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排气系统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给排水工程中的排气系统设计规范要求

给排水工程中的排气系统设计规范要求

给排水工程中的排气系统设计规范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排水系统在城市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排水系统中的排气系统是确保排水正常运行的关键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给排水工程中排气系统的设计规范要求,以确保排气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效果。

1. 排气系统的位置与布局在给排水工程中,排气系统的位置与布局应该经过合理规划。

一般来说,排气系统应该位于主管道的高点,以确保排气的顺畅。

在设计排气系统时,应该尽量减少管道的弯曲和阻塞,以确保排气畅通。

2. 排气设备的选择在给排水工程中,排气设备的选择对排气系统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常见的排气设备有排气阀、自动排气阀和接触式排气器等。

在选择排气设备时,应考虑排气系统的使用环境、流量和压力等因素,以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效率。

3. 排气管道的设计和材料选择排气管道的设计和材料选择对排气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在设计排气管道时,应考虑排气的流量、速度和压力等因素,合理选择管道的直径和长度。

排气管道的材料选择应考虑到耐压性、耐腐蚀性和密封性等方面,以保证排气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4. 排气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为了确保排气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管理。

排气设备应进行定期检查和清洗,以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正常工作。

排气管道应定期清理,防止积聚物的堵塞。

此外,排气系统应建立完善的记录和管理制度,及时处理排气系统的故障和异常情况。

5. 排气系统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在给排水工程中,排气系统的安全性和环保性是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

排气设备和管道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以确保使用安全。

排气系统应采取措施防止有害气体的泄漏和环境污染,保护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健康。

综上所述,给排水工程中的排气系统设计规范要求包括排气系统的位置与布局、排气设备的选择、排气管道的设计和材料选择、排气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以及排气系统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遵循这些规范要求,可以确保排气系统在给排水工程中的正常运行和效果。

GBT35077_ 2018局部排气通风系统安全要求内容

GBT35077_ 2018局部排气通风系统安全要求内容

GB/T 35077-2018机械安全局部排气通风系统安全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局部排气通风(LEV)系统的基本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防止或避免人员接触工业环境中空气传播的有害物质的固定式工业用局部排气通风(LEV)系统。

本标准不适用于以下目的的局部排气通风(LEV)系统:——舒适通风;——作为工业过程的一部分输送空气;——不以保护人员为主要目的的油漆橱;——节约能源;——特殊用途、特殊净化和特殊防护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706—2012机械安全设计通则风险评估与风险减小GB/T 33579机械安全危险能量控制方法上锁/挂牌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9—2015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 15706—20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局部排气通风(LEV)系统local exhaust ventilation (LEV) system排气系统exhaust system由以下一个或多个部件或系统组成,把空气传播的污染物从空间去除的机械系统:——集气罩;——管道系统;——空气净化设备;——排气机或风机;——烟囱。

注:局部排气通风系统作为一个功能整体运行,所有组成部分的性能都会受其他部分的设计和性能影响。

3.2空气净化设备air cleaning equipment局部排气通风系统中,将污染物从所处理的空气中分离出来的装置或装置组合。

3.3均衡balanced局部排气通风系统中所有支管同时实现预期空气流量的状态。

3.4导流板baffle凸缘flange为改善或加强排放源和集气罩区域空气流向而在排放源或其周围设置的局部围挡。

3.5支管branch集气罩和干管或二级干管的连接管道。

汽车发动机设计规范

汽车发动机设计规范

汽车发动机设计规范汽车发动机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其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性能、可靠性、燃油经济性以及环保排放等方面。

为了确保发动机能够满足各种使用要求和技术标准,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设计规范至关重要。

一、设计目标与要求在设计汽车发动机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设计目标和要求。

这些目标和要求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动力性能发动机应能够提供足够的功率和扭矩,以满足车辆在不同行驶工况下的动力需求。

