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氰二胺
双氰胺-甲醛絮凝剂的合成及脱色效果研究

— 500—
江苏农业科学 2016年第 44卷第 12期
红溶液脱色率显著提高,120min后,脱色率变化很小,说明在 搅拌静置 120min后,絮凝过程基本完 成,所 以 沉 降 时 间 为 120min时,脱色率最高。同时 120min后,污泥量基本上没 有变化,说明搅拌静置 120min后,溶液中的絮凝过程基本结 束,而且从 40~100min时间段内所产生的污泥量可以看出, 该絮凝剂对丽春红溶液脱色的沉降速度较快。以下试验沉降 时间为 120min。 2.4 搅拌速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试验搅拌速度为 120r/min,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搅拌 时间,絮凝剂对丽春红脱色率的影响结果如图 6所示。
由图 6可知,随着搅拌时间的增加,絮凝剂对丽春红溶液 的脱色率先升后降,20min达最大值。搅拌时间过短,絮凝剂 对丽春红溶液中的染料分子凝结没有足够的时间,导致絮凝 不充分;搅拌时间过长,又会对已经形成的凝结体造成破坏, 同样不利于絮凝剂脱色。搅拌时间为 20min时脱色率最大。 2.6 实际染料废水的脱色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双氰胺 -甲醛絮凝剂加入量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收稿日期:2015-10-31 作者简介:张 勤(1967—),男,江苏泰州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有
机合成研究。Tel:(0523)86150056;E-mail:903386438@qq.com。
如图 1所示,加入絮凝剂时,丽春红溶液中微粒的表电 位降低,相互之间的排斥力降低,使得微粒开始凝结,继续加入 絮凝剂,微粒表面的电位逐渐降至零,微粒之间排斥力最小,絮 凝速度最快,脱色效果最好,此时絮凝剂用量为 5g,再增加絮 凝剂的量,溶液中的微粒为絮凝剂包围着,与其他微粒接触困 难,微粒表面的电位上升,相互之间的排斥力增加,不利于絮 凝,因而脱色效果变化不大。以下试验絮凝剂用量为 5g。 2.2 pH值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环氧树脂固化剂概论

环氧树脂是一类具有良好的粘接性、电绝缘性、化学稳定性的热固性高分子材料,作为胶粘剂、涂料和复合材料等的树脂基体,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电子电气、航空航天等领域。
环氧树脂使用时必须加入固化剂,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固化反应,生成立体网状结构的产物,才会显现出各种优良的性能,成为具有真正使用价值的环氧材料。
因此固化剂在环氧树脂的应用中具有不可缺少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是近年来国内外环氧树脂固化剂研究的热点。
所谓潜伏性固化剂,是指加入到环氧树脂中与其组成的单组分体系在室温下具有一定的贮存稳定性,而在加热、光照、湿气、加压等条件下能迅速进行固化反应的固化剂,与目前普遍采用的双组分环氧树脂体系相比,由潜伏性固化剂与环氧树脂混合配制而成的单组分环氧树脂体系具有简化生产操作工艺,防止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适应现代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的研究一般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手段,对普通使用低温和高温固化剂的固化活性加以改进,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改进方法:一是将一些反应活性高而贮存稳定性差的固化剂的反应活性进行封闭、钝化;二是将一些贮存稳定性好而反应活性低的固化剂的反应活性提高、激发。
最终达到使固化剂在室温下加入到环氧树脂中时具有一定的贮存稳定性,而在使用时通过光、热等外界条件将固化剂的反应活性释放出来,从而达到使环氧树脂迅速固化的目的。
本文就国内外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的研究进展作一基本概述。
