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试验检测报告讲解

合集下载

桥梁结构检测实验报告(3篇)

桥梁结构检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现场检测和室内分析,对某座桥梁的结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了解其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实验内容包括外观检查、无损检测、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以全面掌握桥梁的力学性能和使用状况。

二、实验对象及环境实验对象:某市某桥梁,全长120米,宽20米,单跨结构,主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实验环境:晴朗,风力适中,温度15-25摄氏度。

三、实验方法1. 外观检查- 对桥梁整体外观进行检查,包括桥面、桥墩、桥台、伸缩缝等部位。

- 观察并记录裂缝、剥落、变形、腐蚀等病害。

2. 无损检测- 使用超声波检测技术对桥梁混凝土构件进行无损检测,评估其内部质量。

- 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测桥梁结构温度场,分析其热应力分布。

3. 静载试验- 在桥梁指定位置进行静载试验,加载重量根据桥梁设计荷载确定。

- 测量并记录桥梁在加载过程中的变形、内力、位移等参数。

4. 动载试验- 使用激振器对桥梁进行动载试验,测量其自振频率、阻尼比等动态参数。

- 分析桥梁的动力特性,评估其抗振能力。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观检查- 桥面、桥墩、桥台等部位存在少量裂缝,但未发现严重病害。

- 伸缩缝工作正常,无异常现象。

2. 无损检测- 超声波检测结果显示,桥梁混凝土构件内部质量良好,无较大缺陷。

- 红外热像仪检测结果显示,桥梁结构温度场分布均匀,热应力较小。

3. 静载试验- 静载试验过程中,桥梁变形和内力均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 桥梁整体结构稳定,无异常现象。

4. 动载试验- 动载试验结果显示,桥梁自振频率和阻尼比均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 桥梁抗振能力良好,可满足正常使用需求。

五、结论根据本次实验结果,该桥梁结构健康状况良好,承载能力和安全性满足设计要求。

但仍需注意以下几点:1. 定期对桥梁进行外观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裂缝、剥落等病害。

2. 加强桥梁养护工作,确保桥梁结构长期稳定。

3. 关注桥梁动力特性,防止桥梁发生共振现象。

六、实验总结本次桥梁结构检测实验采用多种检测方法,全面评估了桥梁的结构健康状况。

桥梁质量评估实验报告(3篇)

桥梁质量评估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桥梁建设的快速发展,桥梁质量的保障成为至关重要的议题。

为了提高桥梁质量,确保桥梁安全,本研究采用多种质量评估方法对某座桥梁进行质量评估实验。

本实验旨在验证不同评估方法的有效性,为桥梁质量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桥梁质量评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通过实验验证不同评估方法的有效性;3. 为桥梁质量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桥梁结构图纸、现场检测数据、桥梁质量评估标准等;2. 实验设备:全站仪、水准仪、裂缝测距仪、激光测距仪、传感器等。

四、实验方法1. 数据采集:采用全站仪、水准仪、裂缝测距仪、激光测距仪、传感器等设备,对桥梁结构进行现场检测,获取桥梁的几何尺寸、变形、裂缝、挠度等数据。

2. 质量评估指标:- 几何尺寸:主要检测桥梁的线形、平面位置、高程等指标;- 变形:检测桥梁的挠度、倾斜等指标;- 裂缝:检测裂缝的长度、宽度、深度等指标;- 挠度:检测桥梁在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变化;- 材料性能:检测桥梁结构材料的强度、刚度等指标。

3. 评估方法:- K-means聚类法:根据桥梁监测数据,对桥梁质量进行分类,分析不同类别数据的特点,为桥梁质量评估提供依据;- 层次分析法:将桥梁质量评估指标分解为多个层次,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权重赋值,从而得出桥梁质量综合评分;- 模糊综合评价法:将桥梁质量评估指标进行模糊量化,构建模糊评价模型,对桥梁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K-means聚类法:根据实验数据,将桥梁质量分为三类:优、良、差。