例如,对于家用轿车,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和扭矩应能够保证车辆在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上的正常行驶,并具备一定的加速性能。

2、燃油经济性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成为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

通过优化燃烧过程、降低摩擦损失等措施,使发动机在提供足够动力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燃油消耗。

3、可靠性和耐久性发动机应具备长时间稳定运行的能力,在正常使用和维护的情况下,能够达到一定的使用寿命。

这就要求在设计中选用高质量的材料,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并充分考虑零部件的疲劳强度和磨损情况。

4、环保排放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发动机的设计应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

通过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尾气后处理装置等手段,降低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的排放。

5、成本控制在满足性能和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发动机的制造成本,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结构设计1、气缸布置汽车发动机的气缸布置方式主要有直列式、V 型、水平对置式等。

直列式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长度较大;V 型结构可以缩短发动机长度,提高空间利用率,但结构相对复杂;水平对置式发动机重心低,运行平稳,但制造工艺要求较高。

在设计时,应根据车辆的用途、空间布局和成本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气缸布置方式。

2、气缸数和排量气缸数和排量的选择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一般来说,气缸数越多,排量越大,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越大,但燃油消耗也相应增加。

对于小型家用车,通常采用四缸发动机,排量在15L 至20L 之间;而对于中大型车辆或高性能跑车,可能会采用六缸、八缸甚至更多气缸的发动机。

汽车排气系统

汽车排气系统

汽车排气系统
汽车排气系统是车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其功能主要是将引擎燃烧后产生的
废气和废气中的有害物质排出车辆外部。

一辆汽车的排气系统通常由几个基本部分组成,包括排气歧管、消声器、喉管、尾管等。

排气歧管
排气歧管是引擎排气系统的起点,其主要作用是将引擎排出的废气从不同气缸
汇集到一起,并导向后面的排气系统。

排气歧管的形状和设计直接影响着引擎的性能和效率。

消声器
消声器是排气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减少排气系统产生的噪音。

消声器内部通常装有吸音材料,通过这些材料能够有效地降低排气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喉管
喉管是排气系统中的一个连接部分,其作用是连接消声器和尾管,将减少噪音
的废气导向到尾管中。

喉管的设计和材质也会影响排气系统的整体性能和效率。

尾管
尾管是排气系统的末端部分,其作用是将消声器中处理过的废气排放到车辆外部。

尾管的形状和设计不仅影响排气系统的效率,还会对车辆的外观造成影响。

总的来说,排气系统在车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关系到引擎的性能
和排放,还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安全和可靠性。

因此,在日常使用中,应该注意排气系统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以保障车辆的正常使用和行驶安全。

机械安全 局部排气通风系统 安全要求-最新国标

机械安全 局部排气通风系统 安全要求-最新国标

机械安全局部排气通风系统安全要求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防止或避免人员接触工业环境中空气传播的有害物质的局部排气通风(LEV)系统的基本安全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固定式工业用局部排气通风(LEV)系统的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移动式排气通风系统也可参照。

本文件不适用于用于以下目的的局部排气通风(LEV)系统:——舒适通风;——作为工业过程的一部分输送空气;——不以保护人员为主要目的;——节约能源;——处理放射性物质;——特殊用途、特殊净化和特殊防护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706-2012 机械安全设计通则风险评估与风险减小GB/T 16758-2008 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T 16855.1 机械安全控制系统安全相关部件第1部分:设计通则GB 20101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GB/T 23819 机械安全火灾预防与防护GB/T 25749 机械安全空气传播的有害物质排放的评估GB/T 33579 机械安全危险能量控制方法上锁/挂牌GB/T 38367 机械安全点燃危险的风险评估GB 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9-2015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8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GB/T 15706-20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局部排气通风(LEV)系统 local exhaust ventilation (LEV) system排气系统 exhaust system由以下一个或多个部件或系统组成,把空气传播的污染物从空间去除的机械系统:——排风罩;——管道系统;——空气净化设备;——风机;——排气筒;——控制系统。

