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药理学研究进展
抗抑郁中药的研究进展

抗抑郁中药的研究进展标签:抑郁症;发病机制;单味中药;中药复方抑郁症(depression),通常指的是情绪障碍,是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随着多种应激因素的加剧,抑郁症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常见病、高发病,其发病率正在快速攀升,据最新资料显示,在我国精神障碍在疾病总负担中的排名已经跃居首位,而上海的抑郁症患者已占总人口5%以上。
在北美地区和欧盟各国。
抑郁症可造成每年高达1500亿美元的损失,同时,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高达25%。
也就是说,抑郁症既可以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又可危及患者的生命。
因此增强对抑郁症的认识,加强抗抑郁药的研究,保证社会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将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直到现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影响较大的几个学说主要有;①单胺类神经递质缺乏假说;②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负反馈失调假说;③细胞分子机制;④其他:有学者认为,一些内分泌激素,如甲状腺素、雌激素和一些细胞因子,如白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多巴胺、神经肤,P物质以及兴奋性氨基酸和抑制性氨基酸、遗传基因、免疫系统都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病有关。
1具有抗抑郁作用的单味中药1.1 积雪草主含三菇皂苷类成分。
经强迫游泳、利血平等动物抑郁模型研究表明,其挥发油和提取物能明显降低动物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减少利血平诱导的动物体温降低,具有抗抑郁活性。
1.2 贯叶连翘其提取物能显著缩短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贯叶连翘提取物在浓度为l×10-3 mol/L时显T出较强的MAO抑制作用,大鼠亚长期(20~30 d)服用贯叶连翘的乙醇提取物会抑制突触体对5-HT、多巴胺以及去甲肾卜腺素的摄取,具有抗抑郁作用。
由其提取物生产的制剂已在欧美诸国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中、轻度抑郁症。
1.3 柴胡柴胡皂苷是柴胡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王斌等,通过强迫游泳模型初步研究了柴胡皂苷和氟西汀的抗抑郁作用,发现4~16mg/kg柴胡皂苷不能缩短小鼠和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氟西汀20~40 mg/kg也不能缩短小鼠和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80mg/kg方有作用,而亚活性浓度的氟西汀加上柴胡皂苷能缩短小鼠和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说明柴胡皂苷单用难以起到抗抑郁作用。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的中药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的中药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摘要:随着全球抑郁症发病率不断上升,寻找安全有效的抗抑郁治疗方法成为一个迫切的需求。
中药作为中医药传统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抑郁症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的潜力。
本文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中药抗抑郁作用的机制。
介绍了网络药理学在中药研究中的优势和应用。
接着,提供了抑郁症的定义、流行病学数据以及常用药物治疗方法的缺陷。
然后,系统阐述了网络药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药物靶点预测、药物-基因-疾病网络构建和关键路径分析等。
针对中药抗抑郁研究,探讨了通过数据库挖掘和药物筛选鉴定中药抗抑郁活性成分、分析中药与抑郁相关通路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分析关键节点和信号传导 pathways 来揭示中药抗抑郁的机制。
继而,文章着重讨论了网络药理学方法在挖掘潜在中药组方和中药药材中发现抗抑郁功效的应用。
