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个诗意的世界
描写孩子们读诗的句子唯美(精选2篇)

描写孩子们读诗的句子唯美(篇一)1. 当孩子们拿起诗册,一缕思绪轻轻地飘进了他们的心田。
2. 在读诗的时候,孩子们的眼睛闪烁着明亮的星光,仿佛能看见诗歌中的美丽世界。
3. 孩子们凝神静气,轻轻地念着诗句,仿佛每一个字都在他们心中跳跃。
4. 在孩子们的嘴唇间飘过的,是一串串悦耳动听的诗句,像是音符在空中跳跃。
5. 当孩子们读诗的时候,整个世界仿佛都停了下来,只剩下诗歌在他们耳边轻轻绕悠。
6. 孩子们读诗,他们的心情像是绽放的花朵,散发出纯真而温暖的芳香。
7. 孩子们读诗的声音如溪水般清澈悦耳,轻柔地抚慰着每个人的心灵。
8. 孩子们的眼睛流转着诗篇中的画面,如同绚丽的电影在他们的心中悄然上演。
9. 孩子们读诗的姿态优雅而自然,仿佛在舞动一支美妙的诗歌之舞。
10. 当孩子们读诗的时候,那些文字如同火焰般燃烧起来,在他们的内心点亮了一片星空。
11. 孩子们读诗,他们的琴键似乎被触动,奏出了一曲动人心魄的乐章。
12. 孩子们的心灵在诗歌的指引下,翩然而起,仿佛可以触摸到诗歌的灵魂。
13. 孩子们读诗的声音细腻而纯净,如同细碎的阳光穿透云层洒落在大地上。
14. 孩子们的眼睛透出对诗歌的无限渴望,仿佛有一种力量将他们吸引向诗的世界。
15. 孩子们读诗时,他们的思绪如同飞鸟一般自由翱翔,穿越时空的边界。
16. 孩子们读诗是一种沉浸在文字中的奇妙体验,他们仿佛成为了诗歌的一部分。
17. 孩子们读诗的声音如同花瓣般轻盈,丝丝入扣地触动了每个人的心弦。
18. 孩子们的眼神中透着无尽的好奇,他们探索着文字背后的丰富内涵。
19. 孩子们读诗是一种心与诗的对话,彼此倾听着灵魂深处的声音。
20. 孩子们读诗时的微笑,如同阳光洒落在春日的田野上,温暖而宁静。
21. 孩子们读诗时的眼神,如同明亮的星辰在黑夜中闪烁,照亮了整个世界。
22. 孩子们读诗的时候,他们的思绪飞扬,仿佛可以穿越人海,触摸到诗歌的心跳。
23. 孩子们的诗歌朗读,如同蝴蝶翩翩起舞,给人带来无尽的美好。
诗的世界作文600字诗中的世界作文(7篇)

诗的世界作文600字诗中的世界作文(7篇)每当看见天空中那镶嵌在蓝黑色的夜幕中,那发着淡黄色光芒的圆月。
“峨眉山月半轮秋”就进入我的脑中,“秦时明月汉时光,万里长征人未还。
”便引领着我走向那萧瑟的寒风所包裹着的边疆,而“秋风清,秋月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正借着明月不断诉说着自己悲伤的心情……窗外,晶莹的雨滴从天边滑落,跳动着拍打着玻璃,“拍拍,咚咚”听着雨珠的低吟,使我想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当连绵的雨,将街道笼罩在灰色的薄纱之时,仿佛听见杜牧在轻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又是体会到“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的悠闲。
当阵阵雨声将寒气洒向大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的悲凉,无奈展现在我眼前……当阵阵萧瑟的风卷动着落叶,凋零的花朵下展现初秋的身影时就会想起,“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也会遥想寒山寺外,少年张继乘着小舟低吟着“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同时也可以看见,杜甫满怀着悲伤与凄凉长叹“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这寒风萧瑟的季节,充满着悲凉与离别,其中无数的诗人留下足迹,有无数人流泪走过,通过诗句向大地诉说着自己的悲伤。
当站在山顶,透过绿叶的间隔,望着蓝色的天空下,沐浴着阳光的城市,看着插着幢幢高楼画卷,注视着街道上一个个移动着地微小的人影。
能想起杜甫的“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也能体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远远的望着那伫立在大地之上,融入天空绿色的山的影子,仿佛听见李白在唱着“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这高大的山脉留下了多少诗人的感叹。
唐诗经过漫长的岁月,在人们口中代代流传,它记录着历史的模样,记录着诗人们的悲欢离合,更记录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
泼墨三千丈,书不尽千古英豪;诗韵五千载,藏不住万古流芳。
