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病例讨论
房颤

房颤一、病历资料1.现病史患者,方xx,男,42岁,因“心悸2小时”于2015-8-5日收入院。
患者2小时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心悸,无胸闷胸痛,无恶心呕吐,无黑朦晕厥,无意识丧失,无肢体抽搐,无腹痛腹泻,无气促,查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心率147次/分,T波改变(低平V4-V6)。
2.既往史有持续性房颤病史两月余,曾使用可达龙成功复律2次。
有高血压病史1年余,最高血压160/100mmHg,平时服用倍他乐克等药物,血压控制可。
既往活动后否认有气急胸闷表现,平时生活自理。
否认脑卒中病史。
否认糖尿病病史。
否认高脂血症。
否认药物过敏史。
有吸烟史,每日约10支。
3.体格检查T 36.5℃,P 86 次/分,R 19 次/分,BP 146/93 mmHg。
神志清醒,营养良好,体型适中,步入病房,自主体位,对答切题,查体合作。
颈无抵抗,气管居中,颈动脉搏动正常,颈静脉无充盈,甲状腺无肿大。
胸廓无畸形,触觉语颤对称,无胸膜摩擦音,叩诊呈清音,双肺听诊呼吸音低,肺底未及干啰音。
心前区无隆起,无震颤,无抬举性搏动,心尖搏动正常,心浊音界大致正常,心音有力。
心率147次/分,律绝对不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无水冲脉,无奇脉,无股动脉枪击音,无毛细血管搏动征。
腹壁柔软,无腹部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双下肢无水肿。
4.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4.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 6.3 *10^9/L ,红细胞 4.95 X10^12/L ,血红蛋白 147 g/L ,中性细胞百分比 51.4 % 。
血生化:谷丙转氨酶 30 U/L ,谷草转氨酶 26 U/L ,尿素 8.5 mmol/L ↑,肌酐 85 μmol/L ,总胆固醇 3.53 mmol/L ,甘油三脂 1.65 mmol/L ,高密度脂蛋白 0.75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 2.03 mmol/L ↓,载脂蛋白A-1 0.99 g/L ↓,脂蛋白(a) 43.50 mg/dL ↑,APOA/APOB 1.24 ↓,钙 2.27 mmol/L ,镁 0.90 mmol/L 。
《房颤病例讨论》课件

病例三:长期高血压合并房颤
总结词
长期高血压,合并房颤,左心房扩大,心脏肥厚。
详细描述
患者长期高血压,合并房颤,左心房扩大,心脏肥厚。患者血压控制不理想,心 电图显示房颤波。治疗建议:在积极控制血压的同时,治疗房颤,改善心功能, 预防血栓栓塞事件。
病例四:心脏手术后出现房颤
总结词
心脏手术后出现房颤,可能与手术创伤、炎症反应等有关。
病例二:年轻女性阵发性房颤
总结词
年轻女性,阵发性房颤,发作频繁,无器质 性心脏病。
详细描述
患者年轻女性,阵发性房颤,发作频繁,无 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 题,生活压力较大。心电图显示短阵房颤波 ,心脏超声显示心脏结构正常。治疗建议: 在心理疏导的基础上,控制心率和抗凝治疗 ,预防血栓栓塞事件。
预防血栓栓塞事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重等。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心电图和心脏 超声等检查,以便早期
发现房颤。
自我监测
学会自我监测心率和心 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
心理支持
接受心理支持和治疗, 减轻焦虑和抑郁等情绪
问题。
05
病例讨论
病例一:老年男性持续性房颤
总结词
老年男性,长期持续性房颤,心室率较 快,心功能不全。
VS
详细描述
患者老年男性,长期持续性房颤,心室率 较快,心功能不全。患者有高血压病史, 长期服用降压药,但血压控制不理想。心 电图显示房颤波,心脏超声显示左心房扩 大,左心室肥厚。治疗建议:在控制心室 率的同时,积极治疗高血压,改善心功能 ,预防血栓栓塞事件。
《房颤病例讨论》ppt 课件
目录 CONTENT
• 房颤概述 • 房颤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 房颤的诊断和评估 • 房颤的治疗和管理 • 病例讨论
心脏病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心脏病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心脏病疑难病案讨论记录一、病例资料姓名:王XX 性别:男年龄:56岁主诉:间断胸痛1年,加重伴心悸、气短10天。
