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内瘘手术后初期护理

合集下载

动静脉内瘘术后护理常规【范本模板】

动静脉内瘘术后护理常规【范本模板】

动静脉内瘘术后护理常规
1、动静脉内瘘手术后肢体会肿胀疼痛,有时伤口会有小量渗血这都是正常的。

如果渗血量大,要通知医生处理.当天要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注意血管杂音情况.
2、抬高患侧肢体可增加回流,减轻肿胀。

3、禁止在手术侧肢体测血压及静脉穿刺.
4、禁止在瘘口的腋下测体温。

5、禁止患者穿紧袖口上衣。

6、禁止患者用内瘘侧肢体持重及其他用力的活动。

直立时内瘘侧肢体可自然弯曲放到腹部,平卧时内瘘侧肢体放到身体侧面,可在手掌下垫一个枕头,使手部高于上臂,不要长时间下垂。

7、禁止患者手术侧卧位.
8、嘱患者睡眠时不要将手术侧肢置于身体或头部下面。

9、禁止内瘘侧肢体吊绷带,避免磕碰手术部位。

10、手术侧肢体注意保暖。

11、注意维持患者足够的血容量,在脱水量大、腹泻、低血压、高热时,注意内瘘是否通畅。

12、遵医嘱常规给患者皮下注射小分子肝素。

13、检查内瘘是否通畅,如感觉不到血管阵颤或听不到血管杂音应立即通知主刀医生。

14、术后2-3天换药一次,不要用绷带连续缠绕包扎,不要将胶布粘成环状。

15、一般手术后14天拆线,拆线前手指关节、腕关节禁止做剧烈运动,以防止出血,禁止伤口沾水,拆线后就可以进行功能锻炼了,手握橡胶圈,一次1分钟,每天10—2—次.。

内瘘保护注意事项

内瘘保护注意事项

内瘘保护注意事项内瘘保护注意事项1、术后次日可进行局部锻炼,如无出血可适当握手运动,促使瘘管成熟。

3日后加大锻炼力度,方法:手握橡皮握力圈,每日3-4次,每次10分钟;2、术后5-7日内,应保持术侧肢体干净,避免潮湿,以防伤口感染;若发现有渗血不止、疼痛难忍时,立即与医生联系,及时处理。

3、学会判断内瘘是否通畅的方法,即将非手术手触摸术侧的静脉处,若扪及震颤,或听到血管杂音,则提示通畅。

否则,应立即和医生联系,及时再通。

4、内瘘术后早期,应尽量穿袖口宽松内衣,抬高术侧肢体,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肢体肿胀。

避免患侧肢体受压,不要穿紧袖衣服、不可带手表、不可负重,避免在术侧肢体上输液、抽血、量血压等。

血液透析使用后如何维护?①平时内瘘侧肢体应避免过度用力,如提重物、抱孩子、洗衣服、拄拐棍等,②戴护腕以防生活中损伤,③透析结束,拔针后应压迫穿刺点5---10分钟以上。

正确方法:以食指及中指压迫穿刺点的上缘和下缘,手臂可略微抬高,以减少静脉回流阻力,加快止血。

加压力度,以不渗血及能扪及震颤和听到血管杂音为宜。

在血透后出现肿胀、皮下出血、淤血情况,立即用冰袋冷敷防止继续肿胀,血透后24小时可作热敷、局部涂抹喜疗妥软膏,促进肿胀消退,待肿胀消退后方可在次使用内瘘,④血透中避免过度超滤脱水、防止低血压的发生以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⑤血液粘稠度较高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凝药,⑥保持术部清洁减少感染。

内瘘保护注意事项 [篇2]对于需要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来说,动静脉内瘘是尿毒症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1、在家就寝时请用软枕头抬高术侧一般略高于心脏位置,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并密切观察末梢血管充盈情况、手指颜色及温度。

(如发现术侧手指颜色乌紫、苍白等请立即赶往医院就诊)2、避免术侧肢体暴露在过热或过冷的环境内,衣袖宽松,包扎松紧适度,术侧肢体避免受压,请勿佩戴戒指、手镯、手表等饰品,有利于肢体的血液回流,防止指端肿胀。

内瘘术后的护理措施

内瘘术后的护理措施

一、引言动静脉内瘘术是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建立方法,通过手术将患者体内的动脉与静脉吻合,形成永久性血管通路,为血液透析提供稳定的血液流出途径。

