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困惑篇一
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

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1. 教育孩子的难题:从理论到实践当你决定当个“超级爸妈”的时候,事情就变得复杂了。
教育孩子这件事儿,听起来容易,实际上就像是手里捏着一只火爆的烟花——一不小心,哗啦一声,什么都没了。
首先,理论上咱们都知道,教育孩子得循序渐进,言传身教。
然而,当你真正面对自己那活泼好动的小家伙时,理论就成了纸上谈兵。
你试图用耐心去对待他们的每一个小错误,但实际上,他们的调皮捣蛋就像是一场永不结束的狂欢。
就比如说,你刚给他们讲完不能随便动别人的东西的道理,结果他们一转身就把你放在桌子上的手机当成了玩具。
你心里不禁想:“难道我的话就像放屁一样,不值一提吗?”2. 父母角色的挑战教育孩子,除了要处理孩子的行为问题,咱们父母自己也得面对挑战。
现在的家长可真不是以前那种只会用“棍棒教育”的人了,我们要学会用现代的教育理念来应对各种问题。
比如,你在孩子面前说“上学要认真”,结果他们就问你:“那为什么你上班的时候总是刷手机?”哎,这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有时候,父母的行为和孩子的表现就像是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你费尽心机试图用身教来影响他们,却发现自己也得不断自我审视和改进。
教育孩子,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也在不断成长,不断挑战自己。
2.1. 管教还是理解?说到管教,真是让人头疼。
以前,父母管教孩子的方式大多是“打骂加训斥”,可是现在的我们,应该更多地用理解和沟通。
可是,真正做到这一点,难度可想而知。
有时候,面对孩子那些看似毫无逻辑的要求,你不仅要挤出时间,还要挤出耐心。
有一天,你听到孩子说:“妈妈,我不想写作业了,我要去和小伙伴们玩。
”你一边忍住想发火的冲动,一边耐心地解释作业的重要性。
可是孩子根本不买账,反而来一句:“那你小时候做作业的时候也一定很开心吧?”此时你可能会感叹,教孩子理解事情真是件心力交瘁的工作。
3. 适度放手的重要性其实,教育孩子有时候就像在高空走钢丝,你要学会在“管”和“放”之间找到平衡。
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困惑和问题

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困惑和问题
一、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困惑
1、孩子的表现总是起伏不定,无法保持一贯性:家长经常给孩子们施加压力,期望他们能够持之以恒、表现出极佳的学习成绩,但孩子的表现却总是起伏不定,很难坚持按照家长的期望。
2、孩子不喜欢学习:很多孩子完全不喜欢学习,可能是因为没有耐心,学习不持久,学习不认真,也可能是他们有兴趣的学科没有选择,或孩子对未来没有一定的计划等等,这让家长很是头痛。
3、孩子抗拒纪律:孩子抗拒父母的话语也是家长的比较大的困惑,尤其是有些孩子总是不听话,不愿意在家里认真学习和做家务,这也是家长们一直都烦心的问题。
二、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问题
1、如何调节自身的情绪:家长们在处理孩子问题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调节自身的情绪,因为孩子们会受到父母的影响,如果家长自身情绪不稳定,就会对孩子的表现产生很大的影响。
2、如何开导孩子:家长们要如何正确开导孩子,使孩子们能够增强学习兴趣,发展责任感和独立性等,这也是家长经常关心的问题。
3、如何做到长期陪伴:一般而言,家长们应该关心孩子在学校及课余的活动,多加陪伴,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帮助他们学习,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但一些家长由于工作等原因,经常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 1 -。
在育儿过程中的困惑案例

在育儿过程中的困惑案例案例一:吃饭像打仗。
我家那小宝贝呀,一到吃饭就跟要上战场似的。
每次把他放在儿童餐椅上,就开始各种折腾。
我辛辛苦苦做了一桌子营养丰富的菜,什么胡萝卜啊、西兰花啊、香喷喷的肉末蒸蛋。
可他呢,眼睛就盯着那点小零食,对饭菜是看都不看一眼。
我拿着小勺子追着他的嘴喂,他的头就像个拨浪鼓一样左摇右晃,还时不时用手把勺子推开,嘴里嘟囔着“不吃,不吃”。
