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宝洁市场部的三年图文稿

合集下载

宝洁市场部的故事1

宝洁市场部的故事1

发信人: prefer (方圆舍得), 信区: Career_Plaza标题: [真实连载]宝洁市场部的故事发信站: 水木社区(Wed Sep 17 23:14:36 2008), 站内前一段时间写了一篇文章讲宝洁市场部,发在这里。

之后自己看了都难受。

虽然说的都是真心所想,但是实在是假摸三刀的厉害。

后来删掉了,想想唯一真诚的做法应该是鼓起勇气自爆经历才说得过去。

所以干脆写一个连载吧,几年了,算是鼓起勇气直面自己的脚印。

如果同时能给大家一些参考的话,也有点意义。

在这里,我只能保证所写的都是真的,或者是我真心这样认为的吧。

积淀真实的故事,纪念细数的时间这天晚上,深夜突然醒来,透过敞亮的窗户,看见静谧如水的夜空中有几颗很明亮的星星闪烁着。

很清晰地记起来那一年的端午节,傍晚的雷阵雨洗亮了天空,也是这样夜凉如缎,也是这样繁星点点。

短短几年弹指一挥间,夜空星辰未变,我却似乎经历了太多的事情,在目不暇接中淡忘着,却在这样寂静的夜半的声音中,无比清晰地显现。

引子:那一年,非典。

非典的日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实都是快乐无比的:可以心安理得不上课了,可以心安理得"增强体育运动,发展人民体质"了,可以心安理得分手了,可以心安理得速配了,可以心安理得风花雪月,可以心安理得的忧伤,或者彷徨……似乎整个校园只有我在莫名其妙的辛苦。

其实也不算莫名其妙,小小研究生院比不了北大清华那么大的校园,关门上锁,大家的生活就变得极其困难。

老师分配我当看门狗,我觉得好狗不应该只是装出一份凶狠不让同学们出入,而是真正的给大家排忧解难。

结果院里的领导就随我这个免费劳动力折腾去了。

一板车一板车的物资运进来,一笔钱一笔钱的记录整个学院学生的需要,我还清晰地记得每天早上六点,我收到几车水果,分配就绪的情景。

接下来的日子愈加繁杂,似乎一针一线都要操心,接着开始操心所谓"心理问题","体力问题","抵抗力问题"……隔壁就是解放军304医院,每天呼啸驶来的救护车,和每晚悄悄开走的黑挽联的面包车,让一些同学有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12 我在宝洁市场部的三年

12 我在宝洁市场部的三年

我在宝洁市场部的三年转自:应届生论坛发表时间:2008最近接到很多咨询,关于单位选择,和一些关于宝洁的具体问题。

于是简单写两句,给大家作参考。

本人0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电子系。

之后一直在宝洁公司市场部工作。

先后做过激爽、舒肤佳和汰渍品牌。

这三年白驹过隙,但却非常精彩。

相比较工作,或者公司,选择宝洁有利有弊,但是利大于弊。

1)收入方面,宝洁的起始薪水比较吸引人,之后的涨幅更是非常可观。

今年本科生开出了税前7200的工资(还不算各种福利和补助)。

其实比这更诱人的是后面的涨幅。

虽然不方便透露具体数字,但可以打个比方,没有几年工资很快就能番倍,再番倍。

基本上在宝洁工作三四年,如果稍微会管理一下收入,就能初步小康(每年两次国内外度假,买了房子,正计划买车)。

相比其他也是拿死工资的“打工一族”,会轻松很多,和有希望很多。

2)锻炼方面,宝洁摊子大,大家都有机会得到锻炼。

我从一进公司接手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个投资1000万的项目,基本我一人负责,我老板把关。

