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玻璃、陶瓷质感的表现

合集下载

静物素描写生的四大要点

静物素描写生的四大要点

静物素描写生的四大要点静物素描写生的四大要点依据素描造型训练的不同课题,以“要点”形式提出有关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将其渗透于造型技能训练的过程中,有利于加深理解,指导实践,逐步领会和掌握造型的一般规律。

静物写生的要点包括:立体感与空间感,色彩感与明度关系,质感与量感。

1、立体感与空间感在物质世界中,立体即是有的空间,空间即是立体存在的形式。

因此在素描造型中,立体感与空间感表现总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都是形体塑造的重要因素。

A、立体感立体感是指物体自身三维空间的体感表现,因此立体感又称“体积感”,在静物写生中,物体的立体感主要通过以下因素在二维空间的画面上暗示出来的,即物体不同方向体面的透视缩形,不同方向体面的明暗色调层次和在光线照射下物体的投影(图93)。

图(93)立体感表现的主要因素① 形体透视;②明暗色调;③ 投影对于物体自身体积空间的表现来讲,物体自身的立体感是局部,画面的空间感是整体,明确这一关系十分重要。

我们不能孤立地去塑造物体的立体感,而必须将其统一和服从于相应的环境空间(画面空间)。

将物体的立体感融入空间之中去表现,是获得画面的空间感和整体感的关键。

B、空间感空间感包括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形体空间,即物体自身各部分之间的空间距离,以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间距离。

二是色彩空间,即物体所处环境与画者之间的距离,包括由于大气层空气中的微粒和尘埃对光线照射的影响,而产生近实远虚,近浓远淡的色彩强弱变化。

形体空间主要是依据同一视点下统一的透视比例尺度,将处于不同空间位置的物体的透视缩形变化,准确地表现于画面而造成一种空间感觉,结构造型正是依据这一原理去表现物体的体积空间。

色彩空间主要是依靠明暗色调的透视,如近实远虚,近浓远淡而造成的一种空间感觉。

形体空间是物体存在的本质表现,是空间感表现的决定因素。

物体之间或物体自身的透视关系错了,将直接影响到造型的准确性和空间存在的真实性。

但以准确的形体空间为基础,通过明暗色彩透视即色彩空间的表现,则可以进一步加强物体之间的物体自身的空间感,带来与环境空间和我们的心理感觉相谐调的韵味和情调,增强素描造型的真实感,生动感和艺术感染力(图94)。

陶瓷与玻璃材料

陶瓷与玻璃材料

陶瓷与玻璃材料作者:刘玉城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3年第04期当代陶艺在中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可以说已经小成气候,在造型、装饰工艺上已经趋于成熟,风格上已呈现出百花齐放。

但陶艺的发展不可能局限于此,90年代成长起来的陶艺家们业已进入创作和研究的高峰期,他们对于当代陶艺、对于材料的思考有力的推动了当代陶艺向前发展。

当代陶艺的材料也不仅限与泥土,饱含激情的陶艺家们尝试挖掘陶瓷材料本身的表现力的同时,将其他材料引入到陶瓷创作中来,与陶瓷材料形成造型或视觉上的互补。

陶艺材料语言的拓展综合材料在陶瓷艺术的创作中最直观的体现是表现为材料质感的突破。

陶艺家们通过综合的运用,巧妙的构成与重组,陶瓷材料的语言可以在互相对比中得到最大的发挥,材料的质感美可以得到最大的体现。

对综合材料的运用不仅仅是材料与工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表现为陶艺家在观念上的创新和对新事物的认识。

材料的发掘增强了陶瓷艺术作品的表现力。

如吕品昌创作的《太空计划》系列,粗糙的土陶质感和严谨的不锈钢综合运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土陶是质朴的、自然地,不锈钢是华丽的、工业的,这种矛盾的综合不但不会消解作品的视觉效果与形式美,而且两种材料间相辅相成,互相衬托,使各自的材料美感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

材料的运用拓展了陶瓷艺术创作的方向。

当代艺术创作的一个新方向就是不在以材料来表现社会的、或者人文的主题,而是单纯的表现材料本身,充分发掘材料自身的美感。

沛雪立的陶艺作品以高岭土为原材料,在作品上保留了很多切割泥块时留下的痕迹,如果仅仅是将这些制作痕迹看做是制作过程中留下的痕迹,难免浅薄。

这更是一种语言,高岭土这种材料与艺术家在互相的交流中留下来的语汇,艺术家随意、豁达的在泥土上挥洒自己的即兴感受,这种珍贵的碰撞在瞬间定格下来,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作品。

