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能力核

合集下载

(新标准)矿 井 通 风 能 力 核 定

(新标准)矿 井 通 风 能 力 核 定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一、矿井通风概况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边界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新、老副井两个井筒进风,老副井净直径4.5米,新副井净直径6.0米;上、下组煤两座风井回风,上组煤风井直径3米,垂深87.54米,下组煤风井直径4米,垂深83米。

矿井通风系统合理,矿井采用两个进风井(老、新副井)进风,两个回风井(上、下组煤风井)回风;老副井主要服务于上组煤-120m水平的六采区、-400m水平的八采区,新副井主要服务于下组煤-280m水平的西三、西四、东三采区及-480m水平延深的西五采区,上、下组煤分别有独立的回风系统,故矿井上、下组煤通风系统相对独立;矿井各采区内无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老塘通风,各用风地点无角联通风线路,进回风线路干、支清晰,通风网络合理、稳定。

2009年8月矿井总进风量7983m3/min,总排风量8376m3/min,计算需要风量7573m3/min,矿井有效风量7335m3/min,有效风量率87.6%;其中:上组煤总进风2440m3/min,总排风量2558m3/min,有效风量2233m3/min,计算需要风量2342m3/min;下组煤总进风量5543m3/min,总排风量5818m3/min,有效风量5102m3/min,计算需要风量5231m3/min。

矿井分三个水平开采,第一水平为-120m水平(现生产水平),第二水平为-280m水平(现生产水平);为提高矿井提升及抗灾能力,矿井于1997年进行了技术改造,矿内施工一座新副井(立井),井底标高为-280m,第三水平为-480m水平,即矿井下组煤主要延深水平,现正在开拓施工。

矿井及生产采区实现了分区通风,无风量不足的生产作业地点,2009年8月全矿井共有生产采区6个,其中:上组煤2个生产采区(1个生产,1个准备),布置有1个采煤工作面,4个掘进工作面,5个机电硐室, 1个井下爆炸材料库,1个其它工作地点;下组煤6个采区(3个生产,2个准备,1个开拓),布置有2个采煤工作面,1个备用工作面,8个掘进工作面,5个机电硐室,1个井下爆炸材料库,3个其它工作地点。

关于对《年度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的批复

关于对《年度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的批复

尊敬的领导:
我受托对《年度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进行审批,并谨向您汇报审批结果。

《年度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是根据国家有关矿井通风管理的法规要求,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能力核定的一份报告。

通风系统在矿山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调控矿井内空气的成分和温度,保障矿工的安全健康,还可为矿井提供稳定的气流,维持矿山生产的正常进行。

我审查了该报告,综合考虑了矿井通风能力核定的依据、方法、数据准确性等方面。

根据我审查的结果,我对《年度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和批复:
首先,在矿井通风能力核定的依据和方法上,报告基本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是科学的技术工作,报告中使用的核定方法和计算公式是准确的,通风参数的统计和计算依据也是明确的。

但是,针对通风系统运行中可能存在的特殊情况,报告中应增加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案,以备不时之需。

再次,在报告的总结和建议部分,报告对通风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总结部分较为简洁,建议报告中对总结部分进行扩充,对通风系统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并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最后,根据我对《年度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的审查结果,我同意报告的核定结果,并批复通过。

同时,我希望报告编制单位能认真对待审批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报告,确保通风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此致
敬礼。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AQ1056-2008)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AQ1056-2008)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AQ1056-2008)1. 引言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供应来源,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煤矿通风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合理的通风能力核定标准对于保障煤矿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AQ1056-2008)的相关内容。

2. 标准概述2.1 标准名称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AQ1056-2008)2.2 标准内容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规定了煤矿的通风能力核定方法和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风系统的建设和设备配置要求;•通风系统的核定原则;•通风系统的核定步骤和计算方法;•核定结果的评定标准。

2.3 标准适用范围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适用于我国各类煤矿的通风能力核定工作,包括煤矿井下和地面的通风系统。

3. 核定原则煤矿通风能力的核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3.1 安全性原则通风系统的设计和核定必须以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为前提,确保通风系统能够满足煤矿生产和工作人员生活的需求。

3.2 经济性原则通风系统的建设和运行需要考虑经济性,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3.3 灵活性原则通风系统的设计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煤矿生产的变化和调整。

