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场、挤奶站卫生规范

合集下载

奶牛养殖场挤奶厅的环境要求和卫生控制制度

奶牛养殖场挤奶厅的环境要求和卫生控制制度

奶牛养殖场挤奶厅的环境要求和卫生控制制度(一)挤奶设施1、挤奶厅应采用绝缘材料或砖石墙,墙面贴瓷砖,要求光滑,便于清洗消毒;地面要做到防滑、易于清洁。

2、挤奶厅地面冲洗用水不能使用循环水,必须使用清洁水,并保持一定的压力。

挤奶厅要随时清洗消毒。

3、贮奶间只能用于冷却和贮存生鲜牛乳,不得堆放任何化学物品和杂物;禁止吸烟,并张贴“禁止吸烟”的警示;有防止昆虫的措施,如安装纱窗、使用灭蝇喷雾剂、捕蝇纸和电子灭蚊蝇器;贮奶间的门应保持经常性关闭状态。

4、贮奶罐外部要保持清洁、干净,没有灰尘;贮奶罐的盖子应保持关闭状态;不得向罐中加入任何物质;交完奶后要及时清洗贮奶罐并将罐内的水排净。

(二)挤奶操作1、挤奶前要对奶牛进行健康检查,观察或触摸乳房外表是否有红、肿、热、痛症状或创伤。

2、对乳头进行预药浴,选用专用的乳头药浴液,药液作用时间要保持在20-30秒。

如果乳房污染特别严重,可先用含消毒水的温水清洗干净,再药浴乳头。

3、挤奶前用毛巾或纸巾将乳头擦干,保证一头牛一条毛巾。

4、将头2-3把奶挤到专用容器中,检查牛奶是否有凝块、絮状物或水样,正常的牛可上机挤奶;异常时应及时报告兽医进行治疗并单独挤奶。

严禁将异常奶混入正常牛奶中。

5、上述工作结束后,及时套上挤奶杯组。

奶牛从进入挤奶厅到套上奶杯的时间应控制在90秒以内,保证最大的奶流速度和产奶量,还要尽量避免空气进入杯组中。

挤奶过程中观察真空稳定情况和挤奶杯组奶流情况,适当调整奶杯组的位置。

排乳接近结束,先关闭真空,再移走挤奶杯组。

严禁下压挤奶机,避免过度挤奶。

6、挤奶结束后,要迅速进行乳头药浴,停留时间为3-5秒。

7、药浴液应在挤奶前现用现配,保证有效的药液浓度。

每班药浴杯使用完毕要清洗干净。

奶牛产犊后7天以内的初乳要饲喂新生犊牛或者单独贮存处理,不能混入商品奶中。

应用抗生素治疗的牛只要单独挤奶,挤出的奶放置容器中单独处理。

(三)挤奶员要求1、必须定期进行身体检查,获得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健康证明。

奶牛场奶站卫生管理制度

奶牛场奶站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奶牛场奶站生产环境卫生,提高奶产品质量,预防疾病传播,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奶牛场奶站的所有生产、管理、操作人员。

三、卫生管理要求1.环境卫生(1)奶牛场奶站应保持清洁卫生,地面、墙壁、屋顶等应定期清洗、消毒。

(2)奶牛舍内应保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避免潮湿、积尘。

(3)奶牛粪便应及时清理,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堆放。

2.设备卫生(1)奶牛场奶站的所有设备应保持清洁、完好,定期进行消毒。

(2)挤奶设备、奶罐、输送管道等与奶接触的设备,应使用专用清洗剂进行清洗、消毒。

(3)生产过程中,严禁使用未清洗、消毒的设备。

3.个人卫生(1)生产、管理、操作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保持个人卫生。

(2)进入奶牛场奶站的人员,应遵守个人卫生规定,不得随意触摸奶牛、设备等。

(3)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保持双手清洁,避免污染奶产品。

4.原料及添加剂卫生(1)原料、添加剂应储存于干燥、通风、阴凉处,防止霉变、污染。

(2)使用原料、添加剂前,应检查其质量,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3)严禁使用过期、变质、污染的原料、添加剂。

