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的特点
庐山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学生实习报告实习名称:庐山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专业班级:地理科学 1101班姓名(学号):贾菲(2011119010135)2013年 10 月 20 日庐山地区地理概况:地理位置:庐山是一座崛起于平地的巍巍峨峨的孤立形山系。
位于江西省北部,包括九江市、庐山和庐山南北麓的星子九江县的大部分,东经115°52′~116°13′与北纬29°22′~29°46′之间,总面积约800平方公里。
地形走向:东西伸张,南北收缩。
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长段块山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
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气候: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水热资源丰富。
庐山山体的垂直气候——植被——土壤地理分带规律鲜明。
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竹林,灌丛,草地等植被类型比较齐全,逆行演替与顺向演替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
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
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我们本次实习主要涉及地貌、植物、土壤、气候和人文等方面内容。
实习时间大致从2013年9月5日至2013年9月11日历时一周时间。
一、实习目的:(1)总体锻炼目的:通过对庐山的实地考察,把所看到的庐山地貌、地形、岩石分类、植物的垂直分布以及土壤的分类和分布特征与所学的专业知识相结合、相联系。
(2)其他实践能力:通过对庐山的野外实习,调查庐山验证、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基础理论知识,训练掌握土壤、植被、地质野外工作的方法,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3)地貌:庐山是由北东——南西走向断裂作用上升而成的断块山,平面呈肾型,中部宽向东北是西南逐渐收窄。
山体内的褶皱、断层、个单斜构造地貌都很明显,此外,还有尚在争论中的第四纪山岳冰川地貌。
庐山山地红壤养分状况研究

庐山山地红壤养分状况研究庐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也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
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湿润,阳光充足,降水充沛,是一个理想的生态环境。
庐山的土壤类型多样,其中山地红壤是比较典型的类型之一。
本文将对庐山山地红壤养分状况进行研究,探讨其对植被生长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庐山山地红壤的形成和特点庐山地处中国南方,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年均温较高,降水充沛。
这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岩石风化,促进红壤的形成。
庐山山地红壤主要由粘粒含量较高的粘壤质黏土和砂壤质的壤土组成,土壤呈红色或棕红色,疏松性好,透气性较强。
在庐山地区,山地红壤主要分布在海拔500米至1000米之间的较为平缓的山坡地带。
二、庐山山地红壤的养分状况1.氮素氮素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等物质的主要组成元素之一。
庐山山地红壤中的氮素主要以有机氮的形式存在,其含量较高。
这对植物的生长具有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容易引起氮的淋溶流失,增加土壤的酸度,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2.磷素磷素是植物生长的关键营养元素之一,它参与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关键生理过程,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庐山山地红壤中的磷素含量较低,是土壤中的矿物磷的主要形式。
这对植被的生长有一定的限制作用,需要通过施肥等方式进行补充。
3.钾素钾素是调节植物渗透压、维持生理代谢平衡的重要元素,对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庐山山地红壤中的钾素含量较丰富,有利于植被的生长,但在土壤中易于流失,需要通过科学的施肥管理来维持土壤中钾素的平衡状态。
三、庐山山地红壤养分状况对植被生长的影响庐山山地红壤养分状况对植被的生长发育和植物群落结构具有重要的影响。
养分丰富的红壤土壤有利于植被的茂盛生长,并且有利于形成丰富多样的植物群落。
由于氮素的淋溶流失以及磷素的缺乏,土壤中的养分并不总是足够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因此需要通过人为的施肥、土壤改良等方式来调整土壤的养分状况,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促进植被的生长。
庐山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庐山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书二〇一七年六月淮阴师范学院城环学院庐山地区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1503班殷昌军学号:2015110313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南部,西北滨临长江,东南临鄱阳湖,地理坐标是东经115°50'-116°10',北纬29°28'-29°45'.庐山是由断裂抬升而形成的断块山,山体平面形态呈肾型,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斜延伸,中部宽而向东北和西南渐收窄,长20多公里,最宽10多公里,主峰为大汉阳峰,海拔1473.8m,高出四周平原约1440m,属于中山类型。
