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纪念馆简介
林则徐纪念馆御碑亭简介

林则徐纪念馆御碑亭简介
林则徐纪念馆御碑亭位于中国南方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是为纪念一位杰出的中国历
史人物而建立的。
该纪念馆于某年完工,并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富有纪念意义的展览而
闻名。
林则徐,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足迹。
他是一位具有卓
越才华和使命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化人士。
他致力于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他的
贡献将永远铭记于世。
御碑亭作为林则徐纪念馆的重要建筑之一,具备独特的形式和意义。
这座亭子修建得
庄重典雅,展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美感。
亭内陈设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展品,展示了
林则徐的生平事迹和他对中国历史的巨大贡献。
御碑亭展示的展品包括精美的书法作品、珍贵的文献资料和公开演讲的摘录,这些都
展示了林则徐的聪明才智和对社会进步的追求。
亭内还设有交互式展览和多媒体演示,使
参观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林则徐的思想和他为中国做出的伟大贡献。
除了展览外,林则徐纪念馆御碑亭还承办各种活动,如学术研讨会、文化交流活动等,以进一步弘扬林则徐的思想精髓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这些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专家和普通参观者,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和林则徐的贡献。
林则徐纪念馆御碑亭是一个重要的文化遗址,也是中国宝贵的历史宝藏。
它给人们提
供了一个学习和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平台,同时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伟大人物和文化的
窗口。
无论是对于学者、历史爱好者还是普通游客,这个纪念馆都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地
方。
游福州林则徐纪念馆

游福州林则徐纪念馆福州林则徐纪念馆又称林文忠公祠,它靠近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三坊七巷”,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澳门路16号。
纪念馆原为林则徐专祠,创建于清代光绪三十一年,1982年改为林则徐纪念馆。
纪念馆屏墙拱门上横额分别刻有“中兴宗衮”、“左海伟人”。
据说,林则徐纪念馆的土地是林则徐生前置办的地,在逝世50年后(1905年),当时的清朝政府和林氏后裔,为了纪念这位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在此建造了林则徐的专用祠堂。
纪念馆的祠门左右外墙上嵌有两块大幅浮雕,左侧外墙上反映的是林则徐生平事迹的浮雕,右侧外墙上反映的是“虎门销烟”的浮雕,描述了林则徐带领广东军民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以及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情景。
1840年的鸦片战争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屏墙内壁上嵌的是一块“虎门销烟”的浮雕,这块浮雕是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上“虎门销烟”浮雕的仿品。
描述了愤怒的群众把一箱箱鸦片,倾倒在销烟池里焚烧,一股股浓烟从销烟池上升起,表现出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坚定决心。
林则徐纪念馆的主要建筑有仪门厅、御碑亭、树德堂、南北花厅、曲尺楼、竹柏轩等,具有江南风格风格。
纪念馆内的陈列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祭祀林则徐的祠堂,另一部分是陈列林则徐史绩的展厅。
走过仪门厅,一棵高大的榕树映入眼帘,树身上有许多气根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纠结在一起变成了新的树干,让人根本看不清树的主干在什么地方。
这株茂盛的榕树,是林则徐纪念馆建成的时候移植的。
纵眼看去,在榕树后面有一座御碑亭,亭中立有三块成品字形排列的御赐石碑。
这三块碑是林则徐病逝时,咸丰皇帝赐的御碑,中间一块是慰问林则徐家人的圣旨,右边的是御赐祭文,左边的是御制碑文。
在院落中还陈列有四尊清代中国军队使用的铁炮,这四尊铁炮规格大小不一,制作也很粗糙,炮身上还铸有铭文,记述了铁炮的名称、尺寸、铸造年代。
当时的中国军队就是使用这些落后的火器,同拥有先进兵器的英军作战。
林则徐纪念馆之旅

