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防霉剂的种类与应用
防霉剂和脱霉剂在饲料中的应用

实践Practice100饲料营养文 ⊙ 王丽娜 周盛昌 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生猪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饲料发生霉变不仅使其营养价值下降,还会导致畜禽生长性能、繁殖性能下降,易患疾病甚至死亡。
在畜禽日粮中添加防霉剂和脱霉剂是降低霉菌毒素危害的有效方法。
本文介绍了常用的防霉剂和脱霉剂的使用,供养殖场(户)参考。
防霉剂和脱霉剂在饲料中的应用近年来,饲料及原料被霉菌及其毒素污染的情况愈发严峻对畜牧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霉菌毒素使畜禽生产性能和免疫机能下降,引起畜禽和人类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导致癌变和畸形,直接危害畜禽和人类健康。
做好原料和饲料的防霉和脱霉工作是减少霉菌毒素危害的途径之一,而饲料中防霉剂和脱霉剂的应用可达到很好的防霉去毒效果。
1 防霉剂饲料防霉剂是一类能降低饲料中霉菌数量,抑制霉菌毒素产生,预防饲料贮存期间营养成分的流失,防止饲料霉变并延长贮存时间的饲料添加剂。
一般而言,饲料水分含量超过12%时必须使用防霉剂。
目前,常用的防霉剂有化学防霉剂、复合防霉剂、中草药防霉剂3类。
1.1 化学防霉剂化学防霉剂包括丙酸及其盐类、双乙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苯甲酸、富马酸、富马酸二甲酯等。
其中,丙酸及其盐类(丙酸钠、丙酸钙、丙酸铵和二丙酸)无毒性,对各类霉菌、芽胞杆菌及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防霉剂。
一般丙酸的添加量为0.3%,丙酸钙的添加量为0.2%~0.5%。
因有机酸防霉效果较好,但腐蚀性较大,而有机酸盐腐蚀性小,但防霉效果较有机酸差,因此,防霉效果作用强、腐蚀性小的复合防霉剂是防霉剂的发展趋势。
1.2 复合防霉剂复合防霉剂是由多种有机酸防霉剂按一定比例配合而成的,既能保持有机酸原有的抑菌功效,又能消除或降低有机酸的腐蚀性与刺激性,使用效果优于单一型,如复合型丙酸盐的防霉效果就优于单一型丙酸钙。
由丙酸铵、乙酸、富马酸、山梨酸等多种有机酸组成的复合型防霉剂具有很好的防霉效果。
饲料防霉剂应用合集

饲料防霉剂应用合集饲料防霉剂应用研究刘洪瑜王永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饲料及其原料在保存的时候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发生霉变。
霉变饲料的营养价值会降低,采食霉变饲料会给畜禽带来很大的危害。
本文着重论述饲料发生霉变的原因和作用机理、常用饲料防霉剂的使用效果和用量、饲料防霉剂在使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饲料防霉剂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饲料防霉剂霉变饲料防霉剂是随着畜牧业与饲料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畜牧业的发展,饲料工业也就相应发展。
饲料工业的发展推动了饲料生产的商品化。
大量的饲料成品以及原料处于生产、储存、销售的流通过程中。
在此过程中,饲料及其原料很容易受到霉菌的污染而造成饲料霉变。
全世界每年因此而损失的粮食和饲料约占总产量的10%左右。
因此控制饲料霉变是保证饲料品质以及动物健康的重要措施。
在控制饲料霉变中常用的就是防霉剂。
饲料发霉的原因及其危害饲料发霉的原因引起饲料发霉的霉菌种类繁多,但主要的霉菌种类主要有曲霉菌、青霉菌等。
