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与信息技术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整合课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整合课教学案例1、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
以英语学科知识的学习为目的,通过网页的形式将英语学科学习任务融入信息技术课程,把英语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起来。
2、任务驱动的教学思想。
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学生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以网站为平台自主探究学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基于课程整合思想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正是借助其他学科中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来驱动教学。
任务是学科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信息技术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4 I want to be an actor.第一课时。
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日常用语的基础上,以询问职业为背景,培养学生谈论自己与他人的职业及自己与他人将来想从事的工作,通过对话练习能掌握询问对方职业的常用语。
学生情况分析我的学生究竟能在网络上学到多少的英语知识?网络可以使学生获取哪些方面的英语知识?这两个问题是我在设计这堂课和网页想得最多的。
根据我们学生英语的实际掌握,绝大多数的学生不能看懂纯英文的网站,如果也像语文一样让学生自由探究,既不实际也不合理。
网络最大的特点是交互性,所以是培养学生读和写的最佳手段,而我们的课堂应该让学生其他方面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教学整体设计思路本课旨在运用网络手段采取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使信息技术真正溶入我们的课堂教学。
这堂课的设计紧紧扣住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的特点,在教学上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教学设计转变到以学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主动性,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与教师或其他学习者共同学习的交互环境,使学习成为学生主动追寻的乐趣。
同时我突破了传统的课件制作,以网页形式构成良好的网络环境,使学生在英语学科的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和学习信息技术,使学生在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教学的过程中,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自己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整合课教学案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信息技术与学校英语整合课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能够娴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英语学习和沟通。
2. 培育同学的信息猎取和处理力量。
3. 提高同学的英语口语和写作力量。
教学重点:1. 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英语学习和沟通。
2. 进展同学的合作学习力量。
教学难点:1. 同学如何乐观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英语学习和沟通。
2. 如何培育同学的合作学习力量。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同学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复习英语中的一些基本单词和句子。
2. 提问同学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英语学习和沟通。
二、学习新知(20分钟)1. 通过PPT介绍几种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如电子邮件、谈天工具和在线学习平台,以及它们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
2. 让同学分组争辩并列举这些信息技术工具的优点和使用方式。
然后请各组派代表共享争辩结果。
3. 在教室内使用视频教学软件呈现英文教学视频,让同学观看并进行听写练习。
然后分析视频的语言难点和理解难点,挂念同学解决问题。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三、巩固练习(20分钟)1. 配发同学资料(歌词、对话或短文等),要求同学自己制作PPT,并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演示。
2. 让同学分组,相互共享和评论他们的PPT演示。
鼓舞同学提出意见和建议,并指导他们如何改进。
3. 给同学肯定的时间进行修改和完善,然后再次进行PPT演示。
四、拓展延长(10分钟)1. 邀请一位外教或学校的英语老师来上课,让同学与他们进行英语对话并记录下来。
2. 同学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将对话整理成文本或电子邮件发送给老师,并请老师赐予反馈和评价。
五、总结归纳(5分钟)1. 让同学回答以下问题: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哪些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英语学习和沟通的方法?你们觉得这些方法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之处?六、课后作业1. 要求同学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英语学习和沟通,例如通过电子邮件和谈天工具与同学或老师沟通。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的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的教学案例1.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结合语境,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通过谈论自然界里的动物,培养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会描述动物。
(2)情感目标:学会表达喜好并陈述原因。
激励学生爱护动物,了解自然,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进而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3)知识目标:词汇:zoo,animal,tiger,elephant, koalas, dolphin, panda, lion, XXX, giraffe;smart,cute,ugly, clever, friendly, beautiful, shy, kindof, ;africa.语言结构:why, what, where引导的特殊疑问句;用because表示原因;表示性质、品质的形容词。
如:why do you like koalas?because they are cute.they're kind of shy.they're very big.2.教学重点:tiger, XXX等表示动物的词汇;smart, XXX 等表示性质、品质的形容词。
3.教学难点:灵活运用why来提问原因,用because来回答理由。
4.进修策略及思维本领:变更已有知识和情景推测句子寄义。
接纳了“自主,互动,探究”的讲授方式,辅助以多媒体课件来完成。
5.讲授过程及设计意图:第一步,导入新课。
用幻灯片展示动物图片,运用look,ask andanswer的练来研究动物的名字及形容词,what's this? it's a/ an....it's very/ kind of....通过学生熟悉的话题引入,让他们熟悉本课重点掌握的词汇。
第二步,小组活动,协作式探究进修。
调查火伴最喜爱与不喜爱的动物及原因,然后共同为朋友jim准备一份动物玩具作为生日礼品。