其中,优良类桥梁占比例为60%,较差类桥梁占比例为20%,一般类桥梁占比例为20%。

结果表明,该桥梁整体质量较好,但仍存在部分质量较差的桥梁。

2. 层次分析法: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出桥梁质量评估指标的权重,其中几何尺寸权重为0.25,变形权重为0.30,裂缝权重为0.20,挠度权重为0.15,材料性能权重为0.10。

桥梁检测报告范文

桥梁检测报告范文

桥梁检测报告范文一、背景介绍本次桥梁检测是对座城市内一座长期运行的桥梁进行的全面安全评估。

该桥梁位于市区主要交通要道上,日常承受大量车辆和行人通行。

为确保公众交通安全,防止桥梁结构出现安全隐患,特对该桥梁进行全面检测与评估。

二、检测方法本次检测采用了多种综合性检测方法,包括现场实地观察、非破坏检测技术和结构力学分析。

现场观察主要通过人工目视和摄像设备记录桥梁的整体情况,包括病害、变形、龟裂等。

非破坏检测技术主要包括超声波探伤、雷达检测等,用于评估桥梁各结构部位的材料状况以及隐藏病害。

结构力学分析通过应力-应变理论,采用数学模型对桥梁进行力学分析,评估结构安全性。

三、检测结果1.桥梁外观:经过现场观察,桥梁外观整体完好,未发现明显的损伤或变形。

局部区域存在一些细小的龟裂现象,但对整体结构安全性没有明显影响。

2.结构材料:通过超声波和雷达检测技术,桥梁主要结构材料的状况良好,无明显腐蚀、裂缝和松动现象。

只有少数混凝土构件表层存在微小龟裂,但未对结构强度造成重大威胁。

3.桥梁承重力:结构力学分析结果显示,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桥梁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满足正常车辆和行人通行的需求。

即使在瞬时超载荷载下,也不会对桥梁结构造成破坏。

4.桥梁振动:通过应变力学分析,桥梁在正常情况下,振动幅度较小,不会对通行安全造成明显影响。

四、建议1.日常维护:桥梁管理部门应加强桥梁的日常巡视和维护工作,定期对桥面、桥栏、伸缩缝等进行全面检查,修复细小龟裂和病害,确保桥面平坦、无积水,保障行人和车辆通行安全。

2.强化防腐措施:桥梁结构存在一些混凝土构件表层的微小龟裂,应采取防腐措施,避免进一步侵蚀。

在必要的时候,可采取补强措施,增加结构承载能力。

3.定期检测:为了及时发现潜在的病害和变形,减少事故风险,建议定期对桥梁进行综合性检测。

根据现有情况,初步建议每年进行全面检测一次,并在必要时进行局部加固。

五、结论根据本次桥梁检测结果,该桥梁整体结构安全性较高,能够正常承载车辆和行人通行需求。

桥梁检测报告

桥梁检测报告

桥梁检测报告
从我理解的范围来看,桥梁检测报告是对桥梁结构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估的文件。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桥梁检测报告的大致内容:
一、报告概述:
- 报告目的和背景
- 桥梁基本信息
二、检测方法与过程:
- 检测方法选择与说明
- 检测工具和设备使用情况
- 检测过程描述
三、结构评估:
- 桥梁结构整体评估
- 桥梁各部分(如桥墩、梁、支座等)的评估结果
- 结构材料(如混凝土、钢结构等)的评估结果
四、结构缺陷与损伤描述:
- 检测到的结构缺陷和损伤的详细描述
- 损伤类型(如裂缝、锈蚀等)和程度的评估
- 缺陷对桥梁结构安全性和承载能力的影响评估
五、安全评估与建议:
- 桥梁的结构安全性评估
- 针对检测结果提出的结构修复、维护和加固建议
- 对于严重缺陷的紧急处理建议
六、其他信息:
- 相关照片和图表
- 报告编制人员信息和签字
- 附件及参考文献
需要注意的是,桥梁检测报告的具体内容会根据不同国家、地区和项目而有所差异,以上仅为一个比较一般性的桥梁检测报告的大致内容提供参考。

