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产淀粉酶的芽孢杆菌

合集下载

产淀粉酶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产淀粉酶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产淀粉酶菌株的分离与纯化一、实验目的和内容目的:掌握用平板稀释法分离得到微生物纯种的方法内容:分离产淀粉酶的芽孢杆菌二、实验原理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因此可以从土壤中分离、纯化有价值的菌株。

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平板分离法是常用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普遍用于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其基本原理包括两个方面:(1)选择适合于待分离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如营养、酸碱度、温度和氧等条件,或加入某种底物、抑制剂造成只利于该微生物生长而一直其他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从而淘汰一些不需要的微生物。

(2)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单个菌落可以是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成的集合体。

因此可通过挑取单菌落儿获得一种纯培养,获取单个菌落的方法可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技术来完成。

(3)纯化方法:平板划线法,即将一个平板分成四个不同面积的小区进行划线,第一区(A区)面积最小,作为待分离菌的菌源区,第二和第三区(B、C 区)是逐级稀释的过渡区,第四区(D区),则是关键区,使该区出现大量的单菌落以供挑选纯种用。

为了得到较多的典型单菌落,平板上四区面积的分配应是D﹥C﹥B﹥A。

三、实验材料1.土样2.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牛肉膏1.5g、蛋白胨15g、NaCl 2.5g、琼脂10g、2%可溶性淀粉10g、无菌水1000ml、PH7.4-7.63.试剂与材料用具:无菌水烧杯、玻璃管、涂布棒、无菌吸管、移液枪、玻璃棒、接种环、无菌培养皿、三角烧瓶、量筒、培养基分装器、天平、药匙、PH试纸、高压蒸汽灭菌锅、酒精灯、棉花、牛皮纸、记号笔,橡皮筋等。

四、实验步骤(一)稀释涂布平板法1.制备培养基2.倒平板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加热融化,待冷至55~60℃时,倒平板。

3.制备土壤菌悬液称取土样10g放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

用一支无菌吸管从中吸取1ml土壤悬液加入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充分混匀,然后用无菌吸管从中吸取1ml加入另一支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充分混匀,以此类推制成10ˉ1,10ˉ2,10ˉ3,10ˉ4,10ˉ5,10ˉ6不同稀释度的土壤溶液。

浙江师范大学微生物实验报告 产淀粉酶芽孢杆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浙江师范大学微生物实验报告 产淀粉酶芽孢杆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产淀粉酶芽孢杆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吴月婷摘要: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产淀粉酶的芽孢杆菌X-1,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包括菌落形态、菌体形态、糖利用情况、生长pH范围、耐盐范围、明胶液化和酪素的水解等,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或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entus)。

关键词:产淀粉酶;芽孢杆菌;分离;初步鉴定淀粉酶(Amylase)是指能分解淀粉糖苷键的一类酶,主要包括α-淀粉酶、β-淀粉酶、糖化酶和异淀粉酶等,在生物体的糖类代谢中起重要的作用。

其中α-淀粉酶(1,4-α-D-glucan glucanohydrolase)能水解淀粉大分子的α-1,4-糖苷键,生成糊精、麦芽寡糖、麦芽糖、葡萄糖等水解产物[1]。

α-淀粉酶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都广泛存在,常见的产淀粉酶微生物有芽孢杆菌、放线菌、黑曲霉、米曲霉、红曲霉和根霉等[2-7]。

芽孢杆菌属(Bacillus)是一类能产生芽孢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具有较强的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如耐酸碱、耐高温的能力较强。

芽孢杆菌中较多菌种具有高淀粉酶、蛋白酶活性,近年来被广泛地用于动物饲料业,特别是作为水产饲料的添加剂。

例如在银鲫饲料中添加了0.1%的芽孢杆菌后,银鲫肠道和肝胰脏的淀粉酶活性提高了3.7%和129.5%[8],能够有效帮助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同时作为一种良好的免疫激活剂,能增强动物的免疫力和抗病力[9]。

