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检验规定及判定标准
服装厂面料品质判断标准规定

目视
24
色条
面料表面无色条
面料表面产生明显颜色不均的横向或竖向条痕
√
目视
25
色斑
面料表面无色斑
面料局部颜色明显呈现与邻近部位有差异的分散色斑痕迹
√
目视
26
印花缺色
面料印花颜色一致
面料印花部分花纹明显缺色
√
目视
27
对花不准
面料印花位置准确不偏移
面料印花花纹相对位置明显不准确
√
目视
28
印花模糊
面料印花图案清晰
√
尺寸量测
38
其它
根据要求
根据限度样或样本进行判定
√
目视
19
浮纱
面料表面无浮纱
面料纱线未按组织规律交织,呈现不规则的纱线浮动于表面
√
目视
20
断纱线
面料纱线无断裂
面料纱线一根或多根断裂
√
目视
21
织补痕
面料表面无织补痕
面料表面有明显的经过织补后的痕迹
√
目视
22
水印
面料表面无水印
面料表面有明显的清洗斑疵留下的痕迹
√
目视
23
色差
面料表面无色差
面料表面局部的颜色明显的与整体颜色不一致或相同面料不同匹间有明显色差
服装厂面料品质判定基准
修订
日期
修订
单号
修订内容摘要
页次
版次
修订
审核
批准
2011/03/30
/
系统文件新制定
4
A/0
/
/
/
批准:
审核:
编制:
服装厂面料品质判定基准
布料检验标准

布料检验标准一、目的:为了确保采购的布料能符合公司的标准,对所购的布料要进行质量检验,以便减少面料损耗,节约生产成品二、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采购的针织、梭织,合成化织等布料。
三、抽样方法:一般抽验率为30%,质量要求高的品种或纺织印染厂在原料/工艺条件有大的变更时,应适当增加,对在布市买的现货要全验,数理较少的订单(1-4匹)要全验;抽样布料有问题的要加验或全验,订单数量3匹以上抽样,不够3匹的最少要全验。
四、检验项目:检验的内容包括外色装检验/物理指标/色牢度和外观疵点。
1、外色装检验:a、外色装是否完好,加外色装损坏会造成布料弄脏,下雨天运输中布料被淋湿,下雨天收到的布如有大面积淋湿的要立即退货。
b、贴纸上要注有布的种类/颜色及色号/布封/克重/重量/码长等,如没有或不全者要求供货商作出相应处理。
c、贴纸上各参数是否与订货单及送货单一致,如有差异要及时报告上级或相关部门。
2、外观疵点检验a、采用验布机检验,在40W的日光灯3-4支光源下80CM的斜平台上检验,验布面上斜平台为45°角,灯光至布面为1-1.2M验布机验布速度:针织布每分钟12-16M,梭织布每分钟16-18M。
b、幅度在140CM以上的布料必须同两人检验,布区表面疵点检验时应作标记(疵点正面为准)并作扣分记录。
c、针织拉架布验布时要打底灯。
d、针织布每缸要剪办做缸差办,梭织布每匹做匹差办及头尾办;e、牛仔布每缸都要依各订单性质洗水,查核洗水颜色。
f、对OK办仔细查对所检验布的颜色,纤维成份,纱支及手感是否与OK办(或原办)一致,如有差异要及时报告上级或相关部门,作出相应处理。
g、外观疵点类别及疵点说明(见原标准的表格,别外补充几点)勾纱:布面纱线被粗糙物体勾出来(常见于网布/丝绸等)死痕:因胚布堆放时间过长而形成的细长凸起而不可修复的痕迹(常见于拉架平纹布)爆孔:针织布断纱而形成0.5CM以下的小破洞。
边深:平纹布布边紧,将部分染液包于布边内造成两边颜色较深。
面辅料检验标准

◆规格要求:宽度在13㎝以上允差接受在6㎜以内,宽度在13㎝以下5㎝以上允差接受在3㎜以内,长度不能超过±1㎝。
◆纱支成份、织造密度同批板,注意弹性及伸缩性。
◆间色类,循环间距按规格要求。
◆提花清晰、不可有色花、阴阳色等。
11、主唛、尺码唛
◆颜色、规格尺寸、材质、外观与确认样无误。
一十四.2.12克重要求:150g/m2以下接受±3g/m2,150g/m2以上接受±5g/m2