1 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1.1 改性脂肪族胺类脂肪族胺类固化剂如乙二胺、己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等是常用的双组分环氧树脂室温固化剂,通过化学改性的方法,将其与有机酮类化合物进行亲核加成反应,脱水生成亚胺是一种封闭、降低其固化活性,提高其贮存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这种酮亚胺型固化剂与环氧树脂组成的单组分体系通过湿气和水分的作用而使酮亚胺分解成胺因此在常温下即可使环氧树脂固化。
但一般固化速度不快,使用期也较短,原因是亚胺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仍具有一定的开环活性。
奶粉中双氰胺的检测方法(HPLC-UV和HPLC-MSMS法)

奶粉中双氰胺的检测方法(HPLC-UV 和HPLC-MS/MS 法)北京时间1月25日凌晨消息,新西兰牛奶中发现了有害物质——双氰胺。
双氰胺又名二氰二胺,缩写DICY 或DCD 。
虽然国际标准未对食品中的双氰胺限量,但高剂量的双氰胺对人体是有毒的。
本文采用 Cleanert ® MAS-QuChERS-双氰胺净化管和Venusil ® HILIC 液相色谱柱,建立了奶粉中双氰胺的MAS-QuEChERS 快速前处理方法和LC-UV 以及LC-MS/MS 检测方法。
1 实验部分1.1 仪器、试剂与材料高效液相色谱仪,涡旋振荡器,超声波清洗机,氮吹仪。
双氰胺标准品(CAS : 461-58-5;FW=84.08),Cleanert ® MAS-QuChERS-双氰胺净化管,Venusil ® HILIC 液相色谱柱,微孔滤膜,乙酸铵、乙酸、乙腈为色谱纯,实验用水为超纯水。
图1双氰胺分子式1.2 实验步骤提取、净化:称取1g 试样于50mL 具塞离心管中,加入2mL 水溶解后,加乙腈定容至10mL ,超声10min ,8000r/min 离心5min ,取2mL 上清液加入Cleanert ® MAS-QuChERS-双氰胺净化管填料,涡旋0.5min ,8000r/min 离心5min ,取上清液过0.22µm 滤膜,待测。
1.3 实验条件1.3.1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法):色谱柱:Venusil ® HILIC (5μm ,100Å,4.6*250mm ); 流动相: 10mmol/L 乙酸铵(pH=4.0):乙腈=10: 90;波长:220nm ;进样量:10µl ;柱温:30℃;流速:1mL/min 。
1.3.2 LC-MS/MS 法: (1)色谱条件:色谱柱:Venusil ® HILIC ( 5μm ,100Å,2.1*150mm );流动相: 0.5mmol/L 乙酸铵(pH=4.0):乙腈=10:90;进样量:10µL ;柱温:30℃;流速:0.2 mL/min 。
羽绒纤维经戊二醛接枝二氰二胺处理后的阻燃性能

撑 架 , 固定 量 羽绒纤维 填充 至其 中 , 保其 不 间断 将 确 连 续 。打火器 点燃 羽绒 1 后 撤 离 , 时 观察 是 否 2s 计 继 续燃 烧 , 阴燃 距 离 若 超 过 1 m, 减 低 氧 气 浓 0c 则 度 , 于 1 m或 是离火 即灭 则增 加氧气 浓 度 。 低 0c
i es,whih fb r c me n h i fa e r tr n r p ris a t t er l m —e ada t p o e e we e ef cie y, p r a e t m p o e t r f tv l e e m n n l i r v d, a f e y nd i — r
1 2 3 红 外 测 试 ..
量 增加 , 剩炭 率增 多 ; 二醛 在 7~8m 戊 L时剩 炭率 达 到最 大值 , 当其与 羽绒纤 维接 枝饱 和后 , 剩余戊 二 醛 会 消耗溶 液 中 的二 氰二 胺 , 得接 枝量下 降 , 使 剩炭率
关键词 : 绒纤维 ; 羽 阻燃 性 能 ; 二醛 ; 分 析 戊 热 中图 分 类 号 : S 9 . 9 T 155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3 1 5 ( 0 2 0 - 2 -4 1 0 .4 6 2 1 ) 60 60 0
Fl m e r t r a t p o r i s o o a - e a d n r pe te f d wn fb r r fe e sg a td i
分 析 等 对 其 阻 燃 性 能 进 行 探 讨 。实 验 结 果 表 明 : 体 系 均与 羽绒 纤 维 成 功 接 枝 , 二 醛 的加 入 使 羽 绒 纤 维 的 极 限 2个 戊