霉菌及其孢子无处不在,周围环境中、空气、水中都有霉菌的存在。
饲料原料在生产、收获以及运输的过程中都会被霉菌粘染。
霉菌生长以及繁殖所需的能量来源是碳水化合物,无疑,饲料原料是霉菌生长的最佳载体。
在温度高于7~C以及相对湿度高于75%时,霉菌就开始生长繁殖。
饲料发霉的危害饲料发霉引起饲料变质。
霉菌可破坏饲料蛋白质,使饲料中的氨基酸含量减少,饲料蛋白质品质下降,蛋白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降低。
同时霉菌生长消耗维生素,使饲料中维生素的含量减少30%左右。
发霉饲料的适口性变坏,营养成分遭到破坏,严重影响动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而且引起发霉的霉菌毒素能够导致动物中毒,破坏动物的免疫机能。
严重霉变的饲料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情时有发生。
动物采食霉变饲料会导致动物产品品质下降,从而危害人类健康。
饲料防霉剂添加的时机以及注意问题一般危害饲料的霉菌孢子在7~C即可发芽生长,在24~32~C生长最快,当温度高于49"C 时,霉菌则被杀死或进入孢子阶段。
饲料防霉剂的种类与应用

饲料防霉剂的种类与应用论文摘要:饲料防霉剂的种类与应用-论文网论文关键词:饲料,防霉,种类,应用【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农技校邮编:131300】饲料用防霉剂是指能降低饲料中微生物的数量、操纵微生物的代谢与生长、抑制霉菌毒素的产生,预防饲料贮存期营养成分的缺失,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并延长贮存时间的饲料添加剂。
在自然界中霉菌分布极广,种类繁多,而多数霉菌都能引起饲料的发霉变质,使饲料的营养价值大大降低,适口性变差;发霉严重者不仅毫无营养价值,而且用其饲喂动物还可造成动物生长停滞,内脏受损,甚至中毒死亡。
在饲料中应用防霉剂是防止饲料霉变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饲料防腐剂的种类在饲料中添加的化学防霉剂种类很多,可分为单方与复方两大类:1、单方防霉剂单方防霉剂包含丙酸盐类、甲酸及甲酸钙、山梨酸、柠檬酸、马酸二甲酯与大蒜素等。
这些防霉添加剂具有破坏或者者阻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但又不可能阻碍消化道中正常有益菌群与酶的活动,有的还能改变饲料的口味与提高饲料的适口性。
2、复方防霉剂为了提高防霉剂的防霉能力与综合品质,除了使用单方防霉剂以外,还经常使用复方防霉剂。
复方防霉剂的广谱抗菌防霉能力更强,适用范围更宽,经常使用的复方防霉剂有:用92%海藻物、4%碘酸钙、4%丙酸钙构成,使用时按8%的比例添加到饲料中。
这种防霉剂除了防霉效果好以外,最大特点是增加了海藻物中各类微量元素,如钙、铁、锌、碘、铜等,使饲料中的微量元素更丰富。
用1份醋酸钠与2份醛酸混合均匀,然后在混合物中加入1%的山梨酸,充分搅拌并干燥即可,使用时按1%的比例加入到饲料中。
二、目前常用的防霉剂品种1、苯甲酸与苯甲酸钠:苯甲酸与苯甲酸钠都能非选择性地抑制微生物细胞呼吸酶的活性,使微生物的代谢受障碍,从而有效地抑制多种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且对动物的生长与繁殖均无不良影响。
在饲料中要紧使用苯甲酸钠,通常的使用量不超过0.1%。
2、丙酸及其盐类:丙酸是一种有腐蚀性的有机酸,为无色透明液体,易溶于水。
2饲料保藏剂

第二章 饲料保藏添加剂 BASF公司丙酸的建议使用量(%)
饲料含 水量
10.0~ 12.0 12.0~ 13.0 13.0~ 15.0 15.0~ 17.0 17.0~ 20.0
配 合 饲料
一 原料
在动物原料中防止 沙门氏杆菌
一 般 不用 0.25 0.30
第二章
饲料保藏添加剂