实际报告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编制。

桥梁结构试验报告

桥梁结构试验报告

桥梁检测与维修加固课程报告报告标题:桥梁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班级:土木1014姓名:胡书平学号:2010118506139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2013年04月17日摘要路桥设施在日常运营中会不可避免的受到周边自然环境和交通荷载的影响,使道桥设施发生不可预见的破坏,所以必须对病害损伤等进行检测,尽早发现潜在隐患,确保路桥设施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本文阐述了道桥无损检测技术的概念和意义,分析了无损检测在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改善建议。

分析混凝土桥梁常见裂缝的危害,并总结混凝土裂缝检测与监测的方法,介绍裂缝的修补及加强技术。

关键词道路桥梁、无损检测技术、应用、混凝土、桥梁、裂缝检测、修补、加固目录第1章道路桥梁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1)1.1无损检测概述 (1)1.2无损检测技术的意义 (1)1.3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与存在的问题 (2)1.4促进与改善道路桥梁无损检测的思路方法对策 (4)第2章混凝土桥梁裂缝的无损检测技术及修补方法 (5)2.1裂缝的危害 (5)2.2裂缝无损检测与检测技术 (6)2.3裂缝修补办法 (8)参考文献 (10)第1章道路桥梁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1.1 无损检测概述近些年,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尤其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迅猛增加,随着路桥设施使用年限的增长,以及交通荷载的增加,路桥病害和损伤的数量越来越多,对旧路旧桥结构行维修加固之前,必须完成对路桥结构现状进行检测与评价,在计算机科学和自动化控制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利用高精度测微技术,快速直观地发现道路桥梁病害隐患及其质量问题,不仅改变了人工检测的落后局面,而且实现了由破损型检测向无损检测技术的转变和从低速度、低精度向高速度、高精度的发展。

无损检测技术,也就是非破坏性检测,是在保证待测物质的状态、化学性质等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对待测物进行有关的内容、性质或成分等物理、化学情报进行检查的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无损检测技术以其快速、直观及可以显示道桥内部状态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在道路桥梁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拱桥检测报告

拱桥检测报告

拱桥检测报告报告编号:2021-GB-001委托单位:xxx市政府检测单位:xxx建筑设计院检测时间:2021年x月x日检测对象:xxx拱桥检测原因:为确保xxx拱桥的安全运行,经xxx市政府委托,本院对该桥进行了全面检测。

一、检测方法本次检测采用了以下方法:1.检查法:通过对桥上各部位进行目视检查、手摸、听声等方式进行检测,排查出明显裂缝、锈蚀、腐蚀、变形等异常情况。

2.探伤法:采用磁粉探伤和超声波探伤等技术方法对桥上主要构件进行非破坏性检测,排查出可能存在的微小裂缝、隐蔽腐蚀等问题。

3.负荷试验:在对桥进行了外观检查和探伤后,对主要构件进行了静荷载试验和动荷载试验,检测出桥面板、梁、墩柱在不同荷载下的承载能力、变形等指标。

二、检测结果经过全面的检测,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桥梁结构完好:经过目视检查和探伤等多种检测方式,没有发现显著的极限状态病害,结构基本完好。

2.伸缩缝状况一般:桥上的伸缩缝存在老化、渗漏、变形等问题,需要及时维修。

3.基础状况良好:墩柱基础良好,无明显沉降、倾斜等问题。

4.承载能力有保障:桥梁在设计荷载下能够正常运行,并在试验荷载下满足设计指标,承载能力有保障。

三、结论经本次检测,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该桥采用的设计方案、施工工艺均符合规范要求,结构安全稳定,可正常运行。