四、卫生管理制度1.环境卫生管理(1)制定环境卫生检查制度,明确责任人和检查内容。

(2)定期对奶牛舍、生产区域进行清洁、消毒。

(3)加强废弃物处理,确保环境整洁。

2.设备卫生管理(1)制定设备清洁、消毒制度,明确责任人和操作规程。

(2)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维修。

(3)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避免污染奶产品。

3.个人卫生管理(1)制定个人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卫生要求。

(2)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卫生意识。

(3)定期对员工进行个人卫生检查,确保符合要求。

4.原料及添加剂卫生管理(1)制定原料及添加剂管理制度,明确采购、储存、使用等要求。

(2)加强原料、添加剂的检验,确保质量。

(3)严格执行原料、添加剂的使用规程,防止污染。

五、奖惩措施1.对严格遵守卫生管理制度,为奶牛场奶站卫生工作做出贡献的员工,给予表扬和奖励。

规模化奶牛场挤奶厅操作流程及规范

规模化奶牛场挤奶厅操作流程及规范

2020年第02期奶牛的集约化养殖,一个规范的挤奶操作流程显得尤为重要,是影响牛奶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奶牛生产面向市场的最后一道工序,同时也是决定牧场效益最直接的因素,对预防奶牛某些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对挤奶厅的人员管理、奶厅的消毒制度、挤奶机的规范清洗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供参考。

1挤奶前的准备挤奶前,每一个挤奶工作人员都要剪短指甲、对手臂进行消毒或戴乳胶手套,以防牛与人之间的疾病传播。

挤奶员要穿戴合身、便携的工作服和防滑的雨鞋,在挤奶前后均应清洗或用低浓度的消毒液消毒双手。

赶牛人员在赶牛时不能粗暴,要和善待牛,防止牛只在过道或待挤棚挤伤或摔伤,观察整体牛群是否有异常,对出现的病牛要及时告知兽医以便用药治疗。

每次挤奶前2min 左右开启机器,以便奶牛熟悉声音,并根据机器的运转声音辨别机器是否正常。

按比例调配好消毒液,打开锅炉准备好温水,检查输奶管、真空泵油、挤奶机显示器以及其他工具是否良好,安装好过滤纱布以及各个奶管的接头,为挤奶做好准备。

2挤奶时的操作程序在保持运动场地干燥的情况下,用含有消毒剂的温水清洗乳房,注意避免用大量的水大面积清洗,以防止脏物顺流到乳头处,引起污染。

同时用专用消毒液消毒乳头,消毒液要轮流使用,清洁消毒乳头后马上用纸巾擦干,留在乳房上的脏水擦不干流入牛奶中会降低乳品质量,并且要保证每牛一巾。

药浴时间不能过短,时间少了就等于浪费了消毒液,也达不到应有的消毒效果。

挤奶前用三把奶杯检查乳汁中的絮状物、水样乳或血乳,对发现异常乳的奶牛要及时报告兽医治疗,对性情粗暴的奶牛不能放过,应采取适当的方式注意检查,触摸乳房,看是否有肿、痛等现象并及时处理。

挤奶前的准备工作结束后,根据奶牛的排乳特性,应在45s 内妥贴的套上杯组,在套杯时防止空气吸入,同时也要注意人牛安全应以友好的态度对待奶牛以免奶牛产生应激。

若在挤奶过程中奶杯脱落到挤奶台上,应清洗干净后方可继续挤奶。

及时观察对掉杯、漏气等现象以便及时补救。

有机食品公司奶厅卫生控制作业规程

有机食品公司奶厅卫生控制作业规程

有机食品公司奶厅卫生控制作业规程一、范围本要求规定了奶牛挤奶厅人员及卫生作业技术要求二、引用文件GB/T16568-1996 奶牛场卫生及检疫规范NY/T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三、要求1、挤奶员工作时必须穿戴工作服,工作赗和工作鞋。

