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超高大空间大跨度梁板模板支撑施工工法

合集下载

大跨度高空间梁模板及支撑系统施工方案

大跨度高空间梁模板及支撑系统施工方案

xxxx建设公司有限公司xx分公司xx时代广场项目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工程名称 :xx时代广场项目建设工程建设单位 :xx瑞信房地产有限公司编制人员 :刘怀彬 xxxx推行单位 :云南九洲建设公司有限公司凤庆时代广场项目部编制审察:编制单位 :xxxx建设公司有限公司编制时间 :二0 一 0 年十一月三十天模板工程(一)模板工程施工技术该工程构造形式为全现浇框架构造 ,且部份幢号有大跨度承重框架大梁;全现浇框架构造模板制作、安装质量的利害,直接影响到构造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影响到梁、板、柱等构造构件空间地址正确和几何尺寸的正确性,影响到构造构件的外观质量等。

有时还会影响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所以,模板工程是整个构造工程的基础工程。

本工程的主要模板工艺包括独立基础承台侧模、基础拉梁模、柱模、梁模、板模。

为保障模板工程的制作、安装质量,应严格按以下要求进行。

1、熟悉工程构造特点,认识设计妄图,全面仔细的理解并掌握构造施工图中各种构件的形状、几何尺寸、空间地址。

仔细核对图纸会审纪要、更正通知、采用的图集做法等。

经核对无误后,木工工长应综合以上施工文件,画出柱子定位图、主次梁分布图、板模配板图、楼梯详图、特别部位施工大样图等。

在画图中若发现构造图中发现构件地址相矛盾时,应马上与业主、监理等交换建议。

请业主单位与设计方联系,尽早解决问题并将结果通知其他专业的主管负责人。

在模板图中,须详尽注明构件与轴线的关系尺寸、起止标高、截面尺寸,预留孔、预留洞、预埋件的详尽地址。

对于楼梯图,还应计算出斜板底模长度,平台梁底模与斜板底模的高差距离、踏步在斜板上的投影长、梯板厚度的垂直投影高度、上跑与下跑在转折处的错开距离等。

模板图达成后应与钢筋工长,木工操作组组长交换建议,及时发现有无错漏之处,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安装从前,防范非设计更正返工。

2、在垫层或板面上弹出定位轴线、梁中心线(或边线)、柱定位线、楼梯起步线、预留孔、洞控制线。

超高层屋面大幅度悬挑结构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

超高层屋面大幅度悬挑结构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

超高层屋面大幅度悬挑结构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超高层屋面大幅度悬挑结构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一、前言在现代建筑中,超高层建筑的屋面悬挑结构越来越常见。

这种结构形式不仅可以增加建筑的美观度和独特性,还能提供更多的空间利用效益。

然而,超高层屋面大幅度悬挑结构的施工过程相对复杂,需要采取特殊的工法和技术措施来保障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种适用于超高层屋面大幅度悬挑结构的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包括工法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采用模板支撑体系,并结合悬挑结构的特点,实现了施工过程中模板的稳定支撑和灵活调整。

相比传统的模板支撑工法,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适应性强:能够适应各种悬挑结构形式和尺寸,包括单向悬挑、双向悬挑等,并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改造。

2. 施工效率高:使用模板支撑体系可以加快施工进度,减少人工和时间成本。

3. 结构稳定:通过合理的支撑系统设计和施工工艺,保证悬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经济性好:相对于其他支撑体系,该工法的成本较低,能够提高经济效益。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超高层建筑中屋面悬挑结构的施工,无论是商业建筑、办公楼还是住宅。

只要有大跨度和大悬挑的屋面结构需要施工,该工法都能适用。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的核心原理是通过模板支撑体系,将屋面悬挑结构分为多个施工单元,并分阶段进行施工。

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需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 结构设计和计算:根据具体的悬挑结构形式和尺寸,进行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

选择合适的模板支撑体系,并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进行结构调整。

2. 施工工艺:根据施工工法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施工步骤和施工顺序。

重点关注悬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每个施工单元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3. 材料选用和加工:选择高质量的建筑模板材料,并进行加工和预制。

6超高、大空间、大跨度梁板模板支撑施工工法

6超高、大空间、大跨度梁板模板支撑施工工法

6超高、大空间、大跨度梁板模板支撑施工工法在建筑工程中,梁板模板支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承重结构,还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和施工效率。

