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成功关键因素分析复习课程
将心注入。星巴克的成功方案课件

星巴克咖啡创立于1971年3月, 第一家店位于美
以饱满的热情制作着世界级水平的咖啡
如果如果你 倾心注入自己的 工作,或者任何 值得为之努力的 事业,你就有可 能实现在他人看 来不可能实现的 梦想。生活因此 咖啡经验
三、更新企业精神
重新发现咖啡
重新发现咖啡
更新企业精神
伙伴们的感受与顾客们的感受在星巴克里是受到同样的关注 和重视的。创建星巴克的品牌,首先靠的使我们的人,而不是 消费者——这与饼干与谷物食品公司的做法正好相反。 因为我相信,要投合乃至超越顾客期待的最佳方式, 就是聘用和训练那些出色的员工,我们聘用的都是对 咖啡有着热情的人。我们这些合伙人,是将 激情贯注于行动的典范,也是我们的咖 啡品牌大使。 他们的知识和热情在顾客 中会引起共鸣,并将顾客再 次吸引到店里来。 这就是星巴克品牌的强大秘密: 我们的合伙人以自己的个人感受 来连接与顾客之间的关系。
作者:
(美)霍华德· 舒尔茨 (美)多利· 琼斯· 扬
LOGO
PPT模板
星巴克,一切与咖啡无关
星巴克发展现状
国西雅图。而今,星巴克在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开设 17000多家门店,其中公司自营店在美国境内有6700多 家,在美国境外有2300多家,其余7000多家为加盟店。 在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星巴克咖啡开有 700多家门店。
重塑咖啡经验
六项原则判断公司各项决策的正确性: 一、提供完善的工作环境,创造相互尊重、相互 信任的工作氛围。 二、将多元化作为公司经营的基本要素。 三、在咖啡产品的购入、烘焙及保鲜运输过程中, 保持最高质量标准。 四、永远以热情的服务使顾客满意。 五、对我们的社区和人居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六、明确利润增长是公司未来成功的要义所在。
星巴克成功案例分析

星巴克成功案例分析
星巴克是全球知名的咖啡连锁品牌,其成功经验备受瞩目。
星巴克成功的背后,是其独特的经营理念和营销策略。
首先,星巴克注重产品品质。
无论是咖啡豆的采购还是制作工艺,星巴克都严格把控,确保每一杯咖啡都能保持高品质。
其次,星巴克注重店铺的选址和装修。
星巴克的店铺总是选址在繁华地段,而且装修风格独特,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此外,星巴克还注重员工的培训和服务质量。
星巴克的员工都经过专业培训,能够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
最重要的是,星巴克注重品牌文化的打造。
星巴克不仅仅是一个咖啡品牌,更是一个生活方式的象征,其品牌文化深入人心,吸引了大量忠实粉丝。
综上所述,星巴克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其不断追求品质,注重细节,打造独特的品牌文化,这些都是其他品牌可以借鉴和学习的经验。
20世纪90年代星巴克成功分析

案例分析——星巴克:提供顾客服务学院:商学院班级:营销09级姓名:***学号:********一、20世纪90年代星巴克成功分析星巴克,诞生于美国西雅图,靠咖啡豆起家,自1985年正式成立以来,从不打广告,却在近20年时间里一跃成为巨型连锁咖啡集团,其飞速发展的传奇让全球瞩目。
星巴克将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奇迹演绎的淋漓尽致,像品咖啡一样去生活让星巴克在20世纪90年代初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成功背后我们可以分析总结一下几点原因:首先,星巴克的指导原则是提供完善的工作环境,并创造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工作氛围,秉持多元化是我们企业经营的重要原则,采用最高标准进行采购烘焙,并提供最新鲜的咖啡以高度热忱满足顾客的需求,积极贡献社区和环境,认识到盈利是我们未来成功的基础。