国Ⅳ车型发动机排气系统技术方案分析

国Ⅳ车型发动机排气系统技术方案分析


挠性节

弹性垫块 弹性垫块具有 良好的刚度 ; 能够良好 的隔振 I 1 - 4 1 . 8 0 0 S

管路材料 不锈 钢; 浸铝制钢板 ; 素箱及尿素管 路耐尿 尿 素腐蚀 ; 尿素管路长度要求 I 1— 0 8 S E J0 4 . 8 7 3 ; A —2 4 S
开 发 方 式 优 点
3 排放后处理技 术路线的选择
31 目前 排气 后处 理技术 种 类 . 目前 中、重 型柴油机 排气 后处 理技 术种 类及 简 介 见表 3所示 。
缺 点 结论
表 2
自行 开发

可以掌握后处理核心应用技术
◆ 对设计和售后服务要求最高 ◆ 开发成本增加较大 ◆ 开发周期最长
推 荐采用 “ 联合开 发” 的形式 , 整车 使 公 司掌 握后 处 理 的
应用技术 , 不涉及售 后服务问题 。
联合开发
◆ 可有效掌握后处理 的应用技术
◆ 不涉及相关售后 服务问题 ◆ 投入小 , 开发周期短 ◆ 整车公司不涉及相关售后服务 问题
◆ 少量成本增加
◆ 开发周期可控
1¥1 - 8 3 I 0 8 4, . 0 0 2 I 0 0 0 I 0 3 , . 1 — 61 I 6— 1 2 I 6 01 5, . 1 — 2 , . 0 0 0 , . -0 0 IS1 - 81 , . —1 1 , . —2 41 IS 5 01 , . S1 S1 S1 S1 0 1 , . — 3 IS 6 0 01 S1 1S1 —1 3 LS1 — 0 一 03 IS 8 0 1 , . 1 — 01 ,I 8 0 5 . 8 4 , . 8 0 0 ,IS 8 1 0 , . 8 3 0 , . 6 01 , 8 0 01 A0 , . 1 — 0 1 I¥ 8 0 3 . — 01 ,I S1 S1 —0 01 IS1 - 6 0 . 1 - 1 2 IS1 — 3 3

排气系统消声器设计技术规范标准

排气系统消声器设计技术规范标准

排气消声系统设计技术规目录一、主题与适用围1、主题2、适用围二、排气消声系统的总称说明及功用三、设计应用1、设计规则和输入2、设计参数的设定2.1 尺寸及重量2.2 排气背压2.3 功率损失比2.4 净化效率2.5 加速行驶车外噪声2.6 插入损失及传递函数2.6.1 插入损失2.6.2 传递函数2.7 尾管噪声2.8 定置噪声2.9 振动3、系统及零部件的设计3.1 系统布置3.1.1 布置原则3.1.2 间隙要求3.1.3 吊钩位置的选取3.1.4 氧传感器孔的布置3.2 消声器的容积确定3.3 排气管径的选取3.4 消声器3.4.1 消声器的截面形状 3.4.2 消声器部结构3.5 补偿器3.5.1 波纹管3.5.2 球形连接3.6 橡胶吊环3.7 隔热部件3.8 材料选择3.8.1 排气管、消声器组件3.8.2 消声器外壳体四、参考文献列表一、主题与适用围1、主题:本指南规定了与汽车发动机相匹配的排气消声系统的系统匹配,零部件设计。

