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合集下载

聊斋志异的意思是什么

聊斋志异的意思是什么

聊斋志异的意思是什么聊斋志异的意思:《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很高。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英文解释title of a collection of bizarre stories by Pu Songling of the Qing Dynasty ;[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 中国清代短篇文言小说集。

作者蒲松龄。

全书约500篇,题材博采前人笔记、民间传说。

构思奇特,或借鬼狐精灵写人类社会,或使幽冥地府和现实生活交融,在离奇怪诞中往往蕴含人生哲理。

有些作品暴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抨击科举制度的弊病。

多数作品写婚姻恋爱故事,反映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牢笼的愿望。

文体融合传奇、志怪小说特点,许多篇末附有评论,阐发主旨。

此书已为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出版了30多种文字译本创作背景蒲松龄一生贫困潦倒,但这样的经历恰好对他创作《聊斋志异》这样的文学巨著十分有利。

他个人科场蹭蹬的不幸固然可悲,但他却由此而对科考制度有了深切的体验,从而促使他把满腔孤愤倾注在自己的创作中,将揭露和抨击科举弊端作为《聊斋》的重要内容,并塑造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应试士子形象。

三十多年的农村教书先生生活对他的创作也极为有利:一方面东家毕际有的石隐园里有林泉之胜可以陶冶性情,丰富的藏书可供他研习学问,丰富知识;另一方面又使他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和恰当的机会搜集民间传说,整理加工聊斋故事。

他去南方一年的幕僚生活也为创作《聊斋志异》作了一定准备。

南方的自然山水和风俗民情开阔了他的眼界,幕僚的身份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各阶层人物,特别是官僚缙绅和下层歌妓,为他在《聊斋》中塑造各种官僚豪绅和众多女性形象打下重要基础。

《聊斋志异》经典故事

《聊斋志异》经典故事

《聊斋志异》经典故事
《聊斋志异》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

以下是一些经典故事:
1. 《崂山道士》:讲述了一个年轻慕道的人,为了学习法术前往崂山拜师,最终却因为不能吃苦而被师父遣送回家的故事。

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想要不劳而获、一步登天的人。

2. 《画皮》:太原王生因为贪图美色,将一个披着画皮的恶鬼带回家中,最终被恶鬼掏心而死。

后来他的妻子陈氏求得一个道士将恶鬼收服。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不要被表面的美丽所迷惑,要看清事物的本质。

3. 《聂小倩》:宁采臣偶然救了女鬼聂小倩,小倩感恩图报,帮助宁采臣摆脱了妖物的纠缠,并最终跟随宁采臣回家,成为他的妻子。

这个故事歌颂了真挚的爱情和知恩图报的美德。

4. 《凤阳士人》:凤阳有个士人外出赶考,和妻子分别半年后,在途中遇到一个女子,两人相谈甚欢,于是士人便和女子一起回家。

到家后,妻子却不认他,别人也看不见士人,只有那个女子能看见他。

原来这个士人已经死了,他的魂魄和女子回家,而他的身体还在坟墓
里。

这个故事表现了真挚的夫妻之情。

聊斋志异 全四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聊斋志异 全四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聊斋志异·全四册(中华经典 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名著
蒲松龄

文学

中国
聊斋志异

文言
小说 鬼
秀才
经典
道士 胡 娘
牛 女子 王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所著的文学巨著。全书分为12卷,收录短篇文言小说491篇。蒲松龄 在继承魏晋志怪和唐宋传奇传统的基础上,以隽永之笔、博爱之情,取得了中国文言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本书 也就成为一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不朽作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卷五
阳武侯 赵城虎 螳螂捕蛇 武技 小人 秦生 鸦头 酒虫 木雕美人
卷六
潞令 马介甫 魁星 厍将军 绛妃 河间生 云翠仙 跳神 铁布衫法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七
罗祖 刘姓 邵女 巩仙 二商 沂水秀才 梅女 郭秀才 死僧
卷八
画马 局诈 放蝶 男生子 锺生 鬼妻 黄将军 三朝元老 医术
卷九
邵临淄 于去恶 狂生 澂俗 凤仙 佟客 辽阳军 张贡士 爱奴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中华书局出品,必是细作。 相当精彩,世间百态。 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奇特诡谲的故事情节,放到今天,仍然在重复发生。 《聊斋》到底怎么分类呢?里面涉及到了那么多的题材,但是归拢一下,可以说有这么四类;第一类叫作民 间流言。文学性比较高,《画皮》《聂小倩》《婴宁》《娇娜》等等。但是他的故事总是给人希望的,一般爱情 都会有一个好的结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价值观。