一十五.2.13色差要求:中边、头尾要以灰尺≥4级为接受标准,疋差.同批次之色差以灰尺4级为接受标准。
一十六.三、布匹重量或长度要求、外包装及送货要求。
一十七.3.1针织布:不论纱支粗细,每匹重约40-55LB,特殊布种和小量订单量不在此范围。
◆回缩力:松紧放开回弹自然(快速放开),恢复率一般为1:1.05。
◆色牢度:手洗或干擦,3~4级可接受。
◆强力测试:承受12kg-15kg拉力不断裂。
3、订珠订钻
手工订珠钻,牢度一定要好;珠子要圆润光滑,无瑕疵、无划痕、一批中的大小及颜色要一致。
花型串珠串钻的,稀密效果要同确认样一致;
不可少珠掉珠。
2.4.3接头的数量不能超过订单要求(30M内不允许有,30M~60M允许1个接头,90M以上最多允许2个接头),且每匹布头、布尾5M内不能假开剪。
2.4.4面料的幅宽应符合订单要求,梭织类幅宽可接受±1㎝,针织类幅宽可接受±2.5㎝。
2.4.5每匹面料前后左右色差不低于4级及不允许有色花,匹差要在4级以上,缸差在3.5级以上,同一匹布亦不能有色差。
◆拉链牙表面光滑,用手抚摸无粗糙刺手的感觉。
◆拉链的长度(量上止的顶部外沿之间的长度),12″以下的拉链长度偏差在±2㎜以内,12″以上的拉链长度偏差在±4㎜以内。
面料检验标准

面料的品质管理第一节规划面料的品质管理规划中有很多重要因素,分为A,B两类。
其中A类针对面料本身。
B关则是相关要素。
一规划中的A类要素1 立即检验面料到厂第一时间进行检验,时效性非常重要,面料合格方可入库存,不合格的面料不入库,不开裁。
2 抽样检验的数量抽样方案:抽验时按每批次计算,单批次数量1000码以内全检,1001至5000码抽30%(不少于是1000码),5000码以上抽检20%不(不少于是25 00码)。
3 测试面料测试项目包括物理和化学性能的测试及外观测试。
外观测试只是测试的一部份目测所不能及的必需由实验室完成。
(如:色牢度,强力,PH值,甲醛,APEO,偶氮染料等)二规划中的B要素1 面料检验员要求有丰富的经验员,并要求检验员做好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
2 检验光线在标准光源下进行,或使用验布机。
3 客供面料即使是客供面料也要进行检验,并将结果告知客户。
4 不合格的面料不合格的面料不开裁,这是面料品质管理的其本原则。
检验面料不合格即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解决。
第二节面料品质管理的主要项目一、面料的组织结构1 面料的组织面料的组织是指纱线交织的规律。
对机织物而言,是指经纬纱的交织规律,如平纹、斜纹、缎纹以及提花等。
对针织物,如平纹、罗纹、单面、双面、经缎等。
我们检布不需要精确的分析纱线的交织规律,只需要检验花纹的外观和大小是否符合确认样。
可以目测或借助放大镜、照布镜观察面料的纱线交织规律和花纹外观。
任何组织或花纹的错误,都判为重大疵点,为不合格品。
2 纱线的支数纱线的支数表示纱线的粗细,目测不能判断,一般由实验室做。
如果发现面料的厚度密度和重量不符合确认样时,可送专业测试机构测试。
3 面料的密度机织物经向或纬向单位长度内的纱线根数,有经密和纬密之分。
通常有以下几种检验方法。
(1)分解拆纱法:剪取一定尺寸,一般大于2.54CMX2.54CM的矩形式试样,从边缘起逐根拆除,然后计算得到单位长度内的纱线根数。
面辅料检验标准

,十三. 2.10計分方式和收貨標準:十四. 2.10.1計分公式:總疪點評分*100*36/所查布實際碼長*實際布封=平均分/100平方碼。
十五. 2.10.2單獨一疋疪點未超過28分為合格,如疪點超過28分至40分以內則按扣損耗計;超過40公則該疋不接受。