,题记“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穿透时间的禁锢,我已醉心于这诗词曲赋;“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幼儿园诗歌教学案例分享:儿童诗意表达的魅力与启发

幼儿园诗歌教学案例分享:儿童诗意表达的魅力与启发【幼儿园诗歌教学案例分享:儿童诗意表达的魅力与启发】一、引言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用来表达情感、思想和体验的重要方式。
在幼儿园教育中,诗歌教学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幼儿园的孩子们,正处于人生的最纯真、最灵动的阶段,他们的心灵世界需要得到精心的呵护和开发。
本文将通过分享幼儿园诗歌教学的案例,探讨儿童诗意表达的魅力与启发。
二、案例分享1. 案例一:《小松鼠》在一次幼儿园的诗歌教学中,老师选择了一首简单易懂的儿童诗歌《小松鼠》,以此作为启蒙。
这首诗歌既具有鲜明的生活气息,又包含了浓厚的童趣,非常适合幼儿园孩子们的接受能力。
通过对这首诗歌的讲解和朗读,孩子们对松鼠这一主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诗中所蕴含的勤劳、聪明等品质也让他们受益匪浅。
2. 案例二:《小雨点》在另一次诗歌教学中,老师选择了一首关于小雨的儿歌《小雨点》,通过这首诗歌,孩子们不仅接触到了自然界的神奇,还学会了用诗意的方式来感受和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在反复朗读和理解诗歌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良好的情感体验,还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三、总结与回顾通过上面两个案例的分享,我们不难看出,幼儿园诗歌教学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诗歌是一种优秀的文学形式,它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对儿童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体验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诗歌本身富有鲜明的生活气息,它能够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的事物,激发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和探索欲。
再次,诗歌教学也是一种很好的语言训练方式,它能够锻炼孩子们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四、个人观点与理解就我个人而言,我对于幼儿园诗歌教学持积极的态度。
诗歌,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学形式,拥有独特的审美魅力和情感渗透力,完全适合用来启蒙和陶冶孩子们的情感和思想。
而且,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孩子们往往只会接触到大量的琐碎信息,缺乏对于真善美的感受,诗歌的渗透性和深刻性正好能够填补这一缺憾,引导孩子们走向内心深处,发现生活的美好。
北岛给孩子的诗

北岛给孩子的诗“北岛给孩子的诗”,是一组北岛所写的关于孩子的诗歌,内容涵盖了对孩子纯真天真的赞美,对成长的思考与探讨,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与期望。
以下是我对北岛给孩子的诗的一些解读和体会,希望可以带你一起领略北岛的诗意与深意。
北岛给孩子的第一首诗叫做《给儿子的诗》,其开始两行即是:“当我孤独地时候,我有诗为伴当我快乐时候,我更需要诗为伴”这两行诗道出了北岛内心深处的孤独和需要,同时也突出了诗歌在其生命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
后面的诗歌中,作者赞美了孩子的青春和生命力,同时也提醒孩子要珍惜时光,不断探索和追求真理。
最后,北岛还表达了对自己和儿子的无限期望和鼓舞,让人感受到了北岛内心的关怀和爱意。
第二首诗叫做《生命》。
这首诗中,北岛从生命的角度出发,讲述了人类与其它生命的共通之处以及生命的不可逆性。
北岛将生命比喻为一束光,又将其比喻为一场梦境。
最后几行诗句更是打动人心,让人不禁深思:我们应当如何从生命中汲取力量和启示,拥抱现实,不负时光,珍惜每一秒?第三首诗叫做《给未来的孩子们》。
这首诗体现了北岛对未来的憧憬和期望,同时也对当下社会和现实状况的深度思考和反思。
