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英语整合案例

合集下载

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整合课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整合课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整合课教学案例1、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

以英语学科知识的学习为目的,通过网页的形式将英语学科学习任务融入信息技术课程,把英语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起来。

2、任务驱动的教学思想。

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学生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以网站为平台自主探究学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基于课程整合思想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正是借助其他学科中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来驱动教学。

任务是学科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信息技术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4 I want to be an actor.第一课时。

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日常用语的基础上,以询问职业为背景,培养学生谈论自己与他人的职业及自己与他人将来想从事的工作,通过对话练习能掌握询问对方职业的常用语。

学生情况分析我的学生究竟能在网络上学到多少的英语知识?网络可以使学生获取哪些方面的英语知识?这两个问题是我在设计这堂课和网页想得最多的。

根据我们学生英语的实际掌握,绝大多数的学生不能看懂纯英文的网站,如果也像语文一样让学生自由探究,既不实际也不合理。

网络最大的特点是交互性,所以是培养学生读和写的最佳手段,而我们的课堂应该让学生其他方面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教学整体设计思路本课旨在运用网络手段采取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使信息技术真正溶入我们的课堂教学。

这堂课的设计紧紧扣住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的特点,在教学上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教学设计转变到以学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主动性,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与教师或其他学习者共同学习的交互环境,使学习成为学生主动追寻的乐趣。

同时我突破了传统的课件制作,以网页形式构成良好的网络环境,使学生在英语学科的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和学习信息技术,使学生在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教学的过程中,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自己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的教学案例-U19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的教学案例-U19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的教学案例Unit 19 The Merchant of Venice一、The analyses of teaching materials(教材分析)(一)、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莎士比亚与他的戏剧”;内容涉及“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亨利四世”、“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都是根据“莎士比亚与他的戏剧”这一中心话题设计的。

我上的这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节阅读训练课,Reading部分是根据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一个片段改编的。

由于Antonio借了Shylock的钱而不能如期归还,Shylock 把Antonio告上了法庭,要求履行他们之间的合约。

根据合约,Shylock 可以在Antonio心脏附近取一磅肉,当然,这可能是致命的一磅肉。

尽管法官希望Shylock大发慈悲,Antonio的朋友Bassanio愿意替Antonio成倍偿还,但是,Shylock仍然坚持要求得到一磅肉。

Shylock 打着维护法律的公正性和严肃性的幌子,内心深处其实是想对他的敌人Antonio实施报复,要置Antonio于死地。

最后由于Portia的到来,该剧有了一个喜剧的结尾。

该剧围绕“同情与报复”这条主要线索展开,无论是Duke还是Portia都希望Shylock富于同情心,两位法官就mercy进行的陈述非常精辟,该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语言地道并带有莎翁时代的特色,内容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戏剧中的人物往往分别代表着“正义”和“非正义”两方。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二)、教材处理在教学活动安排上,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模拟真实情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

二、The learner analysis(学习者分析):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整合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整合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整合本案例是小学新标准英语三年级第二册中Module2 Unit3 What’s the time? 教学要求:"询问和回答时间",从听、说、读、三个方面掌握句型What’sthe time? 整点回答It’s ……o’clock。

. 半点回答 It’s half past ……。

也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表达时间所需要的有关数字。

正确运用数字来表达时间,有一定难度,尤其在半点钟的表达上是个难点。

通过第一课时学习,学生基本感知了表达整点的句型问答,所以在设计本课时力争科学合理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在英语教学中,巧妙搭建信息平台,使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逐步提高信息素养。

基本教学过程:一、热身T: Boys and girls,let's do some actions,ok?Ss: OK!Clap your hands. Clap! Clap! Clap!Wiggle your fingers. Wiggle! Wiggle! Wiggle!Wave your arms. Wave! Wave! Wave!Nod your head. Nod! Nod! Nod!Stamp your feet. Stamp! Stamp! Stamp!Shake your body. Shake! Shake! Shake!二、复习数字1.Sing the nu**ers song.2.课件逐个出示数字1-123.听音指读板贴数字1-12<过程性总结>:教学设计要以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为蓝本开展。