总结了网络药理学方法在中药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前景,并提出后续研究的方向和可行性。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中药,抑郁症,作用机制,抗抑郁药物一、引言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以持续低落的情绪、兴趣丧失和自我价值感降低等症状为特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全球有超过3亿人患有抑郁症,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目前,常用的抗抑郁药物由于副作用和安全性等问题,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因此寻找新的抗抑郁治疗方法成为临床和科研的重要目标。
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抑郁症治疗中显示出了一定的潜力。
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可以综合调节身体的功能和平衡。
网络药理学是一种利用网络分析和系统生物学方法来研究药物作用机制的新方法。
它可以通过构建药物靶点-基因-疾病网络,揭示药物的多靶点作用和关键途径,从而为中药抗抑郁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本文将综述网络药理学方法在中药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网络药理学的优势和应用,然后对抑郁症的定义、流行病学数据和常用治疗方法的缺陷进行概述。
抗抑郁症药物研究进展

5辑/d,有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食盐量控制在l一2鲋;注意饮食
定量,不暴饮暴食,合理分配三大产热营养素(蛋白质15%一
20%。脂肪<20%一25%,糖50%~60%),纤维素摄入20州,水
2000mud.禁饮烈性酒,饮酒不超过25mud,最好戒酒、戒烟。 2有氧运动指导 有氧运动是预防和治疗脂肪肝的有效方法之一,长期、连 续地坚持有氧运动,可消耗体能,促进脂肪代谢,从而控制体 重,减少脂肪在肝脏内的堆积。患者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1 600 d一20
丁螺环酮
国内外一些精神科专家学者研究证实了丁螺环酮对抑郁
症治疗有效果,其机制是下调5一羟色胺(5Ⅷ)受体,从而通
过突触前5--rim自身受体脱敏(负反馈控制)和突触后5-TH或 5一TH受体下调来发挥抗抑郁效应I-1。短期小剂量使用丁螺环酮 可以使5-TH受体脱敏并继发5-TH受体下调,表现}n抗焦虑 效果,而长期大量使用后则可使突触后5一TH受体下调,表现 出抗抑郁效应,这一机制与选择性5一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 (SSRIs)的氟伏草胺、氟西汀很相似。同时丁螺环酮对抗抑郁荆 有增效作用,合用抗抑郁剂治疗抑郁症具有良好的协同疗效, 不增加不良反应。 2噻奈普汀(Tianeptine.达体朗) 虽然其结构属于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但与传统TCAs 不同,该药是5一HT再摄取促进剂,能增加突触间隙内5一HT的 摄取,提高5-HT神经元传递的效应121。它对肾上腺素Ot2-受体 无亲和力,其抗抑郁疗效与TCAs、氯西汀相似;安全性、耐受性 比TCAs好。另外,有实验证明,该药有镇静作用,可能与其影响 多巴胺能或^y一氨基丁酸能受体系统有关。其主要不良反应为 胃肠道反应,头痛、头昏。 3安非他酮嘲(Bupropion) 是新一代抗抑郁药,机制可能与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多巴 胺再摄取,增强去甲肾上腺素能作用有关。 4吗氯贝胺嚼 吗氯贝胺的药理作用是选择性抑制单氨氧化酶A (MAO—A),且抑制是町逆性的,没有胆碱能受体阻滞作用。因 此它保留了抗抑郁作用,摒弃了传统单氨氧化酶I(MAO—I)的 不良反应和TCA的抗胆碱能不良反应。吗氯贝胺抗抑郁作用 起效快,其疗效与氯丙咪嚷相近,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低于氯丙咪嗪,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剂[41。 5奈法唑酮 奈法唑酮对5一Hrr与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的抑制作 用有限151。该药可增加与5-HT..受体的结合。该药是为了改善 早期抗抑郁药曲唑酮的镇静与体位性低血压不良反应而开发 的一种新型抗抑郁药,经结构改造而获得的一种与n,肾上腺 作者简介:李德舟,男,36岁,本科学历,毕业于成宁学院,主管药
抗抑郁中药复方的研究进展

[ 关键 词 ] 中药 复 方 ;抗 抑郁 ;综 述
抑 郁症 ( ersi ) dpes n 是情 感性 精 神 障碍 ( odi o m ods —
色胺 ( - T 等研 发而 成 。 5H )
证 ,用此 方 辅 以柴 胡 四逆 散 取 得 良好 效果 。 13甘 麦大枣 汤 . 由甘草 、小 麦 、红 枣组成 的 甘麦 大枣 汤 为汉 代 础方 剂 上 添 加 黄 芪 、郁 金 、香 附 、 甘松 、石 菖 蒲 、
升麻 、黑 附子 以 十 味 药组 成 加 味 甘 麦 大 枣 汤 。加 味
附 、甘 松舒 肝 解 郁 ,其 中甘 松 芳 香 ,甚 醒 脾 气 ,乃
郁 中药 复方治 疗抑 郁症 的研 究进展 ,供 同行商 榷 。
1 古代 常用 于治疗 抑郁 症 的 中药方 剂 1 1柴 胡加龙 骨牡 蛎汤 .
