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集中参数生产管理指导建议
中国移动集中网优白皮书2.0-《集中投诉管理分册》

中国移动TD-LTE 集中投诉管理白皮书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2015年3月目录1.概述 (1)2.适用范围 (1)3.组织架构及职责 (1)4.集中投诉管理体系 (3)4.1流程架构 (3)4.2各环节的流转规则 (4)4.3各环节的责任人及职责 (5)4.4 各环节的具体工作内容 (6)4.4.1投诉来源 (6)4.4.2投诉预处理 (7)4.4.3现场测试 (8)4.4.4方案制定 (10)4.4.5方案实施 (11)4.4.6质检 (12)4.4.7工单流转异常说明 (13)4.5投诉数据集中分析 (14)4.6平台对接需求 (17)4.7资源配置 (19)4.8投诉口径管理 (20)5.质量评估与考核体系 (21)5.1质量评估 (21)5.2考核体系 (23)修订历史 (24)1.概述根据集团公司持续推进集中优化体制改革要求,强化省公司的生产职能和对全省优化工作的掌控能力,逐步实现以省为单位集中开展无线网络优化工作。
本篇主要对投诉的集中管理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范要求。
本文档主要对集中投诉管理各个环节进行了明确的规范要求。
从处理流程划分、人员分工、职责划分、考核体系、平台支撑手段建设等方面制定了实施推广细节规范,构建以省网优为中心统一接口处理管理,为各省落实集中投诉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建议。
2.适用范围投诉管理内容包括投诉收集、投诉预分析、方案落地、投诉后评估、专业协同等各项生产和管理内容,以省公司全面或部分介入生产环节为标准,对省市职责、考核、资源配置等情况进行详细描述,各省可以以其为参照,开展以省为单位开展投诉的集中管理工作。
本手册依托网络优化平台,搭建集中投诉管理流程,适用于投诉的集中管理工作开展,如已有集中投诉管理流程的,可基于原平台按照如下工作要求做好相应的流程完善。
3.组织架构及职责按照集中投诉管理工作思路,各省无线网络优化工作线条参与投诉处理的相关人员划分为投诉受理组、投诉预处理组、现场测试组、投诉方案实施组、投诉集中分析组、投诉疑难问题专家组、集中规划组、集中参数管理组及集中开站组。
中国移动——关于在全业务市场经营中加强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文件中移市201060 号关于在全业务市场经营中加强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司,铁通公司:电信重组和3G 牌照发放以来,为了满足客户的全业务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充分整合资源,各省(区、市)公司(以下简称:移动公司)与铁通公司在市场营销、客户服务、渠道合作、资源整合等多个方面积极探索和协同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
根据当前电信监管的有关规定,结合全业务经营的特点,在全面分析移动公司与铁通公司资源、能力与优势的基础上,现就在全业务市场经营中移动公司与铁通公司的协同发展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遵守监管规定,加强业务合作移动公司和铁通公司要严格遵照电信监管规定开展全业务经营。
现阶段,移动公司负责“与TD-SCDMA 相关的网络元素出租出售等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铁通公司负责经营“有线宽带接入业务以及与TD-SCDMA 无关的网络元素出租出售等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
因此,在全业务市场经营中,移动公司与铁通公司要根据监管要求,在系统研究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加强和完善现有业务合作方式,进一步强化协同发展,提高协同发展效率和质量。
二、明确总体思路,把握具体原则根据当前电信监管的总体要求,结合2009 年移动公司与铁通公司协同发展的实践经验,为了进一步带动TD 发展和推动全业务经营,移动公司与铁通公司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为:以提高集团公司全业务整体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加快实施在全业务市场环境下的经营策略,完善协同发展的组织机构建设,强化重点业务的协同发展,探索融合业务的设计和发展,逐步提升协同发展的基础能力。