2.伸缩缝需要及时维修,以确保桥面的平稳运行,乘车安全。

3.建议定期对该桥进行全面检测,确保桥梁安全可靠。

四、检测单位xxx建筑设计院联系人:xxx联系电话:xxx联系地址:xxx以上为本次检测结果报告,请委托单位及时采纳建议,对桥梁进行及时的维修和保养。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全力为您提供帮助。

桥梁检测报告

桥梁检测报告

桥梁检测报告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加快,桥梁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桥梁也会面临着老化和损坏的问题,这对交通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为了防范此类风险,准确有效地了解桥梁的结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显得至关重要。

而桥梁检测报告作为评估桥梁健康状况和采取维护措施的依据,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一、桥梁结构及检测原理桥梁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检测工作的专业性与难度。

一般桥梁由桥台、墩台、梁、桥面和扶栏组成,这些部分需要进行不同类型的检测。

工程师在进行桥梁检测时,通常会根据桥梁的年限、设计标准和使用情况等因素,采取不同的检测方法,如目视检查、声波检测、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等。

二、桥梁检测指标及评估桥梁检测报告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对桥梁结构各个方面的评估和指标的测定。

常见的评估指标包括桥面平整度、裂缝评估、锈蚀程度、拱度、承载力评估等。

基于这些指标,工程师可以得出桥梁健康状况的评估结果,以及需要进行的维护和修复工作的建议。

这对相关部门和工程师制定维护计划和预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常见的桥梁问题及处理方法在桥梁的检测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包括裂缝、锈蚀、截面变形等。

这些问题如果未及时处理,将对桥梁的结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威胁到行车和行人的安全。

对于不同类型的问题,工程师会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法和措施,比如针对裂缝问题可以采取填缝、加固等方法,对于锈蚀问题可以进行防腐、修补等处理。

这些措施旨在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确保桥梁的安全可靠。

四、未来桥梁检测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桥梁检测的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革新和改进。

目前,无人机、激光测量和遥感技术等成为新的桥梁检测利器。

无人机可以从空中将桥梁整体的结构状况进行飞行拍摄,通过高清相机和雷达等设备,获取桥梁的详细信息。

激光测量和遥感技术则可以更准确地测量和分析桥梁的结构参数,提供更科学的维护方案。

桥梁检测与试验实验报告

桥梁检测与试验实验报告

《桥梁工程检测技术实验报告》试验一:小钢梁应变、挠度试验一、试验目的通过小钢梁试验,熟悉应变、挠度测试仪器和掌握相应的测试技术。

二、试验内容1.掌握应变计、应变仪和百分表的安装和使用方法。

2.用位移计测量梁的跨中截面在各级荷载下的挠度值,绘制荷载—挠度的关系曲线,验证理论的计算挠度值。

3.用应变计量测梁的纯弯段上、下缘的应变值,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

三、试验梁尺寸及试验方法1. 受弯试验梁尺寸见图1。

图1 受弯试验梁尺寸 (尺寸单位:mm)2. 实验设备①小钢梁与法码②磁性表架与大行程百分表③电阻应变片、数据采集仪DH3818④钢尺、铅笔等3. 实验方法①一个班(40人左右)可分四组,每组10人左右的规模方式进行。

②试验在试验台座上进行,用法码和支撑系统组合成加载系统,进行两点加载,加载位置a、b由各小组自己确定。

③通过数据采集仪对荷载、应变和挠度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用百分表量测挠度。

4.试验步骤①根据自己选定的a、b,安装加载系统,计算各级荷载下理论的变形和应变值。

②正确连接应变片与应变仪,安装百分表。

③进行仪器调试,调试好后正式进行试验。

④未加荷载前读出应变计、位移计。

⑤试验分四级加载,每次加荷维持3~5分钟后,再读取应变仪和位移计的各级读数。

⑥最后进行卸载,读取最终读数。

⑦整理试验器材,处理数据结果,完成试验报告。

四、试验资料整理1.材料力学性能、荷载分级及实测数据(1) R235钢材弹性模量= 52.110⨯MPa选定85,640a mmb mm==(2)实测数据汇总表2.绘制实测及理论荷载—挠度曲线(实测值与理论值在同一坐标系下反映)答:计算实验数据,各级荷载下的实测及理论挠度见下表(卸载后回零不计入表格中):注:理论挠度12()23a b bab FEIω+=+,其中420101666.67()12I mm⨯==。

