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指标(仅全国指标,2006-2018多年数据分析对比)_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指标 福建省统计年鉴2014

1-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指标单位:%项目1978 1990 2000 2010 2012 2013一、人口(一)性别结构男51.7 51.4 51.5 51.4 51.4 51.4 女48.3 48.6 48.5 48.6 48.6 48.6 (二)城乡结构城镇42.0 57.1 59.6 60.8 乡村58.0 42.9 40.4 39.2 二、就业产业结构第一产业75.1 58.4 46.8 28.4 25.0 24.1 第二产业13.4 20.6 24.5 36.6 38.8 39.1 第三产业11.5 21.1 28.7 35.0 36.2 36.8 三、国民经济核算(一)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第一产业36.0 28.2 17.0 9.3 9.0 8.9 第二产业42.5 33.4 43.3 51.0 51.7 52.0 第三产业21.5 38.4 39.7 39.7 39.3 39.1 (二)地区生产总值需求结构最终消费79.9 73.0 54.4 43.1 40.0资本形成总额34.0 29.0 42.5 53.7 57.4货物和服务净出口-13.9 -2.0 3.1 3.2 2.6四、固定资产投资(一)产业结构第一产业 1.6 1.7 1.9 第二产业35.8 36.9 37.6 第三产业62.6 61.3 60.5 (二)经济类型结构#国有经济32.9 31 27.7 集体经济 2.8 2.5 2.9 私营个体经济24.5 22.7 27.0 外商及港澳台13.3 10.4 8.9 五、能源能源消费结构煤炭63.7 67.0 54.4 57.8 59.8 59.7 石油12.9 12.1 23.3 23.6 22.0 21.9 天然气 4.0 4.5 5.5 水电23.4 20.9 22.3 14.2 12.9 10.1 风电0.4 0.8 0.9 核电 1.9 六、农业(一)农林牧渔业产值结构农业77.7 52.1 40.6 42.3 42.0 41.9 林业 6.4 9.5 7.9 8.2 8.5 9.0 牧业10.5 22.9 20.1 16.5 16.0 15.7 渔业 5.5 15.6 31.4 29.2 30.0 30.1 农林牧渔服务业 3.8 3.4 3.4 (二)农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作物81.9 75.8 65.5 54.3 52.6 51.9 七、工业工业企业资产结构大型企业22.0 23.7 34.5 36.2 中型企业13.5 40.9 33.4 31.9 小微企业64.5 35.4 31.2 31.9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大型企业20.6 20.1 31.9 30.8 中型企业14.4 39.3 32.1 32.6 小微企业65.0 40.6 36.0 36.6 八、建筑业建筑业总产值经济类型结构国有企业56.8 41.1 48.6 14.6 11.4 6.8 集体企业39.9 34.7 33.0 2.0 1.8 1.7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1 1.2 1.1 外商投资企业0.1 0.1 0.1 其他82.2 85.5 90.3 九、交通运输业(一)货运量结构铁路25.9 9.4 8.4 5.7 4.6 3.8 公路54.8 82.2 77.8 68.9 70.4 72.2 水运19.1 8.4 13.8 25.4 25.0 23.9 民航0.020 0.024 0.021 0.020 (二)客运量结构铁路9.1 3.1 3.2 4.7 6.3 11.4 公路79.3 92.8 94.3 91.7 89.6 82.3 水运11.7 4.0 1.6 1.9 2.0 3.0 民航0.1 0.8 1.8 2.0 3.3十、国内贸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结构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组城镇89.0 90.4 90.1 乡村11.0 9.6 9.9 按商品形态分餐饮收入额11.7 11.3 商品零售额88.3 88.7 十一、海关货物进出口(一)进口货物总额初级产品12.3 27.5 44.5 42.2 工业制成品87.7 72.5 55.4 57.8 (二)出口货物总额初级产品10.6 7.4 8.3 8.1 工业制成品89.4 92.6 91.7 91.9 十二、国际旅游来华旅游人数结构#外国人14.9 30.8 31.3 33.8 34.8 港澳同胞33.9 39.5 26.1 23.4 23.5 台湾同胞51.3 29.6 42.6 42.8 41.7 十三、科技(一)科技经费筹集额#政府资金14.6 10.3 8.0 8.3 企业资金74.5 86.9 89.5 89.0 国外资金 1.7 0.8 0.4 0.2 (二)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基础研究 3.1 2.5 1.8 2.0 应用研究 6.7 5.6 4.5 4.7 试验发展86.4 92.0 93.7 93.3 十四、居民消费(一)城镇居民消费结构食品44.7 39.3 39.4 37.0 衣着8.7 8.7 8.8 8.4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8.6 6.6 6.8 7.1 医疗保健 4.7 4.2 4.2 4.7 交通通信8.6 14.9 15.9 16.0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10.4 12.1 11.3 12.2 居住9.4 10.9 9.4 10.0 杂项商品与服务 4.9 3.4 4.3 4.7 (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食品48.7 46.1 46.0 44.2 衣着 4.9 5.6 6.4 5.9居住14.6 15.7 15.7 17.4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4.6 5.3 5.8 5.9 交通通讯8.6 11.6 10.7 9.9 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10.6 8.4 7.6 7.3 医疗保健 3.6 4.6 5.1 5.9 其他商品及服务 4.6 2.6 2.6 3.5。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介绍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介绍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监测和评估小康社会建设的进展,中国政府建立了一个全面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涵盖了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旨在全面了解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本文将介绍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经济指标1.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经济价值的总和,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口总数的比值,可以反映一个国家人均经济水平的高低。
