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第1讲 课后作业

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第1讲  课后作业
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第1讲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2019·河北黄骅月考)据史料记载,商王断定大事,要综合考虑五个方面的意见,即王本身、卿士、庶民(人)、卜(龟)和筮。如王、卿士和庶民一致同意,而卜筮反对,则以不动为好,动则不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商朝() A.商王垄断决策权B.政治带有迷信色彩

C.王权受制于族权D.已孕育早期民主制

答案 B

解析卜筮是掌管占卜的官员,商王决策要听从卜筮的意见,说明政治带有迷信色彩,故B项正确。依据“卜筮反对,则以不动为好,动则不利”,说明商王听取不同的意见,没有垄断决策权,故A项错误;材料中“卿士和庶民一致同意”不能说明王权受制于族权,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商朝的政治制度体现了神秘色彩,没有说明民主制,故D项错误。

2.(2019·河南洛阳联考)西周初年多地发生叛乱,周公东征,平定了殷地的“三监之乱”,征服了殷商在东方的势力后,分封齐、鲁、燕、卫等国。这说明西周时期()

A.分封制是当时的一项制度创新

B.实现了对东方的垂直管理

C.分封制是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

D.政治中心开始向东部转移

答案 C

解析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为进行有效统治,实行分封制,所以分封制不是周公执政时期的制度创新,故A项错误;周公平叛后,在东方分封了齐、鲁、燕、卫等国,对这些地区实行的是间接管理,不是垂直管理,郡县制才属于垂直管理,故B项错误;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和肃清殷商余孽后,分封齐、鲁、燕、卫等国,主要目的是对这些地区进行监督和管理,可以看出分封制是当时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故C项正确;从材料无法看出政治中心的转移,故D项错误。

3.(2018·甘肃会宁一中期末)周天子分封时,既规定了受封诸侯“以供王

职”“法则周公”等,同时又要给于受封者颁赐礼器,并载之文告,公布于世。周王室这些规定()

A.旨在传播周王朝先进的文化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C.凸显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

D.规范了诸侯的日常生活行为

答案 C

解析材料“受封诸侯‘以供王职’‘法则周公’……给于受封者颁赐礼器”的大意是受封的诸侯替国王办事,服从周朝法令,接受周王封赏,这体现了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传播周王朝的文化,故A项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不能反映日常生活行为的问题,故D项错误。

4.(2019·宁夏育才中学月考)“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主要强调分封制()

A.巩固了西周的统治B.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

C.扩大了西周的疆域D.促成了统一民族的形成

答案 B

解析材料强调分封制将先进的器物、制度和文化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无疑客观上推动了周边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扩展了中原文明的影响范围,故B项正确。A、C两项没有体现材料主旨,排除;统一民族的形成是在秦朝,故D项错误。

5.(2019·甘肃兰州一诊)“名义上整个帝国是‘王土’,整个帝国里的人都是‘王臣’,但事实上王所直接统属的只是王畿之地。王畿之外,封立诸侯国。周王在畿内,诸侯在国内,各把大部分土地分给许多小封君。”据此可知,周朝的社会组织()

A.相对较为松散B.为历代王朝沿袭

C.保证社会稳定D.是宗法制的核心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王所直接统属的只是王畿之地。王畿之外,封立诸侯国”可知,在分封制下,各诸侯国拥有一定的独立性,故周朝的社会组织相对较为松

散,A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秦朝已废分封制,故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维护周王室的稳定,排除C项;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与材料强调分封制不符,排除D项。

6.(2019·浙江Z20联考)史载“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侯”。淮、汉之间建有“汉阳诸姬”,其中以随(今湖北随州市)国为最大。由此可见周朝()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以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C.王权受诸侯国限制

D.天子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

答案 B

解析材料信息“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侯”等说明周朝以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故A 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不出王权受到诸侯国限制,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7.(2019·中卫一中月考)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然所谓‘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乃传子法之精髓,当时虽未必有此语,固已用此意矣。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这表明()

A.宗法传子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B.贵族统治有利于政治垄断

C.立嫡以长加强了对地方控制

D.宗法制有利于选拔优秀官员

答案 A

解析材料信息“‘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乃传子法之精髓……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说明了宗法传子制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未涉及政治垄断,故B项错误;宗法制是继承制度,和地方控制、选拔官吏都无关,故C、D两项错误。

8.(2019·贵州贵阳联考)商周时期,以祭祀先祖的宗庙为中心,国(族)人聚集而居,以全族中辈分最高、与直系祖先的血统关系最近亲的子弟构成王族,聚集

于宗庙近旁的王室区。所有同祖(族)人均居住在城邑之内,分别由宗庙中心散布到外围区域。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法观念影响社会生活B.城邑布局体现皇权至上

C.古代城市功能划分明显D.家族经济决定政治地位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商周时期同一族居住在一起,其居住地按与直系祖先关系的亲疏来划分,这是受宗法观念影响的体现,表明当时宗法观念影响了民众的生活,故A项正确。秦朝开始形成“皇权至上”的观念,故排除B项;材料并未反映城市功能的信息,故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按血缘关系的亲疏、而不是按经济地位来划分居住地,故排除D项。

9.(2019·江西南康中学月考)《春秋左传》中有一段关于宗法制的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无适:没有嫡子。钧:均等)这段记载说明()

A.宗法制是按年龄来确定继承人

B.春秋时期靠占卜解决继承问题

C.王位继承有一套较完整的办法

D.贤德是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

答案 C

解析材料的大体含义是王后没有嫡子,就立庶出长子为王位继承人;如果王子年龄相同,就以德行好坏为依据选择继承人,若道德好坏没有大的差异以占卜结果为准,由此不难看出古代宗法制有一套比较完整周密的系统规则,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为片面解读材料,排除。

10.(2019·甘肃兰州一中月考)《论语》:“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四书集注》:“佾,舞列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这表明礼乐制度的一个重要社会功能是()

A.强化君主绝对权力B.明确等级行为规范

C.教化百姓诚信向善D.促进文化发展繁荣

答案 B

解析论语的记载表明,礼乐制度有利于明确统治集团内部的尊卑等级,使行为不越规,所以礼乐制度的一个重要社会功能是明确等级行为规范,故B项正

确。材料无法体现强化君主的绝对权力,排除A项;材料信息与诚信向善无关,排除C项;材料与促进文化发展繁荣无关,排除D项。

11.(2018·河北衡水一中高三测试)春秋时期,鲁国的三桓、齐国的田氏、晋国的六卿等,无不凭借其宗族势力,令王室吃尽苦头,致使公室有了“去大族不逼”的感叹。这说明()