《聊斋志异》精选故事及译文

《聊斋志异》精选故事及译文

猪婆龙猪婆龙,产于西江。

形似龙而短,能横飞;常出沿江岸扑食鹅鸭。

或猎得之,则货其肉于陈、柯。

此二姓皆友谅之裔,世食婆龙肉,他族不敢食也。

一客自江右来,得一头,势舟中。

一日,泊舟钱塘,缚稍懈,忽跃入江。

俄顷,波涛大作,估舟倾沉。

(扬子鳄)译文:猪婆龙产于江西,形状像龙,但比龙身子短,能横着飞,常飞出水面沿江岸捕捉鹅鸭吃。

有时有人捉住一头,就把它杀掉,把肉卖给陈、柯两家。

这两姓人家都是陈友谅的后裔,从祖辈传下来就吃猪婆龙肉,别姓人家不敢吃。

一天,一个客人从江的西边来,捉到一头猪婆龙,把它绑在船上。

这艘船停在钱塘江边,因为没把猪婆龙绑结实,被它跑掉,一头扎进江里。

一转眼的工夫,江里波浪涛天,船立刻翻了。

快刀(古文)明末济属多盗,邑各置兵,捕得辄杀之。

章丘盗尤多。

有一兵佩刀甚利,杀辄导窾(kuǎn。

从穴,款声。

本义:空隙;洞穴)。

一日捕盗十余名,押赴市曹。

内一盗识兵,逡巡(退让,退却的意思)告曰:“闻君刀最快,斩首无二割。

求杀我!”兵曰:“诺。

其谨依我,无离也。

”盗从之刑处,出刀挥之,豁然头落。

数步之外犹圆转,而大赞曰:“好快刀!译文:明代末年,济南府属下各地有很多强盗,每个县都设置军队,捕到强盗就杀掉。

章丘县的强盗尤其多。

这个县的官军中有一个士兵,佩带的刀特别锋利,杀人不用费劲。

一天,官军捕获了十几个强盗,全部押赴法场斩首。

其中一个强盗认得这个士兵,便犹豫地凑上前去说:“听说您的刀最快,砍头不用砍第二次。

求您杀我吧!”士兵说:“好吧。

你跟在我身边,不要离开我。

”强盗跟着士兵来到刑场,士兵一刀砍去,强盗的脑袋骨碌一声掉下来,滚到数步之外,一边在地上打着转,嘴里还大声称赞道:“好快的刀!”狐联焦生,章丘石虹先生之叔弟也。

读书园中。

宵分,有二美人来,颜色双绝。

一可十七八,一约十四五,抚几展笑。

焦知其狐,正色拒之。

长者曰:“君髯如戟[,何无丈夫气?”焦曰:“仆生平不敢二色。

” 女笑曰:“迂哉!子尚守腐局耶?下元鬼神[7],凡事皆以黑为白,况床第间琐事乎?”焦又咄之。

《聊斋志异》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聊斋志异》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聊斋志异》的主要内容
1、对社会尖锐的批判:官府黑暗,官贪吏虐,如《梦狼》《促织》(严肃的讽喻性题旨:
“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
2、嘲讽科举,讽刺考官昏庸。

如《贾奉雉》
3、反映家庭、婚姻和爱情问题。

如《娇娜》《婴宁》,其中写人和狐鬼花妖幻化的女性间的相亲相爱的故事,尤为读者喜爱。

这类作品中女性,大都具有反传统礼法、无视封建道德规范等个性特点。

4,揭示人生哲理:《画皮》:人们要警惕化装成美女的恶魔,不要被其美丽的画皮所迷惑。

《郭生》:一个书生先虚心听从一个识文的狐仙的指教,乡试中副榜后便自以为是,“疑狐为妄”,岁试便每况愈下,蕴含“满招损,谦受益”的哲理。

《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
1、“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用唐人传奇的叙事委曲之笔,来写六朝志怪性质的狐鬼神仙精魅之故事。

