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刑法学》15春在线作业1 答案

合集下载

刑法学-江南大学第一阶段练习答案

刑法学-江南大学第一阶段练习答案

刑法学-江南大学第一阶段练习答案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刑法学》(总分100分)一单选题 (共10题,总分值20 ,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下列行为,15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B) (2 分)A. 嫖宿幼女B. 绑架中杀害被绑架人C. 走私毒品D. 抢夺多次2. 现有的司法解释将我国刑法中的“飞机”解释为“航空器”属于(B) (2 分)A. 文理解释B. 扩大解释C. 缩小解释D. 学理解释3. 某甲故意用言语挑逗某乙,诱使其对自己进行不法侵害,然后对某乙实行“防卫”而造成某乙损害的行为,刑法理论上称为(D) (2 分)A. 提前防卫B. 事后防卫C. 防卫过当D. 防卫挑拨4. 犯罪对象是指(D) (2 分)A. 犯罪客体B. 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利益C. 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的具体物D. 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人或物5. 影院的工作人员甲负责为偏僻山村的民众放电影。

某年冬天,甲带着电影胶卷到农户乙家烤火,并随手将电影胶片放在火炉旁。

半小时后,甲身体暖和,边和乙两人去村长家吃晚饭。

二人走后,长时间受热的胶片在炉火燃起,并将乙和相连几家农户的房屋烧毁。

对此案,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C)(2 分)A. 甲对于失火行为主观上是故意B. 乙对于失火行为主观上有过失C. 乙不应对该失火行为承担刑事责任D. 甲和乙对于失火行为都具有过失6.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一个A国人在一列行驶于我国境内的B 国列车上对C国公民实施故意杀人的行为,应当适用(D) (2 分)A. 国刑法B. 国刑法C. 国刑法D. 我国刑法7. 关于刑法中的因果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 ) (2 分)A. 有了因果关系,就有刑事责任B. 数个行为导致危害结果的出现,则只能认定其中的一个行为和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C. 有了因果关系,并不能说明行为人主观上有犯罪的罪过D. 在因果关系中,介入因素的出现必然意味着因果关系的中断8. 宋某持三角刮刀抢劫王某财物,王某夺下宋某的三角刮刀,并将宋某推倒在水泥地上,宋某头部着地,当场昏迷,后王某便将宋某杀死,则(D) (2 分)A. 根据刑法第20条第3款,王某将抢劫犯杀死,属于正当防卫B. 王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C. 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防卫过当D. 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故意杀人9. 我国刑法的首要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作斗争(2 分)A. 危害社会的行为B. 违法行为C. 违纪违法行为D. 犯罪行为10. 朱某因婚外恋产生杀害妻子李某之念,某日晨,朱在给李某炸油饼时投放了毒药。

刑法学(1)作业1参考答案

刑法学(1)作业1参考答案

《刑法学(1)》作业1参考答案:分析案例(每小题50分)第一题:【案情】山本XX,女,42岁,日本国籍。

马XX,男,35岁……答:1、他们的行为构成犯罪。

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走私毒品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本案中的可卡因属于毒品的一种。

山本某某违反我国的出入境管理制度,携带毒品进入我国境内,不向海关申报而选择绿色通道,意图逃避海关监管,其行为构成走私行为,构成走私毒品罪;马某某携款接货的行为属于走私行为,构成走私毒品罪。

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处,都适用我国刑法;只要犯罪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犯罪。

山本某某和马某某的走私行为开始于我国境外,但完成于我国境内,属于在我国境内犯罪。

同时,山本某某虽然是外国国籍,但并非是享有外交特权和外交豁免权的外国人,而马某某虽然是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公民,但其行为并不是发生在香港区域内,因而二人的行为均不属于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形,因而适用我国刑法管辖。