A.分封制崩溃之源B.宗法制瓦解之困

C.世官制兴盛之始D.大一统形成之势

答案 B

解析材料说明春秋时期诸侯国利用家族对抗王室,体现出春秋时期宗法制趋向瓦解,B项正确。分封制崩溃的根源是经济发展,故A项错误;选官制度不符合材料主旨,C项错误;D项发生在秦朝时期,排除。

12.(2019·安徽阜阳调研)“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上述古语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

A.宗法血缘关系B.尊卑等级意识

C.家国同构观念D.以民为本传统

答案 C

解析从材料“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孝、忠”等信息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家国同构、家国同等的思想观念,故C项正确。宗法制是关于继承权利和财产的有关规定,材料不能反映A项说法;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尊卑等级观念和以民为本的传统,故B、D两项排除。

二、非选择题

13.(2019·贵州思南中学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周在实力上并不如商朝,在征服商朝以后,必然面临着如何统治一个庞大国家的严峻问题。西周初建之际,中原地区出现了范围很大的权力真空,这就给周初实行大分封提供了方便条件。在夏商两代的千年统治中,名义上是版图广阔的大国,而实际上众多百姓仍被分割在一个个小国(包括诸侯国或臣服方国)里生活,经济、政治、文化,思想、习俗各方面都有不小差异,在不同的小国之

间,心理上也有一定隔阂,当时实行分封制,容易为社会所接受,有利于巩固新兴的政权。

——摘编自胡章华《浅论周初实行

分封制的原因》材料二关于西周的历史,罗香林认为:“他(周武王)把过去已被人灭掉的部落或诸侯之国重新建立起来。这在当时,曾得到大众的拥护,是其获得的第一步成功。第二步是完成了对亡殷的防范工作……第三步是以功臣开发边区,‘屏藩王室’而封建诸侯,这使亲亲贤贤的工作也随之成功了。”王玉哲认为:“周武王东征灭商后,曾经进行分封,在黄河流域各地区,广建侯卫……但这次分封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东方还没有大定下来,有些诸侯仍不能赴国……且埋下了政治的隐患。”

——摘编自罗香林《中国民族史》和

王玉哲《中国上古史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周初实行分封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两位研究者对西周历史的认识。

答案(1)原因:疆域广阔而力量不足;中原地区出现权力真空;各地经济文化差异大。

(2)认识:二人都认为分封制是西周基本的政治制度,但二人对周武王分封效果的认识不同。罗香林认为周武王分封取得了成功,巩固了西周的统治;王玉哲认为分封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且留下了政治隐患。

解析第(1)问,由材料“面临着如何统治一个庞大国家的严峻问题”“原地区出现了范围很大的权力真空”“经济、政治、文化,思想、习俗各方面都有不小差异……实行分封制,容易为社会所接受”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二“‘屏藩王室’而封建诸侯,这使亲亲贤贤的工作也随之成功了……但这次分封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东方还没有大定下来,有些诸侯仍不能赴国……且埋下了政治的隐患”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位研究者对西周历史的认识。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平王东迁后的混乱形势,表现为三个方面:一、周王室丧失了对诸侯国的约束能力。东迁依靠晋、郑两国。东迁后,周室仅有洛阳周围数百里之地,相当于一个小国。春秋初晋国内乱无暇外顾,郑国操王室权柄。郑武公死后,平王想立虢公为卿士,因郑庄公不满而罢。为取信于郑国,平王还与郑庄公交换太子为质,史称“周郑交质”。平王死后,桓王又想使虢公执政,郑庄公派士兵抢收周地温和成周的庄稼,史称“周郑交恶”。桓王十三年(前707年),桓王罢免了郑庄公的王室卿士之职,郑便与周兵戎相见,战斗中郑军“射中王肩”,天子威信扫地。西周有诸侯定期向王室述职纳贡的制度,而春秋时诸侯国不再遵守。被视为执行周礼典范的鲁国也不照旧制行事了,“春秋之世、鲁之朝王者二,如京师者一,而如齐至十有一,如晋至二十”,“鲁大夫聘周者仅四,其聘齐至十有六,聘晋至二十四”。失去朝贡使王室陷入贫困,甚至要向诸侯“求赙”(要财物助丧)、“求车”“求金”。

——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先秦卷材料二孔子很重视周礼,把西周看作是理想的时代,尽管他对于旧制度认为应该有损有益。在他看来,作为贵族行动规范的礼,不应该仅是一种形式,最重要的是礼跟仁的结合。如果离开了仁,礼就没有意义了。所谓的仁就是“爱人”,是贵族才能具备的一种品德。孔子周游列国,受到各国的款待,但他没有得到亲自检验自己政治理想的机会。

面对当时的实际,墨家要求做到“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反对当时君主和贵族的奢侈无度,以“去无用之费”。墨家还竭力宣扬天下如能“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由此出发,墨家反对当时以强欺弱的残酷战争。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时期社会秩序混乱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与墨家在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

答案(1)原因:周王室衰微,周王丧失对诸侯国的约束力;宗法制和礼乐制

遭到破坏;生产力发展,诸侯国实力发展不平衡,争霸战争突显;地主阶级逐渐兴起,推动诸侯国内部政权变动。影响:一方面,诸侯争霸引起社会动荡,给人民带来了重大灾难;另一方面,打击了旧贵族势力,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2)主张:孔子主张“仁”“礼”结合;重视周礼,主张恢复西周社会秩序。墨家主张官民无贵贱之分;提倡节俭,反对浪费;主张“兼爱”“非攻”(反对诸侯之间的不义战争)。