庐山的形成经历了复杂而又漫长的历史过程,留下了许多自然地理遗迹。
山体也由时代不同的岩石组成。
由于庐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上它具有中山地地貌特征,亚热带山地地貌特征,土壤和植被垂直分带明显等特点,故成为了一个很好的自然地理实习地点。
一、实习计划与安排实习时间:2017年6月18日-2017年6月24日实习地点:庐山地质公园实习目的:1、通过实习,使每个同学对庐山地区的地质、地貌、土壤气候、植被水文等自然因子及综合体系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掌握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对地球人类的重要性。
2、要求识别庐山地区的地貌类型、形态、分布及其发生发展演化规律,初步掌握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学会地质地貌剖面图判读。
3、了解庐山地区的鮮明山地气候特色和小气候特点,土壞、植被的纬向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认识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和发生过程,初步掌握土壞野外调查方法,识别地带性代表植物、主要植被类型及其分布规律,了解各类植物群落结构、生态特征及植物群落的演替,学会采集主要自然地理因素的相关标本。
4、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及地图信息的野外表达,认知自然、人文地理、资源环境等信息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反演。
5、通过野外实习,使学生增强集体观念,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开阔眼界,了解祖国的丰富物产资源,浏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深化学生的专业热情。
庐山旅游资料

庐山庐山风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现主要有12个景区、37个景点、230个景物景观。
庐山早有“神仙之庐”的传说,水气缭绕的万顷江湖,使庐山夏日清凉,雨水充沛,云雾弥漫。
庐山的年平均雾日多达191天,弥漫的云气为庐山平添了许多迷人秀色和神秘色彩。
庐山是一座集风景、文化、宗教、教育、政治为一体的千古名山。
这里是中国山水诗的摇篮,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慕名登临庐山,为其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
晋代高僧慧远(公元334~416年)在山中建立东林寺,开创了佛教中的“净土宗”,使庐山成为中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宗教胜地。
遗存至今的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和理学的中心学府。
庐山上还荟萃了各种风格迥异的建筑杰作,包括罗马式与哥特式的教堂、融合东西方艺术形式的拜占庭式建筑,以及日本式建筑和伊斯兰教清真寺等,堪称庐山风景名胜区的精华部分。
庐山不但拥有“秀甲天下”的自然风光,更有着丰厚灿烂的文化内涵。
庐山主要风景名胜有五老峰、三叠泉、含鄱口、芦林湖、大天池、花径、如琴湖、锦绣谷、仙人洞、小天池、东林寺、白鹿洞书院、庐山植物园、庐山博物院等。
牯岭镇是庐山上一座奇特的山城,也是庐山风景名胜区的游览中心。
•景点级别:AAAAA•门票价格:180元•开放时间:周一 - 周日 (06:00 - 20:00)•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境内到达与离开•火车可自京九线、武九线及武汕线抵九江或庐山站。
当地交通•公交庐山风景名胜区交通公交:市内交通:到庐山旅游一般要取道九江。
九江客运码头旁有去庐山的中巴,甘棠湖烟水亭附近也有“庐山一日游”中巴。
而且九江地处黄金水道——长江中下游,是京九铁路与万里长江唯一的交点城市,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一日游X1 北山公路-北山园门-小天池-望江亭-花径-如琴湖-天桥-锦绣谷-仙人洞-芦林湖-博物馆-会址-东谷名人别墅-美庐-周恩来纪念室-牯岭街X2 南山公路-南山园门-含鄱口-植物园-芦林湖-回龙路-黄龙寺-三宝树-黄龙潭-乌龙潭-电站大坝-悬索桥-石门涧-龙首岩-大天池X3 含鄱口-植物园-五老峰-三叠泉-博物馆-会址-美庐-周恩来纪念室-牯岭街二日游D1 北山公路-北山园门-小天池-望江亭-花径-如琴湖-天桥-锦绣谷-仙人洞-大天池-芦林湖-会址-东谷名人别墅-美庐-周恩来纪念室-牯岭街D2 含鄱口-大口-植物园-五老峰-三叠泉•三日游D1 北山公路-北山园门-小天池-望江亭-花径-如琴湖-天桥-锦绣谷-仙人洞-大天池-龙首岩-悬索桥-石门涧-铁船峰D2 含鄱口-大口-植物园-五老峰-三叠泉D3 牯岭街-周恩来纪念室-美庐-东谷名人别墅-博物馆-芦林湖-回龙路-黄龙寺-三宝树-黄龙潭-乌龙潭-电站大坝四日游D1 北山公路-北山园门-小天池-望江亭-花径-如琴湖-天桥-锦绣谷-仙人洞-大天池-龙首岩-悬索桥-石门涧-铁船峰D2 含鄱口-大口-植物园-五老峰-三叠泉D3 电站大坝-乌龙潭-黄龙潭-三宝树-黄龙寺-回龙路-芦林湖-太乙峰-九奇峰-仰天坪D4 博物馆-会址-东谷名人别墅-美庐-周恩来纪念室-牯岭街五日游D1 北山公路-北山园门-小天池-望江亭-花径-如琴湖-天桥-锦绣谷-仙人洞-大天池-龙首岩-悬索桥-铁船峰D2 含鄱口-大口-植物园-五老峰-三叠泉D3 芦林湖-回龙路-黄龙寺-三宝树-黄龙潭-乌龙潭-电站大坝-石门涧D4 博物馆-会址-东谷名人别墅-美庐-周恩来纪念室-牯岭街D5 太乙峰-九奇峰-仰天坪-汉阳峰-秀峰-白鹿洞-天沐温泉住宿作为度假避暑胜地,庐山住宿相当成熟。
游庐山日记中庐山的特点

游庐山日记中庐山的特点
庐山是中国著名的山岳风景区,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内,是中国五大名山之一。
庐山的特点是山峰陡峭,峰峦叠嶂,山势雄奇壮观,景色秀美,被誉为“天下名山”。
庐山的山峰高耸入云,最高峰为大庾岭,海拔1474米,是中国南方的第一高峰。
庐山的山峰多为花岗岩和石灰岩,形成了许多奇特的地貌景观,如芙蓉峰、三叠泉、五老峰等,这些景观都是庐山的独特之处。
庐山的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春夏秋冬各有不同的景色。
春季,山上的樱花、桃花、杜鹃花等各种花卉竞相开放,景色十分美丽;夏季,山上气温适宜,是避暑胜地;秋季,山上的枫叶变色,红黄相间,景色壮观;冬季,山上的雪景更是美不胜收。