在协同发展中需要把握的四个原则为:(一)遵守监管原则。
严格遵守当前电信监管规定,根据移动公司与铁通公司的业务经营范围,科学合理地制定协同发展模式和实施方案。
(二)突出重点原则。
根据集团公司近期全业务市场策略,为了进一步带动TD 发展,需要加大重点业务(如TD 无线座机业务、有线宽带业务、出租电路业务)的协同发展。
中国移动集中优化白皮书4.0-《参数(工参)管理》

中国移动TD-LTE集中参数(工参)管理白皮书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2018年4月目录1.概述 (3)2.参数部分 (3)2.1 LTE集中优化无线参数管理说明 (3)2.1.1适用领域 (3)2.1.2集团、省、市职责 (3)2.2参数分级管控 (4)2.2.1参数分级定义 (4)2.2.2参数分级管控要求 (4)2.3参数修改流程 (5)2.3.1常规参数修改流程 (5)2.3.2特殊场景参数修改流程 (11)2.3.3紧急情况参数修改流程 (12)2.3.4异系统参数联动修改流程 (13)2.4参数核查流程 (13)2.4.1参数核查规范 (13)2.4.2参数核查整改流程 (14)2.4.3参数白名单管理 (16)2.4.4特殊场景参数核查 (19)2.5参数分析流程 (19)2.5.1参数修改频次分析 (20)2.5.2参数场景取值分析 (20)2.5.3参数指标关联分析 (21)2.5.4异系统互操作参数联动性分析 (21)2.5.5参数变更日志管理 (22)2.6地市参数反向驱动流程 (22)2.7参数生产安全管控 (24)2.7.1网管OMC账号权限管控 (24)2.7.2安全生产制度建设 (24)2.8参数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 (25)2.8.1参数修改自动化 (25)2.8.2一键参数修改 (26)2.9集中参数核查评估指标 (27)3.工参部分 (28)3.1工参数据的更新规则 (28)3.1.1 工参采集入库规则 (28)3.1.2工参入库判决规则: (28)3.1.3 共物理天线同时更新工参规则 (29)3.2工参数据的流程规则 (29)3.2.1 新增工参入网流程架构 (29)3.2.2天线调整管控流程 (32)3.3.3工参巡检流程(可选) (35)3.3.4共站址管理(可选) (36)3.4异常工参的核查 (36)3.4.1工参逻辑性问题核查 (36)3.4.2工参高频修改核查 (37)3.4.3工参数据多维度核查 (38)3.4.4异常工参数据更新流程 (38)3.5集中工参管理工作考核办法 (40)编制历史 (42)1.概述为指导各省开展好LTE集中优化无线参数/工参管理工作,特制定了《中国移动LTE集中优化无线参数/工参管理白皮书》,该流程规范对“TD-LTE、FDD-LTE、NB集中优化无线参数生产、核查、分析以及工参入网、调整”的相关工作流程作出了明确的规范要求。
中国移动集中优化白皮书50-《参数(工参)管理》

中国移动集中优化白皮书50-《参数(工参)管理》中国移动4G网络集中参数(工参)管理白皮书42目录42421.概述为指导各省开展好4G网络集中优化无线参数/工参管理工作,特制定了《中国移动4G网络集中优化无线参数/工参管理白皮书》,该流程规范对“LTE/NB集中优化无线参数生产、核查、分析以及工参入网、调整,以及集团智能参数集中管理优化生产平台(以下简称参数平台)的功能应用以及参数优化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的相关工作流程作出了明确的规范要求。
集中参数(工参)管理白皮书提到的《LTE重点管控参数核查手册》、《NB重点管控参数核查手册》将随白皮书一并下发。
跟着团体参数办理平台在很多省份开始落地承担参数生产本能机能,后期团体参数平台将逐步和各省的题目小区处理、投诉处理等流程实现系统对接,实现工单的主动流转。
2.参数部分2.1 LTE/NB集中优化无线参数管理说明本流程规范适用于中国移动各省公司LTE/NB集中优化无线参数的生产和管理流程。
A类参数,指集团管控的子帧配比、功率配置、CSFB开关、节电参数等影响网络感知的关键参数,具体包含参数详见集团相关指导手册《LTE重点管控参数核查手册》、《NB重点管控参数核查手册》。
该类参数按照规范值进行设置,合规率有严格要求,原则上要求合规率100%。
注:《5G重点管控参数核查手册》后续下发2.1.1适用领域本流程规范适用于中国移动各省公司LTE/NB集中优化无线参数的生产和管理流程。
适用网元:在网所有基站,工程期通过性能验收的基站。
包括参数的策略制定流程、各级参数的修改流程、核查流程、分析流程、白名单、反向驱动流程。