北岛的呼唤声如雷鸣般,一次次地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人类社会应该何去何从?我们如何才能让未来变得更美好?第四首诗名为《七月第一天的回忆》,是北岛写给自己儿时的回忆。
诗中描绘了一种温馨而又难忘的童年生活场景,充满了田园诗般的恬静和自然气息。
这首诗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幸福、美好的梦境,带我们回到童年时光,感受那些难忘的点点滴滴。
第五首诗名为《孩子眼中的世界》,通过孩子对世界的观察和自己对孩子的了解和感悟,北岛折射出了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和感受。
在北岛的笔下,孩子的眸子好似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生命力和色彩的多彩世界,这个世界中蕴含着生命的奥秘和无限的可能。
最后是第六首诗,《给未来的孩子们(第二次)》,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对未来的担忧和思考。
北岛在诗中质问现世的公义和道德,提出了严肃而有力的警醒声。
愿语文的世界给孩子们一片诗意的天空

语文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存在于书本课堂中,而更是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单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语文对他的影响更是贯彻始终,不仅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更重要的是影响一个人的思想。
当我们从语文的世界里与那些文人骚客们跨时代的交流,我们就仿佛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认识世界,但我们从语文的世界里随着那些优美的文字领略天南海北的山山水水,我们也在畅游世界,抛开尘世过着一种诗意的生活;当我们从语文的世界,体会人间百态,我们走出乌托邦的世界,品味浮世的喧哗。
初中阶段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青年的初期,一个人开始摆脱小学生的幼稚,而获取新的人生观的重要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重要阶段。
学习语文这样的人文学科对其的影响是数学、物理、化学等科学学科无法相比的。
所以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认为要想用语文影响一个人的人生必须要首先培养其对语文的兴趣,我们时常接触语文,但真正能体会语文的美的学生并不是很多。
作为一个农村地区学校的语文老师,在这方面有很大的难度,但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难度在与教学设施与教学条件的限制,很多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的语文教学活动无条件进行,而相对的优势在于我们的孩子能看到城市孩子不能看到的山水田园,不能体会的农村生活,而这些却又常常成为作家们笔下最生动的创作素材。
所以在语文课时,可以结合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的美,发现人生的千姿百态。
语文学习还有两个重要的方面:阅读和表达。
初中生的生活世界毕竟还是比较小的,所以通过阅读,他们可以接触更多的更广阔的世界。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从纷繁的文字中找出其中的真知灼见,从而能像冰心所说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那么老师怎么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觉得应该把主动权交到学生手里,老师提出问题,辅助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从能让学生学会通过阅读找到文章的闪光点。
语文的表达对于农村学生的教育来说一直是个难题。
和孩子一起,行走在诗意的童真世界里

么, 它们 站在 枝头 会 想些 什 么 。在 每 天 的观察 训练 中 , 生原 先 学
看到 的景 物 也都 变得 不一 样 了 。他们 觉得 紫 玉兰 的花 苞 外 面是 毛茸 茸 的 , 像是 穿 了一件 褐 色 的 毛衣 , 就 它们 开 花后 , 醒我 们 提
也可 以像 它们 一 样 脱 下 毛衣 了 。 微 风 中摇 摆 的三 色 堇仰 着 笑
出来 。
问 银河
张 雨 彤
银河呀.