庐山还有许多自然景观,如龙虎山、花石峡、翠微湖等,这些景观都是庐山的独特之处。
除了自然景观外,庐山还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如庐山道教文化、庐山佛教文化、庐山文学等,这些文化遗迹都是庐山的独特之处。
庐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聚集地,有许多文学名人曾在庐山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如唐代诗人李白、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等。
庐山还有许多历史建筑,如庐山大酒店、庐山寺、庐山龙虎山道观等,这些建筑都是庐山的独特之处。
庐山是一个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是中国著名的山岳风景区之一。
庐山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山峰陡峭,
峰峦叠嶂,山势雄奇壮观,景色秀美,以及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
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历史文化,庐山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庐山真面目

庐山真面目你以为我看不懂就是你们不懂庐山真面目,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东安县境内。
是一座被国家旅游局、江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胜风景区。
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庐山风景名胜区、庐山瀑布群。
一、庐山的特色是以雄、奇、险为主要特点,尤其是庐山瀑布群,素有“不到庐山不算真身”的美誉,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山上还有七十二峰、72峰、1062个岩洞以及数十处瀑布、飞泉和峭壁危崖等奇观。
庐山作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具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景点,而自然风光则具有典型的景观特点。
庐山自三国以后便开始形成,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
在唐宋八大家中,就有六位庐山上的名士,分别是:苏轼、李白、白居易、陆游、刘禹锡、朱熹等等许多文人都曾到过庐山赏景赋诗赠答。
唐朝诗人李白就以《庐山瀑布》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赞美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
苏轼更多次写诗描写匡庐奇秀的山水:“不到庐山不算真身”。
白居易更是把这里称为全国的“诗仙”!1、首先来看庐山的海拔,从海拔1234米的黄龙观到海拔1345米的平天观,依次为大庐山和小庐山。
庐山的海拔高度有1630米、1795米、1691米、1513米、1437米,其中最高峰1234米。
大庐山在唐朝就被列为三十六峰之一。
大庐山是一座由各种大小山峰组成的山脉,山势雄伟险峻。
其主峰汉阳峰东邻庐山高峰群;又北依匡庐峰、南倚大天池;东西长约2000多米,南北宽约300米;最高点为平天观,海拔1345米。
2、第二个特色就是大庐山的景点集中于海拔1300米左右,而小庐山则集中在200米左右。
由于庐山地形较高,而四周山峰海拔都比较高,所以庐山的山峰基本都在海拔1300米左右,最高处为天柱峰,海拔1456米;最低处为三叠泉景区,海拔1518米。
由于海拔较高对庐山风景自然景观影响较大,所以庐山有许多名山都在海拔较高处。
如庐山风景区海拔最高的三叠泉景区就位于庐山南麓大庐山山麓,海拔1774米。
《庐山云雾》教案设计

《庐山云雾》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庐山的云雾美景。
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庐山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庐山云雾的形成原因。
庐山云雾的美丽景色和传说故事。
1.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庐山云雾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其美丽。
故事讲解:讲述庐山云雾的传说故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第二章:庐山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庐山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2 教学内容:庐山的地理位置: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
庐山的特点:庐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以奇特的山峰、壮观的云雾、清澈的瀑布和幽深的峡谷而闻名。
2.3 教学方法:地图展示:展示庐山的地理位置,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其位置。
图片展示:展示庐山的特点,让学生欣赏其美景。
第三章:庐山云雾的形成原因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庐山云雾的形成原因。
3.2 教学内容:庐山云雾的形成原因:由于庐山地势高峻,气候湿润,水汽充足,加上地形复杂,容易形成云雾。
3.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庐山云雾的形成原因,让学生了解其科学原理。
互动提问:提问学生关于云雾形成的原因,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第四章:庐山云雾的美丽景色和传说故事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欣赏庐山云雾的美丽景色,并了解其背后的传说故事。
4.2 教学内容:庐山云雾的美丽景色:展示庐山云雾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其壮丽的景色。
庐山云雾的传说故事:讲述庐山云雾的传说故事,让学生感受其文化内涵。
