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蒜苗二折线统计图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 数学 四年级 下册第4课时 栽蒜苗(二)

北师大版 数学 四年级 下册第4课时 栽蒜苗(二)
(2)这一天从8:00到16:00的气温从总体上说是如何变化的? 答:气温从8:00到13:00呈上升趋势,13:00到 14:00温度不变,14:00到16:00呈下降趋势。
练习巩固
笑笑把室内气温的变化画成下面的统计图。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从8:00到10:00,温度上升了多少度? 21-18=3℃ 答:从8:00到10:00,温度上升了3℃。
练习巩固
在一次课间活动中,王伟测量了水加热不同时间的水温,得 到了以下的数据。
加热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生产期/天 20 40 55 70 80 90 100
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这些统计图。 提醒:并思考画折线统计图的步骤哦!
练习巩固
加热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生产期/天 20 40 55 70 80 90 100
北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栽蒜苗(二)
> 12 3
激趣导入
同学们,笑笑栽的蒜苗也长得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笑 笑记录的结果吧。
知识讲解
笑笑栽的蒜苗生长情况统计表。
第几天
第2天 第4天 第6天 第8天 第10天
蒜苗高/厘米
1
3
7
10
14
认一认,说一说,下面这幅图是怎样得到的?
第12天 15
知识讲解
第一个点是第2天蒜苗的高度,高1cm。每个点都 是对应这条蒜苗的高度。然后把每天的高度连成 一条线。
课本89页第2题
北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谢谢观看
> 12 3
一、描点。 二、连点成线。
练℃
2)水加热到70℃用了( 6 )分钟。

春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栽蒜苗(二)》课件

春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栽蒜苗(二)》课件

人数/万 人
346ຫໍສະໝຸດ 88 10××市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人数统计图
单位/万人
(1998~2003年)
11
10
10
9 8
88
7 6
6
5
4
4
3
3
描连点线
2
1
0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年份/年
××市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人数统计图
单位/万人(1998~2003年)
11
××市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人数统计图
• 相同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一 样都能表示数量的多少。都是用一个 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
你能根据下表画 出折线统计图吗

陈东0~10岁的身高,如下表
。 年龄/岁 0 1 2 3 4 5 6 7 8 9 10
身高/ 厘米
50 74 85 93 101 108 115 120 130 135 141
题?
年龄/岁
(1)陈东几岁时长得最快?长了多少厘米? (2)陈东身高115厘米时几岁? (3)陈东5岁半时身高大约是多少?
某地2000年每月的月平均气温如下表:
月份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平均
气温 2 5 10 16.5 22 28 32 32.5 26 19 11.5 5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35 141
年龄/岁
陈东0~10岁身高情况统计图
身高/厘米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130135141 115120 101108 93
90
85
80 74

《栽蒜苗》(二)折线统计图PPT课件

《栽蒜苗》(二)折线统计图PPT课件
第一天,好像长出来些。
2月16日
已经长出有两厘米了!
2月17日
又长高了些!
2月18日
蒜苗的根很明显吧!
2月19日 这是第五天的效果!
第六天,它长得与原来的快一边高了!
蹬蹬蹬蹬,已经第七天了,一周留念照!
2月22日
第八天哦!
2月23日
第九天了,不知道的有可能分不清谁先谁后喽!
2月24日
( 18)
时间/天
蒜苗高/厘米
3
6
9
12
15
2
4
6
8
10
12
14
16
18
0
笑笑的蒜苗生长情况统计图
思考: (1)在这幅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什么?纵轴呢? (2)蒜苗的生长天数和生长高度在这幅图上都能找到吗?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题
添加标题
栽蒜苗(二) ---折线统计图
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姓名
(18 )
(15 )
( 12)
( 9 )
( 6 )
( 3 )
( 0 )
( 24)
小明
开心
淘气
小兰
小英
笑笑
姓名
蒜苗高/厘米
第一小组蒜苗第15天生长情况统计图
单击添加文本
单击添加文本
2月14日
把它和原先种植的大蒜放在一起! (很鲜明的对比)
2月15日
时间/天
蒜苗高/厘米
2
4
6
8
10
12
14
16
18
笑笑的蒜苗生长情况统计图

