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5.3.2 命题、定理、证明 (含答案)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时 如何进行推理判断——5.3.2命题、定理、证明(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时如何进行推理判断——5.3.2命题、定理、证明(1122)1.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每一个命题都是由和两部分组成的.2.试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如果是,请将它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对顶角相等;(2)难道1+2≠3吗?3.正确的命题叫;错误的命题叫.4.试判断下列几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假命题,举出一个反例.(1)邻补角是互补的角;(2)两个锐角的和是锐角.5.如图,BD平分∠ABC,若∠BCD=70∘,∠ABD=55∘.求证:CD//AB.6.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A.美丽的天空B.3是偶数C.作线段AB=aD.判断a与b的大小7.把命题“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8.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是假命题的举出反例.①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平行;②一个角的补角大于这个角.9.如图,已知AB//CD,BE,CF分别平分∠ABC和∠BCD.求证:BE//CF.参考答案1.【答案】:命题;题设;结论2(1)【答案】解:是命题.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2)【答案】不是命题.3.【答案】:真命题;假命题4(1)【答案】解:真命题(2)【答案】假命题,比如45∘+60∘=105∘是钝角5.【答案】:证明:因为BD平分∠ABC,∠ABD=55∘,所以∠ABC=2∠ABD=110∘.又因为∠BCD=70∘,所以∠ABC+∠BCD=180∘.所以CD//AB.6.【答案】:B7.【答案】:如果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8.【答案】:解:①真命题;②假命题,例如一个角是120°,则它的补角是60°,而60°<120°.9.【答案】:证明:因为AB//CD,所以∠ABC=∠BCD.因为BE,CF分别是∠ABC,∠BCD的角平分线,所以∠EBC=12∠ABC,∠BCF=12∠BCD.所以∠EBC=∠BCF.所以BE//CF.。
七年级下册第5章5.3.2命题、定理、证明(1)

【选做1】
3.如图,已知A,B,C在一条直线上
请从三个论断:①AD∥BE,②∠2=∠2,③∠A=∠E,选两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构成一个真命题.
条件: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填序号)
【选做2】
4.能说明“锐角α,锐角β的和小于90°”是假命题的例证图是()
A.
B.
C.
D. D
考查知识:举反例
设计意图:把今天所学知识
应用在图中,既起到了复习
的效果,又能提高学生的看
图能力.
题目来源:【高效课堂宝典
训练期末必考题 P12 T4】
改编
完成时长:3分钟
能力创新
阅读下列问题后作出相应的
解答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这
两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在命题中
的位置恰好对调,我们把其中一个
逆命题:在角
的内部距离相等的
点在这个角的平分
线上.
题设:在角的
内部到角两边的距
离相等的点.
考查知识:逆命题的改编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来激发
学生的思考能力,通过改编
原题句子的形式来学习和
掌握逆命题.
题目来源:原创
完成时长:3分钟。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学案 5.3.2 第1课时 命题、定理、证明-含答案

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3.2 命题、定理、证明第1课时命题、定理、证明核心提要1.命题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2.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3.如果题设成立,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4.通过推理证实的________叫做定理.典例精讲知识点1:命题的概念1.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为()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同角的余角不相等C.作线段AB的垂线D.不相等的角一定不是对顶角知识点2:命题的应用2.“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的题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3:真、假命题的判定3.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A.同旁内角互补B.对顶角相等C.直角的补角仍然是直角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变式训练变式1把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对顶角相等;(2)不相等的角不是对顶角;(3)相等的角是内错角.变式2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分别指出它们的题设和结论:(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同角的补角相等;(3)两个锐角互余.变式3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和为180°的两个角是邻补角B.一条直线的垂线有且只有一条C.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这点到直线的垂线段D.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则同位角必相等基础巩固1.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A.内错角相等B.如果a+b=0,那么a、b互为相反数C.已知a2=4,求a的值D.玫瑰花是红的2.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互补的两个角不能都是锐角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C.若a∥b,a∥c,则b∥c D.同一平面内,若a⊥b,a⊥c,则b⊥c3.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同位角相等.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4.下列命题:①若|a|>|b|,那么a2>b2;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③对顶角相等;④内错角相等.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5.下列语句:①三条直线只有两个交点,则其中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②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相等,那么这两条平行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其中()A.①、②是正确的命题B.②、③是正确命题C.①、③是正确命题D.以上结论皆错6.