学生四人一组睁开活动,askandanswer,并填写大屏幕给出的表格。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整合教学案例(肖素虹)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整合教学案例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成了现代教育理念中的一大热门。
多媒体信息技术集图片、文字、动画和声音于一体、创造生动、形象、交互的开放式教学环境,以其科学性、先进性、生动性、直观性等特点,为英语教学送来了一股新鲜、灵动的风。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的运用激活了英语课堂,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感受英语的魅力,能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语言实践,它能加速学生对知识的感知过程,促进认识深化,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和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使教学效率达到最优化,是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
下面我结合几个教学片段来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进行整合。
案例片段描述:片段一:在教学六年级上册Unit 16 Christmas Is Coming这一课,文章共有10个单词,单词的的发音又长又难记,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容易混淆和发音不清楚。
于是我利用多媒体设计了圣诞老人派发礼物的情景教学,先请学生帮助过语音关,句子关,还有对话关,学生过关了,再由圣诞老人派发礼物,学生得到了礼物,学生在乐学的状态下学习,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的内容,我还利用所学单词、短语、句型编成一首歌曲,配上学生所熟悉的旋律《两只老虎》的伴奏,把所学的知识用歌曲的形式唱出来。
(电脑配乐,师生同唱)1 2 3 1/ 1 2 3 1/ 3 4 5--- / 3 4 5---/FatherChristmas,Father Christmas,I love you, I love you.5·6 5·4 3 1/ 5·6 5·4 3 1/ 1 5 1/ 1 5 1---//Western countries, Western countries,popular, festival.1 2 3 1/ 1 2 3 1/ 3 4 5--- / 3 4 5---/Lots of prestens,Lots of prestens, for children,for children.5·6 5·4 3 1/ 5·6 5·4 3 1/ 1 5 1/ 1 5 1---//Thanks father Christmas , Thanks father Christmas ,I can’t wait, I can’t wait.片段二:在教学三年级上册《Put the book on the des》中讲授:in,on,under 这三个介词时,我设计了如下课件:一只小鸟从远处飞到校园后落到教室的屋顶上,然后在空中飞几圈又飞进了教室里,最后再让小鸟飞到讲桌底上吃米粒。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教学案例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教学案例本文介绍了一位教师如何在教授英语方位词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在教授“Where is …?”及其回答“ It’s in / on / under…”这一句型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个铅笔,并通过变换铅笔的位置来呈现这一句型的不同用法。
学生们通过互动回答,轻松掌握了这一知识点。
在操练和巩固环节,教师设计了一个“捉迷藏”的游戏,通过课件播放动画,让学生和小松鼠Zip一起玩游戏,猜测它的位置。
学生们通过使用英语方位词来表达自己的猜测,巩固了这一知识点。
在反思中,教师指出,教授英语方位词的表达比较困难,学生空间概念不强,如果没表达清楚,学生很容易混淆。
因此,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游戏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In "Fragment Two," this is the practice and n part of the lesson。
If we only do a simple teacher-student or student-student practice。
the students will lose interest。
Therefore。
I arranged a game that seems like a game but is actually a practice and n activity。
The little animal in the game is a squirrel named Zip。
which the students are interested in。
It greets the students in the n of the courseware and constantly changes its n。
allowing the students to guess where it is and express it in English。
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应用成果——高中英语教学案例《乌鸦喝水》

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应用成果——高中英语教学案例《乌鸦喝水》简介本文档介绍了一份高中英语教学案例《乌鸦喝水》,展示了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应用的成果。
该案例运用了多种信息技术工具,提升了学生的英语研究效果。
案例分析《乌鸦喝水》是一篇英语阅读材料,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引入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第一步:预阶段教师在课前利用网络资源以及教学软件准备了对应的课堂活动。
学生们通过查找资源,了解乌鸦的特征和性,并准备相关问题作为课堂讨论的起点。
第二步:课堂互动教师首先通过使用互动白板软件将阅读材料展示给学生。
学生们在听读材料的同时,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与乌鸦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乌鸦的兴趣。
学生们可以用语言或者软件工具标注材料中的重点内容。
第三步: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利用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进行小组合作。
他们可以使用电子白板软件共同编辑并呈现他们对乌鸦喝水故事的理解和表达。
学生们可以互相讨论、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
第四步:展示和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呈现他们的作品给全班同学。
学生们可以通过投影仪将自己编辑的内容展示给全班,以及分享他们在小组合作中的收获和思考。
效果评估通过引入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应用,学生们的研究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他们在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方面取得了进步,且能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合作与展示。
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也得到了转变,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研究的指导者和引导者。
结论《乌鸦喝水》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应用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成果。
通过充分利用多种信息技术工具,教师能够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个案例可以为其他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提供借鉴和启示。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教学案例片段一:在呈现本课重点句型“What season is it ?”及其回答“It’s r…”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此句型形象深动地展现给学生:T: Boys and girls, look at the screen,what season is it?S: It’s spring.T: What season do you like ?S:I like summer.课件变化图片的季节,教师继续借用课件问其他同学:T:What about you ?课后反思:在“片段一”中,教授英语季节词表达比较困难,教师如果没表达清楚,学生很容易混淆。
