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排气系统毕业设计

合集下载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进、排气系统设计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进、排气系统设计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进、排气系统设计摘要本文以中国大学生方程式大赛为基础进行赛车的进排气设计,设计包括赛车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并对赛车具体布置提供合理方案,最后对进气排气系统进行改进。

首先介绍了跟赛车进排气布置有关的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为赛车总体设计定下合理的目标,建立相关的设计规则。

然后对赛车进排气系统建模、确定布置方案,目标是提高赛车在赛道上的表现。

本文的重点是进气排气系统的建模与实物制作,运用GT-Power对单缸汽油机进行数值模拟,模拟发动机的动力输出,为分析进排气效率提供数据依据,最终制作并安装满足大赛要求的进气排气系统。

关键词:FSC赛车,进、排气系统,发动机,建模FSC intake and Exhaust system designAbstractIn this paper, we design the intake and exhaust system according to Chinese Formula Student competition , including the design of the intake system and exhaust system , and providing a reasonable solution to racing specific arrangement , and finally to improve intake and exhaust systems.First introduced the arrangement of the intake and exhaust racing theory and research on the status of domestic and abroad,and setting the over all design of the car reasonable goals,establishing relevant design rules.Then modeled the exhaust system to determine the layout plan, the goal i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ar on the track.This article focuses on intake and exha the GT-Power simulation of gasoline engine and output power providing the basis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data of intake and exhaust efficiency, and ultimately produced and installed to meet the contest requirements.Keywords: FSC car,intake and exhaust systems, engine, modeling目录1 绪论 (1)1.1 赛事背景意义 (1)1.2 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简介 (2)1.2.1 Formula SAE (2)1.2.2 大赛规则简介 (3)1.2.3 评定项目简介 (3)1.2.4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大赛简介 (4)1.3 进排气系统规则概况 (4)2 进气系统设计 (7)2.1 进气的设计 (9)2.2 进气布置设计 (9)2.3 进气形式选择 (10)2.4 进气系统套件设计 (10)2.5 进气系统材料与制造工艺 (16)2.6 进气管长度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18)2.7 进气管流体分析 (20)3 排气系统设计 (21)3.1 排气布置设计选择 (21)3.2 排气系统各参数的计算 (22)3.2.1 排气管内径 (22)3.2.2 消音器各参数 (23)3.3 排气管道及消声器的材料 (25)3.3.1 排气系统的性能与强度分析 (26)4 进排气系统的实物制作 (29)5 总结 (31)参考文献 (32)致谢 (33)1 绪论1.1 赛事背景意义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旨在由各大学车队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构想、设计、制造一辆小型方程式赛车并参加比赛。

【优秀毕设】汽车发动机排气及其隔振系统的设计

【优秀毕设】汽车发动机排气及其隔振系统的设计

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设计题目:汽车发动机排气及其隔振系统的设计学生姓名:周鹏指导教师姓名:王晓佳专业:车辆工程2013年3月31日1.课题名称:汽车发动机排气及其隔振系统的设计2.课题研究背景:“能源与环境”是汽车工业在21世纪发展所面临的两大课题,随着汽车工业迅速发展,汽车噪声和排气污染日益严重,而发动机排气系统中振动和噪音是影响汽车行驶舒适性的主要因素[1],所以如今我们排气系统的设计上,更加注重于减振的设计。

对于现代汽车设计,尤其在排气系统的设计上,减少或克制振动与噪声污染已是刻不容缓。

近年来,我国汽车迅速发展,早已成为一个汽车大国,但却不是汽车强国,因为高端市场也就是利润空间最大的市场基本由国外著名厂商占据,国内年轻的汽车厂商则只能占用利润空间相对较薄且市场份额较小的低端市场。

其主要原因在于核心技术的掌握,由于国内汽车技术相对国外有较大差距,国内对汽车研究主要采用模仿设计,在试验中就会发现很多的问题,如排气歧管表面温度偏高、排气歧管罩和增压机隔热罩形状不够理想等,甚至出现了排气歧管开裂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企业及研究组调研讨论得到结论:在设计过程中,只注重排气系统的形状模仿和材料运用,而缺乏对排气系统热应力、动态特性的计算,致使在产品开发时不能提供有效的结构数据指导,也不能在改进设计中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2.1发动机排气系统的发展史汽车最早的排气系统不过是一个让燃烧气体排入大气的孔眼而己,后来为了把随着排气喷出的火焰引向地面,才安装了一根引导排气的管子。

