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专利技术布局与发展趋势
汽车制造专利

汽车制造专利在汽车制造领域,专利技术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必备手段之一。
汽车制造企业拥有的专利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汽车的生产效率和产量,也能够提升汽车的性能和用户体验,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一、汽车制造专利的意义及现状制造汽车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持,而众多汽车制造企业间的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在技术上占据优势的企业可以更快地推进汽车的研制、生产和市场推广。
因此,获得汽车制造专利成为了企业保持技术领先地位的必要手段之一。
到目前为止,汽车制造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各大汽车企业也都在专利技术上下了不少功夫。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在全球万余份汽车专利中,德国拥有了2.8万余份,日本的数量则超过了6.3万份。
而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的专利数量仅有3.6万份,在全球的排名比较靠后。
二、汽车制造专利的分类汽车制造专利可以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种类型。
1.发明专利发明专利指的是新颖、有创造性且能够应用于实际的技术方案。
在汽车制造领域,常见的发明专利包括发动机技术、制动技术、空气动力学设计等。
2.实用新型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是指对现有产品或者工艺的改进、提高或者新的应用等方面的创新成果。
这类专利在汽车制造领域较为重要,例如某些新型零部件的设计、汽车结构的改进等。
3.外观设计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是指在汽车的三维空间内,通过线条、颜色、形状等方面进行创新从而获得专利保护。
外观设计专利在消费者中颇具影响力,例如很多消费者更喜欢某种车型的造型和外观设计而愿意购买。
三、汽车制造企业专利战略对于汽车制造企业来说,如何制定有效的专利战略至关重要。
首先,在专利投入上,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技术和发展战略制定有针对性的专利申请计划。
在技术领域研究投入较大的企业,其所提交的专利申请往往也相对较多。
其次,在技术保护上,汽车制造企业应该在关键技术方面重点布局,并建立专门的技术保护机构,保障关键技术不被侵权或抄袭。
最后,在专利运用上,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市场战略做出决策。
专利分析报告:技术创新与竞争态势分析

专利分析报告:技术创新与竞争态势分析概述: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技术创新和竞争已成为多个行业的关键要素。
专利作为重要的技术创新产出和竞争工具,对于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实例,从技术创新角度出发,分析专利的作用,以及通过专利分析手段进行竞争态势分析的方法和实践。
一、专利的作用和意义专利是指某项新的技术、产品或发明在法律上获得了一种临时的专有权,使得创造者可以在一定期限内享有商业利益。
专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创新成果:专利制度可以保护技术创新者的创造成果,使其能够享有独占性。
这为创新者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励创新活动的进行。
2. 防范竞争:通过获得专利,企业可以有效防止他人复制、模仿或侵犯其技术成果,维护自身的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
3. 商业利益获取:专利权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技术转化、技术许可和技术运用,从而获得商业利益,提升企业的价值和盈利能力。
二、专利分析的方法和手段专利分析是通过对专利文件进行系统细致的研究和评估,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洞察,为企业决策和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常见的专利分析方法和手段包括:1. 文献检索:通过专利数据库和检索工具,检索相关领域的专利文献,获取大量的专利信息和技术资料。
2. 范围分析:对专利中的权利要求进行解读和分析,了解该技术创新的技术实质和边界,寻找与之相关的其他专利。
3. 引用分析:通过分析专利之间的引用关系,了解技术发展的脉络和演进,找出技术创新的前沿方向和潜在机会。
4. 密集度分析:对某一技术领域的专利数量、分布和申请人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技术创新的热点、趋势和主要参与方。
5. 法律风险评估:分析专利的有效性、合规性和侵权风险,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技术创新策略和专利管理模式。
6. 竞争态势分析:通过对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和技术优势的分析,了解当前市场的竞争态势和潜在挑战,为企业制定竞争策略提供参考。
三、领域一:智能家居技术的专利分析与竞争态势智能家居作为当今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涉及众多创新技术和应用场景,其中专利的作用不可忽视。
我国汽车企业专利申报增长速度、特征 及原因分析

