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求未知加数教案.doc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8.13求未知加数》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8.13求未知加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8.13求未知加数》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未知加数的概念,学会用加法和减法来求解未知加数。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但对未知加数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清晰。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还不太会运用未知加数的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情境和例子,让学生经历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未知加数的概念。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探究和合作中理解和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情境材料和数学问题。
2.准备练习题和答案。
3.准备教学PPT或其他辅助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情境,引出未知加数的概念。
例如,展示一幅图,图中有3个苹果和2个香蕉,问一共有多少个水果?让学生尝试用加法来求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理解未知加数的概念。
例如,展示一道题目:小明有5个糖果,小红比小明多2个糖果,问小红有多少个糖果?让学生尝试用加法来求解。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类似的练习题,巩固对未知加数的理解。
例如,展示一些题目:小华有8个铅笔,小李比小华少3个铅笔,问小李有多少个铅笔?让学生尝试用加法和减法来求解。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求未知加数》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求未知加数》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求未知加数》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利用数一数、画一画的方法求解加法中的未知加数,掌握10以内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求解10以内加法中未知加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一数、画一画等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求解10以内加法中的未知加数。
教学重点:运用数一数、画一画等方法求解未知加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卡片。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小动物们举行运动会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看到的情景。
引导学生在运动会中,如何求解未知加数。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例题:“小兔跳远,已知跳了3下,又跳了几个,一共跳了6下?求解未知加数。
”采用数一数、画一画等方法引导学生解答。
3.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4. 合作交流(5分钟)6. 巩固拓展(10分钟)出示拓展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求解,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求未知加数》2. 内容:a. 例题:“小兔跳远,已知跳了3下,又跳了几个,一共跳了6下?”b. 解题方法:数一数、画一画c. 拓展题目七、作业设计a. 已知5个苹果,再添上几个苹果,一共有8个?b. 已知7个鸭子,游走了3个,还剩下几个?2. 答案:a. 3个苹果b. 4个鸭子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求解未知加数的方法掌握程度,以及合作交流的积极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寻找生活中的加法问题,运用所学方法求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具体性和层次性。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14课《求未知加数》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14课《求未知加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14课《求未知加数》,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加法的基本概念,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数和识数能力,对加法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求未知加数的方法还需要通过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需要在本节课中进一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加法的基本概念,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2.难点:理解加法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通过实际操作求未知加数。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和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Flash动画、PPT、实物模型等。
2.学具准备:学生分组准备,每组一份实物模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Flash动画展示两个小动物的积木堆,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两个小动物分别有多少块积木。
然后提问:“如果要使两个小动物的积木堆一样多,我们需要给其中一个小动物多少块积木?”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用实物模型尝试摆放出一样的积木堆。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基本概念,即两个数相加得到第三个数。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加法操作,每组任意选择两个数,通过实际摆放模型,求出它们的和。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组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上台展示并讲解他们的加法过程。
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对比自己的操作过程,看看是否有不同之处。
8求加法算式里的未知加数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苏教版)

8 求加法算式里的未知加数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知道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加法算式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名称。
2. 求加法算式里的未知加数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求加法算式里的未知加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求解未知加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加法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
2. 新课导入:介绍加法算式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初步认识加法算式。
3. 案例分析:通过PPT展示一些求加法算式里的未知加数的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求解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不同的求解未知加数的方法。