那时,发动机没有排气消声装置,排气的噪声震耳欲聋,常使骡马受到惊吓,因此排气噪声被认为是一种严重的公害,许多地方的当局公开宣布,不用马的运输工具不受法律的保护。

发动机的排气消声器起源于海勒姆·马克西姆的取得专利的手枪消声器。

由于环保法规对车辆排污的标准相当严苛,不论怠速、加速、低速行驶、高速行驶或减速,都必须符合排污标准,车辆在面对这么严苛的限制下,除了在性能与排污中取得平衡点外,唯一的方法就是安装催化转换器了。

汽车排气消声器设计分析本科毕业论文

汽车排气消声器设计分析本科毕业论文

汽车排气消声器设计分析摘要随着中国噪声法规的日益严格,对于整车排气噪声控制的要求也越来对于整车排气噪声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近年来,随着中国噪声法规的日益严格,这必然会加大设计的但是传统的消声器设计方法主要是基于设计经验,这必然会加大设计的越高了,但是传统的消声器设计方法主要是基于设计经验,工作量,增加研发成本、延长了开发周期。

控制排气噪声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设计高消声性能、低阻力损失的排气消声器。

它已成为目前排气噪声控制的重要研究课题。

本文首先通过使用GT-POWER软件中的muffler模块建立排气消声器的三维仿真模型从而得到它的传递损失,再通过GT-POWER软件建立某发动机工作过程与消声器的耦合仿真模型得到消声器的插入损失,并通过对消声器结构及消声性能的分析,对消声器的设计进行改进,使其较好的满足该消声器的性能要求。

在对消声器消声性能设计时,应该尽量避免消声器的某些通过频率和消声器振型比较剧烈的模态频率发生共振,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催化剂和消声器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也可以指导消声器的设计、分析。

总之,本文通过对消声器基本的设计思路和方法的探索,为更加合理、有效地设计和研发排气消声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消声器模拟仿真传递损失插入损失结构优化Abstract The The most most most effective effective effective measure measure measure to to to control control control exhaust exhaust exhaust noise noise noise is is is using using using muffler muffler muffler is is is exhaust exhaust system.Designing a muffler with high anechoic performance and low resistance los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on exhaust noise.the article takes advantage of the muffler model that established by GT-POWER software to work out the transmission loss and takes advantage of the coupling simulation model of an engine's working process process and and and muffler muffler muffler to to to work work work out out out the the the Insertion Insertion Insertion loss loss loss Based Based Based on on on the the the analysis analysis analysis of of of the the structure structure and and and performance performance performance of of of the the the muffler muffler muffler the the the designe designe designe is is is improved.The improved.The improved.The improved improved design preferably meets the exhaust performance requirement. When we design the which has some ranges of frequency that can go through the muffler ,we should avoid the penetrated frequency in response to the model frequency,So this result can give more advice to the muffler design.from the whole,this article does some research about the design of the exhaust muffler,which gives some ideas of the design. Key words: m uffler muffler simulation transmission loss insertion loss structural optimization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品的提高,汽车的产量和保有量也在突飞猛进的增长,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也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一大公害,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也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一大公害,尤其是人尤其是人口密集型城市,汽车的噪声污染会弥漫于城市的每个角落,打破了城市的安宁与祥和,也影响到居民的身心健康。

汽车排气系统开题报告

汽车排气系统开题报告

汽车排气系统开题报告XXXXXXX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学生姓名: __指导教师姓名: _专业: ______年月日一、课题名称:汽车排气系统的设计二、课题研究背景:2011年11月28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德班举行,会议针对全球气候问题对各成员国提出了减排要求,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也要承担其相应的减排任务。

随着世界汽车产量的大幅上升,汽车尾气对大气的影响日益严重,根据我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相关统计,2010年世界各国汽车总产量达到了 7760万量,比之在2009年增长了 27.26%,而我国在2010年的汽车产量则达到惊人的1826万辆,比之在2009年增长了 32.44%。

我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汽车产销国, 其尾气的治理难度不言而喻。

据有关资料统计,汽车发动机约30%的总能量用于驱动汽车,约30%的总能量被冷却系统消耗,余下约40%的总能量都以高温废气的形式由汽车排气系统排出[2];按照这个能量损耗的比例,目前市场上的普通轿车在发动机常用工况下匀速形式时要损耗20~30 kW的热量[3]。