222突 发 事 件 . 捉 灵 感 .. 捕
生活 即课 程 , 时捕 捉生 活 中 的教学 情境 . 给我 们 的教 学 适 会 带来 意想 不 到的 收获 。
记得 本 学期 的一 次晨 读课 上 ,学 生正 在 小干 部 的组 织下 认
真 开展 晨 读 。 突然 , 只很 大 的斑 鸠从 北 窗 的一棵 桃树 上 飞进 了 一 我 们 的教 室 , 在小 朋友 们 的惊 恐声 中 它扑 闪着 翅膀 , 教室 内盘 在 旋 了几 圈 后从 开着 的 南窗 飞 了 出去 。 这一 突 发事 件 , 孩 子们 兴 让 奋 不 已 。要想 让 他们 很快 安静 下来 重 新把 注 意力 放 回到 书本 上 去有 些 困难 。 是 , 于 笔者 对学 生说 : 我知 道我 们班 的小朋 友想 象 “
第 8卷 第 8期
Vo. N . 18 o8源自读 与写 杂志
2 l 年 8月 01 Au u t 0 1 g s 2 1
Re d a d rt rod c l a n W iePe i i a
和 孩子 一起 , 走在诗 意 的童真 世 界里 行
吴
中 图分 类号 :G6 2 2
外生 动起 来 。
给孩子们一个诗意的语文世界

74给孩子们一个诗意的语文世界张海蓉绵阳中学育才学校摘要:语文,是通过听、说、读、写四方面架构起语言文化与孩子们沟通互联的重要学科。
在其中,语言文字的高度延展力和空间想象力,能够引导孩子们在语文课堂中创造自我独特的诗意世界。
而本文旨在探讨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如何与孩子们在学习中情境共振,帮助引领孩子们走进和创造一个诗意的语文世界。
关键词:诗意;语文世界;课堂引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一条寓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智力发展。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不断在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我应该给孩子们一个什么样的语文世界?怎样让孩子们在我的课堂中感受语文的魅力?语文是所有学科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其独特的美。
诗歌散文,形式优美,自然朴素;小说戏剧,回环曲折,引人入胜。
字里行间的小小文字,可以变成一帧最美的画,也可以衍化一段化蝶般浪漫的故事情节。
“每一门学科要得以成立,不仅需要确立专门的研究对象,而且需要有独特的研究方法。
”[1]遗憾的是,我们的语文课堂不知从何时起,早已远离了她独有的诗情画意。
语文像一个漂泊的孩子,总是找不到自己回家的路,在茫然与摸索的过程中,受到别人的欺负。
为了教学业绩、教学目标,我们曾一度带着无数双渴望的眼睛在赶路,一路匆匆。
带走了干瘪乏味的知识构架,丢下了丰富绚丽的语文神韵。
语文的教学是诗意共振的教学,有诗意共振的语文课堂才是有感知力和创造力的课堂,将孩子们的主观可感力和语言的诗意美学进行互联,才能让孩子们更有效地走进诗意的语文世界。
那么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把学生带入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有形的诗意世界呢?一、妙用导语,营造诗意语言环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有助于整堂课教学的成功。
正课前,语文教师有关联有内容的引导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进入语言情境中。
诗的韵律可以让我们获得美的享受,恰到好处的诗句内容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给孩子的诗集写序

给孩子的诗集写序
以下是一个可能适用于孩子诗集的序:
《序:诗意绽放的童心》
在这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世界里,孩子们的诗歌如同一朵朵娇嫩的花朵,绽放在我们的眼前。
这本诗集,汇聚了孩子们内心深处的感悟、梦想和情感,是他们对世界的独特表达。
每一首诗都是一个小小的窗口,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眼中的美好与纯真。
他们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朵云的变化、一只小鸟的飞翔、一次落日的余晖……这些平凡的事物,在孩子们的笔下变得如此鲜活而有趣。
诗歌是孩子们情感的抒发,也是他们创造力的体现。
在这些诗中,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分享他们的惊喜与感动。
他们用天真无邪的笔触,传递着对世界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这本诗集不仅仅是孩子们的作品展示,更是他们成长的见证。