陶艺与玻璃材料陶瓷与玻璃也可以说是一母同胞的两兄弟,两者都属于硅酸盐艺术,其成型工艺也有太多的相似之处。

质感的表现——精选推荐

质感的表现——精选推荐

质感的表现活动⽬标:感受质感表现对造型的重要性,借助⾊彩的丰富变化提⾼造型表现能⼒。

培养根据需要适当运⽤美术技能技巧进⾏主动表现的能⼒。

课题导⼊:“质感在造型艺术中,指艺术家对不同物态运⽤不同⼿法所表现出的真实感。

不同物态表⾯的⾃然特质。

成为天然质感,如空⽓、⽔分、草⽊、岩⽯和⼟壤等。

物体经过⼈为改造⽽呈现的表⾯感觉,称为⼈⼯质感,如⾦属、陶瓷、玻璃、塑胶、呢⿇、绸布等。

不同质感给⼈以软硬、粗细、光涩、枯润、韧脆、透明和浑浊等多种感觉形式”。

这是《中国⼤百科全书》中解释“质感”时的⼀段话。

⼀般在⽣活中,⼈们都是要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来判断“质感”的,主要的⽅法是凭接触来感受物体的表⾯组织,这属于触觉质感。

但是⼤多数质感效果是可以凭视觉⼏个⼈的⽣活经验想象物体的表⾯组织来感受的,这属于视觉质感。

⼩实验1:任意选择⼏种质感不同的物品,随机请⼀些同学分别进⾏触觉质感体验与视觉质感体验。

表⾯感觉与实际质感不同的东西(如看起来粗糙的物品),可以先看⽽不摸,先说出看的感受,然后再触摸。

相反的物品可以先闭眼触摸,说出感受后再看。

然后⽐较两者之间相同与不同的感受。

视觉质感可以⽤多种绘画⽅法、特别是⾊彩来表现。

因为⼈们的视觉神经发出的信号能诱发⼈的种种联想,利⽤⼈们的这种⼼理反应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绘画表现⼒的不⾜。

所以在美术创作中,我们可以利⽤的表现⽅法不仅仅有造形和⾊彩,也包括质感表现。

不同的质地感觉不仅能丰富画⾯的艺术效果,⽽且能被⽤来帮助我们传达我们想要通过画⾯告诉⼤家的内容。

因此,学习物体的质感表现,不仅仅可以学会⼏种表现客观对象的技能技巧,还可以帮助我们根据⾃⼰的需要选择适当的美术技能技巧进⾏主动的表现。

⼩实验2:找⼀些旧画报、旧挂历,将图⽚上不同质感的部分剪或撕下来。

想想不同的、带感情⾊彩的主题。

如快乐的……、忧郁的……、暴躁的……等等。

随机选择⼏个同学,请他们根据主题任意将这些质感图⽚进⾏组合。

⽐较相同或不同的主题之间,⼤多数⼈都喜欢⽤什么质感表达。

玻璃胆保温杯与陶瓷保温杯的对比分析

玻璃胆保温杯与陶瓷保温杯的对比分析

玻璃胆保温杯与陶瓷保温杯的对比分析保温杯作为一种实用的生活用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不同材质的保温杯也应运而生。

两种常见的保温杯材质是玻璃胆和陶瓷材料。

本文将对这两种保温杯进行对比分析,以帮助消费者选择合适的保温杯。

首先,从保温性能来看,玻璃胆保温杯和陶瓷保温杯有一定的差异。

玻璃材质具有较好的热传导性能,可以快速将热量传递给外界,从而达到保温的效果。

而陶瓷材质的热传导性较差,保温性能相对较弱。

因此,在保温性能上,玻璃胆保温杯更为优越。

其次,从外观设计和质感来看,陶瓷保温杯更具有独特的韵味和美感。

陶瓷材质可以进行各种形状和图案的设计,使保温杯更加个性化和富有艺术感。

而玻璃胆保温杯的设计相对简约,更偏向于实用性和功能性。

此外,从材质的安全性角度来看,玻璃胆保温杯相对更加安全。

玻璃材质无毒无害,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任何威胁。

而陶瓷材质在制作过程中可能含有一些有害物质,如铅等,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选择保温杯时,消费者应注意购买有认证标识的产品,确保产品安全。