《栽蒜苗》折线统计图PPT课件

《栽蒜苗》折线统计图PPT课件

2月23日
.
分第 不九 清天 谁了 先, 谁不 后知 喽道 !的
有 可 能
12
2月24日
十天纪念照!
.
13
2月25日
第十一天,似乎没多大. 变化!
14
2月26日
第十二天,没变化啊!!. !!(可以吃了吗?15 )
2月27日
蒜苗的第十三天! .
16
2月28日
第十四天,有超过前蒜. 苗的劲头!
思考: (1)在这幅统计 图中横轴表示什 么?纵轴呢? (2)蒜苗的生长 天数和生长高度 在这幅图上都能 找到吗?
3
6
9
12 15
.
时间/天
21
笑笑的蒜苗生长情况统计图
蒜苗高/厘米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3
6
.
9
12 15
时间/天22
蒜苗高/厘米
1 186 14 12
10
8 6 4 2 0
.
29
172月29日来自十五天的蒜苗留念照!.
18
• 笑笑的蒜苗生长情况记录
.
19
蒜苗高/厘米 笑笑的蒜苗生长情况统计图
( 18)
( 16) (14)
(12) (10)
( 8)
( 6)
( 4)
( 2)
(0 )
3
6
9 . 12 15
天数20 /天
蒜苗高/厘米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笑笑的蒜苗生长情况统计图
.
1
蒜苗高/厘米 第一小组蒜苗第15天生长情况统计图

《栽蒜苗》(二)折线统计图课件

《栽蒜苗》(二)折线统计图课件

折线统计图的适用场景
时间序列分析
当需要分析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 势时,折线统计图是一个很好的 选择。例如,分析气温随时间的
变化趋势。
比较分析
当需要对多个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时,可以使用折线统计图来展示 它们的差异和变化趋势。例如, 比较不同地区或不同时间段的经
济增长率。
预测分析
通过将历史数据绘制在折线统计 图上,可以观察数据的趋势,并 基于此进行预测分析。例如,根 据历史销售数据预测未来的销售
添加标题
为折线图添加标题,概括 图表的主题或目的。
03
蒜苗生长数据折线统计 图分析
蒜苗生长周期分析
生长周期
蒜苗的生长周期包括萌芽期、幼苗期、旺盛生长 期和衰老期。
时间节点
每个生长周期对应的时间节点,有助于了解蒜苗 生长的阶段和特点。
生长速度
蒜苗在不同生长周期的生长速度不同,了解其变 化规律有助于合理安排养护措施。
调整管理措施
根据观察和记录的生长数据,及时调整管理措施,确保蒜苗正常 生长。
蒜苗生长数据预测
分析历史数据
对历史蒜苗生长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了解其生长规律和趋势。
预测未来数据
根据历史数据和生长规律,预测未来蒜苗的生长数据,如株高、叶 面积等。
制定生产计划
根据预测的生长数据,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包括采收时间、产量 等。
建议学习者关注最新的数据可视化技术和趋势,不断提升自己
03
的能力。
展望
与您的互动 欢迎您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改进课件内容和教学方法。
谢谢观看
02
它通过将数据点按顺序连接成线 段,并以此展示数据随时间或其 他变量的变化趋势。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栽蒜苗》(二)折线统计图课件

《栽蒜苗》(二)折线统计图课件

( 18)
( 16) (14)
(12)
(10)
( 8)
( 6)
( 4)
( 2)
(0)
3
6
9
12 15
天数20 /天
蒜苗高/厘米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笑笑的蒜苗生长情况统计图
思考: (1)在这幅统计 图中横轴表示什 么?纵轴呢? (2)蒜苗的生长 天数和生长高度 在这幅图上都能 找到吗?
4

