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科学,友善用脑》读书心得

合集下载

《友善用脑》读后感悟

《友善用脑》读后感悟

《友善用脑,加速学习新方法》读后感初二一组曹伟我一直固执地认为人的大脑是上帝献给这个世界最好的礼物,其复杂、繁琐程度是世界上最顶尖的机器都无法比拟的。

即使人的肢体残疾,不能行动,甚至不能看见、不能听见、不能说话,这一切都无法阻挡大脑的工作。

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拥有一颗聪明的大脑,即使他困在轮椅上不能走路、不能说话也不能阻挡他用大脑思考宇宙的真理。

由此,大脑在人体中的地位是最高的,人与人之间本质的区别就在大脑。

如何利用自己自己的大脑,发掘大脑的潜力,使之为我们的学习助力呢,通过读一本书我有所了解。

感谢学校给我们推荐了这本《友善用脑,加速学习新方法》,不但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用,而且对于我们自己学习、阅读,用好自己的大脑,帮助我们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都有很大的帮助。

“友善用脑”以清新的理念,全新的思维,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感觉。

教学可以这样做,教的轻松,学得轻松。

而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大大提高,这是一个可以让教与学走向成功的新方法。

一、感知友善用脑“友善用脑”是以人本主义思想为基础,以神经学、心理学研究成果为依据,以教会学习为理念,强调学习为理念,强调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互动,积极学习的新方法。

通过学习。

我将其概括为两个方面:清新的理念与有效的策略。

1、清新的理念——核心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友善用脑,加速学习新方法》一书中富有内涵语句给人以思考,而其中对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学习”,一句阐明了正确的学生观,一句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革。

(1)“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友善用脑”让我们认识到学生巨大的学习潜力和每个学生独特的学习风格,“友善用脑”的教学方法坚信;如果教学方法得当,那么所有的学生都能轻轻松松地学习。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发展的人、独特的人,是学习的主人,“友善用脑”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给学生以爱和理解,教育是一种信任,是一种唤醒,是一种保护,友善用脑真正将把这种教学理念付诸实践。

2024年友善用脑心得体会范本(3篇)

2024年友善用脑心得体会范本(3篇)

2024年友善用脑心得体会范本友善用脑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

它意味着要善于利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学习和解决问题,同时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和自己。

友善用脑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效果,还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和自己内心的平静。

首先,友善用脑要求我们具备积极的思维方式。

积极的思维方式能够帮助我们看到问题的积极方面,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每个问题都存在解决的可能性,只要我们保持积极的态度,就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反,如果我们一味地沉溺于问题本身,抱怨和自怨自艾,那么问题就会越来越困扰我们,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因此,友善用脑要求我们要有勇气面对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友善用脑需要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

开放的心态意味着我们要愿意接受新的观点和想法,不固执己见,也不排斥他人的意见。

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多个脑袋比一个脑袋聪明。

如果我们只固守自己的观点,不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那么我们就很难得到新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友善用脑要求我们要摒弃成见,善于倾听他人的想法,从中寻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另外,友善用脑还需要我们有耐心和恒心。

耐心是一种对待问题的态度,是一种保持冷静和持久的心态。

解决问题往往需要时间和努力,不能急功近利。

耐心的人能够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最终获得成功。

恒心是一种对待学习和工作的态度,是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

只有具备恒心,才能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轻易放弃,继续努力前行。

因此,友善用脑要求我们要有耐心和恒心,不仅对待问题,还对待学习和工作。

友善用脑还需要我们具备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指我们在思考问题时能够有目的地分析、评估和推理的能力。

它要求我们对问题进行逻辑分析,辨别事实和观点的真假,并做出合理的判断。

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的本质,挖掘问题的根源,从而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通过培养批判性思维,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问题,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友善用脑心得体会范文

友善用脑心得体会范文

友善用脑心得体会范文友善用脑是指通过积极的思维方式和态度来提高个人的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惑。

因此,友善用脑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问题,还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在我个人的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友善用脑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启示和成长。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友善用脑需要积极的思维方式和态度。

人的思维方式和态度决定了他们的行为和决策。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如果我们采用消极和悲观的思维方式,我们很容易陷入沮丧和绝望的情绪中。

相反,如果我们采用积极和乐观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减轻压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面对一项艰巨的任务时,我曾经感到非常沮丧和无助。

但是,当我改变了思维方式,采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这项任务时,我发现自己有更多的动力和能力去完成它。

这种积极的思维方式和态度对于友善用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友善用脑需要灵活的思维方式和策略。