此外,使用便捷性也是选择保温杯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玻璃胆保温杯通常较为轻便,并具备较好的耐用性,而且容易清洗。

而陶瓷保温杯相对较重,易碎,需要更加小心使用和清洗。

因此,玻璃胆保温杯在使用便捷性方面略占优势。

最后,价格方面,陶瓷保温杯通常价格相对较高。

陶瓷材质制作成型相对复杂,工艺要求较高,因此成本也较高。

而玻璃胆保温杯相对价格较为亲民,适合一般消费者购买和使用。

综上所述,玻璃胆保温杯和陶瓷保温杯在保温性能、外观设计、安全性、使用便捷性和价格等方面存在差异。

消费者在选择保温杯时应根据自身需求和偏好进行选择。

如果注重保温性能和实用性,玻璃胆保温杯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如果追求艺术感和独特的外观设计,则可以选择陶瓷保温杯。

总之,不论选择哪种材质的保温杯,都应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并合理利用其功能,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便利和舒适。

玻璃陶瓷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玻璃陶瓷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玻璃陶瓷的结构和性能研究玻璃陶瓷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优异性能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化工、医疗等领域。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玻璃陶瓷的结构及其对性能的影响,并重点讨论其机械性能、热性能和光学性能。

玻璃陶瓷的结构主要由非晶相和晶相组成。

非晶相是指无规则排列的原子或分子,具有非晶体的特性;晶相则是指有序排列的晶体结构,具有晶体的特性。

这种结构的特殊性使得玻璃陶瓷既保留了玻璃的无定形性,又具备了陶瓷的高硬度和抗压性能。

从机械性能方面来看,玻璃陶瓷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

其硬度通常在6至9之间,相比于一般的玻璃材料更具有抗刮擦和耐磨损的能力。

而强度方面,则依赖于玻璃陶瓷中晶相的含量与形态,晶相的存在可以增加材料的韧性和强度。

因此,在制备玻璃陶瓷时,可以通过控制晶相的形成和分布来调节其机械性能。

热性能是玻璃陶瓷另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与普通玻璃相比,玻璃陶瓷具有更低的热膨胀系数和更高的热稳定性。

这使得玻璃陶瓷能够在极端温度条件下保持相对稳定的形状和性能,广泛应用于高温环境中。

此外,玻璃陶瓷还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和耐高温性能,可用于制造高温传感器和耐火材料。

光学性能也是玻璃陶瓷的一大特点。

玻璃陶瓷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较低的光波导损耗,使其在光学器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玻璃陶瓷的结构可以控制光的传播和散射,从而使其具备了优异的光学性能。

此外,玻璃陶瓷还具有较好的抗辐射性能,使其在核工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除了上述性能以外,玻璃陶瓷还具备一些其他的特点。

例如,玻璃陶瓷具有化学稳定性高、阻燃性好、抗腐蚀性强等优点。

这使得玻璃陶瓷成为一种理想的材料选择,能够满足各种特殊环境下的需求。

尽管玻璃陶瓷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但其制备过程较为复杂,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某些领域的广泛应用。

为了进一步推动玻璃陶瓷的发展,研究人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制备方法、改善其性能,并寻求与其它材料的复合应用。

总之,玻璃陶瓷是一种独特的材料,具有特殊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

高二化学期末必背知识点:玻璃、陶瓷和水泥

高二化学期末必背知识点:玻璃、陶瓷和水泥

高二化学期末必背知识点:玻璃、陶瓷和水泥化学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为大家推荐了高二化学期末必背知识点,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玻璃
1、生产玻璃原料:主要反应:成分:
2、玻璃态物质:短程有序、远程无序,没有一定的熔点,而是在某一温度范围内逐渐软化变为液态。