3.4 可行性原则通风系统的核定结果必须是可行的,能够通过相关设备和技术手段实现。

4. 核定步骤和计算方法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规定了通风系统核定的具体步骤和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4.1 核定前准备工作核定前需要对煤矿的主要参数进行收集和分析,包括煤层的气体含量、温度、压力等数据,煤矿的产量和工作人员数量等情况。

4.2 定压风机选择根据煤矿的通风需求,选择合适的定压风机,并确定其基础参数,如风量、风压等。

4.3 通风系统的设计和配置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设计和配置通风系统,包括主风机、辅助风机、风道和风门等设备的选型和布置。

4.4 核定计算根据煤矿的通风系统设计和参数,进行核定计算,确定通风系统的核定结果。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第一节矿井通风条件概况一、矿井瓦斯、煤尘、自燃性、煤与瓦斯突出及地温情况据乔家湾勘探区详查地质报告,各煤层CH4含量均很低,大部分在1mL /g以下,自然瓦斯成分中以N2为主,平均值在70%以上,根据瓦斯含量分带属于瓦斯风化带,根据瓦斯成分分带属于CO2~N2带。

山煤集团洪洞陆成煤业整合的山西陆成煤业有限公司瓦斯等级鉴定结果,2006年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47m3/t,绝对瓦斯涌出量0.53 m3/min。

霍家庄山头煤矿2006年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71 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38 m3/min。

两矿井历史上未发生瓦斯突出和爆炸事故,为低瓦斯矿井。

2号煤层自燃等级为II级,属自燃煤层,10号煤层自燃等级为II级,属自燃煤层,11号煤层自燃等级为II级,属自燃煤层。

本区地温普遍偏低,据详查报告,平均地温梯度为 1.6℃/100m,属地温正常区。

二、通风方式和通风系统的选择1、煤层开采技术条件及矿井开拓方式煤层开采技术条件设计开采11号煤层,煤厚4.30m,稳定可采,其顶板岩性为泥岩或铝质泥岩,底板岩性为泥岩。

矿井属低瓦斯矿井,煤层有爆炸危险性,属自燃煤层,地温正常,无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无冲击地压现象。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2、通风方式和通风系统本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的通风方式,及采用主斜井、副立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矿井采用抽出式通风方法,通风机型号为FBCDZ-6-No15B,功率为2×55kW。

局部通风采用机械式压入式通风,井下设置了完整的通风构筑物。

二、风井数目、位置、服务范围本矿井共布置三个井筒,即主斜井、副立井、回风立井。

主斜井和副立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

三个井筒均位于工业场地内,服务于山煤集团洪洞陆成煤业整合改扩建期间陆成井田所有用风地点。

三、掘进工作面及硐室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机械压入式通风。

井下硐室除变电所采用独立通风外,其余硐室均采用扩散通风。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
煤矿通风是煤矿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风系统的合理设计和运行对于保障矿井内安全生产和工人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煤矿通风系统的有效运行,必须对其通风能力进行核定,并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管理和维护。

首先,煤矿通风能力的核定需要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

煤矿通风能力的核定标准应当符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布的《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规定,确保通风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其次,煤矿通风能力的核定应当综合考虑矿井的地质条件、采煤工艺、瓦斯涌出量、矿井深度等因素。

通风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必须充分考虑到矿井内部的气体分布情况,确保矿井内空气的流通和氧气的供应充足,防止瓦斯积聚和煤尘爆炸的发生。

另外,煤矿通风能力的核定还需要考虑到矿井内的人员和设备运行的需求。

通风系统必须能够有效地排除矿井内的有害气体,保障矿工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通风系统还需要为矿井内的设备运行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最后,煤矿通风能力的核定还需要定期进行检测和评估。

矿井通风系统的运行情况需要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通风系统的运行符合设计要求,并及时发现和排除存在的问题。

同时,对通风设备和管道等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确保通风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总之,煤矿通风能力的核定标准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管理和运行。