挤奶员不能留长发,工作时不得佩戴饰物和涂沬化妆品,并经常修剪指甲。

2、挤奶员的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应经常清洗、消毒;对更衣室、淋浴室、厕所等场所要经常清扫、清洗、消毒。

3、奶厅必须保证干净,卫生,光线充足,能风良好,无异味。

每次挤完奶后都要对挤奶厅进行彻底的清扫,清洗,不留任何卫生死角。

春夏秋季挤奶厅每周进行一次环境消毒,冬季可每两周进行一次,所用清洗消毒药必须为附二名单中允许使用药品。

挤奶机和管道、贮奶罐的清洗消毒必须按挤奶机及用品的清洗程序严格进行,所用消毒品必须为附表E中所列药品。

所有挤奶用具及奶罐的冲洗用水必须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挤奶前要用干净清水对奶牛后躯和乳房进行彻底的清洗,按摩乳房前,先将细菌含量高的头3把奶挤入专用容器,并检查乳汁状态,然后对乳房进行充分的按摩,待乳房膨胀,乳静脉怒张,出现排乳反射时,立即套上乳杯进行挤奶,从冲洗乳房到按摩结束最好在1~1.5分钟内完成,从套上乳杯到挤奶结束最好在8分钟内完成,这样可达到人、牛、机器的最佳统一,确保牛奶的产量和质量。

定期对挤奶机进行维护并对其工作参数进行校正和调整。

以确保挤奶机的最佳工作状态。

每挤完一头奶牛后,要把乳杯放入清水桶中进行冲洗,洗去乳汁殘液。

每挤完3头奶牛,要对乳杯进行一次消毒。

消毒液必须为有机标准附二中所列药品4、每次挤完奶后对设备进行一次消毒,按公司标配要求进行药物的调配。

四、认真做好相应的工作记录,对牛奶有异样的奶牛,要记下本奶牛的牛耳号,并将其奶另存。

五、相应记录《挤奶记录》《挤奶厅卫生管理记录》。

奶牛场卫生管理制度范文

奶牛场卫生管理制度范文

奶牛场卫生管理制度范文奶牛场卫生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奶牛场的卫生环境,提高奶牛的生产效益和健康水平,本制度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制定适用于奶牛场的卫生管理制度。

二、管理体制1. 奶牛场应设立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卫生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协调。

2. 卫生管理部门应有专职卫生管理人员,具备相关的职业资质和专业知识。

三、卫生设施1. 奶牛场应设立卫生处理场所,用于处理奶牛粪便和废弃物。

2. 卫生处理场所应具备隔离、消毒、通风等功能,确保处理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物和异味。

3. 卫生处理场所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卫生环境清洁整洁。

四、奶牛舍卫生管理1. 奶牛舍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特别是奶牛走廊、满垫、挤奶设备等易积聚污物的地方。

2. 奶牛舍的地面应保持干燥,避免积水和过多的粪便。

3. 奶牛舍内应有适量的垫料,可以吸收奶牛排泄物,保持干燥和卫生。

4. 奶牛舍内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保持空气流通,避免病菌滋生。

5. 奶牛舍门窗应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避免污垢累积。

五、奶牛健康管理1. 奶牛应按时接种疫苗,进行疾病预防。

2. 奶牛应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 奶牛应定期进行驱虫、消毒等防疫措施,保持身体健康。

4. 奶牛繁殖过程中应进行定期的孕检,确保健康繁殖。

六、饲料管理1. 奶牛应按时、定量喂养,保证营养均衡。

2. 奶牛饲料应定期检测,确保质量安全。

3. 奶牛饲料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潮湿和霉变。

4. 奶牛饲料的供应和储存应有计划,避免过量或不足。

七、疫病防控管理1. 奶牛场应制定并实施疫病防控方案,定期进行疫病监测和报告。

2. 奶牛场应建立疫病防控档案,记录疫苗接种情况、疫病发生情况等。

3. 奶牛场应定期进行疫病防控培训,提高员工的疫病防控意识和技能。

八、员工卫生管理1. 奶牛场应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员工身体健康。

2. 员工应按规定佩戴工作服和劳保用品,避免疾病传播。

奶牛场卫生及检疫规范

奶牛场卫生及检疫规范

奶牛场卫生及检疫规范GB16568-1996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年10月3日批准 1997年2月1日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奶牛场的环境设计与设施、饲草料及饮水、饲养管理、挤奶人员、生产工艺、鲜奶贮藏及运输的卫生和防疫、检疫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国有、集体和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外商独资奶牛场。

