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 平稳度孕期

合集下载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方案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方案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方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增加,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保障孕产妇与胎儿的健康,提高生育率和出生率,制定一项有效的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方案势在必行。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本方案旨在提供全方位的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孕前、孕期、分娩和产后的全程指导、关怀和监测,以确保母婴的健康状况。

2. 原则(1)科学性:倡导科学的健康管理理念,依据孕产妇的个体差异,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

(2)综合性:包括并不限于营养、心理、生理、医学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服务,努力满足孕产妇不同层面的需求。

(3)协同性:加强与相关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等多方面的合作,形成工作合力。

(4)安全性:确保服务过程中的安全性,积极防范孕产妇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风险。

三、服务内容1. 孕前服务(1)生育指导:提供孕前优生咨询和指导,包括准备怀孕的生理和心理准备、补充叶酸、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建议等。

(2)检查筛查:进行孕前体检,检查孕前疾病和遗传病史,并进行相应的筛查,以保证胚胎的健康。

2. 孕期服务(1)定期产检:根据孕周进行产检,包括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B超等项目的检测。

(2)孕期营养指导:根据孕期不同阶段的需求,提供全面准确的营养指导,指导孕妇合理膳食,确保胎儿的正常发育。

(3)孕期运动指导:为孕妇提供适宜的孕妇运动方式和频次指导,保持良好的体能和心理状态。

(4)孕期教育:向孕妇提供相关孕期知识,提醒孕期特殊的注意事项,如孕期禁忌、孕期保健、胎动监测等。

3. 分娩服务(1)分娩准备:为孕产妇提供分娩准备教育,包括产程分娩的了解、分娩方式的选择、分娩时的呼吸和放松训练等。

(2)分娩陪护:提供专业的分娩陪护服务,确保孕产妇顺利度过分娩过程,并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4. 产后服务(1)产后护理:为产妇提供规范的产后护理指导和技巧培训,包括乳房护理、产褥期护理、伤口护理等。

孕产妇健康管理实施方案

孕产妇健康管理实施方案

孕产妇健康管理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孕产妇死亡率逐渐下降,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孕产妇的体质较弱,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害;另一方面,由于孕产妇对胎儿的保护需求较高,可能因此忽略了自身的健康需求。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全面的孕产妇健康管理实施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和原则1.目标:通过健康管理的手段,降低孕产妇的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胎儿的健康水平。

2.原则:(1)以孕产妇和胎儿的健康为中心,注重全面的健康管理。

(2)以科学为依据,搭建健康管理的理论和技术平台。

(3)以综合干预为主,将医疗、营养、心理等多个方面纳入健康管理的范畴。

三、实施内容1.孕前健康管理(2)进行孕前体检,确保身体健康,排除患有先天性疾病等风险。

(3)进行孕前疫苗接种,预防疾病的发生。

2.孕期健康管理(1)建立孕期健康档案,记录孕妇的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

(2)定期进行妊娠检查,对孕妇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

(3)提供孕期保健指导,包括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建议。

(4)加强孕妇营养的管理,保证孕妇和胎儿的营养需求。

(5)定期进行胎儿监测,包括胎动次数、胎心监测等。

3.产后健康管理(1)进行产后恢复指导,包括产后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

(2)进行产后体检,排查身体是否存在问题。

(3)提供哺乳指导和母婴护理指导,帮助产妇适应新的角色。

四、实施方案1.建立孕产妇健康管理系统,对孕产妇的身体情况进行全面的记录和分析。

3.开展孕产妇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意识和管理能力。

4.完善健康管理的具体操作流程,确保每位孕产妇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

5.建立孕产妇健康管理的评估体系,定期评估健康管理效果,并进行改进和优化。

五、实施效果评估通过实施这一健康管理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提高孕产妇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

2.降低孕产妇的疾病发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3.提高胎儿的健康水平,减少胎儿的出生缺陷率。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引言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是指为孕期和产后妇女提供全面、科学、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旨在促进孕产妇的身心健康,保障胎儿和新生儿的健康发展。

本文旨在规范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的内容和流程,确保服务质量的提高,为孕产妇提供更好的健康管理服务。

二、服务内容1. 孕期健康管理- 孕妇健康评估:通过详细问询孕妇个人和家族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评估孕妇的整体健康状况。