如何花好这么多钱,如何产生实际效果,我需要花很多心思。

而其实,这只是给新人锻炼的小项目。

后面负责的媒体购买,新品上市,都是以亿计算的大投资。

3)文化方面,年轻有活力,没有等级制度。

大家可能从来招聘的师兄师姐已经看到,大家毕业了好多年,还象学生一样。

这里从秘书到总经理,每人都是一样大的写字桌,没有办公室。

上下级之间经常吃饭,唱歌,打球,玩”杀人“,没有隔阂。

因为每年都有很多新鲜血液从校园补充进来,到处都是天真的面孔。

4)弊端是,宝洁是国际大公司,做事情比较正规或者说死板,学不到很多中国特色的商业操作。

内部不讲政治,大家都比较天真,但也可以说太天真了。

相比其他部门,市场部有利有弊,但也是利大于弊。

1)责任更大。

市场部新招聘员工进公司就是二级经理,而其他部门一般要经过两年工作锻炼才能升至二级经理。

2)收入和升迁更快。

虽然起始薪水一样,但市场部的收入的平均涨幅会高过其他部门。

宝洁市场部的故事

宝洁市场部的故事
再看最喜欢的:市场战略策划,大规模组织管理(制造),销售,物流渠道零售和销售。 细细看来,市场营销和战略策划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前面粗浅的经历里面可以看到,市场营销涉及了商业内涵的精华实质。我还很深刻地记得小老头说过的话:专注于市场需求,做正确的事情,驱动资源,达成满足。这个行当承上启下,联系到了产业链的各个部分,也是最综合,尽可能全面涉及完整商业素质的职业道路。
2003年的冬天,我躺在床上好好的睡了一个懒觉,做梦的时候居然梦见了一个简单的自我规划:先积累,先做实业。关于实业,按照产业链,从资源产业,到研发创新,到大规模组织制造,到市场战略策划,到销售,到渠道/零售,到服务业。以及有与之相关的一系列专业代理(agency),比如调查研究代理,市场策划代理,广告制作代理,服务调查代理等等,这都是实业的一部分,我应该从何处开始呢?
最后一个我还可以接受的是销售。说实话虽然销售的位置因为生意的运转必然很多,但是其实销售并非商业的核心精髓。讲战略策划,不如营销管理;讲组织管理,不如规模制造;讲分销物流的组织,不如渠道/零售。而销售的实质是怎么跟人打交道,虽然这绝对就一个商务人士的成功因素之一,但是总的来说,能提供的经历好处还是太局限了。我把销售放到我考虑的范围之内,仅仅是因为它毕竟还是接触到了市场营销,接触到了物流/零售/渠道。也算是不错的替代机会。
第三章 初识宝洁
上集谈到,研二的头半年,我的想法变化了很多。从受了刺激开始思考"人生意义",到模模糊糊的感觉似乎科技研发不是我的毕生追求,到浅尝商务职业生涯的几种形式内容,逐渐勾勒出给自己的规划方向:在最能锻炼积累商业感觉和实业运营的地方沉潜积累,用书本学习弥补自己知识性的不足(比如财务金融,市场营销,公司管理诸如此类),用实实在在的工作/职业经历来形成自己实业运营独特的竞争力。日后的发展,或者在实业公司做总经理或者CEO,或者去金融性公司/咨询公司来扩展自己的视野和成功。这条路虽然还不是由实实在在的脚步来组成,但是至少有了大致的方向和可行性。因此虽然过去的这半年一事无成,但是我依然非常感谢能有这样的日子。

我所经历的2004宝洁 MKT Recruitment

我所经历的2004宝洁 MKT Recruitment

我所经历的2004宝洁MKT Recruitment今天wwaj发信给我,希望我写篇宝洁市场部的面经,为了完成任务,随手敲了一篇,希望他能看在我绞尽脑汁的分上BG我:)说实话,我并没有从孩提时代开始就对宝洁心神向往,非君不嫁,非卿不娶。

我本来也是个老实本分的理科生,从上大学前,我的那些师兄告诉我,认真读书,刻苦学习。

开始我也是这么做的,但是,无奈,本人生性顽劣,对Computer Science兴趣不大。

如果能很早了解自己就算了,可是本人又有一大缺陷--晚熟,浑浑沓沓地读了研,再明白自己到底想干什么时,抗战都快胜利了。

但随着一轮一轮参加宝洁的笔试面试,心也随着宝洁的品牌跳动,眼前就只有P&G了。

OK,估计没什么人想看这些废话,看到这里,估计37.8%的看客已经点了返回键,为了挽回剩下62.2%的看客的心,还是言归正传。

1.准备篇实习:找个名头比较大的公司实习。

我找的是Moto,在那个软件中心,我混了6个月。

Mot o是标准的美国公司,工作较为轻松,人事关系简单,尤其是我的经理对我很好。

当然你要有颗向上的心,从简单的活做起,不要叫苦叫累,不要嫌工作简单,不要说学不到什么,那么多资料,肯定可以学到点东西。

宝洁公司需要从你的过往情况check你的潜质,我的成分其实对宝洁来说一穷二白,所以这段实习经历对我是举足轻重的。

学校工作:我的学校工作更是可怜,两袖清风。

没办法,本科时太懒了,研究生时没时间。

我只好挖掘我的足球队案例,从带领足球队的过程寻找现代管理技巧。

经济和管理知识准备:小时候(研一)我有一个理想,就是手拿一台笔记本去某国企做管理咨询,所以我就开始博览群书(3-4本,如投资学、宏微观经济学,见笑),长大了,发现这是一个梦,我的资历太浅了,每一个咨询公司会看看我的简历,但是还是有点收获的,可以吹吹牛,呵呵。