十六. 整批次(或整缸):疪點未超24分為合格,如超24分至34分內則按扣損耗計,超過34分則整批不接受十七. 2.11循環要求:排間布循環不可超過要求循環的正負5%,自動間布循環不可超過要求循環的正負3%(1cm內的1個循環按20個計,1cm-10cm內的1個循環按10個計,10cm-20cm內的1個循環按5個計,20c 以上的1個循環按2個循環計)。
十八.2.12克重要求:150g/m2以下接受±3g/m2,150g/m2以上接受±5g/m2十九. 2.13色差要求:中邊、頭尾要以灰尺4-5級為接受標準,疋差.同批次之色差以灰尺4級為接受標準,低於以上色差,我司將作退貨處理。
二十. 三、布匹重量或長度要求、外包裝及送貨要求。
二十一. 3.1針織布:不論紗支粗細,每匹重約40-55LB,特殊布种和小量訂單量不在此範圍。
二十二. 3.2梳織布:因紗錢粗細,布類經緯密度有較大的差異,各布類匹長有所不同,匹重不可超過55LB,同批內匹與匹間長度不可相差10碼,零碎布不可短於10碼,每匹標籤上的長度須與實際相符合.每疋短碼不可超過0.3碼,否則按最大短碼數要求供應商補償。
二十三. 3.3包裝和卷裝要求:每匹布須有缸號、此匹序號、布種、顏色、訂單po、規格、實際重量或碼長包裝袋保持清潔和密封并在膠袋上所標事項須清晰可辯;卷布紙筒長度一定要夠布疋寬度及保持紙筒的通暢性,如有因紙筒問題阻礙我司生產需供應商處理;凈色布和花灰洗水布必須剪齊布頭布尾。
不可成燕尾形或斜三角形,如有則按最長布頭要求供應商補償損耗。
.二十四. 3.4每批或每缸送貨時須提供該批布料的檢驗報告,如有需我司讓步接收的布二十五. 匹須提供詳盡資料且與其它布匹分開。
面料检验规范.

面料检验规范1、目的:为确保采购之布料能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对所购之布料进行质量检验。
2、范围:适用于所有采购之针织、梭织、合成化纤等布料。
3、内容:3.1 检验项目:3.1.1 抽样方案:3.1.2 测试3.1.3 外观质量指标3.1.4 外观疵点名称及评语说明3.1.5 包装方法的要求.3.2 检验依据:依据批核过的正确样板及供应商送货单内容对布料各项要求进行检验。
3.3 检验方法:3.3.1 抽样方案:3.3.1.1 采用验布机检验,在40W的日光灯3~4支光源下80CM的斜平台上检验,验布机上斜平平台为45度角,灯光至验布机为1~1.2米。
3.3.1.2 幅度在100CM以上的布料必须由两人检验,布匹表面的疵点查验时应作标记(疵点正面为准),并作扣分录。
3.3.2 测试:3.3.2.1 水洗缩水率:3.3.2.1.1 针织布:3.3.2.1.2 梭织布:3.3.3 测试过程:3.3.3.1 从同批面布中取样,距布头至少5米以上,所取度样不应有影响试验结果的疵点,试样剪取宽度能适用水洗,规格为70CM~80CM 长的方块;自然缩平放3小时后.用50CM ×50CM 的试板放置于布中间,然后用箱头笔在板四周边缘划线(要对间.布纹)。
3.3.3.2 划样时将试样放在平整的台面上,抚平折痕及不整齐处,但不可拉伸,划线时不可用力(以免走位)。
3.3.3.3 水洗的试样:为防止水洗后划线位退色,需进行车缝(针织布双层.梭织布单层);车缝时,针织布只车经向的两侧及纬向一边,梭织布需四边车线,车线松紧要适宜,粗布或易散边布须四边,试样车好后放入30度C 的温水中,用洗衣机(除外送洗水的)进行洗涤,干后的度样平放30分钟充分冷却后才可进行实值测量。
3.3.3.4 量测时,以划线的内边缘量度,计算公式为:(测量结果保留1位小数点) %100- 试验前原样长(宽)度试验后样长(宽)度试验前原样长(宽)度 量测时布面应注明量度点(每边三个量测值)的尺寸,款号,批(匹)号,缸号,时间(度样最少保留三个月)3.4 外观质量指标:3.4.1 幅宽的测量:将布匹松在地上,在正常状态下除去折皱张力,用尺取得针孔内之间最短距离作为实测幅宽。