2、情节的曲折离奇,引人入胜。

如《西湖主》。

聊斋志异在线阅读-白话文+翻译

聊斋志异在线阅读-白话文+翻译

聊斋志异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明朝万历年间,皇宫出现了老鼠,大小和猫差不多,为害极为严重。

皇家遍寻民间好猫来捕捉老鼠,都被老鼠吃掉了。

恰好有外国来进贡狮猫,这猫浑身毛色雪白。

于是,把狮猫放进有老鼠的屋子,关上窗户,偷偷观察。

只见猫蹲在地上很长时间,老鼠从洞中不慌不忙地爬出来,见到猫之后愤怒地向狮猫奔过来。

狮猫避开老鼠跳到桌子上,老鼠紧跟着也跳到桌子上,随后,猫就跳下来。

如此跳上跳下,不少于一百次。

见此情形,大家都说猫胆怯,认为狮猫是一只没有能力捕捉大老鼠的猫。

过了一会儿,老鼠跳跃的动作渐渐迟缓,肥硕的肚皮看上去好像在喘气,它蹲在地上稍稍休息。

此时,只见猫快速跳下桌子,用爪子抓住了老鼠头顶上的毛,用嘴咬住了老鼠的脖子。

猫鼠辗转往复地争斗,猫呜呜地叫,老鼠啾啾地呻吟。

宫人急忙打开窗户查看,大老鼠的脑袋已经被狮猫嚼碎了。

大家这才明白,狮猫最初躲避大鼠并不是害怕,而是等待它疲乏松懈啊!“敌人出击我便退回,敌人退下我又出来”,狮猫使用的就是这种智谋呀。

唉!那种不用智谋,单凭个人血气的小勇之人,和这只大鼠又有什么不同呢?文言文原文:万历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

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

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

抱投鼠屋,阖其扉,潜窥之。

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

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

如此往复,不啻百次。

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

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

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龁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