个体户也应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准GB6914 生鲜牛乳收购标准GB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l2693 乳品厂卫生规范GBl3078 饲料卫生标准GBl6567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3 奶牛场的环境设计与设施的卫生3.1 场址要求奶牛场应建立在交通方便、水质良好、水量充沛、地势高燥、环境幽静、无有害体、烟雾、灰沙及其他污染的地区,并且远离学校、公共场所、居民住宅区。

3.2 场区的布局与设施要求3.2.1 场内的饲养区、生活区布置在场区的上风、高燥处,兽医室、产房、隔离病房、贮粪场和污水处理池应布置在场区的下风、较低处。

3.2.2 场区内的道路坚硬、平坦、无积水。

牛舍、运动场、道路以外地带应绿化。

3.2.3场区牛舍应坐北朝南,坚固耐用,宽敞明亮,排水通畅,通风良好,能有效地排出潮湿和污浊的空气,夏季应增设电风扇或排风扇通风降温。

饲养区门口通道地面设3.8m X 3m X 0.1m的消毒池,人行通道除设地面消毒池外,增设紫外线消毒灯。

3.2.4 场区内应设有牛粪尿处理设施,处理后应符合GB 7959的规定,排放出场的污水必须符合GB 8978的有关规定。

3.2.5 场区内必须设有更衣室、厕所、淋浴室、休息室。

更衣室内应按人数配备衣柜,厕所内应有冲水装置、非手动开关的洗手设施和洗手用的清洗剂。

3.2.6 场内必须设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微生物和产品质量检验室,并配备工作所需的仪器设备和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的检验人员。

3.2.7 场内需设置专用危险品库房、橱柜,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并贴有醒目的“有害”标记。

挤奶厅管理责任制

挤奶厅管理责任制

挤奶厅管理责任制
1、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事请假,不迟到,不早退。

2、严格按蒙牛对奶厅的操作规程执行。

(包括:卫生、清洗、维护、保养)。

3、按挤奶操作规程,对每头牛的乳头、乳房进行清洗干净,做到一牛一巾,前药浴、后药浴必须每头做到,以防细菌数超标。

4、挤前三把奶要认真负责,发现乳房及奶有异常,因及时汇报处理,严禁异常奶入灌.
5、正确上杯,做到无漏上、跑气现象并及时巡杯。

6、做后药浴时要及时检查乳房状况,看是否有未挤净或漏挤的,以防乳房炎的发生。

7、对上奶厅的挤奶牛要有序上厅,严禁粗暴打牛。

8、认真做好各项记录,耳号、奶量记录准确。

为送种送育打好基础。

9、如不愿从事本工作,须提前一月告知,违者按公司规定处理。

10、遵守公司制定的奖罚制度。

挤奶厅奖罚制度
1、服从公司领导及组长安排的各项工作,如违者开除.
2、对所从事的工作出现失误,按失误大小,由公司决定。

3、对迟到早退半小时者,每次扣发奖金20元。

4、对上级或公司组织检查发现问题的,没人扣发50元奖金.
5、对发生乳房炎超过规定的,每超一头扣发20元奖金。

对不及时汇报,延误治疗造成瞎乳头的,每坏一个乳头,扣发100元。

全坏当月奖金全部扣除并解除工作.(乳房炎每月暂定不超过三头)
6、对异常乳入罐送蒙牛拒收,属重大事故,此事由公司商讨处理。

(建议公司每人每月按200元奖金发放)。

奶牛场建设规范或标准最新

奶牛场建设规范或标准最新

奶牛场建设规范或标准最新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奶牛场的建设和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确保奶牛的健康、提高奶牛的生产效率以及保障乳制品的质量和安全,奶牛场建设需要遵循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以下是最新奶牛场建设规范的概述:一、选址与规划奶牛场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远离居民区和工业污染源的地方。

