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和酒文化修订稿

合集下载

茶道与酒文化 茶道与酒文化演讲

茶道与酒文化 茶道与酒文化演讲

茶道与酒文化茶道与酒文化演讲
茶道与酒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它们在东方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茶道是一
种注重仪式感和内心平静的文化活动,而酒文化则更加关注社交与娱乐。

茶道起源于中国,后来在日本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

茶道注重礼仪和仪式,
在喝茶的过程中体现出优雅、平和和内省的态度。

茶道追求的是对内在美的追求,通
过对茶的烹制和品尝,人们可以通过细细品味茶叶的味道和气息,感受到茶的精神和
内涵。

在茶道中,茶壶、茶杯、茶碗等器具的选择也非常重要,它们是人们与茶叶亲
密接触的媒介,通过这些器具的运用,人们可以创造出一种高贵、优雅的氛围。

酒文化在东方社会同样具有重要地位,尤其在餐桌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酒在东方社
会通常被看作是人们交流和沟通的媒介,一杯酒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增进友谊。


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喝酒也被视为一种社交礼仪,以示尊重和庆祝。

酒的种类繁多,
每一种酒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

在饮酒过程中,人们会注重酒的色、香、味的品评,这些都是品酒师所注重的方面。

茶道和酒文化都强调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它们帮助人们放松心情,享受当下的美好。

无论是茶道还是酒文化,它们都融入了文人墨客的心灵和智慧,成为了东方传统文化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道与酒文化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聆听!。

酒文化与茶文化艺与道的阐释

酒文化与茶文化艺与道的阐释

酒文化与茶文化艺与道的阐释中国的茶文化与酒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之博大,影响之深远,彪炳千古。

据中国的《汉书•食货志》记载:〃酒为百药之长,饮必适量〃;唐代大医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称:〃诸药为各病之药,惟茶为万病之药〃。

由此可见,茶、酒与中药一样,可谓中华文化之物质〃瑰宝〃,对华夏儿女,世世代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唐代陆羽著《茶经》,北宋朱肱撰《酒经》,开创了中国〃茶道〃、〃酒道〃文化之先河,向世人展示了华夏民族之睿智,为灿烂的世界文化增光添彩。

1茶,茶艺,茶道提起〃茶〃,首先就让人想到清静、高雅、健康。

的确,喝茶使人健康,是〃茶〃之第一要义。

否则中国的茶文化不可能久长。

中国的茶叶品种大致有红茶、绿茶、清茶(乌龙茶)、白茶、黑茶、黄茶6种[1]。

有人喜爱喝绿茶、清茶,有人酷爱红茶;福建同胞喜爱喝〃工夫茶〃,而江浙苏杭一带更爱喝早茶,就连藏族同胞每天都要喝自己精心制作的酥油茶,这已成为生活习惯。

更有甚者,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茶。

品茶、赏茶、饮茶、喝茶者,在品茗绿色、健康、恬淡、雅致的感觉之时,不知不觉、或多或少会有〃品味人生〃之感觉,达到清心寡欲、宁静致远之境界。

茶叶与咖啡、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

经过现代科学实验发现,茶叶中所含有机化学成分多达450多种,无机元素40多种,如儿茶素、植物碱、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有机酸、脂多糖、糖类、酶类、色素等1]。

这些化合物中很多具有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的作用,如茶多酚类具有抗氧化、抗肿瘤、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及低密度酯蛋白含量、抑制血压上升、抗菌、抗过敏等功效。

美国医学基金会主席J. H. Weisbarger指出:〃茶多酚将是21世纪对人类健康产生巨大效果的化合物〃。

可见茶与人的生活、人体之健康的密切联系。

提起〃茶〃,就会让人想起茶艺表演。

茶艺表演基本上都是由年轻貌美的姑娘来操作完成。

相反,基本上很难看到有年轻英俊的男士端坐于前,为你呈上一段美轮美奂的茶艺表演,否则,不管你的茶品多么高雅,茶的质量多么上乘,都很难打动消费者购买的〃芳心〃。

浅谈中国茶文化、酒文化发展史

浅谈中国茶文化、酒文化发展史

浅谈中国茶文化、酒文化的发展史姓名:班级:09酒店管理(2)班学号:09120215完稿日期:2011年6月10日摘要中国茶和中国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其发展历史和状况也广受专家学者的研究。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