现病史: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胸痛,为束缚性疼痛,可自行缓解,未予重视。
10天前劳累后症状加重,伴心悸、气短,运动耐量下降,来我院就诊。
否认发热、咳嗽、咯血等症状。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
个人史:已婚,商人,吸烟20年,每天10支。
家族史:否认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
体格检查:T 36.5°C,P 76次/分,R 20次/分,BP 130/86mmHg。
神清,营养尚可,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听诊区界清,心率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杂音,肺呼吸音粗,未闻啰音。
四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1. 心电图提示frequent 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ST-T改变(ischemic change)。
2. 心肌酶谱: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肌钙蛋白(cTnI)阳性。
3. 冠状动脉CTA:左主干中段严重狭窄。
二、病例分析本例患者以间断胸痛起病,最近症状加重伴心悸、气短等不适。
辅助检查支持明确的冠心病诊断。
典型的临床表现、心电图改变、心肌酶谱异常以及冠状动脉CTA检查结果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
本例存在以下疑难点:1. 患者否认典型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史,发病原因不明。
2. 心肌酶谱CK-MB轻度升高,cTnI阳性,提示可能存在心肌损伤,但临床症状较轻。
3. 冠状动脉CTA提示左主干严重狭窄,但未行选择性冠脉造影确认狭窄的性质、严重程度及血运重建情况。
三、诊疗方案1. 积极抗血小板、抗凝、降脂、降糖等内科保守治疗。
2. 完善检查: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明确狭窄病变性质、严重程度及血运重建情况,评估血管重建指征。
3. 根据病变情况,个体化制定治疗方案。
如存在严重的左主干狭窄,应考虑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
心内科疑难病例讨论

心内科危重病例讨论时间:2012年9月6日15:00参加人员:心内科屠燕护士长孟江南房洁黄莹全体护士主持:屠燕护士长地点:内科楼十楼处置室屠燕:各位同志下午好,我们今天抽出时间,大家一起来参加今天的病例讨论。
目的在于让我们的新同志能够通过这次病例讨论,来学习更多的专科疑难杂症护理,同时加强我们护理组每位工作人员的知识积累,今天主要通过病历资料,来了解病人的情况。
希望各位同志一起来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使病人得到更好的护理,早日恢复健康。
下面请负责这次疑难病例的主要人员龙玲简单汇报病例。
龙玲:53床患者:曹冬连、男、52岁,因“反复胸闷气促、双下肢水肿1年余,加重一周”于2012年8月27日步行入科。
诊断为:1、扩张型心病;2、心房纤颤;3、频发多源性室早伴短阵室速;4心功能四级。
查体:T 36.3℃、P100次/分、BP 109/76mmHg。
行心电图示:快速房颤伴室内差异、左室肥厚伴劳损。
心脏彩超:1左心增大、右房增大;主动脉瓣瓣钙化,主动脉瓣轻度狭窄;3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重度返流4二尖瓣中度返流,三尖瓣轻度返流,肺动脉瓣轻度返流。
胸片符合扩张性心肌病,考虑并发瓣膜病变及心功能不全。
超声心动图示:1全心扩大、2主动脉瓣明显钙化并狭窄并关闭不全、3二三尖瓣、肺动脉瓣返流4肺动脉高压5LVEF49% B超示肝大,肝静脉增宽,下腔静脉肝段增宽,提示淤血肝。
辅助检验示:乙肝表面抗原1282 BNP12873 钾钠氯分别为3.6 122 82.7 尿素氮9.6 尿酸754 C反应蛋白3.6.双下肢重度水肿。
医嘱予一级护理,报病重,低盐低脂普食,予强心、利尿、补钾、补钙等药物治疗,予NS250ML,多巴胺60mg呋塞米60mg浓钠30ml,以30ml/h泵入。
患者一般状况较差,精神饮食欠佳,睡眠欠佳,平卧位可见气促、呼吸困难。
屠燕:这位病人病情比较重,一般状况较差,扩心病、房颤频多源性室早伴短阵室速,心功能四级报的病重,请胸外科会诊本应转至外科手术治疗,但病人因为经济原因,暂不专科,但通过前段时间的治疗及护理,患者的胸闷、胸痛症状已基本缓解。
房颤病例讨论

7、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后为什么还会出现胸闷、心 悸症状呢?