若对这部分废气余热加以回收和利用可有效降低汽车的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由塞贝克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初年发现的塞贝克热电效应使这一设想成为可能:塞贝克热电效应能利用NP型半导体两端因存在温差而产生电动势的现象将汽车尾气热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回收使用。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排气系统通常指从发动机的排气支管到排气尾管的各部件组合,排气系统主要由排气管、三元催化器、消音器、波纹管、排气尾管以及吊挂装置等部件组成。

其中,排气管一般由铸铁材料加工而成,也可以用不锈钢或者镀招等其它材料,它的主要功能是起到连接排气系统的各个部件和顺利的将废弃排放出去。

三元催化器装置一般由金属外壳、载体和石棉组成,它是排气系统中的重要的净化装置。

三元催化器作用是将发动机排放出来的一氧化碳、氮气氧化物和碳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经过氧化还原反应,分别转化为无害二氧化碳、氮气、和水。

汽车排汽系统的设计

汽车排汽系统的设计

前言大学三年的专科学习即将结束,毕业设计是其中最后一个环节,是对以前所学的知识及所掌握的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汽车的生产技术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

在完成大学三年的课程学习和课程、生产实习,我熟练地掌握了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方面的知识,对机械制造、加工的工艺有了一个系统、全面的理解,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对于汽车排气系统的设计这个实践性非常强的设计课题,我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讨论。

在指导老师的讲解下,在平时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并亲手拆装了一些典型的模具实体,明确了模具的一般工作原理、结构、加工工艺。

并在图书馆借阅了许多相关手册和书籍,设计中,将充分利用和查阅各种资料,并与同学进行充分讨论,尽最大努力搞好本次毕业设计。

在设计的过程中,将有一定的困难,但有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努力,相信会完满的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由于学生水平有限,而且缺乏经验,设计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肯请各位老师指正。

一、排汽系统的概论:排汽装置是汽车发动机必不可少的一个部件。

排气系统主要是由发动机排气支管、排气管路、消声器总成、尾管、排气系统支撑等构件组成。

汽车排气系统的设计,在安装位置和结构要求上一定要满足汽车底盘总体布置的要求;在性能上要符合发动机对排气系统的要求。

同时,还要兼顾整个系统的经济性、安全性和维护方便性以及排放的环保性。

排汽装置分为单排气和双排气装置两种。

V型发动机有两面个排气支管直列式发动机一般为单个排气管。

双排气系统降低了排气系统内的压力,使发动机排气顺畅,气缸中残留的废气少,因而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充气效率及输出的转矩,单排气装置用的材料少,设计方便,一般用于直列发动机。

排气系统排气支管排气管消声器总成尾管二、排气支管排气支管的形状非常重要,为了防止各缸排相互干扰和排气倒流,并利用排气性降低排气阻力,应将排气支管做得长些,且各缸支管应相互独立如图1-1。