“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题设是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7.对于下列假命题,各举一个反例写在横线上.(1)“如果ac=bc,那么a=b”是一个假命题.反例: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a2=b2,则a=b”是一个假命题.反例: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提升8.如图,从①∠1=∠2;②∠C=∠D;③∠A=∠F三个条件中选出两个作为已知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所组成的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A.0 B.1 C.2 D.39.命题“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的题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命题“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是真命题吗?如果是,请给出证明;如果不是,请举出反例.培优训练11.写出下列命题的已知、求证,并完成证明过程.命题: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已知:如图,________;求证:________证明:第1课时命题、定理、证明----答案【核心提要】1.题设结论 2.真命题 3.假命题 4.真命题【典例精讲】1.C2.两条直线平行于同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平行3.A【变式训练】1.解:(1)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2)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不是对顶角.(3)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内错角.2.解:(1)如果在平面上有两个点,那么过这两个点能确定一条直线.题设:在平面上有两个点;结论:过这两个点能确定一条直线.(2)如果两个角是同角的补角,那么它们相等.题设:两个角是同角的补角;结论:这两个角相等.(3)如果两个角是锐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余.题设:两个角是锐角;结论:这两个角互余.3.D【基础巩固】1.C 2.D 3.A 4.C 5.B6.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7.(1)3×0=(-2)×0 (2)32=(-3)2【能力提升】8.D9.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10.解:是真命题,证明如下:已知:AB∥CD,BE,CF分别平分∠ABC,∠BCD.求证:BE∥CF.证明:∵AB∥CD,∴∠ABC=∠BCD.∵BE,CF分别是∠ABC,∠BCD的平分线,∴∠2=12∠ABC,∠3=12∠BCD.∴∠2=∠3.∴BE∥CF.【培优训练】11.解:已知:△ABC,求证:∠BAC+∠B+∠C=180°,证明:过点A作EF∥BC,∵EF∥BC,∴∠1=∠B,∠2=∠C,∵∠1+∠2+∠BAC=180°,∴∠BAC+∠B+∠C=180°.即知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2022至2023年年初中数学人教版初一下册 5.3.2命题、定理、证明

选择题下列句子中,属于命题的是()A. 直线AB和CD垂直吗B. 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 画∠【答案】C【解析】分别根据命题的定义进行判断.A、直线AB和CD垂直吗?这是疑问句,不是命题,所以A选项错误;B、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这是描叙性语言,不是命题,所以B 选项错误;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命题,所以C选项正确;D、画∠,这是描叙性语言,不是命题,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C选择题下列句子是命题的是( )A. 画∠AOB=45°B. 小于直角的角是锐角吗?C. 连结CDD.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答案】D【解析】对于选项A、C,由于不能判断其正误,所以不是命题;对于选项B,由于不是陈述句,所以不是命题;对于选项D,根据命题的定义可得D中的句子是命题.故选D.选择题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A. 所有的平角都相等B. 锐角小于90°C.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 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答案】D【解析】根据命题的定义: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进行选择.、平角都相等,判断一件事情,故是命题;、锐角小于,判断一件事情,故是命题;、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判断一件事情,故是命题;、没判断一件事情,只是叙述一件事情,故不是命题.故选:.选择题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 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 若,则C. 如果,那么D.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答案】D【解析】分析: 分析是否为真命题,需要分别分析各题设是否能推出结论,从而利用排除法得出答案.详解: A. ∠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故是假命题;B. ∠若,则,故是假命题;C. ∠-1>-2满足,但,故是假命题;D.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故是真命题;故选D.选择题下列命题中,属于真命题的是()A. 互补的角是邻补角B. 在同一平面内,如果a∠b,b∠c,则a∠c。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2《 命题、定理、证明》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下5.3.2《命题、定理、证明》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A.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B.直线a⊥b,则a与b的夹角为直角C.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这两个角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D.若a∥b,a⊥c,那么b⊥c2.命题“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题设是()A.垂直B.两条直线C.同一条直线D.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3.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①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②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的平分线平行;③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的平分线平行;④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的平分线平行;⑤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4对同位角、2对内错角和2对同旁内角.A.4B.3C.2D.14.下列命题中,属于真命题的是()A.两个锐角之和为钝角B.同位角相等C.钝角大于它的补角D.