考虑患者紧张、焦虑,后给与加用盐酸舍曲林/左 洛复 50mg/日抑制焦虑状态。一周后患者不适症 状明显减轻。
一级预防:就是预防诱发房颤的病因。如戒烟限酒、
避免不良情绪,适当运动、防治肥胖、积极控制血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7年,口服替米沙坦,血压控 制欠佳;冠心病病史4年,2017年行冠脉CT检查: 左前降支近段混合性斑块,管腔狭窄约30%,右冠 混合性斑块,管腔狭窄约30%,规律口服“拜阿司 匹林肠溶片、立普妥”;阵发性房颤病史4年,未 系统治疗;肺结节病史3年;1997年、2017年先 后因摔倒后患肋骨骨折,予保守治疗。
压、血糖,改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倡导健康 的生活方式。
二级预防: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房颤。学会 摸脉搏、数脉搏,发现脉搏不齐是及时就诊,特别 是有心脏病或心血管病易患因素的患者,必要时做 长程心电图。尽量早期恢复正常节律包括药物、电 复律、消融、手术治疗等,防治房颤诱发房颤。
三级预防:对于房颤复律无望要及时预防其并发症,
入院后查体:体温:36.5℃,脉搏:72次/分,呼 吸:20次/分,血压:142/72mmHg,无创血氧 饱和度:98%
一般状态可,意识清,营养中等,无贫血外观,口 唇无发绀,咽部无充血,颈软,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正常,心 率7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 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
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脑卒中的发生率是窦性心律者的5倍熬制中风死亡率加倍发生其他血栓栓塞事件和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是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房颤病例讨论病例梁某男性64岁主诉
20130530 病例讨论---卒中+颈动脉狭窄+房颤的抗栓治疗

20 Cumulative risk (%) 15 10 5 0 0 3
Clopidogrel 75 mg/day ASA 325 mg/day
ischaemic stroke myocardial infarction vascular death
RRR: 8.7%
(p=0.043) 24 27 30 33 36
随机开放
安慰剂:n=9715 (+肝素 12 500IU/5 000IU/无肝素) 6个月
International Stroke Trial Collaborative Group, Lancet 1997;349;1569-81
降低卒中早期复发率、病死率
14天缺血性卒中发生率
0.128 0.124 0.12 0.116 0.112 0.108 0.104
JAMA, 2001, 285: 2864–2870
小结
• 心源性卒中急性期
– 抗凝治疗证据不足 – 抗凝时机不清楚
卒中
• 二级预防
– 抗凝证据充分
颈动脉 狭窄 房颤
北京天坛医院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颈动脉狭窄+房颤
非心源 性卒中
抗血小板 抗血小板 +
抗凝药物预防心源性卒中的证据
卒中
颈动脉 狭窄
房颤
北京天坛医院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META-心源性卒中急性期抗凝
anticoagulation VS no anticoagulation
symptomatic and asymptomatic cerebral hemorrhages
recurrence of stroke (ischemic or unknown cause)
护理病历讨论记录模版

护理病历讨论记录模版一、楣拦记录:1.患者姓名:马忠林性别:男年龄:67岁住院号:80012.入院诊断: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型),心房纤颤,心功能Ⅲ级,心衰Ⅱ°。
3.讨论日期:2007.2.6下午1:30分。
4.主持人:孙素芹副主任护师(护士长)5.参加人员:主管护师:周红杰徐清王雪金丽范昕妍护师:朱静陈玲护士:胡军6.病例属性:疑难病例7.记录人:陈玲二、主持人提出的讨论问题1、如何预防心衰的复发2、如何避免心脏猝死3、焦虑急躁情绪未缓解三、讨论记录:问题1. 护师朱静:预防马老师心力衰竭复发应采取的护理措施:*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①感染②心律失常③血容量增加④体力过劳,情绪激动。
⑤治疗不当或药物反应⑥原有心脏病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
但马老师患病的时间不很长,但是心力衰竭复发3次,均因活动量增加,一周来过劳诱因出现心悸,气短,症状加重,轻微活动后气喘,休息后好转。
*我们在护理中要避免诱发因素,应做到①根据气温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保持情绪平稳。
②床边活动应制定活动时间表,每日床边活动现在不应多于30分钟,有效睡眠时间应在10小时以上。