面料检验标准

目录1目的 (2)2适用范围 (2)3外观质量检验标准 (2)3.1外观质量评分标准及原则 (2)3.2外观质量抽样、判定及允收标准 (4)3.3外观质量补损标准 (5)3.4外观质量检验方法 (6)4理化性能检测标准 (12)4.1理化性能检测评定标准 (12)4.2理化性能检测抽样及允收标准 (13)4.3色牢度评级图片 (13)附录1 织物疵点专用术语及定义 (16)附录2 含麻成分局部疵点接受标准图示 (21)附录3 其他面料局部疵点接受标准图示 (24)附录4 面料检验不合格异常处理 (32)1目的1.1规定面料外观质量和理化性能检测标准、检验抽样、允收标准、补损标准。
1.2提供面料检验依据,有效控制UR面料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UR自购或UR指定供应商所有面料。
3外观质量检验标准3.1外观质量评分标准及原则3.1.1综合评分评定标准3.1.1.1机织面料:所有机织面料综合评分≤30分/100平方米,评定为合格,>30分/100平方米则评定为不合格。
3.1.1.2针织面料:所有针织面料综合评分≤28分/100平方米,评定为合格,>28分/100平方米则评定为不合格。
3.1.1.4 含麻成分局部疵点接受标准图示见附录2,其他面料局部疵点接受标准图示见附录3。
3.1.5外观疵点评分原则:3.1.5.1单一疵点评定原则:对于任何单一疵点的最高评分为4分;无论布匹存在多少疵点,对其进行的每直线米数疵点评分都不得超过4分;对于严重的疵点,每米疵点将被评为4分(例如: 所有无论直径大小的洞眼);对于连续出现的疵点(如: 横档、中边色差、幅宽不规则、折痕、染色不均匀等)的布匹,每米疵点应被评为4分。
3.1.5.2 重复/或不断出现的疵点评定原则:3.1.5.2.1 对每米布匹重复和/或不断出现的疵点,都必须评分4分;3.1.5.2.2 任何直线米数内,连续5米出现重复和/或不断出现的疵点评定为不合格;3.1.5.2.3 如果布匹在一个织边上出现明显的松线或紧线(即松边或紧边),或在布匹主体上出现波纹、皱纹、折痕或折缝,这些情况导致在按一般方式展开布匹时,布匹不平整,这样的卷评定为不合格。
面料检验标准

1、面料常见的疵点1.1纬档,即门幅中有明显的织造印痕,在布面呈现或深或浅的平行条纹。
1.2 松经,经长方向有一根或数根松驰的纱线,可通过拉挑等作业改善此问题,根据松经长度。
1.3 断经,经长方向缺少一根或数根不连续纱线,在布面呈现明显的稀条透光。
1.4 断纬,纬线出现一段或数段不连续的纱线。
1.5 纬斜,纬线呈歪曲状,一般可以允许在5cm左右。
若影响使用可做回修处理。
1.6 蛛网(严重的破洞),即布面有严重的断经断纬交错,导致组织不清,表面破损。
1.7 小破洞,即有连续的两到三根纱断裂,造成的孔眼。
根据最大长度。
1.8 色纱、飞纱,即缠绕或附着于纱线或布面上的异常纱线。
基本可修补。
1.9 油丝、油迹、色印,即布面或纱线有油的痕迹或杂色的痕迹。
可通过喷洗作业来消除或改善。
如严重不可修补。
1.10 色花,即布面存在明显的色彩不允现象。
1.11 跑花,即花色偏离了应该的位置造成花色不协调。
1.12 脱浆,即在花色中缺少某色。
1.13 拖浆,即在花色的下方有明显的颜色拖痕(色虚)。
1.14 色点、色线,即在不应该的地方出现其他色的点或线,在布面一般呈间断的规律呈现。
轻微可做喷洗作业来减轻或消除,如严重不可修补。
1.15 漏沙和网印,即同花色的颜色在没有该色的地方出现小色点或小色线,一般呈规律连续出现。
基本不影响效果。
1.16 白点和塞网,即有颜色的地方出现白点或浅点。
可通过点色来减轻或消除,如严重的不可修。
1.17 纱线滑移或纰裂,一般出现在纱的上面,由于受到张力而产生某个方向的滑移。
