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精英训练》2014版(李伟希)

合集下载

思维导图与有效阅读(李伟希)

思维导图与有效阅读(李伟希)

思维导图与有效阅读李伟希人的一生,最大的财富不应该是银行账户上的那些数字,而是健康的身体与优势的思维。

但就如今而言,知识的半衰期特别的短,所以要想保持优势的思维,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

学习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种,但看书一定是绝大多数人认同的一种。

我每年大概会看100本左右的书。

例如一个航程加上候机的三个小时下来,我会把一本12万字左右的书全部看完。

但除了这个,我的有效阅读还有哪些心得呢?1,选书。

我选书是这样的,以一本很经典的书为中心(这种书绝大部分来自国外),然后围绕这本书不断的看与其思想体系大致一致的书。

如我看的最多的一本书《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份公司教程》,以这本书为中心,我买了超过100本的周边书籍,这样一圈下来,我就能够消化其中的思想;还有《思考力》也是这样,我也会把大前研一的所有作品和其他关于麦肯锡方法论的书籍全部看一遍;2,看书。

我一本书是看三遍的。

第一遍我会是看目录、序、后记,会看的很仔细(我看电影也是这样,我会很仔细的看完所有的字幕),这是一本书的说明书啊,不看操作指引怎么上岗?!这个时间一般是在20分钟左右;接着就是第二遍,把书中内容仔细的全部看一遍,这个时间一般是在3小时左右;第三遍是速读,一般在第二遍的一周之后,从头到尾的速读和跳读,时间一般是在30分钟左右。

我听有人说过,他看一本书要半个月,每天睡觉前看15分钟,我不知道他的效果会怎么样,但我能确定,这种阅读的方法是不符合人的思维习惯的;3,忆书。

回忆为了记忆。

用思维导图,因为思维导图能最有效的发散、涵盖阅读的理解,并且把作者的思想结构化的转变成我的思想,从此作者的思想从书中走出来,融入我的大脑。

这个步骤太重要了,这是对思维的一种唤醒与强化,思维导图的右脑记忆,可以将遗忘曲线的效应最小化。

有效阅读的三部曲,时间顺序的归纳逻辑。

来,看我的作品,在机场忆书的一个思维导图的随手涂鸦。

我的微博:@李-伟希培训师。

发散思维的构建( 李伟希 )

发散思维的构建( 李伟希 )

发散思维的构建在我的《思维导图精英训练》培训课后,有诸多学员朋友很关注用思维导图构建发散思维;很有趣的是,与之相对应也有人认为思维太发散了并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本文上来首先就是一个问题:你认为发散型的思维重要吗?如果认为不重要,下面的都是废话了;如果认为有点小重要,那就耐着性子看一下......发散型的思维联想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这是需要予以训练的。

大家可以回忆电影《007之大破天幕杀机》中,007受伤重新回到中情6处,是需要做测试的,包括体能测试,技能测试,还有就是思维测试。

考官给了007几个关键词,要007展开联想,比如007由“忠诚”联想到“女王”,由“职业”联想到“杀人”,由“女人”联想到“麻烦”......这就是英国特工发散思维训练的一个场景再现既然发散型的思维联想是需要予以训练的,谈到训练就必须要有一定的训练工具,谈到发散型的思维训练工具,思维导图或许是最好的,甚至没有之一。

玩过思维导图的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这种思维导图永远也画不玩,能够从中心的主题不断的扩散你的思维。

这种扩散思维的过程就是打开思维边际的过程,就是突破思维束缚的过程。

只是,很多人会有一种茫然的感觉,因为有时联想到的并不是某个具体的事物,而是一种抽象事物,比如“纠结”、“惆怅”、“坑爹”.......很多人问我这是怎么回事,我会告诉他们,没关系,这就是你真实的思维,思维导图就是你思维的一面镜子,将你脑海中的思维实现目视化。