排气支管可用不锈钢制造,其优点是质量轻、耐热性好、内辟光滑、排气阻力小,排气更顺。

CBR600发动机排气系统设计分析

CBR600发动机排气系统设计分析

毕业设计说明书作者: xx 学号:xxxxxx学院:xxxxx系(专业):车辆工程题目: CBR600发动机排气系统设计分析指导者:(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评阅者:(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2013 年 5 月 21 日大学2013届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摘要Title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CBR600 engine exhaust systemAbstractThe exhaust system is mainly composed of the exhaust manifold,exhaust pipe, catalytic converter,exhaust temperature sensor,automotive muffler and exhaust pipes,not only affect the fuel economy and driving power,also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utomobile emission reduction.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researches show that the flow field of exhaust system can generate airflow noise,thus affecting the system acoustic performance.In the past research on Design of muffler exhaust system is mainly to consider the wave propagation direction from the plane wave theory.In recent years,with all kinds of 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software applications,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using CFD software to simulate the flow field of exhaust system.But most of them will have a greater error,because they exhaust system CFD analysis using approximate engine exhaust air to calculate system flow,.Engine exhaust parameters using simulated through the Fluent software simul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flow field of the exhaust system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and then verify.The exhaust system structure based on UG software,the flow field of exhaust system of three-dimensional entity model into Gambit software,finite volume discrete grids and set the fluid boundary,carri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xhaust system CFD in Fluent software,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pressure,speed is the exhaust system,according to the flow of exhaust system in fluid mechanics,heat transfer.(空2行)目录(4号黑体,居中)1引言(或绪论)(作为正文第1章,小4号宋体,行距18磅,下同) (1)2××××××(正文第2章)……………………………………………………Y 2.1 ××××××(正文第2章第1条)…………………………………………Y 2.2 ××××××(正文第2章第2条)………………………………………… Y2.X ××××××(正文第2章第X条)………………………………………… Y3 ×××××(正文第3章)……………………………………………… Y ………………………………………(略)X ×××××(正文第X章)……………………………………………………… Y 结论…………………………………………………………………………………… Y 参考文献……………………………………………………………………………… Y 致谢………………………………………………………………………………Y 附录A ××××(必要时)………………………………………………………… Y 附录B ××××(必要时)………………………………………………………… Y图1 ×××××(必要时)………………………………………………………… Y 图2×××××(必要时)………………………………………………………… Y表1 ×××××(必要时)………………………………………………………… Y 表2×××××(必要时)………………………………………………目录1 引言................................................................................................................................................. - 1 - 1.3.1国外FSAE发展背景 .................................................................................................................. - 6 -1.3.2中国FSAE背景 .......................................................................................................................... - 7 -2 发动机排气原理............................................................................................................................. - 8 -3.FLUENT计算的流体力学基础....................................................................................................... - 9 - 3.1.1 连续介质..................................................................................................................................... - 9 - 3.1.2 流体的粘性................................................................................................................................. - 9 - 3.1.3 流体的导热性........................................................................................................................... - 10 - 3.1.4 可压流体与不可压流体 ........................................................................................................... - 10 - 3.1.5 层流流动与湍流流动 ............................................................................................................... - 10 - 3.2.1质量守恒方程............................................................................................................................ - 10 - 3.2.2 动量守恒方程........................................................................................................................... - 11 - 3.2.3 能量守恒方程........................................................................................................................... - 12 -3.2.5 欧拉方程................................................................................................................................... - 13 -4 对排气系统计算分析................................................................................................................... - 13 - 4.3.1边界条件的施加及速度分布分析 ............................................................................................ - 16 - 4.3.2内部压力分布分析.................................................................................................................... - 19 -结论......................................................................................................................................... - 21 - 参考文献............................................................................................................................... - 22 - 致谢......................................................................................................................................... - 24 -1 引言排气系统主要由排气歧管,排气管,催化转换器,排气温度传感器,汽车消声器和排气尾管等组成,不仅影响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行驶动力性,更是是汽车减排降噪的重要组成部分。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96捷达汽车排气装置改进及性能实验台设计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96捷达汽车排气装置改进及性能实验台设计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96捷达汽车排气装置改进及性能实验台设计引言:随着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汽车尾气排放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减少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和提高汽车性能,对汽车排气装置的改进和优化变得非常重要。

本次毕业设计的目标是对96捷达汽车的排气装置进行改进,并设计相应的性能实验台。

一、改进方案1.升级尾气排放控制系统根据96捷达汽车车型的特点和尾气排放标准要求,对车辆的控制系统进行升级改进。

包括安装新型的催化转化器、氧传感器等。

2.优化排气管道设计通过改变96捷达汽车的排气管道设计,提高气流的流通性和排气效率。

可以通过增大排气管直径和优化弯头设计等方式,降低排气阻力,提高车辆的性能。

3.降低噪音和振动通过添加吸音材料和阻振装置,降低汽车排气装置的噪音和振动水平,提升乘坐舒适度。

为了评估改进后的排气装置的性能,需要设计相应的实验台进行性能测试。

设计要点如下:1.实验台结构实验台主要包括ND烟度计、尾气分析仪、功率测量仪、温度测量装置等。

可以使用支架固定相应的测量仪器,并将其与汽车排气系统连接。

2.测量数据采集与处理实验台应配备相应的数据采集系统,用于采集和记录不同状态下的排气数据。

同时,还需设计数据处理软件,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相应的性能指标。

3.实验台安全防护考虑到实验台测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尾气排放和噪音,需要在实验台周围设置相应的防护装置,以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

三、性能实验流程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制定相应的实验流程: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检查实验台、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准备测试材料和样品。

