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第五章艺术家
艺术概论艺术家的修养

艺术概论艺术家的修养艺术是人类创造美好世界的可能方式。
它被定义为通过绘画、雕塑、小说、音乐、舞蹈和其他形式来表达情感或审美的作品和行为。
艺术家就是艺术的创作者,他们旨在创作出美好的艺术作品,对人类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艺术家的修养指的是他们面对艺术创作需要具有的个性特点和技能。
一个有修养的艺术家首先必须具备能力扎实的审美理论和技巧。
他们须保持关注和了解艺术历史,特别是其业界发展现状,深入了解艺术模式,可以适当为自己的艺术创作做出素材汲取。
此外,他们还应该具备对绘画、雕塑、文学作品的审美解读能力,能够解析作品的技法,去拆解作品的美学元素,出发个人的审美情感,在当代作品中有自己的灵感,用自己的审美眼光去感受别人作品的旨意、抒发别人的精神。
其次,一个有修养的艺术家应有敏锐的创作感知,能够洞察艺术的精神世界和社会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用不同的表达手段来创作出新颖的艺术作品,能够捕捉当下正发生的社会现象,重新思考当代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开辟新的艺术方式,展现出当代艺术的灵魂和表现手法。
此外,艺术家还应具备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创作动力,克服艰难困苦,将艺术作品做到理想的境界。
一个有修养的艺术家,他【不一定非要完全做出一件完美的作品,但他从不懈怠,总是努力完善并深化领悟,对他制作的每个作品都极力去把它创作出来。
】他不把自己的作品与其他人的作品进行比较,而要以更高的艺术审美标准和境界去完善自己的作品,与自己的修养练习同步,践行自己的艺术理想.最后,一个有修养的艺术家能够把艺术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当中,把它作为自己的一份修养,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关注,去感受它的孪说,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和追求,帮助自己变得更有修养。
当然,一个有修养的艺术家,还应该用慷慨的心帮助他人,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他人,传递艺术文化,用温暖的心去滋润社会。
艺术家是艺术的创作者,他们旨在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来实现自己的艺术愿景,但创作不是一蹴而就,只有不断提高修养,才能创作出完美作品。
艺术概论第五章

中国新文学运动主导方向:
第一:在于“新现实主义的精 神”,以区别于以往东方和西方历史 上的现实主义。 第二:在于“大众化的倾向”。
现实主义在不同时空、不同社会 条件下,具有不同特色。
西方现代艺术史称之为“表现派”的德国 女版画家珂勒惠支,成为促进中国艺术向现代 转型的革命现实主义先驱之一。
珂勒惠支 自画像
卡拉瓦乔 水果篮
第三跨步:19世纪下半叶,马奈· 莫 奈印象派潮流开始“光色探秘”。外光 的灿烂炫目,转换了沿袭数百年之久的 酱褐色,被现代西方画史誉为一场“色 彩革命”。
莫 奈 日 出 印 象
·
塞尚 圣· 维克多山
第四跨步:
20世纪初,塞尚 登上现代绘画平 台,确立“色调 造型”、“体积 组合”、“几何 构成”三大要素。 1906年辞世后, 被推为“现代艺 术之父”。
高更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以上3位画家成为现代艺术3种潮流的先 驱。缘起于法国的立体主义,以德国为中心 的表现主义,各种形式的原始主义,分别从 塞尚、凡高、高更的艺术里找到了兴起的源 头或踪迹。
三、构成论及实验性艺术
不模仿自然,而是通过形、色、线 的选择,加以排列组合以表达人类纯粹 精神和感情,这样的艺术理论、艺术创 作被称为构成论及实验性艺术。
罗丹 思想者
3.表情和气势 提到表情,立刻使人想到戏剧艺术中的演员。 戏剧表演确实带有直接传递内在精神,传递心理上 微妙的、动态性信息的特征。但表情,并不是我们 通常所理解的那样,喜、怒、哀、乐只形之于面部。 当你远观戏剧,看不到面部细微变化,听不清语言 对话,然而,优异的表演仍然可以是极富表情性的。 表情,同时贯穿于手势、形体动作之中。在中国古 典戏剧中,一个感情活动过程就是借助动作展开, 那外化的描述与表现,像是把感情放在显微镜下放 大了。