评价:孔子主张实行“仁”“礼”,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稳定和维护社会秩序,但在春秋后期奴隶社会逐步瓦解的时代背景下,这种保守主张不利于社会关系变革,无法实现其政治抱负。墨家“节俭”“兼爱”“非攻”等主张反映了当时普通民众的愿望,有利于促进社会关系的缓和,但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难以实现。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中“周王室丧失了对诸侯国的约束能力”“春秋时诸侯国不再遵守。被视为执行周礼典范的鲁国也不照旧制行事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加以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孔子主张,据材料二“重视周礼,把西周看作是理想的时代”得出重视周礼,主张恢复西周社会秩序,“最重要的是礼跟仁的结合”得出主张“仁”“礼”结合;墨家主张,据材料二“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得出官民无贵贱之分,由“反对当时君主和贵族的奢侈无度”可知墨家提倡节俭,反对浪费,根据“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得出主张兼爱非攻。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及时代局限性。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作业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作业 一.填空题: 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风向】.【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 数据a。 3.天气是指【我们所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1.【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风向】。 2.我们知道的天气现象有【晴.阴.雨.多云.风.雷.电.雾】等。 1.测量气温要选择【通风】的地方。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中午】的气温最高。 2.气温是【指大气的冷热程度】。 3.测量气温的工具是【温度计】,气温的单位是【摄氏度】,符号表示为【℃】。 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 【西南风】。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2.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风向标的箭 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3.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4.【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 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二.判断题: 1.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 2.适宜的天气会让我们的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身心舒畅。【√ 】 1.温度.风向.降水量.云量都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 2.天气预报只报道阴.晴.雨.雪的天气情况。【× 】 3. 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规律。【√ 】 1.同一时间,任何地方的温度是一样的。【× 】 2.我们留心天气变化可以减少生活中的损失和麻烦, 还可以保证身体健康。【√ 】 二.简答题: 1,.我们知道哪些天气现象? 答:晴.阴.雨.雪.冰雹.风.雷.电.雾等。 2.下雨的好处和坏处有哪些? 答:好处是空气清凉清新,坏处是道路泥泞,影响交通,淋雨受凉容易生病,不适时宜 也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等

苏教版(2019)技术与设计201_第一单元 结构及其设计

第一单元 结构及其设计 一、选择题 1. 图1-1所示为一款机械手。在力F 作用下,拉杆通过连杆带动夹持手绕着销轴转动, 将工件夹紧。连杆和夹持手的主要受力形式是( )。 A. 连杆受拉、夹持手受弯曲 B. 连杆受压、夹持手受压 C. 连杆受压、夹持手受弯曲 D. 连杆受弯曲、夹持手受弯曲 参考答案:C 考点:技术素养(物化能力),学科内容(认识结构的受力)。 解析:一个设计合理的结构,应该能承受正常范围内,外界的各种作用力,能抵抗各种 变形。要清楚在这些力的作用下,构件能否安全、可靠地工作,就需要分析构件的承载能力。 根据构件的受力和变形形式,可以将构件的受力分为受拉、受压、受剪切、受弯曲、受扭转 五种基本形式。在分析构件受力时,要明确结构的状态,每个构件的受力效果及形变情况, 并且要关注力与力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在结构上,其形态变化也应该是相互的。当拉杆受 力F 作用后,连杆会随力的方向运动,连杆外的作用支点受力向内,导致其构件变短而受压, 夹持手受三个点的力,受弯曲。 2. 图1-2所示为一款木制衣帽架。为了提髙其稳定性,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 增大底座的支撑面积 B. 缩小立柱的截面积 C. 降低衣帽架的高度 D. 缩短衣帽钩伸出的长度 参考答案:ACD 考点:技术素养(创新设计、物化能力),学科内容(结构的稳定性)。 图1-1 图1-2

解析: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维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如果一个物体的结构不能有效地抵御荷载的作用,那么该物体就很难保持原有的平衡状态。降低重心位置、增大支撑面、设计三角形,以及保持重心位置在支撑面内都是有效提高结构稳定性的办法。缩小立柱的截面积并没有提高结构的稳定性,所以不合理。同时,在考虑结构稳定性时还要同步考虑结构的功能。 3.图1-3所示为用硬纸板制作而成的座椅,具有一定的强度,能承受一个成年人的重量。以下不属于影响纸板座椅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A.硬纸板的强度 B.硬纸板连接处的结构 C.硬纸板与硬纸板之间的连接方式 D.纸板座椅座面的高度 图1-3 参考答案:D 考点:技术素养(创新设计、物化能力),学科内容(结构的强度)。 解析:结构抵抗荷载的能力用强度来表示。结构强度是指结构具有的抵抗被外力破坏的能力。当结构构件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各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发生改变,产生一种抵抗外力与形变的力,称为内力。影响结构强度的因素有结构的形状(包括截面形状)、连接方式及材料的选择等。D选项改变座椅座面的高度,就改变了结构的重心,会影响结构的稳定。 4.小明要制作一个木桥模型,用截面为20毫米×10毫米的木条制作两侧的梁。下列是梁的四种支撑方案,从结构强度方面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第一单元练习题与答案

《有机化学》第一单元练习题 使用班级:专科2010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 命名下列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 C C CHCH 3Cl CH 3CH 2 H 1. CH 3CH 2CH 3 2. 3. 4. (CH 3)2CHC(CH 3)2 CH 3CHCH 3 5. (CH 3)3CCH 2CCH 3CH 2 6. C C H CH 3 C 3H 7-i C 3H 7-n 7. (3E )-2-甲基-1,3-戊二烯 8. 2,2,5-三甲基-3-己炔 9. 反-4,4-二甲基-2-戊烯 10. 3-乙烯基-1-戊烯-4-炔 11. (2E,4E)- 2,4-己二烯 12. 2-甲基-1-丁烯-3-炔 1.(E )-2 -氯-3-己烯 2. 仲丁基 3. 2,2,4-三甲基戊烷 4. 2,3,3,4-四甲基戊烷 5. 2,4,4-三甲基-1-戊烯 6. (E )-3-异丙基-2-己烯 7. (3E )-2-甲基-1,3-戊二烯 8. (CH 3)3CC CCH(CH 3)2 9. C C H CH 3 H C(CH 3)3 10. 11. 3(9)(10) CH 2H C=C =C CH 3

