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声音编故事

合集下载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听声音编故事》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听声音编故事》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听声音编故事》教案:听声音编故事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听觉观察能力;2. 能够根据声音编写故事内容;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或电视);2. 声音录音设备(如手机或录音机);3. 布置好的教室环境,确保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4. 准备好的不同种类的声音录音。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音乐或声音让学生进入教学状态,并提出以下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这是什么声音?- 这个声音让你想到了什么?- 你能通过这个声音想象出一个故事吗?通过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欲望。

2. 观察和听力训练(10分钟):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准备好的不同声音录音,让学生仔细观察和聆听,并帮助他们回答以下问题:- 这个声音是什么?- 这个声音来自哪里?- 这个声音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这个声音给你的想象力提供了哪些线索?3. 分组编写故事(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声音,然后根据这个声音共同编写一个故事。

要求学生根据声音的不同情感、线索和意义进行故事情节的构建,并注重合作与讨论。

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分享故事(15分钟):每个小组将其编写的故事分享给全班。

可以让学生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呈现,也可以与其他小组进行角色扮演表演。

每个小组分享后,全班可以对其故事进行评价和提问,以促进学生的思辨和批判性思维。

5. 反思和总结(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回答以下问题:- 编写故事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你觉得通过声音编写故事有什么好处?- 这个活动对你的语言表达和创造力有什么帮助?6. 作业布置(5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声音,并通过绘画、写作或其他形式将其声音与故事情节进一步展开。

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在下一次课上分享。

教学扩展:1. 在课堂上添加额外的声音及其对应的情感或意义,让学生进一步展开想象和创作;2. 引导学生在编写故事时加入对话和描述,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3.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故事情节;4. 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度,允许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声音,并进行自主创作。

听声音编故事三篇_优秀作文

听声音编故事三篇_优秀作文

听声音编故事三篇聪明的公鸡——听声音编故事泸溪县白沙希望小学二年级粟慧萍公鸡和狗是一对好朋友。

一天,狗约公鸡去玩儿,它们一直从白天玩儿到晚上。

不久,一只狐狸走了过来发现了它们,一直跟着它们。

公鸡找了一棵大树,它就在树上休息,树下刚好有一个洞,狗就睡在里面。

天快亮了,公鸡站在大树上打鸣,狐狸走了过来,它很想吃掉公鸡,就笑嘻嘻地对它说:“亲爱的公鸡,您打鸣真好听,您下来和我一起跳舞唱歌好吗?”公鸡知道跳下去就没命了!就对狐狸说:“狐狸先生,好啊!”可是,你得先叫醒我的朋友,让它和我一起跳。

狐狸连忙说:“好啊,它在哪儿?”公鸡说:“在下面的树洞里。

”狐狸把睡得正香的狗叫醒了,原来这是一只猎狗,猎狗很生气,跳出来把狐狸咬死了。

狡猾的狐狸得到了应有的下场,公鸡站在树上快乐地打着鸣。

交朋友——听声音编故事泸溪县白沙希望小学二年级孙湘格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小兔和刺猬一起去山上玩儿。

突然,野草丛里钻出了一只大灰狼,小兔吓得浑身发抖。

刺猬勇敢地说:“小兔别担心,我会保护你。

”大灰狼说:“别害怕,我不会伤害你们的,我可以和你们做朋友吗?”小兔和刺猬答应了,于是他们成了最好的朋友。

什么是快乐——听声音编故事泸溪县白沙希望小学二年级孙湘格一天晚上,风雨交加,电闪雷鸣。

第二天早上,风停了,雨也停了,小青蛙从洞里跳出来透透气,看见了小山羊。

他们玩了起来,忽然,小山羊看见了牛伯伯说:“牛伯伯,您这里干什么啊?”牛伯伯笑着回答说:“我要准备耕田了。

”“耕田有什么好啊?”小山羊惊讶地问。

牛伯伯乐呵呵地说:“耕田就是快乐啊!”小青蛙说:“保护庄稼是我最大的快乐。

”小山羊明白了,原来爱劳动就是快乐。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听声音编故事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听声音编故事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听声音编故事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活动目标1、通过听动物叫声,借助图片创编故事。