422.1.2团体、省、市职责为落实集中优化的工作思路,对团体、省、市公司的流程和工作内容进行明确。
省网优中心参数组分析组优化组2.2参数分级管控2.2.1参数分级定义LTE参数按重要程度实现参数分级管控,划分为A、B、C参数三类管理。
A类参数,指集团管控的子帧配比、功率配置、CSFB开关、节电参数等影响网络感知的关键参数,具体包含参数详见集团相关指导手册《LTE重点管控参数核查手册》、《NB重点管控参数核查手册》。
中国移动汇聚节点机房建设指导意见(2017版)

中国移动山东公司汇聚节点机房建设指导意见(2017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2017年3月目录1概述 (3)2总体原则 (3)3建设目标 (3)4机房定位及分类 (3)4.1骨干汇聚节点机房 (4)4.2普通汇聚节点机房 (4)5汇聚节点机房部署原则 (5)5.1汇聚节点机房布局要求 (5)5.1.1骨干汇聚节点机房 (5)5.1.2普通汇聚节点机房 (5)5.2机房建设方式 (5)5.3机房建设标准 (5)5.3.1骨干汇聚节点机房建设标准 (5)5.3.2普通汇聚节点机房建设标准 (6)5.4汇聚节点机房位置选取及环境要求 (7)5.5自建汇聚节点机房土建建设原则 (8)5.6购置或租用汇聚节点机房选取原则 (9)6汇聚节点机房配套建设要求 (9)6.1机房面积要求 (9)6.2机房平面布置及缆线布放 (10)6.3进出局管道 (10)6.4电源专业配套要求 (10)6.4.1市电引入 (10)6.4.2开关电源 (11)6.4.3蓄电池 (11)6.4.4油机接口 (11)6.4.5空调专业要求 (12)6.5防雷与接地要求 (12)6.5.1防雷要求 (12)6.5.2接地要求 (12)7汇聚节点机房其他建设要求 (12)7.1建筑设计要求 (12)7.2机房内装修要求 (13)7.3机房建筑设计防火要求 (13)7.4承重要求 (14)8说明 (14)9附件 (14)9.1机房面积测算 (14)9.2自建汇聚节点机房建筑模型 (16)9.3购置机房价格标准测 (18)9.4自建机房造价参考标准 (19)1概述随着C-RAN集中化部署的演进趋势、CDN内容源将逐步下放以及物联网的商业化运营,这些新需求对传送网汇聚层的规划建设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相应的汇聚节点机房的建设形式、建设原则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和建设要求,进一步完善网络结构,山东公司汇聚节点机房建设应立足长远,根据新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汇聚节点机房建设标准,以更好满足山东公司未来长远发展需求。
中国移动三方集采优化服务技术规范书

中国移动三方集采优化服务技术规范目录1. 概述 (3)2. LTE优化内容 (3)2.1 集中网络规划 (3)2.2 集中开站及验收 (5)2.3 集中性能分析 (6)2.4 集中参数及工参 (9)2.5 集中投诉处理 (11)2.6 集中网络测试及分析 (13)2.8 多网协同 (15)2.9 市场支撑 (17)3. GSM优化内容 (19)3.1 集中性能分析 (19)3.2 集中参数管理 (21)3.3 集中投诉处理 (23)3.4 集中网络测试 (26)3.5 干扰优化 (27)3.6 市场支撑 (28)4. 标准队伍人员、车辆、仪器仪表配置 (31)4.1 标准队伍配置 (31)4.2 人员能力标准化 (32)4.3 仪器仪表要求 (38)5. 考核办法 (43)5.1 月度考核 (43)5.2 年度考核 (44)6. 后评估管理及应用 (44)6.1 月度后评估管理及应用 (44)6.2 年度后评估管理及应用 (45)7. 保密机制 (45)8. 付款方式 (46)8.1 季度考核付款 (46)8.2 年度考核付款 (46)9. 退出机制 (46)1. 概述网络优化三方集采服务是指在确保公司对核心优化能力掌握和控制的前提下,为实现低成本、高效运营的目的,将部分非核心网络优化工作交由社会上专业公司进行优化。
2G/4G第三方优化服务内容应满足日常优化维护工作中各个环节的需求,根据工作内容大致可以分为:集中网络规划、集中开站及验收、集中性能分析、集中参数及工参、集中投诉处理、集中网络测试分析、多网协同和市场支撑工作。
2. LTE优化内容2.1 集中网络规划2.1.1 工作内容2.1.1.1 基站需求分析及管理主要完成资源清查,对新建站点的需求分析及管理。
省公司优化层面完成:1、确定资源清查原则及内容;2、资源数据审核,并对分公司上报的站址资源数据进行审核,统一录入相关系统;3、对分公司资源清查进度进行跟踪及通报。
中国移动40G_WDM_OTN系统建设指导意见(函审稿)

