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教学设计.doc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教学设计.doc

教学重 教学方法教具准备 微课法小组合作法 多媒体课件微课学案 教学内容、教学过程 3、水土流失的地质地貌(地形)因素 地表破碎、地形起伏大,加剧了水土流失 4、水土流失的气候因素一、知识与技能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了解黄土高原地区人民治理水土流失的成功经验和治理措施,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

教学目标二、过程与方法利用不同地图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培养图文转换能力和综合分析能 力。

三、情感与价值目标 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并积极参与。

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点、难点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治理措施本节课由于是两个学校学生共同参与完成,所以我们采用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设置“保卫黄土高原”的情景,两个学校学生作为两个“保卫 团",各自制定“作战计划书”(导学案),相互汇报,相互点评,总结出最佳“作 战策略”。

针对木节课的重难点,我们设计了以下的活动: 探究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一)通过观看微课,分析总结出影响黄土高原的自然因素:1、 水土流失的植被因素:植被覆盖率低,对地表的保护性差。

2、 水土流失的土壤因素黄土一般呈灰黄色,以粉沙颗粒为主,无层理,但是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 碳酸钙含量高,遇水崩解。

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旦多暴雨,冲刷力强(二)通过讨论,人为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行为又有哪些:战争、樵采、毁林开荒、过度放牧、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滥用土地等探究2:水土流失的危害引导学生从经济、生态环境、社会三个方面去阐述探究3:水土流失的治理(通过案例教学)基本原则一确定中心-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课题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一一黄土高原教材版本 授课时 间、授课人人教版2017/3/21曾正意陈瑶授课班级大寺中学 八年七班王稳庄中学八年二班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措施功能工程措施打坝建库贮水拦沙,改善生产条件,合理利用水土。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五节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五节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五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条件以及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黄土高原的特点和水土流失的严重性。

本节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自然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黄土高原和水土流失的认识相对较浅,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这一地理现象。

此外,学生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度较高,对于如何保护土地资源有较强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条件;掌握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图表和实地考察,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环保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条件;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

2.难点:水土流失的成因及防治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黄土高原和水土流失的相关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黄土高原地区为例,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水土流失的成因及防治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图表等教学素材。

2.准备黄土高原地区的实地考察资料。

3.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黄土高原的美丽风光和严重水土流失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介绍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条件,呈现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水土流失的成因及防治方法,教师巡回指导,总结各组的观点。

初中地理《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 》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

初中地理《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 》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

初中地理《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说出并概括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活动和读图分析,锻炼和提高读图分析和归纳整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学习,养成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二、教学重难点【重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造成黄土高原支离破碎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1、水土流失原因分析教师呈现资料“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以黄河为例,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多达16亿吨,如果把这些泥沙堆成一米宽、一米高的堤坝,它的长度是地球到月球距离的三倍。

为什么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为什么这么严重呢?”播放录像,学生观看,结合教材P28图6、32,学生思考,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引导学生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角度去思考,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气候、植被、土壤,人为因素包括毁林开荒、采矿、开垦放牧等方面)。

【问题】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学生回答】(1)自然原因①地形方面:黄土高原平地少,斜坡多,地面破碎。

②土质方面: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③降水方面:黄土高原降水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

④植被方面:植被被严重破坏,大多数地区地表裸露。

(2)人为原因人类的过度开发(过度放牧、开矿、毁林开荒)①毁坏植被,陡坡耕种。

②过度放牧,减少植被覆盖率。

③各项工程建设中的不合理利用土地。

2、原因探究【过渡】为什么降水、植被、土质等会引发水土流失呢?结合教材P29活动,学生小组讨论探究:a、水土流失和地表植被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b、讨论不同土质、不同坡度、不同降水强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学生回答】a、植被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植被破坏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探究》微课设计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探究》微课设计

微课评优tougao4@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做铺垫。

第三,新知讲解,分析问题。

其一,土质原因。

通过播放《风成说》视频片段,黄土由岩石风化后形成的颗粒物堆积而成,让学生理解黄土土质疏松、多孔、易溶于水的特点。

其二,植被原因。

通过卡通人物样貌的转化及黄土高原古今地表景观的对比,形成强烈反差,让学生深入理解植被有涵养水源的作用,而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的黄土高原加剧了水土流失。

其三,人类不合理活动。

通过展示人类乱砍滥伐视频和破坏环境的图片,阐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根本原因。

第四,总结升华,情感提升。

播放黄土高原为人类做出贡献的视频片段,以唤醒人们良知,让学生形成保护环境、因地制宜的观念,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 微课制作过程1.准备素材在开始制作微课之前,先根据分镜脚本选择素材。