2、发展幼儿连贯、完整的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注意倾听,愿意表达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1、背景图-森林、草地。

2、图片-动物。

头饰若干。

3、声音-动物叫声活动过程一、让幼儿辨别、回忆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声音。

1、游戏:猜猜我是谁教师:你是怎样猜出他(她)的?让幼儿感知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教师小结:每个人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

2、引起幼儿回忆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声音。

(1)播放声音教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除了这些声音外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动物为什么要叫呢?(2)引导幼儿了解动物的叫声就是动物的语言。

教师小结:原来动物的叫声就是小动物们在说话呀。

二、学动物叫声,想象动物语言,说一句完整话。

1、师幼共同扮演小青蛙,呱呱呱叫。

教师:小青蛙在说什么呢?幼儿自由想象说一句完整话。

2、教师扮演小羊,(痛苦地)咩咩咩叫。

让幼儿通过观察教师的表情、动作想象小羊怎么啦?它在说什么呢?三、听动物叫声编故事。

1、教师:你们听谁在说话?它们在说什么?2、播放声音鸟叫(悠闲的);老虎叫;鸟叫(急促的);大象叫;老虎叫;鸟叫(悠闲的)3、提问:这声音是从哪里传来的?(出示森林背景图)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它们都在说什么呢?4、师幼共同创编故事。

5、出示草地背景图片教师:这是什么地方?这三座房子是谁的家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6、播放声音小鸡叫;小猫叫;小狗叫;小鸡、小狗、小猫交替叫。

教师:刚才它们在说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提醒幼儿创编故事的条件,请幼儿把故事讲给大家听。

四、结束部分。

教师与幼儿共同感受编故事的喜悦,从而激发幼儿对创编故事及讲述故事的兴趣。

听声音编故事大班活动教案设计

听声音编故事大班活动教案设计

一、活动名称:大班语言领域听声音编故事教案二、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生活中的声音,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对故事编写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幼儿的表达交流能力。

三、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声音素材、故事模板、绘画材料等。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学习氛围。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各种声音素材,如动物叫声、交通工具声音等,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并说出声音的来源。

2.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这些声音可以组成一个有趣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编写吧!3. 教师提供故事模板,如“有一天,xxx听到了xxx的声音,它好奇地走了过去,发现了一个xxx的故事。

”引导幼儿根据声音素材进行故事编写。

4. 幼儿分组进行故事编写,每组选择一个声音素材进行创作。

5. 各组幼儿进行故事分享,其他幼儿倾听并给予评价。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的声音,并尝试编写故事。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声音故事角”,展示幼儿编写的故事,鼓励幼儿互相阅读和交流。

3. 教学反思:教师总结本次活动,针对幼儿的表现和参与度进行反思,为下次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内容:声音与情感的关系七、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理解声音与情感之间的联系。

2. 通过编故事,培养幼儿表达和理解情感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共情能力,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的情感。

八、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声音素材(包含不同情感的声音)、情感卡片、故事模板等。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九、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不同情感的声音素材,如快乐、悲伤、愤怒等,让幼儿辨别并表达所感受到的情感。

2. 教师向幼儿介绍情感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种情感,让幼儿通过观察卡片上的表情或文字,理解情感的含义。

3. 教师提供故事模板,如“有一天,小兔子听到了一个悲伤的声音,它感到很担心,它去看了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听声音编故事大班活动教案设计

听声音编故事大班活动教案设计

听声音编故事大班活动教案设计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注意各种声音,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声音辨识能力。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词汇量和句子结构。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声音素材(如动物叫声、交通工具声音等)、故事卡片、画纸、彩笔等。

2. 教学环境:安静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本次活动,引导幼儿注意各种声音,并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喜欢的故事。

2. 声音辨识:教师播放各种声音素材,如动物叫声、交通工具声音等,引导幼儿辨识并说出声音的来源。

3. 故事编讲:教师根据幼儿辨识出的声音,引导幼儿一起编讲故事。

例如,教师可以播放一段鸟儿的叫声,引导幼儿想象一个关于鸟儿的故事情节。

4. 故事卡片制作:教师将故事情节制作成故事卡片,让幼儿选择喜欢的卡片,并在卡片上绘制故事场景。

5. 故事分享:教师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绘制的故事卡片,并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活动,让家长与幼儿一起制作声音故事卡片,并在家庭中进行故事分享。

