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枪教学训练中易出现的技术问题及纠正方法
浅析投掷标枪的最后用力及易犯错误

浅析投掷标枪的最后用力及易犯错误摘要:在分析和研究掷标枪最后用力技术的基础上,从掷标枪最后用力技术要求的本质出发,将最后用力技术分为5 个阶段:右蹬、左撑、满弓、鞭打、出手。
根据笔者多年对投掷标枪的心得,对标枪投掷最后用力这一技术环节进行简要的技术分析,并提出在最后用力环节中易犯的错误及改进意见。
关键词:右蹬左撑满弓鞭打出手我们可以把完整的标枪投掷技术分成持枪助跑,最后用力及维持身体平衡这三个技术环节。
其中,持枪助跑技术又由预跑技术与投掷步技术组成,而在标枪投掷完整的技术中,最难掌握且对标枪投掷效果影响最大的却是最后用力技术,掷标枪最后用力技术是掷标枪技术的核心,也是掷标枪自下而上用力特点的集中体现。
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
可将最后用力技术分为 5 个阶段。
1 5 个阶段技术划分对于最后用力的开始和结束,现在体育界已基本达成共识:以交叉步右脚着地后,身体顺惯性前移超过支撑点垂直面(左脚尚未落地)。
右脚转入蹬地动作瞬间开始,到器械(标枪)出手时为止。
就最后用力的整个用力过程来看,我们将其分为右蹬,左撑,满弓,鞭打,出手5 个阶段。
1.1 右蹬技术交叉步右脚着地后,身体顺惯性前移,当右髋移过支撑点,右脚开始用力。
对于右脚着地后的工作形式一直是争论的焦点。
右脚着地后的用力形式与右脚的着地形式密切相关,有5 种着地形式下的5 种不同的着地后工作形式。
是基于右脚着地后的主要任务是促使左脚尽快着地,使身体形成最佳发力姿势。
但从最后用力的实质看,右脚的工作形式不仅此一个目的,还应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方面:(1)加快右髋水平速度的回升。
右蹬阶段加快右髋水平速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右髋水平速度是衡量投掷成败的重要指标,是影响投掷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
(2)预先拉长躯干肌群,是掷标枪“鞭打”动作的本质。
要正确的完成“鞭打”动作,技术上就要求一环节加速达到最大值时,参与下一环节运动的肌肉就要同时达到较大限制的快速拉长,(这样才能为下一环节肌肉的收缩蓄积弹性势能和提供最佳初长度。
标枪教学中的不良现象及对策

标枪教学中的不良现象及对策作者:董富秋来源:《体育教学》2013年第02期一、“打飞机”式掷标枪现象:掷出的标枪偏高上仰,形成了人们常说的“打飞机”样式。
原因:引枪时,持枪臂的右手低于肩轴,在转肩和“满弓”时,枪轴与肩轴的夹角太大。
对策:(1)利用饮料瓶(瘦长形的如娃哈哈瓶),里面用水或沙子灌注。
原地练习:两脚前后站立,举瓶后引(强调右手持瓶部位与肩轴平),目视20m处的标志物,用力蹬转、送髋,右臂顺势用力掷出;上两步掷瓶练习:左肩侧对投掷方向,左腿在前,上体稍向后倾斜,举瓶后引于身体右侧后方,右腿蹬地前摆,带动右髋开始第一步,第二步在右脚着地后,左腿积极前迈,以左脚内侧迅速着地,右腿蹬地、转髋成“满弓”右臂顺势用力将饮料瓶从肩上方鞭打掷出。
(2)准备一条长2m的橡皮带,一头固定在肋木或栏杆上,另一头固定在标枪的把手上,右手持枪,成投掷姿势站好(注意固定持枪臂右手合理位置),右腿蹬摆,左腿积极前移并快速插地制动,投掷臂转肩翻肘成“满弓”姿势(如图1,强调转肩和“满弓”时枪轴稍高于头顶,“枪轴”与肩轴之间保持较小的夹角),左臂屈臂摆向身体左下方制动,进行强化练习。
(3)在上面练习的基础上,两人一组持枪原地、两步、四步、全程进行合作学练。
二、“脱节式”掷标枪现象:助跑与最后用力的衔接不好,出现了停顿。
原因:(1)交叉步的第四步太大,左脚支撑着地位置离身体太远。
(2)左脚和右脚在同一延长线上,左脚形成制动力过大阻碍了向前的动作。
(3)交叉步动作不连贯。