2.网申篇宝洁的性格测试:那个东东好像要表现出你的领导能力,要有野心,大家可以先玩一把心理测试,再去做估计很轻松,另外,别怀疑自己的选择,你怎么想就怎么答,表现自己最本质的一面。

宝洁市场部真实面经

宝洁市场部真实面经

好多朋友问我要面经,现在就梳理一下吧其实2008年我投了CBD的实习,走到了终面,最终没有获得机会。

失败的原因我总结为:1 心态不够平和,太想得到了。

2 表现不够成熟,对宝洁的文化曲解了。

认为宝洁就是要aggressive的人,于是忘乎所以的几次打断面试官提问。

3 毕竟那时候才大三,没有很top的实习和经历,这也是原因之一。

2009年我重整旗鼓,继续投宝洁,而且选择了号称宝洁最核心也是最难进的部门MKT。

因为08年进了终面,所以今年免去了网申性格测试,图形推理,笔试这些环节。

直接进一面(ps:进一面之前收到了华工企业管理研究生的offer)。

说说网申:相信网上已经有很多经验了(有同学把性格测试的题目复制下来),大家可以看看。

不过总结一下,宝洁喜欢最优秀的人。

所以那些选项,尽量不要选择中庸的。

不过这个也看个人,如果你本来性格就比较内向,是秘书型或者猫头鹰型的,建议不要选择以push,result-oriented为文化的宝洁。

如果你很想进宝洁,那就注意把自己假想成巨牛的人,然后再做性格测试。

说说笔试:过了网申的环节,笔试就比较简单了。

笔试一般是reasoning test(类似于传统的SHL)多练习一下,不难的。

托业英语测试(也不难,如果英语还行的话)。

总之笔试这一关,刷人不多。

说说一面:到了一面,就要认真准备了。

传统的宝洁8大问,最好能够按照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建议中英文,我二面全英)。

如果是面试MKT部门,那要注意领导力,解难的例子。

MKT非常重视领导力,这个我专门在精英见面会问过,MKT的姐姐说的。

但是要注意,领导力不意味着aggressive,也不是你做过学生会主席等就能体现的。

宝洁有领导力5E模型[Envision(高瞻远瞩)、Engage(全情投入)、Energize(鼓舞士气)、Enable(授人以渔)、Execute(卓越执行),在宝洁看来这5个要件是相互交融但又先后有别的,Envision更多是指一个领导者构筑愿景的能力,给整个组织指明方向,从而激发团队内心的激情,Engage 则是从人和资源两个角度,能够很好地将利益攸关者—员工、同事、客户、甚至老板,纳入自己的愿景达成支持梯队;Energize则是鼓舞团队的热情和士气,使团队始终保持在高昂的工作状态;Enable是构建团队整体的能力,培训与教授,重在授人以渔;Execute则是要率先垂范,亲身投入完美执行的推动,结果导向,这是一个完善而科学的模型,同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因为宝洁与大多数领导力大师一样,坚信领导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完全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

“宝洁”产品供应部实习经历分享

“宝洁”产品供应部实习经历分享

/article/?Wenku?Penny“宝洁”产品供应部实习经历分享编者按:宝洁创于1837年,是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

宝洁公司表示,要吸引和招聘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视所有员工是公司最为宝贵的财富、珍视每个员工的不同之处。

激发和帮助员工去实现更高的期望、标准和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如此高大上的宝洁,其实习过程又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呢?我是Jason,一名来自中山大学物理学院的研究生,2014年7月份作为宝洁暑期实习生项目加入产品供应部。