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绘制的故事卡片展示在教室环境中,让其他幼儿欣赏和交流。

3. 教学反思: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总结幼儿的参与情况和教学效果,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评价:1. 幼儿的倾听能力和声音辨识能力的变化。

2. 幼儿在故事编讲和口语表达方面的进步。

3. 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和参与程度的提高。

六、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声音素材的质量和清晰度,以便幼儿能够准确地辨识声音。

2. 在故事编讲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引导和支持,帮助幼儿发挥想象力,构建故事情节。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故事卡片制作,尊重幼儿的创意和表达。

4. 在故事分享环节,教师应给予每个幼儿机会表达自己的故事,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讲述。

5. 家长参与活动时,教师应提供明确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与幼儿有效互动,共同完成故事卡片制作。

听声音编故事1

听声音编故事1
柑坳 小 学 铁 敏
大笑声 狗叫声
打呼声 电话铃声 雷声
雨 声
救护车声 跑步声
炒菜声
鸟 声

咳嗽声
老虎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喇叭声
敲门声
水 声
风 声
吃过午饭,丁丁就躺在卧室的床上听起了周杰伦的 歌曲。过了不知道有多久,丁丁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挂钟。 这一看不打紧,他发现已经是中午1:20了,还有10 分钟就要上课。糟糕!他慌忙穿上衣服就要出门。这时, 妈妈左手拽住他,右手举着一件厚夹克,说:“变天了, 快加上”。 丁丁一把夺过夹克就飞快地跑出了门,也没 听清妈妈在后面喊些什么。 丁丁一边小跑,一边穿衣,衣服套上了,可是他觉 得背后总有点不舒服,但也顾不上这么多了,就“蹬蹬 蹬”地向学校跑去。 当他气喘吁吁来到学校,上课铃声“丁零零”地响 了。他一推开教室门,全班同学就是一阵哄笑。丁丁觉 得很不好意思,就吐吐舌头赶紧跑到座位上。这时,同 学们又是一阵更加起劲的哄笑。丁丁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直到同桌李军指了指他的脑后,他侧过头才发现竟然有 一个衣架挂在夹克衫的帽子上!咳,难怪大家笑得这么 起劲呢!他这才意识到那会儿妈妈为啥要追出门了……
——主题故事会 讲一讲, 评一评, 改一改 自己创编的故事
改 评 一 一 改 评
讲 一 讲
创编 故事

大班语言教案:听声音编故事

大班语言教案:听声音编故事

大班语言教案:听声音编故事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学会听音辨识词汇;2.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3.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4.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准备物品1.一些代表不同声音的物品,例如:铃铛、手表、笔、踢球、拍手等;2.一些简单的故事情节或场景,例如:小动物在森林里跑步、小鱼在海里游泳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讲解规则1.将代表不同声音的物品放在桌上,让幼儿仔细观察并记忆;2.请幼儿坐在一起,告诉他们要用这些物品编一个故事,每个物品代表故事中的一个情节或场景;3.教师在幼儿的帮助下,依次摇出每个物品,幼儿需要根据摇出的物品,编出一个相关的情节或场景,教师记录下来;4.当所有情节或场景编好后,幼儿需要连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第二步:辅助练习1.激发幼儿积极性,由幼儿自己快速开展语言练习,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尝试编出有意义的故事;2.为幼儿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帮助,例如登录教育网站,使用网上资料寻找相关的插图,帮助幼儿参考并完善自己编写的故事;3.结合课堂实际状况和幼儿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练习内容,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第三步:扩展运用1.在故事设计阶段,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使用尽可能多样的元素,例如,加入小魔术、音乐、舞蹈等表演元素,增强故事的可看性和趣味性;2.尝试将幼儿编制的故事进行快速录制或视频拍摄,通过家长群或学校的网站等方式,与更多的幼儿分享并收到反馈,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表现欲;3.强调团队合作,让幼儿互相协作,全面提高团队的成绩。