3.就业人数和就业率:反映一个国家的就业情况,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4.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指家庭和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支出的总和,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特点。
5.投资额和投资结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研发投资等,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投资活动和投资结构。
二、社会指标1.居民收入水平:反映了居民收入的分配情况和居民的经济生活水平。
2.贫困人口和贫困率:反映了一个国家贫困人口的数量和贫困程度,是一个评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指标。
3.教育水平和教育投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资源的配置。
4.医疗水平和健康指标:包括卫生保健服务覆盖率、平均寿命、婴儿死亡率等,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医疗卫生体系和居民健康水平。
5.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以及对弱势群体的保障能力。
三、环境指标1.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反映了一个国家资源利用的效率和资源消耗的程度。
2.环境质量和环境保护投入: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等,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环境保护情况和环境治理的投入程度。
3.生态系统保护: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面积、野生动植物数量等,反映了一个国家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情况。
4.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反映了一个国家居民对环境问题的认知程度和环境行为的改变。
latex引用中国统计年鉴

latex引用中国统计年鉴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统计年鉴是中国政府编制的一份具有权威性和全面性的年度统计资料汇编,汇集了全国各地各行业的重要统计数据,为政府决策、学术研究、社会管理等提供了重要参考。
而在学术研究领域中,使用这些统计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在进行学术研究时,引用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数据来自于官方统计机构,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能够有效支持研究的论证和分析。
在学术写作中,引用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有一定的规范和技巧。
在引用数据时,需要注明数据的来源,即中国统计年鉴,并注明具体的出处,如年度、页码等,以确保读者可以查证。
在引用数据时,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应该尽量避免误解或曲解数据,确保数据的分析和结论是严谨和可靠的。
在引用数据时,可能需要进行数据的加工和分析,例如计算指标、绘制图表等,以便更好地支持研究的论证和分析。
通过引用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可以为学术研究提供丰富的信息和数据支持。
在进行经济研究时,可以引用中国统计年鉴中的GDP、人口、就业等数据,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就业情况等进行深入分析;在进行社会研究时,可以引用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数据,对教育资源、医疗服务、社会保障制度等进行研究和评估。
在引用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由于统计数据会因为时间、地区、定义等因素而有所差异,因此在引用数据时需要在自己的研究框架内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而不是简单地将数据进行堆砌。
在引用数据时需要注明数据的时间范围、地域范围、定义等,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在引用数据时也要对数据进行适当的解释和说明,避免引起误解或歧义。
第二篇示例:中国统计年鉴是一部汇总和发布我国各个领域数据信息的年度性统计资料,被广泛认为是中国统计工作的权威性参考书。
收录了全国各个省市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数据,为政府决策、学术研究、企业分析等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主要统计指标简介

中国主要统计指标简介1.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重要统计指标。
它代表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产生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GDP的计算方式可以通过三个角度进行:产业产出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其中,产业产出法是最常用的方式,它将经济活动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并将各个产业的产值相加得到GDP。
2. 人口总量人口总量是指一定国家或地区内居住的人的数量。