氧指 数 和 剩 炭 率 明显 增 加 , 热失 重 温 度 提 前 , 热失 重 速 率 加 快 , 稳 定 性 减 低 , 绒 纤 维 的 阻 燃 性 能 得 到 永 久 性 提 热 羽 高 , 且对其形态结构影响不大 。 并
潜伏性固化剂之欧阳科创编

潜伏性固化剂编辑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所谓潜伏性固化剂,是指加入到环氧树脂中与其组成的单组分体系在室温下具有一定的贮存稳定性,而在加热、光照、湿气、加压等条件下能迅速进行固化反应的固化剂。
虽然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的种类很多,但是每种类型的固化剂都有一定的优点和缺点,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发现一种性能特别优良,十分理想的潜伏性固化剂。
中文名潜伏性固化剂特点提高产品质量防止环境污染适应现代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目录1 潜伏性固化剂特点2 研究3 种类▪改性脂肪族胺类▪芳香族二胺类▪双氰胺类▪咪唑类▪有机酸酐类▪有机酰肼类▪路易斯酸▪微胶囊类4 结语潜伏性固化剂特点编辑与目前普遍采用的双组分环氧树脂体系相比,由潜伏性固化剂与环氧树脂混合配制而成的单组分环氧树脂体系具有简化生产操作工艺,防止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适应现代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研究编辑潜伏性固化剂的研究一般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手段,对普通使用低温和高温固化剂的固化活性加以改进,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改进方法:一是将一些反应活性高而贮存稳定性差的固化剂的反应活性进行封闭、钝化;二是将一些贮存稳定性好而反应活性低的固化剂的反应活性提高、激发。
最终达到使固化剂在室温下加入到环氧树脂中时具有一定的贮存稳定性,而在使用时通过光、热等外界条件将固化剂的反应活性释放出来,从而达到使环氧树脂迅速固化的目的。
种类编辑改性脂肪族胺类脂肪族胺类固化剂如乙二胺、己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等是常用的双组分环氧树脂室温固化剂,通过化学改性的方法,将其与有机酮类化合物进行亲核加成反应,脱水生成亚胺是一种封闭、降低其固化活性,提高其贮存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这种酮亚胺型固化剂与环氧树脂组成的单组分体系通过湿气和水分的作用而使酮亚胺分解成胺因此在常温下即可使环氧树脂固化。
但一般固化速度不快,使用期也较短,原因是亚胺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仍具有一定的开环活性。
双氰胺——精选推荐

二氰二氨二氰二氨(双氰胺),缩写DICY或DCD。
是氰胺的二聚体,也是胍的氰基衍生物。
化学式C2H4N4。
白色结晶粉末。
可溶于水、醇、乙二醇和二甲基甲酰胺,几乎不溶于醚和苯。
不可燃。
干燥时稳定。
化学式C2H4N4分子量84.08水溶性41.3 g/l密度1.400 g/cm3外观白色结晶粉末摩尔质量84.08 g·mol−11简介编辑管制信息:本品不受管制中文名称:氰基胍、双氰胺英文别名:Dicyandiamide,Cyanoguanidine简称:DICYHS Code: 2926200000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
水中溶解度在13℃时为2.26%,在热水中溶解度较大。
当水溶液在80℃时逐渐分解产生氨气。
无水乙醇(C2H5OH)、乙醚中溶解度在13℃时,分别为1.26%和0.01%。
溶于液氨、热水、乙醇、丙酮水合物、二甲基甲酰胺,难溶于乙醚,不溶于苯和氯仿。
相对密度(d254)1.40。
熔点209.5℃。
干燥时性质稳定。
不燃烧。
低毒,半数致死量(小鼠,经口)>4000mg/kg。
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5mg/m³。
储存:密封干燥保存。
结构式2化学性质编辑二聚氰胺按规格使用和贮存,不会发生分解,避免与氧化物接触。
在13℃无水乙醇中溶解度为1.26%,水中为2.26%。
易溶于热水,水溶液在80℃以上时会慢慢分解产生氨。
将双氯胺的结晶加热到熔点时,熔融后立即剧烈发热,,生成三聚氰胺、密胺等。