此外,利用芽孢杆菌产生α-淀粉酶,在食品生产中也有广泛应用。

笔者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产淀粉酶的芽孢杆菌,进行种属的初步鉴定,以期为芽孢杆菌在动物饲料业和食品生产中的发开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土壤材料采集于浙江师范大学取杏园食堂草坪土壤表层5~10厘米下的肥土。

1.2 培养基淀粉培养基:可溶性淀粉1%、蛋白胨l%、葡萄糖0.5%、Nacl 0.5%、牛肉膏0.5%、琼脂粉0.8%。

常见几种芽孢杆菌产淀粉酶的比较

常见几种芽孢杆菌产淀粉酶的比较

目前!微生态制剂及饲料添加剂中常用的芽孢杆菌有地衣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及纳豆芽孢杆菌#前三种菌都是药准字使用的菌种$为了探讨这!种菌产淀粉酶的能力!筛选和制备用于草食及杂食动物的微生态制剂及饲料添加剂使用菌种!于"##!年$月进行了!种常见芽孢杆菌产淀粉酶能力的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材料菌种%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均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实验室保存菌种!纳豆芽孢杆菌是从临沂八宝豆豉中分离得到的菌种$培养基%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和淀粉酶试验培养基$试剂%鲁格尔氏碘溶液’革兰氏染色用碘溶液(#!"#方法%&"&%试验步骤首先做好淀粉酶试验培养基!即在普通营养基琼脂中加%’的可溶性淀粉!制成平板备用#将!种芽孢杆菌分别接种营养肉汤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培养"!)!中间摇震$*+次#将上述培养好的液体管菌种!分别划线接种于淀粉酶试验培养基中!每个菌种接两个板!争取平板上一定要出现+个以上的单个菌落!以易于观察测量和计算透明圈#将接好的上述平板置于恒温箱中$(!培养"!)#将培养好的平板取出!分别滴加现配制的鲁格尔氏碘溶液!直至全部弥漫平板#稍停片刻!观察其菌落形成的透明圈#%&"&"结果测定出现透明圈即表明该菌能产生淀粉酶#细菌产生的淀粉酶将周围的淀粉分解!因此当滴入鲁格尔氏碘溶液时!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其他部分则呈现蓝色#取有透明圈的$个菌落分别测量菌落的直径和透明圈直径!取菌落和透明圈直径的平均值!然后计算出透明圈面积与菌落面积之比#比值越大!说明产淀粉酶能力越强##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常见四种芽孢杆菌都产生淀粉酶!以蜡样芽孢杆菌所产生的淀粉酶最多!纳豆芽包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次之!地衣芽孢杆菌较少!详见表%#从表%可以看出!蜡样芽孢杆菌产淀粉酶的能力几乎比纳豆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多%倍!比地衣芽杆菌多两倍多!这为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选择微生表!常见$种芽孢杆菌产淀粉酶的比较!!!!!菌种菌落平均直径’,,(透明圈平均直径’,,(透明圈与菌落面积比值蜡样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收稿日期:"##!/#-0%+作者简介:王世荣’%1$(0(!男!教授!研究员!主要从事医学&微生态学和动物微生态学研究#常见几种芽孢杆菌产淀粉酶的比较王世荣1,徐龙1,张树华2,杨震国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济南"+#%##;"&齐鲁动物保健品厂,山东济南"+#%##)!!摘要:探索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和纳豆芽孢杆菌产生淀粉酶的能力,以筛选和研制动物微生态制剂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菌种。

解淀粉芽孢杆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属于芽孢杆菌属,革兰氏阳性菌,呈短杆状。

由于它可以产生液化淀粉酶分解淀粉而被命名为解淀粉芽孢杆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在农业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研究中,对植物真菌病害病原具有广泛的拮抗作用。

其对如黄曲霉菌、赭曲霉菌、三线镰刀菌等种储粮产毒真菌都具有拮抗作用;对辣椒疫霉、枯萎菌(黄瓜、西瓜、香蕉)、炭疽菌(香蕉、芒果、辣椒)等真菌病害病原与植物细菌病害病原水稻纹枯病菌均具有拮抗作用。

