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分类

合集下载

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分类、主要特点、发展趋势及国内发达城市的要点

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分类、主要特点、发展趋势及国内发达城市的要点
3、知识性。生产性服务业以先进科技、专业人才为主要生产要素,技术和知识含量较高。软件、信息传输、研发等行业服务过程和服务活动以脑力劳动和智力型服务为基础,以现代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为重要支撑,以知识的生产、应用和传播为服务业过程,注重以知识提高服务的科技含量,具有高知识和技术密集度的特征。如研发服务业就是运用各种科学技术进行研发创新,为其他行业提供研发成果。
影像、语言等内容,运用数字化高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的服务,它横跨通讯、网络、媒体及传统文化艺术等各个行业,是服务业行业融合的产物。
2、关联性。从产业关联效果看,生产性服务业是为生产者提供服务投入的行业,与其它产业关联效果大。在整个产业链中,上下游各种服务相互关联,相互依存,服务提供与客户消费密不可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既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又使得敏捷制造、零库存、虚拟企业成为可能,是经济发展所不可或缺的。
杭州市拱墅区:
(一)打造空间集聚平台,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1、发挥现有平台优势。以北部软件园为平台集聚发展信息和软件服务业,形成杭城信息和软件服务业核心集聚地之一;以现有楼宇资源为平台,集聚发展新型金融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按照单位面积税金和增加值产出率指标为核心,对现有楼宇企业进行腾笼换鸟,提升楼宇入驻企业质量和楼宇综合产出率;以科技孵化器等资源为平台,集聚发展科技服务业,形成科技服务业— 6 —
当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
(一)规模日益壮大。生产性服务业是世界经济中增长幅度最快的行业。目前,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中有两个70%的现象,即服务业占GDP的70%,— 2 —
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70%。
(二)与制造业的关系日趋紧密。制造业的国际营销网络和生产网络的形成过程,就是聚集营销人才,进行产品研发、运输与储存,开展广告、保险、会计和法律服务的过程,其中的每一环节都伴生着服务需求,都为生产性服务业创造着市场。制造业越发达,生产性服务业就越发达。而且,现代制造企业的生产与服务功能日益融合,制造业部门的功能也日趋服务化,制造业高度发展呈现“服务化”的新趋向。制造业企业为了整合资源、发挥专长、提高效率,越来越多地出现“服务外包”行为,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互动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生产性服务业分类

生产性服务业分类

生产性服务业分类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生产性服务业分类(2015)一、分类目的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简称《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62号,简称《规划》)的要求,为界定生产性服务业范围,建立各地区、各部门生产性服务业统计调查监测体系,特制定本分类。

二、分类范围本分类的范围包括,为生产活动提供的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批发经纪代理服务、生产性支持服务。

三、编制原则(一)以国务院《指导意见》为指导。

本分类按照《指导意见》和《规划》的有关要求,确定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为基础。

本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生产性服务业特征有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以数据可获得性为划分主要依据。

本分类的类别选取充分考虑统计数据的可获取,以保证统计部门能够采集到生产性服务业的数据。

四、结构和编码本分类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生产性服务业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码表示。

第一层为大类,用2位数字表示,共有10个大类;第二层为中类,用3位数字表示,共有34个中类;第三层为小类,用4位数字表示,共有135个小类。

本分类代码结构:××××(数字)小类顺序码小类代码(数字)中类顺序码中类代码(数字)大类代码五、有关说明(一)本分类建立了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对应关系。

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行业类别仅部分活动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代码用“*”做标记;当一个行业类别属于两个以上生产性服务业,行业代码用“**”做标记。

(二)本分类在说明栏中,对《指导意见》强调的重点工作,以及带“*”和“**”行业类别的内容作了解释。

《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19)》

《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19)》

《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19)》修订说明一、修订背景2017年6月30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正式颁布。

8月29日,国家统计局印发《关于执行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的通知》(国统字〔2017〕142号),规定从2017年统计年报和2018年定期统计报表起统一使用新分类标准。

鉴于《生产性服务业分类(2015)》(以下简称原分类)已不能满足当前统计工作需要,有必要对其进行修订。

二、修订主要内容本次修订延续了2015版的分类原则、方法和框架,根据新旧国民经济行业的对应关系,充分考虑与生活性服务业统计分类标准的衔接性,对原分类进行了结构调整和行业编码的对应转换,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

(一)总体结构调整情况。

《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19)》(以下称本分类)中大类共有10个,与原分类保持一致;中类共有35个,比原分类增加1个;小类共有171个,比原分类增加36个。

(二)大类调整情况。

本分类对原分类中“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批发经纪代理服务”等3个大类名称进行了变更,变更后名称分别为:“货物运输、通用航空生产、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职业教育培训服务”“批发与贸易经纪代理服务”。

(三)中类调整情况。

本分类新增了1个中类“通用航空生产服务”;并对原分类中“企业管理与法律服务”“农林牧渔服务”“开采辅助服务”等3个中类名称进行了变更,变更后名称分别为:“组织管理和综合管理服务”“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四)小类调整情况。