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在这些诗歌中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回忆起那些曾经感动过我们的美好瞬间。
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们的诗歌世界,用心去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感受那份纯真和美好。
愿这本诗集能成为孩子们文学之路上的一块基石,陪伴他们在诗意的天
空中自由翱翔。
[你的名字]
以上只是一个示例,你可以根据孩子诗集的具体内容和风格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孩子一个诗意的世界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诗人。
”儿童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群体,他们总会有许多新鲜奇异的想法,创造出许多生动鲜活的形象。
儿童诗,生活气息浓郁,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琅琅上口,是儿童喜欢的文学体裁,也是表达儿童思维特征,抒发儿童真情实感的一种很好的形式。
一、儿童身心发展与儿童诗学习的特点
从儿童认知的规律看,他们入学后学习语文是以口语为基础来发展其书面语的,尤其是低年级儿童容易接受短小的文学形式。
而短小优美、内容丰富、情感充沛、生动有趣,闪烁着思想与智慧火花的文字应首推儿童诗了。
儿童形象思维的发展超前于抽象思维,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是以直观表象的形式进行思维的。
他们持有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形象思维异常活跃,极富想象。
正因为如此,他们往往只能运用只言片语,却又不乏童真、童稚和童趣,这样的语言犹如沙砾中的珠贝,采集出来就是富有灵性的精美小诗。
正如著名儿童诗作家金波先生所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写诗是他们自由天性的表现,他们因快乐而写诗,因写诗而快
乐。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如今的孩子,入学前在家长、幼儿园老师的引导下,一定会背很多古诗、儿歌和儿童诗,初步养成了读诗的兴趣,领略了诗歌的音乐美和意境美。
进入小学后,识字量渐增,在大量诵读琅琅上口的诗歌后,让他们尝试与他们的年龄相适应的儿歌、儿童诗的创作,不会是件困难的事。
帮助小学生进行儿童诗的创作,可以提高他们对于语言
的驾驭能力,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儿童的表达欲望和习作兴趣。
更可以满足儿童用文字表达内心世界的需要,从而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二、开展儿童诗教学的主要策略
“儿童写诗,诗写儿童。
儿童是诗,诗是儿童。
儿童写下的,是诗一样的美好生活。
诗写下的,是比诗更美好的童年。
让儿童诗意的栖居,是语文老师的天职。
”特级教师王崧舟如是说。
在引导学生们大量接触儿童诗歌后,我们应该合理巧妙地去开发他们写诗的优势资源。
1. 诵读为桥梁,感受儿童诗。
儿童诗具有丰富、律动的音乐性,诗中精心设计安排的节奏、韵律、反复等,均增添了诗句本身的魅力,令人琅琅上口、爱不忍释。
而让学生感悟诗
的这种韵律感,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便是诵读。
作为教师,我们要做有心人,为学生创设多种情境,开辟各种阵地,提供锻炼的机会,使他们乐于诵读儿童诗,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儿童诗丰富的音乐感,学会分行,学会按韵律的感觉断句、停顿。
如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配乐读、表演读,班级诗歌朗诵比赛、都可以成为学生练读的阵地,目的在于达到杜甫曾经说过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那么在日积月累以后,将会为他们写出感动自己、感动你我的优秀作品积淀深厚的诗歌底蕴。
(1) 赏读经典诗作。
经典的赏读有利于激起学生对儿童诗的兴趣,体会诗韵。
许多著名的诗人都曾以他们饱满的情感写下对童年和对儿童的爱:刘饶民的《大海睡着了》很形象,任溶溶的《小童话》很美丽,而舒兰的《虫和鸟》则充满了奇思妙想。
还有泰戈尔、金波、鲁兵等诗人都写下了无数经典的诗篇,是儿童诗的引路人。