针对超高、大空间和大跨度的建筑物,传统的梁板模板支撑工法已经无法满足施工的要求,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工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工法介绍6超高、大空间、大跨度梁板模板支撑施工工法是一种新型的模板支撑工法。

它采用了高强度的钢材作为支撑杆,一次性模板作为垫板。

这种工法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有效地提高支撑的承重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

具体的施工流程如下:1.设置支撑杆:首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要求,确定支撑杆的数量和位置,并将支撑杆设置在地面上。

2.安装钢梁:在支撑杆上安装钢梁,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正,确保钢梁的水平度和高度符合施工要求。

3.安装支撑: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一次性模板作为垫板,并将其安装在钢梁上面,形成支撑平面。

4.加固支撑:在支撑平面上加固钢杆、钢管等材料,以保证支撑的牢固度和稳定性。

5.拆除支撑: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需要拆除支撑杆、钢梁等设备,使建筑物恢复自身的承重结构。

工法优点6超高、大空间、大跨度梁板模板支撑施工工法相比传统的模板支撑工法有以下几点优点:承重能力强这种工法采用了高强度的钢材作为支撑杆,一次性模板作为垫板。

因此它的承重能力比传统的模板支撑工法要强得多,可以更好地满足超高、大空间和大跨度建筑物的施工要求。

施工效率高6超高、大空间、大跨度梁板模板支撑施工工法的组装和拆卸过程非常简单,可以快速地完成。

这不仅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还可以减少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安全性高这种工法采用了一次性模板,因此支撑平面非常平整,不会出现振动或者松动的情况。

同时,钢材的强度也非常高,可以有效地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工法适用范围6超高、大空间、大跨度梁板模板支撑施工工法适用于以下建筑物的施工:•高层建筑•跨度大的钢结构。

大跨度模板施工方案

大跨度模板施工方案

大跨度模板施工方案1. 引言大跨度模板施工是指在建筑工地中进行大面积横跨的模板施工。

它通常用于建筑结构中的大跨度楼板或天棚,能够有效支撑和保护混凝土,确保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本文档将介绍大跨度模板施工方案的关键步骤和要点。

2. 施工准备在进行大跨度模板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2.1 施工材料准备•主要施工材料:大跨度模板、支撑杆、螺栓和螺母等。

•辅助施工材料:钢丝绳、绳索和绳结等。

2.2 施工设备准备•大型起重机:用于搬运和安装大跨度模板和支撑杆。

•锤子和扳手:用于紧固螺栓和螺母。

2.3 安全措施•施工人员需佩戴安全帽、安全鞋和手套。

•施工现场需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网。

3. 施工步骤大跨度模板施工主要包括模板安装、支撑搭设和模板调整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

3.1 模板安装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模板的尺寸和布置方案。

2.使用起重机将大跨度模板吊装到指定位置。

3.使用钢丝绳和绳索将模板固定在支撑杆上,并进行水平校正。

4.确保模板的连接牢固,无漏洞和松动。

3.2 支撑搭设1.根据施工方案,确定支撑杆的尺寸和布置方案。

2.使用起重机将支撑杆搭设到模板的下方,并固定在地面上。

3.根据需要,使用螺栓和螺母加固支撑杆与模板之间的连接。

3.3 模板调整1.检查模板的水平和垂直度。

2.根据需要,使用扳手调整支撑杆,使模板达到预定的水平和垂直位置。

3.使用锤子轻敲模板,确保模板与支撑杆之间的连接紧密。

4. 施工注意事项在进行大跨度模板施工时,需要考虑以下注意事项,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施工现场需保持整洁,避免杂物和尘土进入模板内部。

•在进行模板安装和调整时,必须注意操作精细,避免对模板造成损坏。

•施工人员需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了解和掌握相关安全知识。

•若发现模板出现松动、变形或破损等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

5. 施工验收在大跨度模板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施工验收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高大模板施工技术

高大模板施工技术

高大模板施工技术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冶·滨江国际城一期工程36#、37#楼首层层高为6m空间中高大模板、支撑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高大模板支撑计算施工技术1 项目概况中冶·滨江国际城一期工程位于齐齐哈尔市长青路和民族大街交汇处,我公司承建的任务中36#楼为24+1层、37#楼为22+1层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现浇混凝土抗震墙结构),首层层高为6m(-0.120~5.880m)。