由此绘制实测及理论荷载—挠度曲线如下:3.绘制实测及理论荷载—应变曲线图(实测值与理论值在同一坐标系下反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东明黄河公路检测报告第七分册(横、纵、竖向体内预应力钢束灌浆饱满程度检测)(加固体外预应力的有效预应力检测)(加固粘贴碳纤维的老化现状检测)(加固粘贴钢板的老化现状检测)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二0一0年三月一、山东省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与评价总报告二、山东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报告第一分册——主桥箱梁腹板裂缝检查三、山东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报告第二分册——主桥箱梁横隔板裂缝检查四、山东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报告第三分册——主桥桥面系及支座等病害检查与主桥桥墩及基础裂缝检查五、山东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报告第四分册——引桥桥T梁及横隔板病害检查六、山东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报告第五分册——引桥桥面系及支座等病害检查与引桥桥墩及基础病害检查七、山东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报告第六分册——主桥特殊检查、引桥特殊检查与水质分析八、山东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报告第七分册——横、纵、竖向体内预应力钢束灌浆饱满程度检测、加固体外预应力的有效预应力检测、加固粘贴碳纤维的老化现状检测、加固粘贴钢板的老化现状检测九、山东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报告第八分册——结构检算山东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报告———横、纵、竖向体内预应力钢束灌浆饱满程度检测1 检测方法 (1)2 结果判定方法 (1)3 检测结果 (1)山东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报告———加固体外预应力的有效预应力检测1工程概况 (3)2试验目的 (3)3 试验方法 (3)4 试验结果 (4)山东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报告———加固粘贴碳纤维的老化现状检测1 检测方法 (8)2 检测结果判定标准 (8)3、检测结果 (9)山东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报告———加固粘贴钢板的老化现状检测1 检测方法 (10)2 检测结果判定标准 (10)3、检测结果 (11)山东东明黄河公路检测报告第七分册(横、纵、竖向体内预应力钢束灌浆饱满程度检测)(加固体外预应力的有效预应力检测)(加固粘贴碳纤维的老化现状检测)(加固粘贴钢板的老化现状检测)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二0一0年三月山东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报告——横、纵、竖向体内预应力钢束灌浆饱满程度检测1 检测方法采用现场打钻扩孔判断法,先对预应力钢筋进行准确的定位,然后在定位好的位置上打孔,并根据打孔情况来判断灌浆状况。

2 结果判定方法当电锤钻头打到预应力钢筋侧面是,如果管道没有灌浆,会出现夹钻头的感觉;如果波纹管内没有灌浆,电锤打破波纹管时,会有突然进入一段的感觉;当波纹管内没有压水泥浆时,用手握住桥面的钢筋,当电锤打到钢筋时会感到明显的振动。

3 检测结果首先采用K2高精度雷达对检测部位进行预应力钢筋扫描定位,图1中十字叉处即为纵向预应力钢筋位置,然后对照部位和探明的深度进行钻孔(如图2),根据电锤打破波纹管的状况来判断波纹管的灌浆状况,详细检测部位及检测结果见表1。