2、适用围:本指南适用于装汽油M1、N1类车的排气消声系统设计。

二、排气消声系统的总成说明及功用排气系统包括排气歧管、排气管、排气净化装置、排气消声装置、隔热部件、弹性吊块等。

一般地,排气系统具有以下一些功用:(1) 引导发动机排气,使各缸废气顺畅的排出;(2) 由于排气门的开闭与活塞往复运动的影响,排气气流呈脉动形式,排气门打开时存在一定的压力,具有一定的能量,气体排出时会产生强烈的排气噪声,气体和声波在管道中摩擦也会产生噪声,因此在排气系统装有排气消声器来降低排气噪声;(3) 降低排气污染物CO,HC,NOX 等的含量,达到排气净化的作用;典型的排气消声系统如图1所示:图1三、设计应用1、设计规则和输入:1.1 排气系统能很好的将废气顺畅排出,满足发动机的排气背压,功率损失比的要求。

1.2 排气系统设计能满足现行中华人民国法规要求,具体如下:QC/T57-1993 汽车匀速行使车噪声测量方法GB16170-1996 汽车定置噪声限制QC/T631-1999 汽车排气消声器技术条件QC/T630-1999 汽车排气消声器性能试验方法GB1495-2002 汽车加速行使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QC/T58-93 汽车加速行使车外噪声测量方法GB18352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4365-93 声学机动车辆定置噪声测量方法GB/T4759-95 燃机排气消声器测量方法1.3 排气系统零部件必须能经受1000℃的高温要求以及气流冲击,并保证排气系统可靠性达到10万公里或者三年(先到者为准)的要求,并要求在三包期插入损失不得减少6dB(A)以上,功率损失不得增加3%以上。

涡轮发动机飞机燃油排泄和排气排出物规定-民航总局令第108号

涡轮发动机飞机燃油排泄和排气排出物规定-民航总局令第108号

涡轮发动机飞机燃油排泄和排气排出物规定正文:---------------------------------------------------------------------------------------------------------------------------------------------------- 涡轮发动机飞机燃油排泄和排气排出物规定(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民航总局令第108号2002年3月20日)A章总则第34.1条定义在本规定中使用的有关名词术语含义如下:局方指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以下简称民航总局)、民航地区管理局和民航总局授权的机构。

航空器用于或预期用于空气中飞行的一种器具,并指已具有中国标准适航证或等效外国适航证的任何飞机。

航空发动机指安装在或为安装在航空器上而制造的推进发动机。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指涡桨、涡扇、或涡喷航空发动机。

TP类指所有航空涡桨发动机。

TFJ类指用在亚音速航空器上的所有涡扇和涡喷发动机。

TSS类指用在超音速航空器上的所有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

发动机的制造日期指验收检查记录表明发动机已完工并满足民航总局批准的型号设计的日期。

排出物测试系统指传输排出物试样和测量排出物水平的必要的所有设备。

该系统包括采样系统和测量系统。

发动机型别指具有相同的总序号、排气量和设计特性,并由同一型号合格证批准的所有航空涡轮发动机。

排气排出物指由航空器或航空器发动机排气管排放到大气中的物质。

燃油排泄物指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在所有正常的地面和飞行中排出的原始状态的燃油,不包括排气中的碳氢化合物。

在用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指正在使用的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

新的航空涡轮发动机指从未使用过的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

功率设定指涡喷和涡扇发动机以千牛为单位的功率或推力输出、或涡桨发动机以千瓦为单位的轴功率。

额定输出(rO) 指由民航总局批准的发动机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起飞时的最大功率或推力,包括加力作用(若适用),但不包括任何喷水作用和任何应急功率或推力额定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动机排气系统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柴油车发动机排气系统的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新开发的带发动机的车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094-2017 《客车结构安全要求》
GB 7258-2017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JB/T 1094 《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
3 定义
本文件所指排气系统,其定义为搭载传统汽、柴油或者天然气发动机的发动机排气系统,包括混合动力车型的发动机排气系统。

发动机排气系统由排气管路、催化消声器、后处理系统(包含尿素泵、填蓝罐、填蓝加热电磁阀、氮氧化物传感器等部件)、消声器悬置系统等组成。

随着环保法规对车辆排放的要求越来越高,排气系统在车辆的系统组成和系统设计中,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为使排气系统满足各阶段国家及地方法规的要求,提高对排气系统的设计和制造质量水平,需对车辆的排气系统的设计提出较规范的要求,以便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参照执行。