- 孕妇营养指导:根据孕妇的身体状况和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提供膳食建议,确保孕妇获得足够的营养。

- 孕期体重管理:根据孕妇的体重指数和孕周,制定合理的体重增长目标,并进行定期体重监测和评估。

- 孕期体育锻炼:根据孕妇的身体状况和孕周,制定适宜的体育锻炼计划,提供相关指导和建议。

- 孕期心理支持:了解孕妇的心理状况,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匡助孕妇应对孕期的情绪变化和压力。

2. 产前健康管理- 产前筛查和诊断:为孕妇提供产前筛查和诊断服务,包括超声波检查、血液检查、羊水穿刺等,以确保胎儿的健康。

- 产前辅导:为孕妇提供产前辅导,包括产前检查的时间和内容、分娩方式的选择、产后护理等方面的指导和建议。

- 产前教育:为孕妇提供孕期知识、产后护理、新生儿护理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孕妇的健康意识和护理能力。

3. 产后健康管理- 产后复查:对产妇进行产后复查,包括子宫恢复情况、伤口愈合情况、乳房状况等的检查和评估。

- 产后营养指导:根据产妇的身体状况和哺乳需求,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提供膳食建议,确保产妇获得足够的营养。

- 产后心理支持:了解产妇的心理状况,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匡助产妇应对产后的情绪变化和压力。

- 产后康复训练:为产妇提供产后康复训练,包括盆底肌肉锻炼、腹部肌肉恢复等,促进产妇身体的康复。

三、服务流程1. 孕产妇健康档案建立- 孕妇首次就诊时,建立孕产妇健康档案,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孕期健康评估结果、产前检查结果等内容。

如何做好孕期健康管理

如何做好孕期健康管理

什么是孕期健康管理?健康管理是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检测、分析、评估和干预的全面管理的过程。

在妇产科领域,孕期健康管理就是运用信息和医疗技术,在孕期保健的基础之上,建立的一套完整、周密和个性化的服务程序,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孕期母婴健康的实时监护,提供实时、动态的健康管理,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评估来确保母婴健康,同时提供健康咨询及指导,对健康高危因素进行干预和管理的方式,降低孕期疾病的风险,确保孕妇能平安、快乐地渡过预产期。

孕期健康管理不仅是一个概念,也是一种方法,更是一套完善的、周密的服务程序,它的目的在于使孕妇及胎儿拥有一个更健康、更安全的生长环境,并节约经费开支,有效降低医疗支出。

天使医生天使医生母婴监护健康管理系统是一个以降低孕妇妊娠高血压、高血糖及巨大儿的发病率,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改善孕妇孕期生活质量,提高医院对孕妇的管理水平及医院效益,提升医生价值的公益性公共服务平台。

平台联通了医院、医生、孕妇三大主体,提供家庭远程实时健康监护、健康保健咨询、健康管理,其中家庭远程实时健康监护项目包括:胎心、胎动、血压、血糖、体重、体温、心率、血氧。

P38-39孕期健康管理有哪些好处?1.可以清楚了解全部的妊娠过程和健康变化状况孕妈妈可以清楚了解自身及宝宝的健康状况,了解整个孕期体温、体重、血压、血糖、血氧、胎心、胎动、心率等变化情况。

例如:通过监测体温,可以知道整个孕期体温的变化走向,形成孕期健康档案,可为医生的诊断作参考。

2.及早发现疾病隐患,预防疾病对孕期的基本健康指标进行监测,可以及早发现妊娠期合并症和并发症,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尽可能避免发病,保证孕妇健康和胎儿正常发育。

例如:监测血压的变化,可以及早发现妊娠高血压的患病可能,并及早预防,避免发病。

3.了解孕期疾病的可控因素,防止意外发生若已患病者,通过每日的监测,控制危险因素,减少并发症及致残的可能性,并进一步了解疾病是否有遗传倾向,及时对家族进行早期干预,减少家人发病机率。

孕期跟踪管理制度

孕期跟踪管理制度

孕期跟踪管理制度一、前言孕期是胎儿从受精到出生的时间段,这段时间是宝宝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准妈妈们需要特别注意自身健康和胎儿健康的时期。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孕期跟踪管理制度对于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制度针对孕期跟踪管理中的各项工作进行规范,以期为孕妇提供更加全面、周到的服务,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二、管理目标1. 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减少孕期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2. 提高孕期保健服务的规范性和全面性,提升孕期保健服务质量。