图1 第64跨顶板雷达扫描图图2 第64跨顶板钻孔图图3 雷达现场扫描照片图4 现场钻孔照片位置测定部位预应力方向饱满程度第58跨顶板纵向预应力饱满上游腹板纵向预应力饱满下游腹板竖向预应力饱满第59跨顶板横向预应力饱满下游倒角纵向预应力饱满下游1号下齿板纵向预应力饱满第61跨下游侧1号上齿板纵向预应力饱满下游侧4号上齿板纵向预应力饱满下游1号下齿板纵向预应力饱满上游腹板竖向预应力饱满上游倒角纵向预应力饱满顶板横向预应力饱满第63跨上游腹板竖向预应力饱满上游倒角纵向预应力饱满顶板横向预应力饱满第64跨上游腹板竖向预应力饱满下游4号上齿板纵向预应力饱满上游4号上齿板纵向预应力饱满下游倒角纵向预应力饱满第65跨上游4号上齿板纵向预应力饱满下游4号上齿板纵向预应力饱满根据现场检测及评定结果,所测预应力钢筋波纹管灌浆度均饱满。

山东东明黄河公路检测报告第七分册(横、纵、竖向体内预应力钢束灌浆饱满程度检测)(加固体外预应力的有效预应力检测)(加固粘贴碳纤维的老化现状检测)(加固粘贴钢板的老化现状检测)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二0一0年三月山东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报告——加固体外预应力的有效预应力检测1工程概况在本桥加固工程中,所设置的体外预应力是底板束。

主要用于改善箱梁下缘的应力状况,每跨各设20束,采用φj15.24的无粘结镀锌钢绞线。

钢束的张拉控制应力采用标准强度的70%,张拉力为1276kN 。

各跨体外束通过在新增设的横隔板和齿板上锚固,用横隔板预留孔和限位装置固定钢束的位置及走向。

体外束采用5层防护的索体,主要包括钢绞线镀锌、钢绞线表面油脂、钢绞线PE 套、钢束HDPE 套以及套内灌注的防腐油脂。

2试验目的通过测定体外预应力索的实际拉力,确定索内有效预应力的降低程度,对桥梁状况评定提供依据。

3 试验方法本次索力测试采用动测法,动测法是最近进行研究的一种索力测试方法,我所依所西部课题开展了相关的试验研究,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测试方便,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

动测法测试时,采用专用的索力测试仪器,将加速度计固定在拉索上,以测定索的横向振动;加速度计将拉索的随机振动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电信号经放大后送至动态信号采集系统进行采样并储存;最后根据采集的振动频率推算索力。

本次索力计算不考虑预应力索垂度影响,且假定索两端为铰接,不考虑拉索刚度影响,索力计算公式为:222224l EI n n f ml F n π-⎪⎭⎫ ⎝⎛=其中:F 为索内拉力,假定沿索均匀分布,并不随时间而变化;m 为索单位长度的质量;l为拉索的自由或挠曲长度;f为索的第n阶自振频率;nn为索自振频率的阶数(即拉索长度内的半波个数)。

图3-1 索力测试照片4 试验结果本次采用动测法对东明黄河公路大桥加固体外束按10%的比例进行抽检,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传感器布置在横隔板之间或横隔板与限位装置之间,拉索布置及编号情况见图4-1。

图4-1 体外索布置示意图本次检测索力首先通过外观情况确定待检索,在每跨抽取2根以上拉索进行测试,同一拉索选取多个测试部位进行,最后选取一个测试索力值与设计索力对比,可得出索力偏差。