2.实验装置的连接:将实验台与汽车排气装置连接,确保连接稳固。

3.实验参数设置:设置相应的实验参数,如水温、转速等。

4.开始实验:启动汽车发动机,进行不同工况下的性能测试,记录相应的数据。

5.数据处理和分析:将实验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相应的性能指标。

6.实验结果总结:根据实验结果,对汽车排气装置的改进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毕业设计论文排气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排气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三、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作 者 签 名: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排气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摘要
随着城市车辆的增多,噪声污染已经严重地干扰人们的生活。汽车排气噪声是汽车的主要噪声源之一,而汽车排气系统的性能决定着排气噪声的水平。故而,一套好的排气系统配备一个好的消声器是更好地降低发动机排气噪声的有效途径,因此对排气系统中消声器的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通过对汽车排气系统的全面分析,评价该排气系统的整体性能,同时也研究了消声器以及排气系统的开发设计方法。建立排气系统分析模型,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汽车排气系统的声场特性进行计算,得到系统的声场分布情况,归纳出穿孔管的结构参数与消声器消声性能的影响关系。其仿真分析结果对排气系统整体性能的优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经过研究分析,总结出排气消声器的开发设计流程、典型消声结构的计算方法等,为下一步开发出可用于排气消声器设计与性能预测的软件提供了重要依据。
年 月 日
目 录
前 言
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交通的日益发达使得汽车保有量大幅增加,带+来的交通噪声污染也日益严重。据资料表明,城市噪声的80℅来源于机动车辆,各种机动车辆已成为环境噪声的最大污染源。为了限制交通噪声污染,各国大都制定了严格的相关法规,而且每隔几年就要修改一次。并且随着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低噪声已经成为乘坐舒适性的一部分,与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一起成为了评价汽车品质的重要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排气系统毕业设计篇一:车辆排气系统设计规范车辆排气系统设计规范车辆排气系统设计规范1、目的随着环保法规对车辆排放的要求越来越高,排气系统在车辆的系统组成和系统设计中,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为使排气系统满(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汽车排气系统毕业设计)足各阶段国家及地方法规的要求,提高对排气系统的设计和制造质量水平,需对车辆的排气系统的设计提出较规范的要求,以便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参照执行。

2、设计规范2.1 排气系统及消声器的设计输入2.1.1 车辆产品的排气系统的配置和走向,依所配车辆的总体结构布置的需要来设计。

而消声器的性能开发则需要依所配发动机及其对排气系统的具体要求。

在初步设计选型时,应将发动机的有关性能参数及其上的关键件的基准要素等(如曲轴箱后端面与曲轴主轴线的交点坐标、动力线偏移量及倾角等),作为设计条件输入设计,作为消声器选型及性能开发的依据之一。

并根据国家、地方及企业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对系统和消声器的性能设计目标提出要求,见附录1。

2.1.2 排气系统及其消声器在进行初步选型设计时,必须对系统进行结构方案分析和匹配计算分析,并提供选型设计分析报告,见附录2。

2.2 设计原则2.2.1 排气系统及其消声器的设计,应使排气阻力尽可能的小,以使其对发动机的功率损失尽可能小。

2.2.2 排气系统及其消声器要有较好的音质和较低的音强,即应有较大的插入损失。

2.2.3 排气系统及其消声器要有较好的外观和内在质量及较长的使用寿命。

2.3 排气系统的设计要求和布置2.3.1 排气管内径的确定在结构布置允许的情况下,排气管内径应尽可能大些,以降低管道内得气流速度,减少气流阻力产生的功率损失和再生噪声。

一般应≥发动机排气歧管出口内径。

或根据发动机排量等参数,按公式 (1) 计算初步确定排气管内径。

D=2 Q/(πV) ????????????????????(1)式中:Q—发动机排量; V—气流速度,一般取 50~60 m/s 。

2.3.2 排气管的布置和转弯,应使排气尽可能顺畅。

管的中心转弯半径一般应≥(1.5~2)D,其折弯成型角应大于90o,以大于120o为宜。

整个系统的管道转弯数应尽可能少,一1般情况下不多于6个。

排气尾管段的方向应与水平面纵向下弯5o~10o,出口方向应尽可能指向地面的车身投影的纵向中线。

2.3.3 排气管道及消声器的材料,除卡车和低档乘用车可以采用镀铝钢板及卷管外,排气管道和消声器一般应采用SUH403、SUH409等耐热不锈钢板、管,以保证排气系统的外观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排气管壁厚一般应大于1.2 mm,双层管≥2×0.5mm。