3、钢化玻璃:普通玻璃在电炉里加热软化后急速冷却而成的。

特种玻璃:石英玻璃、光学玻璃、玻璃纤维、钢化玻璃等。

有色玻璃:在制造玻璃的过程当中,加入了金属氧化物
变色玻璃:卤化银见光分解,稍暗一点的地方,在氧化铜催化剂的促进下,银和卤素重新化合,生成卤化银,
二、陶瓷(ceramics)
1、传统上陶瓷是指所有以粘土为主要原料(Al2O32SiO22H2O)与其它天然矿物原料经过粉碎、成型、煅烧等过程制成的各种制品。

广义上陶瓷是用陶瓷生产方法制造的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和制品的通称。

2、手工制陶瓷过程:1.混合 2.成型 3.干燥 4.烧结 5.冷却 6 .陶瓷器
3、彩釉:
陶瓷种类及用途:
三、水泥(cement)
1、水泥主要原料:粘土石灰石(石膏)适量
主要成分:硅酸三钙:3CaOSiO2硅酸二钙:2CaOSiO2铝酸三钙:3CaOAl2O3
主要性质:水硬性
2、水泥的标号及钢筋混凝土。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化学期末必背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玻璃陶瓷嵌体介绍

玻璃陶瓷嵌体介绍

玻璃陶瓷嵌体介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玻璃陶瓷嵌体是一种常见的装饰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工艺品等领域。

它具有独特的质感和外观,可以为室内空间增添一份独特的艺术氛围。

接下来,我将为您详细介绍玻璃陶瓷嵌体的特点、生产工艺和应用领域。

玻璃陶瓷嵌体的特点1. 硬度高:玻璃陶瓷嵌体经过高温烧制,具有较高的硬度,不易划伤,耐磨性强。

2. 防水防潮:玻璃陶瓷嵌体由玻璃和陶瓷材料组成,具有优良的防水防潮性能,适合用于潮湿环境。

3. 耐高温:玻璃陶瓷嵌体耐高温性能良好,不易变形、变色,在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质感。

4. 易清洁:玻璃陶瓷嵌体表面光滑平整,不易沾污,清洁起来方便快捷。

5. 色彩丰富:玻璃陶瓷嵌体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各种颜色和花纹,满足不同装饰风格的需求。

玻璃陶瓷嵌体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成型、烧制等步骤。

选用优质的玻璃和陶瓷原料,经过混合、粉碎、过筛等工艺处理,确保原料的质量。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将原料进一步加工成各种形状的嵌体,可以是方形、圆形、花纹等。

将成型的嵌体放入烧窑中进行高温烧制,使玻璃和陶瓷完全熔合,形成坚固的嵌体。

1. 建筑装饰:玻璃陶瓷嵌体可以用于墙面装饰、地面铺设、台面制作等,增加空间的美感和艺术感。

2. 家具制作:玻璃陶瓷嵌体可以用于家具表面装饰,如茶几、餐桌、橱柜等,增加家具的档次和品位。

3. 工艺品制作:玻璃陶瓷嵌体可用于工艺品制作,如摆件、花瓶、挂饰等,体现独特的艺术价值。

4. 餐具制作:玻璃陶瓷嵌体可以用于餐具制作,如碟子、杯子、餐具套装等,提升用餐体验。

第二篇示例:玻璃陶瓷嵌体是一种常用于建筑装饰、工艺品、家居用品等领域的装饰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装饰效果。

玻璃陶瓷嵌体通常由玻璃和陶瓷两种材料组成,通过高温烧结制成,具有高强度、耐磨损、防腐蚀等特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玻璃陶瓷嵌体的特点、应用领域和制作工艺等方面。

一、玻璃陶瓷嵌体的特点1. 高强度:玻璃陶瓷嵌体由玻璃和陶瓷两种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抗压、抗弯、耐磨损等性能优异。

玻璃和陶瓷的特性和制作

玻璃和陶瓷的特性和制作

玻璃和陶瓷的特性和制作一、玻璃的特性1.玻璃是一种非晶态材料,主要由硅酸盐、二氧化硅和碱金属等成分组成。

2.玻璃具有透明度高、硬度大、脆性好、化学稳定性好等特性。

3.玻璃的熔点较高,一般为1500℃左右,但具体熔点因玻璃成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4.玻璃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绝缘性。

5.玻璃对光的折射率较高,可用于制造眼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

二、陶瓷的特性1.陶瓷是一种由天然矿物质或合成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的材料,主要由氧化物、硅酸盐等成分组成。

