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多雨高湿饲料防霉注意事项
品控必讯-饲料原料品控四季注意要点

品控必讯:饲料原料品控四季注意要点春夏秋冬各个季节各有各的气候特点,这是饲料厂品控人员难以把握好的难点。
作为饲料厂的品控人员,必须要熟悉各个季节各个时期原料的不同特点和生产的不同要求及生产性能,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质量可控。
我这里将生产过程中感受到的一些方法与大家分享,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提升饲料产品的质量控制水平。
从时间控制来说,有几种划分方法。
由气温划分,可分为高温天气季节、非高温天气季节;因部分饲料原料是季节性的,则这些原料如果要保证稳定供应则需贮存,由此可按原料贮存进行划分,可分为季节性原料、常年供应原料;按原料的贮存性可分为耐贮存原料、不耐贮存原料;按原料对产品质量影响所占的比重可分为重点关注原料、一般关注原料等。
总之,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多种划分以实现产品质量的有效控制。
高温高湿季节也是非常容易出产品质量问题的季节,高温高湿季节在南方一般指从每年的3月至9月这段时间,这段时间要么湿度大,要么温度高,霉菌等很容易繁殖生长,美拉德反应更容易进行,稍不留意饲料产品就会出现霉变氧化生虫等变质现象。
每年的六七月份左右往往是一些饲料厂的高危期,因为前期五月份左右采购的原料所生产出的成品集中在这个时候生产或保存在经销商家里或者进入养殖终端,高温高湿容易产生问题。
这段时间就不但要特别关注大宗原料的水分、存放情况和生产蒸汽、冷却等生产情况,还要特别关注防霉剂、抗氧化剂、无机微量元素的质量情况,可以说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而进入冬季,我们就基本可以不关注这些问题了,我们更关注的是在冬天能量不够产生问题或者温度过低适口性不好消化不好的问题了。
关注季节性的原料,比如棉粕一般要在年底和第二年的年初进行贮存,一直要存放到第二年且要使用到第二年的九到十月份,很大部分棉粕的存放时间会超过半年,这么长时间的存放如果不注意是会出问题的,所以一定要在存放之初就采取措施保证存放不出问题,比如尽量减少散装的原料的存放,尽量在地上铺上一层塑料或者木板,在使用时也要重点关注使用时的感官气味等质量情况。
饲料原料及饲料如何防霉和脱霉,超实用

饲料原料及饲料如何防霉和脱霉,超实用一、湿热易致黄曲霉入夏南方天气湿热,对南方饲料生产企业而言,防治对饲料有危害的黄曲霉又一次成为当年的工作重点。
据了解,黄曲霉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最适相对湿度为80%-90%。
当玉米、小麦、稻谷等谷实饲料原料的水分含量为17%-18%时,最适黄曲霉生长繁殖。
谷实类在粉碎后,如果水分含量过高则更适合黄曲霉的生长。
因此,饲料原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防霉含水量以下。
此外,在仓库和生产管道中,饲料也容易遭受黄曲霉污染。
如果饲料原料仓储时间长或仓库潮湿、漏雨,库存过多而不注意通风、干燥、打扫卫生,特别是已经粉碎的物料,由于颗粒小,容易吸收周围的水分,就很可能为黄曲霉的生长繁殖创造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颗粒饲料在生产中要注意冷却和配套风机的选择,否则颗粒饲料冷却时间不够或风量不足,出机饲料水分、温度过高而导致黄曲霉的生长。
还要定期清理颗粒料提升料斗或管道中形成的霉积料。
黄曲霉毒素耐高温,在配合饲料加工过程中难以被破坏,当使用被污染的原料,配合饲料被污染,易造成人畜中毒。
黄曲霉毒素分子中的双呋喃环结构,是产生毒素的重要结构。
研究表明,黄曲霉毒素的毒害作用是干扰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导致动物全身性伤害。
黄曲霉毒素属剧毒毒物,其中黄曲霉毒素B1的动物半数致死量仅为0.36毫克/千克体重,比氰化钾大10倍。
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致癌物质,其致癌力是奶油黄的900倍,其诱发肝癌能力比二甲基硝胺大75倍。
二、原料防霉法1、原料防霉预防饲料黄曲霉,首先要加强原料的采购管理。
原料采购是饲料企业产品质量优劣的第一关,因此,采购管理至关重要。
采购人员应严格按国际标准及企业标准来采购原料,对于已被黄曲霉毒素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原料一律不能收购,切勿低价收购不合格原料,以次充好。
采购人员要对原料的营养指标、水分含量进行严格的验收,特别是原料的水分含量问题。
玉米是饲料的主要原料,玉米水分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成品料的水分含量。
夏季高温多雨,如何科学贮藏饲料以防霉变?