对于消声器的板厚和层数等,除要考虑系统的质量外,同时应根据车型档次、系统的成本、制造技术水平、开发周期等因素综合考虑。

为减小发动机的振动对排气系统的影响和管道连接时的精度要求,可以在管道中采用金属编织层波纹软管及柔性管件。

2.3.4 排气管道与周围相邻件间的间隙 (考虑到制作误差10mm),两件间无相对运动的(如固定在一起的),其设计间隙不得小于15mm;在公共法线方向(或接近)有(或可能有)相对运动的相邻件,自运动件的最大运动极限位置始起计,其设计间隙不得小于30mm。

在公共切线(或接近)方向有(或可能有)相对运动,而其他方向无相对运动的相邻件,在垂直于运动方向的相对间隙,其设计值一般不得小于15mm。

2.3.5 对于需要隔离热源或怕热的相邻件,其设计间隙一般不得小于50mm。

必要时,应协调“怕热件”的系统工程师,在“怕热件”或其承载件上采取隔热措施。

也可以在排气系统件上采取隔热措施,以结构简单,布置、安装、维修方便,成本低、不产生噪声等为原则,决定在那个部件上采取隔热措施。

2.3.6 排气管道间的连接结构方式和密封,应以结构简单,布置、制造、安装、维修方便,重量轻、成本低,有足够的结构刚度,密封性好为原则。

连接结构的方式可以采用平面双孔(或三孔)法兰、平面密封垫片或凹坑加平面密封圈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球面或锥面密封,用单侧活动法兰等结构。

对于排气管道件的制造要求,应在设计图纸的技术要求中注明。

2.3.7 排气系统支撑悬挂装置的布置设计2.3. 7.1 在结构布置允许的情况下,排气系统主支撑悬挂副的位置以设置在消声器体上为宜(采用一副的,应靠近中部;采用两副的应分置在两端),可获得最佳支撑,NVH 和寿命。

2.3. 7.2 当消声器的尾管伸出消声器体的长度超过300 mm时,应在尾口附近适当位置设置尾管支撑悬挂副。

2.3. 7.3 当排气系统中配有质量较大的部件时(如三元催化器、净化器等),应在其附近相连件的适当位置设置支撑悬挂副。

22.3. 7.4 排气系统中其他部位的支撑设置,应根据系统总体结构布置的需要及其与车架、底板件结构、距离等条件进行设置。

2.3. 7.5 排气系统支撑悬挂件的结构方式,一般采用在车架或排气管上固定伸出连接吊钩或吊板等金属件,二者之间采用纯或带编织层的橡胶结构件。

2.4 排气净化装置的布置设计2.4.1 排气净化装置的三元催化转化器和氧化转化器(简称净化器-下同)是车辆机外排放净化功能的重要部件之一,其性能决定了除发动机和燃油系统本身的排放性能之外运行车辆的环保性能。

一般而言,排气净化装置的布置距发动机排气歧管口的距离越近越好。

由于排气净化装置的三元催化器或净化器的外形尺寸相对较大,工作温度较高(700℃~930℃以上),车辆需在发动机附近布置的元件较多,有的元件尚需避开高温。

因此其布置可能需要距排气歧管口有一定的距离,但根据其工作特性和具体发动机对其的要求,一般最大距离不得超过一定值(1200mm)。

对于采取两级催化的排气净化装置,前级催化器布置的距岐管口近一些,甚至紧接歧管口(称为紧耦合型),第二级根据周围相邻件的布置空间及其装调方便性等要求进行设计布置。

2.4.2 排气净化装置的连接方式的要求与排气管道间的连接结构方式和密封等要求相同。

但有时需根据总体设计及排气系统等对催化器的连接要求进行,有时需要将催化器设计为一个单独的连接总成,以便更换维修;有的则需将催化器体直接焊接在某段排气管上。

2.4.3 氧传感器的布置必须满足氧传感器的安装要求,否则将损坏氧传感器或使其信号传递错误,造成ECU判断错误而错误控制供给,进而损害发动机和催化装置。

因此,在进行氧传感器的布置设计时,要求氧传感器的感知端朝下,使氧传感器体的轴线与水平面成大于10°角,以避免发动机冷启动时冷凝水凝聚在氧传感器壳体合感知陶瓷之间。