其次,解淀粉芽孢杆菌对病原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如对藤黄微球菌、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孢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等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线虫也是解淀粉芽孢杆菌拮抗的作用对象,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对松材线虫、香蕉穿孔线虫和水稻干尖线虫等具有较高的杀线虫活性。

解淀粉芽孢杆菌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大自然中的革兰氏阳性菌,具有很强应用潜力。

解淀粉芽孢杆菌属于芽孢杆菌属,由于它可以产生液化淀粉酶分解淀粉而被命名为解淀粉芽孢杆菌。

将解淀粉芽孢杆菌施入土壤或水体中,能够降解自然界中一些有毒物质,净化被污染的土壤和河流湖泊。

解淀粉芽孢杆菌又是典型的植物促生菌,能够分泌抗菌蛋白、抗生素、酶或多肽等活性物质,促进植物生长,防治植物真菌病害。

由于解淀粉芽孢杆菌能够分泌多种抗菌活性物质,对果蔬表面的病菌有广泛的抗性,能够解决果蔬保鲜和长期储存问题。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这些优良特性在环境保护、农业生产方面都有很大应用潜力近年来,解淀粉芽孢杆菌对农业生产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

现已从土壤、植物根际体表、深海水中以及多种植物体内发现了解淀粉芽孢杆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能通过多种机制与植物互作,能够较好地促进植物生长、控制植物病害、提高作物品质。

目前解淀粉芽孢杆菌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作为生物肥料促进植株生长,提高植物品质;2)作为水果蔬菜的保鲜剂;3)防治多种植物病害,降低植株感病率。

产淀粉酶枯草芽孢杆菌

产淀粉酶枯草芽孢杆菌

“生物制药技术实训”课程研究报告项目一:产淀粉酶枯草芽孢杆菌一实验原理枯草芽孢杆菌的多数中都能产生大量的淀粉酶,较易得到分离。

由于芽孢具有较强的抗热能力,分离纯化时可采用热处理的方法,高温加热处理,杀死样品中所有不含芽孢的菌类,在培养过程中使芽孢杆菌得到很好的富集。

利用该菌产淀粉酶的特性,选择以淀粉为碳源的分离培养基,菌体分泌的淀粉酶会使菌落周围的淀粉水解,滴加碘液即可在菌落周围出现清晰的透明圈。

根据透明圈的直径(C)与菌落直径(H)之比(C/H)可初步鉴定酶活力的高低,即比值越大酶活力越高,进而筛选出优良的生产用菌。

二材料灭过菌的种子培养基无菌生理盐水(杀了菌的生理盐水,盐浓度0.9%)培养基配方:蛋白胨10g,酵母浸膏5g,NaCl10g,水1L,淀粉,1. 8%的琼脂PH7.2-7.4,121℃灭菌20min(各量取其三分之一)。

三操作步骤1.包平板2.配生理盐水3.根据培养基配方配置培养基,并取出45ml用于液体培养基,其余作为固体培养基4.取1,2,3中配成的平板,生理盐水,大型三角瓶在121℃中灭菌20min5.称取土壤10g与 90mL无菌水中,振荡20分,使土壤中菌体或孢子均匀分散,取其悬浮液于80℃下保持10min,以杀死非芽孢的菌体。

取5ml悬浮液接入到装有45 ml种子培养基的三角瓶内,(于37℃、200 r/min摇床中)培养20 h6.灭完菌后倒平板,自然冷却凝固后放入恒温培养箱中静致一夜,观察其是否染菌7.将用于做梯度试验的试管8个,每个加9ml蒸馏水,移液管8个,塞棉花拿去灭菌121℃,20min8. 取培养后的菌液,用无菌生理盐水适当稀释,取一定量涂布于平板,做梯度试验分别标记为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10。

9.将标记的的试管,移取1ml与培养基中涂布并进行标记,于37℃,培养20h10.将灭菌好的平板拿出,进行无菌划线,在培养基中观察到10-8,10-9,10-10,有单一菌落,而10-6,10-7并不明显,.对10-8,10-9,10-10的培养基中的菌落加碘液进行观察,发现有透明圈。