人口总量的统计数据对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社会发展的规划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口总量的统计通常通过普查和抽样调查来获得,各地区的人口数量会因为出生、死亡、迁移等因素而发生变化。
3.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衡量消费品价格变动情况的指标。
它是通过对一篮子代表性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进行统计,计算出的消费价格指数。
CPI的涨跌会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购买力。
高通胀会导致消费品价格上涨,居民的购买力下降;低通胀或通缩则会提高居民的购买力,但也可能抑制经济增长。
4. 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是国家持有的外汇资产的总量。
它包括以外币计价的现金、存款、债券、黄金等。
外汇储备的规模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情况和经济实力。
较高的外汇储备可以为国家提供稳定的金融支持,应对外部经济风险。
5.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和资金流动。
这包括国际贸易、外汇交易、外资流入和对外投资等。
国际收支数据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对外经济活动以及国际竞争力。
平衡的国际收支有利于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增强国家的国际地位。
6. 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每年可支配的收入总额。
它是通过将居民收入进行汇总并除以人口总量得到的。
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反映居民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是评估国家发展水平和人民福祉的重要指标。
7. 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参与率是指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劳动力参与率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就业情况和劳动力市场的活跃程度。
中国统计年鉴2023

中国统计年鉴20232023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其全面、准确、权威的数据,成为了社会各界了解中国国情、分析经济形势的重要参考。
本年鉴包含了全国各地各个领域的数据,涵盖了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
通过中国统计年鉴2023,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在这一年里的发展状况和成就。
一、经济发展2023年,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GDP总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根据统计数据,全国生产总值达到了XX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X.X%。
各个行业的发展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1. 金融行业中国金融行业在2023年有着显著的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金融机构的总资产规模达到了XX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X.X%。
同时,金融创新也得到了更多的推动,数字货币的发展成为了热点话题。
2. 制造业制造业一直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在2023年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势头。
数据显示,全国制造业增加值达到了XX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X.X%。
在制造业中,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表现出了较为突出的发展。
3. 服务业服务业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也在2023年有着显著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全国服务业增加值达到了XX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X.X%。
其中,信息技术服务、旅游业等行业成为了服务业发展的亮点。
二、社会发展除了经济发展,中国在社会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数据和情况。
1. 教育在2023年,中国教育事业继续迈上新的台阶。
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断增加,教育资源的优化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根据统计数据,全国教育经费投入达到了XX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X.X%。
同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进一步提高,培养了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2. 医疗卫生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在2023年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医疗资源的配置得到了优化,健康服务的质量提升。
数据显示,全国卫生总费用达到了XX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X.X%。
此外,医疗技术的创新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统计年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统计年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行政区划和自然资源行政区划--指国家对行政区域的划分。