3.1 催化消声器
用于汽车尾气处理,是集气体净化、气体减噪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设备。

一般情况下,设备前部设置曲面造型多孔盘片将会有利于降低气动噪音;而尾气净化(即NOx脱除),则依赖于尿素溶液喷雾蒸发和后部催化剂层的共同作用下的SCR反应工艺。

3.2 插入损失
对于消音器来说,插入损失是指空间某固定点所测得的安装消声器前后的声压级或者声功率级之差。

3.3 排气背压
指发动机排气的阻力压力。

一般在增压器废气口至消声器入口的管段处测得。

4 要求
4.1 一般要求
车辆产品的排气系统的配置和走向,依所配车辆、发动机的总体结构布置的需要来设计。

排气系统及其消声器的设计,应使排气阻力尽可能的小,以使其对发动机的功率损失尽可能小。

排气系统及其消声器要有较好的音质和较低的音强,即应有较大的插入损失。

排气系统及其消声器要有较好的外观和内在质量及较长的使用寿命。

4.2 排气管内径的确定
在结构布置允许的情况下,排气管内径应尽可能大些,以降低管道内的气流速度,减少气流阻力产生的功率损失和再生噪声。

一般应≥发动机排气歧管出口内径,对于增压发动机应大于增压器废气出口内径。

4.3 排气管走向要求
4.3.1 排气管的布置和转弯,应使排气尽可能顺畅。

管的中心转弯半径一般应≥(1.5~2)D,(其中D为排气管内径)其折弯成型角应大于90º,以大于120º为宜。

整个系统的管道转弯数应尽可能少。

4.3.2 排气管走向应尽量避开燃油管路,燃油供给系统的任何部位一旦有燃油泄露,应能顺利地流向地面不应落到排气系统上。

满足GB13094的规定。

4.3.3 排气管口不应指向车身内侧(如受结构限制排气管口必须偏向右侧时,排气管口气流方向与机动车纵向中心面的夹角应小于等于15°),且若排气管口朝下则其气流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应小于等于45°;排气尾管如为直式的,排气管口应伸出车身外蒙皮。

满足GB7258的规定。

4.3.4 排气管超出车身外廓不得大于50mm,否则将计入整车尺寸。

4.4 排气管材料要求
应选用304不锈钢材质,或者SUH403、SUH409等耐热不锈钢板、管以保证排气系统的外观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排气管壁厚一般应大于1.2mm。

4.5 隔热的要求
对于需要隔离热源或怕热的相邻件,其设计间隙一般不得小于100mm。

必要时,应协调“怕热件”的系统工程师,在“怕热件”或其承载件上采取隔热措施。

也可以在排气系统件上采取隔热措施,以结构简单,布置、安装、维修方便,成本低、不产生噪声等为原则,决定在那个部件上采取隔热措施。

4.6 柔性波纹管连接的要求
发动机废气口与排气系统的连接应有一段柔性材质的管段,能够发生一定量的形变以吸收发动机运行时和排气系统工作时产生的震动。

4.7 后处理配套规范
详见发动机厂对应机型的后处理配套规范。

4.8 排气系统背压的要求
整车排气系统的匹配经实际测试应该满足发动机厂提出的排气背压要求。

4.9 排气管保温材料的技术要求
对于因后处理系统需求,需对排气管进行保温材料包裹的情况,如国四以后的SCR系统。

保温材料必须能耐受排气管所可能能达到的最高温度。

4.10 排气系统悬置的设置
对于较长排气管段,一般超过1500mm,则需要对该段设置悬置。

将排气管与车架用吊架结构并中间夹有橡胶垫的形式连接。

对于排气系统较重的部件,比如消声器或催化消声器,需要单独对其设置悬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