为体现当前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发展状况,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行业小类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和细化,本分类部分小类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具体内容如下。

1.拆分。

依据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行业小类拆分情况,本分类新增了35个小类,名称及对应的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分别是:工业设计服务(7491),新能源技术推广服务(7515),三维(3D)打印技术推广服务(7517),创业空间服务(7540),工程监理服务(7482),通用仓储(5920),低温仓储(5930),危险品仓储(594),中药材仓储(5960),其他生产活动寄递服务(6090*),生产性数字内容服务(6571、6572*、6579*),互联网生产服务平台(6431),互联网科技创新平台(6433),互联网安全服务(6440),互联网数据及云计算服务(6450*),其他互联网平台(6439),信用合作社服务(6623*),汽车金融公司服务(6634*),小额贷款公司服务(6635*),网络借贷服务(6637*),证券市场服务(671),保险资产管理(6860),金融资产管理公司(6950),医疗设备经营租赁(7115),资源与产权交易服务(721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7215),园区和商业综合体管理服务(7221、7222*),供应链管理服务(7224),其他综合性管理服务(7229*),创业指导服务(7264),互联网批发(5193),一般物品拍卖(5182),艺术品、收藏品拍卖(5183),艺术品代理(5184)、生产用大型车辆装备修理与维护(8112*)。

生产性服务业分类

生产性服务业分类

实用标准文案生产性服务业分类(2015)一、分类目的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简称《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62号,简称《规划》)的要求,为界定生产性服务业范围,建立各地区、各部门生产性服务业统计调查监测体系,特制定本分类。

二、分类范围本分类的范围包括,为生产活动提供的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批发经纪代理服务、生产性支持服务。

三、编制原则(一)以国务院《指导意见》为指导。

本分类按照《指导意见》和《规划》的有关要求,确定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为基础。

本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生产性服务业特征有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以数据可获得性为划分主要依据。

本分类的类别选取充分考虑统计数据的可获取,以保证统计部门能够采集到生产性服务业的数据。

四、结构和编码本分类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生产性服务业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码表示。

第一层为大类,用2位数字表示,共有10个大类;第二层为中类,用3位数字表示,共有34个中类;第三层为小类,用4位数字表示,共有135个小类。

本分类代码结构:××××(数字)小类顺序码小类代码(数字)中类顺序码中类代码(数字)大类代码五、有关说明(一)本分类建立了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对应关系。

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行业类别仅部分活动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代码用“*”做标记;当一个行业类别属于两个以上生产性服务业,行业代码用“**”做标记。

(二)本分类在说明栏中,对《指导意见》强调的重点工作,以及带“*”和“**”行业类别的内容作了解释。

生产性服务业分类

生产性服务业分类

精心整理
生产性服务业分类
(2015)
一、分类目的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简称《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规统计数据的可获取,以保证统计部门能够采集到生产性服务业的数据。

四、结构和编码
本分类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生产性服务业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码表示。

第一层为大类,用2位数字表示,共有10个大类;第二层为中类,用3位数字表示,共有34个中类;第三层为
小类,用4位数字表示,共有135个小类。

本分类代码结构:
*”
”“
14
15
17
18
19
注:符号“*”表示该行业类别仅有部分内容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符号“**”表示除部分对应外,该行业类别还对应生产性服务业的其他类别。

《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19》修订说明

《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19》修订说明

《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19)》修订说明一、修订背景2017年6月30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正式颁布。

8月29日,国家统计局印发《关于执行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的通知》(国统字〔2017〕142号),规定从2017年统计年报和2018年定期统计报表起统一使用新分类标准。

鉴于《生产性服务业分类(2015)》(以下简称原分类)已不能满足当前统计工作需要,有必要对其进行修订。

二、修订主要内容本次修订延续了2015版的分类原则、方法和框架,根据新旧国民经济行业的对应关系,充分考虑与生活性服务业统计分类标准的衔接性,对原分类进行了结构调整和行业编码的对应转换,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

(一)总体结构调整情况。

《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19)》(以下称本分类)中大类共有10个,与原分类保持一致;中类共有35个,比原分类增加1个;小类共有171个,比原分类增加36个。

(二)大类调整情况。

本分类对原分类中“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批发经纪代理服务”等3个大类名称进行了变更,变更后名称分别为:“货物运输、通用航空生产、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职业教育培训服务”“批发与贸易经纪代理服务”。

(三)中类调整情况。

本分类新增了1个中类“通用航空生产服务”;并对原分类中“企业管理与法律服务”“农林牧渔服务”“开采辅助服务”等3个中类名称进行了变更,变更后名称分别为:“组织管理和综合管理服务”“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四)小类调整情况。

为体现当前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发展状况,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行业小类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和细化,本分类部分小类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具体内容如下。