规划时需考虑奶牛的生活习性和生产需求,合理布局牛舍、饲料储存区、挤奶区、粪便处理区等。

二、牛舍建设1. 结构:牛舍应采用坚固耐用的材料,确保结构稳定,防风防雨。

2. 通风:牛舍应有良好的通风系统,保持空气新鲜,减少疾病传播。

3. 光照:保证牛舍内有足够的自然光照,必要时增设人工照明。

4. 地面:牛舍地面应平整、防滑,易于清洁消毒。

三、饲料储存与加工1. 储存:饲料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防鼠的环境中,避免霉变。

2. 加工:饲料加工设备应定期维护,确保饲料加工质量。

四、挤奶设施1. 设备:使用自动化挤奶设备,提高挤奶效率,减少人为污染。

2. 卫生:挤奶区应保持清洁卫生,挤奶前后对设备进行消毒。

五、粪便处理1. 收集:粪便应及时收集,避免污染环境。

2. 处理:采用堆肥、发酵等方法,将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料。

六、疾病预防与控制1. 疫苗:定期为奶牛接种疫苗,预防常见疾病。

2. 监测:建立奶牛健康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并隔离病牛。

七、环境保护1. 废物处理:奶牛场产生的废物应进行合理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绿化:在奶牛场周边进行绿化,改善生态环境。

八、法律法规遵守奶牛场建设与管理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法合规经营。

九、人员培训与管理1. 培训:对奶牛场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

2. 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奶牛场高效运行。

十、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奶牛场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养殖理念的更新,奶牛场建设规范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奶牛场管理者应不断学习最新的规范和标准,以适应畜牧业的发展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xxx公司奶牛场、挤奶站卫生规范奶源事业部奶牛场、挤奶站卫生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奶牛场、挤奶站的环境、建筑设施、设备、挤奶人员、鲜奶质量控制以及鲜奶贮存、运输工具等卫生管理方面应达到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与本公司有供奶关系的所有奶牛场和挤奶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2693 乳制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GB16549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NY5027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5030 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5032 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NY5047 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T5049 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管理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3环境、设施3.1场址奶牛场应建立在地势平坦、干燥、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无有害污染源的地方,并且远离学校、公共场所、居民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及国家、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区域。

3.2 布局与设施3.2.1 场内应分设管理区、生产区,并处在上风向。

兽医室、病牛隔离房、粪污处理区应处在下风向。

3.2.2 生产区净道和污道应分开,污道在下风向。

3.2.3 场区内的道路应坚硬、平坦、无积水。

牛舍、运动场、道路以外地带应绿化。

3.2.4 场区牛舍应坐北朝南,坚固耐用,宽敞明亮,排水畅通,通风良好,能有效地排出潮湿和污浊的空气,夏季有防暑降温的设施,地面和墙壁应选用便于清洗消毒的材料。

生产区门口地面设有长、宽、深分别不低于3.8m、3.0m、0.1m的消毒池,人员进入生产区应通过消毒通道,消毒通道应有地面消毒与紫外线消毒设施。

3.2.5 场区内应设有牛粪尿处理设施,处理后应符合GB7959的规定,排放出场的污水必须符合GB8978的有关规定。

3.2.6 场区内必须设有更衣室、厕所(厕所应距离操作间25m以上)、淋浴室、休息室。

更衣室内应按人数配备衣柜。

厕所内应有冲水装置、非手动开关的洗手设施和洗手用的清洗剂。

3.2.7 场内必须设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微生物和产品质量检验室,并配备工作所需的仪器设备和经培训后的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考核认证的检验人员。

3.2.8 场内需设置危险品专用库房、橱柜,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并贴有醒目的“有害”标记。

