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管理专业术语-T系列
精益生产知识点

5.加工的Muda。
• Waiting • Manual Touches
6.等待的Muda。
7.搬运的Muda。
消除浪费 持续改善
Tenants of Single Piece Flow
Do Not Make Defects Do Not Pass Along Defects Do Not Accept Defects
Example: 我们正常工作时间为:=5days/week*8h/day*60m/h*60s/m=144000s/w 客户需求:=1000pcs/w 则:takt time=144000/1000=144s/pcs TT是TAKT Time,原本是由音槳上所引用過來的一個概念。 TAKT是德文,它的原意就是節拍的意思,是指在交響樂的演奏過程 中,要將整個樂團導向一個合諧、順暢的結果,變成一個Flow的呈現 。 所以在Lean的想法中,TAKT Time指的就是節拍時間,以客戶的需求 來趨動整個生產線的節奏,達到一個暢流式(Flow)生產的做法。 而最完美的境界是希望能達到One-Piece Flow (單件流)的工作方式。
系数)*(1+宽放),即生产节拍. 2) T.T根据是客户定单而定的节拍时间:T.T=每日的运转时间(定时)/客
户每日需求生产量(由生产计划分解),即客户需求节拍. 2.针对问题:周期时间可分为产品生产周期和单工位作业周期. 1)生产线的节拍时间为8S,周期时间是7+8+7=22S(产品生产周期). 2)生产线的节拍时间为8S,工位作业周期=工位标准工时. 3.了解C.T和T.T的意义在于: 1)当C.T>T.T时,说明生产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应进行改善(或加人),降低
精益生产常用工具术语

精益生产常用工具术语1、丰田生产方式(TPS)对于丰田生产方式(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加以剖析,首先是丰田制造方法。
就是在生产现场建立流水作业线。
它不象过去那样,把车床和车床、铣床和铣床,都集中在一起,而是按照工艺程序,把车床、铣床、钻床等一台一台地布置起来。
按照这种排列,从过去一人管一台过渡到“一人管多台”,准确起说是“一人管数道工序”,以提高生产效率。
第二是看板方式,它是为了做到“丰田式制造方法”的非常及时生产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为了在需要的时候只得到需要的数量和需要的物品,“看板”作为取件指令和搬运指令以及在生产时的作业信息而有效地发挥作用。
2、准时化(JIT)如果能做到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数量取得需要的物品,就能够消除生产现场中的无效劳动和浪费、生产不均衡化的状态以及管理不到位的现象,从而提高效率。
它是丰田汽车工业公司的创业人丰田喜一郎创造的。
他的继承者发展了这种思想,总结成为生产体系。
不仅是适时,而且要适量,这是关键的关键。
“准时化”(JIT,Just In Time)和下述的“自动化”思想构成了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
3、自动化(Jidoka)在丰田生产方式中,始终强调必须是带人字旁的“自动化”。
所谓自动化,是将人的智慧赋予机器的意思。
“自动化”这种思想的发端是从丰田公司开山鼻祖--- 丰田佐吉的自动纺织机开始的。