有时候好不容易喂进去一口,他含在嘴里半天不咽下去,就像在嘴里藏宝藏似的。
我就纳闷了,这吃饭怎么就这么难呢?别的小朋友都乖乖吃饭,我家这个怎么就像跟吃饭有仇似的。
案例二:睡觉的持久战。
晚上哄孩子睡觉简直就是一场持久战。
我按照育儿书上说的,给他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拉上窗帘,调暗灯光,还给他讲温馨的睡前故事。
可这小家伙呀,精神头大得很。
眼睛瞪得圆溜溜的,一会儿问我这个,一会儿问我那个,什么“妈妈,月亮为什么跟着我们走呀?”“爸爸今天为什么回来这么晚呢?”我耐着性子回答他,可他越问越兴奋。
讲完故事后,我轻轻拍着他,哼着摇篮曲,结果他在床上翻来覆去,一会儿把被子踢开,一会儿又坐起来,嘴里还念念有词地说要再玩一会儿玩具。
我都困得不行了,他还在那儿折腾,真不知道该怎么才能让他乖乖入睡。
案例三:可怕的两岁叛逆期。
我家孩子刚满两岁,就进入了传说中的叛逆期。
以前还挺听话的,现在可好,什么都要跟我对着干。
我说东,他往西;我让他穿这件衣服,他非要穿那件脏兮兮的小T恤。
有一次,我带他去商场,他看到一个玩具汽车,非要买。
我觉得家里已经有很多类似的玩具了,就跟他说不能买。
这可不得了了,他立马躺在地上打滚,哇哇大哭,周围的人都看着我们,我感觉特别尴尬。
我试图跟他讲道理,可他根本就听不进去,就一个劲儿地哭着喊着要玩具。
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应对这个叛逆的小魔头了,难道就只能顺着他的意思吗?案例四:看电视的战争。
我家孩子对电视那叫一个痴迷啊。
只要一看到电视遥控器,就像看到了宝贝一样,眼睛放光。
教师育儿困惑心得体会范文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
然而,在育儿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许多困惑,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沟通问题在育儿过程中,我发现与家长、学生的沟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却面临着诸多困难。
1. 家长沟通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教育观念、行为方式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
然而,在实际沟通中,我发现很多家长对我的教育理念并不认同,甚至有些家长对我的教学方法产生质疑。
这让我感到很困惑,不知如何与他们达成共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开始主动与家长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同时向他们介绍我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逐渐顺畅,他们对我的教育方式也逐渐接受。
2. 学生沟通与学生的沟通同样重要,但往往更为复杂。
因为学生的年龄、性格、家庭背景等因素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我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我抱有敌意,不愿与我交流。
针对这一问题,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关心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家庭情况等,让他们感受到我的关爱。
(2)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给予他们适当的自由空间。
(3)耐心倾听: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关注他们的需求。
通过以上努力,我与学生的关系逐渐融洽,沟通也变得更加顺畅。
二、教育方法问题在育儿过程中,教育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却面临着诸多困惑。
1. 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很多家长和教师都倾向于应试教育,过分关注学生的成绩。
这种教育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压力过大,忽视他们的全面发展。
面对这一现象,我深感困惑,不知如何引导家长和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开始尝试将素质教育融入到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我还积极与家长沟通,让他们了解素质教育的意义,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努力。