在现代社会中,事物的变化和复杂性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我们仅仅固守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策略,我们将很难应对这些变化和复杂性。

相反,如果我们能够采用灵活的思维方式和策略,我们就可以更好地适应变化和解决问题。

例如,最近我遇到了一项新的工作任务,要求我掌握一些新的技术和知识。

一开始,我感到非常困惑和无助。

然而,当我意识到传统的学习方式不适用于这个任务时,我开始尝试一些新的学习方法,如在线课程和学习小组。

通过灵活的思维方式和策略,我最终成功地掌握了这些新的技术和知识。

这个经历使我意识到友善用脑需要灵活的思维方式和策略的重要性。

此外,友善用脑还需要注重自我管理和决策能力的提高。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面临着许多选择和决策。

如果我们没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我们很容易迷失方向和做出错误的决策。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

例如,我发现自己很容易受到社交媒体和电子设备的干扰,导致我集中精力和工作效率下降。

友善用脑体会

友善用脑体会

友善用脑体会学习体会2009年8月23日,我参加了关于《友善用脑》的续教学习,并阅读了有关《友善用脑》的书籍,通过学习,使我明白了在工作中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当怎样科学用脑。

我们都知道脑是人高级神经活动的中枢,思维的器官。

科学的用脑,讲究用脑卫生、不但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取得事业的成功。

科学的用脑主要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劳逸结合。

要科学的安排用脑,注意劳逸结合,有张有弛。

这样会使大脑的工作有节制,不疲劳过度,比如有的学生看书时,把文理科的课程交替的学习,这样的做法使大脑皮层中的兴奋灶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结果大脑皮层的神经系统不但不会疲劳,而能使的两科的学习互相促进。

另外,根据大脑的活动特点,因时而异的安排用脑也是很重要的。

比如早晨起床后,经过一夜的休息,大脑的活动能力很强,故记忆力最好,可做一些记忆性较强的工作。

文化课和活动课交叉上,每天一小时的阳光活动等,另外由于知识信息进入大脑后就入睡,有助于知识的条理化,因此早上和晚上临睡前,背诵课文或公式是再合适没有了。

2.保证睡眠。

充足的睡眠是保证大脑工作的重要因素,因为长时间的工作,使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疲劳,充足的睡眠会消除这种疲劳,恢复脑力。

一般来说,15~20岁的青少年,每天至少要睡9~10个小时,成年人要保证8小时,小学生应该需要更长的睡眠时间。

有条件的话,中午可以小睡,使脑细胞得到暂时休息,以充沛精力投入下午的学习和工作。

3.参加运动。

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对大脑来说是一种积极的休息,能调节大脑继续有效的工作。

此外,保持良好的情绪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意义。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绪的变化对脑有很大影响。

精神紧张和焦虑、苦闷和悲伤都能使脑细胞的能量过度消耗,使大脑处于衰弱状态。

因此,健康的身体与良好的情绪是科学用脑的主要方面。

4.注意营养。

为了保证脑的功能,还应当从饮食结构上给以补助以增加脑的能量。

如摄入豆制品、蛋白、鱼、精肉等,都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2024年友善用脑心得体会范本(二篇)

2024年友善用脑心得体会范本(二篇)

2024年友善用脑心得体会范本2024年,友善用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经过几年的推广和宣传,社会对友善用脑的意识和理解逐渐增强,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也深受友善用脑的影响,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体验和感悟。

首先,友善用脑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工作效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在过去,我常常陷入拖延和学习效率低下的困境,经常对重要任务进行拖拖拉拉。

然而,通过友善用脑的方法和技巧,我渐渐改变了这种不良的习惯。

我学会了合理规划时间,充分利用番茄钟等管理工具来提高专注力和效率。

同时,我也倡导在学习和工作之间适当安排休息和放松的时间,以便在恢复精力后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友善用脑对于提升个人的健康和幸福感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友善用脑强调充实大脑和心灵,提倡多维度的学习和思考。

通过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知识获取和思维活动,我不仅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增强了自信心,还提升了自己的综合能力。

同时,友善用脑也促使我关注并照顾自己的身心健康。

我通过坚持运动、保持规律的饮食和睡眠习惯,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压力,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标。

此外,友善用脑还对于促进个人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友善用脑倡导积极主动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我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增强了自己的认知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与此同时,友善用脑也使我更加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感受,培养了我的同理心和合作精神。

最后,友善用脑对于塑造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友善用脑鼓励人们从积极的角度看待生活,培养乐观的心态,并注重内在的追求和满足。