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

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

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

聊斋志异十大名篇原文

聊斋志异十大名篇原文

聊斋志异十大名篇原文高苑民王十,负盐于博兴。

夜为二人所获。

意为土商之逻卒也,舍盐欲;足苦不前,遂被缚。

哀之。

二人日:“我非盐肆中人,乃鬼卒也。

”十惧,乞一至家,别妻子。

不许,曰:“此去亦未便即死,不过暂役耳。

”十问:“何事?”曰:“冥中新阎王到任,见奈河淤平,十八狱坑厕俱满,故捉三种人淘河:小偷、私铸、私盐又一等人使涤厕:乐户也。

”十从去,入城郭,至一言署,见阎罗在上,方稽名籍。

鬼禀曰:“捉一私贩王十至。

”阎罗视之,怒曰:“私盐者,上漏国税,下囊民生者也。

若世之暴言奸商所指为私盐者,皆天下之良民。

贫人揭销铢之本,求升斗之息,何为私哉!”罚二鬼市盐四斗,并十所负,代运至家。

留十,授以葵藜骨朵,令随诸鬼督河工。

鬼引十去,至奈河边,见河内人夫,续如蚁。

又视河水浑赤,臭不可闻。

淘河者皆赤体持番插,出没其中。

朽骨腐尸,盈筐负身而出;深处则灭顶求之。

惰者辄以骨朵攻背股。

同监者以香绵丸如巨菽,使含口中,乃近岸。

见高苑肆商,亦在其中,十独苛遇之:入河楚背,上岸敲股。

商惧,常没身水中,十乃已。

经三星夜,河夫半死,河工亦竣。

前二鬼仍送至家,豁然而苏。

先是,十负盐未归,天明,妻启户,则盐两囊置庭中,而十久不至。

使人遍疏之,则死途中。

拜之而归,奄有微息,不解其故。

及醒,始言之。

肆商亦于前日死,至是始苏。

骨朵击处,皆成巨疸,浑身腐渍,臭不可近。

十故谐之。

望见十,犹缩首念中,如在奈河状。

一年,始愈,不复为商矣。

异史氏曰:“盐之一道,朝迁之所谓私,乃不从乎公者也;官与商之所谓私,乃不从乎其私者也。

近日齐、鲁新规,土商随在设肆,各限域。

不谁此邑之民,不得去之彼邑;即此肆之民,不得去之彼肆。

而肆中则潜设饵以钓他邑之民:其售于他邑,则廉其直;而售诸土人,则倍其价以昂之。

而又设逻于道,使境内之人,皆不得逃吾网。

其有境内冒他邑以来者,法不有。

彼此互相钓,而越肆假冒之思民益多。

一被逻获,则先以刀杖残其胫股,而后送诸言;言则桎桔之,是名‘私盐。

《聊斋志异》原文及翻译

《聊斋志异》原文及翻译

《聊斋志异》原⽂及翻译《聊斋志异》原⽂及翻译原⽂: 原⽂ 细柳娘,中都之⼠⼈⼥也。

或以其飘枭可爱,戏呼之“细柳”云。

柳少慧,解⽂字。

⽽⽣平简默,未尝⾔⼈臧否。

但有问名①者,必求⼀亲窥其⼈。

阅⼈甚多,俱⾔未可,⽽年⼗九矣。

⽗母怒之⽈:“天下迄⽆良匹,汝将以丫⾓⽼②耶?”⼥⽈:“我实欲以⼈胜天,顾久⽽不就,亦吾命也。

今⽽后,请惟⽗母之命是听。

”时有⾼⽣者,世家名⼠,闻细柳之名,委禽③焉。

既醮④,夫妇甚得。

⽣前室遗孤,⼩字长福,时五岁,⼥抚养周⾄。

福年⼗岁,始学为⽂。

⽗既殁,娇惰不肯读,辄亡去从牧⼉遨。

谯诃⑤不改,⽽顽冥如故。

母⽆奈之,因呼⽽谕之⽈:“既不愿读,亦复何能相强?但贫家⽆冗⼈,便更若⾐,使与僮仆共操作。

不然,鞭挞勿悔!”于是⾐以败絮使牧⾗归则⾃掇陶器与诸仆啖饭粥。

数⽇,苦之,泣跪庭下,愿仍读。

母返⾝⾯壁,置不闻。

不得已,执鞭啜泣⽽出。

残秋向尽,休⽆⾐,⾜⽆履,冷⾬沾濡,缩头如丐。

⾥⼈见⽽怜之,纳继室者,皆引细娘为戒,啧有烦⾔。

⼥亦稍稍闻之,⽽漠不为意。

福不堪其苦,弃⾗逃去;⼥亦任之,殊不追问。

积数⽉,乞⾷⽆所,憔悴⾃归,不敢遽⼊,哀求邻媪往⽩母。

⼥⽈:“若能受百杖,可来见;不然,早复去。

”福闻之,骤⼊,痛哭愿受杖。

母问:“今知改悔乎?”⽈:“悔矣。

”⽈:“既知悔,⽆须挞楚,可安分牧⾗,再犯不宥⑥!”福⼤哭⽈:“愿受百杖,请复读。

”⼥不听。

邻妪怂恿之,始纳焉。

濯发授⾐,令与弟同师。

勤⾝锐虑,⼤异往昔,三年游泮⑦。

(选⾃蒲松龄《聊斋志异》)注释】①问名:古代婚姻礼仪之⼀,指男⽅去⼥⽅家提亲。

②以丫⾓⽼:终⾝做姑娘。

③委禽: 【注释送聘礼,表⽰定婚。

④醮(jiào):嫁。

⑤谯诃:责备呵斥。

⑥宥(yu):宽恕。

⑦游泮:进县学,成为秀才。

译⽂译⽂: 细柳姑娘,是中原⼀个读书⼈的⼥⼉。

因为她的细腰柔软可爱,有⼈便半开玩笑地称呼她“细柳”。

细柳从⼩很聪明,善解⽂字,喜欢读相观的书籍。

但她平素沉默寡⾔,从不评论别⼈好坏;只是有来求婚的,她必定要亲⾃暗中相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很高。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纪晓岚:“留仙之才,余诚莫逮其万一。


清代的聊斋评论家冯镇峦评云:“余谓此篇即聊斋自作小传,故言之痛心。


郭沫若评价说:“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老舍评价说:“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莫言曾说他的文学创作受《聊斋志异》影响很大,“我写的《红高粱》一书中,‘我奶奶’这个形象的塑造其实就是因为看了《聊斋志异》才有了灵感。