在支撑部位的梁板截面尺寸梁400×400mm,楼板120mm,支撑计算高度按6m计算,剪力墙厚为300mm,计算高度6m。

那么在施工中对高大模板及支撑应采取特殊的措施,由此高大模板及支撑结构的施工对本工程的安全、质量尤为重要。

2 主要工序施工技术2.1 模板体系①本工程所有梁模板采用18mm厚木胶合板(2135×915×18mm、2440×1220×18mm)作面板,梁底设方木作围檩,梁侧模设方木(100mm×50mm)作内围檩和外围檩,并且两侧设置钢管背楞间距沿梁跨度方向@500布置,梁中设一道Φ14@500对拉螺栓进行加固。

②现浇板模板采用18mm厚木胶合板木胶合板(2135×915×18mm、2440×1220×18mm)作面板,板底设方木(50×100mm)@300mm支撑,方木支撑搁置在钢管小横杆上。

③剪力墙模板采用18mm厚木胶合板木胶合板(2135×915×18mm、2440×1220×18mm),墙模的内楞为100×50木方,间距为250mm,外楞用二根Φ48×3.5钢管,用在中间焊有方形止水板(60×60×3)的M14对拉螺栓加固,对拉螺栓至少戴双扣件和双螺帽。

2.2 支撑体系①本工程局部的梁板模板支撑高度较高,最大部位达到6m以上,钢管立杆纵横向间距为800mm,梁底两侧立杆间距 1.2m,横杆步距为1.5m。

高大模板的支设方法

高大模板的支设方法

高大模板的支设方法
梁、板模板支设步骤:
1. 弹出轴线及水平线并复核→搭设梁、板支架→梁、板底起拱→安装梁、模板→绑扎钢筋。

2. 梁跨度≥4m时,模板必须起拱,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2/1000(在底楞上起拱)。

先将梁的底支承方木平铺好,将梁底板(胶合板)平铺钉牢并校平校直,钉梁侧板,钉好压脚板、斜支撑等,楼板底模由钢支撑上的水平横钢管、水平木方支撑,采用15mm厚胶合板铺放在先摆设固定好的木楞上钉牢,模板标高严格控制,安装时用水准仪(或在已经测设好标高的钢筋上做记号,待安装模板时在柱墙钢筋标记之间拉线往下梁)测量每一板的四个角点控制标高,整体模板面拉通线和对角拉线。

楼板模板摆设横楞方木时注意其间距一般只在500mm的范围内,如果施工荷载较大的还需要考虑加密,以保证楼板的平整度。

3. 梁高大于1m时,梁侧模应配置竖向木楞及水平方向钢管大楞,采用M14对拉螺栓加固,木楞、钢管大楞的间距及对拉螺栓的排数、间距应经计算确定。

表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大跨度钢梁混凝土施工工法

大跨度钢梁混凝土施工工法

大跨度钢梁混凝土施工工法大跨度钢梁混凝土施工工法一、前言大跨度钢梁混凝土施工工法是一种针对大跨度建筑结构而设计的施工工艺,通过使用钢梁与混凝土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增强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本文将对这种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法特点大跨度钢梁混凝土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结构稳定性强:钢梁与混凝土的结合可以有效增强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使得大跨度建筑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2. 施工速度快:采用预制钢梁和模板,可以快速进行施工,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3. 施工质量高:通过严格的施工控制和质量检验,可以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减少了后期维修和改造的成本。

4. 可持续发展:大跨度钢梁混凝土施工工法采用了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符合现代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适应范围大跨度钢梁混凝土施工工法适用于以下建筑结构:1. 大型桥梁:如跨海大桥、跨江大桥等,可以提供更好的结构性能和承载能力。

2. 跨度较大的厂房:如工业厂房、体育馆等,能够满足大空间的使用需求。

3. 高层建筑:如超高层办公楼、酒店等,能够提供更高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工艺原理大跨度钢梁混凝土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将钢梁和混凝土相结合,通过钢梁的高强度和抗拉能力,与混凝土的良好压力性能相结合,形成一种能够承受大跨度结构荷载的施工方式。

该工法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如预制钢梁的设计和制造、模板的搭建和安装、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等,以确保施工过程的稳定和成功。

