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与碱反应及CL-的检验
人教版氯-教案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一课时)课程标准:了解氯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氯气与氢气的反应,氯气与水的反应省教学目标:了解Cl2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 Cl 2的氧化性掌握氯水的消毒和漂白原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
2、初步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并从氯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氯气跟金属、非金属的反应,了解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非金属。
3、提高观察能力、归纳思维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现象,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2、通过学习氯气的发现和确认的过程,认识化学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体会科学家对科学事业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氯气与氢气的反应,氯气与水的反应教学难点: 1、氯气与水的反应。
2、如何有效地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达到师生、生生交流互动,创建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Ⅰ、课前检测:(阅读P82页一二两段)1、以为主要成分的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剂,________是最重要的成盐元素,主要以形式存在于海水和陆地的盐矿中,海洋中含盐________,主要为,此外还有_______.等盐类2、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 ,很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_______,表现为 ___________性,氯在自然界中以 ________态存在Ⅱ、课堂新授【新课导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次德军与英、法军战士在比利时的伊普尔对峙。
黎明时,英、法军前线战壕的士兵突然看到一股阴森森的黄绿色气体逐渐向前袭来,很快数百名英、法军战士窒息而死,数千名士兵双目失明。
这就是1915年4月22日发生的另人发指的事件。
这种阴森森的黄绿色气体就是氯气。
氯气为什么可以用作毒气?它具有怎样的性质和用途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它。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氯气与碱反应及氯离子的检验 教学设计[必修]1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氯气与碱反应及氯离子的检验 教学设计[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94114e4143323968001c925d.png)
探究
指导学生完成实验4-6
完成实验4—6,观察现象,并填写教材P74上相关表格
归纳
整理
小结氯离子(Cl―)的检验方法:
往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后,白色沉淀不溶解,则证明含有Cl―;反之,加稀硝酸后,白色沉淀溶解,则证明含有Cl―。
应用
与
实践
完成课后第11题
自
学
讨
论
(2)漂白粉(或漂粉精)本身有漂白性吗?它的漂白原理是怎样的?
归纳
整理
检查小结
这一反应为2Cl2+ 2Ca(OH)2= CaCl2+ Ca(ClO)2+ 2H2O,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Ca(ClO)2。漂白粉或漂粉精本身没有漂白作用,也就是说它本身不能直接用来漂白。使用时,它必须与水及空气中的CO2共同作用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才能用来漂白有色物质的。这一变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a(ClO)2+ CO2+ H2O = CaCO3+2HClO。
(3)根据(2)中从F2到I2,氧化性依次减弱,可以推出卤素单质与H2、H2O反应越来越慢。
活
动
探
究
指 导学生设计并完成实验
已知氯水呈浅黄绿色,溴水呈黄色,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呈橙红色,试根据Cl2+2Br-= 2Cl-+ Br2设计实验证明氧化性:Cl2>Br2。提供的试剂有:氯水、溴水、NaCl溶液、KBr溶液和CCl4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并给出问题:
阅读教材P74科学视野:成盐元素——卤素,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在元素周期表中,卤素包含哪些元素?这些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氯气实验室制法及氯离子检验

一、Cl2实验室制法
原理:
Cl-
氧化剂
Cl2
能氧化Cl-的氧化剂有:
MnO2 KMnO4 K2Cr2O7 KClO3 漂白粉 PbO2 1、药品: MnO2 浓盐酸 2、反应原理:
△ 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 + 2H2O 盐酸表现的性质以及物质的量之比: 酸性、还原性 1:1 强思调考::随使着用反浓应盐的酸进与行足,量浓的盐M酸nO的2浓共度热减制小Cl,2,稀实盐际酸产与生M的nO2 不C再l2总反比应理。论值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二、卤离子的检验
1.AgNO3溶液和稀硝酸——沉淀法
白色沉淀,含Cl-
无 色 溶 液
稀硝酸
无 变 化
AgNO3溶液
淡黄色沉淀,含Br-
黄色沉淀,含I-
反应实质
Ag+ + Cl- → AgCl↓ (白色沉淀)
(离子方程式) Ag+ + Br- → AgBr↓ (淡黄色沉淀)
Ag+ + I- → AgI↓
三、海水提溴
步骤: 浓缩氧化提取
原理:Cl2+2Br-- = Br2 + 2Cl--
四、海带提碘
提碘原料
• 碘是非金属元素。但是,碘 在海水中含量太低,仅有 0.06g/L。目前还不能直接 从海水中提取碘。但海洋 植物,如海带、马尾藻等有 吸附碘离子的特殊能力,它 们能把海水中的碘富集到 是海水中的10万倍以上。 所以通常从海带或马尾藻 中提取碘。
通通电电
2NaCl+2H2O=== 2NaOH +H2↑+ Cl2↑
卤素离子的检验
氯气与碱反应及氯离子的检验

浓盐酸
于初中学习的任何一种实验室制取模型,一般会选取
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和酒精灯组装气体发生装置。
MnO2
在分液漏斗和圆底烧瓶中应该分别加入什么试剂?