2.陶瓷具有高硬度、高强度、高耐磨性、高耐高温性等特性。

3.陶瓷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4.陶瓷的导热性和导电性较差,但可通过添加导电物质来改善。

5.陶瓷可制成各种形状,适用于制造工艺品、日用品、建筑材料等。

三、玻璃的制作1.制作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碳酸钠、石灰石等。

2.玻璃的制作过程包括配料、熔融、成型、退火等步骤。

3.配料过程中,根据需要添加不同的颜料和金属氧化物,以获得不同颜色的玻璃。

4.熔融过程中,将配料放入熔炉中,加热至1500℃左右,使原料熔化成液态玻璃。

5.成型过程中,将熔融的玻璃倒入模具中,冷却固化,制成所需形状的产品。

6.退火过程中,将成型后的玻璃制品放入退火炉中,缓慢冷却至室温,以消除内应力,提高玻璃的强度和透明度。

四、陶瓷的制作1.制作陶瓷的主要原料有粘土、石英、长石等。

2.陶瓷的制作过程包括原料处理、成型、干燥、烧结等步骤。

3.原料处理过程中,将粘土进行研磨、筛选,以获得合适的粒度。

4.成型过程中,将处理后的原料放入模具中,通过手工或机械压制,制成所需形状的产品。

5.干燥过程中,将成型后的陶瓷制品放置在干燥架上,自然晾干或使用烘箱进行干燥,以消除水分。

6.烧结过程中,将干燥后的陶瓷制品放入高温炉中,加热至高温(一般为1000℃-1300℃),使陶瓷颗粒结合成坚固的体。

五、玻璃和陶瓷的用途1.玻璃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医疗、电子、光学等领域,如玻璃窗、玻璃杯、玻璃瓶、眼镜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球,将其命 名为双色玻璃,单击【Standard】按钮,在 材质贴图浏览器中选择多维/子对象材质。在 多维/子对象基本参数卷展栏中将子材质的数 量设置为2,将1号材质命名为“玻璃外壁”, 2号材质命名为“玻璃内壁”。
2)指定1号子材质的材质类型。进入1号子材质 编辑面板,单击【Standard】按钮,在材质 贴图浏览器中选择双面材质。打开【双面基本 参数】卷展栏。双面材质用于没有厚度的多边 形面,可以为其两侧的面加载不同的贴图。
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石英结晶体。 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跟普通 砂子的主要化学成分相同。当二氧化硅 结晶完美时就形成水晶。在常见的透明 物质中,水晶具有较高的折射率,按照 3ds max原厂帮助文件提供的数据,水 晶的折射率(IOR)达到2.0,较普通玻 璃(IOR为1.5-1.6)高得多,因此水晶 在光线的照射下具有更加璀璨的质感。
的对比度。在【扩展参数】卷展栏中衰减的数
量设置为73,这样可以得到一个由中心向边 缘渐变的透明效果,中间部分的透明度较高,
边缘部分透明度较低。
.
15
7)设置玻璃材质的折射效果。打开贴图 卷展栏,单击折射右侧的长按钮,为其 加载光线跟踪贴图。在【光线跟踪参数】 卷展栏中将跟踪模式设置为折射,其余 参数默认。
在混合曲线卷展栏中将衰减曲线调成一种漫速 上升的形态,这样可以使中心向边缘的透明度 辩护幅度相对缩小。(见后图)
.
7
.
8
6)设置水晶的折射效果。在贴图卷展栏 中,单击折射右侧的长按钮,为其加载 一个光线跟踪贴图。在【光线跟踪参数】 卷展栏中采用默认设置。返回到【贴图】 卷展栏将折射的数量值设置为100.
【坐标】卷展栏中将U的平铺设置为5。在【渐
变坡度参数】卷展栏中设置成如下图所示。从左
至右依次是红、橙、黄、绿、青、蓝、紫,这样
恰好形成一个七彩的渐变效果,在不同角度的面
上会形成色彩各异的反光,模拟出水晶璀璨的光
泽。
.
5
色块7(147,41,151)位置100