《艺术概论》第五章 艺术家与艺术作品

THANK YOU
三、以历史进程分类 史前时期的艺术家和文明时期 的艺术家
《野牛》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四、以性别分类 艺术家可分为两性。第一性,男性 艺术家。第二性,女性艺术家。在西方 ,基于生物学的观点认为男人从事艺术 创造是伟大的,是天经地义的,而女人 永远是第二位的。男人创造艺术,女人 去生儿育女。这种生物学实质上是为损 害女性的艺术创造性和艺术创造潜能准 备了虚伪的科学理论根据的。 在我国,宋朝以来,女艺术家都是 在夹缝中生长出来的。例如,两宋时期 的李清照,朱淑真。中国的女性艺术家 一起作为男性艺术家的补充和衬托而载 入史册的。
《桃花源记 》 动画片
5.2 艺术家的类型
一、以知识结构分类 1)民间艺术家即民间艺人,工匠。 例:吴道子 2)文人艺术家,宫廷画家和文人画家。 例:阎立本
《送子天王图》 吴道子
步 辇 图
二、以政治背景分类 可分为民间艺术家,宫廷艺术家,这与上面的分类又出现交 叉现象。文人画家进入宫廷,即成为宫廷艺术家。民间艺术家进 入也可以成为宫廷艺术家。 例证:宋词这种说唱艺术形式就是从民间滋生和发展起来的 ,这种“浅吟低唱”的说唱艺术是不被皇帝看中的。 而被宋皇室、宫廷认可的宋诗恰恰没有宋词的审美价值高。 真正富于创造性的艺术,不在上层的宫廷,而是在民间。
例如:罗丹与卡谬克洛代尔 《接吻》、《永恒的偶像》
尤 斯 卡 瓦 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3 艺术媒材和艺术的关系
一、艺术史是艺术媒材的演变史 1)不同的时空不同的文明造就着 其具备特色的艺术作品 例:司马迁、卜辞、楔形文字
2)媒材的更新,促进了艺术的更新 科学的发展可以促进媒材的更新,也因此促进了艺术的 更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科学可以提升艺术的审美价值。 在西方,古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术,导致那些抄写经卷 的书法家15世纪在欧洲绝迹。当今可以借助电脑集取启功书 法文本,加以组合,规范化,形成了新的电脑上的启功体, 其中每一个字都可以重复出现多次,实现了一字万同,缺乏 个性。现在,电脑书法比馆阁体更机械化,科学化。中国书 法是否也面临着绝迹的威胁呢?
2016年成人高考《艺术概论》第五章练习及答案

⼀、选择题 1.在艺术创造中,对形式选择的原则应该是__________。
( ) A.是否⽣动活泼 B.是否新颖巧妙 C.是否适应内容的需要 D.是否满⾜欣赏者的要求 2.按照马克思主义艺术⽣产的理论,艺术作品是__________。
( ) A.艺术⽣产的产品 B.艺术家的⼼⾎结晶 C.艺术欣赏的对象 D.社会⽣活的反映 3.主题是指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和揭⽰出来的艺术作品的__________。
( ) A.基本内容 B.题材中⼼ C.思想内涵 D.政治倾向 4.狭义的题材是指__________。
( ) A.艺术家收集的材料 B.艺术家取材的范围 c.艺术家的感受 D.艺术家对客观社会的提炼和概括 5.提出“意蕴总是⽐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种东西,艺术作品应该有意蕴”这⼀见解的⼈是__________。
( ) A.别林斯基 B.⿊格尔 C.鲁迅 D.杜夫海纳 6.“有意味的形式”是__________提出的。
( ) A.杜夫海纳 B.克莱夫•贝尔 C.⿊格尔 D.别林斯基 7.作为艺术反映⽣活的基本形式,艺术作品的核⼼应该是__________。
( ) A.艺术形象 D.艺术意蕴 8.__________艺术流派属于西⽅现代主义思潮。
( ) A.古典主义 B.⾃然主义 C.浪漫主义 D.存在主义 9.艺术典型的两个“有机统⼀”指的是__________。
( ) A.普遍性与偶然性,特殊性与必然性的统⼀ B.普遍性与必然性,偶然性与特殊性的统⼀ C.普遍性与特殊性,偶然性与个别性的统⼀ D.普遍性与特殊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 10.从“才”、“⽓”、“学”、“习”等先天禀赋和后天修养⽅⾯论述了形成艺术风格主观条件的理论家是__________。