首先,利用互联网下载有关黄土高原地貌特征、水土流失和人类破坏环境的图片及视频资料。

然后,利用“快剪辑”软件对视频进行初步整理。

对于画风不统一、像素模糊、自带logo等问题的视频,通过裁剪、合成、抠图、加滤镜的方式获得想要的素材资料。

2.录制解说词为了保证录音质量,选用电容式麦克风。

利用“录音精灵”软件将台词内容转换成音频资料。

在录音时,语气要亲切自然,带有真情实感;音调要富于变化,高低强弱;尽可能少地使用古板、枯燥的书面语,多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在重难点内容讲解时,语速应放缓,留有停顿,以便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

3.制作动画在Premiere软件中插入卡通形象,把卡通形象的动作设计成一个剪辑元件,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在完成后反复使用、修改,还可以做画中画。

例如,卡通人物小黄在地球上流淌的场景,是镜头与卡通人物的跟拍关系。

通过“时间轴”工具栏,将同一个剪辑元件小黄放置在不同场景下,对此元件进行动画编排。

4.选取背景音乐在讲解黄土土质特点时,运用节奏缓慢的音乐,引发学生思考。

在黄土高原今昔对比中,分别插入轻盈欢快和沉郁悲伤的背景音乐,形成强烈反差。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教学设计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教学设计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部分,该内容围绕着“黄土高原的范围----黄土的形成——水土流失——脆弱的生态环境——生态建设”这一主线来编写的。

每一个专题之间有着密切的因果联系,疏松的黄土容易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的水土流失促使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日益脆弱,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措施进行生态建设。

本节内容分2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明确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理解黄土的形成原因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第二课时了解其生态环境脆弱的表现,掌握进行生态建设的措施。

本节微课的设计,主要是解决第一课时中“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这一难点问题。

学情分析:同学们在学习《黄土高原》之前已经学习了《东北三省》,对中国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已经有所了解,加之以前对水土流失的知识也有所涉及,所以本课主要采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完成本课的教学。

本课内容从理解上较为抽象,为了照顾不同学情,我设计了针对A、B、C三层学生的三个微课视频来完成本课的教学。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分析、归纳资料、从资料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日常生活中水土保持的具体做法,提高水土保持意识,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2、知道导致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并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3、树立“爱护家园,珍爱环境”的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教学环节:一、情景导入播放《黄河壶口瀑布》视频,在欣赏黄河壮美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黄河壶口瀑布的另一个显著特点“黄”——泥沙含量大,壶口瀑布的泥沙主要来源于黄土高原,从而引出问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二、合作探究要求:请同学们分层次选择资料,回答相应问题。

(一)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资料一:学生演示《水土流失》实验视频(明确从植被覆盖率、土壤性质、坡度大小、降水强度等方面逐一进行实验演示,观察水土流失情况)资料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图释”文字资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C层:观看实验视频并结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图释”文字资料,说一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哪些?B层:观看“水土流失”实验视频,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小组合作、探究,总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A层: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图释”文字资料,总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二)运用知识,应用生活C层:根据所学知识,思考:减缓水土流失的方法有哪些?在生活中应如何应用?B层:针对目前全国严峻的水土流失形式,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应如何做?A层:针对目前全国严峻的水土流失形式,思考治理水土流失的具体措施?三、总结归纳自然原因:植被覆盖率低、土质疏松、坡度大、降水较为集中等人为原因:乱砍滥伐、过度放牧、采矿、修路等生活中有助于“水土保持”的做法:植树种草、节约用纸、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爱护花草树木、宣传“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等。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

4.采矿;
5.修路……
(四)当堂达标练习:
选择下面文字前的字母填入框图中,分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
A、土质疏松,多孔隙,易受流水侵袭
B、地形破碎,交通不便
C、乱砍滥伐,过度放牧,植被破坏
D、土壤流失,环境恶化
E、修路、采矿等工程建设中的不合理活动
F、黄河下游河道淤积,河床抬高
G、开发历史久,人口增长快
H、气候干旱,地表植被稀疏I、降水集中多暴雨
1.图示区域所示的地貌类型中,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修建梯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B.打坝淤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C.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D.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生产
2.黄土高原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A.风沙危害
B.水土流失
C.植被破坏
D.土质疏松
3.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因素有()
A.降水集中,且多为暴雨
B.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
C.黄土中许多物质溶于水
D.乱砍滥伐,过度开垦和放牧。

初中地理_黄土高原(2)——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后果及治理措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黄土高原(2)——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后果及治理措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后果及治理黄土高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实验,讨论交流得出水土流失的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读图说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后果及其治理措施。

3,培养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小组竞赛四:教学准备学生分组分工多媒体烧杯塑料板沙土水槽纸屑(替代植被)水五:教学过程导入1,请两位学生画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的形式标注出黄土高原的范围。