我国汽车行业专利申报情况、原因及知识产权战略分析目录第1章我国汽车行业专利申报状况及分析 (1)1.1国内汽车专利申报总体状况 (1)1.2国内主要汽车企业专利申请状况 (1)1.3我国汽车行业专利申报分析 (3)第2章我国汽车企业专利发展不足的原因及专利发展的有效途径 . 52.1我国汽车企业专利发展不足的原因 (5)2.2我国汽车企业专利发展的有效途径 (5)第3章我国汽车行业知识产权战略 (7)3.1确立知识产权战略的背景 (7)3.2 确立正确的知识产权策略 (7)第1章我国汽车行业专利申报状况及分析1.1国内汽车专利申报总体状况截止2005年,我国汽车领域专利申请的总量是25848件,其中国内申请时20426件,国外申请是5422件。
主要分布在制动(2302)、动力制动(2375)、挂车(2460)和车辆照明(2923)上。
而国外则主要分布在制动(632)、动力制动(1441)、底盘(1324)和特种车辆(637)上。
2006-2008年我国汽车企业部分厂家专利申请比较如下:这些专利主要集中在挂车,汽车悬架,车辆动力装置的布置和安装及多项外观专利上。
1.2国内主要汽车企业专利申请状况长安汽车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提高应该是从2003年开始的,从2003年起,申请量有稳步增加,2003年37件,2004年97件,2005年193件;2003年、2004年、2005年分别申请了3件、4件、4件有一定创新高度的发明专利申请。
主要领域是汽车加工、工艺、汽车试验、和发动机改进方面东风汽车主要的专利申请在实用新型专利方面,其占已公开申请的53.69%,外观设计占已公开申请的30.33%,发明专利占已公开申请的15.98%。
东风汽车涉及技术改进的专利申请(包括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比例为69.67%。
主要分布在车辆动力装置、传动气装置、混合动力车辆控制系统和车辆制造加工工艺方面。
广州汽车企业为入口进行检索共得到43项专利,其中,涉及汽车技术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各一件(分别涉及传动系和客车的独立悬架),其余涉及的都是摩托车。
专利申请的技术创新与行业发展趋势

专利申请的技术创新与行业发展趋势技术创新一直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专利申请成为企业保护技术创新成果的重要手段。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和市场的竞争加剧,专利申请所涉及的技术创新和行业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发展。
本文将探讨专利申请的技术创新与行业发展趋势,并提供一些相关的案例和建议。
一、技术创新对专利申请的影响技术创新是专利申请的核心动力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以保持竞争优势。
而专利申请则是企业保护技术创新成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专利申请,企业可以获得对技术的独占权,从而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利益。
在技术创新方面,一些行业特别是高科技行业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这些行业的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成果。
对于企业来说,及时申请相关的专利非常重要,以保护自身的技术创新成果,避免被竞争对手抢先一步。
二、行业发展趋势对专利申请的影响行业发展趋势是决定专利申请方向的重要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迭代,各个行业都在不断调整和转型。
因此,企业在进行专利申请时需要关注并紧跟行业发展趋势。
以新能源行业为例,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提高,新能源行业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
在这个行业中,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技术成果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因此,企业在这个行业中进行专利申请时,应关注新能源技术的创新方向,并积极跟进行业的发展趋势。
当然,行业发展趋势对专利申请的影响并非只限于新兴行业。
即使是传统行业,也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进行调整和创新。
例如,汽车制造行业正面临着电动汽车技术和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
因此,企业在进行专利申请时,应关注这些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适应行业的发展趋势。
三、案例分析与建议1. 案例分析:某公司在物联网领域的专利申请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物联网领域的企业,致力于开发智能家居产品。
随着智能家居市场的快速发展,该公司也加大了对于技术创新的投入。
汽车整车制造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汽车整车制造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报告编号:1667366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报告名称:报告编号:1667366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855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网上阅读: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从全国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各小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的具体情况看,在5个小行业中,汽车制造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和摩托车零部件制造业增长率在5个小行业中较高,分别为%、%和%;改装车制造业和摩托车整车制造业增长率分别为%和%。