产淀粉酶芽孢杆菌的分离和鉴定

产淀粉酶芽孢杆菌的分离和鉴定

产淀粉酶芽孢杆菌的分离和鉴定王磊;陈宇飞;杨柳【摘要】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产淀粉酶的菌株,经淀粉培养基初筛后,采用DNS法对发酵提取的粗酶液进行总酶活和α-淀粉酶活力的测定,通过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反应对筛出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4株产淀粉酶芽孢杆菌,测得其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在1.7~3.5之间,其中有2株菌株产淀粉酶能力较高,总酶活达到19.760 U/mL和15.432 U/mL;4株芽孢杆菌所产α-淀粉酶酶活在6.4U/mL~10.4 U/mL之间.经鉴定,1株为枯草芽孢杆菌,3株为蜡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产淀粉酶能力优于蜡样芽孢杆菌.%The amylase-producing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soil. After initially screening by starch culture medium, the DNS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otal enzyme activity andα-amylase activity of the crude enzyme solution by fermentation extraction. The screened strains were identified through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and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reactions. Results showed that:four strains of amylase-producing Bacil-lus were isolated. The ratio of hydrolysis zone diameter to colony diameter was 1.7-3.5. Two strains of them had high amylase-producing activity, which the total enzyme activity reached 19.760 U/mL and 15.432 U/mL. Theα-amylase activity of four strains of Bacillus was 6.4 U/mL~10.4 U/mL. The four strains of Bacillus were authen-ticated that one was Bacillus subtilis, the other three were Bacillus cereus. The ability to produce amylase of Bacillus subtilis was superior to Bacillus cereus.【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7(038)006【总页数】4页(P175-178)【关键词】芽孢杆菌;淀粉酶;分离;鉴定【作者】王磊;陈宇飞;杨柳【作者单位】吉林工商学院食品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507;吉林工商学院食品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507;吉林工商学院食品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507【正文语种】中文淀粉酶是催化淀粉水解的一类酶的总称,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生产并且迄今为止用途最广、产量最大的酶制剂品种。

产淀粉酶芽孢杆菌的筛选

产淀粉酶芽孢杆菌的筛选

酶学特性分析
总结词
通过测定产淀粉酶活性、酶学性质等指 标,对产淀粉酶芽孢杆菌进行深入分析 。
VS
详细描述
通过淀粉平板透明圈法等方法测定产淀粉 酶活性,了解其在不同条件下的酶活性能 表现。同时,通过酶学性质分析,了解产 淀粉酶芽孢杆菌所产淀粉酶的酶学性质, 如最适温度、最适pH值、热稳定性等指 标,为后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生化特性分析
总结词
通过测定产淀粉酶芽孢杆菌对各类糖类的利用情况、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反应等指标,进一步鉴定其生 化特性。
详细描述
通过微量生化管实验,测定产淀粉酶芽孢杆菌对葡萄糖、蔗糖、乳糖等糖类的利用情况,观察其在不 同糖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同时,通过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反应,观察产淀粉酶芽孢杆菌的代谢产物, 进一步鉴定其生化特性。
有机肥料
产淀粉酶芽孢杆菌可以与有机废弃物一起发酵,制成有机肥料,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元 素,同时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
生物农药
产淀粉酶芽孢杆菌可以产生抗菌、抗病毒物质,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减少植物病 害的发生和传播。
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废水处理
产淀粉酶芽孢杆菌可以用于废水处理,通过 生物降解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害 物质,降低废水对环境的污染。
菌种资源保护与利

加强产淀粉酶芽孢杆菌菌种资源 的保护和利用,建立菌种库和基 因库,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 丰富的资源保障。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对初筛得到的菌株进行发酵条件优化和酶活检测,进一步筛选出具 有更高酶活力的菌株。
分子生物学方法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基因序列分析,了解其淀粉 酶基因的类型和结构,为后续的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从土壤中分离产淀粉酶的芽孢杆菌实验方案