术后护理对于内瘘的成熟、通畅以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内瘘术后的护理措施。

二、术前准备1.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内瘘术的原理、目的、过程及术后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2. 术前做好皮肤准备,避免感染。

3. 术前进行血液检查,了解患者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

4. 术前告知患者禁食禁水,避免术中发生呕吐、误吸。

三、术后护理1. 术后观察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 术后6小时内保持患肢抬高30°~45°,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肢体肿胀。

3. 术后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如有出血、红肿、渗液等,及时处理。

4. 术后24小时内避免患肢受压,避免枕在患肢上。

5. 术后3天内,避免患肢下垂,以防内瘘闭合。

6. 术后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7. 术后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8. 术后24小时内避免患肢剧烈活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9. 术后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10. 术后定期检查伤口愈合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四、内瘘成熟期护理1. 术后14天拆线后,可进行握拳运动,促进内瘘成熟。

2. 术后2~3个月,内瘘成熟后,可进行透析治疗。

3. 透析治疗时,注意穿刺点消毒,预防感染。

4. 透析结束后,压迫穿刺点10~15分钟,确保止血。

5. 透析治疗期间,注意观察内瘘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6. 透析治疗期间,避免患肢受压,避免提重物。

7. 透析治疗期间,保持患肢温暖,预防血管痉挛。

8. 透析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

五、日常护理1. 保持患肢清洁,避免抓伤、碰伤皮肤。

2. 避免患肢受压,如坐姿、睡姿等。

3. 避免患肢暴露在寒冷环境中。

4. 避免患肢进行剧烈运动。

5. 透析治疗期间,保持患肢温暖,预防血管痉挛。

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后护理要点

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后护理要点

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后护理要点动静脉内瘘是一种常见的血管手术,它可以将动脉和静脉连接在一起,为需要血液透析的患者提供长期的透析治疗。

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是建立动静脉内瘘的一种常见方法。

术后护理对于动静脉内瘘的成败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后的护理要点。

一、术后第一天(1.1)1.1.1 观察伤口情况术后第一天,护士应密切观察伤口的情况,包括伤口是否有红肿、渗血、感染等症状。

如发现伤口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汇报,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1.1.2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术后第一天,护士应指导患者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水分进入伤口。

要注意伤口周围的皮肤状况,如有需要,可使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

1.1.3 观察患者的自觉症状术后第一天,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自觉症状,如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

如发现患者有上述症状,应及时向医生汇报。

二、术后第二天(2.1)2.1.1 逐渐恢复日常生活术后第二天,患者可以逐渐恢复日常生活。

但仍需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2.1.2 营养支持术后第二天,护士应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

如有需要,可向医生咨询是否需要补充营养剂。

三、术后第三天(3.1)3.1.1 检查血管通畅性术后第三天,护士应定期检查动静脉内瘘的血管通畅性,以确保血流畅通。

如发现血流不畅,应及时向医生汇报。

3.1.2 观察患者的透析状况术后第三天,护士应关注患者的透析状况,如透析量、透析时间等。

如发现透析状况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汇报。

四、术后第四天至第七天(4.1-7.2)在这期间,护士应继续按照以上要点进行护理,并注意以下几点:4.1. 保持良好的心态术后第四天至第七天,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

护士应关心患者的心理状况,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利于伤口愈合和康复。

4.2. 避免感染风险在这期间,患者应注意预防感染,如勤洗手、戴口罩等。

要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病原体的人或物。

动静脉内瘘护理范文

动静脉内瘘护理范文

动静脉内瘘护理范文
动静脉内瘘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手术,用于给需要经常输液或者需要频
繁采血的患者提供方便。

动静脉内瘘手术后,患者需要合理的护理来保护
并维持动静脉内瘘的稳定运行。

以下是一篇关于动静脉内瘘护理的范文,
共1200字以上。

首先,术后应及时保护动静脉内瘘。

术后4小时内,应对内瘘及插管
部位进行观察,注意有无出血、肿胀等异常情况。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
告医生。

其次,术后需保持血管通畅。

动静脉内瘘末端应与静脉套管插入管呈
一直线,并且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

若末端过低或过高,会导致静脉血液
容易倒流,影响输液与采血效果。

因此,保持动静脉内瘘的位置稳定是非
常重要的。

在输液时,应检查输液液体是否正常流通,并及时清理堵塞,
保持通畅。

再次,术后需定期更换导管。

手术后5天内,应每天更换1次导管;
手术后5-10天,应每隔2天更换1次导管;手术后10天以上,应每隔3
天更换1次导管。

更换导管时,护士应掌握正确的换管技巧,以免误伤患者。

此外,术后局部伤口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手术过后,患者伤口周围
会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这时应冷敷伤口,减轻疼痛;若伤口出现渗液,应及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最后,术后需要定期复查和观察。