5. 全班交流:让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6. 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求解未知加数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加法算式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名称。
2. 求加法算式里的未知加数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分享今天学到的知识,并尝试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课后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辅导。
综上所述,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导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练习巩固、课堂小结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求加法算式里的未知加数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求未知加数》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求未知加数》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求未知加数》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利用数一数、画一画、连一连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加数的概念,并能运用简单的逻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加法算式中未知加数的概念,能正确找出未知加数。
2. 培养学生运用数一数、画一画等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找出加法算式中的未知加数。
教学重点:掌握求解未知加数的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卡片、磁性白板、计数器学具:铅笔、橡皮、练习本、计数器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情景。
(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吗?他们要求我们帮忙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吧!”2.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已知两个数的和,求其中一个加数。
”(2)引导学生运用数一数、画一画等方法找出未知加数。
3. 随堂练习(1)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4. 小组合作探究(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求解未知加数的方法。
(2)小组代表分享解题方法,全班讨论交流。
(2)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求解未知加数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求未知加数2. 板书内容:(1)加法算式:5 + 3 = 8(2)未知加数:3(3)求解方法:数一数、画一画、连一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找出下面加法算式中的未知加数:6 + □ = 94 + □ = 7(2)已知两个数的和,求其中一个加数:5 + 4 = □7 + 2 = □2. 答案:(1)3、3(2)9、9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了求解未知加数的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与应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加法问题,培养其学以致用的能力。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3求未知加数|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3 求未知加数|苏教版我今天要上的是一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具体是苏教版第八章的第十三节,主题是求未知加数。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重点是掌握一个加数等于和减去另一个加数的方法,通过具体的例题来理解这个概念。
教材中给出了两个例题,第一个例题是23 + 17 = 40,第二个例题是58 + 32 = 90。
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这两个例题来理解未知加数的概念,并学会如何求解。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个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一个加数等于和减去另一个加数的方法,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这个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一些练习题和卡片,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来引入课题,比如:“小明有23个苹果,他又买了17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然后,我会引导学生一起解答这个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来理解未知加数的概念。
接着,我会给出第二个例题:“小明有58个苹果,他又买了32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我会让学生尝试自己解答这个问题,然后我会给出解答并解释原因。
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我会把两个例题和解答过程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步的操作和思考过程。
七、作业设计我会设计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回家后能够继续练习和巩固所学的内容。
比如:“小明有35个橘子,他又买了23个橘子,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橘子?”答案是58个橘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未知加数的概念有了基本的理解,但还需要通过更多的练习来巩固。
在下一步的教学中,我会设计更多的练习题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概念。
同时,我也会尝试通过一些游戏和活动来让学生们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和巩固数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8.13求未知加数》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8.13求未知加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8.13求未知加数》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学会用加法计算两个数的和,并能够找出其中的未知加数。
本节课的内容为后续学习减法、乘法等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加法的概念和意义可能还比较模糊。
他们在幼儿园阶段可能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加法运算,但是对于找未知加数的方法还没有明确的认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操作,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并学会找未知加数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能够用加法计算两个数的和。
2.让学生学会找未知加数的方法,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找出两个数中的未知加数。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找出两个数中的未知加数。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能够用加法计算两个数的和,并找出未知加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并学会找未知加数的方法。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找未知加数的过程,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3.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小物品,如图片、卡片等,用于创设情境和操作教学。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具体的情境和操作过程。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具体的情境,如小猫和小狗赛跑的故事。