为避免在氧传感器前的排气管中有冷凝水凝聚,冷启动时将水滴吹到氧传感器上,应将排气管布置成在氧传感器前高、后低的向下倾斜形式。

并在排气系统装置图的技术要求中注明氧传感器连接螺纹规格、扳手规格和扭紧力矩值的范围。

2.5 消声器的设计方法2.5.1 消声器安装位置的布置应首先查找、估算及测量要求作消声处理的发动机噪声数据(A声级和倍频带声压级等),并确定辐射噪声的部位和传播噪声的主要途径,从而选择消声器安装的最佳位置。

然后根据国家标准和客户要求以及确定的具体指标,确定允许噪声的标准限值,计算消声器所需要的消声量。

根据需要的消声量、空气动力性(排气背压)以及其它要求,确定消声器的类型,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消声器。

一般而言,消声器安装位置越靠近发动机消声效果越好。

但是,由於发动机附近能够安装排气系统的空间都非常有3限。

所以大都布置得比较靠后。

往往是在限定的空间内来设计布置消声器。

对于采用双级消声器的系统,前置消声器的安装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发动机排气口。

2.5.2 消声器的容积在结构布置允许的情况下,相对而言,其容积越大插入损失越大。

用于乘用车的消声器,其容积一般不小于8倍的发动机排量,以10倍为宜。

这时,恰当的调整消声器内的孔、管、腔等的配置,可减小发动机的动力损失,并使消声器排噪获得较好的音质。

对于采用双级消声器的系统,前置消声器容积应达到发动机排量的两倍以上。

这时所说的消声器容积 = 前置消声器容积 + 后置消声器容积。

推荐的消声器容积计算公式和消声器容积与排气系统插入损失之间的关系见附录3。

2.5.3 消声器的长径比当消声器容积保持不变时,只改变其内径与长度,L/D越小,空腔越扁,截面积的扩张比m越大,最大衰减量也随之增大,但消声频率范围变得较窄。

因此,应选取适当的长径比。

其经验推荐值为: 3 2.5.4 消声器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检验方法等,按《QC/T631-XX 汽车排气消声器技术条件》执行。

通过反复试验、验证,进行修改后确定设计方案。

4篇二:轿车排气系统设计要点轿车排气系统设计要点1.排气消声器容积一般为发动机排量的10倍以上,不然达不到好的消声效果2.光有容积还不够,排气系统的扩张比还必须大于15,即排气管的截面积必须小于主消截面积的1/15,不然也达不到想要的效果3.排气管的直径随排量的不同而有粗细不同,一般1L左右的发动机管径在35~38左右,1.6L的约为40或更大些,排量更大些的管子可能更大点,不过最大到50吧(猜测)管子太小气流速度太大,阻力也大.而太大了也不大合适,相应的扩张比就小了,而且受空间制约.再者浪费材料.4.排气系统弹簧螺栓拧紧力矩一般为50~705.消声器连接法兰最好能用球面法兰,可以适应各段排气管的相对转动而保持很好的密封.国标对排气系统的密封性要求为30L/min,比较宽松点,做的好的一般都是10L/min6.消声器的截面形桩最好做成筒形,加工简单经济实惠,截面构成的取消最好能保证倒角在50以上,不然倒角太小废品率太高.7.排气管路应适当做长点以满足消声性能,不过转弯需圆滑,不能让气流阻滞.排气管弯曲半径一般为至少要大于管直径的1.5倍,不然也是废品多多.8.消声器壁后厚一般为0.8,管子壁厚也查不多,高档车管子能厚一点能达到1或者1.2mm9.消声器材质量一般选用中档的3.04不锈刚,材料不太贵防锈效果还可以,排量2L以上的用的材料应该要好些,不过没有具体测过10排气系统是一门复杂的系统,其严重影响整车的NVH特性.设计排气系统的外形后应进行排气挂钩的设计.一般用的应该是MSCNASTRAN软件.需要用到有限元分析.挂钩点设计好后,还需要进行车身对应挂钩点的声学灵敏性设计,这个就更专业了。

至今不会,也不知道咋分析.设计好这2个以后还需要对各橡胶吊挂的刚度进行计算,根据整车的间隙要求设计合理的大小和刚度直.(1)-吊挂位置安排要考虑整个排气系统,和扰性节(长度,刚度等)放置位置很有关系??(2)-那些小孔很多是用来排水的,壳体两层的时候,排水孔用来排除积水,防锈效果好。

篇三:汽车排汽系统的设计前言大学三年的专科学习即将结束,毕业设计是其中最后一个环节,是对以前所学的知识及所掌握的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