1.18 绣花的松紧线,一般会出现两根纱线的分离和结合的交错,对花型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1.19粗纱、结点,布面出现异常的粗线。
通过修剪作业来减轻或消除,如严重的不可修。
1.20 绒布掉毛。
1.21 复合面料的接头,必须作断开处理。
1.22 数量短缺,超出2%长度的,应及时上报处理。
1.23 门幅不足的应上报做回修处理。
1.24 存在异味的应上报做回修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料检验判定标准第A版受控状态编制: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___为有效控制面料检测力度,将根据国家标准对面料质量的需求,使公司产品达到国家指定性产品质量,公司将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经技术/品质 管理研究决定,现按国家面料检验标准为依据,制定《面料检验判定标准》具 体条款如下:1、 目的:1.1、 规范面料检验操作程序。
1.2、 提供面料检验依据,有效控制入库面料质量。
2、 检验范围:规定面料的外在质量及理化检测标准。
3、 工作程序和操作流程:3.1、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_________________采购部采购面料面料仓库接收面料______________ 仓库外观质量检验3.2、 检验规则: 321、 外观质量实行目视全检。
322、 面料理化需初步由供方提供,公司根据条件实行监督抽查(包含送外检)。
J J3.3、各种面料外观严重瑕疵种类:3.3.1、平织布的重大瑕疵有:粗节、破洞、漏纱、显著横路、断纱、污渍修改状态面料检验判定标准章节号页码2/7纱、稀纱、色差等;332、针织布的重大瑕疵有:错经、横路、漏针、直条针路、横条、粗节、破洞、脱套等;333、印染布重大瑕疵有:脱版、色斑、色档、色差、色花、颜色污迹、色条痕等;3.4、各类面料理化检验种类:341、理化要求:3.4.1.1、面料干洗、水洗、干湿摩擦、耐汗渍等沾色、变色牢度以及日晒变色牢度;341.2、面料要符合服装强制性安全标准要求:A、禁用可分解芳香胺染料;B、甲醛含量;C、PH值要求;D、无异味;E、色牢度参3.4.1.1要求; 341.3、起毛起球要求;341.4、缩率要求;341.5、扭曲度测试;341.6、纰裂及强度要求;341.7、成份含量分析;342、外观要求:3.4.2.1、面料规格要求:幅宽、纱线细度、克重、组织结构。
342.2、色差情况;342.3、格子是否有大小?经纬斜要求;342.4、疵点项要求;343、其他要求:34.3.1、及氯漂可行性、耐酸碱程度和特殊服装耐火要求。
343.2、特殊产品符合性检测;(棉衣跑棉、羽绒钻绒情况检测)343.3、钩纱、车缝针洞、印花面料翻色等服装生产和使用易出问题项检测;4、面料外观验收具体规定:4.1、验收的面料疵点分布如下:合格点数:每百米面料疵点数在20个以内,即为合格产品,超出此范围的。
让步接收,面料质量问题超出标准10%内,要求与供应商协调达成一致索赔金额,供应商同意,接收;超出10%以外的退货处理。
4.1.1、直径在0.5-1 cm的疵点在20个疵点中允许出现3个;长度在3-10 cm内疵点在20个疵点中允许出现2个;长度在10cm以上及断头每百米允许2个;4.2、面料幅宽限差:421、针织面料:每匹内幅宽限差士1.5 cm;整批布料幅宽限差为士2.5 cm;422、梭织面料:每匹内幅宽限差士1 cm;整批布料幅宽限差为-1,+6 cm;4.3、面料纬斜规定(按幅宽对折计纬斜尺寸):4.3.1、色织格子面料纬斜限1.5 cm以内;印花格子面料纬斜限4cm以内;432、针织类面料纬斜外观不明显的限10cm以内;外观明显的限4cm以内; 