此时,运用事先设计好的多媒体课件,呈现本课新知,学生很感兴趣,注意力很快就集中。
根据画面的变化,学生很快理解了英语方位词的用法,轻松掌握了本课重点句型。
信息技术以空前的速度迅猛发展,校园网的建立,互联网的连接,为教学提供了信息密集、形式多样、海量开放的资源库。
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内容在课前将所需资源整理成文件夹,或内部网站,也可在虚拟光驱上设置各种书面及听力自测题、语音、语法、阅读文章等辅导材料,让学生根据各自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咨询选择有关信息。
教师还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向学生提供一些教育网址,引导学生从网络资源库中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成为主动学习的参与者,从信息中获取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
把信息技术作为英语课程整合的交流工具。
同时我们可以把信息技术作为英语课堂整合的辅助工具。
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智能特点,确定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因材施教,分类指导。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设置一些训练、对话、游戏、测试等教学软件,引导学生进行人机互动,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学生在解答中得到了辅导和帮助,部分学生实现了个别辅导及个别化学习的目标。
这样做,克服了过去那种“教师满堂灌、学生跟着转”的弊病,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高,逐步成为学习的主人,大面积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整合教学案例 文档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整合教学案例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教学”成了现代教育理念中的一大热门。
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其科学性、先进性、生动性、直观性等特点,为英语教学送来了一股新鲜、灵动的风。
多媒体的运用激活了英语课堂,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感受英语的魅力。
英语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作用,可以高效率地促进英语课实现培养英语语言能力的目标,是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
一、优化教学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大大优化了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可以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色彩鲜明,声情并茂。
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声、光、电等各种信息。
例如:在片段一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monkey show,创设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了学生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创设英语情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在英语中合理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而且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动起来,唱起来,跳起来,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敢于说,乐于说,学生说得多了就必然会使他们的交际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学特色以它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化抽象为具体,使枯燥的语言知识变
成形象直观的动画,降低了知识难度,使课堂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整合教学案例
大冶一小
甄旭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o for it九年级Unit 9 sectionA------英语与信息技术整合案例荆家中学伊丕景背景英语课程要创造一种适合所有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面向适合英语教育的学生,它所谋求的不仅是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还要使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在情感、素养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
因此,英语课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能力的培养为宗旨。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要努力创设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和生生互动。
在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层面的教学目标,体现了英语教学目标综合化、多样化的趋势。
多样化的教学目标必然要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实现。
因此,英语教学需要与信息技术整合来实现综合化、多样化的目标。
案例描述[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Go for it九年级Unit 9 When was it invented?SectionA。
本教材的编写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同一语法知识反复出现,逐步加深。
被动语态在八年级上Unit 9 When was he born?出现,在本单元主要是通过让学生了解一些发明的历史,并用被动语态的过去时态来谈论这些发明的历史。
本单元是在前一个被动语态单元基础上对被动语态的拓展和延伸。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a.Key vocabulary: inventb.Target language:When was the telephone invented? I think it was invented in 1876. 技能目标:训练学生运用网络查找资料;相互交流资料:训练学生对英语的听说能力。
情感目标:一些发明改变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认识事物的多面性。
[教学重难点]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在交际活动的过程中能听懂会说重点句型When was the telephone invented? I think it was invented in 1876.难点为重点句型的实际运用及被动语态一般过去时的表达方式。
[教学对象分析]中学阶段英语教学属于基础教育,要努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使人的主体精神得到自我完善,发展所必需的英语语言能力和文化素质。
九年级的学生有较明确的英语学习的动机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能听懂教师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宾参与讨论。
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