( ) A.我国南朝的刘勰 B.我国现代的闻⼀多 C.西⽅的⿊格尔 D.西⽅的别林斯基 11.中国⽂学的“建安⽂学”被看作—个⽂学流派,其原因在于__________。
《艺术概论》课件——第五章 艺术接受

▪ 文化修养:在学习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 独立思考而形成的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的一种能力。
▪ 人生阅历:人在既有生命历程中获得的见闻、经验及价值判断 力。人生阅历的深浅将影响接受主体对某些艺术作品的理解。
▪ 鲁迅曾说:“但看别人的作品,也很有难处,就是经验不同, 即不能心心相印。所以常有极要紧、极精彩处,而作者不能感 到,后来自己经验了类似的事,这才了然起来。”
艺术创作、艺术作品 20世纪60年代 接受美学
艺术接受
接受美学区分了“文本”和“作品”的概念。 文本:艺术家生产的产品,是与接受者发生关系之前的由物质所承载的 符号。 作品:与接受者发生了关系的对象。
▪ 问题1:购买一本书属于艺术接受吗? ▪ 问题2:你认为艺术接受的终极目标是要追寻作者的本义吗?
得暂时解脱的一种方式。 ▪ 布洛“心理距离”说 ▪ 审美快感的产生,有赖于主体与对象之间保持一种情感上或心理上适当
的距离。
▪审美态度的基本特征就是对现实的超越,包括对实用 功利的超越、对智力判断的超越、对宗教情感的超越 和对道德满足的超越。
▪审美态度是审美鉴赏的前提。
▪ 审美感知力: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 审美判断力:康德提出的一个概念,是一种非关利害、不涉概 念,仅凭对象的表象形式就能获得愉快,并从知性上判断其美 丑的能力。(在鉴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获得审美愉悦、感悟其 审美价值的能力)
▪ ——》审美判断力实际上就等同于审美直觉 。 ▪ 审美直觉,又称艺术直觉,是指在审美或艺术活动中,审美主
体不假思索而能即刻把握和领悟审美对象或艺术作品的能力。 ▪ 直觉是人在心理上的一种综合能力 迅速实现对事物本质的
性的因素。
艺术素养 文化修养 人生阅历
《艺术概论》第五章 艺术家与艺术作品

三、以历史进程分类 史前时期的艺术家和文明时期 的艺术家
《野牛》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四、以性别分类 艺术家可分为两性。第一性,男性 艺术家。第二性,女性艺术家。在西方 ,基于生物学的观点认为男人从事艺术 创造是伟大的,是天经地义的,而女人 永远是第二位的。男人创造艺术,女人 去生儿育女。这种生物学实质上是为损 害女性的艺术创造性和艺术创造潜能准 备了虚伪的科学理论根据的。 在我国,宋朝以来,女艺术家都是 在夹缝中生长出来的。例如,两宋时期 的李清照,朱淑真。中国的女性艺术家 一起作为男性艺术家的补充和衬托而载 入史册的。
三、艺术媒材和艺术的关系 艺术媒材和艺术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其一,艺术不能脱离艺术媒材孤立存在。 其二,艺术家本人也是一种媒材 例如:书画家与墨、砚、水、纸 其三,艺术家本身作为媒材必须通过演奏或绘画,雕塑等多 种形式的创造活动与其他媒材发出信息产生沟通与共鸣。
5.4 艺术作品是感受的意象显现
例如:罗丹与卡谬克洛代尔 《接吻》、《永恒的偶像》
尤 斯 卡 瓦 格
5.3 艺术媒材和艺术的关系
一、艺术史是艺术媒材的演变史 1)不同的时空不同的文明造就着 其具备特色的艺术作品 例:司马迁、卜辞、楔形文字
2)媒材的更新,促进了艺术的更新 科学的发展可以促进媒材的更新,也因此促进了艺术的 更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科学可以提升艺术的审美价值。 在西方,古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术,导致那些抄写经卷 的书法家15世纪在欧洲绝迹。当今可以借助电脑集取启功书 法文本,加以组合,规范化,形成了新的电脑上的启功体, 其中每一个字都可以重复出现多次,实现了一字万同,缺乏 个性。现在,电脑书法比馆阁体更机械化,科学化。中国书 法是否也面临着绝迹的威胁呢?