敲下这段文字的时候,离两个月实习生活已经将近半年。

两个月的summer intern program既让人兴奋,又充满挑战,回想起来确实是痛并快乐着的一段经历。

Take Early Responsibility在宝洁实习,你需要做的不是斟茶递水,而是真真实实地参与到Business当中。

刚加入公司,我所负责的项目需要与宝洁全球各大工厂的工程师们沟通对产线效能进行分析,并且和工厂的技术人员们共同实现解决方案。

在一开始公司给予我信任让我独自去承担这样重大的项目,对我而言是一个机遇,同时也是一个挑战。

1:2:7 Training System宝洁最引以为豪的培训体系让我们有了征服困难的信心。

宝洁遵从着1:2:7 Training System,即10% learn from classroom training,20% learn from LM,70% learn by doing。

在Intern 开始的前两周,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学习海量的工程管理体系。

我的LM和Coach每天都会跟我们1:1以保证我们走在正确的路上。

更重要的,在宝洁每一个人都非常乐意给予intern们帮助,这让我们增加了完成项目的信心。

Think as a Manager作为PS的intern,不仅仅需要完成项目,更重要的是了解business needs。

在Final Qualification的时候,部门的AD需要我去了解为什么我要做这个项目,实现了这个项目能节省多少成本,对公司的TSR有什么贡献。

从四大到宝洁市场部--我的求职故事

从四大到宝洁市场部--我的求职故事

这篇文章将会发表在商英求职刊物上,里面记载着我的求职经历,所见所想。

毕业了,10年广外,充满感激与不舍。

希望留下的能起到一点参考。

从四大到宝洁市场部* 职业道路选择你可以说我全面,也可以说我学术不精。

我承认自己是个幸运儿,在市场,管理和会计方向都获得了很好的就业选择。

但是,收获的同时,也有艰辛和汗水。

很多人问起我在市场或者会计方向有什么深入的研究,我会抱歉并遗憾地说:“让你失望了。

” 与其说我是在某方面出类拔萃获得理想的offer, 倒不如说是我的软技巧让我获得了优胜,并且有了更灵活更多方向性的选择余地。

尽管这种方式有它的局限性,但我的的确确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当然,我也必须在达成目的后开始弥补这种方式的不足。

此外,我不愿意将多方向选择定义成为一种漫无目的的性质。

这种多选择性,必须与个人的环境和情况相符合,否则,很有可能出现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果。

而我的strategy的选择,也是由于以下几种原因来确定的:一.专业背景。

全英班的特点是前两年涉猎各方面的专业知识,第三年分模块后会侧重专业的学习。

但有一个弱点是受英语学分所限,模块能学到的专业课程只有三门左右,而这样跟科班出身的同学差距就很大了。

国际商务目前略占优势的原因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全英的教学增强了我们的英语优势,另一方面是各方面课程虽然稍多稍泛,但课程的强度还是有保证,这就为我们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有了基本框架和概念。

但我不主张拿我们的专业深度去拼求职,我们的优势说白了只是英语,除非你很早定下方向,并且在此方向上研究颇深,否则,在面试里谈专业会承担一定的风险。

因此,在这样的专业背景下,我们要么通过钻研某方面的特长建立自己的核心优势,要么把自己培养成为通才以应付各方面的挑战。

而我选择了后者,一方面是出于自身的特点,一方面也是因为自己想走管理培训生的道路,先rotate再寻找自己的侧重点。

二.个人职业性格特点。

Practical和Adaptable是我职业性格的一个特点。

我在宝洁市场部的三年

我在宝洁市场部的三年

我在宝洁市场部的三年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我在宝洁市场部的三年转自:应届生论坛发表时间:2008最近接到很多咨询,关于单位选择,和一些关于宝洁的具体问题。

于是简单写两句,给大家作参考。

本人0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电子系。

之后一直在宝洁公司市场部工作。

先后做过激爽、舒肤佳和汰渍品牌。

这三年白驹过隙,但却非常精彩。

相比较工作,或者公司,选择宝洁有利有弊,但是利大于弊。

1)收入方面,宝洁的起始薪水比较吸引人,之后的涨幅更是非常可观。

今年本科生开出了税前7200的工资(还不算各种福利和补助)。

其实比这更诱人的是后面的涨幅。

虽然不方便透露具体数字,但可以打个比方,没有几年工资很快就能番倍,再番倍。

基本上在宝洁工作三四年,如果稍微会管理一下收入,就能初步小康(每年两次国内外度假,买了房子,正计划买车)。

相比其他也是拿死工资的“打工一族”,会轻松很多,和有希望很多。

2)锻炼方面,宝洁摊子大,大家都有机会得到锻炼。

我从一进公司接手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个投资1000万的项目,基本我一人负责,我老板把关。