经检测,索力偏差最严重的索有2根,需进行索力补张拉,为64跨9号索、65跨5号,索力偏差为36.87%、60.23%;其余测试索力偏差均小于25%。

索力测试结果见表4-1~表4-8,测试波形及频谱图见图1、图2。

索力测试结果汇总表表4-159跨体外索索力测试结果表表4-260跨体外索索力测试结果表表4-361跨体外索索力测试结果表表4-462跨体外索索力测试结果表表4-563跨体外索索力测试结果表表4-663'-49'15.87 1165.9864跨体外索索力测试结果表表4-7序号测试位置拉索编号实测频率值(Hz) 实测索力(KN)12-3912.45 471.4723-3'911.72 405.6833'-4911.72 417.5644-4'911.56 420.0454'-5915.14 805.6061-1'8'26.37 1090.3271'-28'23.44 1019.1082-38'19.53 1126.5165跨体外索索力测试结果表表4-8序号测试位置拉索编号实测频率值(Hz) 实测索力(KN)11-1'1022.71 793.5521'-2109.04 780.5533-3'1017.58 740.6745-61018.31 1001.4956'-71023.19 845.8562-3720.51 1256.6175-6720.02 1232.8483-3'511.48 307.6393'-4510.50 501.15104-4'514.65 507.52114'-5510.50 404.11图1 典型测试波形图图 2 典型频谱图山东东明黄河公路检测报告第七分册(横、纵、竖向体内预应力钢束灌浆饱满程度检测)(加固体外预应力的有效预应力检测)(加固粘贴碳纤维的老化现状检测)(加固粘贴钢板的老化现状检测)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二0一0年三月山东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报告——加固粘贴碳纤维的老化现状检测1 检测方法采用HCJM-5型碳纤维粘结强度检测仪测出试样破坏时的荷载值,根据荷载值计算出碳纤维的正拉粘结强度,根据规范评定碳纤维的工作性。

2 检测结果判定标准(1)计算方法:正拉粘结强度计算公式f=P/Af —正拉粘结强度,MPa;P —试样破坏时的荷载值,N;A —钢标准块的粘结面面积,mm²。

(2)破坏形式:①混凝土破坏:混凝土试块破坏,以A f表示。

②层间破坏:树脂与混凝土间复合图层界面破坏以B f表示。

③碳纤维片材破坏:碳纤维片材内部破坏,以C f表示。

④粘结失效:碳纤维片材与钢标准块之间破坏,以D f表示。

(3)判定依据:①破坏形式为A f时,施工质量判定为合格;②破坏形式为B f、C f、D f时,如满足每组试样的正拉粘结强度试验平均值不小于2.5MPa,且其中单个试样的正拉粘结强度最小值不小于2.25MPa的要求,施工质量判定为合格;③破坏形式为B f、C f,如不能满足每组试样的正拉粘结强度试验平均值不小于2.5MPa。

且其中单个试样的正拉粘结强度最小值不小于2.25MPa的要求,施工质量判定为不合格,或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加大样本数量重新检验;④破坏形式为D f时,如不能满足每组试样的正拉粘结强度试验平均值不小于2.5MPa,且其中单个试样的正拉粘结强度最小值不小于2.25MPa的要求,应重新制备试样和检验。

3、检测结果根据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果技术规程,第一个试块破坏形式为Bf,且正拉粘结强度大于2.25MPa,第二、三个试块破坏形式为Df,且且正拉粘结强度大于2.25MPa,故评定结果为合格。

跨数正拉粘结强度f正拉粘结强度平均值破坏形式评定结果第61跨1 2.513.64B f合格2 3.29D f3 5.11D f图1 标准块粘结固定照片图2 标准块装载拉拔仪照片图3 碳纤维被拔掉后照片图4 现场拉拔试验检测照片山东东明黄河公路检测报告第七分册(横、纵、竖向体内预应力钢束灌浆饱满程度检测)(加固体外预应力的有效预应力检测)(加固粘贴碳纤维的老化现状检测)(加固粘贴钢板的老化现状检测)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二0一0年三月山东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报告——加固粘贴钢板的老化现状检测1 检测方法采用HCJM-5型碳纤维粘结强度检测仪测出试样破坏时的荷载值,根据荷载值计算出钢板的正拉粘结强度,根据规范评定粘贴钢板的工作性。

2 检测结果判定标准(1)检测标准:混凝土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06)(2)计算方法:正拉粘结强度计算公式f=P/Af —正拉粘结强度,MPa;P —试样破坏时的荷载值,N;A —钢标准块的粘结面面积,mm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