个人认为,发散型思维很重要,尤其是在我们这个神奇的国度,教育对人的思维的束缚是有目共睹的,没有思维的发散,哪有创新的未来?!没有思维的发散,哪有独立的人格?!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知识是有限的,只有想象力才是无限的,想象力才是创造知识的真正源泉!如何实现充沛的想象力?如何打开我们的思维边际?如何看到更多的思维外的海阔天空?拿起笔画思维导图吧,发散型的思维之旅,现在就开始!。

《西点军校人生规划课 培养精英男人的9堂课》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西点军校人生规划课 培养精英男人的9堂课》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03 第三堂课 行动的力量, 胜过任何浮夸的语言
第四堂课 无限风光在
04 险峰,人生总该有一 次...
第五堂课 磨炼钢铁般
05 的意志,困难是只纸 老...
06 第六堂课 理性思考, 方能收获理想人生
目录
07 第七堂课 人脉即命脉, 成功从来不来自单 打...
第九堂课 生命不息,
09 奋斗不止,足够好是 远...
02
要自由,先 自制
03
向自己的弱 点开炮
04
自省:荡涤 心灵的尘埃
06
驾驭自己才 能掌控人生
05
“兽营”磨 炼出自控力
第三堂课 行动的力量,胜过任何 浮夸的语言
01
西点人的字 典中没有 “借口”二 字
02
实践一个想 法,远比空 想更有意义
03
立即行动, 不要拖延
04
拖延导致平 庸,行动成 就卓越
正直方能收 获尊重
第九堂课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足够好是远...
堕落也会传染, 1
远离那些不求 上进的人
勇争第一是每 2
个西点人的追 求
3
不要满足于尚 可的工作状态
4
让每分每秒都 产生价值
5
无奋斗,不成不录用意志 薄弱的人
不要有半途而废的想 法
在西点人眼里,屈服 是最大的耻辱
打不垮你的,将使你 更加坚强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 意志力不可或缺
成功是需要你全力 以赴去做的事
西点军校耐力与意 志力的训练技巧
第六堂课 理性思考,方能收获理 想人生
01
不做无脑的 莽夫,要做 理性的勇士
02
理智抉择, 三思而后行
06
宽容是征服 人心的最佳 武器

世纪的创新思维(李伟希)

世纪的创新思维(李伟希)

《21世纪的创新思维》【课程介绍】人的思维深藏在大脑中,大脑就像一个仅仅开发利用了5%的巨大的冰山,您和您的团队愿不愿意这样:1,打开思维的盒子,让思维从此奔放!2,突破思维的围墙,让思维开始跳跃!3,拆掉思维的框框,让思维成就创新!面对这样的结果,您一定是原意的。

请来到我们的《21世纪的创新思维》课程,让我们来告诉您上述问题的答案!【课程收益】1、学会逻辑性地思考问题,培养思维发散性灵活性2、掌握利用创新思维快速处理巨量信息的方法3、开发全脑潜能,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成就创新思维4,用创新思维实现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课程特色】1、效果快:培训现场出效果;2、送工具和答案:送一套沟通的工具资料及实战答案;3、后续服务:参训人员可获得长达3个月的沟通实战故事分享;4、有平台:博客、微博、QQ群,不断更新沟通资料,可以长期学习及交流。

【课程时间】2天【主讲老师】思维导图MindV授权认证培训师:李伟希【课程提纲】第一讲《21世纪的创新思维》课程导入一、《21世纪的创新思维》课程导论1、什么是思维2,什么是创新二、创新思维的背景1、创新思维的时代大背景第二讲创新思维的常见束缚一、创新思维的社会背景束缚二、创新思维的组织机制束缚三、创新思维的个人意识束缚1、个人束缚——惰性思维2、个人束缚——经验思维3、个人束缚——从众思维4、个人束缚——权威思维5、个人束缚——自我思维四、从束缚中解困与突围第三讲 21世纪创新思维的必要心态一、洞悉未来二、追随兴趣三、简单是美四、以人为本五、接受风险第四讲 21世纪思维培养与训练一、思维破坏术1、突破思维2、首力思维3、简单思维4、思维破坏术案例组合及训练二、思维深化术1、联想思维2、协同思维3、扩散思维4、组合思维5、思维深化术案例组合及训练三、思维转向术1、偏移思维2、右脑思维3、逆向思维4、思维转向术案例组合及训练第五讲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一、创新思维问题解决模型1、创新试错法2、因果推导法3、头脑风暴法4、信息交合法5、曼陀罗图法6、莲花图法7.检核表法二、思维教练咨询与辅导1、有效的创新思维模式指导2、辅导与点评团队创新思维流程3、辅导与点评团队问题解决流程李伟希老师简介倍效管理导师聚焦管理答案【专业资历】OBE三效执行力专家思维导图MindV授权认证培训师《和讯》商学院核心讲师华南理工大学MBA【工作经历】当纳利RRD(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香港Hucai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中心经理深圳创维多媒体有限公司《创维多媒体》主编【简要介绍】李老师于1974年11月出生,有15年的管理实战经验。

