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势语表达的文化差异
手势礼仪各国的手势文化差异

在社交场合中,致意也是一种常见的手势礼仪。例如,在 颁奖典礼上,颁奖嘉宾通常会通过握手、拥抱或轻拍对方 肩膀等方式来表达祝贺和鼓励。
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应用
01
尊重文化差异
在跨文化交流中,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和手势礼仪是非常重要的。了解
并遵守对方的文化习惯可以避免误解和冲突。
02
学习基本手势
了解一些基本的手势和其含义可以帮助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例如,
胜利V手势
在日本,胜利V手势表示胜利或好运。
切手手势
在日本,切手手势表示“不”或“拒绝”。
中国
OK手势
在中国,OK手势通常表示“好的” 或“没问题”。
胜利V手势
在中国,胜利V手势也表示胜利或好 运。
竖起大拇指
在中国,竖起大拇指通常也表示赞赏 或认同。
切手手势
在中国,切手手势也有在欧洲和美国 的含义,即表示“不”或“停止”。
“没问题”。
胜利V手势
在欧洲,胜利V手势也有在美国 的含义,即表示胜利或成功。
竖起大指
在欧洲,竖起大拇指通常也表 示赞赏或感谢。
切手手势
在欧洲,切手手势也有在美国 的含义,即表示“不”或“停
止”。
日本
OK手势
在日本,OK手势表示“了解”或“明白了 ”。
竖起大拇指
在日本,竖起大拇指通常表示赞赏或认同。
鞠躬
总结词
鞠躬是一种表示尊敬和谦虚的礼仪, 通常用于向长辈、上司或客人致意。
详细描述
鞠躬时,应保持身体挺直,低下头, 双手放在身体两侧或交叉于胸前,然 后微微鞠躬。鞠躬的深度和时间因文 化而异。
鼓掌
总结词
鼓掌是一种表达赞赏、欢迎或鼓励的方式,通常用于公共场 合或表演。
跨文化交际手势语

跨文化交际手势语世界各国的手势语手势语(sign language )是体态语的一种。
体态语(body language )包括眼神、走路姿势、站立的姿势以及手势等等。
体态语十分丰富,可以表达各种思想感情,并且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体态语。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手势语在不同文化中的含义:1. 翘大拇指( thumb )。
在中国,翘大拇指表示“好”,用来称赞对方干得不错、了不起、高明、这个意思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是一样的。
英美人伸大拇指,向上翘,意为“ It's good. ”或“ It's OK. ”。
伸大拇指,向下翘,意为“ It's bad. ”或“ I don't agree it. ”。
但是在一些国家还有另外的意思。
比如,在日本,它还表示“男人”、“你的父亲”、“最高”;在韩国,还表示“首领”、“自己的父亲”、“部长”和“队长”;在澳大利亚、美国、墨西哥、荷兰等国,则表示“祈祷命运”;到了法国、印度,在拦路搭车时可以使用这一手势;在尼日利亚,它又表示对远方亲人的问候。
此外,一些国家还用这一手势指责对方“胡扯”。
2. 将拇指和食指( forefinger )弯曲合成圆圈,手心向前。
这个手势在美国表示“ OK ”;在日本表示钱;在拉丁美洲则表示下流低级的动作。
3. 用食指点别人。
这在欧美国家是很不礼貌的责骂人的动作。
英美人把大拇指和食指组成圆,其余三指伸直,意为“ Excellent. ”4. 伸出食指。
在美国表示让对方稍等;在法国表示请求对方回答问题;在缅甸表示请求,拜托;在新加坡表示最重要的;在澳大利亚则表示“请再来一杯啤酒”。
5. 伸出食指和中指( middle finger )做 V 字状。
“ V ”是英文victory 和法文victore (胜利)的第一个字母,故在英国、法国、捷克等国此手势含有“胜利”之意。
但在塞尔维亚语中这一手势代表“英雄气概”,在荷兰语中则代表“自由”。
手势礼仪及应用场合

手势礼仪及应用场合手势礼仪是指通过手部动作来传达信息、表达意思或表示尊重或感激的一种非语言交流方式。
手势礼仪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含义和应用场合。