在使用危险品时需经专门管理部门核准并在指定人员的严格监督下使用。

3.3 场区的供、排水系统3.3.1 场区内应有足够的生产用水,水压和水温均应满足生产要求,水质应符合NY5027的规定。

若配备贮水设施的,应有防污染措施,并定期清洗、消毒。

3.3.2 场区内应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并不得污染供水系统。

3.4 挤奶设施3.4.1与乳接触的设备、容器必须采用无毒、无异法、抗腐蚀、易清洗、易消毒的材料制作,且表面应光滑、无凹坑、无裂缝。

3.4.2一般不得使用金属材料(如钢丝绒)清洗设备和容器。

3.4.3清洗后的设备容器使用前应进行消毒,使用化学药剂消毒时,应将设备容器彻底清洗,除去残留物。

3.4.4所用设备应经常维护保养,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设备使用要求时行,结束后及时清洗并消毒彻底,保持其良好卫生状况,消毒剂等必须妥善贮藏,严格登记使用,帐物相符。

3.4.5应对贮水槽(塔、池)定期(至少每季度1次)清洗、消毒。

3.5牛场设施3.5.1建立有标准化的奶牛卧床设施。

3.5.2奶牛活动场干燥,无粪污、积水和污泥,奶牛躺卧能保证牛体干净。

3.5.3奶牛饲喂有专用的TMR饲喂车。

4动物卫生条件奶牛场必须在取得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核发的《动物防疫合格证》后方可从事奶牛的生产与经营活动。

奶牛场、挤奶站必须取得《生鲜乳收购许可证》后,方可从事鲜奶的销售。

5 奶牛引进要求5.1 应引进经法定检疫合格,并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奶牛,并在引进前和到达后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5.2 引进的奶牛应隔离45d,经观察无病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6 饲养卫生6.1 饲料与饲料添加剂6.1.1饲料与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NY5032规定的要求,禁止饲喂反刍动物源性肉骨粉。

6.1.2 各种饲草应干净、无杂质。

严禁从疫区调运饲草。

有条件的,应对饲草进行无公害的消毒。

6.2 兽药的使用应符合NY5030的要求。

6.3 饮水卫生应符合NY5027的规定。

饮水池应定期清洗、换水。

7 饲养管理7.1 饲喂前饲草应铡短,扬弃泥土,清除异物,防止污染;根块、块茎类饲料需清洗、切碎,冬季防冷冻。

7.2 按饲养规范喂养,不堆槽、不空槽,不喂发霉变质和冰冻饲草饲料。

7.3 每天应清洗牛舍槽道、地面、墙壁,除去褥草、污物、粪便。

清洗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将粪便及污物运送到贮粪场。

运动场牛粪派专人每天清扫,集中到贮粪场。

7.4 奶牛场应按照NY5047的规定,加强奶牛饲养的兽医防疫管理。

场区内应定期灭蚊、灭蝇、灭鼠,清除杂草,定期消毒所用药液不得直接触及牛体和盛奶用具;每年应结合当地寄生虫病流行情况进行寄生虫病的检查和驱虫;应定期对母牛进行乳腺炎检验,对病牛进行有效的治疗。

发现可疑疫情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有关规定处理并报告疫情。

7.5 场内不得饲养其他家畜、家禽,并防止周围其他畜、禽进入场区。

7.6 奶牛场应定期按GB16549规定的技术要求,对牛群进行临床健康检查。

8 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卫生8.1 场内工作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场内有关部门应建立职工健康档案。

8.2 患有下列病症之一者不得从事饲草、饲料收购、加工、饲养、挤奶和防治工作;———痢疾、伤寒、弯杆菌病、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布鲁氏菌病;———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其他影响人畜健康的疾病。

8.3挤奶员手部受刀伤和其他开放性外伤,伤口未愈合前不能挤奶。

8.4饲养员和挤奶员工作时必须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和工作鞋(靴)。

挤奶员工作时不得佩戴饰物和涂抹化妆品,并经常修剪指甲。

8.5 饲养、挤奶人员的工作服、工作帽和工作鞋(靴)应经常清洗,使用前进行消毒;对更衣室、淋浴室、休息室、厕所等公共场所要经常清扫、清洗、消毒。

8.6奶站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工作时必须穿戴工作服、工作鞋,并保持其干净卫生,不得穿戴工作服、工作鞋进入厕所或作与工作无关的事。