家长在育儿中的困惑

家长在育儿中的困惑
哎呀,养孩子可真是一件让人又爱又愁的事儿啊!就说我家那小调皮蛋吧,从他出生那一刻起,我的生活就彻底变了样。
记得他刚学会走路的时候,那简直就是个小探险家。
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了他的“新大陆”。
有一次,我就转个身的功夫,他就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我赶紧满屋子找啊,一边找一边喊:“宝贝儿,你在哪儿呢?” 找了半天,最后在厨房的角落里发现了他,正拿着一个扫帚玩得不亦乐乎呢。
那脸上的笑容啊,就像发现了什么宝贝似的。
可把我给吓得,这要是不小心磕着碰着可咋办哟。
等他再大一点,上幼儿园了,新的问题又来了。
每天早上送他去幼儿园,那简直就是一场“大战”。
他一会儿说不想去幼儿园,一会儿又说要带这个玩具那个玩具。
我就得耐着性子哄他:“宝贝,幼儿园可好玩了,有好多小朋友一起玩呢。
” 他却不买账,小嘴一撅:“我就不去。
” 没办法,我只能使出各种招数,又是讲故事,又是给小奖励,好不容易才把他送去幼儿园。
到了晚上,辅导他写作业的时候,更是让人头疼。
一个简单的数字“2”,教了他好几遍,他还是写得歪歪扭扭的。
我那个急啊,恨不得自己拿笔帮他写。
可又不能这么做啊,只能一遍又一遍地耐心教他。
这养孩子的过程中,困惑真是一个接着一个。
有时候我都在想,我这当家长的咋就这么难呢?但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那些可爱的瞬间,又觉得一切都值了。
哎,这育儿之路啊,还得继续摸索着走下去。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的困惑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的困惑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虽然都是小问题,但处理不好会影响孩子一生,下面店铺为你整理了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的困惑,希望对你有帮助。
家长教育小孩的十大困惑困惑一【是无条件的爱,还是为爱附加条件?】我们爱孩子不是因为他漂亮,也不是因为他可爱,仅仅因为他是我们的孩子。
正因为如此,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
但是,当看到孩子理所当然地享受爱,甚至无休止地索取爱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无条件的爱”与“无条件的溺爱”的分界在哪里?我们不禁常为爱附加条件:“你乖我才爱你!”、“你考了100分我才爱你!”……困惑二【该不该拿自家孩子与别人家孩子比较?】我也知道比较不好,但是忍不住,不比较孩子能自觉追求上进吗?别人家的孩子有出息,总要激励他不甘落后,不比较怎么激励?其实,我们逃避不了比较:考试就有比较;孩子也跟同学比较谁的球鞋是名牌、谁家的汽车最高档、谁爸爸的官最大……虽然我拿他与别人比,他很不高兴。
比较确很伤人的自尊,但除了比较,我怎样激励他?难道由着他沉沦?困惑三【有不良行为的孩子就是坏孩子吗? 】孩子似乎有点不良行为,如:偷同学的文具、撒谎、打架、逃学等等。
他们是坏孩子吗?怎样转化他们呢?说教已经没用了,打骂也用过了,孩子没有效果。
我们怎样教?困惑四【我看到孩子不吃饭就发愁】现在物质丰富了,孩子吃饭却成了问题。
正常吃饭磨磨蹭蹭,吃饭就像受刑。
不该吃的却兴高采烈,不准吃还偷着自己买来吃。
有人建议孩子吃不下,就不要硬逼他吃。
但不吃营养够吗?好歹逼他吃点,还不至于缺乏营养。
这吃饭怎么成了老大难的问题?困惑五【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孩子不爱学习,将来就没有希望。
为了孩子爱学习,好话说尽、家教请遍、重金择校,但孩子对学习总是无精打采,成绩总是榜上无名,家长怎样让孩子爱上学习呢?困惑六【夫妻之间教养孩子的方法不一致怎么办?】夫妻俩学历都很高,也很重视孩子的教育,只是教育理念和方法各持己见。
书上也说,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夫妻要保持一致,但看到爱人在“毒害”孩子,就忍不住要出手干涉,夫妻俩为教育孩子没少吵架,甚至还闹过离婚。
育儿经验或育儿困惑

育儿经验或育儿困惑俗语说:孩子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我家宝宝已经三岁半多了,现在在我看来是问题比较多,所以我确实担心,现在帮助孩子改掉一些坏毛病,培养好习惯和好心态是否来得及?如何才能快速有效调整?我把我一直以来的育儿困惑和难题求助老师,希望能够帮我制定详尽的解决方案,我也会调动家里一切力量全力、逐步落实,并跟老师及时反馈进度及效果。