丰田式自动纺织机在经纱断了或纬纱没有了的时候,机器立即停车,也就是装有使机器能判断工作状态好坏的装置。
丰田公司,不仅把这种想法用于机器,而且也扩大到流水线上的操作者。
这就是说,如果发生异常,操作者可以把整个流水线停车。
自动化的优点是,能够防止生产次品,制止过量制造。
此外,还能自动控制生产现场发生的异常现象。
4、目视化管理(VC)在“自动化”(VC,Visual Control)的含义中,包含有这样一种意思,即如果发生异常现象,生产线和机床就立即停车。
TPS 精益生产用语及解释

後工程引取りジャストインタイム生産をするための3つの基本原則の1つであり、後工程が必要なときに、必要なものを必要なだけ前工程から引取ってくることをいう。
(⇒後補充生産:3頁)后工程拿取方式为了进行JIT生产所要遵循的3个基本原则之一、当后工程需要时、在必要的时候只从前工程拿取必要的东西的方法.称为后工程拿取方式.(⇒后补充生産:3页)後補充(生産)前工程が、最小限のその工程の完成品在庫(店)をもち、後工程に引取られた分だけ、種類毎に造って補充する方法をいう。
(⇒後工程引取り:1頁)后补充(生产)前工程,只保持其工程的最小限度的完成品在库、只提供后工程所需要的部分、逐个品种的制造并进行补充的方法.叫做后补充.(⇒后工程拿取:1頁)アンドン関係者へのアクションを促すための情報の窓で、現時点の異常場所を一目で判断できるようにした電光表示盤である。
異常表示のほかに、作業の指示(品質チェック、刃具交換、部品運搬など)、進度表示をするものもある。
(⇒目で見る管理:155頁)信号灯是催促相关者采取行动的情报窗口,一看就能够判断出现在有异常发生之场所的电光表示板.除异常之外、也有用来表示作业指示(品质确认、更换刀具、部品搬运等) 、作业进度的.(⇒目视管理:155頁)一個流し(生産)工程順に一個又は、一台ずつ加工・組み付けをし、一個ずつ次工程に流すやり方をいう。
(⇒工程の流れ化:39頁)一个流程(生产)工程的顺序是逐个或逐台地进行加工或组装、并一个一个地流给下一个工程的做法叫作一个流程.(⇒工程的流程化:39页)内段取り段取り替え作業のうち、ラインや機械整備の運転を止めなければできない型・刃具・そして治具類の交換などの作業をいう。
(⇔ 外段取り:77頁)(⇒ 段取り替え時間:89頁) 内段取在段取更换作业中,如果不停止生产线及机器设备的运转就无法进行模型 刀具以及治具类交换等的作业称为内段取.(⇔ 外段取:77页)(⇒ 段取更换时间:89页)AB 制御工程間あるいは工程内の標準手持ち量が、常に一定量に保持されるように、各搬送機の、動いてもよい条件及び、工程から製品を搬出できる条件を、2個所(A 点、B 点)の製品の有無により制御する仕組みをいう。
精益生产五大指标

5、 DTD:Dock to Dock有效生产周期
• 定义:指从原材料到发运 产品之间的总运转时间间 隔;用于测量原材料转化 成成品发运的速度,也就 是通过工厂的速度,而不 是加工工艺的速度。
Ó ¶ Ð Á È µ ò º
1、BTS:Build To Schedule生产计划完成率
定义:BTS是在指定的生产日按照正确的生产 顺序完成生产计划的比例情况。 是三个(总的数量是否满足符合性、品种是否 满足符合性、顺序是否满足符合性)不同的计 算值的乘积;
作用:用来显示工厂、生产线 以正确顺序、在正确时间、产出 正确产品的执行程度 。
每天客户需求数量
例子:
节拍时间 = (60 x 17.0) - ((15+15+30+20)x2) 258 件 860 分钟 x 60 秒/分 258 件 = = 860 分钟 258 件
ABC 装配线 节拍时间
=
200 秒/件
争取使每一工位每3分20秒生产一件合格品
需要多少操作工?