在这几条原则中我们可以分为三方面来看:第一,是星巴克内部。
对工作环境,工作氛围的严格要求;对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是星巴克在运营中的坚实后盾。
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一个团结的集体始终会众志成城一路向前,而优良的产品品质保证了在什么时候星巴克都会底气十足。
因为他们打造了一种时代在变好东西不变的品牌。
第二,是对待顾客的态度。
以高度热忱满足顾客的需求。
优质的服务是服务行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产品的质量决定了顾客对品牌的信任程度,而服务质量决定了顾客对品牌的态度。
周到热忱的服务会令顾客一提到该品牌就会觉得心情舒畅,乐于消费。
第三,充分认识到盈利是未来成功的基础。
没一个公司都要已盈利为目的才会成功,否则就是做慈善。
所以,星巴克在宣传的时候慈善活动也都在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始终在寻找一条可以盈利的途径,所以,在不断完善不断改进过程中,星巴克也在不断成功。
其次,星巴克品牌定位不是普通的大众,而是一群注重享受,休闲,崇尚知识,尊重人体本位的富有小资情调的都市白领。
该品牌定位具备很高的档次。
而咖啡在没一个消费群体中都会出现。
高档次的定位决定了星巴克必定成为咖啡中的贵族。
这样使其知名度上升的很快,并且将星巴克作为谈资的群体都是一些具备较强购买力的顾客。
星巴克成功关键因素分析

星巴克成功关键因素分析提纲:本文以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星巴克各价值链环节中的竞争优势分析,揭示了星巴克成功的关键因素。
具体安排如下:一、绪论(一)研究背景(二)研究目的二、文献综述三、星巴克竞争优势分析(一)支持性活动1、企业基础设施2、人力资源管理3、研究与开发4、采购(二)基本活动1、生产2、销售3、服务4、进料后勤与发货后勤四、星巴克成功关键因素分析(一)善待员工,视员工为合作伙伴(二)大力开发供应商,与供应商形成长期稳定的关系(三)创建第三空间,为顾客提供体验式消费五、结论星巴克成功关键因素分析【摘要】:本文以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为依据,利用“价值链分析法”,把企业价值链活动分为支持性活动和基本活动。
支持性活动有四项基本类型,包括: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开发、采购。
基本活动有五种基本类型,包括:生产、销售、服务、进料后勤、发货后勤。
文中逐一分析了星巴克各价值链环节所存在的竞争优势。
通过分析作者认为虽然星巴克在每个价值链环节中星巴克都采取了诸多令人称道的措施,但只有那些能使企业在竞争中保持长期主动性,竞争对手很难模仿或在一定阶段内难以超越的竞争优势才是星巴克成功的关键因素。
最后作者将星巴克成功的关键因素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善待员工,与员工达成合作伙伴的关系;大力开发供应商,与供应商形成长期稳定的关系;通过第三空间以及独特体验式消费,达到顾客满意度的提升。
【关键词】:星巴克、竞争优势、关键因素【正文】:一、绪论(一)研究背景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成长以及东西文化交流频繁,素有“黑金”之称的咖啡逐渐改变了国人的饮食习惯,喝咖啡已成为国人饮食文化中相当重要的一环。
咖啡店已逐渐替代茶馆这种传统休闲场所成为当今社交生活的重要部份,成为现代人短暂休闲的最佳去处。
咖啡市场消费人群的明显增加,对业者来说无异于忽然吹来的“一夜春风”,众商家纷纷斥资上马,各种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咖啡厅有如“千树万树的梨花”般开遍了大街小巷。
星巴克课件 完美版

星巴克公司的简介星巴克是美国一家连锁咖啡公司的名称,1971年成立,为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其总部坐落西雅图市。