在我实践友善用脑的过程中,我渐渐明白,只有拥有积极的心态和追求内心真正的满足,才能真正获得快乐和成长。

我通过自我反思和反思,建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并努力实践和追求。

综上所述,友善用脑在我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友善用脑科学施教的学习心得

友善用脑科学施教的学习心得

友善用脑科学施教的学习心得第一次接触到 "友善用脑 "这个词 ,是在新教师的培训上。

当李荐老师初次提起“友善用脑”这个词语时。

给我的感觉,是一个好遥远、好模糊的概念。

什么叫做友善用脑?友善用脑能给我们的老师和孩子带来什么?但是二个小时的聆听让我一下子醍醐灌顶,让“友善用脑”这个词汇注入到了我的血液里,生命里,一下子沸腾起来 ~讲座中这么一句话让我陷入了沉思之中,“小学拿走了独立价值观,中学拿走了自主,大学拿走了理想梦想”的确,在中国这个社会,上完大学有多少人还有自己的理想和梦想?外国上小学是180 天,同样是上小学,中国是 198。

我们老师和社会到底有没有想过,这 18 天里我们夺走了孩子的什么?孩子需要什么?恐怕在座的我们没有认真的想过,只使一味的给孩子灌输,不断的“填鸭式”的教学,有没有想过让孩子自主的吸收知识?但是,当埃伦。

阿罗德首次的提出了“友善用脑学习” 这个词语,让我们对孩子的学习动机有一个重新的界定,什么叫动机?动机就是关联加上选择。

在友善用脑中认为:“所有的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学校的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如果学生无法适应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那就让我们教师教诲他们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学习。

另外李荐老师的讲解,让我对新课程概念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一是我们要从重“教”转向重“学” ;二是我们要从中“死”转向重“活”;三是从重“讲”转向重“导” ;四是从重“示强”转向“示弱”。

是呀 ~现在的社会不是让孩子读死书,死读书。

二是在于教师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探讨之中学习的。

的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我们教师是一个引导者,指航灯。

你和学生之间是一场爱的教育,没有爱就是没有教育,只有和谐友善早就天才,老师的态度决定着学生的命运。

更何况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幼儿园的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需要我们老师在上面进行描绘,需要我们去引导孩子 ~~最后也给我最大的感触是友善用脑的教学不同于以往的教学,它是调动我们身体所有的器官“眼、脑、鼻、耳、口” ,给予孩子以全新的学习方式。

友善用脑学习感悟

友善用脑学习感悟

友善用脑学习感悟翟彦秋寒假里,我学习了友善用脑电子书。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被本书的作者—克里斯蒂.沃德深深地吸引了,她的人格魅力让我折服,不愧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学家。

有一段话是这样描述的:克里斯蒂。

沃德是一位慈祥和蔼的老太太,她的热情、勤劳和友好,常常让我们想起外国影片中善良儒雅的女主人。

克里斯蒂家中到处弥漫着浓郁的书卷气息,客厅和各个房间都摆放着书架,书架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书籍。

这样的一位教育学家,是那么地朴实,从不张扬,这才是我心中真正的教育学家。

首先我们可以从友善用脑的英文单词来来看(Brain friendly 友好的、亲切的、朋友般的;Brain compatible相容的、谐和的、一致的;Brain fitness适当、恰当、健康)充分说明它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

而且它强调:“所有的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因为每个人都有奇妙独特的大脑,在尊重人的生理、心理规律的同时,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每个人都能轻松快乐的学习。

友善用脑同时也是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这些方法符合人的认知规律,能够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具体说来:友善用脑是以人本主义思想为基础、以神经学、心理学科学研究成果为依据、以教(学)会学习为理念的,强调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互动、积极学习的新方法。

它为实施素质教育、为教师由“主导型”向“指型导”转变,为推进新课改,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在教学中友善用脑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上要提倡“学生所有制”,“如果学生不能适应我的教学方法,就让我教会他们以他们自己的方法轻松学习”。

所以,每个人的认知倾向和思维类型是不同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而不能以自己的思维类型和认知倾向为标准,让学生做被动的接受者。

试验表明:靠听,一个人能记住的只有10%左右;靠看能记住的知识在30%--50%左右;而人亲身参与,在动中学习和体验,能轻松记住70%以上。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多感官,使学生达到轻松学习的目的。

友善用脑 有效学习

友善用脑  有效学习

友善用脑有效学习20世纪末,脑科学的研究突飞猛进,美国1990年推出“脑的十年计划”,欧洲1991年实施”EC脑十年计划”,日本1996年开始“脑科学时代计划”的跨世纪研究。