对策:(1)利用废矿泉水瓶做标志物,按三、四步中两脚着地合理位置进行摆放(以下交叉步均以四步为例,不包括缓冲步),重复掷枪练习。
(2)采用“标线法”固定落脚位置。
做法是:在投掷区划一条2m长的直线,在线的两侧各标注一个点,两点的距离为70cm(根据学生身高可调整)。
先练原地站位,右脚在后(以右手投掷为例),脚跟贴线,与投掷方向越成90°,左脚在前,位于线的异侧,脚掌内侧紧贴线与投掷方向的夹角成20°,成右弓步持枪,反复做原地练习,定位后再行进间练习。
标枪教学中常见的错误动作、产生原因和纠正方法

★引枪时标枪离身体太远产生原因:肩关节灵活性差、手腕背屈或左臂向左摆动。
★纠正方法:多做发展肩关节柔韧性的专门练习。
多做第三、四步时左臂摆至胸前左肩转对投掷方向的练习。
★第三、四步明显减速。
产生原因:预跑阶段速度过快,增加了投掷步的难度,以致最后用力前,不得不降低第三、四步速度。
第一、二步引枪时上体故意后倾。
第三步(交叉步)右腿抬得过高,向上力量大,第四步左脚落地不及时,影响向前的水平速度。
★纠正方法:调整预跑阶段的速度。
多做慢跑和加速跑中引枪,保持上体正直。
反复练习第三、四步动作,强调动作节奏。
在第三步右脚着地前左腿要积极向前迈出。
★超越器械不充分产生原因:引枪时上体转动不够并前倾,第三步(交叉步)步幅太小。
第四步左脚离地过高。
下肢动作速度慢,上体跟进快,髋关节柔韧性和灵活性差。
★纠正方法:反复练习交叉步动作,要求有较大的步幅。
在跑道上连续做投掷步练习。
强调第四步动作要快。
原地做髋关节左右练习。
★"满弓"动作不充分产生原因:左腿制动和支撑不好。
助跑速度过快,交叉步太小,右腿蹬转送髋不积极。
上体过早向投掷方向移动。
★纠正方法:原地做"满弓"动作。
左脚上前一步后结合做"满弓"动作。
★只用投掷臂的力量掷枪,没有利用下肢和躯干力量。
产生的原因:跑速过快,未能充分做出超越器械的动作,因而下肢和躯干失去用力条件。
不明确用力顺序。
投掷步的第四步太短,左腿未做出强有力支撑。
由于向前的惯性,迫使上体过早前移。
★纠正方法:多采用徒手和持器械的专门练习,如单手投掷实心球、沙袋等,体会用力顺序。
多做上两步、三步掷枪练习。
成投掷前的预备姿势,右臂后伸拉住橡皮筋,反复做最后用力动作。
慢速短距离助跑,接投掷步重点体会超越器械而后掷出标枪。
★最后用力时臀部下坐或收腹产生原因:投掷步的第四步过大,在很大的向前惯性和重力作用下两腿承担不了过大的压力,因而迫使两腿弯曲过大蹬不起来。
标枪技术易出现的错误及改正方法

作者: 刘世华
出版物刊名: 中国体育科技
页码: 12-16页
主题词: 最后用力;运动成绩;标枪运动员;投掷步;短助跑;技术错误;纵轴用力;投掷臂;交叉步;
主要原因
摘要: <正> 在训练和比赛中常常看到不少标枪运动员因技术存在错误而影响其运动成绩的发展和稳定,甚至造成伤害事故。
在我的教学和训练中,为了纠正这些技术错误进行了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现将影响运动成绩较大的不同类型的几个主要错误总结如下:(一)最后二步明显降速产生错误的主要原因:1.预跑段速度过快,因而加大了引枪、超越、投掷前的预备姿势和完成最后用力的难度,运动员为了完成最后用力,不得不被迫降低最后二步的速度。
2.第三步(交叉步)上跳过高,使右腿落地时承担不住那么大的冲力,因而迫使髋、膝、踝关节弯曲过大,延误了向第。
探析掷标枪教学中易错误动作和纠正对策

探析掷标枪教学中易错误动作和纠正对策摘要:在教学中发现,引枪的位置和方向不正确、投掷步的第三、四步减速、动作幅度做的不到位、肩侧出枪、“坐着”投枪、只用臂力掷枪、枪的运行偏离轴线、出手角度过大、以及在投掷过程中弯腰这些问题是学生在投掷标枪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错误动作。
因此,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纠正对策,这对掷标枪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的提高掷标枪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掷标枪;教学;错误动作;纠正对策速度、力量、柔韧性、技术、以及积极心理状态等都是掷标枪这项运动中的关键要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掷标枪的最后结果。