夏季高温多雨,如何科学贮藏饲料以防霉变?
高温季节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产配合饲料此时若保管不当,极易在高温高湿双重因素的影响下,受潮变质,造成损失。
因而如何
在高温季节科学合理地贮存与保管水产配合饲料显得尤为重要。
影响因素之一:温度
温度对配合饲料的保管和贮存影响很大,因为配合饲料里存在营
养物质和少量水分,为细菌的生存、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高温下细
菌体内酶的活性有一定程度提高,细菌活动性增强,大量繁殖,使配
合饲料中的组成成分迅速分解,以致腐败变质,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
水产养殖动物吃了霉变的饲料,不仅会影响其正常生长,长期以往,有毒有害物质在水产养殖动物体内蓄积,最终还会殃及消费者的身体
健康。
当温度低于10℃时,霉菌生长缓慢,高于30℃则生长迅速,配
合饲料会迅速变质,因此,高温期间配合饲料应贮存在低温通风处。
贮存饲料的库房应具有隔热、避光、防辐射等性能,因而库顶要有隔
热层,周围种树遮荫,墙壁还要涂上白色以减少热量的吸收。
影响因素之二:水分和湿度
空气中的湿度和水分对于配合饲料的贮存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配合饲料的水分一般要求在12%以下,如果空气中的湿度过高,导致
配合饲料中的水分超过了这个比例,再遇夏季高温,极易霉变。
因此,配合饲料在高温期间的贮藏要保持干燥,包装要用双层袋,
除外面用纺织袋包装以外,里面还要有一层不透气的塑料袋,这样才能阻止空气中水分的渗入。
为了防潮,配合饲料在存放时还应离地面30厘米以上,而且不能靠墙,地面要铺秸秆、稻壳一类的防潮物,上面再铺上一层草席,最后堆放配合饲料才比较安全。
夏季饲草料霉变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夏季饲草料霉变的预防及处理方法饲料霉变的预防措施:1、严格控制贮藏饲料的水分含量引起饲料霉变的因素主要是温度、相对湿度、氧气浓度。
控制好湿度,就可有效地防止饲料霉变。
在饲草收割时,应充分晒干,不要淋雨;饲料置于阴凉干燥处,不要受潮、淋雨。
把饲料中水分控制在安全线以下是最简便易行的贮藏方法。
饲料作物收获以后应迅速进行干燥,且必须保证干燥一致。
水分控制量,稻谷在13%以下、玉米在12.5%以下、花生在8%以下。
2、改善贮藏条件,抑制霉菌生长饲料霉变多数是在贮藏过程中发生的,因此,在贮藏过程中采用防霉技术是防止饲料霉变的重要措施。
①物理防霉法。
主要有控制贮藏环境的温度、密闭隔氧贮藏、气调贮藏、低温通风贮藏以及辐射法等。
②化学防霉法。
就是在饲料中添加防霉剂。
目前饲料生产企业用量最多的是丙酸及其盐类,其次是山梨酸及其盐类。
可于每吨饲料中添加1-2k g丙酸钠或丙酸钙,可安全存放8周以上。
养殖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饲料的质量,坚决不喂明显霉变的饲料和饲草;对无明显霉变的饲料饲草也不能认为绝对没问题,任何植物的秸秆和籽实在收获、加工、储存过程中都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霉变。
对怀疑霉变的饲料该如何处理呢?若直接抛弃,则可能造成经济上很大的浪费,下面简单介绍几种霉变饲料去毒的方法,希望各位朋友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去毒方法将损失降到最低。
1.物理去毒法①挑除法:挑除法是粮食及饲料霉变去除方法中普遍采用的一种。
将即将发霉的颗粒从物料中单独挑出。
其实这种方法严格上说是减毒的一种方法,并不能完全去除毒素及其霉菌。
只能将部分霉变明显的颗粒除去,对于感染不明显的饲料将很难挑出。
只适合颗粒物料、块状的青贮料及秸杆等体积较大的霉变饲料的去毒。
②暴晒法:暴晒法是较为普遍采用的一种去毒方法之一。
方法是将霉变饲料置于阳光下晒制,经一段时间后,放通风处干燥保存。
该法有较好的去除霉菌孢子及其毒素的效果。
缺点是,强烈的太阳光线也会对饲料中营养物质有破坏;另外,对霉菌体产生的菌丝体无法除去。
夏季饲料贮存的注意事项及防范措施