• The number of operator is calculated by dividing the sum of the operator work ( value added + non value added )by the Module Takt Time • 操作工的数量等于总的单件产品的人工工 作量除以单条生产线之节拍时间
精益生产五大指标
1、BTS:Build To Schedule 生产计划完成率 2、FTT:First Time Through 首次通过率 (一次交验合格率) 3、OEE: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 设备综合利用率 4、TT:TAKT Time 节拍时间 5、DTD:Dock to Dock 有效生产周期
精益生产术语汇总

Product ion Analysi s Board (生产分 析 通常板是) 一块置 于生产 工序旁 边的白 板,用 来显示 实际操 作与计 划的对 比 图。例是 一个工 序计划 和实际 产量的 对比。 当实际 产量与 计划不 符时, 问题与 发现的 原因都 记录下 来。
生产分 析板是 一个重 要的可 视化管 理工 具,特 别对那 些刚开 始走向 精益转 化的公 司。然 而,更 重要的 是,生 产分析 板是一 个发现 问题和 解决问 题的工 具,而 不是用 来安排 生产的 工具。 生 参产见分: Plan, Do, Check, Act(计 划,实 施,检 查,行 动)
参见: Heijunk a(均衡 化), Heijunk a Box (生产 均衡 柜), JustIn-Time (及时 生产), PullProduct ion(拉 动生 产), Superma rket (库存
Kaizen Worksho p (改善 研 一系习列会) 的改进 活动, 通常持 续5天, 由一个 小组发 起并实 施 一。个常 见的例 子是在 一周内 创造一 个连续 流工作 单元。 为了实 现这个 目标, 一个持 续改善 小组— —包括 专家、 顾问、 操作 员,以 及生产 线经理 ——进 行分析 、实施 、测 试,以 及在新 的单元
Superma rket Pull System (库存超 市拉动 系 这是统最) 基本、 使用最 广泛的 类型, 有时也 称为“ 填补 ”,或 “a型” 拉动系 统。在 库存超 市拉动 系统 中,每 个工序 都有一 个库存 超市— —来存 放它制 造的产 品。每 个工序 只需要 补足从 它的库
由于每 个工序 都要负 责补充 自己的 库存超 市,因 此每天 工作现 场的管 理就相 对变得 简单起 来,而 且改进 的机会 也就更 明显了 。各个 工序间 库存超 市有一 个缺 点,那 就是每 个工序 必须承 担它所
精益术语 TPS

精益术语 TPSA3报告一种由丰田公司开创的方法,通常用图形把问题、分析、改正措施、以及执行计划囊括在一张大的(A3)纸上。
在丰田公司,A3报告已经成为一个标准方法,用来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状态报告,以及绘制价值流图。
国际通用的A3纸是指宽 297毫米,长 420毫米的纸张。
美国最接近这个尺寸大小的纸张是11′x17′帐页纸。
Andon (信号灯)一个可视化的管理工具,让人们一眼就能够看出工作的运转状况,并且在任何有异常状况时发出信号。
Andon可以用来指示生产状态(例如,哪一台机器在运转),异常情况(例如,机器停机,出现质量问题,工装故障,操作员的延误,以及材料短缺等),以及需要采取的措施,如换模等。
此外,Andon同样也可以通过计划与实际产量的比值来反映生产状态。
典型的Andon(日语中的“灯”的意思)是一个置于高处的信号板,信号板上有多行对应工位或机器的灯。
当传感器探测到机器出现故障时,就会自动启动相应的灯;或是当工人发现机器故障时,可以通过“灯绳”或按钮来启动信号灯。
这些灯号可以让现场负责人迅速作出反应。
另外一种典型的Andon是在机器上方的有色灯,用红色来表示出现问题,或是用绿色表示正常运转。
Cell (生产单元)制造产品的各个工位之间,紧密连接近似于连续流。