3. 促进孕妇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孕期生活质量。

4. 加强孕期跟踪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提前发现和处理孕期问题。

三、管理内容1. 孕期跟踪管理机构(1)建立孕期跟踪管理机构,明确孕期跟踪管理的主体责任和分工。

(2)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应配备专业的孕期保健团队,包括妇产科医生、产科护士、营养师等,确保提供全面、科学的孕期保健服务。

2. 孕期跟踪管理对象(1)孕妇:所有孕妇均是孕期跟踪管理对象,无论是初次准妈妈还是高龄准妈妈,都应该接受孕期跟踪管理。

(2)特殊孕妇:对于有高危分娩因素的孕妇,包括高龄孕妇、妊高症患者、多胎妊娠等,应增加跟踪管理的频率和深度。

3. 孕期跟踪管理内容(1)孕期保健咨询:建立孕期保健知识库,组织专业人员对孕妇进行孕期保健宣教,帮助孕妇建立正确的生活习惯。

(2)孕期体格检查:规定孕期体检的时间节点和项目,并及时记录孕妇的身体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3)孕期营养管理:针对孕妇的饮食健康和营养摄入,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确保孕妇和胎儿的营养需求。

(4)孕期心理支持:孕妇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建立孕期心理支持团队,为孕妇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

(5)孕期疾病管理:对孕妇出现的各类孕期并发症或疾病进行及时干预和处理,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4. 孕期跟踪管理流程(1)孕期初诊:孕妇首次到达医院进行孕期初诊,由专业医生进行全面的孕期评估和指导。

孕期保健科工作制度

孕期保健科工作制度

孕期保健科工作制度一、目的和原则1.1 目的:为了保障母婴健康,提高孕产妇的生活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制定本制度,确保孕期保健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进行。

1.2 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注重预防为主,实施全面、全程、连续的孕期保健服务,确保母婴安全。

二、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2.1 组织机构:设立孕期保健科,负责孕期保健工作的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

2.2 人员配备:配置专业的孕期保健医生、护士和助产士,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考核,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三、孕期保健服务内容3.1 孕期健康管理:建立孕产妇健康档案,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了解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孕期并发症。

3.2 孕期营养指导:根据孕妇的年龄、体重、胎次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孕期营养方案,指导孕妇合理膳食,保证母婴营养。

3.3 孕期心理辅导:为孕妇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她们应对孕期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3.4 孕期运动指导:根据孕妇的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指导孕妇进行适度运动,促进胎儿健康发育。

3.5 孕期安全教育:加强孕妇的安全教育,预防孕期意外伤害,确保母婴安全。

3.6 分娩准备:为孕妇提供全面的分娩知识培训,指导孕妇进行分娩准备,提高自然分娩率。

3.7 产后康复:为产妇提供产后康复服务,包括母乳喂养指导、产后身体恢复等,促进产妇身心康复。

四、孕期保健工作流程4.1 孕期保健科根据孕妇的实际情况,制定孕期保健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

4.2 孕期保健科工作人员按照工作计划,开展孕期保健服务,做好工作日志,记录服务内容和孕妇的反应。

4.3 孕期保健科定期对孕妇进行随访,了解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及时调整孕期保健措施。

4.4 孕期保健科对孕期保健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孕期保健服务质量。

五、孕期保健工作制度保障5.1 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强对孕期保健工作的支持,制定相关政策,保障孕期保健工作的顺利进行。

基层孕妇管理制度

基层孕妇管理制度

基层孕妇管理制度一、前言孕妇是家庭的希望,也是社会的宝贵资源。

如何做好对孕妇的管理工作,保障孕妇的身体健康和胎儿的安全成长,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特别是在基层医疗机构,孕妇管理工作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

本文从孕妇管理的理念、内容和实施中的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二、管理理念1. 孕妇管理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保障孕妇和胎儿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成长。

2. 科学化管理:注重孕妇的全程监护和健康管理,实现科学预防、科学治疗和科学监测。

3. 家庭为单位:鼓励家庭协助医疗机构对孕妇进行管理,形成家庭医生制度,实现家庭和社区的关怀和协助。

4. 多部门合作:推动卫生、计生、妇联等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实现全方位的孕妇和胎儿管理。