• 林则徐已故去近160年了。这160年是我们 国家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从新民主主 义革命,又到新中国成立,建设社会主义 新中国和改革开放的跌宕起伏、波澜壮阔 的160年。中国人民彻底洗刷了历史的屈辱, 昂首挺胸地站了起来,挺直了民族“脊 梁”,我们已有了一个日华灿烂、五色流 霞的新中国,已成为一个世界瞩目、受人 尊敬的正在崛起的大国。林则徐企盼的国 家富强、民族振兴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下变成了现实。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 能忘记这位为了使国家复兴而苦苦求索和 努力奋斗的先贤和民族英雄。
福州市人 杰地灵、素 有“海滨邹 鲁”的美称, 在它的鼓楼 区澳门路16 号,有一处 古典园林式 建筑群,便 是全国爱国 主义教育示 范基地和全 国禁毒教育 示范基地— —林则徐纪 念馆。
这是 一处 素洁 典雅、 文化 厚重 的园 苑, 游人 络绎 不绝
置身此处,微风中飘荡着浓郁的书香,空气 中弥漫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激情。
• 对于林则徐,我们不能忘怀。介于他 的种种成就、种种贡献。我们更是要 敬上我们最高的、最诚挚的感谢。有 他、有他们的团队、才有我们现在这 安逸的生活。 • 让我们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吧。
林则徐又是一个清官。展览馆里的一件件文物,展示了这 位高官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 难能可贵的是,在闭关锁国的时代,林则徐是一个具有开 放意识的先行者,史学界称他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 第一人”。鸦片战争之后,面对西方国家的船坚炮利,为 了抵御外侮,林则徐开始了解西方,寻求富国强兵的道路。
更令人敬佩的是,他在被贬到镇海的短短34天里,与龚振麟 共同筹划制造军械,研制成8000斤铁炮和可以灵活转动的四 轮磨盘炮车;他多次与邓廷桢、关天培视察虎门要塞,巡视 了靖远、尖沙咀、官涌等炮台,还观看了从澳门购置的外国 铜炮。
东莞鸦片战争纪念馆

鸦片战争博物馆简介
鸦片战争博物馆(虎门林则徐纪念馆、海战博物馆,三个馆名一套班子),坐落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是纪念性和遗址性相结合的专题博物馆,是鸦片战争时期的历史见证,管理面积约80万平方米。
鸦片战争博物馆始建于1957年。
1987年7月和1988年1月先后成立沙角炮台管理所和威远炮台管理所,分别管理沙角和威远岛诸炮台遗址。
鸦片战争博物馆负责收藏、研究、陈列林则徐销烟与鸦片战争文物史料,保护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及有关文物,利用这些文物资料向广大观众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
虎门林则徐纪念馆位于虎门镇口社区,馆内销烟池旧址是1839年林则徐销毁英美鸦片的历史遗存。
“海战博物馆”馆名由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1999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位于虎门镇南面社区,由陈列大楼、宣誓广场、观海长堤等组成纪念群体。
沙角炮台管理所管理的炮台旧址位于虎门镇沙角社区,保存完好并对外开放的有沙角门楼、濒海台、临高台、捕鱼台、节兵义坟、林公则徐纪念碑、功劳炮、克虏伯大炮等文物遗存。
威远炮台管理所管理的炮台旧址位于虎门威远岛南面社区,包括威远、镇远、靖远、南山顶、蛇头湾、鹅夷等炮台,这些炮台构成立体的海防防御体系,被誉为“南方海上长城”。
免费向公众开放。
参观林则徐纪念馆有500字

参观林则徐纪念馆有500字摘要:一、引言二、林则徐简介1.生平介绍2.历史地位三、林则徐纪念馆的设立1.纪念馆的背景2.馆内陈列内容四、参观林则徐纪念馆的感悟1.深入了解林则徐的事迹2.激发爱国情怀3.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五、总结与建议正文:一、引言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们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林则徐就是其中一位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民族英雄。
本文将介绍参观林则徐纪念馆的经历,以及从中得到的感悟。
二、林则徐简介1.生平介绍林则徐(1785 年-1850 年),字少穆,号秋官,又号俟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
他是中国清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以坚决反对鸦片贸易而著称。
林则徐曾担任过监察御史、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等职务,为官清廉,关心民生,力主改革。
2.历史地位林则徐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
他坚决反对鸦片贸易,严禁鸦片,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
他还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
林则徐被誉为“民族英雄”、“中国禁烟第一人”,他的事迹和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三、林则徐纪念馆的设立1.纪念馆的背景林则徐纪念馆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成立于1982 年。
纪念馆旨在纪念和缅怀林则徐的丰功伟绩,传承和发扬他的民族精神,同时也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2.馆内陈列内容馆内陈列了大量关于林则徐的文物、史料、图片和实物,展示了他的生平事迹、历史地位和影响。
馆内还设有一个专门的展厅,展示了林则徐在广东严禁鸦片的事迹,以及当时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
四、参观林则徐纪念馆的感悟1.深入了解林则徐的事迹参观林则徐纪念馆,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林则徐的事迹和品质。
他坚决反对鸦片贸易,严禁鸦片,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
这使我更加敬佩林则徐的英勇无畏和民族气节。
2.激发爱国情怀在参观过程中,我深感林则徐的民族精神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拜谒林则徐纪念馆