2、按来源分类 (1)天然抗氧化剂: 第一,抗坏血酸类——包括L抗坏血酸、L抗坏血酸 钙、L—抗坏血酸钠、抗坏血酸钾等; 第二,生育酚类——包括提取的天然生育酚、γ -生育 酚和δ -生育酚; 第三,没食子酸酯类——包括没食子酸丙酯、没食子酸 辛酯、没食子酸十二酯等; 第四,糖醇类——包括山梨醇、木糖醇、麦芽糖醇等; 第五,氨基酸类——如蛋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以及 脯氨酸等。 第六,其他的抗氧化剂,如卵磷脂、芝麻精、芝麻酚、 棉花素、胚芽油提取物等。
第二章 饲料保藏添加剂 饲料抗氧化剂作用机理 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较为复杂,有些抗氧化剂本身极易 被氧化,与空气中的氧竞争性结合,使空气中氧先与抗氧化 剂反应,降低饲料内部或周围氧的含量,从而保护饲料。有 些则释放出氢离子,将油脂在自动氧化过程中所产生的过氧 化物破坏分解,使其不能产生醛或酮或酸等产物。另一些与 过氧化物的游离基相结合,使自动氧化过程中的连锁反应中 断,阻止氧化过程。其他还有阻止或减弱氧化酶类的活动, 抑制氧化过程,从而保护饲料的营养成分。
第二章 饲料保藏添加剂
(2)人工合成抗氧化剂 主要包括乙氧基喹啉,二丁基羟基甲苯、丁基羟基 茴香醚、叔丁基对苯二酚、3,4,5—三羟基苯丁酮、磷 酸氨基乙醇。 在配合饲料中很少使用的人工合成抗氧化剂。饲料 中通常使用的是脂溶性氧化剂,按其产品结构可分为酮 胺类、酚类等几个品种。酮胺类系酮和胺经缩合而成, 有很强的抗氧化性。酚类主要包括二丁基羟甲苯、丁基 羟基茴香醚、叔丁基对二酚。
防霉剂在饲料生产中的正确使用

收稿 日期 :2 0 0 2—0 5—0 5
作 为 饲 料 防腐 剂 使用 的山 梨 酸盐 主 要是 山梨 酸
钾 ,还 有山梨 酸钠 。 山梨 酸盐 系 目前 国际公 认 的 、具 有 良好 发展前景 的一种有机 防腐剂 。 山梨酸盐 防腐效
果 好 ,产 品毒性 低 ,作为一 种不饱 和脂肪 酸盐 ,还 可 参 与机体 的新 陈代谢 ,产 生二 氧化 碳和水 ,可 以看作
含量 来决定 丙酸 的添加量 ,一般 在 0 2 % ~ .5 .5 0 4 %之
间。
饲料 中含 有丰 富的蛋 白质 、淀粉 、维 生素 等营养 成分 ,在适 宜 的温度 和湿度 条件 下 ,各 种霉 菌和细菌 会大量生 长繁殖 ,使 饲料发 生霉 变 。霉 菌从谷 物及饲 料 中吸收 营养 ,使饲 料品质恶达 60多亿元 ,其 中配合饲料 的 0
产 销量 已位居 世界第 二 。在这 种情况下 ,搞好 饲料 的 保 藏 ,防止 饲料霉变 和腐败 已经成 为饲 料生 产 中必须 高度 注意的问题 。
1 饲料发生霉变的危害
细胞 或 使 酶蛋 白失 活 ,从 而使 微 生 物 的正 常 代 谢受
维普资讯
防霉剂在饲料生产 中的正确使 用
宋 志 刚
( 山东 农 业 大学 动 物科 技 学 院 , 山东泰 安 2 1 1 ) 7 0 8
中 图 分 类 号 :¥ 1. 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8 6 3 0 4—0 8 (0 2 0 2 0 0 4 20 )9— 8— 2
2 防霉剂的添加时机
一
与丙酸 相当 ,国外 有使用 。
3 2 山梨酸及其 盐类 .
饲料防霉剂的种类与应用

蔫
。“
全 厨 公 开 发 行 邸 发 代 号
。
栏 目信 箱 : 4 6 2 6 8 8 7 3 @q q . t o m
《 i 0一 §
…
饲 料 防霉剂 的种 类与应用
舟 自然界 中霉菌分布极广 ,种类 甲酸 钠 都 能 非 选 择 性 地 抑 制 微 生 物
马酸 二 丁酯等 . 其 中 防霉效 果 较好 的
酸、 柠檬酸 、 马 酸 二 甲酯 以 及 大 蒜 素
等 这些 防霉 添加剂 具有 破 坏 或阻 断 病 原 微 生物 的 作用 . 但 又 不会 阻碍 消
化 道 中正常 有 益菌 群 和 酶 的活 动 . 有
为富 马酸二 甲酯 富马 酸及其 酯类 也 是酸性防霉剂 . 抗菌谱较广 . 并 可 改 善 饲料 的 味道 以及 提 高饲料 利 用率 .