夏季饲料贮存的注意事项及防范措施夏季由于天气热,雨水多,湿度大,饲料极易发生氧化、虫害鼠害和饲料结块霉变等,为此,在夏季储存饲料和饲料原料时,为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今天小编和大家聊下夏季饲料储存注意事项:一.储存饲料的地点:仓库应选择地势高、干燥、阴凉、通风良好和排水方便的地方。
应该用水泥内墙面及水泥地面,以防漏、防鼠和防止地面返潮,仓库内经清理卫生后,关闭门窗进行熏烝消毒。
另饲料不能与地面、墙壁接触,须准备好木板,用来垫放饲料。
二.控制好温度、湿度和通风:饲料储藏的相对湿度要低于50%,并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尽可能降低储藏室的温度。
据实验,气温在10C以下时,霉菌生长繁殖缓慢,相反,高温高湿则不利于饲料的储藏,气温在30C以上且湿度高时霉菌数量大增,从而造成饲料霉变。
低温低湿和通风可防止饲料氧化变质与霉变,有利于饲料的储存。
所以要求仓库的相对湿度要小于50%,并要保持通风良好和较低的温度,大家可以在仓库防止温湿度表随时观察。
三.控制饲料及其原料含水量:根据相关报道介绍,饲料含水量为13.5%时最容易滋生害虫,霉菌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加速繁殖;饲料的含水量达15%时,极易发生霉变。
所以储存时应控制饲料的含水量显得尤其重要。
四.及时灭鼠杀虫:鼠害和虫害不仅消耗饲料,造成浪费,而且其活动还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产生CO2,水,释放出热量,导致饲料局部温度升高,湿度加大,引起饲料结块发霉;老鼠还能在墙壁及屋顶上掏洞并向外偷运饲料,更严重的是造成雨水由鼠洞灌入储存室,导致饲料受潮而发生霉变,所以要及时灭鼠;发现生虫要进行挑选并及时处理。
五.饲料的堆放及其翻晒要求:使用袋装储藏时,若气温大于10℃以上,堆码不要超过10个高,若低于10℃,堆码不超过12个高。
采用散装储藏时,若水分超过13%,堆码不超过2.5米。
若水分低于13%,堆码一般在2.5-4米间。
对储存时间较长的饲料应适当进行翻动,以加强通风,摊开发热处,防止饲料自身发热。
伏夏高温高湿饲料管理严防霉

勤换垫料,及时清除粪便,注意病、死鸡的处理,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⑷加强饲养管理措施,供给鸡群全价饲料,满足其营养需要,尤其是缬氨酸、硒、维生素A、E、C等。
注意控制鸡舍内的温度、湿度、光照,保持空气新鲜。
应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发生,在应激刺激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应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如维生素C、E、电解多维等。
⑸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选择优质高效的新城疫疫苗,提高免疫应答的整齐度和抗体水平,避免出现"免疫空白期"和"兔疫麻痹"。
(王永磊)伏夏高温高湿饲料管理严防霉近年来,虽然我国在饲料防霉剂的开发研究上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从总体上看,同迅猛发展的养殖业的需求还很不协调,存在诸多问题。
如在防霉剂生产方面,虽然生产厂家和品种很多,但因技术力量分散,创新能力差,目前尚未形成质量过硬、用户信任的有较大影响的品牌;有一些生产企业粗制滥造、以次充好,致使应用后防霉效果不佳,从而失去了信誉;仍有不少饲料厂家对饲料霉变对畜牧业生产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不按规定添加防霉剂,特别是作坊式饲料加工厂和个体加工户,往往为追求利润,擅自降低饲料防霉剂的使用标准,这样极易造成饲料霉变,严重影响饲料品质。
伏夏高温高湿而导致饲料霉变的问题非常严重,从而导致纠纷的案件也相应较多。
长久以来,人类对霉菌怀着亦敌亦友之矛盾心态;有益性霉菌在食品加工、制药、污染防治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有毒性霉菌其所产生的二次代谢产物——霉菌毒素,对畜禽产业者而言,是颇为敏感且棘手的问题。