艺术家的特点艺术概论

艺术家的特点艺术概论艺术家是指在艺术领域中具有创造性和独特性的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创造出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
艺术家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创造性艺术家的创造性是其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
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艺术家的创造性不仅表现在作品的形式上,更表现在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上。
艺术家通过自己的创造力,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融入到作品中,使作品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艺术价值。
二、独立性艺术家的独立性是指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艺术家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他们能够独立思考,自主创作。
艺术家的独立性使他们能够创造出具有独特性和个性化的作品,从而在艺术领域中获得更高的认可和评价。
三、敏感性艺术家的敏感性是指他们对于周围环境和社会现实的敏感度。
艺术家能够敏锐地感知到周围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从而将这些感受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艺术家的敏感性使他们能够创造出具有深刻内涵和时代特色的作品,从而在艺术领域中具有更高的影响力和地位。
四、执着性艺术家的执着性是指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具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
艺术家能够坚定地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不断地探索和尝试,从而创造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艺术家的执着性使他们能够在艺术领域中不断地突破自己,不断地进步和成长。
五、多样性艺术家的多样性是指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和风格。
艺术家能够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创造出具有不同特色和风格的作品。
艺术家的多样性使他们能够在艺术领域中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力和受众群体。
艺术家是具有创造性、独立性、敏感性、执着性和多样性的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创造出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
艺术家的特点不仅体现在作品中,更体现在他们的人格魅力和艺术追求中。
艺术家名词解释艺术概论

艺术家是指在艺术领域具有较高成就和影响力的人物,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作和实践,为人类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艺术家可以是画家、雕塑家、音乐家、舞蹈家、戏剧演员等多种形式。
艺术概论是一门研究艺术的基本规律、原则和方法的学科,它涵盖了艺术的起源、发展、分类、功能、审美等方面的内容。
艺术概论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在艺术概论中,艺术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通过对艺术家的创作风格、思想观念、艺术成就等方面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艺术的发展脉络和历史变迁。
同时,艺术家的创作实践也为艺术概论提供了丰富的实证材料,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艺术学科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家的职业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职业艺术家的重要特征 以艺术作为谋生的主要手段 市场可以左右艺术作品的创作 2、当代艺术家的艺术操守 平衡好市场和艺术良知之间的关系
3.艺术家的身份变迁
• 身份可以使艺术变得高雅, • 艺术却不能把身份变得高贵!
• 下九流:一流巫(画符念咒招神驱鬼的 南方巫师)二流娼(明娼暗娼歌妓)三 流大神(以跳唱形式治病的神仙附体的 神巫)四流梆(更夫)五剃头(挑担走 四方的理发师)六吹手(吹鼓手、喇叭 匠)七戏子(各类演员)八叫街(乞丐) 九卖糖(吹糖人的)
艺 术 概 论
第五章 艺术家
第一节 艺术家的身份
艺术家
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娴熟的创造技巧 并从事艺术创作劳动而有一定成就的艺术 工作者。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主体。
史前艺术家 1.非职业艺术家 民间艺术家 艺术家 2.职业艺术家 古代兼职艺术家
阿 尔 塔 米 拉 岩 洞 壁 画
剪 花 娘 子 库 淑 兰
二、发现的目光与独到的体验
像座新的岛屿呈现在天边, 我们天天走着一条熟路 我们身边有多少事物 回到我们居住的地方: 但是在这林子里面还隐藏 向我们要求新的发现。 许多小路,又深邃, 又生疏。 不要觉得一切都已熟悉, 走一条生的,便有些心慌,到死时抚摸自己的发肤 怕越走越远,走入迷途, 生了疑问:这是谁的身体? 但不知不觉从树疏处 —冯至《十四行集》 忽然望见我们住的地方。
4.艺术家的社会地位
• 艺术家是艺术美的创造者与情感代言人。 • 艺术家是独一无二的。 • 艺术家是人类心灵的记录者。
• 职业艺术家是现代艺术的主体。艺术家从非职业 化向职业化转变,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贝多芬:公爵,您 所以成为公爵,只 是由于偶然的出身, 而我所以成为贝多 芬,则是靠我自己, 公爵现在有的是, 将来也有的是,而 贝多芬却只有一个!