CH (8) H H CH 3 CH 3 (9)(CH 3)2C=CHCH=CHCH 3 12. C CH (3)HC CCH 2Br CH=CH C CH (6)HC C C CH 3 CH 2 二、选择题 1.下列两烷烃,分子式均为 C 8H 18,哪一个沸点较低? b (a) (b)() 2.一列两个己二烯,哪一个能量较低? a (a) (b)( ) 3.下列各组化合物中有顺反异构体的是:( )c CH 3 CH 3CH 2C CH 3 CH CCl 2CH 2CH 3CH 2CH CBrCl CH 3CH 2CH C CH 3CH 3 A. B. C. D.4.下列化合物加入 ,有白色沉淀的是 。 A. B. C . D. 5.下列烯烃与浓硫酸的反应活性最大的:( ) D A. B.C. D.CH 3CH CHCH 3CH 3CH 2CH CH 2CH 2 CH 2 (CH 3)2C CH 2 6. 比较下列化合物构象最稳定的是( )

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单元练习题1(含答案)学习

第一单元训练: 一、选择题 1.我们所用的板凳属于()结构。 A 实心结构 B 框架结构 C 空心结构 D壳体结构 2.在举办运动会的时候,运动员在单杠上做大回环姿势时,会使杠体产生()变形。 A 拉伸 B 弯曲 C 压缩 D断裂 3.下列属于恒载的是()。 A 雪载 B 风载 C 雨载 D房梁 4.下列属于拱结构特点的是()。 ① 矩形平面。② 美观。③ 有利于承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5.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有()。 ①物体的形状。②材料。③材料之间的联接方式。④物体重心的位置。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6.分析下列物体的结构类型,判断哪个不属于壳体结构() A 西瓜 B 圆形陶瓷饰品 C 贝类 D金字塔 7.我们常用的 A 形梯不采用铅合金片,而是采用长方形截面的构件,这说明以下哪能个因素()影响着结构的强度 A 材料 B 形状 C 构件 D连接方式 二、填空题 1.我国的硬木家具之所以受到世界瞩目的主要原因是()。 2.结构也可以看为()与()之和。 3.结构的本质是()。结构从力学的架构和形态分为(),(),()。

4.荷载按时间分为(),和(),与之分别对应的例子有(),(),()。 5.结构稳定性指的是()。 三、自然界中的椰子、桂圆、西瓜、贝类、蛋、龟等,都属于壳体结构。它们遵循着适者生存的法则,经过漫长的岁月的演变,选择了最合理的外形。它们以较薄的外壳,获得了较大的承受外力的卓越性能。这一事实,给我们带来了发明创造的宝贵灵感!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它们以较薄的外壳,获得了较大的承受外力的卓越性能(用力学知识解释) 2、人们运用仿生学,制造了许多壳体结构的物品请举几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D 4C 5C 6D 7B 二、 1、它采取了榫卯的构造形式。 2.构件与架构。 3.承受力和抵抗变形。框架,实心,壳体。 4.恒载,活载,偶然荷载。书,雨,龙卷风。 5.结构具有阻碍翻倒或移动的特性。 三、 1、这种结构受到外力冲击时,外力将由弧面整体分担承受,抵抗变形。 2、头盔、安全帽、台球、灯泡等。

第一单元作业1 答案

《从实验学化学》检测题(一)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氯化银,如碳酸银也是白色沉淀,但碳酸银能溶于稀硝酸,所以检验氯离子选用的试剂是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以排除碳酸根离子的干扰。 2.【答案】B 【解析】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有蒸发结晶、降温结晶等方法。 3.【答案】D 【解析】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的Cl﹣浓度为3 mol·L-1。 A项,150 mL 1 mol·L-1的NaCl溶液中Cl﹣浓度为1 mol·L-1,与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的Cl﹣浓度不相等; B项,75 mL 2 mol·L-1的NH4Cl溶液中Cl﹣浓度为2 mol·L-1,与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的Cl﹣浓度不相等; C项,150 mL 2 mol·L-1的KCl溶液中Cl﹣浓度为2 mol·L-1,与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的Cl﹣浓度不相等; D项,75 mL 1 mol·L-1的FeCl3溶液中Cl﹣浓度为3 mol·L-1,与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的Cl﹣浓度相等。 4.【答案】B 【解析】闻气味时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应用手轻轻扇动使气体进入鼻孔,A错误;试剂瓶的瓶盖取下时应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B正确;不能用手接触药品,防止腐蚀皮肤,C错误;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液体不能直接倒入漏斗内,漏斗下端尖嘴紧靠烧杯壁,D错误。 5.【答案】B 【解析】认为0.5 mol·L-1×1 L=0.5 mol是Na2CO3的物质的量,所以100 g>53 g视为偏高,实际上应是Na2CO3·10H2O的物质的量,应为286 g·mol-1×0.5 mol=143 g,故A偏低;定容时平视时,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刚好相平,俯视时液面的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即实际加水量少于应加水量,故B中浓度偏高;C 中对用于稀释或溶解的烧杯,如不数次加水冲洗并将洗涤液也转入容量瓶,会使溶质损失,使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D中定容后,当振荡、静置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这是由于液体沾在瓶壁和磨口等处所致,不会造成偏差。 6.【答案】D 【解析】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专用仪器,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器,不能用作溶解固体、稀释浓溶液的容器,不宜贮存溶液;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需要干燥,不能用配制的溶液润洗。 7.【答案】D 【解析】蒸馏实验中,温度计测量的是蒸气的温度,其水银球应该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若温度计水银球放在支管口以下位置(如装置A和B),测得蒸气的温度偏低,会导致收集的产品中混有低沸点杂质;若温度计水银球放在支管口以上位置(如装置D),测得蒸气的温度过高,会导致收集的产品中混有高沸点杂质。 8.【答案】A 【解析】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之比与摩尔质量成反比, 质子数之比为∶=1∶1;同温同压下,密度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32∶44=8∶11;物质的量之比为∶=11∶8;原子个数比=∶=11∶12。 9.【答案】D 【解析】根据单位可确定“5.04×10-3mol·L-1”表示葡萄糖的物质的量浓度。 10.【答案】D 【解析】玻璃材质仪器受热面积较大时,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如烧杯、锥形瓶和烧瓶,一般要垫上石棉网或用水浴方式加热;玻璃材质仪器受热面积较小时,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如试管;陶瓷或铁质材料可直接加热,如蒸发皿和坩埚。⑦表面皿不能用来加热。 11.【答案】C 【解析】Al为+3价金属,0.5 mol Al与足量盐酸反应失去1.5 mol电子,转移电子数为1.5N A,A错误;标准状况下,22.4 L氨气与22.4 L氮气的物质的量都是1 mol,1 mol氨气分子中含有4 mol原子,B错误;7.8