星巴克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学生与城市白领中非常流行。
除咖啡外,星巴克亦有茶、馅皮饼及蛋糕等商品。
部分星巴克店甚至与超级市场,书店等异业结盟,于合作店铺内觅地开业。
一般而言,星巴克咖啡的价格与其他类似等级的竞争者相当。
巴克公司诞生故事星巴克,诞生于西雅图,靠咖啡豆起家,自1987年正式成立以来,在近20年时间里一跃成为巨型连锁咖啡集团,其飞速发展的传奇让全球瞩目。
星巴克崛起背后还隐藏着感人的故事。
家庭变故1961年的冬天,当卡车司机的父亲出了事故,从此失去半条腿,这意味着家里失去了经济来源。
此时母亲怀孕七个月,舒尔茨一家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每天餐桌上,只有少的可怜的面包和苦涩的难以下咽的咖啡。
父亲原本是个老实本分的男人,一生落魄潦倒,没有自己的房子,一家人住在纽约的一处廉租房里。
一场事故夺取了他的信心和勇气,他每日借酒浇愁,变成一个酒鬼。
舒尔茨成了他的出气筒,一不听话就会遭到一顿打骂。
圣诞礼物舒尔茨12岁那年的圣诞节前,家里依旧清贫。
父亲大骂几个孩子是吸血鬼,让他们滚。
母亲忍泪,让舒尔茨将两个弟妹带到街上去玩。
这时,舒尔茨看到了一家促销品琳琅满目的便利店,一罐包装精美的咖啡牢牢吸引住了他的目光。
他很想买下那一罐咖啡作为圣诞礼物送给父亲,以期希望父亲不再打骂他,但是他身无分文,于是,他索性地趁店主不注意的时候溜进便利店并将那一罐咖啡塞进棉衣里面,然后迅速地跑回家把这份“圣诞礼物”送给了父亲。
正当全家人开心地品尝着咖啡的浓香时,店主立即赶到家里来了并把这件事的经过告诉了舒尔茨的父母。
那一晚,舒尔茨遭到了父亲的暴打。
这个刻骨铭心的平安夜留给舒尔茨的不是咖啡的浓香,而是痛苦的滋味,他发誓努力奋斗,有一天买得起最香的咖啡。
从此以后,他对父亲的惧怕变成了憎恶。
大学生涯此后的日子里,舒尔茨打过的零工永远在变,唯独与父亲的矛盾没有停息。
精美星巴克分析报告PPT课件

01
快餐店 咖啡
肯德基快餐店、金拱 门快餐店等以便利为 主咖啡机冲泡的咖啡 。
03
咖啡 同业 竞争
定点 咖啡 机
02
便利商店随手可得的铁罐 咖啡、铝罐包装咖啡、方 便式随手包冲泡的速溶咖 啡。
便利 商店的
04
驻立于机场、休息站以 便利为主,随手一杯咖 啡机冲泡的咖啡
19
冰咖啡 美式 拿铁 摩卡
卡布基诺 焦糖玛奇朵
心理定价 折扣定价
一元优势:星巴克在三款经典系列咖啡价格 PK中平均比costa便宜1元“超大杯”概念:超 大杯让消费者感到优惠,实际上与costa的
大杯容量一样 会员打折卡
21
定价优劣与建议
04
22
2017
感谢您的观看
第三组:康丹妮、何梦冉、王靖文、缑鸿禧、王一宏
23
32.05
日本
东京
340日元(350ml)
27.2
英国
伦敦
1.7英镑(474ml)
16.76
新加坡
新加坡
4.2新币(473,ml)
21
15
摩卡Light星冰乐 星 冰 乐
焦糖奇玛朵
产品多样性 满足了顾客不同需求
芒果茶星冰乐
摩卡
卡布奇诺 拿 铁
美式咖啡
16
17
行业竞争分析
03
18
行业竞争分析
连锁或加盟店如costa 咖啡、85度C咖啡、真 锅咖啡以及陆续进入市 场的其他咖啡店。
星巴克
第
三
组
1
Starbucks Coffee
我很想成为星巴克的常客。——胡锦涛
2
目录
CONTENTS
星巴克成功原因44页PPT

END
星巴克成功原因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浅谈星巴克的成功

篇名淺談星巴克的成功作者林子涵,北縣私立及人高中,高三四班伍港婷,北縣私立及人高中,高三一班壹●前言在現在這個忙碌的城市裡,工作累了時,找一個舒適且又安靜的地方,享受一杯濃郁的咖啡,是多麼奢侈的事情。
而STARBUCKS就像是“沙漠中的綠洲”,讓我們在工作完很累的時候,可以去享受一杯人間美味。
而星巴克(STARBUCKS )又是如何營造出這舒適的環境與氣氛的呢?星巴克老闆也曾說過「他自己堅信,成功的最大回報是一群人陪你衝刺終點,你帶愈多人一塊邁向成功之路,不管他們是員工、顧客、股東或讀者,勝利的果實一定更甜美」因為星巴克的成功,引起了我們的注意,就因為這樣,所以我們開始尋找有關於星巴克的成功秘訣。