1.拆分。

依据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行业小类拆分情况,本分类新增了35个小类,名称及对应的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分别是:工业设计服务(7491),新能源技术推广服务(7515),三维(3D)打印技术推广服务(7517),创业空间服务(7540),工程监理服务(7482),通用仓储(5920),低温仓储(5930),危险品仓储(594),中药材仓储(5960),其他生产活动寄递服务(6090*),生产性数字内容服务(6571、6572*、6579*),互联网生产服务平台(6431),互联网科技创新平台(6433),互联网安全服务(6440),互联网数据及云计算服务(6450*),其他互联网平台(6439),信用合作社服务(6623*),汽车金融公司服务(6634*),小额贷款公司服务(6635*),网络借贷服务(6637*),证券市场服务(671),保险资产管理(6860),金融资产管理公司(6950),医疗设备经营租赁(7115),资源与产权交易服务(721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7215),园区和商业综合体管理服务(7221、7222*),供应链管理服务(7224),其他综合性管理服务(7229*),创业指导服务(7264),互联网批发(5193),一般物品拍卖(5182),艺术品、收藏品拍卖(5183),艺术品代理(5184)、生产用大型车辆装备修理与维护(8112*)。

生产型服务业

生产型服务业

生产型服务业概述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H.Greenfield在研究服务业及其分类时,最早提出了生产型服务业(ProducerServices)的概念。

生产型服务业又称“生产者服务业”,是为生产、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而非直接为最终消费提供的服务。

在专业化分工程度深化、制造业产业链重组、项目外包快速发展等因素的驱动下,二战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生产型服务业在服务业中所占比重持续上升,发展速度也较快,使得生产型服务业成为服务业增长中的“主导”行业,优化了服务业的内部结构,生产型服务业逐步取代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创新的源泉。

生产型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

它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而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本身并不向消费者提供直接的、独立的服务效用。

它依附于制造业企业而存在,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诸环节中,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品,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进制造业,是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要大力拓展的六种生产型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国际贸易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现代会展业、中介服务业。

生产型服务业又称生产者服务业,也有称生产性服务业,在理论内涵上是指市场化的中间投入服务,即可用于商品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的非最终消费服务。

生产性服务业是生产者在生产者服务业市场上购买的服务,是为生产、商务活动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的服务。

生产性服务也可理解为服务生产的外部化或者市场化,即企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从企业分离和独立而去的发展趋势,分离和独立的目的是降低生产费用,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经营的专业化程度。

生产性服务业是社会化分工的结果,理解生产性服务业的基础是了解现代服务业或服务部门的分类和演变。

典型的服务业分类大致有2种,一种将服务业分为三部分,另一种将服务业划分为四部分。

2022年经营范围分类目录上海

2022年经营范围分类目录上海

2022年经营范围分类目录上海
1、互联网科技
网络通信科技产品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等。

2、医疗器械
健康管理、健康咨询、医疗器械、电子设备、仪器仪表、机电设备及配件等。

3、本地生活
清洁服务;婚庆服务;劳务服务;化粪池清扫;汽车驾驶陪练;开锁服务;物流服务。

4、广告文化
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文艺创作;承办展览展示;婚庆服务等。

5、游戏
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软件开发;电脑动画设计;工艺美术设计;基础软件服务;应用软件服务等。

6、餐饮
餐饮服务。

7、金融服务
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金融信息技术外包服务;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金融业务流程外包服务等。

8、商贸
销售食品、针纺织品、服装、鞋帽、日用品、化妆品、钟表、眼
镜、箱包、文化用品、新鲜蔬菜、社会公共安全设备等。

9、电影休闲娱乐
音像制品制作;电子出版物制作;电子出版物复制;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电影摄制;电影发行;演出经纪等。

10、职业人才中介
人才信息的收集,归纳与发布;专业的人才培训,人才规划,人才派遣,就业指导;劳务派遣,房地产咨询,网络信息咨询,保洁家政咨询等。

11、注册进出口公司类公司
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

12、建筑
施工总承包,建筑装饰工程,景观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安防工程,土石方工程;建筑装饰材料的销售等。

13、旅游
国内旅游业务;入境旅游业务;出境旅游业务。

14、教育
教育咨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
分类
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分类(试行)
制定单位:上海市统计局制定时间:2013年
一、分类原则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规模化生产的日渐普及,以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专业服务为主要内容、具有现代经济特征的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为科学、系统、客观地反映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本市依据国内外相关理论,注重统计的科学性和统计数据的可获取性, 立足于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 确定了《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与代码》, 作为地方统计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分类试行范本。

二、基本定义
上世纪70年代,随着生产的服务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学术界开始对生产性服务业进行研究其后,国内外学者分别从要素密集程度、服务对象和服务功能等不同角度对生产性服务的概念进行进一步深化,逐步形成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基本定义。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从企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分离和独立发展起来的,主要为生产经营主体而非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其本质上是一种中间投入。

三、行业范围
从界定生产性服务业内涵和外延的角度考虑逐一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进行梳理,并结合企业从事经济活动的特点,将生产性服务业划分为农业服务、制造维修服务、建筑工程服务、环保服务、物流服务、信息服务、批发服务、金融服务、租赁服务、商务服务、科技服务及教育服务等12个类别,涉及32个大类,104个中类及199个小类。

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行业具体分类与代码(试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