三、管理内容1. 孕前保健:重点进行孕前体检、指导孕前保健及配偶遗传病筛查,适时进行营养等全面评估和指导,防范孕前高危因素的发生。

2. 孕期保健:重点进行孕期保健指导,定期进行孕妇健康检查,防治孕期并发症,促进胎儿健康成长。

3. 分娩期管理:重点做好分娩期的护理和指导工作,保障母儿平安。

4. 产后保健:重点进行产后康复指导和母婴护理,做好产后健康体检和心理疏导。

四、管理措施1. 建立完善的孕妇健康档案:包括孕前体检记录、孕期体检记录、分娩记录和产后护理记录等。

2. 定期进行孕妇健康检查:定期对孕妇进行健康检查,包括全血细胞分析、尿常规、血型、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

3. 实施孕产妇健康管理卡制度:发放孕妇健康管理卡,鼓励孕妇及其家属及时到医疗机构进行孕妇健康管理。

4. 宣传孕妇保健知识:加强孕妇健康知识的宣传,提高孕妇保健的意识和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

5. 加强孕妇生活指导:对孕妇进行生活指导,如营养饮食、体育锻炼、睡眠和心理调适等。

6. 建立孕妇专属服务窗口:建立孕妇专属服务窗口,提供孕妇所需的一站式服务,为孕妇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五、总结基层孕妇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是保障孕妇及其胎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措施。

产科的孕妇学校制度

产科的孕妇学校制度

产科孕妇学校制度一、目的为了提高孕产妇及家属的孕期保健意识,普及孕期、分娩、产褥期等孕产期知识,确保孕产妇及家属能够科学、愉快地度过孕产期,降低孕产妇及家属的心理压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产科孕妇学校的管理和运行。

三、组织架构1. 成立产科孕妇学校领导小组,负责孕妇学校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2. 领导小组下设教务组、教务管理组、后勤保障组、宣传组、考核评估组等,负责具体工作。