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角的补角一定比这个角大B.一个角的余角一定比这个角小C.一对对顶角的两条角平分线必在同一条直线上D.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6.有下列四个命题:①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②同位角相等;③两点之间,直线最短;④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其中是真命题的个数有()A.0个B.1个C.2个D.3个7.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相等的角是直角B.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平行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互补D.经过两点有具只有一条直线8.已知下列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同位角相等,其中假命题有( )A.1个B.2个C.3个D.4个9.下列命题:①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②若∠1+∠2=180°,则∠1与∠2互为补角;③同旁内角互补;④垂线段最短;⑤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⑥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其中假命题有( )A.1个B.2个C.3个D.4个10.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是()A.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B.三角形的外角大于内角C.邻补角互补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1.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同角的余角相等B.同旁内角互补C.对顶角相等D.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12.下列四个命题中:①在同一平面内,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②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③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④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A.1个B.2 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13.下列命题中:①若∣a∣=∣b∣,则a=b;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③对顶角相等;④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真命题的是.(填写所有真命题的序号)14.把“两个邻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_______________.15.把命题“同角的补角相等”改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6.把命题“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7.命题“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中,条件是,结论是18.把命题“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________.三、解答题19.已知命题:“如图,点B,F,C,E在同一条直线上,则AB∥DE.”判断这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真命题,请给出证明;如果是假命题,在不添加其他辅助线的情况下,请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它成为真命题,并说明理由.20.如图所示,已知AB∥CD,分别探究下面图形中∠APC,∠PAB,∠PCD的关系,请你从四个图形中任选一个,说明你所探究的结论的正确性.①结论:(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②选择结论(1),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答案为:C2.答案为:D.3.答案为:B4.答案为:C5.答案为:C6.答案为:A.7.答案为:D.8.答案为:C9.答案为:B10.答案为:A11.答案为:B12.答案为:A.13.答案为:②③④14.答案为:如果作两个邻补角的角平分线,那么这两条角平分线互相垂直15.答案为: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16.答案为:如果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17.答案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8.答案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19.解:这个命题是假命题.添加条件∠B=∠E使其成为真命题.理由: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添加条件不唯一)20.∠APC+∠PAB+∠PCD=360°;∠APC=∠PAB+∠PCD;∠PCD=∠APC+∠PAB;∠PAB=∠APC+∠PCD。
人教版数学七年下册第五章5.3.2《命题,定理,证明》精选题高频考点(含答案)-2

乙中的 0 都标出来了,以示与未掀开者的区别),如图甲中的“ 3 ”表示它的周围八个广块 中仅有 3 个埋有雷.图乙是张三玩游戏中的局部,图中有 4 个方块已确定是雷(方块上
(3)如果 a b ,那么 ab 0 ;
(4)如果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也和另一条直线垂直. 48.如图,在△ABC 中,∠B≠∠C.求证:AB≠AC.
49.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判断其真假. (1)60°角的余角是 30°; (2)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B.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大于 45°
C.直角三角形的每个锐角都大于 45°
D.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小于 45°
17.17.下列判断正确的个数是( )
①锐角的补角一定是钝角;②一个角的补角一定大于这个角;③锐角和钝角互补;
④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那么它们相等.
试卷第 2页,总 7页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D.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部
20.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
A.对顶角相等
B.同位角相等
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
离相等
二、填空题 21.相等的角是直角的逆命题是______.
22.命题:“如果 a b ,那么 a b ”的逆命题为______,逆命题是______(填“真”或
试卷第 5页,总 7页
5-3-2命题、定理、证明课件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下册
新课导入
有一位田径教练向领导汇报训练成绩.
小明的百米成 绩有进步,已达到 9秒9.
好!继续 努力,争取超 过10秒.
相传,阎锡山在观看士兵篮球赛, 双方争抢非常激烈.于是命令: “不要再抢啦!每个人发一个球!”
学习目标
1. 理解命题,定理及证明的概念,会区分命题的 题设和结论.