如何花好这么多钱,如何产生实际效果,我需要花很多心思。

而其实,这只是给新人锻炼的小项目。

后面负责的媒体购买,新品上市,都是以亿计算的大投资。

3)文化方面,年轻有活力,没有等级制度。

大家可能从来招聘的师兄师姐已经看到,大家毕业了好多年,还象学生一样。

这里从秘书到总经理,每人都是一样大的写字桌,没有办公室。

上下级之间经常吃饭,唱歌,打球,玩”杀人“,没有隔阂。

因为每年都有很多新鲜血液从校园补充进来,到处都是天真的面孔。

4)弊端是,宝洁是国际大公司,做事情比较正规或者说死板,学不到很多中国特色的商业操作。

内部不讲政治,大家都比较天真,但也可以说太天真了。

相比其他部门,市场部有利有弊,但也是利大于弊。

1)责任更大。

市场部新招聘员工进公司就是二级经理,而其他部门一般要经过两年工作锻炼才能升至二级经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在宝洁市场部的三年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我在宝洁市场部的三年转自:应届生论坛发表时间:2008
最近接到很多咨询,关于单位选择,和一些关于宝洁的具体问题。

于是简单写两句,给大家作参考。

本人0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电子系。

之后一直在宝洁公司市场部工作。

先后做过激爽、舒肤佳和汰渍品牌。

这三年白驹过隙,但却非常精彩。

相比较工作,或者公司,选择宝洁有利有弊,但是利大于弊。

1)收入方面,宝洁的起始薪水比较吸引人,之后的涨幅更是非常可观。

今年本科生开出了税前7200的工资(还不算各种福利和补助)。

其实比这更诱人的是后面的涨幅。

虽然不方便透露具体数字,但可以打个比方,没有几年工资很快就能番倍,再番倍。

基本上在宝洁工作三四年,如果稍微会管理一下收入,就能初步小康(每年两次国内外度假,买了房子,正计划买车)。

相比其他也是拿死工资的“打工一族”,会轻松很多,和有希望很多。

2)锻炼方面,宝洁摊子大,大家都有机会得到锻炼。

我从一进公司接手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个投资1000万的项目,基本我一人负责,我老板把关。

如何花好这么多钱,如何产生实际效果,我需要花很多心思。

而其实,这只是给新人锻炼的小项目。

后面负责的媒体购买,新品上市,都是以亿计算的大投资。

3)文化方面,年轻有活力,没有等级制度。

大家可能从来招聘的师兄师姐已经看到,大家毕业了好多年,还象学生一样。

这里从秘书到总
经理,每人都是一样大的写字桌,没有办公室。

上下级之间经常吃饭,唱歌,打球,玩”杀人“,没有隔阂。

因为每年都有很多新鲜血液从校园补充进来,到处都是天真的面孔。

4)弊端是,宝洁是国际大公司,做事情比较正规或者说死板,学不到很多中国特色的商业操作。

内部不讲政治,大家都比较天真,但也可以说太天真了。

相比其他部门,市场部有利有弊,但也是利大于弊。

1)责任更大。

市场部新招聘员工进公司就是二级经理,而其他部门一般要经过两年工作锻炼才能升至二级经理。

2)收入和升迁更快。

虽然起始薪水一样,但市场部的收入的平均涨幅会高过其他部门。

3)工作内容更丰富。

宝洁是以市场部为核心构建的,以品牌管理为特色的公司。

市场部就像“厂长室”,负责制定和一个品牌相关的一切目标,策略。

然后再同其他部门一起执行和执行具体的方案。

这就决定了市场部的同事工作内容和锻炼内容会涉及到品牌管理,组织管理的方方面面。

市场部一般会有很多不同机会的和外界的接触机会,比如国内外,公司内外各种培训和学习(非常全面,涉及品牌管理、市场营销、领导力、广告制作、消费者调查、渠道调研等);各种公共场合(比如和素质良莠不齐的大小腕一起广告制作,公关活动);各种对外协调(比如和政府部门法院、工商局、电视台,民间组织合作或者沟通)。