[1]3制备编辑氰氨化钙水解所得的氰氨氢钙悬浮液,经减压过滤除去氢氧化钙滤渣,再向滤液通入二氧化碳以将钙以碳酸钙的形式沉淀出来,得到氨基氰液。
使其在碱性条件下聚合,再经过滤、冷却结晶、分离、干燥,得二聚氰胺。
2CaCN2+2H2O→Ca(HCN2)2+Ca(OH)2 Ca(HCN2)2+CO2+H2O→2NH2CN+CaCO3 2NH2CN→(NH2CN)2生成双氰胺最大速度时的温度与pH有关:50℃时pH为9.7;80℃时pH为9.1;100℃时pH为8.8。
潜伏性固化剂

潜伏性固化剂编辑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所谓潜伏性固化剂,是指加入到环氧树脂中与其组成的单组分体系在室温下具有一定的贮存稳定性,而在加热、光照、湿气、加压等条件下能迅速进行固化反应的固化剂。
虽然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的种类很多,但是每种类型的固化剂都有一定的优点和缺点,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发现一种性能特别优良,十分理想的潜伏性固化剂。
中文名潜伏性固化剂特点提高产品质量防止环境污染适应现代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目录1 潜伏性固化剂特点2 研究3 种类▪改性脂肪族胺类▪芳香族二胺类▪双氰胺类▪咪唑类▪有机酸酐类▪有机酰肼类▪路易斯酸▪微胶囊类4 结语潜伏性固化剂特点编辑与目前普遍采用的双组分环氧树脂体系相比,由潜伏性固化剂与环氧树脂混合配制而成的单组分环氧树脂体系具有简化生产操作工艺,防止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适应现代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研究编辑潜伏性固化剂的研究一般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手段,对普通使用低温和高温固化剂的固化活性加以改进,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改进方法:一是将一些反应活性高而贮存稳定性差的固化剂的反应活性进行封闭、钝化;二是将一些贮存稳定性好而反应活性低的固化剂的反应活性提高、激发。
最终达到使固化剂在室温下加入到环氧树脂中时具有一定的贮存稳定性,而在使用时通过光、热等外界条件将固化剂的反应活性释放出来,从而达到使环氧树脂迅速固化的目的。
种类编辑改性脂肪族胺类脂肪族胺类固化剂如乙二胺、己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等是常用的双组分环氧树脂室温固化剂,通过化学改性的方法,将其与有机酮类化合物进行亲核加成反应,脱水生成亚胺是一种封闭、降低其固化活性,提高其贮存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这种酮亚胺型固化剂与环氧树脂组成的单组分体系通过湿气和水分的作用而使酮亚胺分解成胺因此在常温下即可使环氧树脂固化。
但一般固化速度不快,使用期也较短,原因是亚胺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仍具有一定的开环活性。
潜伏性固化剂

潜伏性固化剂加入树脂中,在常温下能保持较长的适用期,一经加热即能起固化作用的一类固化剂。
1 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1.1 改性脂肪族胺类脂肪族胺类固化剂如乙二胺、己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等是常用的双组分环氧树脂室温固化剂,通过化学改性的方法,将其与有机酮类化合物进行亲核加成反应,脱水生成亚胺是一种封闭、降低其固化活性,提高其贮存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这种酮亚胺型固化剂与环氧树脂组成的单组分体系通过湿气和水分的作用而使酮亚胺分解成胺因此在常温下即可使环氧树脂固化。
但一般固化速度不快,使用期也较短,原因是亚胺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仍具有一定的开环活性。
为解决这一问题,武田敏之用羰基两端具有立体阻碍基团的酮3-甲基-2 -丁酮与高活性的二胺1,3 二氨甲基环己烷反应得到的酮亚胺不仅具有较高的固化反应活性,而且贮存稳定性明显改善。
另外日本专利报道采用聚醚改性的脂肪族胺类化合物与甲基异丁基酮反应得到的酮亚胺也是一种性能良好的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