20 15年上半年汽车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利润总额亿元,同比下降%。
华东沿海、华北平原以及华南经济特区,处于全国经济发达地区,也是一线大城市集中的地区,消费水平高,汽车消费能力较强。
华中、东北地区则属于经济发展中地区,西南、西北则经济水平相对落后,但同时也是最具汽车购买潜力的增量市场。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汽车整车制造市场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前景报告显示,未来我国汽车工业产业集群区域定位、发展汽车工业产业集群首先要解决的是集群区的选择问题,即产业集群的区域布局问题。
比亚迪公司汽车专利总体发展趋势与重点技术IPC研究

比亚迪公司汽车专利总体发展趋势与重点技术IPC研究作者:陈磊甲来源:《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19期[摘要] 汽车产业历来是各个工业化国家的主导产业,同时也是高新技术的密集产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市场中,技术创新与专利申请成为企业抢先占领市场的重要武器。
广东省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具有深厚的汽车产业基础和巨大的汽车专利申请量。
本文在检索比亚迪公司汽车专利数据的基础上,揭示了比亚迪公司汽车专利申请的总体布局、发展趋势以及重点技术领域。
这对比亚迪公司了解自身汽车重点技术,确定下一步研发方向,促进该公司以及与其类似公司汽车专利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比亚迪公司 IPC分析专利一、比亚迪公司汽车专利技术发展趋势分析通过广东省汽车行业专利数据库,我们从中检索出比亚迪公司的专利申请状况。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从1999年开始开始提交汽车相关专利申请,在1999年到2002年之间,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汽车相关专利申请变化幅度不大,保持平稳增长,共申请42件专利,平均每年10件左右,该阶段是比亚迪公司的起步期。
自2002年以后,比亚迪公司汽车相关专利申请逐年成倍增长。
2003年到2008年共申请3467件汽车相关专利,平均每年申请578件专利,是前阶段的57.8倍,这是比亚迪公司汽车专利申请的发展期。
由于专利申请迟延公开的原因,2008年的专利申请数据还有部分没有公开,没有收入广东省汽车行业数据库,所以,到2008年,比亚迪公司汽车专利申请量呈大幅下降趋势。
二、比亚迪公司重点汽车技术IPC分析1.比亚迪公司重点汽车技术IPC小类分析我们对比亚迪公司汽车专利进行一个IPC小类分析,发现所涉及的IPC小类共219种,其中排名前十位的小类申请量占总量的46%,它们分别是:H01M、G02F、G01R、H05K、G01M、B21D、G01N、B29C、B60K和B60R,如表1所示:其他209个IPC小类申请量之和占54%。
汽车现代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技术改造—264—汽车现代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别玉娟 刘晓洁(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现代制造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汽车制造水平,满足不断提高的汽车质量、安全、功能的要求,促进现代汽车行业突飞猛进。
汽车制造技术是一个包含多学科、涉及多个专业的制造加工过程,汽车制造技术的高低,决定着汽车企业的发展前景,因此关于汽车现代制造技术的研究意义重大。
1.汽车现代制造技术发展现状在现代先进技术水平的支持下,当代汽车制造发生着巨大改变,曾经的汽车制造逐渐转型升级,形成现代先进的汽车制造技术。
现代汽车制造技术大幅度提高了汽车的生产效率,保证了汽车的制造质量,增强了汽车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障了汽车行业稳定快速地发展[1]。
具体地,下面将从汽车设计方法、汽车制造工艺、过程管理模式以及自动化等几个方面对现代汽车制造技术发展现状进行具体的分析。
1.1汽车辅助设计手段增多 目前辅助汽车设计的手段不断增多,汽车设计软件及造型模拟软件的使用,使得汽车设计的效率更高,汽车企业逐渐实现无纸化设计,所有的设计数据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实时传输、查阅,大幅节省了设计成本,提高了汽车设计周期[2]。
这高效地实现设计者与操作者之间的互动,提高了汽车制造生产的效率。
尽管我国汽车设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是设计标准不统一、设计水平较发达国家低,我国汽车企业仍需加大相关技术的投入与发展。
1.2汽车制造工艺日益精进 近年来,我国汽车制造工艺吸收了其他行业先进的制造技术,通过试验融合并逐渐应用于汽车制造,特别是在汽车零部件的冲压、焊接、涂装等工艺得到了很大的改进与创新[3]。
通过互联网与先进制造技术结合,对工艺过程进行精准控制,大幅提高制件的质量和成品率。
一些先进制造设备的采用,也提高了汽车制造工艺水平。
但是相对国外先进汽车制造企业而言,我国的很多先进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一些核心技术还未普及推广应用。
1.3现代化管理不断推广 现代汽车制造技术逐渐向智能化管理跃进。
汽车行业专利状况分析

大学文献检索论文论文名称中国汽车行业专利分析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班级双控研13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2014年2月20日我国汽车行业专利现状分析摘要:本文运用科学统计的方法对国内已公布的专利数据进行分析,分别从汽车零配件,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等几个方面描述国内汽车行业专利申请状况,总结我国汽车行业专利申请落后的主要原因 ,并提出了我国汽车行业专利发展的策略,以期促进我国汽车行业的进步。
