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管理-流程分析

合集下载

运营管理 运营流程

运营管理 运营流程

32
草籽娃娃通过一个混合批量流水生产过程加工出来。6个 填充机操作员同时工作,把锯末和草籽装进尼龙装子里,这 样就制成了基本的球体。操作员把球形体放入塑料的装载盒 里,每盒可装25只。在另一个批量作业地,一个操作工人把 带有塑料外衣的电线在一个简单的模具上缠绕一下就制成了 草籽娃娃的眼镜。接下来的作业过程是一个由人工组成的流 水线。三个塑形工把球形体从装载盒拿出来,通过加工使球 形体看起来更象人头,这包括为它们塑造出鼻子和耳朵,并 把两只塑料的小眼睛用胶水粘在镜框里。经过塑形和组装的 草籽娃娃都转交给一个工人,他负责用织物染料给它画上一 个红红的嘴巴,画完后把它们放在一个晾架上,经过5个小时 的晾干以后,两个包装工人把草籽娃娃放进盒子,然后再把 它们装入便于运输的箱子里。
顾客下 订单 成品
原料
烹饪
组装
交付
麦当劳—新的工艺流程
顾客下 订单
原料
烘烤
半成品
组装
交付
10
汉堡王的工艺流程 混合
定制 标准 定制or 标准?
原料
烘烤
半成品
顾客下 订单
交付
混合
成品
11
温迪的工艺流程
顾客下 订单
原料
烘烤
混合
交付
红辣椒
12
不同公司制作汉堡包的流程比较
公 司 传统餐厅 麦当劳(旧) 汉堡王 温迪 麦当劳(新)
结论:在流程Ⅱ中,在接受或拒绝决定 做出之前每个申请要与该公司接触11.25 日。与流程I的平均15日相比,时间的 缩短是很明显的
进一步分析?
28
200/1000月=0.2月=6日
C类流转时间=200/1000=6天 B类流转时间=6+30×150/250=24天 A类流转时间=6+30×25/250=9天

运营管理案例作业流程分析

运营管理案例作业流程分析

运营管理案例作业流程分析运营管理是指企业在实施生产和经营活动过程中,对资源、流程、产品、客户进行管理和协调,以实现企业整体运营目标的一项管理活动。

在实际的运营管理中,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分析与优化,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与管理水平。

本文将以公司的运营管理案例为例,对其作业流程进行分析。

公司是一家互联网科技企业,主要从事软件开发和销售业务。

为了提高公司的效率和竞争力,公司进行了运营管理的优化,主要包括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

具体的作业流程如下:1.采购流程:采购流程是公司运营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获取所需的原材料、设备和服务。

在采购流程中,首先需要确定采购目标和需求,然后进行供应商选择和谈判,最后完成采购合同的签订和物资的交付。

这个流程中,可以通过引入电子采购系统和供应链管理软件等工具,实现采购过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提高采购效率和减少采购成本。

2.生产流程:生产流程是指将原材料和设备转化为最终产品的过程。

在生产流程中,主要涉及的环节包括生产计划、生产调度和生产执行。

生产流程的优化可以通过引入生产计划系统和生产线管理软件等工具,实现生产过程的协调和监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销售流程:销售流程是指将产品销售给客户的过程。

在销售流程中,涉及到市场调研、销售计划、销售订单、销售执行和账款回收等环节。

为了提高销售效率和客户满意度,可以引入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销售业绩考核软件等工具,实现销售过程的追踪和管理,优化销售流程,提高销售业绩和客户满意度。

在整个运营管理过程中,需要通过作业流程的分析来确定问题所在和改进方向。

分析作业流程的目的是为了找出瓶颈环节和不必要的环节,并进行改进,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和产品质量。

首先,通过对作业流程的分析,可以识别出瓶颈环节。

瓶颈环节是指制约整个作业流程效率的环节,它可能是一个工序、一个岗位或一个系统。

通过对瓶颈环节的识别,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强该环节的资源配置和管理,提高整体作业流程的效率。