从土壤中分离产淀粉酶的芽孢杆菌实验方案

从土壤中分离产淀粉酶的芽孢杆菌实验方案实验方案:从土壤中分离产淀粉酶的芽孢杆菌实验目的:分离产淀粉酶的芽孢杆菌,用于后续淀粉酶相关研究。

实验步骤:1.样品采集:选择含有潜在产淀粉酶的土壤样品,如农田土壤或果园土壤。

2.稀释培养:将采集的土壤样品用无菌PBS缓冲溶液稀释,并进行均匀悬浮。

3.接种装置:将土壤悬浮液均匀涂布在含有淀粉的固体培养基上,使用毛细管或平面接种棒操作,确保样品均匀地接种在培养基上。

4.培养条件:将接种好的培养基培养皿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培养。

适宜的培养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和氧气供应等。

一般来说,菌株生长的适宜温度为30-37摄氏度,湿度为60-70%。

5.纯化分离:通过制备出来的细菌菌落将产酶菌株分离出来。

可以使用毛细管、骨牌、环针等工具,分别挑取单个菌落并将其转移到含有淀粉的培养基上。

6.传代培养:将分离出来的产酶菌株进行传代培养,以确保其菌落的特性稳定。

7.筛选鉴定:通过淀粉酶活性分析等方法,对分离出来的菌株进行筛选鉴定。

一般来说,可采用滴定法或I2-KI法测定淀粉酶活性。

根据颜色变化或者酶活性指标的变化,筛选出淀粉酶产量较高的菌株。

8.鉴定菌株:对产淀粉酶的菌株进行鉴定,确定其属于芽孢杆菌的种属。

可以采用传统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方法,如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染色、氧需气性、形状和运动情况等。

9.鉴定纯化:最后,对鉴定出来的菌株进行纯化培养,以获得纯种淀粉酶产生菌。

实验注意事项:1.采集样品时要避免采集过于含油的土壤,以免对实验造成干扰。

2.在操作过程中要做好防护,戴手套,避免污染样品。

3.在培养过程中注意严格无菌操作,以避免外源菌的污染。

4.在菌株的鉴定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菌株的形态特征,并结合多种鉴定方法综合分析。

5.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做好记录,包括实验步骤、结果、观察和记录等。

总结:通过上述实验方案,我们可以从土壤中分离出产淀粉酶的芽孢杆菌。

这有助于开展后续淀粉酶相关的研究,包括酶的生物化学性质、作用机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环境中分离产淀粉酶的芽孢杆菌
一、摘要
本文通过对土壤中细菌杀灭营养体芽孢萌发,并用由淀粉充当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培养分离,纯培养后通过镜检最后得到能产胞外淀粉酶的芽孢杆菌。

二、实验目的及要求
1、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学习掌握从环境中分离产淀粉酶菌株以及菌株初步鉴定的方法;
2、巩固微生物分离纯化、细菌生理生化鉴定、染色观察等实验技能,对所学习过的微生物学实验方法进行综合技能训练;
3、培养学生综合利用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等相关知识,自行设计、实施并判断实验结果的能力。

4、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在实验方案通过审核后组织实施,最终要求获得产淀粉酶的菌株并对其进行初步的鉴定。

三、实验仪器设备
主要仪器:超净工作台、生化培养箱、电热干燥箱、高压蒸汽灭菌锅、水浴锅、显微镜、培养接种器具等
主要制剂:富集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5%的番红水溶液、卢戈氏碘液
四、实验方案设计
(一)实验原理
1、土壤中含有各种微生物,其中产胞外淀粉酶的芽孢杆菌含量在不同土壤中含量也不同,生物在适宜的的环境下生存得好,所以在淀粉厂附近的土壤中,能利用淀粉的微生物含量较高。

2、芽孢是菌体生长到一定阶段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休眠体结构,芽孢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抗性强,对高温、紫外线、干燥、电离辐射和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都有很强的抗性。

它帮助菌体度过不良环境,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重新转变成为营养态细胞。

3、在只用淀粉充当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中,只有能产保外淀粉酶利用淀粉的的菌体能成为优势菌种。