色块6(0,0,255) 位置84
色块5(78,164,164)位置68
.
14
6)设置多维/子对象基本参数卷栅栏中的2号材 质,也就是外面的一层透明玻璃材质。单击2 号材质,打开2号材质的编辑面板。2号材质 设置如下:材质类型为Standard,将【环境 光】和【漫反射】设置为纯黑色,将【高光级
别】设置为121,【光泽度】设置为70.这里将 漫反射和环境光设置为纯黑色是为了获取更高
.
9
9.2双色玻璃的表现
首先分析双色玻璃的材质构成。这种 双色玻璃的外壳部分为透明玻璃,其 内壁带有涂层,朝外的涂层外一种渐 变色,朝内的图层为带有反射效果的 纯白色。
.
10
为了实现这种材质效果,需要采用 多重子材质。事先应对花瓶模型进行材 质ID号的分配。玻璃外壳的材质ID号为 2号,内壁的材质ID号为1号。外壳的玻 璃材质可以使用普通的玻璃材质设定; 对于内壁的材质,由于内壁没有厚度, 可以使用双面材质对其两侧的面指定不 同的贴图。
.
4
3)打开【扩展参数】卷展栏,在高级透明参数栏 中,单击过滤右侧的颜色示例按钮,将其设置成 深蓝色,将【折射率】设置为2.0。
这里的过滤色决定了水晶的颜色,这是制作透 明材质的时候需要注意的。
折射率可以根据表现对象的不同设定相应的折 射率参数。
4)在【贴图】卷展栏中,按【高光颜色】右侧的
长按钮,为其加载一个【渐变坡度】贴图。在
第四章 玻璃、陶瓷质感 的表现
.
1
本章重点
• 水晶的表现
• 双色玻璃的表现
• 陶瓷的表现
• 清玻璃的表现
各种玻璃和陶瓷都是很常见的材料。
玻璃是一种具有特殊质感的物质,既有折
射又有反射,因此玻璃的质感表现是比较
具有挑战性的。本章通过几个典型来实例
研究扫描线渲染器下玻璃质感的表现方法。
.
2
4.1 水晶的表现
.
12
3)设置双面材质的正面材质。单击正面材质右 侧的按钮,进入正面材质的编辑面板。将高光
级别和光泽度都设置为0,其余参数默认。单 击漫反射右侧的按钮,为其添加一个位图贴图,
指定Gradient3.jpg,这是一张粉红到黑色渐 变的贴图。
4)设置反面材质。背面材质的颜色为白色,表 面非常光滑。按两次返回按钮,回到双面材质 的编辑面板,单击背面材质右侧的按钮,打开 编辑面板。【环境色】和【漫反射】为纯白色, 【高光级别】119,【光泽度】80。这里的高 光级别和光泽度应该设置得比较高,因为这一 层的材质是比较光滑的。
.
13
5)设置背面材质的反射效果。打开贴图 卷展栏,打击反射右侧的长按钮,为该 通道加载衰减贴图;在【衰减参数】卷 展栏中,单击第2个色块右侧的长按钮, 为该通道加载光线跟踪贴图;在【光线 跟踪参数】卷展栏中,将【跟踪模式】 设置为反射,其余参数默认。按两下返 回按钮,在【贴图】卷展栏中将反射的 数量值设置为62。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
3
步骤:
1)制作一个水晶模型(用扩展基本体的异面体)
2)打开材质编辑器,选择 一个空白材质球, 将其命名为水晶,材质类型为Standard,在 Blinn基本参数卷展栏中,将环境色和漫反射 设置为纯黑色,将【高光级别】设置为120, 【光泽度】为42.
这里将环境色和漫反射设置为纯黑色,可以 使水晶最终的渲染效果对比更强烈,质感更 逼真。注意,水晶的颜色并不是由漫反射来 决定的,这与通常的材质设定有所不同。
色块4(0,255,0)位置51
色块3(255,255,0)位置34
色块2(233,169,32)位置17
色块1(255,0,0)位置0
.
6
5)设置水晶的不透明度。在贴图卷展栏中单击 【不透明度】右侧的长按钮,为其加载一个衰 减贴图。在【衰减参数】卷展栏中,将色块1 的颜色设置为纯黑色,将色块2的颜色设置成 深灰色(91,91,91)。这样设置颜色会形 成一种由中心向边缘过渡的透明效果,中心部 分透明度低于边缘部分,符合通常透明物质的 透明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