思维导图与培训的应用 (李伟希)

思维导图与培训的应用 (李伟希)

思维导图与培训的应用
思维培训师李伟希
问:
请问,我是一个国家电网的内部培训师,做了一个培训课题:《快速复电平台应用知识》,昨晚头脑风暴绘制的思维导图,打算导出成word的大纲再加详解文字。

想问思维培训师李伟希如何借助思维导图实施培训?如何引导深入浅出?请提下导图的改进意见,谢谢~请恳请指导。

答:
关于思维导图在培训中的应用,是非常有效的,这已经是太多太多人验证有效的一个结论。

配电专业我不懂,凑合着提3点建议:
1. 从逻辑来说,电力比较多的顺序就是“输入——处理——输出”。

所以类似电力方面的思维导图看是否可以优先整成诸如“输入——处理——输出”这样的流程(时间)顺序;
2. 从呈现来说,不妨在思维导图中插入表格/视频等,并实现节点逐级展开。

这样,让整个课程的逻辑更清晰,受众的突兀感小,从而实现有效的感性表达;
3. 从落地来说,也可以将思维导图导出word作为学员讲义。

总之,所谓的培训的深入浅出,其实就是实现逻辑的思考,艺术的表达。

你说呢?。

强大的思维流 ( 李伟希 )

强大的思维流 ( 李伟希 )

强大的思维流李伟希网络上,对我做思维导图的提问,有超过5成是关于思维导图软件的。

虽然我此前曾经写过原创文章:李伟希:思维导图之手绘or软件,但鉴于关于提这类问题的人相当多,在此,我再次予以博客记之。

既然提到了软件,那就必须提到电脑,提到计算机。

确实,思维导图有许多功能上的优势,比如:1. 便于修改;2. 便于传播;3. 便于保存。

总之,软件版的思维导图用于这个互联网时代所需要的“便于商务呈现”的一切要素。

但,我们来看看,与手绘版的思维导图比较,软件版的思维导图存在哪些不足呢?1. 不是所有的场合都有电脑。

当没有电脑可供使用,或者时间有限的时候,软件版思维导图的劣势就显现了。

而手绘版的思维导图不一样,当灵感出现,思维出现,没有纸的时候,记住,有一本很不错的书告诉我们:《打开餐巾纸》;2. 大多数思维导图软件包对于版面和格式都会有或这或那的限制,例如,默认的中心主题位置;默认的分支、颜色、字体;甚至还有默认的模板。

这样的默认,与其说是一种方便,不如说是对思维的束缚,对思维的抑制;3. 另外,使用软件版思维导图,你必须不由自主的使用软件自带的剪贴画、照片和图像,这样你就不太可能添加自己绘制的图片用于表达你真实的思想。

而手绘图形就是对记忆强化的重磅炸弹了。

在这个“上班 = 电脑”的年代,好像没有电脑啥也做不了。

其实,过度依赖基于电脑屏幕的交互对人脑功能是有很大负面影响的。

如果我们坐在办公桌旁,只是随意地点击图标和菜单选项,以及回复邮件等,长期下去我们的大脑会变得懒惰起来。

对吗?在我的《思维导图精英训练》的课程上,曾经有一位青岛的学员这样总结:相对于软件版思维导图,手绘版思维导图是更强大的思维流,更真实的参与感。

我信以为然。

手绘思维导图,更强大的思维流!这个观点,你怎么看?。

思维导图与图形记忆(李伟希)