对山本某某和马某某的行为应适用我国刑法关于走私毒品罪的规定予以处罚,毒品的数量应以查证属实的数量计算,不进行纯度考虑。

并以此作为刑事定罪量刑的依据。

第二题:【案情】王XX,男,17岁,某校高三学生。

王XX与陈XX(13岁)系邻居,平素关系甚好……答:1、王某的行为与陈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王某的行为构成了不作为形式的过失杀人罪。

从客观方面看,王某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

王某负有实施保护陈某安全的特定义务,这种特定义务是由王某先行的行为使陈某处于危险状态所产生的。

陈某是儿童,王某答应他将他带到离河岸七米多远处的深水处游泳,这无疑使陈某的生命处于危险状态,因而就产生了王某应当保护陈某的特定义务。

王某有履行保护陈某的特定义务的可能而未能履行。

王某的不作为行为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客体和对象,即陈某的生命权。

天大15春《刑法学-1》在线作业一 答案

天大15春《刑法学-1》在线作业一 答案

《刑法学-1》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100 分。


1. 甲欲放火,将火点燃后,突然后悔,赶紧呼喊人,众人将火扑灭。

甲的行为属于( )
A. 犯罪预备
B. 犯罪既遂
C. 犯罪中止
D. 犯罪未遂
正确答案:B
2. 某甲将某乙打昏在地,路过此地的某丙见乙昏迷,趁机将乙装有5000元现金的提包拿走。

甲和丙的行为属于()
A. 共同犯罪
B. 非共同犯罪
C. 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D. 任意共同犯罪
正确答案:B
3.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
A. 惩罚与教育改造相结合的原则
B. 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
C. 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原则
D. 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
正确答案:B
4. 区分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的基本标志是()
A. 犯罪分子是否已经完成犯罪预备行为
B. 犯罪分子是否已经接近作案目标
C. 犯罪分子是否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D. 犯罪分子是否已经进入作案现场
正确答案:B
5. 紧急避险所保全的利益()
A. 应当大于受损害的利益
B. 应当小于受损害的利益
C. 应当小于或者等于受损害利益
D. 应当等于受损害利益
正确答案:A
6. 不列选项中哪个行为构成正当防卫()?
A. 便衣民警甲带领联防人员夜间巡逻,见一卡车停在路旁,车上无人,遂上去查看,恰逢该车司机乙回来,怀疑有人偷车,即手持棍棒喝令甲下车。

甲误认为坏人袭击,即开枪将乙。

南开15春学期《刑法学》在线作业及答案-最新

南开15春学期《刑法学》在线作业及答案-最新

南开15春学期《刑法学》在线作业及答案一、单选题(共30 道试题,共60 分。

)1. 拘役的期限是A. 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B. 15日以上6个月以下C. 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D. 6个月以上1年以下正确答案:A2. 管制的期限是A. 3个月以上2年以下B. 3个月以上1年以下C. 6个月以上2年以下D. 1个月以上1年以下正确答案:A3. 死缓、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减为A. 3年以上10年以下B. 1年以上5年以下C. 3年以上15年以下D. 1年以上3年以下正确答案:A4. 不属于犯罪客体种类的是A. 直接客体B. 同类客体C. 间接客体D. 一般客体正确答案:C5. 共同犯罪不包括()共同实施的犯罪。