作为开门七件事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

酒是人类生活中的主要饮料之一。

中国制酒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

本文主要从茶和酒的发展历史叙述,并说明个时期中国茶和酒的相关特点和其他内容。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茶,中国酒,发展史正文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而中国茶文化和酒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下面我将别分谈一谈中国茶和中国酒的发展史。

一、中国茶文化发展简史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

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

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

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

原始社会人类除了采集野果直接充饥外,也会挖掘野菜及摘取某些树木的幼芽嫩叶和稻米一起放在陶制的釜鼎(锅)内熬煮成粥,“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指的是茶叶作为药用的开始;商周时期发展饮食茶叶;春秋战国时期,茶叶已传播至黄河中下游地区。

饮茶起源于巴蜀,始于西汉。

汉代茶叶作为饮料食用,中国饮茶始于西汉有史可据,但在西汉时期,中国只有四川一带饮茶,两汉时期,茶作为四川的特产,通过进贡的渠道,首先传到京都长安,并逐渐向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陕西、河南等北方地区传播;另一方面,四川的饮茶风尚沿水路顺长江而传播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茶酒文化

茶酒文化

5、六安瓜片 产于皖西大别山茶区, 产于皖西大别山茶区,其中以六 金寨、霍山三县所产品最佳。 安、金寨、霍山三县所产品最佳。 六安瓜片每年春季采摘, 六安瓜片每年春季采摘,成茶 呈瓜子形,因而得名,色翠绿, 呈瓜子形,因而得名,色翠绿, 香清高,味甘鲜,耐冲泡。 香清高,味甘鲜,耐冲泡。 此茶不仅可消暑解渴生津, 此茶不仅可消暑解渴生津,而 且还有极强的助消化作用《茶笺》中称, 六安茶入药最有功效, 六安茶入药最有功效,因而被视 为珍品。 为珍品。
4、庐山云雾 产于江西庐山。号称“ 产于江西庐山。号称“匡 庐秀甲天下”的庐山, 庐秀甲天下”的庐山,北临长 南傍鄱阳湖,气候温和, 江,南傍鄱阳湖,气候温和, 山水秀美十分适宜茶树生长。 山水秀美十分适宜茶树生长。 庐山云雾芽肥毫显, 庐山云雾芽肥毫显,条索秀 香浓味甘,汤色清澈, 丽,香浓味甘,汤色清澈,是 绿茶中的精品。 绿茶中的精品。
6、恩施玉露 产于湖北恩施。 产于湖北恩施。 是我国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一种蒸 青绿茶, 青绿茶,其制作工艺及所用工具相当古 与陆羽《茶经》所载十分相似。 老,与陆羽《茶经》所载十分相似。 恩施玉露对采制的要求很严格,芽叶 恩施玉露对采制的要求很严格, 须细嫩、匀齐,成茶条索紧细, 须细嫩、匀齐,成茶条索紧细,色泽鲜 匀齐挺直,状如松针; 绿,匀齐挺直,状如松针;茶汤清澈明 香气清鲜, 亮,香气清鲜,滋味甘醇 ,叶底色绿 如玉。 如玉。 三绿” 茶绿、汤绿、叶底绿) “三绿”(茶绿、汤绿、叶底绿)为其 显著特点。 显著特点。
茶与礼仪
我国十大名茶
1、杭州龙井 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的龙井村, 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的龙井村, 属炒青绿茶,向以“色绿、香郁、 属炒青绿茶,向以“色绿、香郁、 形美”四绝著称于世。 味醇 、形美”四绝著称于世。 “龙井茶、虎跑水”被并称为杭 龙井茶、虎跑水” 州双绝。 州双绝。 冲泡龙井茶可选用玻璃杯, 冲泡龙井茶可选用玻璃杯,因其 透明,茶叶在杯中逐渐伸展, 透明,茶叶在杯中逐渐伸展,上下 沉浮,汤明色绿, 沉浮,汤明色绿,给人以美的艺术 享爱。 享爱。