小学一年级的美术下册的第一单元总结复习的作业设计.docx

一年级美术下册第一单元的作业设计 李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体上有一个比明的特点: 1、含了美的画知和技能,但在的教学内容里,却以一种趣味的操作和活中体出来的。没 画的基本功但却促使学生去探索的方法,并且使学生了解到美的用性,也培养了学生的仔 地察事物的。 2、学生了解到美的目的是表自己身生活的事。 3、和想思是美中所需要的特,从小加以培养本册也有所重点体。 二、学生分析 学生通第一学期的学在美的造型和技能和方面都有所形成,但需加学生的仔察、致表、想象、手制作的能力。 三、教学目 1、不同工具,用以及身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 所、所感所想的事物表出来,体造型活的趣。(造型、表) 2、不同工具,用身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行合和装, 体制作活的趣。(、用) 3、自然和各美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短的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欣、述) 4、采用造型游的方式行无主或有主的想象、作、表演和展示。(合、探索) 四、第一元的作: 第一《船》的作 一、学生作性践活 1、宣布作要求:想象力画一艘乘破浪的大船。 2、学生作,巡。件出示下列几种常的船的画供生参考。 要点:不同的船有不同的表方法;行适当的背景添加。 3、展示部分学生作品,价交流。 4、析作品,是了更好的启作思,延趣,画言与叙述言的互助,一步培养学生 的合学能力 二、拓展延伸 1、最大的船有多大世界上什么船最先将来的船会是什么的 2、民有什么船 3、找有关船的事件,如:泰坦尼克号、中山、和下西洋??。 第二《呀》的作

一、体现表现创新 1、画出植物各生长期色彩丰富的变化,可使画面更美。 2、可添加各个时期出现的小昆虫、动物,然后环境因素,使画面更丰富。 3、大胆想象,画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精彩作品来。 二、欣赏评价延伸。 1、学生相互点评作业,优秀作品集中展示,通过投影放大共同欣赏。 2、课后延伸:把老师给你的种子带回家,种起来,看看会长成什么样子 第三课《出壳了》的作业 一、学生作业。 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创作一幅小动物破壳而出的作品。 作业要求: 1、构图完整,能够突出主要内容。 2、注意主题和背景的颜色,背景的颜色衬托突出主体。 3、画面中要注意妈妈和宝宝的关系。小画家们,动笔吧!(教师巡回辅导) 二、作业评价。 请同学把作品张贴到前面的黑板前,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说明原因和感受。三、拓展延伸: 用其它的方法表现小动物出壳的故事。 一年级下册美术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补缺。(48 分,每空 4 分) 1、 _____ 、_____和三角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基本形状。 2、《长呀长》颜色怎样搭配才好看土黄与_____、柠檬黄与 ____、绿与 _____。 3、这个学期老师让你们带________、________为主的美术工具。 二、我是小小画家。(52 分) 1、运用点、线、面的方法来完成一幅画。要求:内容健康、自定。(20 分)

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楷.(kǎi) 彷.徨(fáng) 轻捷.(jié) 深恶.痛绝(wù) B.弄.堂(nòng) 选聘.(pìn) 元勋.(xūn) 气冲斗.牛(dǒu) C.无垠.(yín) 赫.然(hè) 涉.猎(shè) 鲜.为人知(xiǎn) D.挚.友(zhì) 衰.微(shuāi) 明朗.(lǎng) 锲.而不舍(qì)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孕育奠基疙瘩潜心贯注 B.无暇黯淡咳嗽一返既往 C.嘱咐兽铤署名锋芒毕露 D.草率萦绕开拓慷慨淋漓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鞠躬尽瘁 ....”正好准确地描述了诸葛亮的一生。 ....,死而后已 B.“冷血护工”虐待养老院老人的事件曝光后,社会各界群众义愤填膺 ....。 C.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 ....,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D.我国大江南北分布着众多巧夺天工 ....的自然景观,雄伟的泰山、险峻的华山、奇绝的黄山、秀丽的庐山……无不让人叹为观止。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 ....,终会拥抱大海。 B. 二战中日军恶贯满盈,家喻户晓。 C. 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 D.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B.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C.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D.当外国友人来杭州时,受到了杭州人民的热烈欢迎。 6.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 B.如今,年轻人喜欢上网购物,一些老年人也加入到“淘宝一族”。

第一单元作业

第一单元练习题 1.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学科研究的是( ) A.培育新花品种,增加观赏价值 B.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的人造纤维 D.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2.下列四个词语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花香四溢B.海市蜃楼 C.木已成舟 D.蜡炬成灰 3.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①有状态和颜色发生变化②有发光,放热③有新物质生成④有气体放出 A.②③ B.③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 4.(2019-山东聊城)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获得结论 5.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燃烧过程中蜡烛熔化 B.产物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 C.产物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白烟 6.在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中,某学生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 可以检验香烟燃烧是否有气体生成,为了使香烟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澄 清石灰水,活塞应向移动 7.(1)某校学生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进行了以下实验:点燃一支蜡烛,竖直放在桌面上,用烧杯罩住请依据此实验回答问题:蜡烛燃烧时,观察到烧杯内壁产生水雾,说明石蜡中含有元素; (2)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利用氧气传感器测定了蜡烛燃烧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情况,设计并完成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得出了如图3所示的氧气含量的变化曲线图,根据图3所示的曲线图,同学们得出了以下结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只有当氧气耗尽时,蜡烛才会熄灭 B.蜡烛熄灭时,集气瓶内仍有氧气 C.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8. 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A.漏斗 B.量筒 C.试管 D.烧杯 9. 关于药品的取用,不正确的操作是() A. 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应用药匙 B. 取用较大块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用镊子 C. 实验室没说明用量,一般液体取1?2 mL, 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D. 从试剂瓶取出的溶液如果超出了需要用量,应将超量的部分倒回原瓶内 10. 关于量筒的使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可以在量筒中进行 B. 量取8 mL液体时,应选用50 mL量筒 C.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高点保持水平 D. 向量筒中倾倒液体至接近刻度线时,改用滴管滴加 11.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平放且俯视读数,读数为20 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读数为5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 A.大于15 mL B.等于15 mL C.小于15 mL D.无法确定 1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①具有腐蚀性、易潮解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 ②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③将鼻孔凑到集气瓶口闻收集的气体气味 ④可以用药匙或锡子取用固体药品⑤为了节约药品,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 ⑥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灭 A.①②④⑤ B.①④⑥ C.③⑤ D.①④⑤⑥ 13.指出下列操作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