五、施工工艺大跨度钢梁混凝土施工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施工阶段:1. 钢梁制作与预制:根据设计要求,制作预制钢梁,并根据具体施工图纸进行加工和预制。

2. 模板搭建与安装:根据钢梁的形状和尺寸,搭建适应的模板,并进行准确的安装和定位。

3.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根据设计要求,在模板内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并进行充分的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超高悬空大跨度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

超高悬空大跨度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

超高悬空大跨度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超高悬空大跨度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一、前言:超高悬空大跨度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是一种用于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支撑悬空大跨度模板的工艺方法。

本文将对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法特点:超高悬空大跨度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现场可调节性高:支撑体系能够根据模板要求进行灵活、可调的调整,以满足不同类型模板的安全支撑需求。

2. 施工效率高:支撑体系采用模块化设计,安装拆卸方便快捷,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3. 结构稳定:采用高强度和高刚度的支承结构,能够保证模板在施工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运输和使用成本低:支撑体系材料轻便,易于运输,且可多次重复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

5. 环境友好:采用的材料可回收利用,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超高悬空大跨度建筑施工,包括高层建筑、桥梁、体育场馆等需要大面积悬空模板支撑的工程。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采用预制装配的模块支撑体系,通过计算得出支撑结构的受力状态和力学性能,确保模板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同时,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来减轻模板受力,并保证工程质量。

五、施工工艺:1. 施工准备:确定支撑体系的布置方案,对施工现场进行准备工作。

2. 安装支撑体系:按照设计布局将支撑模块进行组装安装,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3. 模板安装:将模板按照要求进行安装,采取适当的固定措施和支撑装置,确保模板的稳定和平整。

4. 支撑调整:根据施工情况,对支撑体系进行调整,保证模板的受力均衡和安全性。

5. 混凝土浇筑:在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同时进行模板的保护和养护工作。

6. 模板拆除:在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进行模板的拆除工作,保证施工进度。

六、劳动组织:合理的劳动组织是保证施工工艺能够高效进行的重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高、大空间、大跨度梁板模板支撑施工工法甘肃第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王茂全1.前言随着建筑造型越来越趋于现代化,为满足特殊功能要求,超高、大空间、大跨度结构形式的应用越来越多。

对于“三超”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近几年,针对这种结构形式,超高、大空间、大跨度、超线荷载模板支撑架体施工技术,在七建集团公司内部已经趋于成熟。

“超高、大空间、大跨度、超线荷载模板支撑体系”采用轴向传力较好的碗扣脚手架,同时加设竖向和水平剪刀撑、连墙件等稳固措施,有效的提高了支撑架体的整体稳定性,增大了承载能力和横向刚度,为“三超”模板体系的安装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施工操作平台和结构成型支撑体系。

在“兰州市九州台老虎梁”、“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综合楼”超高空间、大跨度、超线荷载模板施工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同时为装饰工程施工提供了便利。

2.工法特点2.1 超高大空间、大跨度、超线荷载模板支撑施工,较传统架体大大缩短搭设周期。

2.2 碗扣脚手架支撑体系杆件连接、传力为轴心传力,架体承载平台具有刚度大、承载能力强的特点,针对结构施工提供稳定支撑。

3.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超高大空间、大跨度的结构构件的施工。

4.工艺原理4.1 在超高大空结构下按照计算书要求搭设碗扣式钢管支撑脚手架,在支撑脚手架顶端安装大梁和楼板模板,形成安全、可靠的操作承载平台。

架体中部按照高度要求搭设隔离层。

4.2 架体与周边框架柱、剪力墙可靠连接,框架柱采用抱箍形式,剪力墙采用穿墙螺栓连接形式。

4.3 支撑架体自下而上连续搭设竖向剪刀撑,以增加架体刚度,提高稳定性;同时在与竖向剪刀撑对应跨内搭设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按3.5m左右高度间隔布置,以增强架体水平抗剪稳定性,形成稳定的承载平台,利用支撑架体进行模板安装。

4.4 模板空隙部分用脚手板封闭,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4.5 受力传递顺序:超高大空间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模板→承载平台及支撑架体→底部架体支座或垫板→地面或建筑主体结构。