为了及早发现并处理内瘘的异常情况,患者每周需进行一次超声检查,观察内瘘是否存在堵塞或狭窄等情况。

患者每月应进行一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内瘘和导管的血液流量等情况。

护士应记录这些检查结果,并及时告知医生。

动静脉内瘘术后的日常护理

动静脉内瘘术后的日常护理

动静脉内瘘术后的日常护理【1 】动静脉内瘘术是一种血管吻合的小手术,将前臂接近手段部位的动脉和临近的静脉作一缝合,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淌着动脉血,形成一个动静脉内瘘,它重要用于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在进行此治疗之后,要留意日常护理和保健,以确保身材健康.一.术后日常护理术后做一些健瘘操促进内瘘尽快成熟; 举高术侧肢体,促进静脉血回流,以减轻肿胀程度;1.除去透析当天,天天清洗局部,保持干净;2.血透时有筹划改换穿刺点;3.内瘘侧肢体尽量穿袖口宽松内衣,不要佩戴过紧饰物;4.睡觉时不要榨取内瘘侧肢体;5.防止低血压;6.内瘘侧肢体防止量血压,抽血;7.内瘘侧肢体不成负重;8.学会断定内瘘是否通行的办法,即将非手术侧手触摸术侧的静脉处,可扪及震颤;或将内瘘吻合部位贴附于对侧耳朵,可听到血管杂音,则提醒通行.天天日夕检讨瘘管是否通行.二.做做健瘘操天天用术侧手捏握橡皮健身球3-4次,每次10分钟;也可用手.止血带或血压表袖套在吻合口上方,轻轻加压至静脉中度扩大为止,每15-20分钟松开一次,天天可重复3次.天天热敷或前臂浸于热水中2-3次,每次15-20分钟.以上办法可单独应用,也可混杂应用.三.术后留意事项1.血压保持在若干为宜?一般请求压缩压保持在130-150mmHg,舒张压保持在80-90 mmHg,血压过低会导致瘘管堵塞.2.术后可能消失哪些并发症?术后罕有并发症包含出血.沾染.血栓.内膜增殖.假性动脉瘤.肢体远端缺血.心衰等.一般移植血管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产生率高于自体动静脉内瘘.3.碰到哪些情形须要立刻诊治?①震颤或杂音消掉提醒瘘管堵塞;②局部红肿,或寒噤.高热,伤口有液体渗出提醒沾染.专家指出,动静脉内瘘的血管能为血液透析治疗供给充足的血液,为透析治疗的充分性供给包管.但是假如后期护理中消失问题,会导致病情的恶化,所以需引起留意.。

动静脉内瘘成熟后初期使用的护理

动静脉内瘘成熟后初期使用的护理

分 散 , 加 速 吸 收 , 用 小 冰 袋 行 冷 敷 , 血 块 不 再 肿 大 。再 穿 以 并 使 刺 时 , 定 要 压 迫 穿 刺 失 败 的部 位 , 动 脉 穿 刺 点 以下 , 远 心 一 在 即 端 , 开 血 肿 , 做 穿 刺 。 穿 刺 过 程 中 应 严 格 执 行 无 菌 技 术 操 避 再 作 。新 瘘 的初 期 穿刺 要 采 用 绳 梯 式 或 纽 扣 式 穿 刺 法 , 可 定 点 不
2 3 3 穿 刺 角 度 与深 度 ..
待针斜面刺人皮肤后要求 马上穿人血管 , 在 皮肤下 隧道很短 , 针
病 人 的 观 念 及 意 识 能 力 , 长 内瘘 的使 用 寿命 , 提 高 了 病 人 的 延 也
生存价值 。 参考文献 :
[] 杨 文. 1 动静 脉 内 瘘 的 穿 刺 护 理 体 会 L ] 解 放 军 护 理 杂 志 ,0 4 2 J. 20 ,1
内瘘 病 人 内瘘 成熟 后初 期使 用 的 护 理 报 告 如 下 。
1 临 床 资 料 3 1例 维 持 性 血 液 透 析 病 人 均 为 初 次 行 动 静 脉 内瘘 吻 合 术 , 男 1例 , 1 9 女 2例 ; 龄 l 年 7岁 ~ 7 2岁 , 尿 病 肾 病 3例 , 囊 肾 糖 多