中国茶文化与酒的交流双剑合璧的中华饮食

中国茶文化与酒的交流双剑合璧的中华饮食

中国茶文化与酒的交流双剑合璧的中华饮食中国拥有悠久的茶文化和久负盛名的酒文化,这两种文化都深深地扎根于中华饮食的传统中。

茶与酒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代表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

本文将探讨中国茶文化与酒的交流,以及它们如何在中华饮食中实现双剑合璧。

一、茶文化的深远影响茶是中国的国饮,也是中国人独特的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唐朝就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善。

茶叶的制作、冲泡、品评等方面都有独到的技艺和礼仪。

1. 茶文化的品茗之道中国茶文化强调的是品味和体验,品茶需要用心去感受茶叶的香气、滋味和口感。

茶的烹饪艺术,如“一水六泡”、“一器多盏”,旨在体现茶的变化与变幻,品茗过程中既欣赏茶汤的颜色,又领略茶香的韵味。

2. 茶文化与礼仪茶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崇高的地位,茶叶的冲泡和品尝过程受到的重视。

在茶道仪式中,有着讲究的礼仪程序,例如倒茶的次序、接茶的方式等。

通过这些仪式,人们表达了对客人的尊重和关怀。

二、酒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国人民对待酒的态度,是一种以和为贵的文化传统。

中国的酒文化有着独特的酿造工艺和饮用方式。

1. 酒的酿造工艺中国的酒文化主要包括白酒、黄酒、红酒等多个品种。

白酒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酒类,其以优质的粮食为原料,经过发酵、蒸馏等工艺制作而成。

黄酒也是中国古老的传统酒,其酿造工艺独特,讲究以黍米、小麦等为原料,发酵后进行糯米蒸煮。

酒的酿造工艺反映了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2. 酒的饮用方式中国人有着丰富多样的酒宴礼仪和传统习俗。

酒宴是中华饮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讲究着用酒祝福、庆贺等场合。

酒宴上人们递酒相互致意,表示吉祥、情谊和团结。

三、茶与酒的交流与融合茶与酒作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两大饮品,它们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茶与酒既可以独立欣赏,也可以相互搭配,协同提升口感。

第五讲中国茶酒文化参考

第五讲中国茶酒文化参考
17
4、独特的饮酒方式
饮咂酒:这是古代遗留下来的独特的饮酒方
式,在西南,西北许多地方流传,在喜庆日 子或招待宾客时,抬出一酒坛,人们围坐在 酒坛周围,每人手握一根竹管或芦管,斜插 入酒坛,从其中吸吮酒汁,人数可达五、六 人甚至七八个人。饮酒时的气氛热烈。这种 独特的饮酒方式,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感 情交流。
12
玉合杯
近代酒壶
现代套盅
13
彝族五嘴酒壶
彝族皮质漆器酒碗
清代瓷制酒具
14
2、中国的饮酒文化
传统的饮酒文化根基
── 酒德和酒礼 饮酒作为一种食的文化,在远古时代就 形成了一个大家必须遵守的礼节。有时这种 礼节还非常繁琐。我国古代饮酒有以下一些 礼节: 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时,要相互跪拜。 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叫侍饮,通常要先行 跪拜礼,然后坐入次席。长辈命晚辈饮酒, 晚辈才可举杯;长辈酒杯中的酒尚未饮完, 晚辈也不能先饮尽。
20
二、中国茶文化

1、茶文化的内涵 茶文化广义上是指以茶为中心的物质文明和精 神文明的总和。内容包括茶的历史发展、茶区人文 环境、茶业科技、千姿百态的茶类和茶具、饮茶习 俗和茶道茶艺、茶书茶画诗词等文化艺术形式,以 及茶道精神与茶德、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诸多方 面。 狭义上则专指其精神文化的内容,即茶在应用 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
19
5、劝酒

“文敬”,是传统酒德的一种体现,也即有礼有节 地劝客人饮酒。酒席开始,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往往在讲上几句话 后,便开始了第一次敬酒。这时,宾主都要起立, 主人先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并将空酒杯口朝下, 说明自己已经喝完,以示对客人的尊重。客人一般 也要喝完。在席间,主人往往还分别到各桌去敬酒。 “回敬”:这是客人向主人敬酒。 “互敬”:这是客人与客人之间的“敬酒”,为了 使对方多饮酒,敬酒者会找出种种必须喝酒理由, 若被敬酒者无法找出反驳的理由,就得喝酒。 “代饮”:即不失风度,又不使宾主扫兴的躲避敬 酒的方式。 “罚酒”:这是中国人“敬酒”的一种独特方式。