案例:舒涵妈妈困惑一:为什么我感觉我家宝宝在家里很强势,在外面不够自信,即使是在幼儿园比较熟悉的环境中依然会羞于表现自己,跟在家里截然不同?我跟我先生的性格都是属于沉静、内敛的,我家宝宝在家里的表现会非常活跃、自由度很高,即使家里来了外人,稍微熟悉后也会很友好,会主动表演节目、并带领客人一起模仿幼儿园的一些行为,角色扮演等游戏,很放松很自然;但是我发现到了外面,她就会变得拘谨和警觉,会一直跟着我,似乎让妈妈领着更有安全感,尤其是见到陌生的男人,她就会低下头(一直对青壮男比较害怕,对女性没问题)很害怕的样子。
在幼儿园的表现也不如在家里放松,一是早上上学跟老师打招呼有些拘谨;二是当众表演会有问题,扭捏,而在家里特别大方;三是当老师制止她做什么事,她就会低下头很委屈不说话了,但是在家,当我说她做什么不对时,她就皱着眉头、有点暴躁跟我对着说,一会说扣我小粘贴,一会又说不跟妈妈好了,强烈表现出她的不满意;四是我希望孩子在幼儿园跟老师有很好的互动,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但我感觉她在幼儿园表现不够积极,不愿意主动接近老师,是不是因为有老师的管理和秩序的要求,不如在家随心所欲,让她很局促呢?如何提高宝宝的自信,不受环境改变的限制,让宝宝内心放松、不焦虑是我很大的问题,也希望老师帮助我们分析,也恳请老师在幼儿园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鼓励。
分析一:舒涵妈妈观察非常仔细。
舒涵有时候确实是这样的。
随着孩子的认知和交往能力的扩展,这种情况会慢慢好转。
重要是家长要及时鼓励孩子所能做到的。
淡化她的弱点。
家长教育孩子的困惑范文

家长教育孩子的困惑范文咱当家长的呀,在教育孩子这事儿上,那真是一肚子苦水和困惑。
就说学习这档子事吧。
你想让孩子好好学习,可这孩子就像是和书本有仇似的。
你在旁边苦口婆心地说:“宝贝儿啊,好好写作业,以后才能有出息呢。
”他呢,眼睛盯着作业本,心思早就跑到外太空去了,要么摆弄着小铅笔,要么就在那抠手指头,半天写不了几个字。
你要是稍微严厉点吧,他就眼泪汪汪的,好像你是个大坏蛋。
你说不管吧,那作业啥时候能写完,学习成绩不得一落千丈啊?这尺度真的太难把握了,就像走钢丝一样,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还有这兴趣爱好的培养。
看着别人家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咱心里也痒痒啊,就想让自己孩子也学点啥。
给他报个钢琴班吧,刚去的时候兴高采烈的,没几天就开始喊累,坐在钢琴凳上就像坐在针毡上一样。
你说这是继续坚持呢,还是尊重他的想法放弃呢?坚持吧,怕孩子心里有抵触,以后更讨厌弹琴了;放弃吧,又觉得这孩子怎么一点毅力都没有,而且这钱也花了,时间也浪费了。
就像你满心欢喜种了一棵小树苗,想让它长成参天大树,结果这小树苗还没长几片叶子就开始耷拉脑袋了。
再说说品德教育。
你在家里千叮万嘱要诚实、有礼貌。
可这孩子一出去,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上次带孩子去亲戚家,看到人家桌上有个小玩具,特别喜欢,二话不说就装进自己口袋了。
亲戚发现了笑着说没事,可咱这脸啊,火辣辣的。
回家就教育他不能随便拿别人东西,他还理直气壮地说:“我就是想玩一下。
”你说这孩子咋就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呢?你和他讲大道理,他就似懂非懂地看着你,也不知道听进去多少。
感觉自己像个唐僧,在那碎碎念,可这“小悟空”根本不把你的话当回事。
在和孩子沟通上也是头疼得很。
有时候觉得自己和孩子之间隔了一堵墙。
你想走进他的小世界,可他就把你拒之门外。
你问他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他就回个“挺好的”,再问就没下文了。
你想和他分享一些自己的经历,想让他从中学点东西,他却一脸不耐烦,觉得你唠叨。
感觉自己就像个热脸贴冷屁股的人,那叫一个挫败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儿困惑
育儿困惑
俗语说:孩子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我家宝宝已经三岁半多了,现在在我看来是问题比较多,所以我确实担心,现在帮助孩子改掉一些坏毛病,培养好习惯和好心态是否来得及?如何才能快速有效调整?我把我一直以来的育儿困惑和难题求助老师,希望能够帮我制定详尽的解决方案,我也会调动家里一切力量全力、逐步落实,并跟老师及时反馈进度及效果。
困惑一:为什么我感觉我家宝宝在家里很强势,在外面不够自信,即使是在幼儿园比较熟悉的环境中依然会羞于表现自己,跟在家里截然不同?