思考: 氯气应该使用什么方法进行收集?向上排空气法
实验室制氯气是否需要进行尾气吸收? 需要,因为氯气有毒,会污染空气
按照以上装置得到的氯气会有什么杂质? HCl和H2O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一般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还有可能有
除杂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 顺序是什么? 发生装置→除杂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
装置
选择装置的根据
发生装置
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
除杂装置
气体和杂质的性质
收集装置 气体密度、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是否与水反应
尾气处理装置
气体(Na2SO3)固体和浓硫酸加热反 应制取二氧化硫(SO2),SO2属于酸性氧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1∶40,根据上述原则,画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的装置图。
思考: 除H2O用什么?除HCl用什么?除H2O用浓硫酸 除HCl用饱和食盐水,HCl的溶解度约为1 ∶ 500,只要有水 就能将HCl溶解除去,氯气溶解度约为1 ∶ 2,选用饱和食盐 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Cl2在水中的溶解,避免氯气的大量 损失。 先除去哪一种杂质? HCl
MnO2 + 4HCl(浓) MnCl2 + Cl2↑ + 2H2O
2KCl + 3O2↑
固体+
固体
K2MnO4 + MnO2 + O2↑
加热
O2 2H2O2
2H2O + O2↑
固体+ 液体
不加热
装置图
CO2 CaCO3+2HCl
氯气和碱反应

氯气和碱反应
氯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气体,早在古希腊就有文献提到,其组成元素是氯原子。
从现代的化学角度来看,氯气是二价氯化物中的次要成分。
它由两个氯原子组成,形成的化合物的式子被记录为Cl2,也就是两个氯原子占据了同一个分子中的同一种键。
碱是一种强电离物,比较特殊,它可以与裸露的碳构成水解物,成为通常所说的“强碱”,这也是它和氯气发生反应的前提条件。
氯气和碱的反应类似于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它涉及氯气的氧化性和碱的还原性,当它们发生反应时,氯气可以从原子状态氧化为Cl-离子,而碱则从原子状态发生还原,被水解为OH-离子和H+离子,最终的反应式可以表示为:
Cl2 + 2 OH-(碱)→ 2 Cl-(氯离子)+ 2 H2O
氯气和碱的反应也涉及到其他物质,比如H2SO4和NaOH,当它们发生反应时,也可以形成氯化物。
实际上,各种氯化物都可以通过氯气和碱的反应制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反应式:
NaOH + HCl NaCl + H2O
2H2SO4 + 2NaOH Na2SO4 + 2H2O
2NaOH + H2SO4 Na2SO4 + 2H2O
从上面的反应式可以看出,氯气和碱的反应可以产生许多类型的氯化物,这些氯化物有着独特的性质,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药,石油化工等领域,有着丰富的应用价值。
氯气和碱的反应有时也会产生一些比较危险的有毒物质,比如氯
气和氯氰酸反应会产生氰化氢,这是一种有毒气体,对人体有害,所以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时,应注意预防和控制安全措施。
总的来说,氯气和碱的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它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食品,药品,农药等各种工业产品,同时,也需要注意实验安全,避免有毒气体的产生。
氯气与碱反应及Cl-的检验(知识点归纳及例题解析)

第2课时氯气与碱反应及Cl-的检验[学习目标定位]1、依照氯气与水的反应能正确写出氯气与碱[NaOH、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明白漂白粉的成分和用途。
3。
学会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一氯气与碱的反应1。
Cl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l2===NaCl+NaClO+H2O。
2。
工业上制取漂白粉(Cl2和石灰乳)的原理与上述反应原理相似,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3、自来水常用氯气来杀菌消毒,但因氯气的溶解度不大,而且生成的HClO特别不稳定,不便于保存,而次氯酸盐性质稳定,且遇酸或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又可再生成HClO。
因此常用氯气与碱反应制取漂白粉。