民间剪纸
泥 人 张 《 鞋 匠 》
唐 卡
“中国民族是,或曾经是,最富于文 学天性的名族,唯一从前敢将政事委托 给文人,而它的主人翁夸耀他们的笔胜 于他们的权杖,并且把诗放在他们的宝 藏里的民族。” ——瓦雷里
苏轼
2.职业艺术家
第二节 艺术家的素质
真性情与人格境界
发现的目光与独到的体验
一、真性情与人格境界 1. 真性情是指人们对待世界的一种态度, 它率性而发,因其自然,真挚诚恳,不 假矫饰,常常表现为儿童般的赤子之心。 2. 人格境界是指建立在真性情之上的自 我道德完善高度,形成一种境界超拔的 精神实体。 3.真性情和人格境界是相互支持的,这 是艺术家天赋与修炼的汇融。
杨 丞 琳
艺术不仅仅是凭技巧,唱歌也不仅仅是靠嗓 子,歌手是文化的传播者,歌唱本身就是一种文 化,作为一个文化的使者,对世界上各种各样的 知识即使不熟悉,也应该敏感,哪怕是好奇,如 果就凭好奇心,也应该去探究、去搞明白。
总之,艺术家应该具备独立的人格
和丰富的情感,良好的修养和突出 的审美能力,卓越的创造能力和鲜 明的创作个性等。
• 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向秀、 刘伶、王戎、阮咸
荷 石 水 禽 图 轴
苏轼画竹
石涛画竹
无宁 竹可 使食 人无 俗肉 。, 人不 瘦可 尚居 可无 肥竹 ,。 人无 俗肉 不使 可人 医瘦 。,
顾 城
刘自立 : “觉得他像个小孩儿在写诗,又有老小孩 儿的成熟,但不是大人写诗。”刘自立认为, 顾城的创作,一是比较注重寓意和象征,较少 考虑诗歌的音乐性;二是带有某种童话色彩, 有所谓“顽童”性格―――是对“文革”僵硬 的思维模式的反拨,但这种“反抗”方式,是 以一种孩子的方式完成的。因此,“顽童”到 最后也容易失控,这和他的诗歌的不足、人格 缺陷以及与社会沟通的中断,都有联系。
发现的目光和独到的体验是艺术家 的基本素质,因为艺术家的主体精神与 社会自然生活的交融构成了艺术的表现 内涵。
第三节 艺术家的修养
艺术技巧
文化修养
1.艺术技巧
得之于心,应之于手。 勤学苦练是提高艺术技巧的必由之路。
2.文化修养
A
一般文化 B 相关文化 C 专业文化
维 特 鲁 威 人
• • • • • • •
基层干部 《居委会的故事》 时尚教练 《红高粱模特队》 厨师 《卖拐》系列小品 农村医生药匣子 外来务工人员范德彪 《马大帅》系列 大龄农村青年王木生 《乡村爱情》系列 老家的老大足疗师傅吉祥 《老大的幸福》
• • • • • • •
笨贼 《天下无贼》 劳模司机老崔 《芳香之旅》 翻译唐先生 《南京!南京!》 见义勇为者杨红旗 《求求你,表扬我》 塞浦路斯华侨老崔 《即日启程》 退休人员王大耳朵 《耳朵大有福》 中年离婚男人杜红军 《看车人的七月》
1.艺术敏感
表层艺术敏感: 发现的目光要求敏锐的观察力,关注 到普通人易于忽略的生活与自然内涵。 “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 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 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罗丹
法 国 印 象 派 大 莫师 奈
——奈伦Βιβλιοθήκη 敦 雾 的 制 造 者莫——
深层艺术敏感: 生活体验主要包括人类生活体验和自 然生活体验,二者一起构成了艺术的主 要表现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