【管理资料】茶文化与酒文化..汇编

【管理资料】茶文化与酒文化..汇编
• 产于我国安徽秀丽的黄山之中,外 形细嫩扁曲,多毫有峰。
• 4、君山银针(湖南洞庭湖中君山 岛)
• 芽身金黄,汤色浅黄,香气清雅。 若以玻璃杯冲泡,可见芽尖冲上水 面,悬空竖立,下沉时如雪花下坠, 沉入杯底,再冲泡再竖起,能够三 起三落。
5、祁门红茶(安徽祁门县的山区)
1915年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 外形条索修长,色泽乌润,汤色红 艳透明,香气似苹果与兰花香,国 外誉为“祁门香”。
• 明人顾炎武《日知录》云:“秦人 取蜀,始知茗饮事。”
• 在秦代以前,只有巴蜀人在种茶和 饮茶。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这一 习惯才由四川传播出来。
• 到西汉时已由药用完全转变为饮用。
• 三国时期,饮茶在长江流域已成为 习惯。
• 魏晋南北朝,南北饮茶已成风气, 茶已经被用作招待客人、进行社交 活动的一种媒介。
• 风姐笑道:“你既吃了我们家 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 儿?”众人大笑起来,黛玉却涨红 了脸,回过头去,一声不言语。

——《红楼梦》第二十五回
• 3、合茶
• 合茶是成亲之日的一道仪式,合茶 以后,新人就正式成为夫妻,可以 圆房了。
• 三、酒文化
• 酒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饮料,与民俗 文化有着不解之缘。纵观中华五千 年文化,帝王将相,英雄豪杰、骚 客文人,风流才子,谁人离得了酒。
• 唐宋时期,饮茶的风气已经相当普 遍,并且传到西北和西藏地区。
• 陆羽和《茶经》
• 陆羽(733-804)
• 字鸿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 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 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 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 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奉为 “茶圣”。
《茶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茶叶专 著。它总结了唐代以前种茶饮茶的 经验,也记述了作者的切身体验。 这本书从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 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饮、茶之事、 茶之出、茶之略、茶之图等十个方 面,论述了饮茶的历史发展。

茶与酒演讲稿

茶与酒演讲稿

茶与酒演讲稿茶与酒演讲稿:酒文化和茶文化,所有是休闲文化,有着诸多相似点和不同样点。

茶文化和酒文化的相似点,所有是一种休闲文化,所有是一种交际的文化。

下面是xx精心为你整顿的茶道和酒文化的关系,一起来看看。

茶道和酒文化的关系迎客以茶,送别以酒,这是说茶酒待客的两种场合。

其茶酒待客的氛围也不相似。

酒是喧嚣的,茶是静雅的;酒是发泄的,茶是内省的。

能在一起品茶的肯定是好知交,聚在一起喝酒的未必是真好友。

俗语不是有酒肉好友吗?宋代谢莲有菩萨蛮词一首道个正中:相逢无处不尊酒,尊前未必皆好友。

酒到任教倾,莫思今夜醒。

明朝相别后,江上空回眸。

欲去不胜情,为君歌数声。

品茶和饮酒虽然是休闲的两种措施,但于人的身心的感觉是不同样的。

茶使人苏醒,酒使人沉浸。

茶文化和酒文化(一)茶文化1、茶的发现和饮用。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日遇七十毒,得茶而解。