2月16日









5
2月17日
又 长 高 了 些 !
6
2月18日
蒜苗的根很明显吧!
7
2月19日
这是第五天的效果!
8
2月20日
的第 快六 一天 边, 高它 了长 !得
与 原 来
9
2月21日
蹬蹬蹬蹬,已经第七天了,一周留念照! 10
2月22日
第八天哦!
11
2月23日
分第 不九 清天 谁了 先, 谁不 后知 喽道 !的
1
蒜苗高/厘米 第一小组蒜苗第15天生长情况统计图
( 24) ( 21) (18 ) (15 ) ( 12) (9) (6) (3) (0)
小明
小英
笑笑
开心 淘气 小兰 姓名2
把它 和原 先种 植的 大蒜 放在 一起! (很 鲜明 的对 比)
2月14日
3
2月15日 第 一 天, 好 像 长 出 来 些。
有 可 能
12
2月24日
十天纪念照!
13
2月25日
第十一天,似乎没多大变化!

《栽蒜苗(二)》数据的表示和分析PPT

《栽蒜苗(二)》数据的表示和分析PPT
因绿色为最佳感受色 ,可使睫状体放松,图案 从里到外大小不等,不断 变化图案可不断改变眼睛
远眺图使用说明
1、远眺距离为1米-2.5米(远眺图电脑版比 纸质版小,距离相应缩短),每日眺望5次以 上,每次3—15分钟。
2、要思想集中,认真排除干扰,精神专注, 高度标准为使远眺图的中心成为使用者水平 视线的中心点。
第2天到第4天蒜苗长了 2厘米 , 第4天到第6天蒜苗长了 4厘米 , 第6天到第8天蒜苗长了 3厘米 , 第8天到第10天蒜苗长了 4厘米 , 第10天到第12天蒜苗长了 1厘米 。
方法二:可以通过折线统计图的陡缓判断哪段 时间蒜苗长得最快。
折线越陡,这一段时间的蒜苗就长得越快。
观察折线统计图的变化情况,看到其中第4天 到第6天、第8天到第10天这两段线段最陡,对 应这两段时间的蒜苗长得最快。
平均温度/℃
40
35
33
30
30
25
25 22
20
15
15
10
9
5 35
0 123 45 678
26 19 10 5
9 10 11 12
〔2〕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月 的温度是最低的月的〔11〕 倍
〔3〕〔 4 〕月到〔 5 〕 月气温上升最快
〔4〕〔10〕月到〔 11〕 月气温下降最快
月 份
3 下面是一位病人住院一段时间内体温的变化情况统计图。
16
12
〔3〕几月到几月气温上升最快?
8
4
2月到3月和5月到6月气温上升最快。
0 1 2 3 4 5 6 月份
5 下表是连续几天的室内温度记录。
室内温度变化情况统计表
日 5月1日 5月2日 5月3日 5月4日 5月5日 5月6日 期 温度/℃ 39.5 37.5 38.5 38 37.5 36.5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习题课件 6.4 栽蒜苗(二) 认识折线统计图(共10张PPT)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习题课件 6.4 栽蒜苗(二) 认识折线统计图(共10张PPT)
6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第4课时 栽蒜苗(二)》认识折线统计图
BS 四年级下册
知识点1 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填一填。
笑笑家3~8月份用水情况统计图
(1)这是( 折线 )统计图,每格代表( 5 )立方米。 (2)从统计图可以看出,用水量从3月份到8月份不断地
( 增),加呈现( 上)趋升势。 (3)( 5 )月份和( 6 )月份之间用水量增加得最多,
上升趋势。 1500件(后一问答案不唯一)。
提升点 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解决问题
3.下面的折线统计图表示小明骑自行车从9:00到11 :00行驶的路程情况。
小明骑自行车从9:00到11:00行驶的路程情况统计 图
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小明一共骑了多长时间?行驶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平均每时行驶多少千米? 11-9=2(时) 30÷2=15(千米/时) 答:小明一共骑了2时,行驶的路程是30千米, 平均每时行驶15千米。
(2)小明中途停留了吗?停留了多长时间?
10时30分-10时=30(分) 答:小明中途停留了,停留了30分。
(3)小明在骑车行驶的最后30分里,行驶了多少千米?这30 分的速度比他骑车行驶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快多少?
30分行驶:30-15=15(千米) 1时行驶:15×2=30(千米) 30÷1=30(千米/时) 即小明最后30分的速度为30千米/时。 30-15=15(千米/时) 答:小明在骑车行驶的最后30分里,行驶了15千米, 这30分的速度比他骑车行驶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快15千米/时。
谢谢观赏பைடு நூலகம்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因为线最( 陡 )。
知识点2 绘制并分析折线统计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上栽蒜苗97页-99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3、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预测。