锦绣中华林则徐纪念馆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园林,大约3000平方米,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澳门路上,在三坊七巷南后街底附近。
林则徐谥文忠,林文忠公祠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一九○五),一九八二年修复扩建后,改名林则徐纪念馆。
坐西向东的纪念馆,大门前有道高墙,南屏门额题“左海伟人”,左海是福州的别称;北屏门额题“中兴宗衮”,指林则徐是清代中兴的名臣;两门中间“林则徐纪念馆”六字,为林则徐女婿沈葆桢的曾孙所题。
走入屏门,里面的大门是牌楼建筑,门额横书“林文忠公祠”。
林则徐纪念馆和长沙贾谊故居、西安小雁塔一样,游客以身份证或台胞证领取门票一张,便可入馆参观。
走进大门,经过天井和仪门,右边有古井与炮台,《林公颂》在左边墙上,正前方老树后面御碑亭一副楷书对联,写的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道光二十二年(一八四二),五十八岁的林则徐前往新疆上任途中,因病滞留西安,除了题写“碑林”外,还创作一首七言律诗:《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御碑亭的对联即出自此诗,蒋介石的遗训“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置个人死生于度外”,与上联有些类似。
御碑亭内三块大小相同的青石碑,高二点六公尺、宽一点一公尺,光绪三十一年勒石,成品字形排列,代表林则徐端正的品格。
正面的《圣旨碑》,是同治元年(一八六二)状元徐郙所书,碑文叙述咸丰皇帝得知林则徐病逝,慰问其家属;右面《御赐祭文碑》,由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陈宝琛(也是福州人)敬书,表达皇帝对于林则徐去世惋惜与哀痛之意。
左面郑孝胥写的《御制碑文碑》,记载皇帝肯定林则徐的功劳与成就。
郑孝胥也是福州人,他始终支持满清皇帝复辟,后来担任伪满洲国总理,毁了自己的声誉。
御碑亭北面是树德堂,堂内有林则徐坐像,脸部的表情庄严肃穆,忧国忧民,上方有两块皇帝颁赐的匾额:“福寿”和“功资柱石”。
祠堂左边没开放的海纳厅,应该是接待贵宾的大厅,正门对联:“为政若作真书绵密无间,爱民如保赤子体会入微”,上联落款:程恩泽赠林则徐联句。
虎门鸦片战争博物馆

鸦片战争博物馆的馆藏十分丰富,数量达3000 多件,其中“功劳炮”等13件文物为国家一级 文物,是反映鸦片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抵御外悔、 反抗侵略的有代表性的物证,非常值得一看。
谢谢观赏
销烟池
展览馆
这座建筑颇具炮台神韵, 大楼前放置两对威武的 石狮,周围是模仿炮台 垛墙造型的围墙,给人 一种厚重的历史感。这 座陈列楼的建筑面积为 2400平方米,一楼展馆 为基本陈列。二楼展馆 主要展示鸦片战争的经 过。
史实陈 列》,分八部分。通过销烟池木桩、木板、鸦 片烟具、林则徐手记等文物,还有大炮、大刀、 长矛等抗击英军是使用过的武器和缴获英军的 洋枪、洋炮等,揭露了当年英国侵略者武力侵 略中国的罪行。
雄横 是 势 打 色 进 风刀 古 , 扮 的 入 扑欲 战 异 , 大 正 面跃 场 常 一 型 门 ,的 。 醒 副 群 , 豪英 那 目 时 雕 迎 气雄 一 地 刻 。 面 陡形 个 告 准 五 屹 增象 个 诉 备 个 立 。, 抚 你 上 人 着 令炮,战都一 人擎这场是座 顿戟里的渔粉 觉、曾架民红
虎门鸦片战争博物馆
概况
鸦片战争博物馆,又名虎门林则徐纪念馆,坐 落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口社区,是纪念性和 遗址性相结合的专题博物馆。馆内面积约3万 平方米,是一个融纪念性、教育性、娱乐性于 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人们称为“立体 教科书”。被评为“国家级4A旅游景区”、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先进单位”。
虎 门 人 民 抗 英 群 像
销烟池
150多年前,虎门镇口村这里还是一片海滩, 林则徐通过勘察,决定就在此地挖两个长宽各 15丈多的池子,池周围用木桩钉板,池底平铺 石板以防渗漏,池前有通海的涵闸,后又通水 渠,涨潮时可以把海水通过水渠引入池中,退 潮时则把涵闸打开把已溶解的烟土渣滓流入大 海。
参观林则徐纪念馆