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18年春季学期3月份语文检测

满分:100分时间:150分钟 分)积累运用(20一、 分)、阅读下列这段话,给汉字加上拼音,给拼音补上汉字。(41f )的毛白

杨,伸着绿如好一派生机àng然的蓬莱仙境啊!这里有身材秀颀(.)龙般的枝丫向你(翠的叶子向你致意;有躯干枯jí的古松,展着如虬ěī.)朵向你欢呼,让人不能(án斗艳的奇花异草,挥着花骨问好;这里有争y.zh ǜ立流连!不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字写在横线上(2 分)不言而喻振耳欲聋 A、坦荡如砥争姸斗艳刻骨铭心忍俊不禁 B、一泄千里纵横决荡 因地治宜不折不扣 C、贯穿始终潜滋暗长 藏污纳垢一如即往略胜一筹D、盘虬卧龙 8分)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淮南秋雨夜,。(《闻雁》)1 ),泥香带落花。(《迎燕》)2)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而不,而不,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3 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石榴》))、《池鹤》中的“?。”一句表现出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4)“鹤立鸡群”和《池鹤》中的“,。”一句都是写鹤的品格与仪表在一群鸡5 里头显得很突出。 2分)。、选出说法有错的一项()(4、《紫藤萝瀑布》和《海燕》都是状物抒情的散文,都表达了作者积极向A 上的健康情怀。、《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构思精巧、情景交融又富有哲理的散文,题目中B“瀑布”一词,用象征手法既状写出紫藤萝盛开的壮观,又暗示生命长河的伟大。、《马说》是一篇议论文,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不能识别人C 才,反而摧残人才、埋没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懑之情。、茅盾的《白杨礼赞》和高尔基的《海燕》都运用了象征手法。D、请你仿照下面示例,从“棉花、帆、钉子、谷穗、牡丹、梅花、菊花、竹5 2子”等选项中任选两个,各写一句含有生活哲理的格言。(分)1 / 9 示例①根:蓬勃向上的生命,以及默默无闻的奉献,全部属于大地母亲;如果离开大地的怀抱,一切的成就,都会成为泡影。 示例②藕:无论是生活在水中,还是生活在淤泥里,都能够保持一个纯洁的灵魂。 格言①: 格言②: 6、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的片断,仔细阅读后,对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有语病和错别字包括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加以修改。(2分) 早晨我们不得又被闹钟叫醒,狼吞虎咽地吃完早饭,然后冒着危险在马路上与汽车出生入死;由于上午的学习惯性和未完成的课堂作业,我们一边吃饭一边还在大话学习,讨论学习生活;傍晚回到家,吃完晚饭,又开始做家庭作业,一直做到两眼惺松而入睡。 二、阅读理解。(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2题。(18分) 甲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作业(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业 一、写出下面字母对应的大写字母,并按照字母表的顺序重新排列大写字母。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用“\”划去加粗字错误的读音。 让座(ràng làng) 雨夹雪(jiājiá) 纯净(jìn jìng) 游泳(yóu yiú)姓氏(sìshì) 喜欢(huan huang)三、比一比,选字组词。 [万方] [右友] ( )一( )向( )情( )手 [人入] [生牛] ( )门( )们母( ) ( )日 四、按要求完成练习。 1.“方”的第三笔是________。“冬”的偏旁是________(①折文②反文)。 2.“飞”的第一笔是________。含有这个笔画的字还有________、________。 3.“国”是__________结构。这种结构的字还有________、________。 五、选择正确答案。(填序号) 1.今天天气( )朗,我的心( )很好。我( )你去我家玩吧!

①情②请③睛④晴 2.下面的名字中,哪一个不是复姓?( )。 ①上官仪②欧阳修③赵子龙④司马光 3.下面哪一项不属于预报天气的词语?( )。 ①霜冻②雷电③冰雹④雪融化 4.“一阴一阳,一短一长,一昼一夜,一热一凉。”这则字谜的谜底是( )。 ①相②明③时④春 六、连词成句。(填序号) 1.①在②小青蛙③荷叶④底下⑤游泳___________________。 2.①都会②字谜③猜④我们_________________。 七、读儿歌,完成练习。 1.用“√”给儿歌中的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花儿露笑脸”指( )。①花开了②花笑了 “小草伸长腰”指( )。①小草刚睡醒②小草长高了 3.儿歌中的燕子、喜鹊在春天里都忙着做什么呢?选一选。(填序号)

(完整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找春天》作业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第一课《找春天》作业设计 预习作业: 一、我会认 1.词语 害羞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探头嫩草音符触到2.生字 羞遮掩躲探嫩符触鹊 二、我会读 课文我已经会读了,我还能读得很熟练,我要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探究作业: 一、找找说说,看看哪两个字组成词语。 野芽树草桃枝柳花嫩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二、照样子,填一填。 遮掩遮遮掩掩认真 _________ 躲藏 _________ 开心 _________ 三、写一两句赞美春天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拓展:选择适当的时机,和爸爸妈妈到野外实地观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下自己发现的春天。(可以画一幅画,可以写几句话,也可以和

同学演一演。) 第二课《古诗两首》作业设计 预习作业: 一、我会认 一岁一枯荣住宿徐公店篱落疏疏未成阴 二、我知道 通过查找资料,我知道白居易是________朝大诗人,除了《草》,我还会背他的《___________》。 探究作业: 1.《草》这首诗中,“野火烧不尽,春天吹又生”两句的意思是:。 2.假如你就是《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杨万里,请你为大家介绍一下这里美丽的景色吧! 3.填一填 离离, 。 野, 。 课后拓展: 1.背诵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诗作或其他诗人写的关于春天的诗。