下面我将从一些常见手势及其意义、应用场合以及国际和跨文化手势礼仪等方面进行详细回答。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些常见手势及其意义。
握手是最常见的手势之一,它作为一种问候方式,表达了友善、尊重和信任。
鞠躬是许多亚洲国家常见的手势,在这些国家中,鞠躬被用来表示尊重、谦虚和感激之情。
拥抱是一种亲密的手势,通常用于表达亲情、友情或庆祝等情感。
竖起大拇指表示赞许、肯定或认同。
这些手势都有明确的意义,能够准确地传递出话语之外的信息。
其次,让我们来探讨一些手势应用的场合。
握手是一个常见的商务场合的问候方式,它显示了你对对方的尊重和诚意。
在国际交流中,握手是一种普遍接受的礼仪,被用于展示友好和建立信任的关系。
鞠躬是许多亚洲国家常见的礼节,在正式场合或慈善活动中,人们经常使用鞠躬来表示尊重和感激。
拥抱通常用于亲密关系的表示,比如亲人、好友之间的见面、告别或庆祝时使用。
竖起大拇指在很多文化中都被认为是一种肯定的手势,用于表达同意、支持或认同。
这些手势在不同的场合中有不同的用途和适应性。
此外,国际和跨文化手势礼仪也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中手势的含义和使用方式不同,因此在跨文化交流中了解和尊重别国的手势礼仪是至关重要的。
比如,在中国,举起大拇指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侮辱的手势,与“竖起中指”在西方文化中的含义相似。
又如,在西方文化中,用手指指着别人是不礼貌的行为,但在一些非洲和中东国家,指着别人却可以代表友好和交流。
了解这些差异将有助于我们避免因手势错误而引起误解或冲突。
总结起来,手势礼仪是一种非语言交流方式,通过手部动作来传达信息、表达意思或表示尊重或感激。
不同的手势有不同的意义,可以在不同的场合中应用。
在国际和跨文化交流中,了解和尊重别国的手势礼仪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正确使用手势礼仪,我们能够更准确地传递信息、建立友好的关系,并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或冲突。
肢体语言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肢体语言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动作一样,意义不同汉语意义气愤,恼怒,灰心,悔恨谢谢,互相表示友好感情好奇;有时是惊讶反对;责骂;轰赶(少见;一般见于成人对孩子)疼爱;(对成人或青年,会引起反感,是侮辱人的动作)肢体语言跺脚观众和听众鼓掌,表演或讲话人也鼓掌目不转睛地看发“嘘”声拍别人的脑袋英语意义不耐烦为自己鼓掌;被认为是不谦虚不礼貌;使人发窘;不自在要求安静安慰;鼓励;钟爱➢意义相同,动作有差异意义“过来”(叫别人过来)“丢人”“没羞”(半开玩笑)“我吃饱了”(吃饭后)中国的肢体语言把手伸向被叫人,手心向下,几个手指同时弯曲几次伸出食指,用指尖在自己脸上划几下,象搔痒,不过手指是直的一只手或两只手轻轻拍拍自己的肚子美国的肢体语言把手伸向被叫人,手心向上,握拳用食指前后摆动(中国人对此反感)伸出两只手的食指,手心向下,用一个食指擦另一个食指的背面一只手放在自己的喉头,手心向下(常同时说“到这儿了”)➢只存在于一种文化中的动作肢体语言在美国的意义●咂指甲——重大思想负担;担心,不知所措●用大拇指顶着鼻头,其他四指弯着一起动——挑战,蔑视●摇动食指(食指向上伸出,其他四指收拢)——警告别人不要作某事,表示对方在做错事●把胳膊放在胸前,握紧拳头,拇指向下,向下摆几次——反对某一建议、设想;反对某人;表示强烈反对●眨眼(很快地合上一只眼,微微一笑点点头)——表示下列几种感情:会意,赞许,鼓励,传递信息,表示团结等肢体语言在中国的意义●用食指点点或指指自己的鼻子——“是我”,“是我干的”(西方人认为这个手势有点可笑)●说话时用一只张开的手捂着嘴(一般是老年人用)——说秘密话(有时没有明显的意义)●两只手递(即使可以用一只手拿起的)东西给客人或别人——尊敬●别人为自己倒茶或斟酒时,张开一只手或两只手,放在杯子旁边——表示感谢●伸出两个竖起的食指在身前慢慢接近(往往在戏曲中出现)——男女相爱;匹配良缘。