参观林则徐纪念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我带着这舍生忘死的豪言壮语,怀着万分敬佩和激动的心情来到虎门林则徐纪念馆,站在林则徐雕像的跟前,只见他正襟危坐,一手扶着膝盖,一手捻着胡须,器宇轩昂地眺望着远方,那神情,仿佛就定格在1839年……林则徐纪念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走进这里,我们就可以从各个维度了解这段被尘封的历史,了解180多年前鸦片对百姓的荼毒。
里面有玉虚古庙、虎门销烟陈列大楼、虎门故事展馆、销烟池旧址等。
博物馆运用了141件实物,130幅历史照片,19个图表,以及12幅大型油画和3个大型场景,生动形象地为我们还原了180多年前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场景。
馆内的展览栩栩如生,那些吸食鸦片的情景让人触目惊心“眼垂泪、鼻出涕,一息奄奄生相继,双眼对眠一灯紫,似生非生死非死”。
吸食鸦片的人面容呆滞,身形消瘦,微微斜躺在床上吞云吐雾。
场景和1888年《鸦片烟论》中描述的“有用之人,无不变为无用,无用之人,更无不变为废物”如出一辙。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林则徐下令销烟的展览,“蛮烟一扫海如镜,清气长此留炎州”。
闭上眼睛,我仿佛回到了180多年前……1839年6月3日,彩旗林立,礼花飞舞,林则徐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作文吧、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以及英勇的军民,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缴获英美鸦片2376254斤。
一群群赤着双脚、光着脊梁的民众,持续销烟23日,把二百多万斤鸦片化为烟渣,卷进了咆哮的大海……睁开眼睛,我又回到了21世纪……虽然昔日的硝烟早已散去,虽然昔日的英雄早已长眠,但过去的历史耻辱不能忘,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我们在书本上看过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卢沟桥事变;读过抗日英雄董存瑞、刘胡兰、方志敏、杨靖宇……今日的中国早已摆脱了列强的凌辱,在复兴之路上奋勇前行。
此刻,我拿着笔竟然有些惶恐,历史的车轮缓缓前进,如今民族兴盛的责任已经转交到我们手里,我该如何,才能把埋藏在心中的千言万语写尽?岁月长河,历史足迹不容磨灭;时代变迁,英雄精神熠熠发光,每当我看到人民英雄纪念碑上虎门销烟的浮雕,那无数为守护中华民族尊严而付出的鲜活生命时刻提醒着我们,西方列强,面对中国依然是虎视眈眈,随时都会伸出那罪恶的魔爪,每一名中国人,都要时刻警惕,只有自身强大了,才能免受欺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则徐,中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中华民族英雄,世界禁毒先驱。
林则徐威震全球的虎门销烟壮举,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序幕。
林则徐竭力打破闭关自守、妄自尊大的传统观念,积极了解并介绍西方,不愧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的一生,坎坷不平,跌宕起伏。他为官30余年,历官4省,不论顺境还是逆境,都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一生的光辉写照。
林则徐以爱国主义对待国家,以重民思想对待人民,以改革精神对待社会,以廉洁自律对待自己,为后世树起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A展区
矢志报国的闽都赤子
闽都福州,钟灵毓秀,人文鼎盛,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开一代风气之先”的名人灿若繁星,林则徐正是那浩瀚银河中光芒四射的一颗巨星。
●B展区
清正务实的社稷名臣
林则徐纪念馆简介
林则徐纪念馆成立于1982年,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澳门路16号,馆舍建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的林文忠公祠,是林则徐的后裔及乡人为了纪念他而修建的专祠,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祠前临街施屏墙,门额书:“中兴宗衮”、“左海伟人”。正门作牌楼状,青石横额:“林文忠公祠”,墙头翘角飞檐,泥塑卷书彩绘,气势雄伟。内有仪门、御碑亭、树德堂、南北花厅、曲尺楼等具有晚清地方风格的古典园林式建筑物,点缀鱼池假山,回廊曲径,花木扶疏。2009年馆舍又重新扩建,总占地面积达8500平方米。新陈列展区分为:矢志报国的闽都赤子;清正务实的社稷名臣;放眼世界的左海伟人;举世共仰的禁毒先驱;抗敌御侮的民族英雄等五个部分。以丰富的文物、详实的图文资料展示林则徐辉煌的一生。林则徐纪念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禁毒教育基地、是福州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林则徐历官三十多年,始终践行其经世报国之志。他“崇实行而不事虚名,秉公衷而不持偏见”,每到一处都首先整治积弊,关注民生。他清正廉洁,不谋私己,“所莅治绩皆卓越”。
●C展区
放眼世界的左海伟人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察夷情,探新知,学习外国的长处。其“师夷长技”的新思想,激励后人向西方寻找救亡图强的真理。
●D展区
举世共仰的禁毒先驱
170年前,英国殖民主义者以走私鸦片侵华,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民族危机。林则徐毅然受命钦差大臣,坚决领导了禁烟斗争。威震全球的虎门销烟,这一旷古未有之壮举,在人类禁毒史上写下辉煌的第一页。
●E展区抗敌御侮的民族英雄
鸦片战争的烽火,揭开了百年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历史的序幕。面对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主义者,林则徐进行了坚决而勇敢的斗争,表现出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作为近代中国第一位民族英雄的林则徐,从此名垂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