A. 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一个无责任能力的自然人B. 两个以上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C. 两个以上单位D. 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正确答案:A6. 对从犯的处罚是A. 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B. 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C. 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D. 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正确答案:7. 一切犯罪在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是A. 危害行为B. 危害结果C. 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手段D. 犯罪的因果关系正确答案:8. 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均适用刑法属于A. 属地管辖权B. 属人管辖权C. 保护管辖权D. 普遍管辖权正确答案:9. 管制数罪并罚最高不能超过A. 3年B. 2年C. 1年D. 5年正确答案:10. 犯罪分子被法院判处剥夺政治权利3年,执行机关是A. 人民法院B. 公安机关C. 人民检察院D. 劳改机关正确答案:11. 拘役数罪并罚不能超过A. 1年B. 2年C. 3年D. 5年正确答案:12. 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包括A.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B.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C. 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D. 已满10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正确答案:13. 一切犯罪都必须具备的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是A. 犯罪工具B. 危害行为C. 危害结果D. 犯罪手段正确答案:14.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A. 原判刑期以上,3年以下不得少于1个月B. 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3个月C. 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2个月D. 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6个月正确答案:15. 犯罪的未遂可能发生在A. 犯罪着手以前B. 犯罪着手以后C. 犯罪预备阶段D. 犯罪中止以后正确答案:16. 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在缓期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2年期满后减为A. 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B. 15年以上18年以下有期徒刑C. 13年以上18年以下有期徒刑D. 13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正确答案:17. 一切犯罪共同侵犯的客体是A. 一般客体B. 同类客体C. 直接客体D. 复杂客体正确答案:18. 我国刑法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A. 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B. 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C. 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D. 可以从轻或免除处罚正确答案:19. 刑法规定,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对教唆犯A. 不以犯罪论B. 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C. 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D. 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正确答案:20. 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罪名包括A.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B. 背叛国家罪C. 放火罪D. 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正确答案:21. 犯罪的罪过包括A. 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B. 犯罪动机C. 犯罪目的D. 犯罪意识正确答案:22. 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A. 14周岁B. 16周岁C. 18周岁D. 20周岁正确答案:23. 依照刑法的规定,故意犯罪A. 可以负刑事责任B. 应当负刑事责任C. 刑法分则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D. 必然负刑事责任正确答案:24.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经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A. 20年B. 10年C. 15年D. 15年以上20年以下正确答案:25. 管制适用于那些( )的犯罪分子A. 罪行不予关押但限制一定自由B. 罪行较轻不需要关押C. 罪行不重,需要惩办D. 罪行较轻,但需要判处刑罚正确答案:26. 对预备犯比照既遂犯A. 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B. 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C. 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D. 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正确答案:27. 拘役的期限为A. 6个月以上1年以下B. 3个月以上2年以下C. 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D. 3个月以上1年以下正确答案:28. 驱逐出境适用于A. 外国人B. 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C. 有中国籍的但在外国有居住权的中国人D. 与外国人有婚姻关系的中国人正确答案:29. 刑法上的减刑指A. 减轻处罚B. 对原判刑罚改判C. 减轻原判刑罚D. 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正确答案:30. 下列罪犯,依法应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是A. 故意犯罪的罪犯B. 故意犯罪的主犯C. 危害国家安全及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罪犯D. 严重的经济犯罪的罪犯正确答案:15春学期《刑法学》在线作业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兰大《刑法学》15春在线作业1试卷

兰大《刑法学》15春在线作业1试卷

兰大《刑法学》15春在线作业1试卷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 一切犯罪行为在客观方面都必须具备的事实特征是( )。

A. 危害行为B. 犯罪方法C. 危害结果D. 犯罪工具满分:5 分2. 军人违反职责罪中的犯罪主体为___。

A. 绝大多数是特殊主体,少数是一般主体B. 一般主体C. 特殊主体D. 视具体情况而定满分:5 分3. 关于单位犯罪,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 以单罚制为原则,双罚制例外B. 以双罚制为原则,单罚制为例外C. 一律实行单罚制D. 一律实行双罚制满分:5 分4. 某机场的机械师陆某对机场领导人员心怀不满,在某次为等待执行任务的一架波音747客机进行机械检修时,故意对飞机的发动机装置进行了破坏。

但恰好这架飞机此次没有投入运营。

在第二天运营前机械师陈某在对飞机进行检修时发现了故障及时进行了排除。

对陆某的行为如何认定?( )A.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未遂B. 破坏交通工具罪未遂C.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既遂D. 破坏交通工具罪既遂满分:5 分5. 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行为是___,就可进行正当防卫A. 犯罪B. B、严重危害社会治安行为C. 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D. 杀人行凶等暴力行为满分:5 分6.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行为人已满___。