归纳总结漂白液(粉)的制取与保存(1)漂白液是NaClO溶液;漂白粉的成分是CaCl2、Ca(ClO)2,有效成分是Ca(ClO)2;漂粉精的主要成分是Ca(ClO)2。
(2)漂白粉的使用原理:利用复分解反应原理和较强酸能够制取较弱酸的原理使Ca(ClO)2转化为HClO进行漂白。
①Ca(ClO)2+2HCl===CaCl2+2HClO,离子方程式:ClO-+H+===HClO。
①Ca(ClO)2+CO2+H2O===CaCO3↓+2HClO(酸性:HClO酸性比H2CO3弱)。
(3)漂白粉保存不当会变质的原因是Ca(ClO)2和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反应生成HClO,易分解。
因此漂白粉和漂粉精的保存方法是密封、避光并置于阴凉干燥处、1、某化工厂生产的漂白粉,产品说明书如下:(1)请您为漂白粉写一份保存、使用的注意事项(不超过30字)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①漂白粉的生产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一般情况下,漂白粉失效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密封、避光保存在阴凉处,随配随用,勿接触皮肤,不能用以漂洗丝、毛织品等(2)①2Ca(OH)2+2Cl2===Ca(ClO)2+CaCl2+2H2O①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件2:4.2.2 氯气与碱反应及氯离子的检验

2)工业制取漂白液的方法(NaCLO) 思考:氯气与石灰水的反应?
3)关于漂白粉的制取、成分、漂白原理: 2Ca(OH)2 + 2Cl2 === CaCl2 + Ca(ClO)2 + 2H2O
漂白粉的成分 CaCl2 和 Ca(ClO)2的混合物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 Ca(ClO)2
Cl-的检验
氯离子的检验
思考与讨论15: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
沉淀,则可确定实该验溶现液象中含有氯离解子释,或这种离说子法方对程吗式?
加入AgNO3 加入稀硝酸
稀HCl 白色沉淀 沉淀不溶 Ag+ + Cl- = AgCl↓ NaCl 白色沉淀 沉淀不溶 Ag+ + Cl- = AgCl ↓
小结
卤素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决定了单质化学性质的
相似性。 与金属反应,生成卤化物。
与氢气反应,生成卤化氢。 与水反应,生成卤化氢和次卤酸。
卤素原子结构的差异性,决定了单质化学性质的
差异性和递变性
与氢反应的能力渐弱 氢化物的稳定性渐弱
与水反应的能力渐弱
特性
碘单质遇淀粉显蓝色。
氟气和水的反应:
2F2 +2H2O=4HF+ O2
本节内容结束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Na2CO3 白色沉淀 自来水 白色浑浊
沉淀溶解 2Ag+ + CO32- = Ag2CO3 ↓ 产生气泡 Ag2CO3 + 2H+ = 2Ag+ + CO2↑+H2O
不溶
Ag+ + Cl- = AgCl ↓
蒸馏水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如果想要学好化学,提⾼化学成绩,预习是少不了的。
今天⼩编在这给⼤家整理了⾼⼀化学必修⼀第四章,接下来随着⼩编⼀起来看看吧!⾼⼀化学必修⼀第四章(⼀)⼀、⼆氧化硅和硅酸【课堂导学1】⼀、⼆氧化硅1.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是26.3%,仅次于氧。
硅元素在⾃然界中主要以氧化物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原因是硅是⼀种亲氧元素。
2.硅的氧化物为⼆氧化硅,俗名为硅⽯,天然⼆氧化硅分为结晶形(如⽅⽯类、⽔晶等)和⽆定形(如硅藻⼟)。
根据⽇常⽣活中的实例描述⼆氧化硅的物理性质:坚硬固体、不溶于⽔、熔点⾼,是⽯英、⽔晶、玛瑙、光导纤维、沙⼦的主要成分.3.列表⽐较⼆氧化碳和⼆氧化硅的性质。
CO2SiO2物理性质⽓体,熔、沸点低,易溶于⽔固体,熔、沸点⾼,硬度⼤,不溶于⽔与碱性氧化物反应CaO+CO2===CaCO3CaO+SiO2⾼温=====CaSiO3与碱液反应2NaOH+CO2===Na2CO3+H2OSiO2+2NaOH===Na2SiO3+H2O与H2O反应CO2+H2O??H2CO3不与⽔反应与酸反应不反应只与HF反应:SiO2+4HF===SiF4↑+2H2O相同点都是酸性氧化物(酸酐),与碱反应⽣成盐和⽔【归纳总结1】⼆氧化硅的结构与性质(1)⼆氧化硅与⼆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差异较⼤的原因是物质晶体结构不同。
⼆氧化硅晶体是由Si原⼦和O原⼦按1∶2的⽐例所组成的⽴体⽹状结构的晶体。
(2)⼆氧化硅的化学性质有稳定性强,与⽔、⼀般酸不反应,能与氢氟酸反应,能与碱、碱性氧化物反应。
(3)应⽤⽤作光导纤维、光学玻璃、光学仪器、⾼级化学仪器、钟表、⽯英坩埚、玛瑙饰品、建筑材料等。
硅藻⼟可以作为吸附剂和催化剂的载体以及保温材料。