为了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复习本课表达时间所要用数字,在新授知识前首先让学生边唱边表演一年级学过的数字歌曲,既是对数字1-10的巩固,同时又是开展本课时教学的铺垫。

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接着结合信息技术,通过课件逐个出示数字1-12,帮助学生认读数字,生动形象的网页信息容量大,内容丰富,画面富有童趣,富于启发性。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整合课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整合课教学案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信息技术与学校英语整合课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能够娴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英语学习和沟通。

2. 培育同学的信息猎取和处理力量。

3. 提高同学的英语口语和写作力量。

教学重点:1. 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英语学习和沟通。

2. 进展同学的合作学习力量。

教学难点:1. 同学如何乐观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英语学习和沟通。

2. 如何培育同学的合作学习力量。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同学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复习英语中的一些基本单词和句子。

2. 提问同学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英语学习和沟通。

二、学习新知(20分钟)1. 通过PPT介绍几种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如电子邮件、谈天工具和在线学习平台,以及它们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

2. 让同学分组争辩并列举这些信息技术工具的优点和使用方式。

然后请各组派代表共享争辩结果。

3. 在教室内使用视频教学软件呈现英文教学视频,让同学观看并进行听写练习。

然后分析视频的语言难点和理解难点,挂念同学解决问题。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三、巩固练习(20分钟)1. 配发同学资料(歌词、对话或短文等),要求同学自己制作PPT,并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演示。

2. 让同学分组,相互共享和评论他们的PPT演示。

鼓舞同学提出意见和建议,并指导他们如何改进。

3. 给同学肯定的时间进行修改和完善,然后再次进行PPT演示。

四、拓展延长(10分钟)1. 邀请一位外教或学校的英语老师来上课,让同学与他们进行英语对话并记录下来。

2. 同学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将对话整理成文本或电子邮件发送给老师,并请老师赐予反馈和评价。

五、总结归纳(5分钟)1. 让同学回答以下问题: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哪些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英语学习和沟通的方法?你们觉得这些方法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之处?六、课后作业1. 要求同学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英语学习和沟通,例如通过电子邮件和谈天工具与同学或老师沟通。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案例English:One effective example of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nglish teaching is the use of digital storytelling. In this case, students not only develop their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but also their digital literacy and creativity. By using software and online tools, students can create and share their own digital stories by combining text, images, audio, and even videos. This not only offers an engaging and interactive way for students to practice their language skills, but also allows them to express themselves in a more diverse and multimedia format. Moreover, technology also allows for peer collaboration and feedback, as students can share their digital stories with their classmates for review and discussion. This way, technology facilitates a more collaborative and interactive English learning environment, enabling students to develop both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digital competencies simultaneously.中文翻译: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一个有效案例是数字故事讲述的运用。

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融合创新的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融合创新的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融合创新的教学案例English: One innovative teaching case that integrat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nglish teaching is the use of online language learning platforms. Teachers can utilize these platforms to create interactive and engaging English lessons, incorporating multimedia resources such as videos, audio clips, and interactive exercises. Through these online platforms, students can access a wide range of authentic English materials, practice their language skills in a variety of contexts, and receive instant feedback on their performance. Additionally, incorporating technology into English teaching allows for personalized learning, as students can progress at their own pace and receive tailored recommendations for further study based on their performance on the platform. This not only promotes autonomous learning but also ensures that students receive targeted support in areas where they need improvement. Moreover, using technology in English teaching can enhance students' motivation and interest in learning the language, as it provides a dynamic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that appeals to their digital native instincts.中文翻译: 整合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的一个创新教学案例是利用在线语言学习平台。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整合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整合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整合教学案例巧妙运用板书和自制教具进行小学英语教学案例XXXXXXLesson 1 What time is it?(第一课时)案例片段描述:片段一:在导入新课“clock”一环节时,四皓镇送教老师XXX同志用1---12这些数字组成了一个钟表模型,然后引导学生对本课功能句“What time is it?It’s…o’clock”进行问答练。