3. 各组职责:(1)教务组:负责课程设置、讲师聘请、课程安排、教学计划制定等工作。

(2)教务管理组:负责学员报名、签到、资料发放、课程考核等工作。

(3)后勤保障组:负责场地、设备、物资等后勤保障工作。

(4)宣传组:负责孕妇学校的宣传、推广、宣传资料制作等工作。

(5)考核评估组:负责对课程质量、学员满意度等进行考核评估。

四、课程设置1. 课程内容:孕期营养、孕期运动、孕期心理保健、孕期疾病防治、孕期检查、分娩知识、新生儿护理、产后康复、母乳喂养等。

2. 课程形式:讲座、实操、案例分析、互动交流等。

3. 课程时间:每周一次,每次1-2小时。

五、师资力量1. 邀请产科、新生儿科、儿科、营养科、心理科等领域的专家担任讲师。

2. 邀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主治医师、助产士、护士等担任助教。

3. 对讲师和助教进行专业培训,确保教学质量。

六、学员管理1. 报名方式:通过电话、网络、现场等方式进行报名。

2. 学员资格:孕妇及家属均可报名参加。

3. 学员考核:课程结束后进行考核,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

七、经费管理1. 产科孕妇学校经费纳入医院预算,专款专用。

2. 经费主要用于讲师聘请、场地租赁、设备购置、宣传资料制作、学员奖品等。

3. 经费使用情况接受院领导和相关部门的监督。

八、考核评估1. 对课程质量、学员满意度进行定期考核评估。

2. 根据考核评估结果,对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方法等进行调整和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妊娠早期(12周前)所需的能量和非孕期接近 – 妊娠中晚期(12周后)较孕早期增加能量200千卡/天,多胎妊娠则再增加
200千卡/天
• 全面均衡的膳食包括:
✓ 非精制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粮、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4,17(8):537-545
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4,17(8):537-545
为什么怀孕容易引发糖尿病?
由于怀孕后身体发生很大变化,随着体重增加及胎盘产生的 一些激素及细胞因子会阻止体内的胰岛素正常工作,尤其在 孕24周后会更明显,导致部分孕妇最终患上妊娠期糖尿病
1.Zhu WW, Yang HX, et al. Diabetes Care. 2013;36(3):586-90
• 运动期间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 腹痛、阴道流血或流水、憋气、头晕眼花、严重头痛、胸痛、肌无力
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4,17(8):537-545
全方位的监测:血糖
血糖监测建议:
• 新诊断的高血糖孕妇、血糖控制不良或不稳定及应用胰岛素治疗者: ✓ 每天监测血糖7次,包括三餐前30分钟、三餐后2小时和夜间血糖
• 无需胰岛素治疗的孕妇: ✓ 每周至少监测1次全天血糖,包括空腹和三餐后2小时血糖
• 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 ✓ 应用胰岛素的孕妇,每2个月检测1次
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4,17(8):537-545
全方位的监测:尿酮体及其他
尿酮体监测:
• √ 正常:阴性 • × 异常:阳性:需同时检查血糖,若正常,考虑为饥饿性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经饮食治疗3~5天后监测24h的末梢 血糖及尿酮体,若空腹或餐前血糖≥5.3mmol/L,或餐 后2小时血糖≥6.7mmol/L,或调整饮食后出现饥饿性 酮症,增加热量摄入后血糖又超标者,应及时起始胰岛 素治疗
请咨询专科医生,以制定适合您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4,17(8):537-545
运动治疗的注意事项
• 运动疗法的禁忌证: – 1型糖尿病合并妊娠、心脏病、视网膜病变、多胎妊娠、宫颈机能不 全、先兆早产或流产、胎儿生长受限、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 血糖水平<3.3mmol/L或>13.9mmol/L者
• 运动时随时携带饼干或糖果,有低血糖征兆时及时食用;避免清晨空腹 未注射胰岛素之前运动
科学管理 平稳度孕期
本次课程内容介绍
1 了解妊娠合并糖尿病 2 孕前充分准备 3 孕期做好自我管理
妊娠合并糖尿病是怎么回事?
是指妊娠与糖尿病同时存在,包括 孕前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孕前糖尿病: 妊娠前已知的糖尿病合并了妊娠,和妊娠期首次 发现的血糖升高达到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发生的糖代谢异常且血糖没有达到糖尿病 的诊断标准
胰岛素注射部位的选择
腹部
除脐周5cm以内,在肚脐 两侧约一个手掌宽的部位
大腿前侧和外侧
避开大腿内侧
上臂外侧
手臂三角肌下外侧,需要 捏皮及家人协助注射
臀部
从髋骨上缘往下至少 10cm 远处
• 妊娠期的后三个月应避免在脐周注射 • 妊娠后期内如有剖宫产手术风险者,建议在侧腹部捏皮注射
郭晓蕙主编.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教育管理规范.天津科技出版社.2011年10月.第83-84页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2011版),第49页
饮食指导原则四
高纤维饮食,保证足够维生素和矿物质
• 膳食纤维是碳水化合物中的一类非淀粉性多糖,有控制餐后血糖上升 幅度,降低胆固醇,减少或改善便秘的作用,推荐每日摄入25-30克
• 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来源: ✓ 奶制品、肉蛋豆类食物及新鲜蔬菜
饮食清淡,低脂少油,少盐,禁止精制糖的摄入
• 每日食盐不超过6克,避免精制糖和甜点的摄入
孕前糖尿病妇女的血糖、血压控制目标
血糖 控制
血压 控制
• 妊娠早期血糖控制勿过于严格,以防低血糖发生 • 妊娠期:
✓ 餐前、夜间及空腹血糖宜在3.3~5.6mmol/L ✓ 餐后峰值血糖 5.6~7.1mmol/L ✓ HbA1C< 6.0%
• 合并慢性高血压者,妊娠期血压控制: ✓ 收缩压110-129mmHg ✓ 舒张压65-79mmHg
• 收缩压<130mmHg • 舒张压<80mmHg