1O・ 5
CH I S GENERAL NURS NG a u r 2 1 1 8 No 1 NE E I J n a y, 0 0 Vo . . B
动静 脉 内瘘 成熟后 初 期使 用 的护 理
张 彩芬 , 彩芳 , 张 尚春 娥
关 键 词 : 静 脉 内瘘 ; 液透 析 ; 血 ; 动 血 止 穿刺 ; 理 护
刺 ; 脉 穿 点 选 近 心 端 ( 般 选 肘 静 脉 )顺 血 流 方 向 穿 刺 , 静 一 两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常规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常规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

2、观察血管通路的状态。

二、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向患者说明手术的目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合作,测出凝血时间。

(2)保护—侧肢体的静脉,避免静脉注射或输液。

保持造瘘侧皮肤清洁,勿损伤皮肤,以防术后感染。

2、术后护理(1)内瘘术后使用抗凝剂3日,如潘生丁、阿斯匹林,以防术后血管内凝血,同时应用抗生素1周至拆线。

(2)术后3日可进行局部锻炼,促使瘘管成熟。

方法:手握橡皮握力圈,每日3次,每次10分钟;也可用手、止血带或血压袖带在吻合口上方(如手臂),轻轻加压至静脉中度扩张,每30分钟松开一次,每天可重复3次。

(3)术后5日内,应保持术侧肢体干净,以防伤口感染;若发现有渗血不止、疼痛难忍时,立即与医生联系,及时处理。

三、健康指导要点1、教会患者学会判断内瘘是否通畅的方法,即将非手术侧手触摸术侧的静脉处,若扪及震颤,或听到血管杂音,则提示通畅。

否则,应立即和医生联系,及时再通。

2、内瘘术后早期,应尽量穿袖口宽松内衣,抬高术侧肢体,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肢体肿胀。

避免患侧肢体受压,不穿紧袖衣服,不可戴表,不可测血压,不可负重,不能用内瘘静脉注射或输液。

四、注意事项1、透析结束,拔针后应压迫穿刺点20-30分钟。

2、做好内瘘常见并发症如血栓形成、穿刺点出血、局部和全身感染等并发症的观察及防治。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

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3)护理记录应体现相应的专科护理特点。

①监护室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表格内容至少包含监测指标、出入量、用药执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静脉内瘘手术后初期护理
1、手术后每日观察伤口有无出血、发炎感染征象,伤口包扎不可过紧,以防压迫影响血流,可以枕头抬高减轻肿胀。

2、手术后二至三天无出血可开始做握球运动或照射非热康谱加速成熟。

3、每日检查瘘管是否有无静脉震颤音(沙沙声),若无则表示可能阻塞。

4、手术后患肢较一般瘘管肿胀,以软枕抬高促进血以回流。

5、手术后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注意有无出血。

6、血管手术后若需拆线于手术后2周,约4-6 周后可使用。

7、患肢避免打针抽血、量血压、提重勿及穿着太紧的衣服,影响血液回流。

8、每日观察瘘管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情形。

9、平日保持瘘管的清洁,上针前请先用肥皂清洗瘘管处。

10、瘘管的手勿当枕头以防压迫阻塞。

11、透析结束后勿包扎太紧,以免影响血流。

12、透析后当天穿刺伤口请勿弄湿,隔日再去除纱布,观察针孔处有无渗血。

13、针孔出血时,立刻压住出血点以止血,若出血不止尽速就医。

14、若血管狭窄或阻塞,宜早期接受血管扩张术或血管摄影,甚至需重新开刀再造一新的瘘管。

15、确实戒菸以预防血管狭窄或阻塞。

握球运动
1、手握软式网球,用力握球持续数秒(约五秒)之后手放松;握球&放松反覆动作数次,约15 分钟,每天数次。

2、年老、虚弱、手臂无力者,可协助在上臂加压使血管扩张,或渐歇性使用止血带扎紧上臂,加速静脉动脉化。

热敷原则
1、透析当日勿碰湿伤口,24 小时后再热敷,以免针口出血或发炎。

若有渗血或血肿需加压或冰敷。

2、敷时以塑料袋包裹热xx 使用。

3、热敷时注意水温勿太烫,以防烫伤,温度在不超40 度为原则。

4、热敷面积应限于瘘管处及血管延伸走向部位,避免整只肢体浸泡在热水中。

5、使用热电毯需谨慎控制温度避免烫伤。

6、有条件的可照射非热康谱用于日常护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