A. 12周岁B. 16周岁C. 18周岁D. 14周岁满分:5 分7. 根据刑法规定,过失犯罪,___才负刑事责任A. 法律有规定的B. B、情节严重的C. 造成重大损失的D. 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满分:5 分8. 刑法是研究( )的科学。

A. 刑事法律B. 刑法C. 犯罪D. 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满分:5 分9. 危害公共安全罪与其他犯罪区别的关键是( )A. 犯罪主体不同B. 犯罪客观要件不同C. 犯罪客体不同D. 犯罪主观要件不同满分:5 分10. 刑法解释,从解释的方法上分类,可分为___。

___《刑法学(1)1005》15春在线作业1 答案

___《刑法学(1)1005》15春在线作业1 答案

___《刑法学(1)1005》15春在线作业1答案1.___杀死了___后逃往外地。

他担心会被处以重罚,于是打电话给原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如实交代了自己所犯的杀人罪。

在投案自首途中,公安机关逮捕了___。

这种行为属于犯罪未果的原因不同。

2.___持三角刮刀抢劫___的财物。

___夺下了___的三角刮刀,并将他推倒在水泥地上,导致他头部着地昏迷。

随后,___持三角刮刀将___杀死。

关于___的行为性质,正确选项是后面的行为是故意杀人。

3.犯罪的目的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

4.工人___休假回村,主动携带邻居6岁小孩进入村旁___、豺狼出没的山林中狩猎玩。

走入森林约5公里的时候,两人失散。

___继续独自狩猎,之后既不寻找小孩,也没返村告知小孩家人,便径自回县城工作单位。

4天后,林中发现被野兽咬伤致死的小孩尸体。

___的行为属于故意杀人。

5.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的主要区别是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态度不同。

6.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

7.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行为人已满16周岁。

8.意外事件不是犯罪,根本原因在于行为人的行为缺乏构成犯罪的主观要件。

9.甲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对甲数罪并罚,可判处有期徒刑20年。

10.___原本打算杀死___,一天他拿着刀潜伏在___家门口等待___出现。

但因为___一直没有出现,___最终放弃了杀人的念头,拿着刀回家了。

这种行为应该被认定为犯罪预备。

11.疏忽大意过失和过于自信过失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否导致了危害结果的发生。

1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时,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应当采用限制加重原则实行并罚的情形是数个主刑中有判处附加刑的。

14.甲是___,但在中国旅游后乘坐___班机回国,在飞临B国上空时打伤了中国公民乙。

因此,对甲的行为应适用中国刑法。

兰大《刑事诉讼法学》15秋在线作业

兰大《刑事诉讼法学》15秋在线作业

兰大《刑事诉讼法学》15秋在线作业一单选题1. 某居民家中失窃,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报案,对于报案,该法院应当A.予以接受,并开庭审理B.予以接受,然后将案件移送当地公安机关处理C.不予接受,因不属于自诉案件D.不予接受,但告知报案人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 B.予以接受,然后将案件移送当地公安机关处理标准答案: B.予以接受,然后将案件移送当地公安机关处理2. 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进行勘验、检查时,必须持有——的证明文件。

A.公安机关b.上级公安机关c.人民检察院D.人民法院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 A.公安机关标准答案: A.公安机关3. 李某在火车站盗窃时被公安人员当场抓获,收缴所盗现金6000元。

在本案侦查期间,李某主动交代说他曾于3个月前抢劫某外地民工500元,现已花光。

公安机关根据李某的供述,未查找到受害人和其他证据。

则人民法院可以认定李某构成A.盗窃罪B.抢劫罪C.伪证罪D.盗窃罪和抢劫罪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 A.盗窃罪标准答案: A.盗窃罪4. 审判时,人民检察院主动要求退回案作补充侦查,依法规定补充侦查的期限是()。