商秘中国移动40G WDM/OTN系统建设指导意见(函审稿)中国移动集团公司2011.12中国移动40G WDM/OTN系统建设指导意见(函审稿)为进一步满足宽带数据业务发展和现阶段各类业务不断增长的需求,提升传送网的传输带宽容量和传送能力,适应网络未来逐步演进和发展,达到低成本高效建网和运维的目标,公司总部制定了现阶段中国移动40G WDM/OTN系统建设指导意见。
本指导意见适用于省际、省内骨干传送网和城域传送网的40G WDM/OTN系统建设。
一、40G WDM/OTN系统应用定位及条件40G WDM/OTN系统是指单通路速率为40Gbit/s的传输系统,可提供40G、10G、2.5G以及GE等业务的统一传送。
与传统2.5G和10G WDM系统相比较,40G WDM/OTN系统对光信噪比(OSNR)、偏振模色散(PMD)、非线性、色散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通过采用新型线路调制编码、动态色散补偿以及前向纠错等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OSNR、PMD、非线性、色散等各方面的限制。
(一)应用定位40G WDM/OTN系统的建设应以业务发展和需求模式为导向,保证投资效益,结合传送业务的类型、组网结构、保护策略及现有资源利用情况、线路光缆光纤质量、总体建设成本、网络维护管理等因素综合统筹考虑。
1、在40G业务节点密集、业务量相对集中的局部区域或段落,可以考虑建设40G WDM/OTN系统。
2、在近期40G宽带业务传输需求较少的情况下,需综合考虑建设40G WDM/OTN和10G WDM/OTN系统的性价比,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
3、在近期40G宽带业务传输需求无法确定的情况下,慎用40G WDM/OTN系统。
(二)应用条件考虑到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演进,近期不宜在全网范围内大规模部署40G WDM/OTN系统。
对于业务侧有迫切的40G端口需求或光纤、机房空间及配套电源等资源相对匮乏,采用40G WDM/OTN系统综合效益明显,可适当考虑采用40G WDM/OTN系统建设。
中国移动汇聚节点机房建设指导意见(2017版)

中国移动山东公司汇聚节点机房建设指导意见(2017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2017年3月目录1概述 (3)2总体原则 (3)3建设目标 (3)4机房定位及分类 (3)4.1骨干汇聚节点机房 (4)4.2普通汇聚节点机房 (4)5汇聚节点机房部署原则 (5)5.1汇聚节点机房布局要求 (5)5.1.1骨干汇聚节点机房 (5)5.1.2普通汇聚节点机房 (5)5.2机房建设方式 (5)5.3机房建设标准 (5)5.3.1骨干汇聚节点机房建设标准 (5)5.3.2普通汇聚节点机房建设标准 (6)5.4汇聚节点机房位置选取及环境要求 (7)5.5自建汇聚节点机房土建建设原则 (8)5.6购置或租用汇聚节点机房选取原则 (9)6汇聚节点机房配套建设要求 (9)6.1机房面积要求 (9)6.2机房平面布置及缆线布放 (10)6.3进出局管道 (10)6.4电源专业配套要求 (10)6.4.1市电引入 (10)6.4.2开关电源 (11)6.4.3蓄电池 (11)6.4.4油机接口 (11)6.4.5空调专业要求 (12)6.5防雷与接地要求 (12)6.5.1防雷要求 (12)6.5.2接地要求 (12)7汇聚节点机房其他建设要求 (12)7.1建筑设计要求 (12)7.2机房内装修要求 (13)7.3机房建筑设计防火要求 (13)7.4承重要求 (14)8说明 (14)9附件 (14)9.1机房面积测算 (14)9.2自建汇聚节点机房建筑模型 (16)9.3购置机房价格标准测 (18)9.4自建机房造价参考标准 (19)1概述随着C-RAN集中化部署的演进趋势、CDN内容源将逐步下放以及物联网的商业化运营,这些新需求对传送网汇聚层的规划建设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相应的汇聚节点机房的建设形式、建设原则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和建设要求,进一步完善网络结构,山东公司汇聚节点机房建设应立足长远,根据新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汇聚节点机房建设标准,以更好满足山东公司未来长远发展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中参数生产管理指导建议
一、总则