我跟我先生的性格都是属于沉静、内敛的,我家宝宝在家里的表现会非常活跃、自由度很高,即使家里来了外人,稍微熟悉后也会很友好,会主动表演节目、并带领客人一起模仿幼儿园的一些行为,角色扮演等游戏,很放松很自然;但是我发现到了外面,她就会变得拘谨和警觉,会一直跟着我,似乎让妈妈领着更有安全感,尤其是见到陌生的男人,她就会低下头(一直对青壮男比较害怕,对女性没问题)很害怕的样子。
在幼儿园的表现也不如在家里放松,一是早上上学跟老师打招呼有些拘谨;二是当众表演会有问题,扭捏,而在家里特别大方;三是当老师制止她做什么事,她就会低下头很委屈不说话了,但是在家,当我说她做什么不对时,她就皱着眉头、有点暴躁跟我对着说,一会说扣我小粘贴,一会又说不跟妈妈好了,强烈表现出她的不满意;四是我希望孩子在幼儿园跟老师有很好的互动,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但我感觉她在幼儿园表现不够积极,不愿意主动接近老师,是不是因为有老师的管理和秩序的要求,不如在家随心所欲,让她很局促呢?如何提高宝宝的自信,不受环境改变的限制,让宝宝内心放松、不焦虑是我很大的问题,也希望老师帮助我们分析,也恳请老师在幼儿园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鼓励。
困惑二:宝宝的脾气比较大,性格比较急躁,有时会无理取闹,一直哭闹。
这个问题不得不承认,我们做家长的有很大责任,我本人脾气确实有些急,孩子犯错时难免对孩子会有不好的态度,把自己的坏情绪传递给了孩子,有时也训斥孩子,事情过后自己非常后悔,但是孩子现在确实有了这样不好的情况。
我自己一直在有意识地改毛病,想给孩子重新树立正确的榜样,但是确实非常担心,现在这样还来不来得及,如果来得及,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快速调整呢?
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我不想妥协,但是以前的某次,曾经跟孩子妥协过,孩子有了先入为主的意识"妈妈曾经顺从过我",这时候如何才能安抚住孩子,并让她记住呢?我试过严厉地说孩子,但是不管用,也试过温柔地跟她讲道理,也不管用,很纠结。
比如:早起喝牛奶,非得说牛奶没味,但是其实每天都是一样的,就开始在床上打滚,反复说没味没味,让她自己去冲也不去,不让她喝了他就更厉害地打滚来抗议,后来冒出一句"让爷爷冲",然后抱她出去不久也就好了。
困惑三:因为我曾经对她错误的行为作了严厉的批评,可能态度不太好,导致现在她一犯错,我的眼神一变,一叫她的名字,她就意识到我要说他,她反而先发制人,先用严厉的态度说我,很大声地说"妈妈—",意思是"提醒我,你应该好好跟我说话".但是有时候,我的态度已经很好了,根本没严厉地说她,他还是在那不依不饶的说"妈妈你好好说话",我感觉对待批评不能平静的接受,听不得别人的批评,反面的话会很大程度影响她,可是跟年龄这么小的孩子又无法说通,这个时候我就很无奈,左右为难。
困惑四:遇到挫折容易放弃,不能坚持,甚至气急败坏地摔东西,一走了之。
有时宝宝玩玩具拼东西,费了半天劲没弄好,就扔在一边,嘴里还振振有词:"一点也不好玩,再也不玩了",就走开了,有时甚至气急败坏地摔东西。
如何培养孩子的坚持力和意志力呢?
困惑五:如何能克服宝宝把东西随意放嘴里、抠鼻子等生活小毛病呢?还有坚持刷牙的问题?
看似小毛病,但是确实是非常不好的习惯,东西放嘴里难道是口腔敏感期没有过渡好导致的吗,那我现在是让她放嘴里还是不让放呢,有的说法是如果现在仍然阻止,上小学后就会咬铅笔;抠鼻子有时是鼻子不舒服,但是孩子本能的反应就要去抠,如何制止并让她知道是不好的行为呢;刷牙的问题,每天是我家的一个大工程,一提起让她
刷牙,她就抗拒,找出各种理由不刷,以前曾经因为她不愿意配合刷牙,我也说过她,不知道是不是有了阴影,怎么才能让孩子快乐刷牙呢?
张舒涵家长
2014-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