《聊斋志异》所反映的社会人生,概括起来,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抨击黑暗政治,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
这类作品,集中地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反压迫、反剥削的要求,主要是暴露封建官吏的贪和虐。

《续黄粱》中,写曾孝廉在梦中做了宰相,贪赃枉法,无恶不作,甚至到了“扈从所临,野无青草”的地步。

小说里说他“可死之罪,擢发难数”。

除了官府的黑暗腐败,豪绅恶霸的罪行,也是《聊斋志异》揭露和鞭挞的对象。

《红玉》中写被罢了官的宋御史,横行乡里,欺压良民。

他看见别人的妻子长得漂亮,就派人在光夭化日之下到人家里去抢夺,逼得人家破人亡。

而官府却包庇他的罪行,使受害者的冤屈无处可伸。

《聊斋志异》抨击黑暗政治的作品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色:
(1)小说揭露的是整个吏治的腐败,而不是个别官吏的品德不好。

这就触及到了封建政治的本质问题。

在《成仙》中借人物之口说:“强梁世界,原无皂白,况今日官宰半强寇不操矛弧者耶?”意思是说,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强暴横行的世界,黑白颠倒,当官的多半是不拿凶器的强盗。

这些认识,在《聊斋志异》中,都通过奇幻而又真实的生活画面,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2)小说不仅揭露一般的官吏,还将矛头指向封建社会中的最高统治者皇帝。

《续黄粱》中的曾孝廉,也是因为得到了皇帝的信任、支持、包庇、纵容,才敢于那样为所欲为、无恶不作的,因此揭露曾孝廉,也就连带地触及到了皇帝。

(3)表现了作者鲜明强烈的爱憎感情。

在作品中,不仅无情地揭露和抨击压迫者的罪恶,而且总是借助于现实的或超人的力量,使恶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红玉》中的宋御史,被行侠仗义的豪客杀了一家五口。

而最令人感到痛快淋漓的,则是《续黄粱》中对曾孝廉的惩罚。

作者真是别出奇想,写他被冤民杀死以后到了阴间,下油锅、上刀山还不解恨,又将他生前所贪占的321万钱,全部烧化灌进他的嘴里。

相反,作者总是将深切的同情给予被压迫者,不仅使他们在历尽磨难之后终于伸冤吐气,而且大多有一个美满幸福的结局。

《促织》、《红玉》中的主人公都是如此。

(二)歌颂青年男女纯洁真挚的爱情
这类作品在《聊斋志异》中数量最多,成就也最高,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这类作品反映了反封建礼教的进步倾向。

作者通过一系列花妖狐魅同人的恋爱故事,热情地歌颂青年男女
的真挚爱情,寄托了他的爱情理想,即:不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婚姻自由,并且有真挚的爱情作基础。

《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一系列的“情痴”形象。

《婴宁》中的王子服,《阿绣》中的刘子固,《花姑子》中的安幼舆,《青凤》中的耿去病等,都是一些情痴的形象。

所谓情痴,在蒲松龄的笔下,就是指对爱情的如痴如醉的坚韧追求,就是对爱情的执著和专一。

作者在《阿宝》篇的“异史氏曰”中对什么是“痴”做了十分精辟的解释,他说:“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在《香玉》中写香玉死后,黄生一片至情感动了花神,作者感叹说:“情之至者,鬼神可通。

”这反映了蒲松龄对爱情追求者的基本态度,因此在《聊斋志异》中,情痴们真诚执著的追求,总是得到美满幸福的结局。

《聊斋志异》中的爱情描写,突破了传统小说戏曲中才子佳人、郎才女貌的模式,而强调一种心灵契合的知己之爱。

这是同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描写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很接近的一种新的爱情观。

这种以心灵的契合为基础,打破了门第、金钱、才貌等世俗观念的束缚的纯真的爱情,已经初步具有现代爱情观念的色彩。

在爱情不被承认甚至被扼杀的封建时代,歌颂真挚的爱情本身,应该说就具有反礼教的积极意义。

但除此以外,在《聊斋志异》中,也还有一部分作品是直接描写了反封建礼教和反世俗观念的内容,表现了男女主人公在争取爱情的过程中,同封建礼教进行了曲折的斗争。

例如《连城》、《鸦头》、《葛巾》、《青凤》等篇就表现了这方面的内容。

(三)揭露讽刺科举考试制度的腐败和弊端
这类作品,提出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人才问题。