解 郁安 神 之 妙 品 。此 外 ,抑 郁 症 由 于 悲忧 过 度 ,气 机郁滞 ,久 则 导致 气 虚 阳虚 。故 加 味甘 麦 大 枣 汤 以 黄芪 、升 麻 益气 升 清 ,以石 菖 蒲 宣 窍 醒 神 ,以 黑 附
odr) 主要 类 型 ,随 着 诸 多应 激 因素 的加 剧 ,抑 res 的 郁症 已成 为现 代 社 会 的 常 见病 、高发 病 ,其 发病 率 因甚为 复杂 ,诱 发 原 因较 多 , 目前 的抗 抑郁 药 主 要 基于腑 内单胺 类 神 经 递质 去 甲肾 L腺 素 ( E) . N 、5 羟
2 0 4月 第 l 卷 第 4期 09年 1
抗抑郁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抗抑郁药物作用机制研究摘要:抑郁症是临床上很常见的病症之一,近年来抗抑郁药物发展很快,主要有6大类,本文将从抗抑郁药的发病机理和作用机制两方面对其发展状况进行简要综述。
关键字抑郁症;抗抑郁药物;抑制剂The Progress of Mechanism of Antidepressant Drugs (Shanghai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Meiyu Zhu,12701024) Abstract:Depression is a kind of common diseases, and antidepression drugs , which belong in six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s, have developed quickly in recent yeaes. This article will be written with the pathogenesis and mechanisms of antidepressant drugs. Key words:Depression;Antidepressant drugs;Inhibitors前言抑郁症[1]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发病率很高,几乎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个抑郁症患者,因此它被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
抑郁症目前已成为全球疾病中给人类造成严重负担的第二位重要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的痛苦、对社会造成的损失是其他疾病所无法比拟的。
在中国,仅有5%的抑郁症患者接受过治疗,大量的病人得不到及时的诊治,病情恶化,甚至出现自杀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由于民众缺乏有关抑郁症的知识,对出现抑郁症状者误认为是闹情绪,不能给予应有的理解和情感支持,对患者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对抑郁症缺乏正确的认识,偏见使患者不愿到精神科就诊。
快速起效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

快速起效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
薛瑞;张有志;邹莉波
【期刊名称】《中国药理学通报》
【年(卷),期】2008(24)12
【摘要】目前临床使用的抗抑郁药物存在起效延迟的不足,这不仅降低了病人的依从性,还增加了其自杀的危险性.因此,如何研制出高效低毒且快速起效的抗抑郁药物成为研发热点.研究表明,选择性5-HT1A、α2自身受体拮抗剂及5-HT2A受体拮抗剂可加快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及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等抗抑郁药物的起效速度.此外,5-HT/NE双重重摄取抑制剂及5-HT/NE/DA三重重摄取抑制剂起效时间也缩短.该文将重点围绕单胺系统对抗抑郁药物起效延迟的原因及快速起效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总页数】4页(P1558-1561)
【作者】薛瑞;张有志;邹莉波
【作者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北京,100850;沈阳药科大学,辽宁,沈阳,110016;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北京,100850;沈阳药科大学,辽宁,沈阳,110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05;R749.410.53;R971.43
【相关文献】
1.快速起效抗抑郁药物的潜在靶标 [J], 朱冉;张黎明;李云峰
2.快速起效抗抑郁药的神经可塑性机制研究进展 [J], 陈凌红;楼忠泽;周文华
3.快速起效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 [J], 张有志;薛瑞
4.快速抗抑郁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J], 王梅蕾;张志珺
5.NMDA受体拮抗剂作为快速起效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 [J], 徐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谷氨酸能调节药物利鲁唑在抗抑郁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谷氨酸能调节药物利鲁唑在抗抑郁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周永涛(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理医学科,北京100730)摘要:谷氨酸系统的功能障碍与抑郁症有关,是新的抗抑郁药研发的重要靶点。
利鲁唑作为一种谷氨酸调节剂,对于谷氨酸的传递具有多种作用,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抗抑郁药。