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3)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4)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5)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6)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的特别行政区。
国土--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管辖下的领土、领海和领空。
气候--指地球与大气之间长期能量交换与质量交换所形成的一种自然环境状态,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气候既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环境要素之一,又是供给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资源。
气温、降水、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值是用来描述一个地区气候状况的主要参数,而各种气象要素某年、某月的平均值(或总量)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天气气候状况的重要特征。
自然资源--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资源。
自然资源一般可以分成可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两大类。
可再生资源指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再生、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等。
非再生资源指在使用后不能再生的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和地热能源。
土地资源--土地指陆地的表层部分,它主要由岩石、岩石的风化物和土壤构成。
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可以分为农用地、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地。
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水面。
建筑用地包括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
未利用地指农用地和建筑用地以外的土地,包括滩涂、荒漠、戈壁、冰川和石山等。
耕地面积--指经过开垦用以种植农作物并经常进行耕耘的土地面积。
包括种有作物的土地面积、休闲地、新开荒地和抛荒未满三年的土地面积。
林业用地面积--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等林木的土地面积,包括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等。
草地面积--指牧区和农区用于放牧牲畜或割草,植被盖度在5%以上的草原、草坡、草山等面积。
2023年社会统计年鉴

2023年社会统计年鉴
概述
本统计年鉴旨在提供2023年中国社会的相关统计数据和重要
信息,包括人口状况、经济发展、教育水平、环境资源等方面的数据,以便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和其他相关方了解社会的整体状况
和趋势。
人口状况
- 人口总数:根据2023年末人口普查数据,中国人口总数为X
亿人。
- 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XX%。
- 人口结构:详细介绍各年龄段、性别、民族等人口分布情况。
经济发展
- 国内生产总值(GDP):2023年中国的GDP为X万亿元。
- 经济增长率:介绍2023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产业结构:说明各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发展情况。
教育水平
- 教育投入:介绍2023年中国政府教育经费投入情况。
- 教育普及率:解析2023年中国的教育普及水平和主要教育指标。
环境资源
- 能源消耗:说明2023年中国的能源消耗状况和能源结构。
- 环境污染:讨论2023年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和应对措施。
结论
本社会统计年鉴提供了2023年中国社会的相关统计数据和重要信息,帮助读者对社会的整体状况和趋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这
些数据有助于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等相关方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制定。
请注意:以上数据及指标为虚构,仅用于示范目的。
中国统计年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民经济主要指标(2015年)

5224.3 7337.1 4798.1 11342.3 8487.3 18189.4 13503.6 12955.4
7069.4 14293.2
4146.9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内蒙古 广西
Yunnan Tibet Shaanxi Gansu Qinghai Ningxia Xinjiang Inner Mongolia Guangxi
3702.8
12802.6 14274.1 15083.7 22005.6 16723.8 37010.3 29550.2 29047.2
15717.3 30103.1 10502.6
Primary Industry
Secondary Industry
140.2 208.8 3439.5 2384.0 109.8 3987.9 1832.8 2117.7 4979.1 3344.8 855.8
6790.2 5340.8 7652.1 8206.6 6463.5 14611.3 12736.8 12760.2
5492.8 376.2
9360.3 2494.8 1207.3 1379.0 3565.0 9200.6 7694.7
注:1)本表绝对数按当年价计算。 2)本表各省、市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不含跨区投资和农户投资。
3)本表交通数据均不含民航数据。 Note: a) The values in this table are calculated at current prices.
Eastern Region Beijing Tianjin Hebei Liaoning Shanghai Jiangsu Zhejiang Fujian Shandong Guangdong Hainan Central Region Shanxi Jilin Heilongjiang Anhui Jiangxi Henan Hubei Hunan Western Region Chongqing Sichuan Guizhou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49 6.36 8.54 13.40 11.31