我們從各大網站找出許多的相關資料以及從有關星巴克成功的書籍找尋資料,結合了這些資料發現,星巴克之所以會成功,就是憑著星巴克的各種“堅持”才能做到的。
貳●正文一、STARBUCKS的歷史1971年4月,STARBUCKS的創始店在西雅圖開幕,當時,STARBUCKS只賣咖啡豆,不賣一杯杯煮好的咖啡,創辦的人有三個,分別是鮑德溫(Gerald Baldwin)、波克(Gordon Bowker)和席格(Zev Siegl)。
當時星巴克的精神教父,也就是很有名的畢茲咖啡茶品專賣店的老闆艾佛瑞畢茲(Alfred Peet),鮑德溫和波克就是在畢茲教導之下,學會了與美式淺烘培大相逕庭的重烘焙技術,造就了STARBUCKS 的基礎。
畢茲認為自己進口的咖啡豆一定要採重烘焙才能表現出絕佳風味。
當時他們尚未研究市場趨式,而是要用優質咖啡豆來締造奇蹟。
STARBUCKS三元老從不曾放棄追求最高品質的承諾。
他們在各方面都有創新和發明的空間,唯有一個理念必須堅持不放:「我們販賣最高品質新鮮烘焙咖啡豆的目標永不改變。
這是我們最珍貴的堅持。
」STARBUCKS因此非常注重於品質的管理,從選購生豆、烘焙、調製到販售,都不假手他人,以確保產品的穩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星巴克成功关键因素分析星巴克成功关键因素分析从一个咖啡店发展成咖啡帝国,星巴克以事实证明关系资产与有形资产一样至关重要。
1986年霍华德·舒尔茨购买并改造星巴克。
15年后,星巴克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咖啡零售商、咖啡加工厂及著名咖啡品牌。
目前,该公司已从西雅图的一个小公司发展成为一个在全球四大洲拥有5000多家零售店的大型企业。
星巴克给品牌市场营销的传统理念带来的冲击同星巴克的高速扩张一样引人注目。
在各种产品与服务风起云涌的时代,星巴克公司却把一种世界上最古老的商品发展成为与众不同、持久的、高附加值的品牌。
然而,星巴克并没有使用其他品牌市场战略中的传统手段,如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和巨额的促销预算。
在过去的20年中,星巴克在广告上的支出大约为2000万美元,平均每年100万美元。
2001年《商业周刊》分析的世界前100名品牌的资料中,宝洁公司的“帮宝适”(Pamper)品牌排在第92位(星巴克排名第88位),其每年在广告上的支出大约为3000万美元。
那么,星巴克从一个西雅图小公司发展成为全球的商业帝国,其秘密究竟何在?事实上,“关系理论”作为星巴克的核心价值观,同烤制高品质的咖啡豆一样重要。
星巴克的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公司的业务始终,这种核心价值观起源并围绕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当现代的企业集中精力做好主营业务的时候,他们越发地依赖同主要股东们的合作关系——使客户们参与产品的开发、与供应商共享信息资源、与合作伙伴建立广泛和持久的沟通桥梁,企业的各个部门需步调一致。
历史证明许多企业已有了一定的心得体验并在不断地完善。
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应该以星巴克公司为榜样,用同样严格的手段,管理自己的“关系”网络。
星巴克的历程1971年在美国西雅图“Pike Place”市场,星巴克第一家分店正式开业。
当时,美国经济已经从60年代巅峰走向衰退,咖啡的销量也已经下滑,咖啡的消费者占总人口的75%;80年代咖啡销量进一步减少;90年代以后,咖啡消费人群基本保持稳定。
现在,美国52%(1.07亿)的成人每天都喝咖啡,平均每天3杯;另外有28%的成人(大约5700万)不定期饮用咖啡。
上个世纪70年代初,咖啡消费人群不断地减少,但三个大学伙伴还是建立了星巴克公司,开发咖啡消费领域并在今后的几十年得以飞速发展。
自从星巴克以磅为单位销售咖啡以后,市场上对这种特制咖啡——口感丰富、味道浓郁、粉末细致的咖啡的兴趣与日俱增。
北美每年都有更多的人执迷于咖啡,像星巴克公司这样的咖啡店对人们的影响是巨大的。
它增强了客户对高品质咖啡的意识与需求。