思维导图与图形记忆(李伟希)

思维导图与图形记忆
李伟希
问1:
不赞成巴赞老头所说的关于思维导图中一副图可顶一千个词。

个人认为在表达上,词用多了,来一副图; 图用多了,点缀以一段词,符合人类厌旧心理!你说呢?
答1:
不赞成巴赞老头所说的一副图可顶一千个词。

(答:关于文字与图形对大脑的影响,这个已经得到基本的公认,就是大脑对图形的认知与记忆的强度远远高于文字。


个人认为在表达上,词用多了,来一副图; 图用多了,点缀以一段词,符合人类厌旧心理!
(答:其实你所说的“词用多了,来一副图;图用多了,点缀以一段词”,这个符合人的思维有效记忆的“独特”原则,即人对于相对独特的事物记忆强度也更大。


问2:
老师,您好,我用mindmap软件做的导图导出的图像总是不清晰,调比例也没用?请问有什么方法吗?
答2:
(新浪微博@MindV 答:这种情况我们一般建议调整输出格式,bmp是非常老的文件格式较大,JPG多用于照片,PNG压缩率保真率都较好是互联网最流行的格式。

JPG,PNG 格式文件用Windows的图画打开,都可以另存为bmp格式。

所以可以试试PNG格式和bmp 格式。

)。

思维导图的若干问题(李伟希)

思维导图的若干问题(李伟希)

关于思维导图的若干问题李伟希我在讲《思维导图精英训练与职业应用》的课前课后,会有一些学员朋友交流若干有代表性的问题,我大致整理如下:问1:手绘的思维导图,一般使用什么样的笔?答:从发散思维的角度来说,我优先推荐彩色笔与大幅面的纸张。

我自己用的是一种三色的圆珠笔,可以按下不同的笔芯调节不同色彩的那种。

当然,不具备这个条件的时候,任何笔都可以,任何纸张都可以,这也是《打开餐巾纸》作者丹尼斯所强调的,思维最重要!记住:思维最重要!问2:如果需要整理的信息量特别大而且特别复杂,使用思维导图该如何取舍呢?答:这就是思维导图的最大优势了,只要你动笔,思维将自动对内容进行整理与排序,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一个自动提炼信息的过程。

所以,动手最重要,同时,我的课程可以告诉你诸多整理思维的优化路径与方法,而人们就往往缺这个。

问3:现在好多人都把思维导图画成了没有图的结构图,这样可以吗?答:内含图形是思维导图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定要画图。

不画图行不行?可以,思维的效果肯定大打折扣的。

毕竟,画图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就是让你的大脑兴奋的过程。

所以,能画图的条件下一定要画图,关键是很多人没有接受过系统培训,不知道如何画图。

问4:对于使用思维导图整理思维来说,是1:先展开所有的一级分支,并逐一分解?还是2:先展开一个分支,并由此完成后续的分支,然后转入到第二个分支?答:这个问题得看你对所处理的信息的熟悉程度,如果很熟悉,可以采用后者;如果不是很熟悉,强烈建议采用前者,而往往很多人就是在并不熟悉的基础上采用后者绘制思维导图,这是一个需要改进的,也是需要训练的。