2.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剧。 第三课《笋芽儿》作业设计 预习作业: 一、我会认 笋芽呼唤揉眼睛轰隆隆漆黑扭动钻出来爱抚唠叨终于辫子滋润山冈自豪 二、我会读 课文我已经会读了,我还能读得很熟练,我要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探究作业: 一、找找抄抄,我从课文中找到了描写美好春光的句子,还抄写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照样子,填一填。 春雨沙沙沙,沙沙沙,笋芽儿呀,快醒醒,快醒醒, 春雷轰隆隆,轰隆隆,笋芽儿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笑盈盈,笑盈盈,笋芽儿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拓展: 1.词语积累,找一找关于描写春天的词语。 2.阅读主题学习丛书第一单元的课文,找出描写春天的句子或段落,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姓名:______ 一、填空。 1、574÷3,商的最高位在( )位,商是( )位数。 2、6个百除以2得( )个百。 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4、()27÷7 ,使商是三位数方框里最小填( ),如果商是两位数方框里最大填( )。 5、估算291÷3,把291看作( ),商大约是( )。 6、0除以( )的数都得0。 7、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写( )占位。 8、除数不变,被除数缩小几倍,商就( )。 9、在24÷8中,被除数扩大3倍,商是( )。 10、把108个练习本平均发给9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 )个练习本。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还是三位数。………………………………( ) 2、0÷3=3÷0=0。……………………………………………………( ) 3、估算的结果比实际的结果大。……………………………………( ) 4、被除数的末尾有0,商的末尾也一定有0。………………………( ) 5、除法里的商一定要比除数小。……………………………………(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括号里。 1、 ( )24÷6 ,商是三位数,被除数的最高位可能是( )。 A、1 B、5 C、6 D、7 2、414÷9的商是( )。 A、大于50 B、小于50 C、等于50 D、等于40 3、在除法里,余数比除数( )。 A、大 B、相等 C、小 D、不一定 4、最大的三位数除以最大的一位数,商是( )。 A、101 B、110 C、100 D、111 四、按规律填空。 1.100、85、70、55、( )、( )。 2.12、24、48、96、( )、( )。 五、计算。 1、口算。150÷3= 800÷3= 500÷5= 480÷6= 240÷8= 200÷4= 490÷7= 37×10= 28×30= 630÷7= 2、估算。591÷3≈ 893÷9≈ 786÷4≈ 317÷8≈919÷9≈581÷3≈ 493÷7≈ 248÷5≈ 3、笔算。 639÷3= 306÷9= 427÷7= 804÷2= 721÷7= 624÷6= 196÷4= 240÷6=

一下第一单元 课堂作业设计

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堂作业设计 东孚中心小学杜娟 上下课堂作业设计 1、拍一拍 (1)教师发口令,上下拍手 (2)听反语,教师说上面,学生拍下面,反之亦然 (3)小组互相合作 2、写一写(数字宝宝) 在上面写比13大比20小的数 在下面写比7小的数 3、画一画 动手画一画能表示上下位置关系的图,并说一说 4、想一想 欢欢住在迎迎家的楼上,京京住在贝贝家的楼上,但在迎迎家的楼下,他们4个人中,住在最上面的是(),住在最下面的是()。 前后课堂作业设计 1、数字宝宝排排站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填一填: 13的前面是(),后面是()。 16在()的前面,在()的后面。 15的前面有()个数,后面有()个数,一共有()个数。 2、找一找 在教室里,我的前面是(),我的后面是()。我们组坐在最前面的是(),坐在最后面的是()。 3、想一想 同学们排队做早操,小明站的一排,从前往后数他是第5个,从后往前数他是第3个,这一排一共有几个同学?

左右课堂作业设计 1、辨一辨,填一填 左手的号码是,右手的号码是。 2、连一连 3、小动物排排站 (1)、从左边数起,排第(), 从右边数起,排第()。 (2)、的左边有()只小动物,右边有()只小动物。 (3)、圈出右边的3只小动物。 4、想一想 小朋友们排队玩游戏,小明的左边有6个人,右边有8个人,一共有()人。

位置 1、按要求填一填 2、按要求在右边的方框中画 (1). 苹果在正中间 (2). 三角形在苹果的上面 (3). 苹果的下面是香蕉 (4). 圆形的右边是苹果 (5). 正方形在香蕉的左边 3、想一想 (1)、☆的右边是( )。 (2)、■的上面是( )。 (3)、◎在第( )排第( )个位置上。 (4) 、把◇画在第四排第4个位置上。

第一单元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人民版九年级第一单元复习测试题 (满分:100分;时量:70分钟) 一、选择题(请选择唯一正确答案填入表格中,50分) 1.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走进我们的生活。下列有关互联网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上网可以无所不能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③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发生了变化④很多事情不用舟车劳顿,不用费时周折,我们的愿望就可以实现() A.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影响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A.和平与发展 B.资源与战争 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经济发展与社会和平3.当代国际社会的基本特征是①经济全球化②国际格局多极化③信息化④产品社会化()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4.今天我们的生活与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应该①树立和培养平等、开放、参与的全球观念②尊重每个国家的文明、价值观念、风俗习惯③为世界献出我们力所能及的爱④为世界的和平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5.下列是中国对国际社会负责的表现的是()①力所能及的援助发展中国家②不搞军事竞赛③共同呵护地球家园④促进人权事业的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对亚太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②在国际舞台上,今天的中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③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也离不开世界④我国的日益强大,对世界是一个最大的威胁 A.①②③B.②③④C. ①③④D.①②③④ 7.与发达国家比,我们在很多方面存在差距,因此我们要()①从大局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②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③大力扩充军备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④ 8.随着中国的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的中国已为国际社会所认可 A.反对霸权主义B.维护世界和平 C.和平、合作、负责任D.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9.文化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该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我们要固守中国传统文化 B.我们要坚决抵制外来文化 C.我们要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D.对待不同文化我们应尊重多样性,平等交流 10.当你送给西方朋友礼物时,他(她)表达感谢的方式是一个拥抱,你对此的看法是()A.非常不自在,拒绝拥抱B.无所谓,漫不经心 C.尊重对方的方式D.非常欣赏,以后也这样做 11.下列能体现中国积极走向世界的是①加入世贸组织②扩大对外开放③与世界190多个国家建交④不断发展,成为维和重要力量()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2.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等代数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设 )()(),(),(x F x p x g x f ∈, 且)(x p 在F 上不可约,如果)()()(x g x f x p ,则 ( ) A 、)()(x f x p 且)()(x g x p B 、)()(x f x p 但p (x ) g (x ) C 、p (x ) f (x ) 且p (x ) g (x ) D 、 )()(x f x p 或)()(x g x p 2.下列关于多项式整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任何多项式都不整除零多项式 B 、零多项式与任何多项式都互素 C 、零次多项式与任何多项式都互素 D 、零次多项式与零次多项式不互素 3.下列关于多项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若1) ()()()(=+x g x v x f x u ,则()(),(x v x u )=1 B 、若)(),(x g x f 都与)(x h 互素,则()(),()(x h x g x f )=1 C 、任一多项式 )(x f 都与零多项式互素 D 、任意两个零次多项式都互素 4.设)()(),(),(x F x h x g x f ∈,如果)()(x f x h ,则 ( ) A 、[])()() (x g x f x h + B 、[])()()(x g x f x h - C 、)()() (x g x f x h D 、)()(x g x h 5.设 )(x f ,)(x g 是有理数域Q 上的两个互素多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x f 与)(x g 在实数域上也互素 B 、)(x f 与)(x g 在实数域上不互素 C 、)(x f 与)(x g 在复数域上不互素 D 、)(x f 与)(x g 在任一数域F (≠Q)上都不互素 6. 若][)(),(),(x R x h x g x f ∈,且)()()(2122122x h x x g x x f s n m l k +++=,其中 +∈Z s m n l k ,,,,,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 、 0)(,0)()(=≠=x h x g x f B 、 0)(,0)(,0)(≠≠=x h x g x f C 、 0)()()(===x h x g x f D 、 不能确定 7. 已知a x x t x x f 24)1()(23++++=,a tx x x g 2)(23++=的最大公因式是二次多项式, 则a t ,的值分别为( ) A 、 0,4- B 、 0,4 C 、 4,0 D 、 4,0-