本文将介绍谷氨酸系统参与抑郁症的病理生理学证据、利鲁唑的对谷氨酸系统的药理学作用以及利鲁唑在抑郁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抑郁症;谷氨酸;利鲁唑;治疗Research progress of glutamate-regulated drug riluzolein antidepressant therapyZhou Yongtao(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Department of Psychological Medicine,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Beijing,100730,China)Abstract:Dysfunction of the glutamate system is related to depression and is an important targe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ntidepressants. Riluzole,as a glutamate regulator which has multiple effects on glutamate transport,may be a potential antidepressant.This review will introduce the pathophysiological evidence of glutamate system involvement in depression,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riluzole on glutamate system and the effi‐cacy of riluzole in depression.Key words:Depression;Glutamate;Riluzole;Therapy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的、缩短人寿命的精神疾病,影响全球数亿人的生活。
抗抑郁药的研究进展

抗抑郁药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2-06-05T02:06:51.244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2月24期作者:罗丽[导读]抗抑郁药的研究进展罗丽(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北院;广西南宁530001)【摘要】抑郁症是比较严重的一个全球问题,不仅危害患者健康,还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当前在治疗抑郁症时,药物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新型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HT抑制剂、三环类药物以及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
因此,本文对抗抑郁药的研究概况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关键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抑郁症(Depression)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多见于溃疡、神经官能症、帕金森病、糖尿病、器官移植、神经衰弱、中风以及老年人群中。
通常情况下,抑郁症患者发病后,在临床上表现为兴趣减退、情绪低落等症状,具有病程长、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的特点,若不及时治疗,可出现诸多并发症,其中自杀是比较严重的一种后果。
研究[1]认为,抑郁症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如单胺氧化酶、多巴胺、5-羟色胺(5-HT)以及去甲肾上腺素含量过低及其受体功能低下有关。
临床上在对抑郁症进行治疗时,通常以药物为主,但是不同药物的疗效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因此,本文对抗抑郁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现报道如下。
1.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在抑郁症的临床治疗中,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是最早出现的一种药物,其中单胺氧化酶(MAO)可见于神经胶质、神经元以及其他细胞内线粒体膜上,也是多巴胺(DA)、5-HT以及去甲肾上腺素(NA)比较重要的一个降解酶[2]。
MAO可见于两种同分异构体中,分别是单胺氧化酶B(MAO-B)和单胺氧化酶A(MAO-A),其中前者用于治疗帕金森病,而后者则以治疗抑郁症为主。
研究发现,MAOIs可以对MAO活性进行抑制,通过对5-HT和NE降解进行阻止,升高脑内单胺递质水平,从而达到治疗目的[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抑郁药药理学研究进展
摘要:由于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快节奏,人类的精神、心理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抑郁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
随着对抑郁症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抑郁症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药物治疗逐渐成为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方法。
就现代药物治疗抑郁的药理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抗抑郁药;抑郁症;研究进展
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其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睡眠障碍等,严重者常出现自杀冲动,是世界上最易致残的疾病之一。
据WHO统计,各种类别抑郁症的患病率已占全球人口的3%~5%,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
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很多,以往主要给予心理治疗,近20年来,随着对抑郁症病因学研究的进展,逐步确立了药物治疗的主导地位。
现就抑郁症的药物药理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异丙烟肼是第一个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为异烟肼的异丙基衍生物。
其主要机理是通过抑制MAO活性,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降解,从而产生抗抑郁作用。
此后相继有很多类似的化合物用于临床治疗,主要有超苯丙胺、苯乙肼、异卡波肼等。
但这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多,是心血管病人和老年患者的禁药,所以国内逐渐停用。