蒲松龄在科举考试中的失败,最痛切的感受就是社会上不懂得爱惜人才。

他从自己的切身体验中认识到,由于试官的昏庸、贪贿,真才不得录用,而庸碌之辈却能飞黄腾达。

因此,他在《聊斋志异》中,就将试官的昏庸无能和贪鄙作为揭露和讽刺的重点。

这类作品大多渗透了作者本人痛切的生活体验。

《叶生》一篇写叶生久考不中,忧愤而死,死后也要显示自己的才学不凡,不仅教朋友的儿子获得功名,自己也终于中了举人。

篇中叶生所说的“借福泽为文章吐气,使天下人知半生沦落,非战之罪也。

”这些话就完全是蒲松龄本人的心声。

从总体上看,蒲松龄虽然还没有完全否定科举考试制度,但他在揭露和批判这一制度的弊端和腐败时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是前所未有的,对稍后产生的《儒林外史》和《红楼梦》显然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四)热情歌颂普通人的种种美德和情操
蒲松龄虽然生活在黑暗腐朽的社会中,但他不仅看到生活中的污浊和罪恶,而且看到光明和希望。

在作品中,他热情地赞美和歌颂现实生活中人的种种优美品德,诸如反压迫的斗争精神、热情无私、助人为乐、诚实纯朴、勇敢机智、为官清廉等等。

《向杲》中的向杲,就是一个动人的复仇者形象。

他的哥哥被一个财主打死,他告到官府,官府受贿,大冤不得伸张。

他于是靠自己的力量进行复仇斗争,最后在神人的帮助下,变成一只老虎,咬死了仇人。

作者在“异史氏口”中感叹说:“然天下事足发指者,多矣!使怨者常为人,恨不令暂作虎。

”人化为虎而复仇,当然是出于一种幻想,但它既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含冤者申诉无门的悲惨遭遇,也是被压迫者反抗意志的一种艺术升华。

《聊斋志异》中还塑造了许多幻化为花妖狐魅的妇女形象,她们大多具有美好的思想品德,非常善良,富于同情心,能主动热情地帮助别人,救人于危难之中,往往比现实中的人更富于人情味。

这些精怪,我们读后不仅不感到可怕,相反却感到可亲甚至可敬。

《红玉》中的狐女红玉,奉献给遭难的冯相如的,不只是真挚的爱情,更重要的是在反压迫斗争中的赤诚相助。

所以作者热情地称赞她为“狐侠”。

类似的形象还有《宦娘》中的鬼女宦娘,也是一个风雅不俗而灵魂优美的妇女形象。

她爱好音乐,暗中向书生温如春学琴,自然地对温产生了一种爱慕之心,却因自己是异物(鬼身)而压抑自己的感情,以自己超人的能力帮助温如春与所爱的少女良工美满结合。

深情美意,人间少有。

(五)带讽刺意义的训诫故事
在《聊斋志异》中,作者还总结了社会人生中的一些经验教训,教育人要诚实、勤劳、乐于助人、知过能改、清正廉洁;同时又劝诫人要戒贪、戒狂、戒酒、戒赌等等。

例如著名的《劳山道士》,就描写了一个想学道而不能吃苦耐劳,半途而废,并最后碰壁的书生的可笑的故事,揭示出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

它告诫人们:对任何一种学问或事业,都必须有真诚执著的追求,并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这些训诫故事既是现实人生经验的总结,同时也体现了蒲松龄本人的道德追求。

体现他的这些道德观念,在《聊斋志异》中戒贪、戒吝的作品相当多。

戒贪的有:《雨钱》、《骂鸭》、《丑狐》、《金陵乙》等;戒吝的有:《种梨》、《僧术》、《死僧》等;此外还有戒酒的《酒狂》,戒赌的《赌符》,戒狂的《仙人岛》等等。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和作者世界观的影响,在《聊斋志异》中也表现了一些落后的思想和封建糟粕,比如封建迷信和因果报应思想,封建伦理道德观念,肯定一夫多妻,反对妇女改嫁等等。

但这些毕竟只是这部小说集的极其次要的方面。

从整体来看,肯定和歌颂真、善、美,揭露和抨击假、恶、丑,是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总的思想追求和艺术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