手势语在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比较

成十字型 , 表示 “ 安静”、不 要 出声” 请 ” 。将 中指 和食 指分 开或将双臂叉开成 v型 , 表示 争取胜 利的决 心或表 达胜利 的喜悦 ( k eV s nwt ormdl n dxf gr 。 Maet i i yu i eadi e ne) h g h d n i 中国人用食指指着 自己的鼻 子表示 “ 自己” 英语 国 我 , 家的人表示 自己时 , 用食指 或拇指指 着 自己 的胸 口。当中 国人用食指指 自己的太 阳穴 时 , 表示 “ 机灵 一点儿 ” 动 或“ 动脑子 ” 美 国人和 巴西人则表示神经有问题。英 语国家的 , 人 表 达 这 一 意 思 是 用 手 指 点 自己的 太 阳穴 。 在 指 引 道 路 方 向时 , 中国人习惯用食指 , 这的 文 化 差 异 .
是很不礼貌 的举 动。这个 手势 , 表示 出对 对方 的轻蔑 与指
责 。更不可将手举高 , 用食 指指 向别人 的脸 。西 方人 比东 方人要更忌讳别人 的这种指 中国人开玩笑时伸 出食指 在脸
上刮几下用 的 , 表示丢人 , 没羞 。而美 国人则是伸 出两 只手 的食指 , 手心 向下 , 用一个食指擦另一个食指 的背面。伸出 两个竖起 的食 指在 身前 慢慢 接近 (w dxf gr cmn toi e ne o i n i s g nae l l i f n o nsl 表示 : err o y n r t f ee ) s w o o f 男女相爱 ; 匹配 良缘。 手势语 的不同还表 现在数 字表示 方式 上 , 语 国家的 英
( epoe i gr C S ̄) ke n f es r S I 。食 指 靠 近 嘴 唇 并 与 嘴 唇 交 叉 n O C
[手势语,差异,背景]浅谈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手势语的差异
![[手势语,差异,背景]浅谈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手势语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ac6a0d5dd0d233d4b04e69d1.png)
浅谈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手势语的差异作为非言语行为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手势和语言一样都能体现显著的社会文化特征。
一方面,在一个特定的民族传统文化里,手势所表达的意思是约定俗成的,违反某种定势极易引起交流中断或误解;另一方面,一个特定民族传统手势的内涵也处在一个动态的、不断微调的过程中,在信息科技突飞猛进、交通快捷、各国各民族交往日渐增多的今天,手势内涵的变化也在不断刷新,学习和了解不同的文化内涵,对促进与各国交往和友谊是十分重要的。
一、手势的定义及分类人类进行文化交流、表达思想、传递信息主是要依靠语言手段,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
但是,交流工具决不局限于语言,还要使用一些非语言手段。
有关研究表明:在交际中,说话人的话只传递了他想要表达的信息的35%,另外65%的信息是由非言语行为传递的。
手势就是一种非语言手段,是通过手和手指的动作和形态来代替语言交流和思想表达。
手势可分为技术性手势、自闭式手势、说明性手势、象征性手势。
技术性手势指的是特定行业或特定场合下通用的可以学来的手势,如聋哑人的手势语、裁判、音乐指挥、交警等用的手势。
自闭式手势是反应个人内心情绪的,是个人的一种行为习惯,与文化关系不大。
例如,有的人用咬指甲来表示不耐烦,有的人却用跺脚来表示。
说明性手势是说话的时候做出的,即一边说一边做手势,其作用是辅助说明所说的话。
说明性手势并不是有意识地或者有目的地做出,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很难记忆。
象征性手势则是替代语言的动作,可以作为言词的替代物而起作用。
象征性手势受文化的影响很大,本文所研究的既是象征性手势。
二、手势在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有所不同特定的文化传统和民族习俗决定了手势的特定含义。