脂肪族胺类固化剂通过与丙烯腈、有机膦化合物,过渡金属络合物的反应,也可使其固化反应活性降低,从而具有一定的潜伏性。
1.2 芳香族二胺类芳香胺由于具有较高的Tg而受到重视,但由于其的剧毒性而限制了应用。
经改性制得的芳香族二胺类固化剂则具有Tg高、毒性低、吸水率低、综合性能好的优点。
近年来研究较多的芳香族二胺类固化剂有二胺基二苯砜(DDS)、二胺基二苯甲烷(DD M)、间苯二胺(m PDA)等,其中以DDS研究得最多最成熟,成为高性能环氧树脂中常用的固化剂。
DDS用作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时,与MP DA、DDM等芳香二胺相比,由于其分子中有强吸电子的砜基,反应活性大大降低,其适用期也增长。
在无促进剂时, 100克环氧树脂配合物的适用期可达1年,固化温度一般要达到200℃。
为了降低其固化温度,常加入促进剂以实现中温固化。
近年来为了改善体系的湿热性能和韧性,对D DS进行了改性,开发出多种聚醚二胺型固化剂,使得它们在干燥时耐热性有所降低,这些二胺因两端胺基间的距离较长,造成吸水点氨基减少,并且具有优良的耐冲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文名二氰二胺英文名Dicyandiamide别名氰胍双氰胺氰基胍二聚氰胺二聚氨基氰DCD英文别名N-CyanoguanidineDicyanodiamideCyanoguanidineDCDADCD1-Cyanoguanidine2-Cyanoguanidinediamino(cyanoiminio)methaneCAS 461-58-5EINECS 207-312-8化学式C2H4N4分子量84.0874inchi InChI=1/C2H4N4/c3-1-6-2(4)5/h(H4,4,5,6)/p+1熔点208-211℃沸点229.8°C at 760 mmHg闪点92.8°C水溶性32 g/L (20℃)蒸汽压0.068mmHg at 25°C物化性质性状白色棱形结晶性粉末"【用途】用作肥料、硝酸纤维素稳定剂、橡胶硫化促进剂,也用于制胍盐、蜜胺、巴比土酸等。
"产品用途用作肥料、硝酸纤维素稳定剂、橡胶硫化促进剂,也用于制胍盐、蜜胺、巴比土酸等,也是三聚氰胺的原料以及合成医药、农药和染料的中间体危险品标志 Xn - 有害物品有害物品风险术语R20/21/22 - 吸入、皮肤接触及吞食有害。
安全术语S24/25 - 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上游原料活性炭氰氨化钙下游产品硝酸胍脒基硫脲苯代三聚氰胺氯磺隆甲磺隆吗啉胍盐酸二甲双胍盐酸苯乙双胍固色剂M 固色剂Y 固色剂G 二腈二胺甲醛缩合物氨基磺酸胍二氰二胺- 简介二氰二胺俗称双氰胺,是很早就被应用的潜伏性固化剂,广泛用于涂料、单包装胶粘剂、薄膜胶等。
二氰二胺为白色晶体,熔点207~209℃,毒性小,但难溶于环氧树脂。
资料报道可用溶剂使双氰胺溶于环氧树脂,但是目前还是将双氰胺粉碎后与环氧树脂混合,在三联辊上进行加热混炼,或者采用挤出机加工。
通常不加促进剂的混合料,适用期达半年以上。
双氰胺的固化机理比较复杂,除了4个活泼氢参与反应之外,氰基也具有反应活性。
另外,双氰胺还具有催化型固化剂的作用。
对E-51环氧树脂来说,双氰胺的理论用量为每100g树脂11g,而实际用量为4~10g,特别是对固态环氧树脂一般用量都比较少。
管制信息本品不受管制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
水中溶解度在13℃时为2.26%,在热水中溶解度较大。
当水溶液在80℃时逐渐分解产生氨气。
无水乙醇、乙醚中溶解度在13℃时,分别为1.26%和0.01%。
溶于液氨,不溶于苯和氯仿。
相对密度(d254)1.40。
熔点209.5℃。
低毒,半数致死量(小鼠,经口)>4000mg/kg。
储存密封干燥保存。
二氰二胺- 性质白色菱形结晶性粉末,不可燃。
相对密度1. 400。
熔点207~209℃。
稍溶于水和乙醇,难溶于醚和苯。
干燥的双氰胺性质稳定。
二氰二胺- 用途检定钴、镍、铜和钯。
有机合成。
硝化纤维稳定剂。
硬化剂。
去垢剂。
硫化促进剂。
树脂合成。
作为胍盐、三聚氰二胺类的原料。
用双氰胺与酸反应,可制造各种胍盐。
双氰胺和苯基腈反应得到的苯代三聚氰二胺是涂料,层压板、成型粉的中间体是三聚氰胺的原料,也是合成医药、农药和染料的中间体用于有机合成和树脂合成,也用作硫化促进剂及硬化剂是生产三聚氰胺的原料。
也是医药和染料的中间体。
在医药上用于制取硝酸胍、磺胺类药物等。
也可用来制取硫脲、胍、硝酸纤维素稳定剂、橡胶硫化促进剂、钢铁表面硬化剂、印染固色剂、人造革填料及黏合剂等。
双氰胺的主要用途有:作为胍盐、三聚氰二胺类的原料。
用双氰胺与酸反应,可制造各种胍盐。