Abstract:The paper adopts the scientific statistics system to analyze the patent data which has been published in domestic.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auto motive parts, motor, chassis, electrical equipments and some other parts,the paper stat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patent application in the domestic automobile industry. Then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main reasons why our domestic automobile industry has been lagged behind other countries in the patents application. The conclusion part comes up with the strategies that can stim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tents application in the domestic automobile industry.关键词:汽车;专利;数据分析;策略Key words:vehicle;patent;data analysis;strategy一、引言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一体化的趋势加强,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为我国汽车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结论:我国汽车企业的三种专利申请总量 与国外申请总量基本持平,但是以实用新 型为主,国外则以发明为主。国外申请的 授权率高于国内申请的授权率。在已授权 的专利中,国内申请也是以实用新型为主, 国外申请以发明为主。
2.2 专利申请与授权动态趋势
图2.2.2 发明专利申请增长曲线图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图3.5 1985-2005年大众在华专利申请的增长曲线图
4.2 一汽集团与德国大众公司专利申 请技术领域分布上的差异
申请量 500 600 700 100 200 300 400 0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年代 图2.2.4国内职务专利的申请量
2.2 专利申请与授权动态趋势
• 结论:我国汽车企业的专利申请量逐年攀 升,而且增长速度也是越来越快,尤其是 国内汽车企业的职务发明从98年以来平均 增长率更是达到29.44%。证明我国汽车企 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意识有了很 大的提高。
2.3 汽车行业专利申请技术结构分析
传统技术路线:内燃机的车辆,主要发展方向可 划分为标准技术领域、高级技术领域和超高技 术领域
2.7 汽车行业发明专利质量:从专利 维持的角度
• 结论:从专利维持周期的数据来看,我国 企业与国外企业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 授权专利的维持周期短,说明我国企业所 拥有的发明专利质量与国外企业专利质量 存在一定差距。
N m e o R c rd u br f eo s 1000 1200 200 400 600 800
图3.8 一汽专利申请的技术领域分布 35 30 25 20 15 10 5 0
B0 5D B2 1D B6 0K B6 0R C2 1D F0 2D F0 2M F1 6D F1 6H G0 1B G0 1M G0 1N
00-05 96-00 91-95 85-90
图3.9 大众公司专利申请的技术领域分布
4.3一汽集团与德国大众公司创新能力差距存 在的原因
• 研发资金投入不足。
4.3一汽集团与德国大众公司创新能力差距存 在的原因
• 研发人员投入不足。 一汽 3344名研发人员 大众 10000名研发人员
4.3一汽集团与德国大众公司创新能力差距存 在的原因
• 企业的专利战略和专利制度不完善。
小 结
• 我国汽车企业创新需要克服越来越多 的跨国公司的专利壁垒 。 跨国公司在华的技术扩张有加大的趋 势
建议
• 加强汽车行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制 定行业知识产权战略。 • 加强汽车企业的知识产权制度特别是 专利制度建设 。 • 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 力,增强高质量的专利拥有量。
建议
• 集中优势力量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突 破,增强关键和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 权拥有量。 • 促进合资企业和国有大型汽车企业进 行创新。
95 97 99 01 93 03 20 85 87 89 91 19 19 19 19 19 20 19 19 19 20 05
申请量
年代
2.2 专利申请与授权动态趋势
图2.2.3 1994-2000年申请曲线图 2500 2000 申请量 1500 1000 500 0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年份 国内发明 国内实用新型 国外发明 国外实用新型
新兴技术路线:燃料电池车辆、混合动力车辆和 电动车辆。
2.4 各国汽车企业不同技术领域在华专利申 请的份额(部分)
• 首先,我国汽车企业的技术改进主要是制 动、传动、车辆照明和信号等传统领域, 而对于发动机燃料喷射控制、混合动力和 电动车辆的传动装置等新技术领域较少涉 及。 • 其次,美国、日本和德国是向我国提出专 利申请的大国,几乎在每个领域都远远领 先于其它国家,它们对我国汽车企业技术 创新的威胁最大。