掷标枪本身就是一项直线、快速的动力性全身运动。
所以,对掷标枪者的腿、臀以、腰腹肌力量、肩、以及全身肌肉的整体协调性都是有很高要求的,并且还要有极强的爆发力。
因此,这项运动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是有很大难度的,稍有疏忽就会影响着掷标枪的结果。
所以,在掷标枪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的动作。
因此,本文将对这些错误动作进行积极的探讨,并提出想的建议。
(一)引枪位置、方向问题标枪和身体距离过远、手臂过低等引枪的位置、方向问题是学生在掷标枪时常犯的错误动作。
针对于这个问题,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纠正:一是多做绕肩、压肩、辅助振肩等发展肩关节柔韧性的针对性的动作;二是提高手臂空间感觉,可以做原地踏步或者是慢跑等训练,以加强对引枪动作的体会;三是教师帮助学生把握正确的标枪位置和方面,即学生在进行引枪动作的练习时,由教师在后面辅助学生控制标枪的位置和方向。
(二)投掷步中的问题在学生掷标枪时,往往到了投掷步的第三、四步时速度就会大幅度的减慢,从而导致自己的节奏被破坏。
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因为学生在预跑阶段的速度过快,而导致投掷步的难度加大,所以为了使最后的用力动作能到保障,不得不降低速度。
因此,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纠正这个错误动作:一是通过对预跑阶段速度的调整,来降低投掷步的难度;二是在保证上体正直的前提下,让学生多做慢跑、加速跑中引枪的练习;三是对投掷步中第三、四步动作进行反复训练,加强动作节奏感,保证在第三步右脚着地前,左腿能够向前迈出;四是通过短助跑做投掷步练习,来提升这两步的速度[1]。
浅谈提高标枪训练水平的有效手段及纠正错误的方法

浅谈提高标枪训练水平的有效手段及纠正错误的方法作者:周秀海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07期一、标枪技术标枪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持枪助跑速度。
标枪的飞行距离是由标枪的出手初速度决定的;在各种合成初速度的因素中,主要又分牵连速度与加速度,前者由助跑获得,后者由投掷过程中的鞭打获得。
要提高出手初速度,关键一点就是在助跑阶段将助跑速度的重要作用发挥出来。
可以结合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将助跑速度控制在其原来速度的百分之九十范围内。
(二)衔接技术。
在标枪训练中,衔接是指交叉步右脚在着地的一瞬间直至进入最后一步左脚着地的一瞬间,准备最后用力的运作过程。
通常标枪技术水平越高,最后一步右脚单支撑时的缓冲时间就越少,相应的蹬伸的时间就越少;而标枪技术水平低的运动员则恰好相反。
如果右腿的缓冲时间比较长,则交叉前后的人体重心速度就会出现较大损失,而右腿伸肌则会由于蹬伸时间过短无法充分拉长,减少了蹬地的力量。
如果是右脚着地要注意,为了避免身体速度下降过快或者躯干后倾角过大的现象出现,最后一步最好不要太大,躯干的后倾角最好保持在25°左右,并且尽可能的保持到最后一步左脚落地。
(三)最后用力。
最后用力和衔接技术需要密切配合,其发力时机是在结束交叉步后,人的身体总重心向右腿支点的垂直面移动,从左腿积极向前迈出那一刻开始。