在淀粉选择培养基中,产胞外淀粉酶的菌种可以得到富集及分离。

4、菌体可经简单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被判断出是否为杆菌
5、在含有淀粉鉴定培养基的平板上,具有产淀粉酶能力的芽孢杆菌,水解淀粉生成小分子糊精和葡萄糖,在淀粉平板上菌落周围出现水解圈,但肉眼不易分辨,滴加碘液,未水解的淀粉呈蓝色,水解圈无色
(二)培养基成分
蛋白胨5g
NaCl 5g
可溶性淀粉16g
蒸馏水1000ml
琼脂20g
(葡萄糖 1.5g 芽孢萌发时加葡萄糖以利生长)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产淀粉酶菌株的分离
1.样本采集
在花园土壤肥沃处采取土样,取25g加入225ml无菌水制成土壤混悬液。

2.目的菌株的富集
①在土壤混悬液中加入4g的可溶性淀粉,蛋白胨1.25g,NaCl 1.25g,在37摄氏度摇
床培养箱中培养3天,使菌体产生大量芽孢。

在85℃-90℃水浴锅中加热15分钟,杀灭菌体,使芽孢得到富集。

②向灭菌后的土壤菌悬液中加入0.35g的葡萄糖,4g的可溶性淀粉,蛋白胨1.25g,NaCl
1.25g,在37摄氏度摇床培养箱中培养3天,在85℃-90℃水浴锅中加热15分钟,杀灭
菌体,得到芽孢体量增加。

3.选择性分离
①分别取制得混悬液取0.15ml均匀涂布在六个含葡萄糖的淀粉培养基上,在37摄氏度
左右培养1天,平板培养基表面便形成了若干分散的单菌落。

②取其中三个平板用卢戈氏碘液检测,根据有无淀粉水解圈来判断其有产胞外淀粉酶能
力,观察水解圈大小及菌落特征。

4.纯培养
在另三块平板上挑取与判断具产胞外淀粉酶能力菌的菌落特征相同的菌落点接到两个淀粉平板上的相同位置上。

在37摄氏度培养1天。

(二)菌株的初步鉴定
培养后观察各菌落形态特征
取其中一块板分别滴加碘液,观察淀粉水解圈。

挑取对照板菌落通过简单染色制片观察,判别所选菌落是否为芽孢杆菌。

六、结果与讨论
(一)产淀粉酶菌株的分离
1.样本采集
分离目的菌株具有产胞外淀粉酶的生理特性,故采样地点应针对性的选取淀粉厂等淀粉含量高地区附近的土壤,在花园肥沃的土壤中采样会有大量可产胞外淀粉酶的芽孢杆菌,但是菌种及产胞外淀粉酶能力没有淀粉产附近好。

2.目的菌株的富集
培养后土壤悬浊液更加混浊并有难闻气味
3.选择性分离
①观察三个喷洒碘液的平板,根据产生水解圈大小及透明程度鉴定产胞外淀粉酶能
力;水解圈越大越明显其产胞外淀粉酶能力越强,反之越弱。

②划线要比涂布效果好。

4.纯培养
对应点种:选取的目的菌株在两个平板相同位置点种,培养后其中一个滴加碘液出现水解圈
菌落特征:1、菌落圆形较大,扁平,表面较干燥,边缘不规则。

2、菌落圆形大,扁平,表面较干燥,边缘不规则。

(二)菌株的初步鉴定
长出的菌落典型,不含有杂菌,已达到纯化的目的不再重复分离
镜检
(三)实验中出现问题
实验中大锥形瓶剩余培养基及部分平板长出菌落,滴加碘液后出现水解圈,证明其有产胞外淀粉酶能力。

其菌落及制片观察
其菌落特征为:菌落圆形,枕状,较小,湿润粘稠(猜测具有荚膜结构),质地均匀易挑起。

剩余培养基在加塞大锥形瓶中存放,倒平板后未再打开,保存环境不是无菌环境。

在镜检中并没有发现芽孢,出现水解圈但是不大。

经分析,我认为此菌来源于空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