4)市场价值高。

所有宝洁市场部的同事,从进公司开始,就会接到无数的猎头电话。

跳槽出去最少能升一级,涨30%-50%的工资。

我周围有
人做了两三年去了麦肯锡参加了合伙人培训项目,有人做了四五年去了其他国际公司做了VICEPRESIDENT,有人做了一两年出去国企做了副总,也有人做了两三年申请MBA结果哈佛、耶鲁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都给了OFFER。

5)当然,相比其他部门,市场部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会比较高。

如果你有信心挑战自我的,那就试一下,不一定要曲线救国的。

当然进公司后,在其他部门表现最好的员工也有机会转来市场部工作。

我想说的是,好好准备,相信自己,然后一切随缘。

最后祝各位都能顺利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
介绍:文章作者为本人在P&GMarketing的同事,也是南大04届的校友,以下为他在当年拿到offer时候的面经供大家参考。

今年MKT/P&G的招聘有4关:①在线填写申请表(含性格测试);
②笔试(数学、逻辑+TOEIC);③一面;④二面。

以下重点叙述两次面试的经验。

0.流水帐式样的面经随处可见,一定要看,熟悉过程,胸有成竹,增强信心。

1.首先面试的淘汰率很高,MKT今年面试最后录取人数是:2/25,所以,能上就上……
2.任何事情不要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这样只会失败。

我和lidan两人能被录取,运气之外我们都做了详尽的准备。

据说lidan面试时甚至用上了道具。

3.一面和二面在内容上,二面包含一面的问题,还会有扩展,并且问得更详细。

面试由几个问题组成,而不是闲谈。

每个问题都是“请你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能反映你……方面的……能力”。

4.P&G面试的经典问题网上随处可见。

研究这些问题可以清楚P&G 在寻求什么样的人。

建议把自己的大小经历全部列下,反复思考:“哪些例子的组合能反映出我正是P&G寻找的人?”例子无所谓大小,切忌大量使用“领导学生会举办1000人参加的某某大型活动”这样干部履历式的答案。

例子的目的是反映你的性格/素质/能力,而不是炫耀你过去的光辉成绩。

例子叙述时一定要实实在在讲清楚自己在事件中具体做了什么。

对于这一点,我的理解是,我不关心你的头衔是什么,我只关心当时情况怎么样,你怎么做的,一、二、三讲清,并且结果如何。

“具体”还有一个意思,当涉及数字时,要给出具体数字。

5.准备例子回答问题之前,我还建议思考这样一类问题:什么是领导能力什么是创新能力……你需要把他们再细化为更具体的行为,然后在你的例子中反映出来。

大家的经验是P&G招聘时采用很技术化的方法,而不是主观印象。

面试官手中会有一张打分表,你讲例子时候面试官开始打分,似乎他们是这样工作的:你的例子中听到某一项,我就在后面做个记号,没听到就当你缺乏这项素质。

6.一般你讲完一个例子后,面试官会从这样几个角度提问:你为什么要做那件事情,你具体怎么做的,当时有没有碰到任何困难,怎么克服,结果怎样(要求量化结果),如果重来你打算怎么做可以使结果更好。

7.除去细节,最关键的是需要在面试时保持清醒的思路。

去之前要清楚:P&G一共会考察哪些方面;我为每个方面准备哪几个例子,例子先后顺序如何;什么方面是我的长处一定要讲;什么方面是我的短处,怎么防御。

面试时候要清楚:P&G一共会考察哪些方面;现在已经进行到哪里了;我的长处有没有讲过。

你完全可以引导谈话向你准备好的长处,而不要陷入被动。

其实他们提问的过程无非只是一种扫描顺序,目的是考察你的方方面面,你完全可以打乱那种顺序,提出新的顺序,更好的展示你的方方面面。

8.我猜测的P&G最看重的能力按重要性如下:leadership、solution、innovation、collaboration、risk-taking。

公司的价值观一定要好好研究,外企的企业文化不是骗人用的,这些可以在公司的主页上找到。

另外,建议面试时注意端庄而职业的风格,以及表现出对面试充满激情。

9.不要担心口语,面试时你可以选择中文或者英文。

可能会有部分问题希望你用英文回答,但即使只说了两三句英文又转回中文,也是有希望过关的,比如我。

10.题外话,有人谈论P&G时很随便,使用“保洁”、“PG”之类词语。

我当时对自己的要求是,即使输入法不方便,也要坚持用“P&G”或者“宝洁”。

这件事情本身无意义,但能严格自己,认真对待,好好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