在生产单元里,无论是一次生产一件还是一小批,都通过完整的加工步骤来保持连续流。
U型(如下图所示)单元非常普遍,因为它把走动距离减小到最少,而且操作员可以对工作任务进行不同的组合。
这是精益生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U型单元里的操作员人数可以随着需求而改变。
在某些情况下,U型单元还可能安排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工序,都由同一个操作员完成,这对于保持工作节奏与平顺流动是非常有帮助的。
很多公司都交换使用“Cell”和“Line”这两个术语。
Cycle Time (周期时间)指的是制造一件产品需要的时间,通常由观察得出。
这个时间等于操作时间加上必要的准备、装载,及卸载的时间之和。
精益生产管理中的常见术语(五)

精益生产管理中的常见术语(五)建议系统(SuggestionSystem):在日本,建议系统是个人主导的改善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建议系统规划是公司的一项战略规划,其设计要经过周密的筹划、实施和沟通。
同时,还要审慎地关注高层管理者的反应,开发出一套反馈与奖励系统。
日本式的建议系统强调提高士气,重视员工参与的价值,而不像美国式系统那样过分强调经济回报和金钱奖励。
(日本建议系统的使用规模可以由每年提交的建议总数反映出来。
1985年,在日本公司中,松下公司员工提出的建议数量最多,总数超过600万!)全面生产维护(TotalProductiveMaintenance):全面生产维护(TPM)的目的是在设备全生命周期内使其效益最大化。
TPM涉及各个部门所有层级上的每个人。
它鼓励人们结成小组,通过小组活动进行工厂维护,这其中包括以下基本元素:维护系统开发、基本的内务教育、解决问题的技能、实现零突破的活动。
高层管理者必须设计一套系统,使得它能发现每一个人在全面生产维护中的能力和责任并予以奖励。
全面质量控制(TotalQualityControl):在覆盖所有人的有组织的改善活动中,管理者和员工联合起来齐心合力,在各个层级改进绩效。
改进绩效的直接用意就是实现跨职能目标,如质量、成本、进度安排、人力发展以及新产品的开发。
全面质量控制(TQC)认为这些活动最终会带来顾客满意度的提升。
劳工大学(UniversityofLabor):日本生产力中心设立的一个项目,旨在教育工会的领导者掌握合理的业务管理理念,从而使他们能更好地与资方谈判。
可视化管理(VisibleManagement):以一种清晰直观的方法为一项工作包含的各个元素提供相关信息和指导说明,以便工人们能将生产效率最大化(看板系统就是该技巧的典型例子)。
准缺陷(Warusa-kagen):全面质量控制中指算不上是问题,但也不十分正确的事情。
这种情况若置之不管,有可能会发展成严重的问题。
精益生产系列(生产线平衡改善LOB,TT,CT解析)48页

顺
① 实施Time Study.
序
-.经过现场负责人的同意后委托测定当天的工作时间 / 实际运转时间 /生产量 / 作业人员变动事项等正确数据.
-.测定者全员明确地测定开始点和终结点.
② 依单位作业填写Time Study测定用纸.
非运转 损失
能力运转 损失
时
间
运
能
转
力
率
运
转
率
运转损失
编排 损失 执行 损失
精密 作业 时间
成果Tact Time 能力Tact Time
Neck Time Cycle Time 精密时间
流失(消失) 能力
活
改善
动
范围
低效
工 作
纯粹的
- 129 -
制造技术实物教育
Ⅴ.改善LOB(生产线平衡)
3) Time Study 测定顺序
3.改善活动展开方法
- 124 -
制造技术实物教育
Ⅴ.改善LOB(生产线平衡)
1.Time Study 分析法
1)词汇解说
根据使用目的采用多种形式的使用Stop watch测定并分析作业者和设备作业量 处理时间方法.
种类
TACT TIME (T/T)
CYCLE TIME (C/T)
定义
制造一个单位数量的物品所需要的周期时间.
目的二.用做设定标准时间所需要资料.