标枪投掷水平高的话,在最后用力时,投掷侧的身体从髋、肩、肘、腕、手直至标枪,每个环节均会遵循由下至上的顺序依次用力,并且根据相应的时间顺序出现速度的峰值,通过每个环节依次进行加速-减速表现出来,根据由下自上的顺序逐渐递加每个环节的峰值速度,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四)适当的出手角度。
如果在投掷标枪时出手角过大,就会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标枪的飞行高度有所提高,而水平速度却有所下降,从而缩短了飞行距离;相反的,假如出手角过小,则飞行高度又不够,标枪呈现低平状态,也会影响到飞行距离。
因此要控制好出手角度,结合运动员的实际水平,通常出手角最好控制在38°左右。
标枪投掷步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竞技与训练标枪投掷步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文/侯云飞摘要:在田径运动中,标枪运动的难度系数比较大,动作要领的复杂程度较高,需要运动员拥有较高的身体素质和投掷步技巧。
投掷步在标枪运动中非常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标枪投掷的成绩。
本文首先分析了标枪投掷步技术,然后提出了标枪投掷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论述了提升标枪投掷步技术教学水平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标枪投掷步;技术教学;存在问题;对策建议标枪是田径中的重要运动之一,它的运动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运动难度系数较高;第二,从开始到结束具有较多的环节;第三,对运动员各方面的素质要求较高。
标枪投掷步技术教学对于普及标枪运动、提升成绩有很大的作用,是标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但是就目前标枪教学情况来看,关于标枪投掷步技术的研究比较少,标枪投掷步教学规范不健全,这些因素导致我国标枪投掷步技术教学的开展存在很多问题,只有全面分析标枪投掷步技术、掌握教学重难点,才能找出标枪投掷步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
一、标枪投掷步技术分析标枪投掷步技术既有周期性特点也有非周期性特点,动作与动作之间具有明显的难度。
行业内普遍间标枪投掷步技术分为四步或者六步,本文则主要分析标枪投掷步技术的四步法。
(一)助跑助跑是标枪投掷步的第一步,助跑指的是最开始运动员手拿标枪进行的水平方向的移动。
助跑的目的是逐渐提高运动员的一定速度,从而提升其动能,为最后的投掷步骤打好基础。
助跑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其完成度与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对动作的掌握程度有很大关系,标枪移动速度随着运动员的移动而不断提高。
助跑的重点主要有两点:第一是运动员要控制好助跑的速度;第二是运动员要控制好助跑加速的节奏。
(二)引枪引枪是标枪投掷步的第二个步骤,运动员助跑结束后人体会超过标枪,引枪步骤应该在这之前完成。
引枪运动需要运动员做好上肢和下肢的协调,因为在引枪过程中,上下肢运动分属于非周期性和周期性运动。
标枪投掷步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 1标枪 投掷 步第 一步
标枪投掷步 中, 第一 步 为 助跑 , 运 动 员持 枪 开 始 水 平 运 动 。 助 跑 步骤 是 为 了使运 动 员获 得水 平 速 度 , 增 加 前进 动 能 , 为投 掷 做 准
3 改善标枪投掷步教学问题的对策分析
在 对 于 标 枪 投 掷 步 教 学 中存 在 问题 的 改 进 上 , 要把 握 好 教学