433、单色雪纺类面料纬斜限8cm以内;434、定位花面料纬斜限差按431格子面料要求;435、梭织常规面料纬斜限2.5cm以内,5、检验程序及判定标准:5.1、确定受检数量;5.2、选择收检卷数;5.3、将布卷置于检验机器或其它观察装置上;5.4、剪下一块全幅宽20 cm的布条,标注记号,使检验人员可以看出左右边,再用此布条在布卷的中间以及另一端检核一次,便于检查左右上下是否有染色不良;5.5、采用慢速行走法可查出瑕疵的速率,从而目测检验各种瑕疵;5.6、核对布卷数是否与布料原厂家所述相符;5.7、检查到位各卷幅宽是否一致;5.8、检查织物是否有纬斜、偏位及弓纬等瑕疵;5.9、将瑕疵登记在表格上,报仓库主管签署确认意见。
6、织物瑕疵的判定:6.1、重大瑕疵的定义及判定:重大瑕疵是指在成品上甚为显著,致使其变为次级品的瑕疵。
(次级品指具有显著瑕疵,会影响其产品的外观效果和销售情况;6.2、轻微瑕疵的定义及判定:轻微瑕疵是指因为程度或位置关系而不至让产品变为次级品的瑕疵;6.3、在裁剪前验布时须将有瑕疵问题的面料先列为重大瑕疵;7、织物瑕疵的分类、成因及严重程度:7.1、平织物瑕疵的分类、成因及说明:7.1.1、粒结:粗节或过多的纱线织入织物内,常用去结工具修整,往往会在织物上留下一个开松之处。
按其实际情况可分为严重瑕疵或一般瑕疵。
7.1.2、另经(抽丝):某种异常限制逐渐施加的过度织机拉力所造成,当限制解除时,过度的空隙即会织入织物内,通常经纱会断裂。
按其实际情况可分为严重瑕疵或一般瑕疵。
7-1-3、部分缺陷:无梭织机的纬纱档不能稳位纬纱,致使纬纱在被纺织时无拉力所造成,纬纱常常会“扭结”,有些部位也可能断纱。
按其实际情况可分为严重瑕疵或一般瑕疵。
7.1.4、断纱:纱线断裂而织机仍在连续运转所致,此为稀弄瑕疵。
按其实际情况可分为严重瑕疵或一般瑕疵。
7.1.5、飞花:通常是由纺纱过程所造成,纺入另一批纱线中的细小织缝,往往是因缺乏防污措施所造成。
通常属轻微瑕疵,但尺寸或色污程度严重时,也可能变成重大瑕疵。
7.1.6、落综档害:一般织机上的另线皮带断裂所致,会使织纩组织起变化。
按其实际情况可分为严重瑕疵或一般瑕疵。
7.1.7、紧纱:梭子在半路上过多的纬纱带入织物中,此瑕疵条出现在布边。
属重大或轻微瑕疵要端视切去的版纹组织离布边的远近而定。
7.1.8、结箍:纱筒连接在一起所致,通常属轻微瑕疵。
7.1.9、错经(纱):不同纤维混纺的纱线被用在整经架上而使织物出现条痕,通常属一般瑕疵。
7.1.10、错纬:轻重量纱线或不同纤维混纺的筒紧纱用在维纱中所致,会出现明显的色纬档,属于较严重的瑕疵。
7.1.11、箍节:箍片弯曲促使经纱分离而露出纬纱所致。
经轴及梭如用不同色的纱线时,会在织物上明显看出。
此类属于严重瑕疵。
7.1.12、粗节:通常是因多的纱线被织入织物中所致,纱线中如有较厚部位也可能引起,经常是在纺纱过程中将飞花纺入纺线中所造成。
按其实际情况可分为严重瑕疵或一般瑕疵。
修改状态为严重瑕疵或一般瑕疵。
7.1.14污经或污纬:经纱或卷装染色纱线上出现油污状的斑点。
按其实际情况可分为严重瑕疵或一般瑕疵。
7.1.15停车档:织机停动时,纱线因为拉力关系而伸长,等织机再次起动时,松隙即被织入织物中,可视为重轻微瑕疵。
7.1.16稀弄:往往是因纬纱断裂而在作业员发现之前织机仍连续运转所致,按其实际情况可分为严重瑕疵或一般瑕疵。
7.2、针织物瑕疵的分类、成因及说明:7.2.1、纬档:环形针织物一把纱圈系统上的纱线混入针织机中所致,织物会出现横条。
通常属重大瑕疵。
722、鸟眼:故障针无意间弄成的平行条,通常是成网条并排的双形针路,视其具体情况可分为重大或轻微瑕疵。
针织物时则为横向圈横成弓形,建立认可标准:对条纹或格子织物而言此点甚为重要, 对单色织物而言则不是很重要。
723、脱浆:印花机器浆槽内的色料不足所致,视其具体情况可分为重大或轻微瑕疵。