1.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4,17(8):537-545 2.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78
妊娠期间的体重增长标准
怀孕周数
早孕期 (12周前)
中晚孕期 (12周后)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妇造成哪些影响?
• 妊娠合并糖尿病可导致孕妇1:
• 妊娠合并糖尿病是否影响分娩方式:
− 糖尿病本身不是剖宫产的指征,多数情况下可经阴道分娩 − 若孕期血糖控制不理想,胎儿偏大(估计4.25公斤以上)需
咨询医生,按医生建议的方式分娩2
1.杨慧霞主编.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实践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5月第2版.76-96 2.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4,17(8):537-545
✓ 我国药监局只批准胰岛素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
– 口服降糖药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营养代谢及生长发育可 能有不良影响
– 胰岛素属于大分子蛋白质,不能穿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不会对胎儿 产生不良影响
什么情况下需要开始胰岛素治疗?
• 孕前已患糖尿病者,如在准备怀孕前血糖控制不佳,推 荐及时开始胰岛素治疗;如在妊娠期血糖达不到控制目 标(HbA1C<6.0%)时,应及时加用胰岛素等降糖药物进 一步控制血糖
蛋白质 15~20%
脂肪 25~30%
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4,17(8):537-545
碳水化合物 50~60%
饮食指导原则三
少量多餐,有利于血糖的平稳控制和预防夜间低血糖
加餐可以是一杯牛奶,一份水果或者几片饼干
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4,17(8):537-545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胎儿及后代造成哪些伤害?
孕前/早孕(0-12周): 可导致自然流产、胎儿畸形 孕中、晚孕期(13-40周): 胎儿高胰岛素血症 → 巨大儿;宫内发育异常
近期:早产、新生儿低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新生 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钙、低血镁、病理性黄疸
远期:在童年期和成年期发生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风 险明显增加
饮食指导原则二
均衡营养,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
• 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谷类及其产品、水果和蔬菜,进入身体后被分解成糖类, 如葡萄糖,作为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
• 蛋白质:主要来自肉类(如禽、畜、鱼肉)、蛋类、奶类及豆类,是维持子宫、 胎盘和胎儿正常发育的重要营养物质
• 脂肪:包括各种食用油、坚果等。烹饪油推荐橄榄油、大豆油、玉米油;尽量 减少摄入人造黄油、植物起酥油、巧克力、冰激凌
第1-2-3代胰岛素: 满足了糖尿病治疗不断提高的临床需求
• 糖尿病治疗史的重要里程碑 • 有一定降糖疗效但不稳定 • 易伴发各种不良反应
• 降糖疗效和安全性均强于1代 • 需要餐前半小时注射 • 控制餐后血糖不理想 • 易发低血糖
• 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 • 餐时注射,无需等待 • 降低低血糖风险
做好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管理
✓ 做好充足的孕前准备 ✓ 掌握血糖、血压控制目标和体重增长标准 ✓ 掌握科学的饮食和运动指导原则 ✓ 进行全方位的监测 ✓ 必要的时候启动胰岛素治疗 ✓ 遵循科学的产后指导
做好充足的孕前准备
怀孕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呢?
✓ 所有计划妊娠的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妇女均应进 行妊娠前咨询;产后1年以上妊娠期糖尿病妇女 再次妊娠时需在妊娠前做OGTT检查
运动时间和频率
• 从吃第一口饭算起,饭后30分钟开始运动,持续时间可从10分钟开 始,逐步延长至30分钟,其中可穿插必要的间歇;每周宜3~4次
衡量运动量适中的方法
• 运动中谈吐自如、呼吸平稳 • 若出现说话吃力、喘息、咳嗽等要减少运动量或停止运动
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4,17(8):537-545
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4,17(8):537-545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常见误区
少吃或 不吃主食
• 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可引起饥饿性酮症,影响胎儿 正常发育
• 正确的做法:适当限制碳水化合物但每日摄入量不 少于150克1
只吃粗粮 • 这样做不仅违背了平衡膳食的原则,而且吃太多粗粮
11.5-16公斤
7-11.5公斤
5-9公斤
建议在每周的同一天、每天的同一时间称体重,并做好记录; 若发现体重减少或异常增加应及时告诉医生,查找原因
杨慧霞主编. 妊娠合并糖尿病实用手册.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2月.第150页
饮食指导原则一
控制总能量,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
• 每日饮食量适当,满足母亲和胎儿必需能量需要
建议的增重 总值
根据孕前BMI值推荐的体重增长幅度(BMI单位:kg/m2)
<18.5
18.5-24.9 25-29.9
≥30
0.5-2公斤
0.5-2公斤
0.5-2公斤
0.5-2公斤
0.44-0.58 公斤/周
0.35-0.5 公斤/周
0.23-0.33 公斤/周
0.17-0.27 公斤/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