2,播放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的图片引出课题。

课题水土流失严重活动前后两排学生为一组,阅读课本20、21页的内容,合作完成《水土流失小实验》,探究水土流失的原因。

分工协作:每小组中间四位同学实验操作,两侧四位同学负责记录总结实验结论。

拓展:同学们还能想到哪些导致水土流失的因素呢?结合课本20页文字内容,启发学生开放思路,发散思维,不局限于课本的语言,描述水土流失的原因。

看图说话畅所欲言我们进行一个小游戏——看图说话。

同学们阅读21页下面的资料,小组内交流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是什么?竞赛找甲、乙两组学生,板书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评价要素:小组成员的参与度;答案的准确性、全面性;板书的条理性和工整度。

分析归纳1,点评两组同学板书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2,引出——这些原因有的是人为的,有些是自然的,请两位同学把所有属于人为的原因用字母R标注出来。

找两位同学把属于自然的原因用字母Z标注出来。

追根究底课件展示:黄土高原坡度大?——黄土高原地处二三阶梯的交界处黄土质地松散?——黄土高原“风成说”降水集中,多暴雨?——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目的: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水土流失的后果1,课件展示——贫瘠的黄土地,泥沙翻滚的黄河水。

2,结合实验,小组交流。

3,点出黄土高原的地表景观的特点——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生机焕发的黄土地承转生机焕发的黄土地这一框题,当我们发现问题并且通过动手实验找到了问题的原因的时候,我们突然意识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模糊的呈现在脑海里。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

课堂练习
讨论交流
(难点巩固)
(1)为了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你有什么妙招
吗?
(2)我们这地区有水土流失的现象吗?如果有,你有哪些预防治理建
议?
课堂练习
(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
A.土壤质地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抗侵蚀作用弱
B.地面破碎,沟谷纵横,谷坡陡峻,地形起伏大
C.降水集中,变率达,多暴雨
D.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使植被破坏严重
2.有关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我国东南地区吹来的
B、黄土高原的黄土颗粒自东南向西北,越来越细
C、黄土高原地面破碎、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是自然原因和人类活
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D、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沟谷密度小,两侧有垂直方向的陡崖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非常严重,主要原因是( )
A、地表千沟万壑、光秃裸露
B、黄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多暴雨
C、人类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部分,该内容围绕着“黄土高原的范围----黄土的形成——水土流失——脆弱的生态环境——生态建设”这一主线来编写的。

每一个专题之间有着密切的因果联系,疏松的黄土容易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的水土流失促使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日益脆弱,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措施进行生态建设。

本节内容分2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明确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理解黄土的形成原因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第二课时了解其生态环境脆弱的表现,掌握进行生态建设的措施。

本节微课的设计,主要是解决第一课时中“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这一难点问题。

学情分析:
同学们在学习《黄土高原》之前已经学习了《东北三省》,对中国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已经有所了解,加之以前对水土流失的知识也有所涉及,所以本课主要采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完成本课的教学。

本课内容从理解上较为抽象,为了照顾不同学情,我设计了针对A、B、C三层学生的三个微课视频来完成本课的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分析、归纳资料、从资料中
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日常生活中水土保持的具体做
法,提高水土保持意识,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2、知道导致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并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的原因。

3、树立“爱护家园,珍爱环境”的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人
地观。

教学环节:
一、情景导入
播放《黄河壶口瀑布》视频,在欣赏黄河壮美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黄河壶口瀑布的另一个显著特点“黄”——泥沙含量大,壶口瀑布的泥沙主要来源于黄土高原,从而引出问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二、合作探究
要求:请同学们分层次选择资料,回答相应问题。

(一)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资料一:学生演示《水土流失》实验视频(明确从植被覆盖率、土壤性质、坡度大小、降水强度等方面逐一进行实验演示,观察水土流失情况)
资料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图释”文字资料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C层:观看实验视频并结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图释”文字资料,说一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哪些?
B层:观看“水土流失”实验视频,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小组合作、探究,总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A层: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图释”文字资料,总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二)运用知识,应用生活
C层:根据所学知识,思考:减缓水土流失的方法有哪些?在生活中应如何应用?
B层:针对目前全国严峻的水土流失形式,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应如何做?
A层:针对目前全国严峻的水土流失形式,思考治理水土流失的具体措施?
三、总结归纳
自然原因:植被覆盖率低、土质疏松、坡度大、降水
较为集中等
人为原因:乱砍滥伐、过度放牧、采矿、修路等
生活中有助于“水土保持”的做法:植树种草、节约用纸、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爱护花草树木、宣传“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等。

四、随堂练习
要求:请同学们分层次完成练习
C层: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A.修路
B.植被覆盖率低
C.采矿
D.过度放牧
B层:请写出生活中两条有助于水土保持的具体做法:


A层:请写出两条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

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