运营管理的关键要素与流程

运营管理的关键要素与流程

运营管理的关键要素与流程运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各个方面,包括市场调研、产品策划、销售推广、供应链管理、客户服务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运营管理的关键要素和流程。

一、市场调研:1. 确定调研目标:明确要了解的市场信息,如行业发展趋势、竞争对手情况、消费者需求等。

2. 收集数据:通过各种渠道(如问卷调查、访谈、案例分析等)收集相关数据,为后续决策提供支持。

二、产品策划:1. 定位产品:明确产品的目标用户群体,并根据用户需求量身定制产品特点。

2. 设计产品:包括外观设计、功能设计以及用户体验设计,并与生产部门进行沟通,确保产品的可生产性。

3. 研发产品:根据需求设计样品,并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进,直至满足市场需求。

4. 产品测试:对产品进行全面测试,包括质量、安全性、性能等方面的测试。

三、销售推广:1. 制定销售策略:包括销售渠道的选择、定价策略的确定、促销活动的规划等。

2. 市场推广:通过广告、媒体宣传、线上线下活动等方式,提高品牌知名度和产品认知度。

3. 销售管理:包括销售团队的组建、销售目标的设定和销售业绩的考核等。

四、供应链管理:1. 供应商选择:根据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时间等指标,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2. 供应协调: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供应链畅通无阻,减少物流成本。

3. 库存管理:根据市场需求和供应能力,制定合理的库存策略,确保供需平衡。

4. 售后服务: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及时、高效的售后支持。

五、客户服务:1. 客户需求分析:通过调研和客户反馈,了解客户需求,及时调整产品和服务。

2. 提供优质服务:通过培训员工、规范操作流程等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3. 建立客户关系:通过各种途径,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客户忠诚度和口碑传播。

运营管理的关键要素和流程如上所述,但实际操作中可能因企业的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有所差异。

因此,在实施运营管理的过程中,企业需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优化。

运营管理方案及流程

运营管理方案及流程

运营管理方案及流程一、运营管理方案运营管理是指在企业开展业务活动中,通过对资源的合理配置、过程的持续优化和控制,最大程度地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以实现企业长期利益最大化的一种管理方式。

运营管理方案是企业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所制定的,其内容包括运营目标、组织结构、流程设计、绩效考核、风险控制等方面,是企业运营管理的指导性文件。

1. 运营目标运营目标是企业运营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企业在运营管理方面所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指标。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阶段,制定合理的运营目标,包括但不限于效率提升、成本降低、质量提高、风险控制等方面。

通过制定明确的运营目标,可以有效地指导企业的运营管理活动,在实践中提高管理效率和达到企业发展目标。

2. 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企业运营管理方案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企业运营管理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使企业运营管理更加有效地开展,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过程的持续优化。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阶段,制定合理的组织结构,包括但不限于职能设置、部门设置、岗位设置等方面。

通过制定明确的组织结构,可以促进企业运营管理的有效开展,提高管理效率。

3. 流程设计流程设计是企业运营管理方案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企业运营管理的持续优化和控制。

合理的流程设计可以使企业运营管理更加高效地开展,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过程的持续优化。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阶段,制定合理的流程设计,包括但不限于各项业务流程、信息流程、决策流程等方面。

通过制定明确的流程设计,可以促进企业运营管理的持续优化和控制,提高管理效率。

4. 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企业运营管理方案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企业运营管理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合理的绩效考核可以使企业运营管理更加有效地开展,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过程的持续优化。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阶段,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包括但不限于目标设置、绩效评估、奖惩措施等方面。

运营部工作流程分析与业务流程优化

运营部工作流程分析与业务流程优化

运营部工作流程分析与业务流程优化一、引言运营部作为企业的核心部门之一,在实现企业目标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对运营部的工作流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业务流程优化方案,以提高运营效率和质量。