4.6 受力分析及计算顺序建筑结构计算单元的确定→结构构件自重和施工荷载计算→支撑架体计算→连接件计算→底座主体结构局部强度验算或地基承载力验算。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 工艺流程施工方案确定→检查下部支撑架体→搭设上部支撑架并搭设剪刀撑→脚手架检查验收→引测大梁定位轴线→安装顶托座、大横杆、小横杆→安装大梁底模→底模起拱→安装绑扎大梁钢筋→大梁钢筋隐蔽验收→安装大梁侧模并进行加固→安装大梁之间剪刀撑及水平支撑→安装楼面板模板→楼面板钢筋绑扎→模板、支撑架体、钢筋总体验收→浇筑大梁、楼面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拆模。

5.2 施工操作要点5.2.1施工准备及方案确定高大结构施工前应按照结构的特征、特点综合考虑各种施工方法、注意要点,同时综合考虑环境条件对施工方法的制约和影响。

对比施工方法之间的利与弊,认真对各种方法所必须消耗的资源进行计算对比,以尽可能优化的资源、可靠地使用效果,安全的使用措施来确定最优化的施工方案。

分析支座部位地基或建筑主体结构情况,以确保建筑主体结构的安全,确保建筑结构的使用功能,如下层结构或地基不能满足上部荷载承载要求时,应进行处理和加固加强。

5.2.2 大梁模板安装加固模板面板全部采用12mm厚胶合板,大梁内背楞采用35×70方木,大梁外侧背楞采用Φ48×3.2双钢管;用“3”形扣件和Φ16对拉穿墙螺杆加固固定。

内背楞水平布置,外背楞竖向布置,外背楞外侧加设3~5道水平钢管围檁,用扣件与外背楞连接,梁底口水平围檁与背楞用扣件连接加紧,梁上口水平围檁用扣件与大梁外背楞连接固定,梁腰部围檁可间隔与外背楞用扣件连接固定;梁与梁之间采用剪刀撑矫正大梁上口位置和平直度,剪刀撑间距按3.5m的空间均匀加设三组。

大梁模板安装加固如下图所示。

5.2.3 高大梁板脚手架支撑体系高大梁板支撑系统采用碗扣脚手架,支撑脚手架搭设应严格按照支撑架体布置图进行施工,大梁支撑脚手架和楼面板支撑脚手架搭设统筹考虑,以结构梁为基准进行脚手架布置;脚手架立杆接长采用对接形式,以碗扣脚手架承插对接,立杆顶端采用可调节托座。

支撑架体立杆底部采用钢质底托,底托底部加垫50mm厚木板,木垫板的有效面积应保证在0.4m2及以上,为了确保垫板的整体性,垫板应通长设置。

架体地基土层承载力达到fak=170kN/m2的要求。

由于该部位支撑脚手架搭设高度较高,支撑架体上部荷载较大,为确保碗扣脚手架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依据《建筑工程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的相关规定,支撑脚手架应在规范要求范围内隔跨设置剪刀撑,竖向剪刀撑设置在大梁立杆的外侧,用扣件与立杆固定牢靠,竖向剪刀撑自架体底部至架体顶部“Z”字形满布;水平剪刀撑设置在主框梁跨内,与竖向剪刀撑对应布置,水平剪刀撑自下而上每隔二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沿主框梁跨内对角线布置;剪刀撑的具体布设位置详见下图。

支撑架体周边沿支撑架体外侧立杆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形成外围的稳定的架体骨架。

为了确保支撑架体的整体稳定性,除增设剪刀撑之外,在框架柱、剪力墙等能够可靠连接的部位增设连墙件;与框架柱的连接采用抱箍形式,用双扣件固定牢靠。

剪力墙部位利用原有穿墙螺杆孔,重新加设Φ16穿墙螺杆,配合“3”形扣件紧固Φ48×3.2钢管,再用钢管扣件与支撑脚手架连接,该部分连墙件沿高度方向与水平剪刀撑同层设置。

能够与下层周边梁板连接部位,可预埋连接件,作为横向连接支点。

5.2.4 混凝土浇筑要求为确保模板支架在施工过程中均衡受力,混凝土浇筑采用由中部向两侧扩展的浇筑方式。

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计算荷载,施工荷载按照 2.0kN/m2考虑,混凝土浇筑荷载4.0kN/m2考虑。

为减少混凝土泵管的冲击荷载,混凝土泵管支架另行搭设,以确保模板支撑的稳定性。

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检查支承架体的稳定情况,如发现下沉、松动等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加固,确保安全后再进行正常浇筑。