知识点2 命题的构成 观察下列命题,你能发现这些命题有什么共同的结 构特征?
(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 形的周长相等;
(2)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也相等; (3)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9,那么这个数是3.
都是“如果……那么……”的形式.
新知探究
命题一般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如果”后接的部分是题设, 2.“那么”后接的部分是结论. 如命题:熊猫没有翅膀. 改写为: 如果这个动物是熊猫,那么它就没有翅膀.
随堂检测
6.在下面的括号内,填上推理的依据.
如图,AB ∥ CD,CB ∥ DE ,
求证:∠ B+ ∠D=180° 证明:
A BE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AB ∥ CD,
C
D
∴ ∠B=∠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 CB ∥ DE,
∴ ∠ C+ ∠ D=180°(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
∴ ∠ B+ ∠ D=180°( 等量代换 ).
2.会判断真假命题,知道证明的意义及必要性, 了解反例的作用.
3. 理解证明要步步有据,培养学生养成科学严谨 的学习态度.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命题的概念
请同学读出下列语句: (1)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 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3)对顶角相等; (4)等式两边都加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2命题、定理、证明》课时练习含答案

5.3.2命题、定理、证明 课时练习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所有的命题都是定理.B .定理是真命题.C .公理是真命题.D .“画线段AB =CD ”不是命题. 答案:A知识点:命题与定理 解析:解答:A :定理是真命题,但假命题不是定理,所以错误,B 、C 、D 均正确,所以本题选择A .分析:辨析命题、定理、公理的关系,明确逻辑意义,是做这类选择题的有效途径. 2.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 )A .内错角相等B .如果0=+b a ,那么a 、b 互为相反数C .已知42=a ,求a 的值D .玫瑰花是红的 答案:C知识点:命题与定理解析:解答:A 、B 、D 都是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并且由题设和结论构成,C 不是构成一件事情的语句,故选C .分析:明确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且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构成的是命题.3.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A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而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B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而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C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垂直D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答案:C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解析:解答: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故C 错误;A 、B 、D 正确;故选C .分析:利用垂线的性质、平行的性质分别判断后即可得到正确的选项.4.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 互补的两个角不能都是锐角B.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C. 若a ∥b ,a ∥c ,则b ∥cD. 同一平面内,若a ⊥b ,a ⊥c ,则b ⊥c 答案:D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平行线的性质解析:解答:A .互补的两个角不能是锐角,正确,是真命题;B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正确,是真命题;C .根据平行线的传递性可以判断该命题为真命题;D .同一平面内,若a ⊥b ,a ⊥c ,则b ∥c ,故原命题为假命题,故选D .分析:利用互补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及垂线的性质分别进行判断后即可得到正确的选项.5.下列命题:①同旁内角互补;②若n <1,则n2-1<0;③直角都相等;④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答案:A知识点:命题与定理解析:解答:①同旁内角互补,错误,是假命题;②若n <1,则n 2-1<0,错误,是假命题;③直角都相等,正确,是真命题;④相等的角是对顶角,错误,是假命题,故选A .分析:能够运用已学的知识判断命题的真假,是要求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一个有效方法.6.如图,直线c 与a 、b 相交,且a ∥b ,则下列结论:(1)∠1=∠2;(2)∠1=∠3;(3)∠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3.2 命题、定理、证明
要点感知1 __________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命题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面接的部分是__________,“那么”后面接的部分是__________.
预习练习1-1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 )
A.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B.在直线AB上任取一点C
C.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
D.直角都相等吗
1-2 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点感知2 题设成立,并且结论一定成立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题设成立,不能保证结论__________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预习练习2-1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
A.锐角大于它的余角
B.锐角大于它的补角
C.钝角大于它的补角
D.锐角与钝角之和等于平角
要点感知 3 经过推理证实为正确并可以作为推理的依据的真命题叫做__________.很多情况下,一个命题的正确性需要经过推理,才能做出判断,这个推理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
预习练习3-1如图,BD平分∠ABC,若∠BCD=70°,∠ABD=55°.求证:CD∥AB.
知识点1 命题的定义
1.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 )
①若∠1=60°,∠2=60°,则∠1=∠2;②同位角相等吗?③画线段AB=CD;④如果a>b,b>c,那么a>c;⑤直角都相等.