二、运营部工作流程分析1. 组织架构运营部通常由运营总监、运营经理、运营专员等不同职位组成。

各个职位之间应明确分工,形成清晰的组织架构。

2. 工作职责运营部的工作职责通常包括运营策划、渠道管理、供应链管理、数据分析等方面。

每个职责领域都需要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流程。

3. 工作流程a. 运营策划:运营部首先需要进行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以制定合理的运营策略。

然后进行目标制定、资源规划和具体方案制定。

最后实施、监控和评估运营策略的效果。

b. 渠道管理:运营部负责渠道的选择、建设和管理。

包括线上渠道、线下渠道以及跨境渠道的规划和维护。

c. 供应链管理:运营部需要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和合作,确保产品的供应和质量。

d. 数据分析:运营部需要对各项业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和机会,并提供决策支持。

三、业务流程优化方案1. 流程细化针对每个工作职责,运营部应该进一步细化工作流程,明确每个环节的标准操作和时间节点,减少沟通成本和工作漏洞。

2. 技术支持引入合适的信息系统和工具,提升运营部的工作效率和数据分析能力。

例如,运营部可以使用CRM系统来管理客户关系,使用数据分析工具来进行运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3. 流程协同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建立更加紧密的工作联系,通过流程协同来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

例如,与销售部门、供应链部门、市场部门等部门的密切配合,提高运营效率和质量。

4. 人员培训通过培训提高运营部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5. 过程监控运营部应建立适当的监控机制,对工作流程进行持续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和优化。

四、总结运营部工作流程的分析和优化对于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生产运营管理的分析方法

生产运营管理的分析方法

生产运营管理的分析方法1. 引言生产运营管理是指管理和控制企业内部生产和运营活动的过程,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需要使用各种分析方法来评估和改进生产运营管理。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生产运营管理分析方法,包括流程分析、质量管理、供应链分析和绩效评估。

通过运用这些方法,企业可以深入了解其生产运营过程并提高效率。

2. 流程分析流程分析是一种方法,用于评估和改进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它可以帮助企业识别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流程分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制定目标:确定流程分析的具体目标,例如降低生产时间、提高生产质量等。

•收集数据:收集关于生产过程的数据,包括生产时间、成本、质量指标等。

•绘制流程图:绘制生产过程的流程图,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

•识别问题:通过分析流程图和数据,识别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瓶颈和问题。

•提出改进方案:针对识别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例如优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等。

•实施改进:将改进方案付诸实施,并监控效果。

通过流程分析,企业可以深入了解其生产流程,优化操作,提高效率和质量。

3.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达到预期标准的过程。

质量管理在生产运营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质量管理分析方法:3.1 矢量图分析矢量图分析是一种用于检测产品质量问题的方法。

它通过绘制矢量图来显示产品特性的变化情况,进而判断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矢量图分析的步骤如下:•收集数据:收集产品质量相关的数据,例如尺寸、重量、性能等。

•绘制矢量图: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绘制产品特性的矢量图。

•分析矢量图:分析矢量图,判断产品特性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提出改进方案: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改进产品质量的方案。

3.2 样本抽样样本抽样是一种常用的质量管理方法。

它通过从生产批次中随机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检测,以评估整批产品的质量水平。

运营流程与管理制度

运营流程与管理制度

运营流程与管理制度一、运营流程设计1.市场调研:运营流程的第一步是进行市场调研,了解行业动态、市场需求,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确定自身的定位和优势。

2.产品研发: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产品研发,不断创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3.生产制造:确定好产品设计方案后,进行生产制造,确保产品质量,控制成本,提升效率。

4.销售推广:通过多种渠道进行销售推广,包括线上线下、代理商渠道、广告宣传等,扩大市场份额,提升销售额。

5.售后服务: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解决客户问题,提高客户满意度,建立良好的口碑。

6.数据分析:运营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数据分析,了解业务状况,找出问题,改进运营策略,及时调整。