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 1个月标准答案: 1个月5. 周某因挪用单位资金而被人民检察院起诉至人民法院。

由于被告人并未在押,因而人民法院决定对其适用取保候审。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取保候审应由公安机关执行,而保证金应由人民法院收取B.该取保候审应由人民法院执行,保证金也应由人民法院收取C.该取保候审应由人民法院执行,但保证金应由公安机关收取D.该取保候审应由公安机关执行,保证金也应由公安机关收取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D.该取保候审应由公安机关执行,保证金也应由公安机关收取标准答案:D.该取保候审应由公安机关执行,保证金也应由公安机关收取6. 逮捕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下,公安机关应当把逮捕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___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

《刑法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刑法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刑法学》第一次作业答案、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5.0 分,共2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犯罪的刑事违法性表述,正确的有:( )。

(B )A. 它是犯罪的本质特征B. 它是社会危害性在法律上的表现C. 它是犯罪唯一的法律属性D. 它是犯罪的法律后果2.判处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 )之日起计算。

(D )A. 判决宣告B. 判决确定C. 判决执行D. 有期徒刑执行完毕3.甲为报复乙,将汽油从门缝倒进乙位于一联排平房中的住房内,然后用火柴点燃,发生大火,造成乙重伤,烧毁乙及其邻居的房屋数间,财产损失达20余万元。

甲的行为应以( )定罪处罚。

(B )A. 故意杀人罪B. 放火罪C. 故意伤害罪D. 故意毁坏财物罪4.劫持他人并勒索财物构成犯罪的,应定( )。

(B )A. 非法拘禁罪B. 绑架罪C. 敲诈勒索罪D. 抢劫罪5.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或者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应当以( )定罪处罚。

(D )A. 受贿罪B.侵占罪C.职务侵占罪D.贪污罪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5.0分,共7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我国刑法规定基本原则有()。

(ABC )A.罪刑法定B.适用刑法人人平等C.罪责刑相适应D. 罪责自负2. 犯罪构成()。

(ABCD )A. 是犯罪的标准B. 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C. 由主客观要件组成D. 是刑法学的基础3. 下列要件中,属于任何犯罪构成都必须具备的要件有()。

(ACD)A.犯罪客体B.犯罪对象C.犯罪主体D.危害行为4. 犯罪客体通常划分为()。

(ACD)A.直接客体B.间接客体C.同类客体D.一般客体5. 构成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包括:()。

(ABCD )A. 法律的规定B. 职务上的要求C. 业务上的要求6.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有()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法学》15春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50 分。


1. 一切犯罪行为在客观方面都必须具备的事实特征是()。

A. 危害行为
B. 犯罪方法
C. 危害结果
D. 犯罪工具
正确答案:A
2. 军人违反职责罪中的犯罪主体为___。

A. 绝大多数是特殊主体,少数是一般主体
B. 一般主体
C. 特殊主体
D. 视具体情况而定
正确答案:C
3. 关于单位犯罪,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
A. 以单罚制为原则,双罚制例外
B. 以双罚制为原则,单罚制为例外
C. 一律实行单罚制
D. 一律实行双罚制
正确答案:B
4. 某机场的机械师陆某对机场领导人员心怀不满,在某次为等待执行任务的一架波音747客机进行机械检修时,故意对飞机的发动机装置进行了破坏。

但恰好这架飞机此次没有投入运营。

在第二天运营前机械师陈某在对飞机进行检修时发现了故障及时进行了排除。

对陆某的行为如何认定?()
A.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未遂
B. 破坏交通工具罪未遂
C.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既遂
D. 破坏交通工具罪既遂
正确答案:D
5. 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行为是___,就可进行正当防卫
A. 犯罪
B. B、严重危害社会治安行为
C. 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D. 杀人行凶等暴力行为
正确答案:C
6.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行为人已满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