霉变降低了饲料的营养价值,影响了适口性,更为严重的是,造成饲料产品霉菌毒素超标,危害动物健康,从而危害人类食品安全。
夏季,畜禽一旦吃了霉变的饲料,轻者影响畜禽的生长发育,重者会中毒死亡,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所以选用防霉剂是养殖场(户)不二的选择:1常用的饲料防霉剂饲料的发霉过程也伴随着饲料中营养成分的氧化过程,一般防霉剂都应与抗氧化剂一起使用,组成一个完整的防霉抗氧化体系,从而才能有效地保护饲料品质和延长贮存期。
夏季高温多雨时节,水产养殖户如何有效贮存饲料

夏季高温多雨时节,水产养殖户如何有效贮存饲料。
事实上,饲料及饲料原料霉变现象十分普遍。
相关资料报道,全世界饲料及原料的霉菌毒素检出率高达97%以上,可以说霉菌毒素时刻在不同程度地危害着水产养殖业。
而当进入夏季,因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饲料越发容易因受潮而结块、发霉、变质,或氧化酸败等。
如果又正值梅雨季节,那正是霉菌繁殖的旺季,饲料及其原料因贮藏不当发生霉变的现象就更司空见惯。
如果用这种霉变饲料饲喂动物,就可能造成养殖动物不同程度的中毒,比如引起养殖对象的脂肪肝、腹水、肝脏质脆及坏死等病症,并造成养殖对象的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在夏季饲料及原料的贮存不可掉以轻心,在此也提醒广大养殖户,在夏季高温多雨时节贮存饲料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第一,控制好仓库的温度、湿度,保证通风。
大多数霉菌的生长,需要75%左右的相对湿度,当相对湿度达到80%以上,霉菌则生长迅速。
配合饲料在贮存过程中,水分一般要求在12%以下,若将水分控制在10%以下,霉菌不易生长;而当饲料含水量达到15%时,就极易发生霉变。
因此,夏季保存饲料,必须做到防潮、防湿,尽量保持饲料仓库处于干燥的环境中。
存贮饲料的仓库应选择在地势相对较高、干燥、阴凉、通风良好和排水方便的地方,采用水泥内墙面及水泥地面。
饲料下方要有15~20厘米高的垫底,不可直接堆放于地面;饲料上方及周围都要留有空隙,以保持空气畅通。
另外,仓库内应保持清洁、卫生。
第二,控制好温度和氧气含量。
平时应将饲料用塑料袋密封储存。
要用双层袋包装,内层用不透气的塑料袋,外层再用纺织袋,并尽量使袋内缺氧,这样可抑制袋内霉菌繁殖。
饲料在阴凉保存时性状比较稳定,当温度在20℃左右时,有些饲料添加剂就会逐渐失去其活性,夏季高温时其营养成分损失就更加厉害。
降低储存仓库的温度,把饲料的贮藏温度控制在霉菌不宜生长的范围内,具体措施如选择适宜天气给饲料仓库通风,用冷风来降温;也可以将饲料经冷冻后隔热密闭,保证低温或冷冻保存,以达到防霉和保持饲料质量的效果。
饲料防霉需打好“预防针”霉变

饲料防霉需打好“预防针”霉变饲料发霉直接影响饲料饲用价值,还会引起畜禽腹泻及其他中毒现象,所以饲料防霉具有重要意义。
引起饲料发霉的原因很多,温度、湿度、PH值、包装和运输等都可以造成霉菌生长环境的改变,为了提前做好饲料防霉的工作,搞清引起饲料发霉的原因尤其重要。
原因一、空气湿度和环境温度温度:霉菌大多属于中温型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繁殖产毒的最适温度25-30℃;湿度: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5%时,霉菌生长受到抑制,在80%-100%时快速生长。
高温高湿的环境下,霉菌的生长繁殖最旺盛,所以南方地区的5-9月作为防霉重点关注时期。
原因二、饲料温度与环境温差大当饲料水份超过13%,饲料发霉风险升高。
经过运输或暴晒使饲料温度升高,当环境温度下降时,环境与饲料之间形成一个温差,从而使饲料包装袋边缘形成一层“汽水”,导致饲料包装袋内边缘水分升高从而导致发霉,常中间有发热现象。
原因三、饲料加工不当在生产颗粒料时,冷却器出现异常,导致饲料温度较高,因温差大而致其发霉。
在饲料制粒过程中,提升料斗和管道中积存的物料可形成霉块,脱落后进入成品仓和包装袋,引起整包饲料发霉。
原因四、仓储条件差与运输不当仓储空气湿度大,通风不好,产品存放密度大、堆垛较高,饲料中的霉菌孢子因此会快速生长、繁殖,很容易造成饲料短期出现发热、发霉现象,特别是最下层的饲料更为明显。
运输途中太阳曝晒;或是运输途中车蓬漏雨,车厢打湿等原因,水从缝隙处渗入,导致吸湿发霉。