③饮食还以少量多餐,避免过饱为好,饮水量根据尿量控制在1000毫升内/日。
每日摄入钠盐5g左右,对于马老师还应控制含钠食品的摄入,如有心慌气短的感觉要安静休息。
4,在输液中的速度要控制带20滴/分。
及时的发现心力衰竭的情况,早发现,及时处理。
*护师陈玲:洋地黄类强心苷能直接加强心肌收缩增加心搏血量,从而使心脏收缩末期残余血量减少,舒张末期压力下降,有利于缓解各器官淤血,并减慢心率。
为了配合医生正确使用洋地黄类强心药,护士应掌握:①常用洋地黄类制剂和剂量②洋地黄类制剂的给药方法③洋地黄类药物中毒反应的观察④使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注意事项⑤洋地黄中毒的处理。
*主管护师王雪:患者应用利尿剂后,护士应注意观察水肿有无消退,气急有无好转,尿量有无增加。
记出入液量,量体重,腹围;用大剂量强心剂、利尿剂可致尿量过多,血容量骤减,血压下降,故应监测血压,观察有无电解质紊乱的表现,并及时抽血查电解质:如失钠性低钠血症多因利尿过度引起血容量减少,表现为脱水,血压下降,尿少而比重高;稀释性低钠血症又称难治性水肿,水潴留较钠潴留更多,表现为无口渴感,尿少而比重低;低钾血症的表现为情感淡漠、肌乏力、膝反射减弱、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和心律失常,低钾血症使心肌对洋地黄的敏感性增高,诱发洋地黄中毒;高钾血症与保钾作用较强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合用时应注意。
房颤射频消融术后迟发型心脏压塞2例分析

A
放电功率过大,阻抗升高后未及时停止放电或降低功率继续放电,使心肌凝固性坏死后与消融导管紧密粘连,撤出导管时猛力拉脱而撕裂心壁。
B
消融导管与心肌接触张力过大,放电时顶端穿入心肌内,因温度骤升而出现心肌内“爆裂(pop)”,可导致心肌较大面积穿孔。
C
射频导管消融(RFCA)所致阻抗升高,焦痂形成后则易渗出。
仍以多巴胺小剂量微泵维持,患者血压、心率均较稳定。
7月3日停多巴胺,拔心包留置管,拔前抽出淡血性液体30ml。
患者于3天后出院。
病例1
病例1
01
02
03
04
韩某某,男性,69岁。
因“反复胸闷、心悸10年,加重1月”入院。
7年前因“甲状腺腺瘤”手术,术后“甲减”,予“优甲乐50ug”口服。
诊断为:阵发性房颤。
采用急诊床旁多普勒超声检测更有诊断价值,通过检测不仅能明确诊断,还能较准确地测量积液量及定位,以指导心包穿刺引流术。
患者后期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如经动态监测血红蛋白变化较大,这对于决定确诊后是否应给予输血以及需要输多少血有一定价值。
讨论:诊断
首先要尽量缩短低血压造成脑缺血的时间,静脉注射小剂量的升压药,如多巴胺、阿拉明等,若对升压药反应不好预示患者预后较差。
A
晚上9点左右患者感胸闷,伴大汗,测血压70/40 mmHg,心率50次/分,立即予多巴胺静推,微泵维持。血压升至100/60mmHg。
B
急诊床边B超示心包积液。
C
急诊血常规血色素13g/dl,于术前基本一致。
D
病例1
病例1
STEP 03
STEP 04
STEP 01Leabharlann STEP 02于11点左右行床边心包穿刺术,置管,抽出血性液体250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颤时血栓发生率
a
16
第三节:房 颤 的 危 害
• 栓塞
房颤患者中风发生率明显提高
a
17
第三节:房 颤 的 危 害
• 对心功能的影响
• 房颤伴心室率较快时,心输出量明显下降,诱发或加重心衰及心律 失常性心肌病
a
18
第三节:房 颤 的 危 害
• 影响窦房结和 房室结功能
• 房颤持续一年者 SSS 发生率 20%,房颤持 续二年者发生率 50%
• AVN 功能也明显受累 房颤初发时室率一般 较快,以后逐渐变慢 提示房室结功能逐渐 下降
a
19
第三节:房 颤 的 危 害
• 增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ICD记录的资料表明18%的室颤和3%的室速
由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诱发
a
20
第三节:房 颤 的 危 害
• 影响生活质量
SF-36记分
对照 心梗 房颤
心房颤动及相关心电图
a
1
房颤 –廿一世纪的挑战!
第一节:房 颤 的 发 病 率 及 危 害 第二节:房 颤 的 病 因 及 发 生 机 制 第三节:房 颤 的 危 害 第四节:房 颤 的 临 床 表 现 及 分 类 第五节:房 颤 的 药 物 治 疗 第六节:房 颤 的 非 药 物 治 疗 第七节:房 颤 伴二 度 AVB 诊 断 问 题 第八节:房 颤 伴室 内 差 传 及 室 性 早 搏 的 鉴别 第九节: 预 激 综 合 征 伴 房 颤 的 心 电 图
男性 [岁]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
JAMA March 16, 1994
女性
a
5
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节:房 颤 的 发 病 率 及 危 害
• 死亡率: 房颤患者的死亡率是常人的 2 倍!
a
6
第一节:房 颤 的 发 病 率 及 危 害
• 房颤 --- 临床的隐形杀手!
• 很多房颤患者是无症状的,其症状与患者心功能受损 程度和不规则心室率高度相关
• 无症状房颤和症状性房颤具有同样的危害性
a
7
第一节:房 颤 的 发 病 率 及 危 害
• 房颤 --- 临床的隐形杀手!
