力;合拢段混凝土浇筑按照先底板、再腹板、后顶板的顺序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方应安排专人对合拢段两端配重进行对称、同步卸载,使悬臂端在整个合拢段施工过程中处于动态平衡,以防混凝土的开裂;为防止浇筑腹板时底板翻浆,请施工方注意在倒角处设置压板;加强混凝土振捣,特别注意管道密布区域和劲性骨架附近混凝土品质,防止出现空洞或蜂窝麻面;混凝土浇筑时注意管道的保护,避免振动棒长时间击打波纹管造成管道破坏;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保持混凝土各外露面有足够的湿度。

5
底板预应力张拉
底板束张拉按照先张拉长束、后张拉短束的原则进行,为确保张拉安全,建议底板预应力张拉分两批分级、对称、
均衡地进行,张拉采用跳张的方式进行,即张拉在先长后短的原则下,张拉最长束后隔断进行张拉,张拉完成后立即灌浆、封锚。

施工过程中特别注意压浆工作必须在张拉完成后立即进行,采用真空辅助压浆的施工工艺确保注浆质量、密实度。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