A.①④⑤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②③④⑤
知识点2 命题的结构
2.命题的题设是__________事项,结论是由__________事项推出的事项.
3.把“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分别指出它们的题设和结论: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同角的补角相等;
(3)两个锐角互余.
知识点3 命题的真假及证明
5.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若|x|=2,则x=2
B.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C.一个锐角与一个钝角的和等于一个平角
D.任何一个角都比它的补角小
6.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
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B.垂线段最短
C.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
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7.命题“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是真命题吗?如果是,请给出证明;如果不是,请举出反例.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线段CD=AB”是一个命题
B.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有一条且只有一条
C.命题“若x=1,则x2=1”是真命题
D.“具有相同字母的项称为同类项”是“同类项”的定义
9.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等角的补角相等
B.内错角相等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10.下列三个命题: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两直线和第三条直线相交,同位角相等;
③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其中真命题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11.把命题“同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正确的是( )
A.如果是同角,那么余角相等
B.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
C.如果是同角的余角,那么相等
D.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12.“直角都相等”的题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对于下列假命题,各举一个反例写在横线上.
(1)“如果ac=bc,那么a=b”是一个假命题.
反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a2=b2,则a=b”是一个假命题.
反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把“等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命题是__________命题(填“真”或“假”).
15.如图,已知:AB∥CD,∠B=∠D.求证:BC∥AD.
16.把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判断其真假.
(1)等角的补角相等;
(2)不相等的角不是对顶角;
(3)相等的角是内错角.
17.(1)如图,请在AB∥CD,∠A=30°,∠CDA=30°三项中选择两个作为条件,一个作为结论,写一个命题:如果__________且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
(2)请说明你写的命题是真命题.
18.如图所示,如果已知∠1=∠2,则AB∥CD,这个命题是真命题吗?若不是,请你再添加一个条件,使该命题成为真命题,并说明理由.
挑战自我
19.阅读下列问题后做出相应的解答.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这两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在命题中的位置恰好对调,我们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请你写出命题“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逆命题,并指出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要点感知1判断题设结论
预习练习1-1 A
1-2如果有两点,那么在连接两点的所有线中,线段最短
要点感知2真命题一定成立
预习练习2-1 C
要点感知3定理证明
预习练习3-1 证明:∵BD平分∠ABC,∠ABD=55°,
∴∠ABC=2∠ABD=110°.
又∵∠BCD=70°,
∴∠ABC+∠BCD=180°.
∴CD∥AB.
当堂训练
1.A
2.已知已知
3.如果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4.(1)如果在平面上有两个点,那么过这两个点确定一条直线.
题设:在平面上有两个点;结论:过这两个点确定一条直线.
(2)如果两个角是同角的补角,那么它们相等.
题设:两个角是同角的补角;结论:这两个角相等.
(3)如果两个角是锐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余.
题设:两个角是锐角;结论:这两个角互余.
5.B
6.A
7.是真命题,
证明如下:
已知:AB∥CD,BE,CF分别平分∠ABC和∠BCD.
求证:BE∥CF.
证明:∵AB∥CD,
∴∠ABC=∠BCD.
∵BE,CF分别是∠ABC,∠BCD的角平分线,
∴∠2=1
2
∠ABC,∠3=
1
2
∠BCD.
∴∠2=∠3.
∴BE∥CF.
课后作业
8.C 9.B 10.C 11.D 12.两个角是直角这两个角相等
13.(1)3×0=(-2)×0
(2)32=(-3)2
14.如果两个角是等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真
15.证明:∵AB∥CD,
∴∠B+∠C=180°.
∵∠B=∠D,
∴∠D+∠C=180°.
∴BC∥AD.
16.(1)如果两个角是两个相等的角的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是真命题.
(2)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不是对顶角.是真命题.
(3)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内错角.是假命题.
17.(1)AB∥CD ∠A=30°∠CDA=30°
(2)∵AB∥CD,∠A=30°,
∴∠CDA=∠A=30°.
18.假命题,
添加BE∥DF.
∵BE∥DF,
∴∠EBD=∠FDN.
∵∠1=∠2,
∴∠ABD=∠CDN.
∴AB∥CD.
19.逆命题:在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题设:在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
结论: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