饲料遭遇到阳光的暴晒,饲料内的水分会散发出来,阳光过后温度降下来,水蒸汽在内膜上积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被周围的饲料吸收后造成局部水分超标,引起霉变。
原因五、包装袋质量不好或封口不严包装袋内膜破损,封口不严,饲料吸潮后,引起霉变,然后扩散。
针对上述原因,我们应该做好科学的措施来预防饲料发霉的状况产生。
一、加强原料的验收和仓储严格控制原料的水分、微生物指标和仓虫的种类数量。
一般要求玉米、高粱、稻谷等的含水量应不超过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秋多雨高湿饲料防霉注意事项
夏秋多雨,气候潮湿,饲料及其原料容易霉败变质,饲料安全成为夏季养殖业的重要任务。
饲料黄曲霉毒素产生的原因
高温高湿更适合于黄曲霉的生长繁殖,玉米、麦类、稻谷等谷实饲料原料的水分含量为17%~18%时是黄曲霉生长繁殖的最适条件。
谷实类在粉碎后如果水分含量过高则更适合黄曲霉的生长。
因此,饲料原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防霉含水量以下。
此外,如果饲料原料长时间仓储或仓库潮湿、漏雨,库存过多而不注意通风、干燥、打扫卫生,特别是已经粉碎的物料,由于颗粒小,容易吸收周围的水分,就很可能为黄曲霉的生长繁殖创造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饲料运输过程中若管理不当,雨淋、受潮、曝晒、通气不当、堆压时间过长也会为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创造有利的条件。
加强对原料的采购管理
原料采购是饲料企业产品质量优劣的第一关。
因此,采购管理至关重要。
要努力提高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如原料知识、原料管理知识、敬业精神)。
采购人员应严格按国际标准及企业标准来采购原料,对于已被黄曲霉毒素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原料一律不能收购,切勿低价收购不合格原料,以次充好。
采购人员要对原料的营养指标、水分含量进行严格的验收。
特别是水分含量问题。
玉米是成品料的主要原料,玉米水分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成品料的水分含量。
南方梅雨季节时,一般原料的水分含量应低于12.5%,玉米、高粱、稻谷的水分
含量应控制在14%以下。
强化饲料及其原料的贮存保管和运输
饲料作物在收获和储运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磨破、压碎、鼠啃、虫咬,特别是避免玉米、花生等谷物的表皮和外壳损伤。
贮藏室应避免过湿、通风不良及堆放过多过久。
原料贮存中要注意空气、湿度、温度等控制,要严格按照“先进先出”的使用原则,及时清理已被污染的原料。
可使用的方法有:控制贮存环境的温度、封闭隔氧贮存、气调贮存、低温通风贮存及辐射法。
例如把脱粒后的湿玉米装入内衬塑料袋的麻袋,装满并扎紧袋口可抑制黄曲霉的生长,也可以添加防霉剂(如丙酸及其盐类、山梨酸及其盐类、双乙酸钠等)。
饲料装车运输时,要保证车箱里没有水、不潮湿,运输时最好盖上防雨用具如帆布等。
重视饲料生产过程
首先是湿度问题,我国对饲料产品中的水分含量已有明确的规定:猪、鸡配合饲料的水分含量在北方不高于14%,在南方不高于12.5%。
但如果平均气温在10℃以下的季节或出厂到饲喂期不超过10天或配合饲料中添加有规定量的防霉剂的话,水分含量可以增加0.5%;猪、鸡浓缩饲料的水分含量在北方不高于12%,南方不高于10%。
在颗粒饲料生产中,要控制好蒸汽质量和输送蒸汽管道的长度,以防止冷凝水进入调质器,水分控制在15%~16%之间较好;要注意调质时间,一般应控制在10~30分钟,调后的粉料水分不超过10%为好,或调后的含水量和调前的相差应小于0.5%;要选好冷却设备,控制好冷却
时间和冷却温度;装袋前要严格检测饲料的含水量。
其次是温度问题,要注意控制蒸汽的温度(80℃±2℃);要注意冷却时间和通风量以及对冷却后颗粒料温度的推测,防止料温与室温相差过大,料温应高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