吗氯贝胺是第三代具有选择性的MAOI,疗效相同于TCAs,安全性高,无传统MAOI的不良反应,不需要限制饮食酪胺的含量。
其t1/2短,但每日用药2次就能达到临床疗效。
2 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
由于这些药物结构中都有2个苯环和1个杂环,故统称为三环类抗抑郁症药。
三环抗抑郁剂是紧接MAOIs之后的另一类抗抑郁药,主要有丙咪嗪、阿米替林、多虑平、氯丙咪嗪等。
TCAs的抗抑郁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突触间隙NE和5-HT再摄取,增加这些物质在突触间隙的含量,使病人精神振奋,情绪提高。
自20世纪50年代末使用至今,其抗抑郁作用经受了考验,即使与新型抗抑郁药相比,它的疗效也是值得肯定的,目前主要用于重度抑郁症。
3 四环类抗抑郁药
四环结构与三环没有什么本质不同,但它对NA的作用明显大于5-HT,这是其它品种所没有的特点。
代表药物为米安色林(manseri-ne)、马普替林(maprotiline)。
其中,马普替林为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剂,有强大的抗抑郁作用,用于治疗重度抑郁症,疗效良好。
米安色林能选择性阻断突触前膜α-肾上腺素受体,可安全地用于老年人和心脏病人,对抑郁性神经症疗效较好。
4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
虽然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疗效确切,但仍对20%~30%的患者无效,且毒副作用较多,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差,过量使用易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从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研制的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与TCAs的结构迥然不同,但对5-HT再摄取的抑制作用更强,对其它递质和受体作用甚小,它保留了与TCAs 相似的疗效,并克服了TCAs的诸多不良反应。
目前国际常用的5种SSRI为:氟西汀(fluox-etine)、帕罗西汀(paroxetine)、舍曲林(sertraline)、西酞普兰(citalopr-am)、氟伏沙明(fluvoxamine)。
本类药物很少产生镇静作用,也不损害精神运动功能,对心血管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影响很小,多用于脑内5-HT减少所致的抑郁症,也可用于病因不清但其它药物疗效不佳或不能耐受其它药物的抑郁症患者,还有助于中学生伴抑郁的网络成瘾症的临床矫治,尤其在减轻戒断反应、改善人际与健康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帕罗西汀是SSRs中唯一被美国FDA批准治疗焦虑症的药物,能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增强其自信心和责任心。
5 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剂(NRIs)
该类药物可选择性抑制NE的再摄取,用于脑内NE缺乏为主的抑郁症,尤其适用于尿检MH-PG(NE的代谢物)明显减少的患者。
这类药物的特点是奏效快,而镇静作用、抗胆碱作用和降压作用均比TCAs弱。
临床代表药为地昔帕明(desipramine)、马普替林(maprotiline)、去甲替林(nortripryline)等。
6 NE和DA再摄取抑制剂(NDRIs)
代表药为盐酸安非他酮。
该药是神经元摄取5-HT和NE的弱阻断药,在一定程度上还抑制神经元对DA的再摄取。
该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抑郁症,用于双相抑郁时转躁狂的风险较小。
此药比较安全,几乎无镇静作用和抗胆碱作用,不影响心血管系统和血压,但可诱发或加重惊厥。
在美国已成为抑郁症治疗的主要药物之一。
7 NE及5-HT再摄取抑制剂(SNRIs)
本类药物同时抑制5-HT和NE的重摄取,提高5-HT和NE在突触间隙的浓度。
代表药是文拉法辛(venlafaxine,Efexor),缓释剂口服吸收好,相对生物利用度在96%~104%,t1/2约为15h,在治疗广泛焦虑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它的不良反应轻,非常有利于抑郁症病人的长期维持治疗。
8 抗抑郁天然药物
天然植物药中具有抗抑郁活性的为数不少。
目前报道较多的主要有藤黄科、茜草科、银杏科、番荔枝科、菊科等。
路优泰(neur-ostan)是国际上第一个用于抗抑郁的天然植物药,是一种多组分药物,含有贯叶金丝桃素、金丝桃素、黄酮等活性成分。
据报道,路优泰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有显著的疗效。
对轻中度抑郁症患
者采用圣·约翰草提取物进行治疗,结果表明:路优泰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疗效与氟西汀相当,抗焦虑作用较氟西汀起较快、不良反应轻,患者能耐受。
由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到目前为止,抗抑郁药还不能完全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因此,现在的治疗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为此,人们采取了很多措施,如进行药物合用、双重甚至三重作用机制的抗抑郁药的研究开发、不同作用机制的尝试探索等。
随着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人类将会发现更多疗效可靠、起效迅速、剂量易于控制、经济实用的新药。
参考文献:
[1] 杨宝峰.药理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 钱之玉.药理学进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 韩成林.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药师,2006,9(7):666-668.
[4] 郭丽萍.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J].中国药师,2006,10(6):596-597.
[5] Murray CJ,Lopez AD. Global mortality,disability,and the contribution of risk factors: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J]. Lancet,1997(349):1436-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