当黑板上出现了一块钟表时,孩子们一下子就被XXX吸引住了,听课老师被XXX精彩的表现折服。

片段二:在操练和巩固环节,XXX设计了一个“猜谜语”的游戏。

XXX自制了一个表示时间的电子钟表,翻动时分秒对应的卡片就会出现不同的时间,先指明一个学生猜,让其他学生判断正误,这个环节适合小孩子爱玩的特点。

片段三:XXX在教学本课出现的新单词时,如“eighto’clock、Time、five fifty、XXX”等单词时运用手中的卡片正面出现英文字母,反面出现中文,虽然她没有给孩子教中文,但孩子们通过卡片的闪现已经搞清楚了单词的意思。

还有,XXX在教单词发音时,她将卡片卷起来,出示重点的元音字母和字母组合,先让学生掌握主要读音,在过渡到整个单词发音。

课后反思:在XXX这堂课中,没有运用多媒体,音频,视频资料,就是普普通通的图片和卡片,但是这节课却色、香、味俱全,尤其是XXX1的板书设计为她赢得了更高的人气指数。

所以说,一位优秀的教师,并不是只有运用多媒体才能讲出一节高水平的课,只要用心、用智慧也能创造出更为精彩的课堂。

在“片段一”之前,XXX和学生先辈行了交换,然后问孩子们喜欢XXX吗?由于孩子们喜欢魔术,用上公众人物XXX能够让学生产生兴趣。

接着XXX模仿XXX变魔术变出了一块钟表,也就是“片段一”。

此时,呈现本课新知,学生很感兴趣,注意力紧跟画面的变化,学生很快理解了时间的透露表现方法,轻松掌握了本课重点句型。

在“片段二”中,同学们进行猜时间的游戏。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教学设计——What color is this?----郑妍敏1、教学内容What color is this?(第一课时)学习内容:单词red, green, yellow, blue, purple, orange, 句子What color is this? It’s red。

2、学生分析初学者学习外语的习惯还没形成;学习兴趣有待巩固;自主学习和协助学习应加强培养。

学生已经掌握了“What’s this? It’s …”的基础上来学习“What color is this? It’s…”就驾轻就熟多了。

另外,学生基本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可以通过相关操作来学习本节知识。

3、设计思想1)在网络环境下学习,利用网络及多媒体提供的文字、音乐、视频、图像、动画等丰富的资源及共提供的强大交互功能,增大学习容量,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2)利用网页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其不随意注意参与到学习中。

3)利用网上丰富的资源让学生动手、体验,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操作与实践能力。

4、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4个新词(red, green, yellow, blue), 运用What color is this? It’s …进行交际。

能用英语表达、认识颜色;初步培养小学生借助课件自主学习外语的能力;培养小学生熟练操作电脑的基本技能,以及使用网上资源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活动教学、情景教学、体验式学习、互动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网络学习、课件游戏来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小培养爱读英语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操作和实践能力,以及其团结协助精神。

5、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4个新词(red, green, yellow, blue), 运用What color is this?It’s …进行交际。

2、熟练操作电脑的基本技能,会使用网上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的教学案例
上传: 闵艳屏更新时间:2012-5-11 15:39:14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的教学案例
1.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结合语境,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通过谈论自然界里的动物,培养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会描述动物。

(2)情感目标:学会表达喜好并陈述原因。

激励学生爱护动物,了解自然,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进而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3)知识目标:
词汇:zoo, animal, tiger, elephant, koalas, dolphin, panda, lion, penguin, giraffe; smart, cute, ugly, clever, friendly, beautiful, shy, kindof, ;africa.
语言结构:why, what, where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用because表示原因;
表示性质、品质的形容词。