不同语言的国家其文化也存在着异同,也就决定了手势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含义。
在现实交往中,每个人都会做手势,很多手势都具有明显的区域和文化特征。
有一类手势表现形式相同,却表达了不同的文化含义。
如美国人常用手指接触太阳穴或前额来表示某人聪明、有头脑,而中国人对这一手势的通常理解是这人脑子有毛病或者是这人真愚蠢。
手势语表达的文化差异

势表 示“ 真棒” 但是 , ; 在孟加拉 国,
它 对人 是 一 种 侮 辱 。 这 仅 仅 是 超 越 文 化 界 限 的 一 系 列不 慎 行 为 中的 一个 案 例 , 在对
手势。 在西非它甚 至比竖起 中指更
带有 侮 辱 性 。
《 中华礼仪 网》 )
种手势将引起侍者 的积极反应, 说 不定他 会多给你 两杯饮料。
在 马来 西亚 , 曲食 指 被 认 为 弯 是不礼貌的, 用手 抓 空 气 的 动作 来
招 呼 侍 者 略微 好 一点 。
“ 一0e ” A K y 手势。这个接待 旯带着 愤怒 的表情耸 了耸 肩 : 如果你 不 “
喜 欢 它 ,我 们 就 给 你 另换 一 个 房
新一届议会 召开期 间, 立法者狂暴
地 谴 责 航运 部 长 阿布 杜 ・ 罗布 作 出 的 一个 手势 ,这 不仅 是 对 议 会 的 “
间。” 很多法国人把这个手势理 解
为“ 或 “ 零” 无价 值 的” 。
用食指 轻拍 额头。在美国 , 它 意味着“ 妙不可言” 而在荷兰用手 ; 轻拍前额 中部意味着针对第三者 : “ 他是疯子。” 美国人表示“ 他是疯 子” 的手势 ( 弯 曲的食 指靠近耳 把
本栏编辑
杨
静
栏 目邮箱:d z l i l OCI yw — i @ . R y 2 O
\
◎叶 由人 的各 种姿势特 别是手势
—
文\ l
康
表 示诅 咒 : 而对 几 百 万意 大 利 人 来
的行 为 。 新 闻界报 导 , 查德 ・ 据 理 尼
仪 一
跨文化交际中手势语的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手势语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手势语的差异是一种常见的情况。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语言和社会习俗的差异,使用手势来表达意思会有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跨文化手势差异,并提供一些建议来避免误解和尴尬。
首先,手势语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具有完全相反的意义。
例如,在西方国家,竖起大拇指是一种肯定的手势,表示赞赏或接受。
然而,在一些中东和南美国家,竖起大拇指则被视为一种侮辱和蔑视的手势。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建议我们要熟悉并避免使用可能会引起歧义的手势。
其次,手势语的使用频率和显著性在不同文化中也存在差异。
例如,在一些非洲和中东国家,用手指指向他人是不礼貌的行为,而在西方国家则被认为是一种普通的指示手势。
同样,在日本,人们会经常使用手势来表示谦虚和尊敬,如将手掌贴在胸前。
而在欧洲和美国,这样的手势通常不太常见。
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应该留意并尊重对方文化中的手势习俗。
此外,手势语的姿势和动作也可能在不同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含义。
例如,做出"OK"的手势,在西方国家表示"一切都好",但在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则代表一种性暗示。
同样地,手掌朝上做出"停止"手势,在西方国家表示停止或警告,但在一些亚洲国家却被视为嘲笑或不尊重的表示。
因此,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应该避免使用可能会引起歧义或冒犯的手势。
为了避免误解和尴尬,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手势语:1.学习和了解目标文化的手势语言。