11.7 48.9 39.4
35.78 10.37
5.73 7.14 13.19 13.83 10.40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51.5
51.5
51.4
51.3
51.3
51.3
48.5
48.5
48.6
1990
2000
2006
51.5
51.6
51.5
48.5
48.4
48.5
26.4
36.2
43.9
73.6
63.8
56.1
60.1
50.0
42.6
21.4
22.5
25.2
18.5
27.5
32.2
27.1 41.3 31.6
54.25 13.36 10.14
2.01 1.20 11.12 6.98
15.1 45.9 39.0
7.0
6.5
14.2
14.7
13.29
12.6
13.7
14.7
12.2
12.2
9.83
12.1
12.0
12.1
6.4
6.4
其他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食品 衣着 居住 家庭设备及用品 交通通信 文教娱乐 医疗保健 其他 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
城镇 农村 资金来源结构 国家预算内资金 国内贷款 利用外资 自筹和其他投资 货物进出口 出口货物结构 初级产品 工业制成品 进口货物结构 初级产品 工业制成品 利用外资 实际利用外资结构 对外借款
86.8
14.5
13.9
13.7
13.2
3.9
4.3
5.1
4.7
4.3
4.6
15.3
14.5
15.7
15.2
13.4
12.6
3.4
2.9
1.8
1.6
1.5
1.1
77.4
78.3
77.4
78.5
80.9
81.7
5.1
5.4
5.3
5.2
5.3
4.9
94.9
94.6
94.7
94.8
94.7
95.1
25.4
5.8
5.8
6.0
6.5
6.7
17.80
18.5
20.2
19.1
18.4
18.4
4.63
4.8
5.1
5.3
5.9
5.8
10.19
9.8
10.1
10.5
10.5
11.0
9.48
8.6
8.5
8.4
7.6
7.5
6.52
6.7
7.2
7.4
8.4
8.7
2.30
2.1
2.1
2.1
2.3
2.5
85.5
86.1
86.3
0.94
58.80 7.77
17.34 5.29 1.44 5.37 3.25 0.74
3.44
49.13 5.75
15.47 4.52 5.58
11.18 5.24 3.14
3.56
43.02 5.94
16.58 4.47
10.21 10.79
6.77 2.23
72.5
79.7
84.9
27.5
20.3
32.0
28.8
31.1
34.7
34.9
74.6
68.0
71.2
68.9
65.3
65.1
外商直接投资 外商其他投资 财政 财政收入结构 中央 地方 财政支出结构 中央 地方 能源 能源生产总量结构 原煤 原油 天然气 水电、核电、风电 能源消费总量结构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水电、核电、风电
产业 农业
48.7
48.7
48.7
44.9
45.7
46.6
49.9
51.3
52.6
55.1
54.3
53.4
50.1
48.7
47.4
40.8
39.6
38.1
36.7
34.8
33.6
26.8
27.2
27.8
28.7
29.5
30.3
32.4
33.2
34.1
34.6
35.7
36.1
11.3
11.3
10.3
10.1
10.0
47.6
48.9
50.6
52.1
23.0
21.3
20.0
17.8
15.1
14.9
77.0
78.7
80.0
82.2
84.9
85.1
76.6
76.7
77.3
76.5
77.8
76.5
11.3
10.4
9.9
9.8
9.1
8.9
3.9
3.9
4.1
4.3
4.3
4.3
8.2
9.0Leabharlann 8.79.48.8
10.3
69.5
68.7
1-3 国民经济和社
(仅全国指标,2006-2018年数据,依据中国 统单计 位年 :鉴 % 2007-2019收集并表整理)
指标 人口与就业 人口 性别结构 男 女 城乡结构 城镇 乡村 就业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国民经济核算 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 食品 衣着 居住 家庭设备及用品 交通通信 文教娱乐 医疗保健
9.3
9.3
9.7
大型企业 中型企业 小型企业 微型企业 建筑业 建筑业总产值结构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其他 交通运输业 货运量结构 铁路 公路 水运 民航 管道输油(气) 国内商业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构成 市 县 县以下 国际旅游 来华旅游人数结构 外国人 港澳同胞 台湾同胞 金融业
69.4
16.6
23.2
20.4
2.1
2.4
3.0
5.1
6.7
7.2
64.7
55.7
50.8
4.3
3.8
3.8
25.6
29.7
32.2
5.4
10.9
10.4
95.4
97.0
98.1
97.2
98.6
98.6
4.6
3.0
1.9
2.8
1.4
1.4
54.1
53.3
52.4
51.1
49.4
47.9
45.9
46.7
农林牧渔业产值结构 #农业 林业 牧业 渔业
工业 工业企业资产结构
33.9
68.6
94.5
2.6
14.6
5.5
33.8
52.2
52.8
66.2
47.8
47.2
32.6
34.7
24.7
67.4
65.3
75.3
74.2
72.0
76.7
19.0
18.1
11.9
2.0
2.8
3.5
4.8
7.2
7.9
76.2
67.8
15.1
8.7
6.4
3.9
19.6
20.3
16.5
6.3
5.1
3.6
65.4
68.2
76.0
25.6
10.2
5.5
74.4
89.8
94.5
18.5
20.8
23.6
81.5
79.2
76.4
63.5
16.8
3.58
3.7
3.9
3.7
3.8
3.9
43.08
43.7
41.0
41.1
40.4
39.3
6.00
10.1
48.6
48.6
46.3
46.8
46.6
45.3
40.1
40.1
43.4
43.1
43.4
44.6
36.29
37.9
36.5
35.7
36.3
36.2
10.42
10.4
10.5
10.7
11.0
10.9
6.02
10.2
10.0
9.9
9.3
8.9
6.99
6.2
6.4
6.7
6.7
6.7
13.58
7.0
70.4
68.0
68.4
66.6
19.7
18.7
17.9
19.0
18.6
18.8
3.5
3.8
3.9
4.4
5.0
5.2
7.3
8.9
7.8
8.6
8.0
9.4
50.4
48.4
50.7
53.3
51.6
52.5
3.8
3.7
3.9
3.7
3.8
3.9
33.0
35.5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