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幼儿将会受益于以下方面:1.可以更好地学习听力,并掌握词汇的基本发音;2.学会运用所学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编写出完整的故事,并与他人分享;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增强团队凝聚力;4.提高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能力。

总结本次大班语言教案的重点在于运用具有代表性的物品触发幼儿的语言灵感,帮助幼儿练习口语表达能力,并扩展他们的视野和兴趣爱好。

听声音编故事大班活动教案设计

听声音编故事大班活动教案设计

听声音编故事大班活动教案设计第一章:活动背景与目标一、活动背景1.1 幼儿阶段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听说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2 故事是幼儿喜爱的文学形式,通过讲故事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3 听声音编故事活动可以让幼儿在倾听和表达的过程中发展语言和思维能力。

二、活动目标2.1 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提升幼儿的听力技巧。

2.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幼儿的故事表达能力。

2.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升幼儿的沟通能力。

第二章:活动准备三、物质准备3.1 故事卡片:准备一些有关动物、人物、场景的故事卡片,用于引导幼儿进行听说活动。

3.2 录音设备:准备一台录音设备,用于录制幼儿的声音和播放故事背景音乐。

3.3 故事背景音乐:准备一些适合幼儿的故事背景音乐,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四、环境创设4.1 活动场地:选择一个宽敞、安静的场地进行活动,以便幼儿集中注意力。

4.2 座位安排: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安排一张桌子、几把椅子,以便幼儿进行听说活动。

第三章:活动过程五、导入部分(5分钟)5.1 教师向幼儿介绍活动主题和目标,引导幼儿关注声音和故事的关系。

5.2 教师通过展示故事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卡片中的图片,激发幼儿的听说兴趣。

六、主体部分(20分钟)6.1 教师播放一段故事背景音乐,引导幼儿仔细倾听并感受故事氛围。

6.2 教师邀请幼儿分组进行听说活动,要求幼儿根据听到的声音和故事背景,编造一个有趣的故事。

6.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幼儿适当的鼓励和帮助,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7.1 教师邀请每组幼儿分享他们编造的故事,让其他幼儿倾听和欣赏。

第四章:活动延伸八、家庭作业8.1 教师布置一项家庭作业,要求幼儿与家长一起录制一个简短的故事,并附上故事文字。

8.2 教师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听说活动,增强家庭与学校的互动。

九、主题活动9.1 教师组织一次“小小故事家”主题活动,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故事创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水声
说话时要注意
说话时要注意:
1、把想象的内容具体、清 楚地表达出来。 2、适当运用象声词。
听音响组合
温馨提示:
一边欣赏音响组合,一边想: 你好像来到了什么地方?听到了 什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请同学们紧扣声音展开合理、大 胆的想象。
听了这段音响,你觉得 怎么样?你好像到了什么地 方?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 么?看到了什么?(把自己 想到的写在学习卡上。)
学习目标:
1、认真倾听某种声音,能根据声 音的特点,展开合理、丰富的想 象,编一个故事。
2、写作时能准确运用象声词,能 清楚、通顺、完整地把想象的内 容表达出来。
说知道的声音
说一个画面、 口技、说象声 词
象声词
哗哗 轰隆 滴答
喵喵 叽叽 呱呱 咕咕 汪汪 咩咩
你还知道哪 些象声词?
象声词就是表示 声音的词,写的 时候一般加上引 号。
自由创作
1、根据声音的特点,展开合理、丰富的 想象,编一个故事。 2、准确运用象声词,表达要清楚、通顺、 完整。
3、给故事起个新颖的题目。
金点子:
1、用“﹏”划出文中的好词佳句。 2、找出文中的错别字,并 改正。
3、用“_”划出文中的病句,并 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小组合作编故事
1、迅速组成四人小组,分配好学习 任务。 2、以故事接龙的形式口头编故事。
3、合作学习时间:5分钟
温馨提醒
1、想象要丰富、合理,要有新意 。 2、适当运用象声词。 3、给故事起个新颖的题目。
故事沙龙
1、请各小组踊跃地把编好的 故事讲给大家听。 2、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并 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