只有确保通风系统的有效运行,才能保障煤矿内的安全生产和工人的健康。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
3. 主风机和辅助风机的风量:根据矿井的深度、坡度和通风系统的布置等因素,确定主风 机和辅助风机的风量要求。
4. 风流分配和平衡:根据矿井的布局和工作面的位置,确定通风系统中各个风流分支的风 量分配和平衡要求。
5. 通风系统的风速和风压:根据矿井的特点和工作面的需要,确定通风系统中的风速和风 压要求,以保证工作面的安全和舒适度。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可能会因地区、国家和具体的煤矿情况而有所不同 。煤矿管理部门应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煤矿的通风能力核定标准 ,并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以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工作面的安全。
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通风能力核定标准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是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制定的 通风系统能力核定的标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
1. 煤矿通风系统的总风量:根据矿井的规模、产量和工作面数量等因素,确定煤矿通风系 统的总风量要求。
2. 工作面风量:根据煤矿工作面的长度、宽度、采煤机数量和工作面人数等因素,确定每 个工作面所需的通风风量。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井工煤矿通风能力核定的条件、要求、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晋煤集团所属矿井。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煤矿安全规程aq1028-xx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56-xxq/jmj1.0001-xx煤矿矿井风量计算方法q/jmj1.0006-xx局部通风机管理标准3术语和定义通风能力核定矿井通风动力、通风网络、用风地点有效风量、稀释瓦斯所能满足的正常年生产煤量。

有效风量送到采掘工作面、硐室和其他用风地点的风量之总和。

通风需风系数平衡矿井内部漏风和配风不均匀等因素而采用的系数。

3.4通风能力系数根据矿井等积孔平衡矿井产量,并结合当地煤炭企业实际情况恰当选取确保矿井通防安全的系数。

4核定要求4.1矿井每年应进行通风能力核定。

4.2矿井转入新水平生产或改变一翼通风系统后,应及时重新核定矿井通风能力。

4.3矿井更换主要通风机,对主要通风机技术改造,主要通风机参数发生变化时,应重新核定矿井通风能力。

4.4采掘生产工艺发生变化后,应重新核定矿井通风能力。

4.5矿井瓦斯等级发生变化或瓦斯赋存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后,应重新核定矿井通风能力。

4.6实施改建、扩建、技术改造的矿井,应重新核定矿井通风能力。

4.7矿井有多个独立通风系统时,应按照每一个主要通风机通风系统分别进行通风能力核定,矿井的通风能力为每一通风系统能力之和。

矿井应按照每一通风系统能力合理组织生产。

5核定条件5.1矿井应有完整独立的通风、防尘、防灭火、安全监控及抽采系统。

5.2矿井应采用机械通风,运转风机和备用风机应具备同等能力,矿井主要通风机经具备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测试合格。

5.3矿井通风安全检测仪器、仪表齐全可靠。

5.4矿井局部通风机的安装和使用应符合相关规定。

煤矿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方法

煤矿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方法

煤矿矿井通风能力合理核定新方法1、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办法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具有独立通风系统的合法生产矿井。

2、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方法矿井有两个以上通风系统时,应按照每一个通风系统分别进行通风能力核定,矿井的通风能力为每一通风系统通风能力之和。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采用总体核算法或由里向外核算法计算。

1) 总体核算法,该方法适用于产量在30万t/a 以下矿井(1) 公式一 (较适用于低瓦斯矿井):P =Q ×350/(q ×k ×104)(万t/a) (2-8) 式中 P ——通风能力,万t/a ;Q ——矿井总进风量,m 3/min ;q ——平均日产一吨煤需要的风量,m 3/t ;K ——矿井通风系数。

取1.3~1.5,取值范围不得低于此取值范围,并结合当地煤炭企业实际情况恰当选取确保瓦斯不超限的系数。

进行q 计算时,首先应对上年度供风量的安全、合理、经济性进行认真分析与评价,对上年度生产能力安排合理性进行必要的分析与评价,对串联和瓦斯超限等因素掩盖的吨煤供风量不足要加以修正,q 计算应考虑近三年来的变化,取其合理值。

(2) 公式二(较适用于高瓦斯、突出矿井和有冲击地压的矿井):43500.092610Q P q K ´=´å相 (2-9)式中 P ——通风能力,万t/a ;Q ——矿井总进风量,m 3/min;0.0926——总回风巷按瓦斯浓度不超0.75%核算为单位分钟的常数;K å——综合系数,K K K K K =å瓦漏备产,K å取值见表2-2。

q 相——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m 3/t ;在通风能力核定时,当矿井有瓦斯抽放时,q相应扣除矿井永久抽放系统所抽的瓦斯量。

q 相取值不小于10,小于10时按10计算。

扣减瓦斯抽放量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 与正常生产的采掘工作面风排瓦斯量无关的抽放量不得扣减(如封闭已开采完的采区进行瓦斯抽放作为瓦斯利用补充源等);② 未计入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计算范围的瓦斯抽放量不得扣除;③ 扣除部分的瓦斯抽放量取当年平均值;④ 如本年进行完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的,取本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本年未进行完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的,取上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矿井概况一、矿井概况及生产开拓状况(一)地理位置、企业性质、隶属性质、地形、地貌、交通情况、井田范围、井田面积、主要可采煤层:1、地理位置:苏海图井田位于乌海市境内,井田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6°37′36″北纬39°32′28″。