问5:如果我在会议上,采用思维导图及画图的方式,在演示时会不会对他人形成误导?答:完全不会!现在是个信息量巨大的时代,人们早已经厌倦了大块头的文字与说教。

现在已经是个读图时代,图画结合解说的方式比单纯的文字要好!好很多!我的课程坚持这样,效果超好!问6:思维导图是软件的好,还是手绘的好?答:关于这个问题,请看我前一篇博客《思维导图之手绘or软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思维课程: 《思维导图》、《创新思维》、《问题分析与解决》、《平行思维》、《金字塔原理》 思维导图精英训练
---像匕首一样的思维
【课程介绍】
您想不想做到这样:
1. 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 让最少的时间完成更多的工作;
2. 提高创造力, 让同1个问题至少想到20种解决方法;
3. 开发思维潜能,强化思维记忆,让您的记忆能力得到全面强化;
4. 提高思考的速度,思维过程可视化,让线性思维变“网络化”思维;
5. 掌握一种思维工具,并可传授给您的下一代,让他们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如果您想,就请来到我们的《思维导图精英训练》课程,我们将告诉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让您的思维从此像匕首一样的无比锋利。

—————————————————————————————————————---- 思维课程: 《思维导图》、《创新思维》、《问题分析与解决》、《平行思维》、《金字塔原理》 本课程将通过思维导图,全力打造以下3个方面的思维能力:
1.系统逻辑思维的架构;
2. 发散创新思维的拓展;
3. 思维记忆能力的提升。

并通过以上3种思维能力的提升从而实现进一步的相关职业应用。

其中系统逻辑思维与发散创新思维常常是相悖的思维能力,实现如何通过思维导图实现有机结合与自由切换,
【课程特色】
1.案例实战:课程全程使用大量实战型的案例进行剖析与训练;
2.模型优化:课程将提供各种具体类型的优化思维工具与模型;
3.落地支撑:课程提供互联网的自媒体交流平台实现长期学习。

【适合群体】
1. 本课程是思维工具课,理论上适合所有群体;
2. 本课程是思维工具训练课,故不适合主观上不愿意参与训练的群体。

【课程时间】2天
【主讲老师】思维导图MindV 授权认证培训师 ;
思维体系培训教练 : 李 伟 希
—————————————————————————————————————---- 思维课程: 《思维导图》、《创新思维》、《问题分析与解决》、《平行思维》、《金字塔原理》 一、 思维导图的应用背景
(一)逻辑思维的背景
(二)全脑思维的背景
二、 思维导图介绍与绘制
(一)思维导图的历史与现状介绍
(二)思维导图的机理介绍
(三)思维导图的绘制技巧
1. 主题思想的会意表达
2. 思维分支的合理架构
3. 关键词的精准提取
4. 记忆图形的出彩绘制
5. 关联思维的有效呈现(训练)
(四)思维导图的绘制注意事项
此处:第1天上午总结
三、 思维导图的职业应用
(一)思维导图与记忆强化
1. 高效记忆的7大核心法则
2. 高效记忆的2种图形技术
3. 记忆图形思维的3大要领(训练)
(二)思维导图与软件呈现
1. 思维导图的软件介绍
2. 思维导图的手绘版与软件版比较
(三)思维导图与思维发散
1. 基于思维导图本身的思维边际扩散
2. 思维导图结合创新模型的思维边际扩散(训练)
3. 思维导图与头脑风暴的完美结合
(1)自上而下的头脑风暴
—————————————————————————————————————---- 思维课程: 《思维导图》、《创新思维》、《问题分析与解决》、《平行思维》、《金字塔原理》 (2)自下而上的头脑风暴
4. 思维导图拓展发散思维的注意事项
(1)发散思维的导图归集与整理
(2)发散思维的7大注意要素(训练)
此处:第1天下午总结及全天总结
(四)思维导图与逻辑构建
1. 逻辑思维的系统构建
(1)最优化的分类
(2)最合理的顺序(训练)
2. 一目了然的思维导图记录方法
3. 少就是多的思维导图化简呈现
(1)剃刀法则(训练)
(2)电梯30秒
此处:第2天上午总结
4. 系统化的问题分析与解决
(1)基于思维发散的大胆假设
(2)基于事实基础的小心求证(训练)
5. 基于逻辑构建的感性输出
(五)思维导图与战略决策
1. 决策思维的思维导图呈现
2. 思维导图战略决策的3种方法
(六)思维导图与执行力
1. 执行力与PDCA
2. 执行力的3大适宜区域
(七)思维导图与落地传授(训练)
此处:第2天下午总结及全部课程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