2.6 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的集中度
2.6 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的集中度
2.6 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的集中度
2.6 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的集中度
• 结论: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和实用新型专利 申请的集中度很低,申请人比较分散,传 统的大型汽车企业的申请量都很少,说明 整个行业还没有出现突出的技术领先者。 我国的合资企业在技术上没有实现自主创 新。
1400
w ith 1 1 1 3 3 1 30 2 12 3 11 57 T ha g e tin 16 91 16 93 16 94 16 96 16 97 16 98 16 99 17 90 17 91 17 92 17 93 17 94 17 95 17 96 17 97 17 98 17 99 18 90 18 91 18 92 18 93 18 94 18 95 18 96 18 97 18 98 18 99 19 90 19 91 19 92 19 93 19 94 19 95 19 96 19 97 19 98 19 99 777 20 00 20 01 20 02 20 03 20 04 20 05 20 06 20 07 872 20 08 137 20 09 907 851 Year
汽车行业专利技术布局与发展趋势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 机械发明审查部
• • • • •
1.概述 2.汽车行业专利数据分析 3.重点技术发展领域分析 4.企业分析 5小结
概述 • 自主产权(自主知识产权)是指通过自主 开发、联合开发或委托开发获得的产品, 企业拥有产品工业产权、产品改进及认可 权以及产品技术转让权。-2004年《汽车 产业发展政策》(国家发改委)
• 国内汽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逐渐加强。 我国汽车企业专利申请的增长速度近五年来一直 超过25%。 超过 %。 • 专利申请结构还不尽完善,关键和核心技术领域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 处于模仿创新阶段,原始创新不足。 处于模仿创新阶段,原始创新不足。
• 我国汽车企业还有巨大的自主创新空 间 国有大型汽车企业 合资企业 • 专利质量相对较差,体现我国企业的 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维持周期短→转化率低 维持周期短 转化率低
年份
3.1 纯电动车数据分析
图3-4中国专利申请不同类型申请份额图
发明 47%
实用新型 53%
3.1 纯电动车数据分析
图3-5纯电动汽车关键部件专利申请份额图
控制 41%
电机 34%
电池 25%
企业分析(一汽与大众为例)
4.1 一汽集团与德国大众公司专利申 请上的差距
图3.1 专利申请量曲线图 120 100 80 60 40 20Biblioteka 03.1 纯电动车数据分析
3.1 纯电动车数据分析
图3-2中国专利申请趋势图
3.1 纯电动车数据分析
图3-3中国专利申请增长趋势图
120.0% 100.0% 80.0%
增长率
60.0% 40.0% 20.0% 0.0%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20.0% -40.0%
0
图3-1 全球专利申请趋势图
Number of Records per Year
271 207 204 201 165 153 153 149 131 144 125 121 119 116 104 116 114 120 103 85 394 645 795 775 943 955 902 905 879 1082 1068 1194 1308
2.1 三种专利申请与授权总体状况
图2.1.1 我国汽车的专利申请分布情况 (1985-2005)
100% 80% 60% 40% 20% 0% 国内外分布 国外 15811
外观设计 7798 实用新型 9800 发明 13899 三种专利类型
国内 15686
2.1 三种专利申请与授权总体状况
图2.1.2国内申请比例图
2.5 职务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比较优势分析 • 根据Patel和Pavitt(1998)的研究,发明 专利申请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所反映的技术 比较优势。显性技术比较优势指数计算公 式如下:
2.5 职务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比较优 势分析
• 结论:从显性比较优势数字来看,我国优 势技术领域为6个,占全部15个技术领域的 40%,而日本为13个,美国为8个,德国为 12个。
7% 32% 发明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 61%
2.1 三种专利申请与授权总体状况
图2.1.2国外申请比例图
18% 1% 发明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 81%
2.1 三种专利申请与授权总体状况
图2.1.4 我国汽车专利授权分布情况 (1985-2005)
100% 80% 60% 40% 20% 0% 国内外分布 国内 11505 国外 6655 外观设计 5552 实用新型 8095 发明 4513 三种专利类型
19 85 19 87 19 89 19 91 19 93 19 95 19 97 19 99 20 01 20 03 20 05
申请量
一汽 大众
年份
比率(%)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00
图3.4一汽专利申请的比例曲线图
发明比率(%) 实用新型比率(%) 外观设计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