星巴克的最初发展,得益于舒尔茨早期的战略和理念,公司始终追求“市场第一”的战略,从太平洋西岸到芝加哥再到加利福尼亚广建分店。
1990年星巴克开始赢利,但只有充足的现金才能满足舒尔茨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
他拒绝从银行贷款和以特许经营方式获取资金。
他害怕自己精心挑选和烤制的咖啡在销售末端由于无法顾及的细节而遭到玷污。
最终他选择资本密集型战略——上市。
1992年6月26日星巴克在Nasdaq市场正式挂牌上市,缩写“SBUX”,上市招股210万股,每股17美元,融资总额为2800万美元。
它为星巴克今后的发展补足了动力燃料。
星巴克依靠最初的战略扩张到美国各地。
先在主要的城区开店,再围绕该店在附近郊区开店。
城区店成为郊区店和小城镇店分店的起点。
由于有些分店相邻太近,竞争无法避免。
但是公司认为同一地区的多家分店可以树立品牌形象和增加客户的便利度。
星巴克很少使用传统的广告手段进行宣传。
众多相临分店增强了品牌的认知度,极大方便了老客户。
如果以特许经营方式开分店,这种矛盾就很难解决。
1996年星巴克已经在美国开设1000多家分店。
同年,它在日本东京开设第一家海外分店,全球扩张战略开演了。
星巴克在以绿茶为主要饮料的国家的成功,说明它的理念能被不同文化背景所接受。
到2002年,星巴克已经在四大洲拥有分店。
2000年营业额为22亿美元,利润9460万美元。
2001年营业额为26亿美元,利润大涨32%达到1.81亿美元。
员工关系资产星巴克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对“关系理论”的重视,特别是同员工的关系。
后来,舒尔茨写道:知名的品牌和尊重员工使我们挣了很多钱和很具竞争力,两者缺一不可。
舒尔茨意识到员工在品牌传播中的重要性,他另辟蹊径开创了自己的品牌管理方法。
本来用于广告的支出被用于员工的福利和培训。
1988年,星巴克成为第一家为临时工提供完善的医疗保健政策的公司。
1991年,星巴克成为第一家为员工(包括临时工)提供股东期权的上市公司。
通过一系列“员工关系”计划,公司确实收获不浅。
在改革福利政策之后,员工的流动率大幅下降。
星巴克通过有效的奖励政策,创造环境鼓励员工们自强、交流和合作。
因为所有的员工都拥有期权,他们同样被称为“伙伴”。
即使星巴克公司的总部,也被命名为“星巴克支持中心”——说明管理中心的职能是提供信息和支持而不是向基层店发号施令。
星巴克公司通过权力下放机制,赋予员工更多的权利。
各地分店也可以做出重大决策。
为了开发一个新店,员工们团结于公司团队之下,帮助公司选择地点,直到新店正式投入使用。
这种方式使新店最大程度地同当地社会接轨。
创造“关系”资本,跨越企业内部障碍,实现文化、价值观的交流,是创造企业关系资本的基础。
客户资产星巴克认为他们的产品不单是咖啡,而且是咖啡店的体验。
研究表明:2/3的成功企业的首要目标就是满足客户的需求和保持长久的客户关系。
相比之下,那些业绩较差的公司,这方面做得就很不够,他们更多的精力是放在降低成本和剥离不良资产上。
星巴克一个主要的竞争战略就是在咖啡店中同客户进行交流,特别重要的是咖啡生同客户之间的沟通。
每一个咖啡生都要接受24小时培训——客户服务、基本销售技巧、咖啡基本知识、咖啡的制作技巧。
咖啡生需能够预感客户的需求,在耐心解释咖啡的不同口感、香味的时候,大胆地进行眼神接触。
星巴克也通过征求客户的意见,加强客户关系。
每个星期总部的项目领导人都当众宣读客户意见反馈卡。
当星巴克准备把新品发展成为一种品牌的时候,客户关系是星巴克考虑的因素。
他们发现:客户们会建议将新品改良成为另一品种。
客户们能够看到一种新产品或服务与星巴克品牌的核心实质的关系。
例如:客户不认可咖啡与冰激凌口味的不一致性。
供货商资产星巴克的关系模式延伸到供货商们。
包括咖啡种植园的农场、面包厂、纸杯的加工厂等。
通过我们对“关系”资本的研究表明:星巴克遵从着成功企业的模式。
当企业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主业的时候,同供应商的关系至关重要,特别是关键商品和附加服务的供应商。
成功企业知道商业交易和相互信任之间的根本区别,他们使相互信任在采购过程中“制度化”,因此在进行正常业务的时候,成功企业进一步紧密供应商的关系,最后捆绑和整合成战略伙伴。