7-2-4、拖浆:印花机时印色受污所致,视其具体情况可分为重大或轻微瑕疵。
7.2.5、折痕:与皱折条花瑕疵不同,后者可能会在整卷布上出现条花,折痕是指织物在整理加工过程中折叠所致,如起毛织物,最后的压呢工作可能无法使织物恢复原状,常有褪色的问题,视其具体情况可分为重大或轻微瑕疵。
7.2.6、皱折条花:管状针织物在深色加工过程中皱折的织物通过压浆拉所致,视其具体情况可分为重大或轻微瑕疵(若在时装上通常为重大瑕疵,在内上则属轻微瑕疵)。
7.2.7、印花干条:弯折腾或受损的刮刀未予适当的清理所致,在操作人员发现以前,常会造成一条长长的条痕,视其具体情况可分为重大或轻微瑕疵。
修改状态729、针孔:加工递过拉幅机时,由固定织物之针沿着布边造成的针孔,严重与否视针孔伸入布体的深度而定,在成品上有可能用肉眼看出。
7210、印花横停机:印花横停机所致,染料将会沿着整幅织物污染,属于严重瑕疵。
7.2.11、脱版:各印花拉未正确同步动作所致,各种花色未在正确位置,视其具体情况可分为重大或轻微瑕疵。
7.2.12、褶边:常因整理加工时拉伸布边或在防缩加工过程因湿润度不均所致,视其具体情况可分为重大或轻微瑕疵。
7213、防缩皱痕:防缩整理时因湿润不均所致,通常是起因于喷头有瑕疵。
织物铺在裁剪台时,会显出波纹或起皱。
在罗拉拉紧情况下用检验机检验该织物时,或许看不到这类问题。
视其具体情况可分为重大或轻微瑕疵。
7214、褶皱脱印:织物通过印花机时打折或起皱所致,有些地方会印不到,属严重瑕疵。
7.2.15、破边:通常是因为通过拉伸机时拉力过度所致,属严重瑕疵。
7.2.16、水渍:通常是因为让湿的织物在干燥前维持太久所致,颜色斜挥散而留下斑渍,属严重瑕疵。
&理化判定标准:8.1、色牢度要求:8.1.1、服装单色产品的面料各项常规沾色/变色色牢度要达到3级及以上,8.1.2、服装撞色产品(与非白色面料相撞)的面料各项常规沾色/变色色牢度达到3--4级及以上,8.1.3、服装撞色产品(与白色面料相撞)及白底印花面料各项常规沾色/变色色牢度要达到4级及以上;8.2、P H值要求:8.2.1、B类产品(夏装及贴身穿产品)要求为4.0-7.5;8.2.2、C类产品(外套类非贴身穿产品)要求为4.0-9.0;8.3、甲醛含量要求:831、B类产品(夏装及贴身穿产品)要求为小于75mg/kg;832、C类产品(外套类非贴身穿产品)要求为小于300mg/kg;8.4、面料经纬纱向扭曲率w 2.5%;8.5、梭织面料出现滑移现象,需经技术及计划部门判定是否接收生产;8.6、针织、梭织面料起毛起球要求达到3—4级及以上;8.7、面料纰裂要达到w 0.6CM;对棉袄和皮革等特殊类型的款式,需按内部标准作首件样衣检测,并对材料进行与款式相结合的性能检测.(如防止跑棉等检测)8.8、缩率:按抽检检测平均值计(包含自然回缩缩率、汽缩缩率和水洗缩率):881、针织面料缩率:经-6CM,纬-6CM以内可接收;经-10CM,纬-10CM及以内与供应商协商可让步接收;经纬各超出-10CM做退货处理;8.8.2:梭织面料缩率:经-3CM,纬-3CM以内可接收;弹力面料经-7CM,纬-7CM 及以内与供应商协商可让步接收成衣允差值;经纬各超出-7CM做退货处理;8.9、牛仔面料、水洗棉等较特殊品种或面料按国家及行业规定标准判定。
附录:让步接收办法:1、标质量损耗推算方法(外观质量问题):A、疵点0.5-1cm以内计算损耗:衣长折中为60cm裁片宽为35cm, 60cm K3片(面料幅宽可裁片数)=每个疵点增加20cm 用料;长裤110cm-4片(面料幅宽可裁片数)=每个疵点增加27.5cm;风衣,长裙130cm K3 片(面料幅宽可裁片数)=每个疵点增加43cm;短裙60cm—3片(面料幅宽可裁片数)=每个疵点增加2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