通过作业者的观察, 用Stop Watch测定作业需要时间, 对所测定的作业时间评比顺序(Rating), 并用精密时间 算出结果值后, 考虑一定的盈余率, 用于设定标准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益管理专业术语-T系列
1.TotalProductiveMaintenance(TPM,全面生产维护)
最早由日本丰田集团的Denso所倡导的,确保生产过程中,每一台机器都能够完成任务的一系列方法。
这种方法从三个角度来理解“全面”:第一,需要所有员工的全面参与,不仅仅是维护人员,还包括生产线经理,制造工程师,质量专家,以及操作员等;第二,要通过消除六种浪费来追求总生产率。
这六种浪费包括:失效,调整,停工,减慢的运转速率,废料,以及返工;第三,这个方法强调的是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
TPM要求操作员定期维护,并做预防维护,同时实施改进项目。
例如,操作员定期进行诸如润滑,清洁,以及设备检查等方面的维护。
2.TaktTime(节拍时间)
可用的生产时间除以顾客需求量。
例如一个机械厂每天运转480分钟,顾客每天的需求为240件产品,那么节拍时间就是两分钟。
类似的,如果顾客每个月需要两件产品,那么节拍时间就是两周。
使用节拍时间的,目的在于把生产与需求相匹配。
它提供了精益生产系统的“心跳节奏”。
节拍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德国飞机制造工业中使用的一个生产管理工具。
(Takt是一个德语词汇,表示像音乐节拍器那样准确的间隔时间),指的是把飞机移动到下一个生产位置的时间间隔。
这个概念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丰田公司被广泛应用,并于60年代晚期推广到丰田公司所有的供应商。
丰田公司通常每个月评审一次节拍时间,每10天进行一次调整检查。
3.ToyotaProductionSystem(丰田生产系统)
由丰田汽车公司开发的,通过消除浪费来获得最好质量,最低成本,和最短交货期的生产系统。
TPS由准时化生产(Just-In-Time)和自动化(Jidoka)这两大支柱组成,并且常用图例中的“房屋”来加以解释。
TPS的维护和改进是通过遵循PDCA的科学方法,并且反复的进行标准化操作和改善而实现的。
TPS的开发要归功于TaiichiOhno——丰田公司在二战后期的生产主管。
,Ohno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把对TPS的开发,从机械加工推广到了整个丰田公司,并且于60年代到70年代,更推广到所有供应商。
在日本以外,TPS的广泛传播最早始于1984年设在加利福尼亚的丰田—通用合资汽车公司——NUMMI。
JIT和Jidoka的提出都源于战前时期。
丰田集团的创始人SakichiToyoda,于20世纪早期,通过在自动织布机上安装能够在任何纺线断掉的时候自动停机的装置,发明了Jidoka这个概
念。
这不仅改善了质量,并且使得工人能够解放出来,去多做一些增值的工作,而不只是为了避免守在机器旁。
最终这个概念应用到了每台机器,每条生产线,和丰田公司的每个操作之中。
Sakichi的儿子KiichiroToyoda,丰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于20世纪30年代,开发了JIT这个概念。
他宣布丰田公司将不再会有过量库存,并且将力求与丰田公司所有供应商,共同合作来均衡生产。
在UhnoOhno的领导下,JIT发展成为一个用来控制过量生产的方法。
1990年《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的出版使得TPS开始作为模范生产系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广泛的认可,这本书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对丰田生产系统五年的研究成果。
MIT的研究人员发现TPS远远比传统的大批量制造有效,它所代表的是一个全新的典范,用“精益生产”这个术语,也更体现出它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生产方法。
4.TargetCosting(目标成本)
在设计阶段为产品或服务建立成本目标的一种方法。
5.Tebanare(人机分离)
日语,即“免提”。
人机分离的目标就是在手动机上用低成本的自动化,让所做的工作更有价值。
6.Teian(泰扬)
一项提案,提议或建议。
一个泰扬系统就是允许并鼓励员工积极对过程和产品改进提出建议。
7.TheoryofConstraints(TOC)(约束论)
一种管理哲学,强调取消限制提高吞吐量,同时减少库存和运营的费用。
8.ThroughputTime(吞吐时间)
一个产品从概念到投产,从订单到交付,或是从原材料变为客户手中成品的时间。
9.TimeBuffer(时间缓冲)
约束论应用的关键部分,用于避免损坏。
10.Time-BasedStrategy(时间战略)
通过关注时间与质量、成本、交货期、安全和士气的关系,推进改进活动。
11.TransitionTree(TrT)(过渡树)
约束论的一个过程,用于明确行动以达到中间目标。
12.Two-BinSystem(两箱系统)
可视化管理和拉系统的一个例子,凭借两箱触发重新排序的零件或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