8.7严禁一切人员在操作间吸烟、酿酒和吃食物。

8.8有下述情况之一时,必须洗手消毒:——上厕所以后;——处理被污染的物品之后;——从事与挤奶工作无关的其他活动之后;——个人物品不得带入操作间。

9 挤奶操作要求9.1挤奶开始前逐一对每头牛每个乳区作乳房炎检查,一旦发现及时予以隔离,防止发生交叉污染。

9.2奶牛进入操作间后应先清除牛体粪便,再使用40℃∽45℃温水清洗、按摩、擦干乳房,做到一牛一条毛巾、一桶水,乳头严禁涂布润滑油脂。

所用毛巾用后必须清洗干净并消毒备用。

9.3挤奶前,应对乳头进行药浴消毒并人工挤掉前三把乳。

9.4在清洁乳头90秒内上杯,在套入奶杯,尽量避免大量空气吸入。

9.5机器挤奶机在使用时应保持性能良好,送奶管道和盛奶容器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消毒。

9.6机器挤奶过程中,不要人为挤捏乳头和压集乳器。

9.7在自动脱杯后,不要再重新套上,手工脱杯前要关闭真空。

9.8挤奶结束脱杯后,应对乳头进行药浴消毒。

9.9正常牛乳应为乳白或微带黄色,呈均匀的胶态流体,无沉淀、无凝块。

9.10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鲜奶不得收购:——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的杂质和异物;——不得有红色、绿色或其他异色;——不得有苦、涩、咸的滋味和饲料、青贮等其他异味。

9.11 病牛的奶,尤其是患乳房炎病牛的奶或使用抗生素后未过休药期的奶,应单独存放,另行处理。

10 鲜奶贮存、运输要求10.1贮存10.1.1 鲜奶应设单间存放,与牛舍隔离,并且有防尘、防蝇、防鼠的设施。

10.1.2贮乳容器必须具有易清洗、无破损、无毒性,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等特点。

10.1.3机器挤下的奶经管道输送到贮乳缸中冷却贮存,贮存温度要求为2℃∽4℃。

2h内应冷却到4℃以下,从挤奶产出至用于加工前不超过24h,乳温应保持在4℃以下。

10.1.4贮存过程应开动搅拌,以防止上浮。

10.1.5贮奶间防蝇、防虫、防鼠设施齐全,不得与鲜奶无关的杂物同室放置,清洗、排水措施应健全、便利,墙面、地面经常保持洁净卫生。

10.2运输10.2.1鲜乳运输可采用具有制冷或保温功能的奶罐车或机动车等运输工具。

卫生应符合GB12693中的有关规定。

3.5.3.2鲜乳运输途中,盛乳容器必须加盖密封并铅封,防止外界对其污染。

3.5.3.3鲜奶运输进厂,先将奶罐车冲洗干净,再打开盖子采样进行检验。

11 免疫与消毒11.1 应严格按国家规定对奶牛实施免疫。

但不得免疫接种布氏杆菌疫苗。

11.2奶牛场应建立健全消毒制度。

消毒工作按照NY/T5049的规定执行。

12 监测与净化12.1 奶牛场每年应依法接受县级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定期检测,对检出的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等疫病阳性奶牛及其产品应坚决予以销毁。

12.2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临床检查未见异常且检测合格的奶牛发放奶牛健康合格证。

12.3 奶牛场奶牛应逐头建立奶牛健康档案,如实记录奶牛健康情况、用药情况、免疫情况、检测情况等。

13 记录奶牛场、挤奶站应建立奶牛档案及以下记录:——生鲜乳收购记录——生鲜乳销售记录——鲜奶贮存期间温度监控记录——挤奶前奶样感官检查记录——生鲜乳交接单——生鲜乳检测记录——挤奶设备清洗运行记录——异常乳处理记录——动物治疗、诊断用药记录登记表——防疫消毒记录登记表附:相关管理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