让学生观察情境,引出加法的概念。
2.呈现(5分钟)向学生介绍加法的意义,让学生理解加法是计算两个数的和。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用加法计算两个数的和。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找出两个数中的未知加数。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课时10求未知加数教案苏教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课时10求未知加数教案苏教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求未知加数的算式,探索并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2.让学生积累把一个数凑成10的经验,为将来学习进位加作准备。
3.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继续培养独立思考、与人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求未知加数的不同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求出未知加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口算:口算卡片练习。
2.今天数学课,智慧爷爷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他带来了一个盒子。
二、探究交流1.教学例题。
(1)媒体出示装了苹果的盒子图。
问:图中盒子里如果装满苹果,可以装几个?已经装了几个?还差几个?(2)进行说明:同学们,盒子里可以装10个苹果,我们已经装了8 个,还有几个没有装的。
(教师边说边板书:8+()=10)(3)如果不是我们已经算出来了,我们就不知道还有几个没有装,所以我们把没有装的,也就是不知道的这个数用括号括起来,表示不知道的意思。
(4)这个算式就读做:8加几等于10。
(5)通过图我们知道了还有2个没有装,也就是8加2等于10。
(教师在黑板上填写。
)如果没有图,你该怎么想8加几等于10呢?小组讨论。
(6)学生说的只要有道理就可以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答。
讨论后形成如下板书:因为10可以分成8和2,所以8+(2)=10。
8和2合成10,所以8+(2)=10。
10-8=2,所以8+(2)=10。
(7)思考:6+()=10,小朋友可以怎么想?发表意见,只要说的有道理。
2.延伸。
(1)把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再在黑板上写上: 4+()=103+()=7 ()+5=10 7+()=10三、反馈完善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看书上题目,明确要求:先画满10个图形,再填空。
(2)学生独立在书上画图形填空。
指名说出每一行画了几个图形,()里填了什么数。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未知加数
教学内容:书62页,求未知加数。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交流,得出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2 、体会数的分与合和求未知加数的关系,形成初步的数感。
3、发展数学理解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继续培养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过程与方法
教师充分运用教具,采用引导、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结合学具和情境图,合作交流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学会倾听和采纳他人的意见,善于与他人合作,从多角度欣赏他人的优点,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小组合作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难点: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情景图、数字卡、算式卡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10的组成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讲述:同学们越来越聪明了,智慧爷爷奖给我们一个智慧盒,想不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呢?边讲述,边打开礼盒,指名看看,并说给大家听,里面装了8个大苹果,还空着两格。
三、观察探索,积极思维
1、出示情景图,学生仔细观察
先让学生看清盒子里如果放满就是10个苹果已经放了几个?再放几个就是10个。
板书:8+()=10。
揭题:()里为什么没有数?(因为2个格子里没有苹果,是空着的。
)今天我们研究的问题就是怎样才能把()里的数填上。
(板书课题:求未知加数)
2、动手摆学具,独立思考,发现()里可填2。
3、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还能用什么方法知道()里应该填2?然后向大家汇报讨论情况。
4、板书:
因为10可以分成8和2,所以8+(2)=10。
8和2合成10,所以8+(2)=10
10-8=2,()里填2。
小结:从小组汇报的情况看,求未知加数的方法很多,这是大家讨论交流的成功之处,祝贺你们。
四、应用扩展
独立完成6+()=10
“想想做做”
第1题——信鸽送信。
1
讲述:信鸽在无边无际的蓝天上飞翔,不知不觉迷失了方向,智慧爷爷想请同学们帮帮忙,用自己的办法把信鸽送到邮局,愿不愿意?请用铅笔引路,把信和邮局用线连起来。
(1)、在书上完成,小组学生互相检查。
(2)、评价:同学们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动了信鸽,它们把这件好事告诉了小白兔。
你们瞧,小白兔为了奖励大家,正背着篓子给大家拔萝卜呢!.
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1)示图片“小白兔拔萝卜”,让学生分两组进行拔萝卜比赛,初步体会口+ 口=10这个简单的数学模型。
鼓励拔得慢的小组不要灰心,以后继续努力,不要互相责怪。
(2)再增加两组这种类型的练习。
5、“找朋友”。
(方法:4个学生持得数卡片,4个学生持算式卡片,边唱边找,手拉手成好朋友)
6、先复习比大小的方法。
再问学生4+5 7能直接比较大小吗?为什么?请大家做在书上。
集体评讲。
五、总结点拨
今天大家玩得开心吗?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呢?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六、板书设计
求未知加数
8+()=10
七、作业
八、教学反思:
1、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The weather was splendid on that day, which I thought was rare. I still remember some people
told me that in Britain there was weather and no climate. During the same day, it might snow in the morning, rain
at noon, shine in the afternoon and be windy before the night falls. So I think I was lucky。
20.8.178.17.202017:0017:00:07Aug-2017:00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
二〇二〇年八月十七日2020年8月17日星期一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
17:008.17.202017:008.17.202017:0017:00:078.17.202017:008.17.2020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
8.17.20208.17.202017:0017:0017:00:0717:00:07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Monday, August 17, 2020August 20Monday, August 17,
20208/17/2020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
5时0分5时0分17-Aug-208.17.2020
7、志气这东西是能传染的,你能感染着笼罩在你的环境中的精神。
那些在你周围不断向上奋发的人的胜利,会鼓励激发你作更艰苦
的奋斗,以求达到如象他们所做的样子。
20.8.1720.8.1720.8.17。
2020年8月17日星期一二〇二〇年八月十七日
2
8、时间是一位可爱的恋人,对你是多么的爱慕倾心,每分每秒都在叮嘱:劳动,创造!别虚度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