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九年级的学生有能力从网络中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所以本节课的课前任务我布置给学生去查找一些发明的发明者及发明时间,考虑到有些学生没条件上网,所以学生之间可以共享资料。
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利用网络学习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合作学习的能力。
[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思考]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利于激发和支持学生想象的情境。
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适时、合理地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优化教学过程。
多媒体课件设置了较多的与课堂教学内容关系密切的视频、动画、图片,给学生以乐趣,更给学生以启迪,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情境,提高了教学效率。
通过课前任务的完成培养了学生自己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能力。
其最大的特点是有助于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按照上面的教学思路,结合中学英语的教学特点,根据现代英语教学理论,体现学生主体,关注个性差异,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都有进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开发个性潜能,使每个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都能发现自己个性才能发挥的领域和成功点。
我们倡导建构式的学习,努力运用学生主动参与、感知体验、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语言实际运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调整学习英语的情感和策略,熟练语言技能,发展语言能力,使课堂真正形成“乐说”“会说”“能交际”的氛围。
本节课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StepsStudents’ activitiesTeach er’s activities设计思路1All the students answer the questions.Review the passive voice and learn some new words.Teacher ask “What is the computer used for?”by showing the flash of a computer.Then show some other flashes and teach the new words. Review the passive voice by asking “What is the … used for?”复习和本课有关的被动语态的一般现在时,为教学新课做好铺垫。
在旧的句型中学习新的单词,符合语言的认知规律。
通过多媒体的呈现,直观地教学新单词。
2 Pairwork the dialogue like this;What is/are…used for? It is /they are used for…?Show some pictures such as keys, camera, watches telephone on a flash card.Ask the ss to pairwork.Then check.通过多媒体的帮助,呈现给学生更多的语言练习的素材,给学生利用目标语言表达交流的机会,实现语言的交际性。
3Answer the teacher’s questions.Learn the new language .Show a piece of paper,Ask Who invented paper? Ts`ai lun invented paper,right? Who was paper invented by? It was invented by ts`ai lun.Then show a picture of a calculator? And ask Who was calculator invented by?Then show the inventor of it on the bb.通过学生都非常熟悉的纸的发明者蔡伦呈现新的语法知识:被动语态的一般过去时。
体现教学设计的梯度,照顾到所有的学生,让基础差的学生每节课也能有所收获。
4Work in groups of 4 to practise the conversation. Who was … invented by?It was invented by ….when was … invented?It was invented in …Ask the ss to work in groups of 4 to practise the conversation. Then ask some group leaders to give their report.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进生生互动。
并通过这一环节检查学生对课前任务的完成情况。
对任务有布置有检查,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5Books open. Do 1b. Listen and match the inventions with the dates. Then check. Listen and repeatPlay the recording for the ss to listen and do 1b. Then check the answer. Replay the recording for the ss to listen and repeat.通过反复的听力练习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反复跟读模仿语音语调6.Ss think about the inventions’ good or bad points.Show a mobile phione and say I think the mobile phone is the most helpful invention. 。
show a picture of an alarm c lock and apicture of it making noise. Teacher says It’s an annoying invention.Because it wakes me up when I’m sleeping.教师通过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认识事物的多面性。
7Make a survey. Ask your classmates A: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annoying/helpful invention?B:I think…A:Why is that?Then report.Ask the ss to make a survey. Then have some individual ss to give their reports.通过完成调查任务实现对语言的运用。
运用所学的语言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才达到了语言教学的真正目的。
8Have a discussion about : What do inventors do? Do you want to be an inventor?Ask the ss to have a discussion.讨论引发学生思考发明家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并思考自己以后将为社会做些什么。
本课不仅教给了学生知识,还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实现情感目标的落实。
9Think about what we learn today.Summary.结束时总结一下今天所学的知识。
10Find out more inventions and their inventors .Homework.作业是课堂的巩固和延伸,课堂所涉及的东西是有限的,学生课外可以做适当的拓展。
案例反思本节课在多媒体的辅助下,直观生动地呈现给学生学习语言需要的材料,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很好的语言练习的平台。
本节课从复习被动语态的一般现在时入手,由纸的发明者蔡伦引出本课的新的语法知识:被动语态的一般过去时。
因为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所有的学生都熟悉和了解,所以用这个话题引出新知识的做法是很可取的。
然后通过小组合作练习检查了老师布置的课前任务。
学生通过完成课前任务,自己动手利用信息技术来完成学习任务,这也体现了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而且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