【活学巧⽤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然界中存在⼤量的单质硅B.⽯英、⽔晶、硅⽯的主要成分都是⼆氧化硅C.⼆氧化硅的化学性质活泼,能跟酸或碱溶液发⽣化学反应D.⾃然界中硅元素都存在于⽯英中答案 B解析 ⾃然界中硅元素含量很⾼,但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A项错误;硅元素是亲氧元素,主要以氧化物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D项错误;⼆氧化硅的性质稳定,C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氧化剂是
参与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目________。
2.新制氯水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氯水具有漂白性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氯酸的酸性比碳酸________,将二氧化碳通入次氯酸钠
知识点一氯气与碱的反应
[探究活动]
1.氯气有毒,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不能将尾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气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氯气与碱溶液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
1.漂白液是________________;漂白粉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效成分是________;漂白精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
[迁移应用]
1.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的物质是( )
a.石灰水 b.氯水
2.某化工厂生产的漂白粉,产品说明书如下:
漂白粉使用说明书
主要成分:次氯酸钙,氯化钙
用法用量:每次取漂白粉2 g,水1 000 ml,配成0.2%~0.3%的浊液。
将病人用具浸泡其中5~10分钟,如需要,浓度可提高,时间可延长。
注意事项:……
请你回答:
(1)请你为漂白粉写一份保存、使用的注意事项(不超过30字)。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漂白粉的生产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般情况下,漂白粉失效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探究活动]
实验现象
滴入几滴
agno3溶液加入少量稀硝酸解释或化学方程式
稀盐酸
自来水
蒸馏水
2.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后,若白色沉淀不消失,说明该溶液中含有________;若白色沉淀消失,且产生无色无味气体,说明该溶液中含有
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
[迁移应用]
3.在未知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判断水溶液中含有( )
4.向下列溶液中分别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能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的是( ) a.液氯 b.氯酸钾
(1)若用x2表示卤素单质,则x2与h2化合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其反应条件难易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如图所示: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生装置所用仪器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e瓶集满氯气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烧杯f中盛放的液体是____________,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
课前准备区
课堂活动区
知识点一
探究活动
归纳总结
迁移应用
2.(1)密封、避光保存在阴凉处,随配随用,不要接触皮肤,不能用以漂洗丝、毛织品等
知识点二
探究活动
无明显变化
归纳总结
迁移应用
(2)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4)湿润的红色布条放在瓶口褪色,或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瓶口处变蓝
(5)naoh溶液吸收过量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
课后练习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