随后世界上神经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纷纷探讨,将脑科学的成果运用于教育中,重新思考教育问题。

2003年友善用脑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中国等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应用。

近期,教育局组织相关人员远赴北京参加了“友善用脑”交流研讨会,对友善用脑的先进理念、科学依据、实验操作依据和重要功效有了全新的认识。

友善用脑学习的主要模式是: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课堂上,通过自我领悟、小组交流和多样的活动达到了成功学习的目的。

在这里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单纯的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动脑子想办法创设学习的场景,把握学生听讲的注意力,开发学生大脑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更快地掌握学习的方法。

后期,我校将带领广大教师深人学习理念,在教育局总体框架的指导下及时介人相关研究,结合我校“三个有效性”的研究尽快推广研究成果、应用教学实践。

一、关于友善用脑研究的学习体会1.教育的成功源于对学生的信任。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所有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

作为教育者,要怀揣信任,满怀希望,平等对待,不放过每一个学生。

我们国内的新课程改革也有五六年的时间,新课程要求教学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状态。

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去做,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对于实际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感受是学生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基础。

教师的爱心、责任心对课堂的效益的提高至关重要。

在岔路学校,我们不断提醒教师: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高度,角度决定境界。

2.友善用脑与和谐教育不谋而合。

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理论,我们学校提出“和谐发展,体验成功”的办学理念。

在今天看来不管是新西兰教育家Christine提出的“友善”,还是中国追求的“和谐”社会,在理论上和追求上有着共同点和一致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科学,友善用脑》读书心得“学习”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大课题,特别是孩子在课堂上应该如何学习?更是中国教育直面的一个现实问题。

本书讨论了什么是学习以及教育学与学习学的差异,阐述了人类对大脑的认识过程以及大脑在学习中的基本功能,探讨了在学习科学指导下的友善用脑课堂教学的基本范式和课堂教学基本策略。

友善用脑是新西兰教育家克里斯蒂·沃德应用最新神经学、心理学研究成果,与她一生教育实践相结合,总结和倡导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友善用脑首先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它强调:“所有的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因为每个人都有奇妙独特的大脑,在尊重人的生理、心理规律的同时,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每个人都能轻松快乐的学习。

友善用脑同时也是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这些方法符合人的认知规律,能够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它为实施素质教育、为教师由“主导型”向“指导型”转变,为推进新课改,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每一个学生的心里都有对成功的渴望,都有被他人重视和欣赏的意向,而友善用脑理念恰好切合了学生的心里,友善用脑认为:所有的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学校的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在学习上,如果学生无法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就让教师教会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学习。

“友善用脑”的课堂教学所使用的个性化教学策略和手段,有“音乐、运动、思维导图、冥想、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以自己的方式记忆”等。

我这里每一个策略和手段的作用都不是凭空而来,而是规范的、可操作且有实际效果的方式,它们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在具体的教学中对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发挥巨大的作用,也让学生的大脑能够高效率的运转,高效率的学习。

带学生进入轻松愉快的健脑活动中,并用成功的体验,为学生提供成长的机会精神压力是学习困难的根源。

将课堂压力和由压力引起的学习障碍减少到最小程度是友善用脑的关键。

由于一些学生对教学方法不适应,导致他们表现较差和成绩不理想,这时需要教师采用友善用脑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他们自己和课堂内容之间的联系,允许学生进行适当的个人选择,学生的压力减少了,学习的主动性增加了,也就自然的融入了自觉学习的过程,进入了更轻松、更快的学习。

两级分化的体现总是格外明显,优秀的学生可以完全自主去摸索和探究,并快速找到解决的方法,而问题生则困难重重,上学期对待他们我总是采用强制性
手段,效果并不好。

学习友善用脑之后,我的心胸大度很多,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有闪光点的,也许他们今天是没学好这一项,但是在别的地方也许有非凡的才能也不一定,同时对于问题生的批评,将使学生情绪低落,严重影响思维的开拓。

当老师在课堂上用巧妙的教育方式代替了“错”和“不对”的训斥时,课堂气氛是非常积极的,学生会努力尝试用更好的方法学习探究,克服了恐惧心理的不良影响。

增加了学生自省和向更高成就迈进的机会。

这种把错误看成学习机会的友善用脑方式对学生身心发展真正起到了良性循环的作用。

事实证明面对学生的不良习惯,只有采取适当的方式才能变不利为有利因素,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