在前往一个新的文化环境之前,我们应该学习和了解目标文化中常用的手势语,并尊重和遵守当地的习俗。
2.对手势语言的使用保持谨慎。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对手势语言的使用,特别是不熟悉的手势。
尽量使用清晰的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以避免误解和冲突。
3.观察和学习当地人的手势习俗。
在与当地人交流时,我们应该仔细观察他们的手势语言,并尝试学习和模仿他们的习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手势语表达的文化差异
由人的各种姿势特别是手势构成的形体语言是人类语言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有时甚至比词汇语言更有力。
但是,在不同民族之间或同一民族的不同群体之间,形体语言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
在讲话和交际时,如果随便使用自己文化圈中的形体语言,往往会产生始料不及的不良后果。
1990年7月,在孟加拉国的新一届议会召开期间,立法者狂暴地谴责航运部长阿布杜·罗布作出的一个手势,“这不仅是对议会的侮辱,更是对整个国家的侮辱。
”孟加拉民族主义政党的议员领袖巴德鲁多扎·乔德呼利愤慨地说。
究竟罗布做了什么动作而引起如此强烈的愤怒呢?据说他涉嫌做出“竖起大拇指”的手势。
在美国,这个手势意味着“进展顺利”;在中国,很多人用这一姿势表示“真棒”;但是,在孟加拉国,它对人是一种侮辱。
这仅仅是超越文化界限的一系列不慎行为中的一个案例,在对外开放的时代,我们要想在人际交往中潇洒自如,就必须了解一些形体语言的文化差异。
拇指与食指构圆。
拇指尖和食指尖对接构成圆形、其余三指自然伸出的手势在美国一般表示“A-OKey”即“完全可以,好极了”。
但在很多拉丁美洲国家它是一种不敬的行为。
据新闻界报导,理查德·尼克松担任美国副总统期间,曾经用双手同时作出这种姿势向邻近的拉美国家的人们致意,其后果可想而知!
有一次,美国作家、《手势》一书的作者罗杰·阿克斯特尔出访法国,旅馆的接待员问他:“你对房间满意吗?”他对接待员做了一个“A-OKey”手势。
这个接待员带着愤怒的表情耸了耸肩:“如果
你不喜欢它,我们就给你另换一个房间。
”很多法国人把这个手势
理解为“零”或“无价值的”。
中指与食指构杈。
中指与食指叉开、拇指与无名指和小指对接的手势在美国一般表示“胜利”或“和平”。
但在英国,如果掌心向
内作这种手势就是一种奚落或者说是在嘲笑对方。
特别是带有上下
快速移动手指的动作时就更是如此。
故事发生在650多年以前,在英法交战中,法国人砍掉俘获的英国弓箭手们的中指和食指,使他们变成残废。
后来英国人打败了法
国人,胜利的英国人举起手,伸直中指和食指,掌心向内,得意地
向法国俘虏示威:我们的手指头是完整的。
拇指与小指竖起。
拇指和小指竖起,其余手指卷起来的手势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些大学被影迷或球迷用来欢迎他们崇拜的明星。
但在非洲的一些地区这种手势却表示诅咒;而对几百万意大利人来说,它表示“王八”,它向对方暗示:“你的老婆不贞。
”
竖食指与伸拇指。
食指略微竖起、拇指自然伸直的手势在美国有时用来招呼一个侍者。
在日本如果你用这种手势招呼侍者,会被视
为一种很粗鲁的行为;而在德国,这种手势将引起侍者的积极反应,
说不定他会多给你两杯饮料。
在马来西亚,弯曲食指被认为是不礼貌的,用手抓空气的动作来招呼侍者略微好一点。
用食指轻拍额头。
在美国,它意味着“妙不可言”;而在荷兰用
手轻拍前额中部意味着针对第三者:“他是疯子。
”美国人表示
“他是疯子”的手势(把弯曲的食指靠近耳朵),在阿根廷则被看作
是“有人找你接电话”。
举手时掌心朝前。
掌心向前伸直一只手,在美国意味着“停下”。
在希腊这个动作叫“冒扎”,意思是“推手”,它是一公认的表示
对抗的手势。
在西非它甚至比竖起中指更带有侮辱性。
双手插进口袋里。
既然手势的禁忌五花八门,有人以为把两只手都插进衣袋里岂不可以少惹麻烦,结果又发现在印度尼西亚、法国和日本,与人谈话时把手放在口袋里是不礼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