• 栓塞性中风:
– 5% / 年 – 85% 的周围血栓栓塞与房颤有关 – > 80 岁的中风,36% 与房颤有关 – 超过常人 5~17 倍的危险性 – 第一年出现的危险性最大
a
23
第四节:房 颤 的 临 床 表 现 及 分 类
房颤症状的起因
血液动力学紊乱
• 过快的心率
• 不规则心率
CO
• 心房充盈丢失
症状
心悸 呼吸急促 疲劳 脑部症状 胸痛 血栓形成
Adapted from Kerr CR in Nonpharmacological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15-22,
• 心房肌血供差
心房血供不丰富,易发生缺血,导致纤维化
• 心房肌有效不应期 (ERP) 较心室短,且频率自适应性不稳定
a
13
第二节:房 颤 的 病 因 及 发 生 机 制
• 病因: • 心房肌植物神经丰富,对心房肌电生理影响大 交感兴奋 --- 心房自律性增高,触发活动易出现 迷走兴奋 --- ERP 缩短,迷走性房颤、吞咽性房颤、 卧位性房颤 • 心房的各向异性结构明显,尤其右房下部
a
14
第三节:房 颤 的 危 害
• 丧失房室同步
• 心房丧失其规律性收缩,使辅助泵作用消失(15~45%) • 房颤发生后心功能下降的幅度,取决于基础心脏病的
严重程度、收缩与舒张功能的状态以及心室充盈对心 房收缩的依赖性
a
15
第三节:房 颤 的 危 害
• 栓塞
• 心内膜损伤 • 血流缓慢 • 高凝状态
生率越高
a
11
7、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8、预激综合征 9、甲状腺机能亢进 10、局部及全身感染 11、心脏手术后或心导管检查过程中 12、忧虑、劳累、吞咽、大量饮酒等
另有5~10%的房颤病人在临床上检查不到病因,而称之为特发 性房颤
a
12
第二节:房 颤 的 病 因 及 发 生 机 制
• 病因: • 心房肌壁薄 不同部位相差较大,房内压力低,压力增高时容易扩张
心衰
体力 活力 一般情况 精神 情绪 社会工作
a
21
第三节:房 颤 的 危 害
• 死亡率增加 • 2 倍于对照组!
a
22
第四节:房 颤 的 临 床 表 现 及 分 类
• 临床症状
• 很多房颤患者是无症状的
其症状与患者心功能受损程度和不规则心室率高度相关
• 疲倦 • 呼吸急促 • 发作性头晕 • 晕厥及晕厥前兆 • 胸痛 • 心悸 • 中风
9
第二节:房 颤 的 病 因 及 发 生 机 制
• 病因:
• 心血管系统病变
– (风湿性) 心瓣膜疾病 – 高血压性心脏病 – 缺血性心脏病 (心绞痛,三尖瓣返流) – 窦房结疾病
• 非心原性疾病
– 肺部疾患 – 甲亢 – 中毒:酒精、咖啡
• “孤立性”房颤
– 青年患者 – 30%
a
10
绝大多数房颤病人有器质性心脏病 1、风心病 在青年和中年人群中是最常见病因 2、冠心病 在中老年人群中是最常见的病因 3、高血压性心脏病 4、心肌病 5、肺心病 6、先心病 多见于房间隔缺损,年令越大房颤发
a
4
第一节:房 颤 的 发 病 率 及 危 害
• 发病率:
每千人 2 年之发病率
14
12
10
– 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升高
0.5% (50~59岁) 5% (> 65 岁) 8.8% (80~89岁)
8
– 男性多于女性
6
4
房 颤:
2
Arrhythmia of Grandfathers
0
30 -39 40 - 49 50 - 59 60 - 69 70 - 79 年龄
a
2
第一节:房 颤 的 发 病 率 及 危 害
• 发病率:
心房颤动的发病率约占 心律失常总数的15%,
是继室性早搏后的第二 位常见、有临床意义的心 律失常。
a
3
第一节:房 颤 的 发 病 率 及 危 害
• 发病率:
– 房颤患者人群:
约5,000,000
– 发病率:
720,000/年
– 近年来发病率正急剧上升
• 房颤是进行性疾病而非良性
a
8
第一节:房 颤 的 发 病 率 及 危 害
• 房颤 --- 沉重的医疗负担!
心脏停搏 室颤 室速 房颤 房扑 交界性心律失常 早搏 病窦 传导系统疾病 未明病因
0 200 400 600 800 1000
a
Adapted from: the Lancet, 1993; (341):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