供应商将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企业希望同供应商保持长久的合作关系,这不像从一个价格比较低廉的供应商那里买东西那么简易。
星巴克的采购经理Buck Hendriy说:“质量放在第一位,服务放在第二位,价格放在第三位。
我们不会因为低价格而在质量和服务方面放宽标准。
”挑选供应商是一个相对漫长和正规的过程,各部门有关员工都将参与进来,由采购部门牵头,履行程序,提供范围。
产品开发,品牌管理和业务部门的员工也会参与其中,这使星巴克公司了解整个供应渠道及对今后业务的影响。
为达到特殊的质量标准,星巴克从生产能力、包装和运输等多个方面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只有具备发展潜力的供应商才能与星巴克荣辱与共。
星巴克已经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开发供应商,所以希望长期稳定的关系,积极配合控制价格而不只是简单地监管价格。
星巴克副总裁John Yamin说:失去一个供应商就像失去我们的员工——我们花了许多时间和资金培训他们。
双方合作的合约一旦签订,星巴克公司希望得到特惠待遇——价格、折扣、资源等。
作为回报,供应商的营业额将会随着星巴克的壮大而上升。
由于星巴克极其严格的质量标准,供应商们也会得益于星巴克良好的品牌。
长期的合作提升了供应商的声誉,也会收到更多的定单。
一旦采购程序开始履行,星巴克会积极地同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在开始的第一年合作双方的代表会见面3"4次,以后每半年或一年做一次战略业务评估。
战略性的产品或战略性的地域越多,高层人员介入的也越频繁。
评估的内容包括供应商的产量、需要改进的地方等等。
另外,双方还会就生产效率、提高质量、新品开发进行频繁的接触。
星巴克希望供应商了解业务需求——包括产品的趋势发展、成本的理想化、生产效率等诸多因素,以求得牢固的合作关系。
特许经营模式在舒尔茨精心呵护下,星巴克凭借日益强大的品牌,通过各种联盟来销售和开发星巴克的产品。
为使客户在更多的地点感受星巴克的服务,除星巴克分店之外,星巴克通过机场、书店、酒店、百货店来销售产品。
“在星巴克严格的质量管理和特许销售行为之间,产品品质的控制是有风险的,”舒尔茨说,“这是一种内在矛盾”。
因此,星巴克制定了严格的选择合作者的标准:合作者的声誉、对质量的承诺和是否以星巴克的标准来培训员工。
星巴克的特许业务包括业务联盟、国际零售店许可、商品零售渠道许可、仓储娱乐部项目、直销合资厂等等。
星巴克的第一张许可证是给HMS(美国最大的机场特许经营服务商)。
如今,星巴克的特许经营店已经发展到900多家,包括:Barnes & Noble书店,零售连锁店Target Albertson,另外美联航与Marriot等公司也已经和星巴克签定协议,只提供星巴克的咖啡。
星巴克在许可经营和特许加盟连锁店之间,更倾向于前者,因为前者更容易控制。
两者在销售品牌上是最近似的,但因为许可经营者不像后者拥有加盟店的产权,只是付费经营,因此更容易控制管理。
星巴克希望合作者们赢利,对于合作者提供的相关产品(比如运输和仓储等)都不赚取利润,星巴克只向合作者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
Barnes & Noble公司是同星巴克合作最成功的公司之一。
他们认为书籍和咖啡是天生的一对。
Barnes & Noble书店早已经发起一项活动——把书店发展成人们社会生活的中心。
为吸引更多的顾客,这里需要一个休闲咖啡店。
1993年Barnes & Noble开始与星巴克合作,星巴克在书店里开设自己的零售业务,双方都从中受益。
早晨星巴克已把人流吸引进来小憩而不是急于购书;而书店的人流则增加了咖啡店的销售额。
以后,Barnes & Noble书店在星巴克没有业务的地区或暂没有开店计划的地区,设立了Barnes & Noble咖啡店。
它得到星巴克的许可证经营星巴克咖啡,星巴克的Hendrix说:由于该公司的经营理念与星巴克相近似,使合作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