为指导各省开展好LTE/NB网络无线参数集中生产工作,进一步推进全网无线参数集中生产、提高集中优化效率,特制定《集中参数生产管理指导建议》。
本指导建议对LTE/NB无线网参数的生产、核查分析、智能参数集中管理优化生产平台(以下简称参数平台)的功能应用、以及参数优化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做出明确要求。
参数平台作为全网参数优化生产的唯一支撑手段入口,在集团、省端两级部署,要求所有无线参数的修改、核查及分析等生产工作均通过参数平台实施留痕,原则上不再允许通过OMC进行参数修改注1。
二、适用范围
本指导意见适用于中国移动各省公司LTE/NB无线参数的集中生产和管理流程。
三、集中参数生产管理办法
1、参数分类
LTE/NB参数按重要程度实行参数分级管控,划分为A、B、C三类参数管理,所有参数全部纳入集团公司和省公司参数集中管理范畴,均由集团公司和省公司集中制作和修改,原则上市公司不允许修改任何参数。
➢A类参数为集团管控参数,范畴涵盖子帧配比、功率配置、CSFB开关、节电参数等影响网络感知的关键参数。
A类参数修改申请可由省公司发起,须集团公司审批或备案。
➢B类参数为省公司管控参数,包括影响小区重选、切换等对网络性能感知有重要影响的参数。
B类参数可由省公司发起修改。
➢C类参数涵盖事件判决门限、邻区切换偏置等对现网影响小的参数类别。
C 类参数可由省公司发起修改。
NB暂未区分ABC分类,后期进行规范。
重点参数清单见附录1。
2、参数配置原则
LTE/NB重点优化参数应参考《中国移动LTE重点优化参数配置指导手册(2018)》和《中国移动NB-IoT无线重点参数配置指导手册v1.0》规范进行配置。
具体规范详见附录2、3。
3、参数修改流程
1)参数修改流程
全网各类参数的修改需遵循本指导建议的要求,具体流程环节如下:
➢工单创建:省公司通过参数平台发起申请工单。
➢合理性审核:省公司根据相关参数指导规范对修改合理性审核。
➢集团报备审核:A类参数修改需由集团审批或报备集团。
➢脚本制作:参数平台自动生成参数修改脚本。
➢脚本审核:省公司需对自动生成的参数脚本进行审核确认。
➢脚本执行:参数平台自动下发脚本执行。
建议执行前后人工介入查询告警、小区状态、参数现网值,再次确认自动执行结果。
➢方案评估:执行后,需求发起人进行修改效果闭环评估。
具体流程图见附录4。
2)安全注意事项
在参数生产环节,需遵循以下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安全:高危参数(详见附录5)修改需在夜班修改,具体要求参照《中国移动无线专业割接分级标准》执行。
➢账户安全:参数平台账号按照分权分域要求进行管控,同时报备集团。
➢数据安全:参数修改涉及的网元信息、参数信息、工单信息等数据,应按照《中国移动数据安全管理办法》的管理要求执行,做好保密工作,修改记录保存三个月。
4、参数核查及分析
参数平台核查分析应用操作见附录6。
5、流程串接
包括自动化工具、集中分析优化流程与参数平台的流程串接。
具体要求及接口规范见附录7、8、9。
四、平台维护及未来方向
1、平台数据
1)数据存储
北向采集:系统每日定时采集省端北向NRM、私有参数以及工参、性能、MR 数据等(省内按照模板提供)。
采集到的原始数据建议在采集服务器保留一周,以便后期查询。
工单相关:系统中创建的工单信息会记录在数据库中,包括工单信息及工单附件中的清单信息。
工单信息永久保留,工单附件中的清单信息保留一年。
2)信息更新维护要求
系统更新维护:省端维护人员需要及时更新维护OMC信息,包括OMC新增、退网、割接、版本升级等等。
人员账号管理:集团、省及地市人员均拥有平台使用权限。
各省网优平台账
号应及时同步更新到参数平台,用于流程串接。
参数平台应拥有一套独立、完整且固定的省端OMC操作账号,包括北向采集账号、SSH/Telnet登录OMC账号、OMC网管账号及相应的权限。
2、平台生产要求
各省公司需依据本指导建议建立完善省端自有参数管理办法,推动基于参数平台的参数集中管理工作。
3、智能化分析模块扩展
基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未来将逐步通过参数平台,利用智能化与自动化手段实现参数自动化管理。
后续集团将联合各省深入研究基于网络运维优化的各类机器学习算法,将其应用到参数管理中;同时,利用已有的智能分析与自动分析等模块,推动省公司从传统的人工参数分析管理方式不断的向智能化与自动化管理方式转型,形成参数管理全流程闭环,一站式管理流程。
注释:
注1:以下几种情况可以通过OMC进行参数修改
(1)工程开站期间(基站单验通过之前)可通过OMC修改。
(2)目前暂时不支持通过参数平台下发修改的参数,可通过OMC修改。
(3)应急情况、重大活动保障情况下,视情况可通过OMC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