容 易影 响 饲料 的 口味 . 因此 选用 其 盐 类或 酯类 效 果可 能较 好些 较 理想 的 防霉 剂 还 应有 抗 菌范 围广 、 防霉 能 力
细胞 呼 吸 酶的活 性 . 使微 生物 的代谢 从 而有 效 地抑 制 多种 微生 料 的发 霉 变质 . 使 饲 料 的 营养 价值 大 受 到障碍 . 大降低 , 适I = 1 性变差 : 发 霉 严 重 者 不 物 的生 长 和繁殖 . 且 对 动物 的生 长 和 仅 毫无 营 养价 值 。 而且用 其 饲 喂 动物
低 毒 防霉 剂 . 一 般 无 不 良影 响 . 使 用
毫 量为 Biblioteka . 0 5 %左 右 :
一
料 的酸碱 度 、 水 分含 量 、 温度 、 饲料 中
对 羟基 苯 甲酸 酯类 :对 霉 菌 、 酵 母菌 作 用最 强 对 羟基 苯 甲酸 酯类 与
四种防霉剂及其复配对黄曲霉菌抑制效果的研究

第4卷第4期2020年12月现 代 牧 业MODERNANIMALHUSBANDRYVol.4 No.4Dec.2020 收稿日期:2020-10-06 基金项目: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161100510200);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192102110183)。
作者简介:靳双星(1970—),男,河南太康人,硕士,教授。
通讯作者:张桂枝(1970—),女,河南原阳人,硕士,副教授。
四种防霉剂及其复配对黄曲霉菌抑制效果的研究靳双星1,2,杨金佩1,王 强3,张桂枝1,2(1.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动物医药学院,河南郑州450046;2.河南省家禽疾病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46;3.广州智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32)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有机酸盐防霉剂及其复配制剂对黄曲霉菌生长的抑制效果。
试验选取双乙酸钠、丁酸钠、丙酸钙和山梨酸钾等四种有机酸盐,按一定浓度添加到黄曲霉菌生长的培养基中,采用二倍逐级稀释法测定四种有机酸盐对黄曲霉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采用涂布法和稀释平板计数法测定四种有机酸盐对黄曲霉菌的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bactericidalconcentration,MBC)和杀菌率。
按照不同比例进行有机酸盐的复配,测定不同复配混合液的联合抑菌指数即分级抑菌指数(Fraction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FIC)。
双乙酸钠、丁酸钠、丙酸钙和山梨酸钾对黄曲霉菌的MIC分别为32mg/mL、32mg/mL、64mg/mL和64mg/mL,对黄曲霉菌的MBC分别为32mg/mL、32mg/mL、64mg/mL和128mg/mL。
双乙酸钠对黄曲霉菌的杀菌效果最佳,质量浓度为16mg/mL、8mg/mL和4mg/mL时的杀菌率分别为98.6%、95.0%和92.1%。
几种常见饲料脱霉剂简介

几种常见饲料脱霉剂简介作者:田书音李冰来源:《新农业》2014年第12期近年,随着畜牧业规模化养殖逐渐成为主流,对饲料的需求量不断加大,饲料生产企业的规模和产量也随之不断扩大。
然而,饲料原料从田间生长到收获、贮藏、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都有可能被霉菌污染,饲料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因管理不当直接导致霉变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霉菌毒素可造成畜禽的免疫机能和生产性能下降,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畜禽受疫病侵袭的风险大大提高,直接影响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另外,霉菌毒素还可在畜禽产品中残留,给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2002年,美国将霉菌毒素列为仅次于二恶英的、对人类食品安全造成巨大威胁的危险因素。