(2) 品读普通诗文。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生活中可以接触到儿童诗的机会很多,无论是从报纸杂志还是从书籍、网站,到处可以发现儿童诗的踪影。
如果说,经典带给学生的是享受,那么普通诗文,尤其是身边的同学、教师写的儿童诗,带给学生的是一种亲近的感觉,一种触类旁通的感觉,而这对于儿童能迷恋上儿童诗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在充分肯定学生诗作的基础上,也满足他们发表的欲望――在
全班大声朗读自己的作品、编辑班级学生诗集,从而使之获得成功的喜悦。
尽管学生创作的一些诗也许并不和平仄,也不押韵,但他们学习创作的热情应该是令人赞赏的。
2. 课文作支架,仿写儿童诗。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常常精选了很多有趣的童话诗,如《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乡下孩子》……都是学生非常喜爱的。
当他们诵读这些诗一般的童话时,心灵深处是愉悦的、激动的。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是创作的基础,写儿童诗亦是如此。
所以每当学到这些课文,笔者常常和学生们营造诗的氛围,共同感受儿童诗的美和纯,以课文为支架,通过续写、仿写、改写等形式,让学生们补充诗、编写诗、创造诗。
如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鲜花和星星》一课是一首儿童诗,它简短凝练,节奏明快,体现了儿童生活的情趣以及对身边事物和美好大自然的关爱与向往。
这首小诗语言优美,充满童趣,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课文。
教学时,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诗歌,不论是朗读还是背诵都已经非常投入之时,可以提供一组画面和相应的句式,进行片段的仿写练习:
(1) 我最喜欢秋天的落叶――
(2) 我最喜欢草原的牛羊――
通过启发,生活中的许多场景能很快地在学生脑中再现,教师在学生表述时适当地点拨,帮助他们恰当运用语言,就可以使表达更加规范生动。
接着,再让他们想一想自然万物,想一想自己最喜欢的东西,自己进行再创作。
不久,一首首小诗
便展现在眼前。
有的写:我最喜欢秋天满地的菊花,这里一朵,
那里一朵,真比天上的星星还多。
有的写:我最喜欢天空飞翔
的小鸟,这里一只,那里一只,真比街上的人儿还多。
有的写:我最喜欢满天的云朵,这里一片,那里一片,真比地上的花儿还多。
我最喜欢雨天美丽的伞花,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操场上的
小朋友还多。
……这不正是创新火花的闪现吗?学生不就是
一位位可爱的小诗人吗?
黑格尔说,人有一种在外在事物上面,刻下他自己内心生
活的烙印,从而实现他自己的冲动。
在写诗的过程中,学生们
也走进了儿童诗的世界,展现自己的个性,焕发生命的光彩。
这样的写作是快乐的,快乐的写作将永远伴随着无穷的创作。
3. 生活为土壤,学写儿童诗。
课堂毕竟只是一方小天地,
是学生们学诗的基点,“生活才是童诗创作最肥沃的土壤”。
儿童写诗也要写自己熟悉的东西和经历过的事情,也就是说,
诗就在生活中,只有积累了很多生活,灵感来时才能喷涌而出。
新学期来了,好多同学都换了新铅笔盒。
下课了,常凑在一起,
你看看我的,我瞧瞧你的。
于是笔者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自己的铅笔盒,看看里面有什么?关上后外面又有什么图案?学生们
从形状、颜色、粗细等不同角度观察铅笔盒后,有了好多话可说。
一位学生创作了《打开我的铅笔盒》一诗这样写道:打开我的铅笔盒/里面有/薄薄的记录本/细细的铅笔/大大的橡皮/关上我的铅笔盒/外面有/可爱的小兔子/盛开的桃花。
下大雪
了,教师带着学生们来到操场上,融入到雪的世界里,在玩中指导他们观察。
回到教室,诗作已在他们心中诞生。
有一位学生写道:雪花飘呀飘/落在老师脸上/亲亲她的脸。
多么稚趣的语言,多么奇妙的想象,那种扑面而来的纯真情感温暖着每个人的心。
可以说诗既是稀有的眷顾,又是热情的常客。
诗的感觉常常不期然地会来到学生们的心中,关键在于我们的学生有没有用心逮住它。
诗从生活中来,诗靠眼睛去捕捉、靠心灵去感悟。
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究,笔者认识到:只要我们能给予学生们一点时间,一点空间,还有一点阳光,他们就能把生活中的小事写成诗,把事物的有关联想写成诗,把与事物的对话写成诗。
教诗的目的就是培育爱诗的孩子,让我们这些儿童教育工作者们,尤其是语文老师,引领着学生们去接触更多的儿童诗,不断掘取诗歌国度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让我们的孩子诗意地栖息在那个美好的世界。
(作者单位:镇江市桃花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