4.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庐山云雾的美丽景色,让学生直观感受其壮丽。
故事讲解:讲述庐山云雾的传说故事,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兴趣。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并激发他们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5.2 教学内容:总结庐山云雾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强调自然景观的保护意义。
5.3 教学方法:总结讨论: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加深对庐山云雾的理解。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绘画、写作或摄影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于庐山云雾的感受。
庐山土壤——精选推荐

庐山土壤1、庐山地貌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地理坐标是:东经115°50′~116°10′,北纬29°28′~29°45′,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
西北濒临一泻千里的长江,东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
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庐山是由于地壳运动所形成的地垒式断块山,其周围是低矮的丘陵和湖泊,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最高汉阳峰海拔1474m比周围的平原高出大约1440m,属于中山类型。
另外庐山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00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2、土壤概括庐山土壤形成因其独特的形成过程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形成类型多样的土壤。
据庐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常绿阔叶林的植被条件,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土壤是红壤和黄壤。
但是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生物、气候依次变化,土壤类型也依次更替,呈现出垂直地带性的特征。
另外,许多隐域吐,像草甸土、沼泽土、水稻土、石质土等在庐山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分布。
从庐山的地质基础来看,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使庐山沿断裂上升为目前相对高度达1000~1400m 的山地,奠定了当前庐山土壤垂直地带性的基础。
另外,庐山在长期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各种类型多样的地貌形态。
这些都是构成了庐山土壤形成的基本条件。
庐山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变化,深刻地制约着植被地垂直分布,因此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带的更替,由于植物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并且影响到土壤结构以及保湿和保持养分的性能,所以庐山植物的分布垂直分布特征直接影响到土壤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庐山的特点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是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以其雄、奇、险、秀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游览。
以下是庐山的特点:
1.壮美的自然风光:庐山有着独特的地质结构和多样的自然景观。
这里有气势磅礴的山峰、深邃的峡谷、清澈的溪流、飞瀑和云海等,每一处都充满了自然的力量和美感。
2.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庐山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生长有众多的珍稀植物和动物。
这里是中国亚热带地区的生物宝库,为研究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3.独特的文化遗产:庐山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代表,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都在此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诗篇,如白居易、王安石、苏东坡等。
这里还有许多古老的寺庙、道观和书院,如白鹿洞书院,是古代读书人的向往之地。
4.避暑胜地:由于庐山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夏季气候凉爽宜人,因此成为了一个著名的避暑胜地。
在炎炎夏日中,游客可以来此避暑休闲,感受山间的清凉。
5.人文气息浓厚:庐山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这里的人文气息十分浓厚。
在山上可以欣赏到各种形式的传统艺术表演,如茶道、戏曲等,也可以参与到各种文化活动中,如书法、绘画等。
6.便利的交通:庐山交通便利,无论是乘坐飞机、高铁还是自驾游,都能方便地到达庐山。
景区内也有完善的交通网络,游客可以轻
松到达各个景点。
总的来说,庐山以其壮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独特的文化遗产、凉爽的夏季气候、浓厚的人文气息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游览。
无论你是自然爱好者、历史文化追寻者还是纯粹的旅游者,都能在庐山找到属于你的那一份惊喜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