2、企业性质:国有,隶属关系:神华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3、地形、地貌:苏海图井田范围内为剥蚀构造的中等山区及小丘陵区,地貌特征是剥蚀强烈,基岩裸露,沟谷发育。

本井田的地形特征为沿走向的中部为最高山脊,走向近于南北,东西两侧形成缓山坡,坡角10°左右,冲沟发育于东西两侧。

4、交通情况:苏海图井田位于乌达区的北部,包兰铁路从矿区东侧通过,有与包兰线接轨的铁路专用线至矿井工业场地,专用线长15Km;110国道从矿区南侧通过,距矿井工业场地16Km,有柏油路相连,交通便利。

5、井田位置:本井田位于乌达区的西北部。

6、边界范围:X坐标4376550-4382500,Y坐标3380200-36383100。

东西宽2-3Km,南北长5.5Km。

7、拐点坐标9、相邻矿井边界关系:井田东部以径线36382300与黄白茨井田划界,西部和北部以17层煤露头为界。

10、井田主要可采煤层为9、10、12、13上2、13和15层共5个煤层(9、10、12、13上2层已回采完毕)。

现开采煤层自燃和爆炸性:二、矿井通风系统状况矿井采用抽出式通风,201大巷、301大巷、136进风井及三下山进风井进风,五上山回风井回风。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30万t/a,井下布置2个综采工作面、3个掘进工作面、10个硐室。

使用的4#主扇及备扇型号为BDK(III)-8-№24,配套电机型号为YBF-355M2-8,电机额定功率为2×160KW,风机叶片安装角度为32度,主扇排风量为5727m3/min,负压为2450Pa,等级孔为2.29m2。

该矿井2011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为瓦斯矿井,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6.48 m3/min,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2.02 m3/t;矿井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22.35m3/min,矿井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6.97m3/t地面通风机房安设两台同等能力的轴流式通风机,一台运转,一台备用。

风机型号BDK(III)-8-№24,名牌参数为:风量Q 4506~6792 m3/min全风压H 1776~3267Pa功率P 2×160KW风机轴转速 740r/min第二部分矿井通风能力计算二、由里向外核算法(1)矿井需风量计算1.矿井风量计算根据矿井采掘作业计划,矿井正常生产时布置采煤工作面2个,备采工作面2个,掘进工作面3个,独立通风硐室10个。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全矿井需风量按下列要求分别计算,并选取最大值。

(1)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的量不得少于4m3/min;即Q矿进≥4NK矿通式中 Q矿进——全矿井需要总风量,m3/min;N——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K矿通——矿井通风系数,包括矿井内不漏风和配风不均匀因数。

K矿通取1.2 。

(2)按采煤、掘进、硐室及其他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计算,即Q矿进=(∑Q采+ ∑Q掘+∑Q硐+∑Q其他)×K矿通(m3/min)式中∑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min;∑Q掘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min;∑Q硐硐室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min;∑Q其他除采煤、掘进、硐室等地点外,其他独立通风巷道的需要风量总和,m3/min;2.矿井风量计算的基础资料(1)矿井地质说明书、设计说明书、图纸。

(2)矿井和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资料。

(3)采掘工作面和通风巷道风流温度预测资料。

(4)各种硐室情况。

3.采掘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计算采煤工作面实际总需要风量,按矿井各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计算:∑Q采=Q采1+ Q采2+…+Q采N(m3/min)式中Q采1, Q采2,…+Q采N——各采煤工作面(包括备采工作面)的实际需要风量,m3/min。

(1)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计算:①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采=100q CH4×K采通(m3/min)Q采=67qco2×K采通(m3/min)式中 q CH4——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qco2——工作面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根据瓦斯鉴定资料,15层煤瓦斯0.92m3/min,13层煤瓦斯0.88m3/min; 15层煤二氧化碳3.10m3/min,13层煤二氧化碳2.14m3/min;K采通——工作面瓦斯或二氧化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取1.5 。