7.团队管理:建立专业化的团队,明确各自职责,培训提升员工能力,提高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

8.风险管理:在运营过程中随时对风险进行评估,建立风险管理措施,确保企业运营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二、管理制度建立1.财务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包括预算控制、成本管理、资金管理等,确保企业的财务稳定和经营效率。

2.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包括招聘流程、员工考核、薪酬管理等,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生产力。

3.市场营销管理制度:建立市场营销管理制度,包括市场调研、品牌推广、渠道管理等,提高市场占有率,实现销售增长。

4.生产管理制度:建立生产管理制度,包括生产计划、生产流程、质量管理等,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

5.供应链管理制度:建立供应链管理制度,包括供应商选择、供应链优化、库存管理等,确保供应链的畅通和成本控制。

6.危机管理制度:建立危机管理制度,包括突发事件应对、危机公关、危机预警等,提前防范危机,降低损失。

7.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8.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信息化管理制度,实施信息化建设,提高运营效率和决策效率,实现数字化转型。

运营流程管理的六大步骤

运营流程管理的六大步骤

运营流程管理的六大步骤在进行运营流程管理时,有六大步骤可以指导企业如何进行有效的流程管理。

这些步骤包括:识别流程、分析流程、优化流程、执行流程、监控流程和持续改进流程。

通过遵循这些步骤,企业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识别流程是运营流程管理的第一步。

在这一步骤中,企业需要明确流程的范围和目标。

识别流程的关键是了解流程的起点、终点以及参与者。

这有助于企业了解整个流程,并确定有需要改进的环节。

接下来是分析流程,这是运营流程管理中的重要步骤。

在这一步骤中,企业需要详细分析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并确定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通过使用流程图、价值流图等工具,企业可以清晰地了解整个流程,并找出可以改进的地方。

第三个步骤是优化流程。

在这一步骤中,企业需要设计改进措施,并确保这些改进措施能够消除问题和瓶颈。

优化流程的关键是找到最佳实践和最有效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整个流程中。

这样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执行流程是运营流程管理的下一个关键步骤。

在这一步骤中,企业需要按照优化后的流程要求进行操作,并确保每个参与者都能够正确执行流程。

执行流程的关键是清晰地传达流程的要求,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

监控流程是确保运营流程持续有效的关键步骤。

在这一步骤中,企业需要建立监控机制,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监控流程的关键是建立关键绩效指标,并进行定期的数据分析和评估。

这样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流程的健康状况,并及时做出调整。

持续改进流程是运营流程管理的最后一步。

在这一步骤中,企业需要不断地寻找改进的机会,并持续地优化流程。

持续改进流程的关键是建立反馈机制,以便从客户和员工那里获取关于流程的反馈和建议。

通过不断改进,企业可以实现流程的持续优化,并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在实施运营流程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管理层应给予足够的支持和资源,以便运营流程管理能够顺利进行。

企业应该与员工进行沟通和培训,确保每个人都能理解和参与到流程管理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Process Flowcharting 流程图



工艺流程图是一幅标有组成工艺的基本元素的 图 基本元素包括任务或操作、物料流或顾客流 、决策点、存储区域或队列 它是一个用来分析工艺的理想化方法
7
用途和例子
流程图符号
任务或操作
例如给顾客入场券、为汽车装引擎等
决策点
例如该找给顾客多少零钱、该使用哪 个扳钳等
4
库存周转率




库存周转率=销售成本/库存 Cost of good sold- earning statement 销 售成本-收入表 Inventory –balance sheet 库存-资产负债表 Flow rate=cost of good sold 流动率=销售 成本 Flow time=1/Inventory turns=Inv./flow rate 周转时间=1/库存周转率=库存/流动率
10
工艺流程图
流程管理
信息结构
任务和在制品库存
输入
顾客、原材料、 现金、信息等
输出
产品/服务
人工和资本
11
工艺流程术语 缓冲:是指两步之间的存储区域,其中存储的 上一步的输出物优先被用于下一步。
带缓冲的多阶段工艺
Buffer
Stage 1 Stage 2
12
其他工艺流程术语