课前交流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栽蒜苗(一),听说你们都栽了蒜苗,老师把一名同学栽蒜苗的经过拍摄下来了,大家想看看吗?(播放栽蒜苗照片)你们为蒜苗做过生长记录吗?这名同学也做了记录,(出示蒜苗生长情况统计表)不过他还想看出蒜
形统计图记录蒜苗的生长趋势合适吗?(出示蒜苗15天生长情况条形统计图)
生:1.
太合适。

2.从条形图上看蒜苗好像不是一点一点长高的,而是一蹦一蹦长高的。

师:是啊,那用什么方式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比较好呢?谁有办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演示,把条形统计图一点点变成折线统计图)
并板书:折线统计图。

二、新授课
1. 认识折线统计图
师:仔细观察这个统计图,说说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生:标题、时间、横轴、纵轴、点和连接的线段。

师:你能读懂这个统计图吗?同桌互相读一读。

师:这张统计图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a.观察这幅折线统计图,你能发现那几天蒜苗生长的比较快?生:可以从具体的
数据看,还可以从线段的斜度上看。

斜度大,就是变化大。

(请学生上来指一指)
b.估计蒜苗第10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

c.预测蒜苗第20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并说说你的想法。

d.把你在的蒜苗生长情况在附页2的格子纸中制作成折现统计图,并于同学进行
交流。

下面同学们可以参照老师这张图在小组内讨论一下,折线统计图该如何制作?
折线统计图绘制步骤:(参照上题的折现统计图,课件演示制作过程)
a.注明标题:
b.分别画出横轴和纵轴,横轴表示天数,纵轴表示蒜苗的高度。

c.确定纵轴上的单位长度
d.根据数据,在格子图上描点
e.把各点按顺序用线段连接起来
小结:看来折线统计图不但反映了统计表中的数据情况,而且还能更好地反映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看出蒜苗的生长趋势。

板书:数据的增减变化。

这样就更有利于我们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和预测。

三运用中感知特点
练习一
通过栽蒜苗引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让我们学习条形统计图并且认识了折现统计图。

这些长大后的蒜苗们不仅可以用来欣赏还可以烹饪出各种美味的佳肴供大家来品尝,如果每天把这些蒜苗拔掉一些,又会引发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
蒜苗拔出棵数统计表
根据上面的统计表,自己动手制作一副折线统计图,师巡视并且指导学生作业。

练习二
小玲把室内气温的变化画成下面的统计图
引导学生完成98页练一练第二题。

(课件展示)
练习三:
师:我们前几节课学习了条形统计图,今天认识了折线统计图。

那什么情况下选择条形统计图,什么情况下选择折线统计图呢?我们来看两个统计表:
大优势就是清晰地显示数据的增减变化。

想象一下,第二张统计表画成折线统计图的话,这个折线是怎样的?如果他以后每年的身高一直统计下去的话,又是怎样的呢?
生:几年之后,这个折线就平了,因为他成年之后,身高不变了。

生:老师,有可能他老了身高会变矮。

这样折线还会下降的。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什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哪些数据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呢?)
同学们可以根据刚才大家介绍的数学信息,选择你喜欢的收集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师:其实统计图有很多种,除了条形和折线统计图,还有扇形、复式条形等(老师一一展示常见的几种统计图)
四、发散延伸
通过这一节课的相处,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同学不但聪明,而且善于动脑,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

老师对大家的表现非常满意,不知道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数学是无穷的科学,数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除了我们学过的知
识外,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好多与数学知道息息相关的事物等待我们去发现,希望大家今后多观察、勤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