如:why do you like koalas?
because they are cute.
they're kind of shy.
they're very big.
2.教学重点:tiger, elephant等表示动物的词汇;smart, cute等表示性质、品质的形容词。

3.教学难点:灵活运用why来提问原因,用because来回答理由。

4.学习策略及思维技巧:调动已有知识和情景推测句子含义。

采用了“自主,互动,探究”的教学方式,辅助以多媒体课件来完成。

5.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第一步,导入新课。

用幻灯片展示动物图片,运用look, ask and answer的练习来学习动物的名字及形容词,what's this? it's a/ an....it's very/ kind of....通过学生熟悉的话题引入,让他们熟悉本课重点掌握的词汇。

第二步,小组活动,合作式探究学习。

调查同伴最喜爱与不喜爱的动物及原因,然后共同为朋友jim准备一份动物玩具作为生日礼物。

学生四人一组展开活动,ask and answer,并填写大屏幕给出的表格。

学生可以同时参考屏幕给出的所需语言结构提示:do you like...? why do you like...?what kind of animals
第三步,创设情景,引入探究。

课前要求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搜集小动物的相关材料。

教师首先介绍几种小动物的相关信息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捕捉信息,让学生猜测。

然后学生小组内展开活动,同伴猜测;全班进行信息交换,即,各个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组猜过的材料,猜到的一组得一分,看谁是最后的胜利者。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同时多媒体带来的信息、画面和声音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充分调动五官促进学习的效率。

所需语言结构:names of animals/ the place they live/ description words/ like or dislike/ reasons/ be from, do you know what they are?
第四步,巩固知识,达标反馈。

通过信息技术展示提供习题。

a.fill in the blanks:
3.the d____is one of the most cleverest animals, live in the sea.
b.fill in the blanks:
1.____do you want to see koalas? because they are cute.
2.____are the pandas from? they are from sichuan, china.
3.____is your birthday? it is may 5th.
4.____is your toy panda? blank and white.
5.____is your brother? he is 32 years old.
6.____is it now? it is around 3:20.
通过课堂练习,学生及时的巩固所学知识,查找不足。

让他们学有所锝,在课堂上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第五步,小结归纳,自我评价。

本节课学习了部分动物的名字和描述他们的形容词,学习了运用why, what, where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及用because表示原因。

多媒体课件整体展示本课内容。

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整合,构建自主,互助,探究。

学生通过反思认识自我,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

a表示动物的名词:tiger, elephant, koalas, dolphin, panda, lion, penguin, giraffe
b描述性形容词:smart, cute, ugly, clever, friendly, beautiful, shy
c重点句型:---why do you like...?
---i like....
第六步,延伸拓展,布置作业.
1.英语中某些有关动物的词语都有引申义,你能翻译吗?
a love me ,love my dog.
b it is a poor mouse that has only one hole.
c go to the sea, if you woul
d fish well.
d kill two birds with on
e stone.
教师给出相关网站,学生可以找到答案和更多有关动物的谚语
/englishstudy/study006.htm
/rest/print.asp?articleid=2081
2.可以课后看中央电视台的“动物世界”、“人与自然”栏目
3.同学们思考哪一种动物可以代表本校的特点,作为自己学校的吉祥物?并说明理由。

明确课后作业,为下一节课继续学习作好铺垫。

上网查阅知识拓展外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式。

学生通过课后利用网络资源查阅有关知识,培养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
本案例以任务型为教学原则,每一个任务都是围绕学习者“学”的角度设计的;学生的每一个活动都具有明确的目的指向和具体的操作要求,实践着英语在真实情境中的应用。

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如通过创设情景,培养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探究能力;通过网络,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大大增加课堂容量,增大信息密度,提高教学效率,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利用计算机的存储和调用功能,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画面,声音,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课本以外的内容和本学科的前沿知识。

信息技术和英语课堂教学的整合,不但有效地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的作用,而且从空间上拉近了学生与外界的距离,给学生进行英语实践提供更多、更方便的交流机会,有效地延续了英语课堂教学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