6.材料与设备6.1 材料6.1.1 钢管:碗扣脚手架采用φ48×3.5的钢管制作的成品杆件,立杆型号为LG-3000、LG-2400、LG-1800、LG-600,横杆型号为HG-900、HG-600。

其质量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 13793和《低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1中的Q235A级普通钢管的要求,同时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不得使用打孔、锈蚀、变形的碗扣。

6.1.2 碗扣、可调底座材质应符合《可铸造铁件》GB 9440中KTH330-08及《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11352中ZG270-500、ZG230-450的规定。

6.1.3 扣件:采用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扣件的螺栓拧紧扭矩达65N·m时应完好无损。

6.2 机具设备:主要施工机械:电焊机1台、钢管切割机1台、木工机械1套。

塔吊回转半径要求能够覆盖工作面。

7.质量控制本工法执行相应的国家规范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同时应执行相应的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7.1 进入现场的碗扣架构配件应具备以下证明资料:7.1.1 主要构配件应有产品标识及产品质量合格证7.1.2 供应商应配套提供管材、零件、铸件、冲压件等材质、产品性能检验报告。

7.2 构配件进场质量检查的重点钢管管壁厚度;焊接质量;外观质量;可调底座和可调托撑丝杆直径、与螺母配合间隙及材质。

7.3 对整体脚手架应重点检查以下内容:7.3.1 保证架体几何不变性的斜杆、连墙件、十字撑等设置是否完善;7.3.2 基础是否有不均匀沉降,立杆底座与基础面的接触有无松动或悬空情况;7.3.3 立杆上碗扣是否可靠锁紧;7.3.4 立杆连接销是否安装、斜杆扣接点是否符合要求、扣件拧紧程度;7.4 双排脚手架搭设质量应按阶段进行检验:7.4.1 首段以高度为6m进行第一阶段(撂底阶段)的检查与验收;7.4.2 架体应随施工进度定期进行检查;达到设计高度后进行全面的检查与验收;7.4.3 架体搭设到设计高度后,进行全面检测与验收。

7.4.4 遇6级以上大风、大雨、大雪后特殊情况的检查;7.4.5 停工超过一个月恢复使用前。

7.5 双排脚手搭设过程中,应随时进行检查,及时解决存在的结构缺陷。

7.6 脚手架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技术文件7.6.1 施工组织设计及变更文件;7.6.2 超高手架应编制专项施工设计方案,并通过专家论证;7.6.3 周转使用的脚手架构配件使用前的复验合格记录;7.6.4 搭设的施工记录和质量检查记录;7.7 高度大于8m的模板支撑架的检查与验收要求与脚手架相同。

8.安全措施应遵照国家现行的《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6-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2011)、《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标准的有关条文,针对不同工程,还应同时执行该工程所属部门的各级有关安全法规和文件,并应特别注意如下事项:8.1 施工前应按要求向全体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质量及安全交底;操作人员变动后应对新进场工人重新进行交底。

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8.2 该工程脚手架不得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架体材料搭设。

8.3 专项施工方案应通过专家论证,同时应按照专家论证的意见建议进行修订。

8.4 超高大空间模板支撑脚手架的搭设应严格按照通过专家论证后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搭设,同时应对照相关规定以及专项施工方案、设计图纸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8.5 检查验收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脚手架搭设至高度的1/2时组织第一次全面检查验收,着重对架体基座、连墙点、剪刀撑、架体各部位连接点进行检查;第二阶段在支撑脚手架搭设至设计高度后进行,第三阶段在承载平台及底模安装完成后进行。

8.6 如遇强风等恶劣天气后进行再次检查。

中途停用时间长达一个月以上,重新启用前应进行再次检查。

8.7 安全防护:8.7.1 在水平剪刀撑部位搭设水平隔离层,剪刀撑间距一般控制在3.5m,隔离层采用竹笆板进行封闭,采用12#铅丝与架体横杆、水平剪刀撑绑包扎牢固。

8.8 在使用过程中严禁进行下列作业:8.8.1 任意拆除架体结构件或连墙件。

8.8.2 拆除或移动架体上安全防护设施。

8.8.3 其它影响架体安全的作业。

8.8.4架体上的建筑垃圾及其他杂物应及时清理。

8.8.5 搭设、拆卸作业时,应设置警戒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现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