阻塞

因为无处存放刚完成的项目而使活动必须停止 如过没有地方让员工放置工作,员工就会一直拿着 它无法继续工作下一个。 因无工作可做而使其的活动必须停止 如果一个员工在工作站等待而没有需要做的工作, 那么这个员工就有一直空闲直到下个单位产品的到 来
Process Analysis 流程分析
1
Outline 概要

将运营绩效和财务方法联系起来 流程类型 流程图 律特法则的应用
2
流程的概念

流程(Process),是指一个组织将输入品转化为输出品 的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并试图创造出比输入更大的 价值 缓冲(Buffering),是指过程中两个阶段之间的存储区, 即前一阶段的产出在被其后的阶段使用之前暂时存放 的位置。缓冲使过程各阶段可以独立运作。以防止出 现阻塞(Blocking)和闲置(Starving)。 瓶颈( Bottleneck),即负荷超过能力的过程环节。 “瓶颈”环节的产能限定了整个过程或系统的产出。
8
用途和例子
流程图符号
储存区或排队
例如机床待加工的工件、顾客 等待服务队列
原料或顾客流
例如顾客移向某个座席、工件 从一个机床移到另一个机床等
9
流程分析术语




周期(cycle time CT):指在一个流程中,相继 的产品完成的平均时间间隔 产出率(throughput rate R):单位时间内流程 的产量 制造提前期(manufacturing lead time MLT): 也叫做流程时间或者产出时间,表示单位产品 流经整个流程的平均时间 利用率:指一项资源实际的使用时间和其可 被使用的总时间的比率
16
Selection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

Types of Processes

Conversion (ex. Iron to steel)转化工艺 Fabrication (ex. Cloth to clothes) 制造工艺 Assembly (ex. Parts to components)装配工艺 Testing (ex. For quality of products) 测试工艺
5
K-mart vs Wal-mart

January 2002 (million) 4,825 26,258
Kmart
库存 销售成本Walmart库存 Nhomakorabea销售成本


22,749 171,562 Kmart:存货周转天数=4825/26258=0.18 year=67 days 库存周转率=1/flow time=365/67=5.44 Wal-mart:存货周转天数=22749/171562=0.13 year=48.4 days 库存周转率=1/flow time=365/48.4=7.54

缺省

13
其他工艺流程术语

Bottleneck 瓶颈


发生在当有限的生产能力使工作堆积或工艺流程分 布不均 如果一个员工在多阶段流程中工作哟的太慢,工作 就会在那个员工面前堆积。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员 工就是引起瓶颈的能力限制 表示工艺过程中物流移动的固定时间

Pacing 节拍

14
Make-to-Stock and Make-to-Order Processes 按库存生产和按订单生产
Process Flow Structures




Job shop (ex. Copy center making a single copy of a student term paper) 单间生产 Batch shop (ex. Copy center making 10,000 copies) 批量生产 Assembly Line (ex. Automobile manufacturer)装配线 Continuous Flow (ex. Petroleum manufacturer) 连续流程
Make-to-Stock:按库存生产 Step 1 Step 2 Finished Goods Customer
Make-to-Order:按订单生产
Step 1 Raw Materials
15
Step 2
Customer
按订单装配
Assemble-to-Order:按订单装配 Step 1 Work-In-Process (WIP) Step 2 Customer


3
运营绩效概要 运营绩效的相关量度包括:

Cost 成本 Quality 质量 Time 时间 Variety 灵活性
ROA = [Sales / Total Assets ] * [ (Sales - Total Cost) / Sales ]
资产收益率= [销售收入/总资产]*[(销售收入-总成本)/ 销售收入] 运营可以提高销售收入 运营可以减少资产 运营可以减少总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