方 面较 广 , 因 此标 枪 教 学 工作 对 于 标枪 运 动 非 常关 键 。 而标 枪 投 掷 在标 枪 投 掷 步 的 第一 步 中 , 运 动 员在 助跑 时 身 体后 倾 过 早 , 损失 了 步 教 学 在 标 枪 教 学 工 作 中 出 于 重 要 地位 , 是 标 枪 整 体 教 学 的 重 要 投 掷 步的 助 跑 速 度 。 不 能 为后 面 环 节 的速 度 要 求提 供 保 证 , 身体 保
中的 教 学难 点 , 与实 际 情 况相 结 合 , 能 跟 好 的认 清 问 题和 正 确 的 提 出 解决 问 题 的 对 策 。
掷步第三步动作上 , 身体 交 叉 步 动 作 控 制 不 准 确 , 腾空过高 , 超 越 器械 不 规 范 , 导 致 第 三 步动 作不 合 格 。 在第四步中 , 右 腿 作 出 动作
2 01 3年 ( 第 3卷 )第 06期
学校体 育学
标 枪 投 掷 步教 学 存 在 的 问题 及 对 策
唐 照 东 ( 黑龙 江省体 育运动 学校 黑龙 江 哈尔滨 1 5 0 0 0 0 ) 摘 要: 标枪是 一项复 杂的体育运 动 , 要 求运动 员熟练准确 的掌握相 关动作要领 , 作 出相应动作 。 标枪 教 学过程 中, 表情投掷 步教 学是一 个 重要的环 节 , 在教 学 中, 理 解技 术特 点 把 握教 学重点 、 做好 分解和衔 接教 学是做 好标枪投 掷 步教 学的重要要 求 。 本文 对于 标抢投 掷 步教 学工作 中存在 的 问题进 行 了研 究 , 对于解 决对策进 行 了相应的 分析 。 关键 词 : 标枪 投 掷 步 教 学 问题 中图 分 类号 : G8 2 4 . 3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2 0 9 5 —2 8 1 3 ( 2 O l 3 ) 0 2 ( c ) 一0 0 6 0 —0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枪教学训练中易出现的技术问题及纠正方法
标枪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要求很高。
现以常见的五步投掷步为例,对标枪教学训练中易出现的技术问题和纠正方法予以探讨,以供在标枪教学训练中参考。
一、忽视对握枪,持枪动作优缺点的分析
标枪的握法正确与否与整个技术动作过程都有直接关系,然而由于握法不是标枪技术的重要环节,往往被教练员所忽视。
纠正方法:教练员要向运动员介绍、分析各种握、持枪的方法;了解和研究运动员的个人特点,有侧重地向其介绍适合本人特点的最佳握、持枪的方法;运动员要积极实践,选择适合自己的握、持枪方法。
二、助跑无节奏、无弹性、重心起伏太大
助跑是掷标枪技术中时间最长、动作环节最多的动作技术阶段,他直接影响整个动作技术的完成和个人水平的发挥。
助跑目的有:一是人体和器械在最后获得一定的预先速度。
二是为完成引枪和超越器械动作,为最后用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有的运动员为追求速度而忽视助跑的节奏、无弹性、重心起伏太大,影响了助跑的整体效果。
纠正方法:多做20-100米加速跑、计时跑、反应跑;定时跑、匀速跑,用前脚掌着地,增加助跑的弹性。
三、引枪的位置和方向不正确
引枪是投掷步阶段的重要内容,它对助跑速度和最后用力动作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引枪为了加长投掷的用力距离。
引枪要控制好枪,使枪的纵轴与投掷方向一致,枪离身体不能太远、手不能过低,标枪与地面的夹角要适中。
纠正方法:发展肩关节柔韧性和力量性;原地、走步、跑步练习引枪,提高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和手臂空间感;原地或走步引枪,教练员帮助控制标枪的位置和方向;录制引枪动作,运动员观察改进技术。
四、投掷步第三、四步减速
投掷步的主要任务是在不减速的情况下引枪、做好超越器械动作,不间断地过渡到最后用力。
第三、四步减速,破坏了整个动作的节奏和连贯性。
投掷步前四步步长应做到“大—大—中—小”。