则 Q031501=100q CH4×K采通=100×1.21×1.5=181.5( m3/min)Q031501=67qco2×K采通=67×3.87×1.5=389( m3/min)Q031304=100q CH4×K采通=100×1.88×1.5=282(m3/min)Q031304=67qco2×K采通=67×5.79×1.5=582(m3/min)②按适宜温度进行计算Q采=Q基本×K采高×K采面长×K温式中 Q采——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Q基本———不同采煤方式所需的基本风量,m3/min;Q基本=工作面控顶距×工作面实际采高×工作面有效断面70﹪×适宜风速(取1.0m/s);K采高——回采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取1.0;K采面长——回采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取1.1;K温——回采工作面温度调整系数,取0.9;Q031501=Q基本×K采高×K采面长×K温=60×4.20×1.85×0.7×1×1.5×1.1×0.9=485( m3/min)Q031304=Q基本×K采高×K采面长×K温=60×4.12×1.75×0.7×1×1×1.1×0.9=299(m3/min)③按人数计算:Q采=4N(m3/min)式中 N——采煤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取40人。

则 Q031501=4×40=160 (m3/min)Q031304=4×40=160 (m3/min)④按风速验算:取上述结果的最大值,Q031501取485 m3/min,Q031304取582 m3/min。

按最低风速验算: Q031501≥60×0.25×7.8=117(m3/min)Q031304≥60×0.25×7.21=108(m3/min)按最高风速验算:Q1250≤60×4×7.8=1872(m3/min)Q1353≤60×4×7.21=1730(m3/min)即031501工作面、031304工作面的风速符合要求。

根据以上计算,031501工作面需风量确定为485m3/min,031304工作面需风量确定为582m3/min.(2)采煤工作面实际总需要风量的确定,矿井正常生产时,共有2个综采工作面,2个备采工作面,所以∑Q采=582+485+291+243=1601 m3/min4.掘进工作面风量计算掘进实际总需要风量按矿井各独立通风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计算∑Q掘=Q掘1+ Q掘2+…+Q掘N (m3/min)(1)031504回掘进工作面风量计算:①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掘=100q瓦×K掘通式中q瓦——掘进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m3/minK掘通——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6 。

Q掘=100×0.08×1.6=13(m3/min)②按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Q掘=67qco2×K掘通式中 qco2——掘进工作面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m3/min K掘通——掘进工作面二氧化碳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6 。

Q掘=67×0.34×1.6=36(m3/min)③按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Q掘=4N式中 N——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

Q掘=4×12=48(m3/min)④按局部通风机吸风量计算:Q掘=291+60×0.25×8=411(m3/min)式中 291——局部通风机吸风量(经实测031504对旋局部通风机平均吸风量为291m3/min)0.25——局部通风机处巷道风流流速,m3/min;8 ——局部通风机处巷道平均断面积,㎡。

⑤按最高、最低风速进行验算:Q最低=15S=15×11.04=166(m3/min)Q最高=4× 60S=240×11.04=2650(m3/min)要求Q最低≤Q掘≤Q最高,且取其中最大值,由以上计算确定掘进工作面风量为411m3/min 。

(2)031503运掘进工作面风量计算:①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掘=100q瓦×K掘通式中q瓦——掘进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m3/min K掘通——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6 。

Q掘=100×0.11×1.6=18(m3/min)②按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Q掘=67qco2×K掘通式中 qco2——掘进工作面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m3/min K掘通——掘进工作面二氧化碳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6 。

Q掘=67×0.38×1.6=41(m3/min)③按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Q掘=4N式中 N——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

Q掘=4×12=48(m3/min)④按局部通风机吸风量计算:Q掘=294+60×0.25×7.6=408(m3/min)式中 294——局部通风机吸风量(经实测031503运对旋局部通风机平均吸风量为294m3/min)0.25——局部通风机处巷道风流流速,m3/min;——局部通风机处巷道平均断面积,㎡。

⑤按最高、最低风速进行验算:Q最低=15S=15×7.6=114(m3/min)Q最高=4× 60S=240×7.6=1824(m3/min)要求Q最低≤Q掘≤Q最高,且取其中最大值,由以上计算确定掘进工作面风量为408m3/min 。

(3)031307运掘进工作面风量计算:①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掘=100q瓦×K掘通式中q瓦——掘进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m3/min K掘通——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6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