面对霉菌毒素的威胁,寻找经济有效并适合大规模饲料生产的脱霉剂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一、什么是脱霉剂饲料行业普遍认为“凡能消除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添加物都统称脱霉剂”。
最早脱霉剂的概念是从霉菌毒素吸附剂引申而来,霉菌毒素吸附剂是当前饲料行业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主要脱霉剂产品之一。
二、霉菌毒素及危害霉菌毒素是霉菌或真菌产生的有毒有害代谢物质,迄今为止已经有超过300多种霉菌毒素被分离和鉴定出来,畜牧生产中常见并能直接影响动物生长性能的霉菌毒素主要由四种霉菌属产生,包括曲霉菌素(主要分泌黄曲霉菌素、赭曲霉毒素等)、俊菌属(主要分泌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稀酮、T-2毒素等)、青霉菌属(主要分泌桔青霉素等)、麦角菌属(主要分泌麦角毒素)。
很多毒素与毒素之间均具有相乘作用,这些毒素同时出现其毒力将大大超过单个霉菌毒素所具有的毒力。
霉菌毒素对畜牧业生产的危害极大,直接造成畜禽采食量降低、生产性能下降、免疫抑制、抗病力减弱、繁殖机能受损等严重影响,畜产品中的霉菌毒素残留同样会给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三、常用的饲料脱霉剂饲料脱霉剂分为黏土吸附类、酵母细胞壁类、酶解去毒类、中草药类。
1.黏土吸附类脱霉剂蒙脱石是目前常用的黏土类饲料脱霉剂,是天然硅铝酸盐,由二层共顶连接的硅氧四面体片夹一层共棱连接的铝(镁)氧(氢氧)八面体片构成2∶1型含结晶水的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料防霉剂的种类与应用
饲料发霉不仅会影响饲料的品质,还可能产生毒素,危及牲畜的生
命健康。
因此,在饲料加工中必须添加饲料防霉剂,以保证饲料的安
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饲料防霉剂的种类及其应用。
饲料防霉剂的分类
按照成分和防霉机理的不同,饲料防霉剂可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
几种常用的饲料防霉剂:
有机酸类防霉剂
有机酸类防霉剂是添加在饲料中可以抑制霉菌生长的一类化学物质,主要成分有各种有机酸和酸盐。
该类防霉剂的防霉机理是通过酸化降
低饲料中的pH值,抑制霉菌的生长繁殖。
常用的有机酸类防霉剂有丙酸、乙酸、木酢酸等。
甲醛类防霉剂
甲醛类防霉剂是指添加了甲醛类化学物质的一类饲料防霉剂。
甲醛
类防霉剂在饲料加工过程中能够与饲料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发生
化学反应,形成一种新的化合物,从而抑制霉菌的生长繁殖。
常用的
甲醛类防霉剂有甲醛、甲醇、福尔马林等。
二氧化硅类防霉剂
二氧化硅类防霉剂是添加了二氧化硅的一类防霉剂。
二氧化硅能够
吸附饲料中的水分,从而抑制了霉菌的生长繁殖。
此外,因为二氧化
硅对饲料中的微生物和氧气有较好的吸附作用,能够防止饲料的氧化变质。
常用的二氧化硅类防霉剂有二氧化硅、硅酸盐等。
其他防霉剂
还有其他类型的饲料防霉剂,例如生物防霉剂、氯化物防霉剂等,它们的机理和应用范畴不尽相同。
饲料防霉剂的应用
在饲料加工中,防霉剂的添加量、添加时间和添加方式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应按照以下原则使用饲料防霉剂:
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
防霉剂是一种特殊的化学药剂,不能随意增加或减少用量,更不能自行混用。
应严格按照防霉剂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用量进行使用。
注意插曲性添加
饲料在加工、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容易与外界空气、水分和微生物接触,引起霉变。
因此,应在成品饲料中加入防霉剂,在存储期间也应妥善运用饲料防霉剂,避免因霉变而造成质量损失。
防霉剂的选择
应根据不同饲料种类和保存条件选择不同的防霉剂。
在使用中,还需要注意饲料防霉剂的耐温性能和稳定性能。
合理控制添加量
因为防霉剂是一种化学药剂,不能过量添加。
否则会对家畜和禽类的生长发育和健康产生影响。
同时,过量使用防霉剂还会增加成本。
总结
在饲料加工中,防霉剂的应用是保证饲料安全、稳定的必要措施。
不同的饲料防霉剂有不同的机理和适用范围,饲料加工企业在使用防霉剂时要严格按照说明进行使用,遵循添加量、添加时间和添加方式等原则,以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饲料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