纠正方法:不减速短距离助跑做投掷步练习;确定投掷步的落脚点,在不减速的情况下强化练习;降低投掷步动作难度,做第三、四步练习;语音伴奏下做投掷步练习。
五、第四步步幅过大、造成“坐着”投枪
投掷步第四步是助跑过渡到最后用力的衔接步。
最后一步的步长要明显小于第三步,如过大会造成身体重心起伏太大,不能很好地做成“满弓”,影响最后用力技术的效果。
纠正方法:理解最后一步合理步长对完成最后用力动作的意义;确定第四步步长条件下,加快第四步速度;做投掷步第四步时,左腿应快速摆腿,落地。
六、超越器械不充分
充分的超越器械能加长最后用力的工作距离,为最后用力做好有利姿势。
做投掷步时要做到不减速,第三、四步步长明显减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超越器械动作的质量。
做“跳跃
式”的投掷步有利于做好超越器械动作。
纠正方法:在语音提示下,加快投掷步第三、四步的速度;反复练习交叉步动作,加大步幅;加强髋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的练习。
七、“满弓”不充分
“满弓”是最后用力技术的重要技术环节。
在完成投掷步第三、四步后上体转为正对投掷方向,胸、髋前挺,投掷臂尽可能留在体后,整个身体右侧腿、腰、胸、臂的连线向后反张,形成“满弓”姿势,为最后用力创造良好的身体姿势。
纠正方法:原地、慢速做“满弓”练习;持轻器械或借助外力做“满弓”动作,体会肌肉感觉;做桥、正面原地或上步投沙袋、俯卧两头起等练习;加强肩、腰、髋关节的柔韧性和力量性练习。
八、最后用力顺序不合理,主要是手臂用力过早
合理的用力顺序是标枪出手时获得最大速度的保证。
手臂用力过早会破坏最后用力顺序和动作的连贯性,过早加大了手臂的紧张度。
在做好最后用力的开始姿势后,右腿、髋部发力向投掷方向转动,髋牵引肩向前转动,肩带动投掷臂,以上臂带动前臂和手腕转动,把投掷臂翻到右肩后上方,形成“满弓”身体姿势,最后挥臂“鞭打”掷出标枪。
纠正方法:徒手、持枪做准备姿势和最后用力顺序的模仿练习;结合掷铅球和铁饼的最后用力技术,体会、明确最后用力动作过程和动作要点;持较轻或较重器械(如木棒、铁棒)体会最后用力顺序。
九、对左侧支持重视不够
强有力的左侧支撑对投掷项目非常重要。
投掷第四步左腿有力的制动是动量由人体向器械传递的关键。
以左肩到左腿的支撑为右腿蹬地转髋创造了条件,加速了右髋向投掷方向转动,使髋轴超过了肩轴;髋部牵引着肩轴向投掷方向转动,牵引的左臂屈肘向身体下方运动,加速了右肩向投掷转动,从而带动投掷臂向上转动和投掷臂前臂、手腕向上翻转。
纠正方法:投掷第四步做有力的制动练习;明确左侧支撑对最后用力的重要性;原地、短距离助跑徒手或持轻器械做最后用力动作,体会左侧支撑时的肌肉感觉。
十、最后用力不能通过标枪纵轴
标枪技术的关键在最后用力。
做“鞭打”动作时,要使全身的力量通过手臂、手腕和手指作用于标枪的纵轴上,并使标枪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和约35°角飞出。
纠正方法:控制好标枪的方向和角度,做手臂、手腕最后用力的“鞭打”动作;明确引枪和控制标枪的技术要点,原地、慢跑中反复做引枪和控制标枪的练习;不用全力掷标枪,观察、体会标枪的飞行路线和用力的直线性。
十一、不重视运动员的个人技术风格培养
在平时的标枪教学训练中,教练员只注重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训练和技术的传授,而忽视了运动员的个人特点,阻碍了个人技术风格的形成。
因此教学训练要注重个人特点,不再追求所谓的技术模式,要使运动员技术细节上的个性特点得以发挥,达到提高成绩系统各因素的最佳组合,取得最大的技术效益。
纠正方法:全面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专项素质和专项技术水平。
了解、研究运动员的特点,选择最佳的技术组合;加强对运动员的个人技术风格养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