高中《通用技术》复 习六:第一单元 结构与设计

《通用技术》复习六: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 基本问题 1.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通过对自然界中结构的分析和研究,人们将其成果应用到领域,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2.当一个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发生改变,产生一种抵抗的力,称 为。是构件的单位横截面上所产生的内力(σ=F/S) 3.构件的受力形式多种多样,基本受力形式有、、、扭转力和弯曲力,很多情况下,构件可能同时受到几种不同形式的力的作用。 4.根据物体的结构形态,通常将结构分为、和壳体结构三种基本类型。 5.结构的稳定性是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的的能力。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有多种,主要有、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和结构的等。 6.结构的强度是指结构具有的抵抗的能力。结构的强度与结构的、、构件之间的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7.结构构件的连接通常有两类:和刚连接。 8.赏析结构设计作品,可从与文化两个角度进行。 一、常见结构的认识 1.狩猎者从灌木丛走过,裤子沾满了令人讨厌的苍耳子。仔细观察苍耳子,它的表面布满了许多小刺,每根刺上都有细细的倒钩,碰到纤维的衣物,便粘在上面。瑞士的乔尔吉·朵青斯经过8年的研究,根据苍耳子的结构发明了() A.拉链B.尼龙搭扣C.鱼钩D.飞机 2.当一个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生改变,产生一种抵抗的力,称为()A.应力B.弯曲力 C.扭曲力 D.内力 3.在日常生活中,剪指甲时和拧衣服时,指甲和衣服主要受力形式是( ) A.剪切力和扭转力B.压力和扭转力C.弯曲力和压力 D.压力和扭转力 4.在举办运动会的时候,运动员在单杠上做大回环姿势时,会使杠体产生()变形。 A.拉伸B.弯曲 C.压缩 D.断裂 5.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打气筒活塞杆的受力形式是:() A.始终承受拉力 B.始终承受压力 C.下压时承受压力 D.上提时承受压力 6.上刀梯是是湘西苗族的传统活动,表演者为保证脚不受割伤,必须力求脚面垂直落在刀刃上,绝不滑动。此时脚面承受()。 A.拉力 B.压力 C.剪切力 D.弯曲力 7.根据物体的结构形态,通常将结构分为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和壳体结构。下列物体属于壳体结构的是()。①安全帽②书本③贝壳④脚手架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8.赵州桥,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按结构形态分类,该桥应为( )结构。 A.壳体结构 B.实体结构 C.框架结构 D.组合结构 二、稳固结构的探析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我是什么》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第2课《我是什么》课后作业及答案 一、拼一拼,写一写。 yí piàn biàn chéng hǎi yáng ()()() dài gěi jí xiǎo bàng wǎn ()()() 二、我会把生字卡片填完整。 g ài y 管晒越 h ī h 坏滴毁 三、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填序号) ①雨②雪③冰雹④汽 四、读一读,在恰当的字下面打√。 我在空中越升越高,体温越来越低,变成了无数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飘落打)下来,人们叫我“雨”,有时候变成小硬球

(飘落打)下来,人们就叫我“冰雹”,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落打)下来,人们又叫我“雪”。 五、读句子,选一选。(填序号)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 ..,在江河里奔跑 ..,在海洋里 ..,在小溪里散步 跳舞 ...。 ..、开大会 ..、唱歌 ①缓缓流淌(tǎng)②平静 ③波涛(tāo)汹涌(yǒng)④奔腾(téng) ②时的水在“睡觉”,时的水在“散步”,时的水在“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是指时的水。 六、读文段,完成练习。 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我做过许多好事,()田地,()机器,帮助人们工作。我也做过许多坏事,()庄稼,()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1.选择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入文段中的括号里。 ①发动②淹没③冲毁④灌溉 2.写出文段中的两对反义词。 ()—() ()—() 3.在“我”做好事的句子下面画“”,在“我”做坏事的句子下面画“”。

4.“我”是(),除了文中写的,“我”还为人们做过其他好事,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一片变成海洋带给极小傍晚 二、uǎn sh uè uài d uǐ 三、④①③② 四、落打飘 五、①④③ 六、1.④①②③ 2.温和暴躁好(事)坏(事) 3.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 4.水(好事略)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第2课《我是什么》课后作业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淹没(mò méi)奔跑(bēn bēnɡ)毁坏(huǐ fěi) 没有(mò méi)穿越(yuè yüè)晒太阳(sǎi shǎi)2.加偏旁,变成新字,再组词。 乍()()旁()()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