”(神农本草经)古代,人们最初口嚼生食茶叶,后来以水煮鲜茶叶羹饮;周代,人们把茶叶晒干以随时水煮饮用;唐代,蒸青和炒青法被普遍采用,这一制茶工艺沿用至今。

2、茶的分类和传播中国茶叶的原产地:巴蜀地区(四川、云南、贵州等地),战国时传到长江中游地区,西汉至三国传到长江下游地区,茶的饮用和种植迅速扩展到全国。

公元7世纪前后,中国的种茶、饮茶法和饮茶风尚向周边国家传播。

17世纪,中国茶叶已传播到世界各地。

茶的种类:绿茶:钱塘龙井、常州阳羡、福建柏岩等;红茶:安徽祁红、云南滇红、广东英红等。

其中,武夷岩茶、莫干黄芽、安化黑茶、闽北白茶、福建茉莉大3、民间茶俗茶俗——民间在婚姻、祭丧、敬客等场合,形成以茶为礼的多种习俗。

婚礼中茶为重要饮品,唐后来民间把订婚称为“受茶”;结婚成为“吃茶”;订婚的礼金成为“茶金”;彩礼称为“茶礼”。

以茶祭祀的习俗起于南朝。

客来敬茶是传承至今的习俗。

茶长于高山云雾之中,沐天地之精气,以高洁、清新、玄幽、平和为秉性,颇合文人宁静致远的清高意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文化和酒文化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中国茶文化和酒文化
一茶文化和酒文化的相同点,都是一种休闲文化,都是一种交际的文化。

酒和茶都是有灵魂的,但两者性情截然相反,一个像豪爽讲义气的汉子,一个如文静温和的书生。

酒以水为形,以火为性,是五谷之精髓,望着柔和但接触后刚猛,和茶比起来,酒难以下肚,也许非"喝"不能写尽饮酒者的神态和性情。

看鲁智深五台山醉打山门前,顷刻间把卖酒人挑的两大桶酒喝掉了一大半;茶是要慢慢品的,酒越喝越兴奋,而茶越品越清醒。

酒属感性,茶则知性;
工作之余,人们才进入酒店,上茶馆。

全身心的放松,物我两忘,确是别的
休闲方式无可比拟的。

适当地饮点酒,喝点茶,保持一种平常心,的确有益身心健康。

呼朋引类,广结善缘,茶和酒都是一种良好的有效的润滑剂。

许多生意,许
多麻烦,都有可以在茶馆、酒店加以解决,或者大致谈定。

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
外事活动,少不了酒宴与茶话会。

二、茶文化和酒文化的不同点:
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所以酒是人们直接沟通的桥梁。

但是茶就不一样了,通常喝茶都是在一起一些聊天或者是办公事之类的。

迎来送往,聚散离合,是人际交往中普遍不过的。

无论是古是今,概莫例外。

但是何时饮酒,何时饮茶,大概有些讲究。

佛家以茶为伴,于是茶文化在庙堂、在民间发展的同时,也在寺院发展起来,寺院得文化的近水楼台与传播的先机,或者说占有文化传播的平台,于是更有其倡导性,对于在寺的出家人,在家的居士,以及这些僧俗辐射的广大社会人群,无疑是一种示范。

佛家修炼的清静无为、澄和明净,与茶的品性相向,精神层面是和谐投契的。

佛家既然把茶禅当作同一体,可见重视教义的程度。

朋友久违重逢,难免要表示欢迎一下。

这欢迎的方式,早期大概都是敬酒。

到了晚唐以至宋代,人们才以茶代酒,表示敬意
朋友分别,送行时也可乘机进言,或勉励,或告诫。

平常不好说的话,在酒
席上,乘着酒兴,放胆进言。

为朋友送行劝酒,饮酒,这要看各人的气质与性格,并不是每个人都如李白
那样,酒兴浓郁,豪气逼人。

迎客以茶,送别以酒,这是说茶酒待客的两种场合。

其茶酒待客的气氛也不相同。

酒是喧嚣的,茶是静雅的;酒是发泄的,茶是内省的。

相逢无处不尊酒,尊前未必皆朋友。

酒到任教倾,莫思今夜醒。

明朝相别后,江上空回首。

欲去不胜情,为君歌数声。

因为茶与酒的这种功用上的区别,所以以这两个字为根组成的词便也有了褒
贬的不同。

嗜酒的被人称为“酒鬼”,而常坐茶馆的无非也就是个“茶客”而已。

与酒结成伙伴的词,许多都含有贬义。

如酒池肉林,酒囊饭袋,酒色之徒,酒肉
朋友。

而茶却没有这许多恶谥,顶多也就不过是个闲得无聊,图个“茶余饭后”
而已。

饮酒要讲酒德,那是为了防止饮酒中的失态——甚至发酒疯:品茶要讲茶道,茶艺,那是为了追求一种艺术,一种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