双氰胺和苯基腈反应得到的苯代三聚氰二胺是涂料,层压板、成型粉的中间体。
用作染料固色剂,双氰胺和甲醛反应制得的双氰胺树脂,可用作染料固色剂。
双氰胺化肥,双氰胺复合肥料可控制硝化菌的活动,使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速度得到调节,减少氮的损失,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率。
作为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医药上用于制取硝酸胍、磺胺类药物等;也用来制取硫脲、硝酸纤维素稳定剂、橡胶硫化促进剂、钢铁表面硬化剂、人造革填料、粘合剂等。
由双氰胺与甲酸反应可得医药中间体5-氮杂胞嘧啶。
环氧粉末涂料的固化剂。
检定钴、镍、铜和钯。
有机合成。
硝化纤维稳定剂。
硬化剂。
去垢剂。
硫化促进剂。
树脂合成二氰二胺- 制法开放数据可信数据以石灰氮为原料与水进行水解,将反应所得之悬浮状的水解液氰氨氢钙进行减压过滤,除去Ca (OH)2滤渣,滤液通入二氧化碳进行脱钙生成氰氨液,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和74℃温度下进行聚合,经过滤、冷却结晶、分离干燥,即得成品双氰胺。
二氰二胺- 质检指标开放数据待核验数据质检项目项目指标值熔点范围/℃207.0~211.0含量(C2H4N4)≥98.0%水溶解试验合格灼烧残渣(以硫酸盐计)≤0.05%二氰二胺- 用途开放数据可信数据本品为三聚氰胺塑料的原料,也是合成医药、农药和染料的中间体。
在医药上用于制取硝酸胍、磺胺类药物等。
也可用来制取硫脲、硝酸纤维素稳定剂、橡胶硫化促进剂、钢铁表面硬化剂、印染固色剂、胶黏剂、合成洗涤剂、复合肥料等。
二氰二胺- 稳定性与反应活性开放数据待核验数据【禁配物】强氧化剂、强酸、强碱。
二氰二胺- 安全性开放数据可信数据本品可能损伤皮肤,使用时应注意防止发生皮疹。
本品用编织袋内衬塑料袋包装,或用五层牛皮纸制成的纸袋包装。
袋口应严封,不得泄漏,每袋净重25±0. 2kg,每批每袋产品平均净重达25kg。
应贮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切勿与氧化剂共贮存。
在运输装卸中应防潮湿、轻拿轻放。
最后更新:2015-07-08 21:02:58二氰二胺- 毒理学开放数据待核验数据【急性毒性】LD50:>4000 mg/kg(小鼠经口);>3000 mg/kg(兔经口)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但急性中毒的危险性极小。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二氰二胺- 急救措施开放数据待核验数据【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二氰二胺- 消防措施开放数据待核验数据【危险特性】遇硝酸铵、氯酸钾及其盐类能发生强烈的反应, 引起爆炸。
受高热分解,产生氰化物和氮氧化物剧毒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氰化氢。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氰二胺- 操作处置与存储开放数据待核验数据【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二氰二胺- 废弃处置开放数据待核验数据【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二氰二胺- 生产方法开放数据待核验数据生产方法1把石灰氮(氰胺钙)与水进行水解,将所得的悬浮状水解液氰氨氢钙滤除去氢氧化钙,滤液通入二氧化碳脱钙,得到氰氨液。
然后,使氰氨在弱碱性条件下聚合。
生成双氰胺最大速度时的温度与pH有关:50℃时pH为9.7;80℃时pH为9.1;100℃时pH为8.8。
控制在这些条件下聚合后,再经冷却结晶、分离、干燥,即得成品双氰胺。
工业品双氰胺含量99%,每吨产品消耗石灰氮(含氮21%以上)4239kg。
生产方法2石灰氮法将石灰氮与水进行水解,反应所得悬浮状的氰氨氢钙水解液,经减压过滤除去氢氧化钙滤渣,将石灰石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通人滤液进行脱钙反应,生成氰氨液,在碱性条件下聚合,再经过滤、冷却结晶、分离、干燥,制得双氰胺。
2CaCN2+2H2O→Ca(HCN2)2+Ca(OH)2Ca(HCN2)2+CO2+H2O→2NH2CN+CaCO32NH2CN→(NH2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