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美术教案-找果子的刺猬

合集下载

找果子的刺猬美术教案6篇

找果子的刺猬美术教案6篇

找果子的刺猬美术教案6篇通过教案的编写,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层次化和结构化的整理,以更好地把握教学的重点,清晰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准确传达知识,下面是作者为您分享的找果子的刺猬美术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找果子的刺猬美术教案篇1活动目标:1、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2、练习手膝着地向前爬、侧身滚等动作,增强身体的协调性。

3、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了解小刺猬的生活习性。

2、材料准备:(1)红色尼龙搭扣剪成“果子”若干长在三棵数上、“山洞”、“山坡”。

(2)录音机、磁带、刺猬胸饰同师生人数。

活动过程:1、开始部分“刺猬姐姐”带着“小刺猬”爬到空地上晒太阳,做准备运动。

2、基本部分(1)练习手膝着地向前爬要求:双手双膝都着地向前爬行。

(2)练习侧身滚要求:双脚并拢,全身直直地向侧翻滚。

3、游戏《小刺猬背果子》经过山洞、山坡来到“果园”从树上摇下“果子”背果子回家。

4、结束部分表演:我们真快乐。

在游戏中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首先我要说的是我定的这两个目标幼儿在这节活动中已达了,不足的是在这节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激发幼儿兴趣”我看幼儿们好象听不是很理解,也不是很感兴趣,但是在老师的示范下,幼儿都明白并很感兴趣的进行了第三个环节学习爬的动作技能,和第四个环节小刺猬运果子。

整个活动前老师忘了带幼儿做热身活动,只是激发幼儿兴趣,老师示范讲解爬的动作要领,接着个别幼儿示范再到第三个环节幼儿学习爬的动作技能。

在这里老师应注意一下,下次不能犯这样的一个错误,运动之前肯定要热身一下,这节活动的成功要点是幼儿都学会了爬的.技能并玩的非常开心,也达到了一定的活动量。

找果子的刺猬美术教案篇2活动目标:1、体验在音乐情景中进行体育活动的乐趣。

2、尝试学习直体向侧滚动的动作,锻炼身体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1)幼儿自己选择熟悉的音乐,并初步会用多种形体动作表现简单的音乐情景游戏。

三年级浙人美版艺术美术《找果子的刺猬》教案

三年级浙人美版艺术美术《找果子的刺猬》教案

三年级浙人美版艺术美术《找果子的刺猬》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刺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动物的热爱之情。

2.学习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找果子的刺猬,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提高学生的色彩搭配和构图能力,增强学生的美术表现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刺猬的外形特征,能生动地表现出找果子的刺猬。

2.难点:画面的构图和色彩的协调搭配。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刺猬的图片、视频资料、绘画工具(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等)、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画纸。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播放一段刺猬的视频或展示刺猬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刺猬吗?刺猬有什么特点呢?”引导学生观察刺猬的外形特征。

2.知识讲解介绍刺猬的生活习性,如喜欢在夜晚活动、以昆虫和水果为食等。

分析刺猬的外形特征,包括身体形状、刺的特点、眼睛、鼻子、嘴巴等部位。

展示一些找果子的刺猬的图片,让学生想象刺猬在找果子时的场景和动作。

3.技法示范教师在黑板上或用投影仪示范画刺猬的步骤:先画出刺猬的身体形状,可以用圆形或椭圆形来表示。

接着画出刺猬的刺,可以用短线条来表现,注意刺的分布要均匀。

然后画出刺猬的眼睛、鼻子、嘴巴等部位,使刺猬更加生动。

再画出刺猬身上背着的果子,可以用圆形或椭圆形来表示,注意果子的大小和颜色要有所变化。

最后用彩色笔或油画棒给刺猬和果子上色,注意色彩的搭配要协调。

4.学生创作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用绘画工具画出找果子的刺猬。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挥创造力。

提醒学生注意画面的构图和色彩的搭配。

5.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展示区或通过投影仪展示。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欣赏和评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作品创意和表现方法,也可以让其他同学对作品进行评价,提出优点和改进的建议。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同时针对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三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 -5找果子的刺猬 |浙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 -5找果子的刺猬 |浙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5找果子的刺猬|浙美版一、背景分析“美术”是我们身边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之一,其能够加深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发挥个性、展开想象的自由角落。

在三年级美术课中,我们开展了一节以“5找果子的刺猬”为主题的美术课,旨在让孩子在认识自然万物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的艺术创作兴趣,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刺猬的基本生活习性、外形特征和栖息环境;2.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帮助他们进行艺术创作;3.引导学生学习使用彩色笔/蜡笔的技巧,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技能。

三、教学内容1.刺猬的基本生活习性、外形特征和栖息环境•在黑板上,介绍刺猬的基本信息和生活习性。

•向学生展示刺猬的外形特征和栖息环境的图片,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以此加深他们对刺猬的认知。

•多媒体教学:展示刺猬的相关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刺猬的生活情形。

2.制作刺猬艺术作品•每位学生拿到一张浙美版印刷的“5找果子的刺猬”绘本图片。

•现场示范老师使用卡通化的手法,由浅入深,给孩子们介绍绘制刺猬的具体步骤。

•学生使用彩色笔/蜡笔进行绘制,老师辅导。

•班级展示和评选优秀作品,帮助学生参照、学习。

四、教学方法1.实地教学法回归自然,带学生走到户外,参观一些树林、公园等地,解释刺猬的生活环境,以此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和观察力。

2.情景教学法通过“5找果子的刺猬”这个有趣的故事情节,将孩子们带入一个充满爱和感受的情境,进而引导其把这些情感投射到艺术创作中。

3.多媒体教学法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将艺术教育和自然科普相结合,以直观、生动的方式来达到教育效果。

五、教学过程1.教师先介绍刺猬的基本情况和生活环境,让孩子们对其有了一些初步了解。

2.讲解刺猬的绘画技法,辅导孩子们进行实践操作,并现场指导。

3.孩子们在老师的帮助下用自己的方式,画出自己理解中的刺猬形象。

4.在对作品进行修改和修改后,老师挑选出最具创造性和想象力的作品,向班级展示。

《找果子的刺猬》教案 公开课教案课件教学设计资料

《找果子的刺猬》教案 公开课教案课件教学设计资料

《找果子的刺猬》教案公开课教案课件教学设计资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刺猬这种动物,知道它们的生活习性。

2. 通过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刺猬的生活习性2. 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思考能力3. 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三、教学难点1. 刺猬的生活习性的理解2.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保护动物,保护环境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讨论、游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一些关于刺猬的实物或模型,让学生近距离观察。

3. 准备一些关于保护动物和环境的宣传材料。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一张刺猬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种动物。

2. 介绍刺猬:讲解刺猬的生活习性,如夜行性、善于挖洞等。

3. 观察刺猬:展示刺猬的视频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刺猬的特点。

4. 讨论刺猬:引导学生谈论对刺猬的了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5. 保护刺猬:讲解保护刺猬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七、课堂互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保护刺猬及其生活环境。

2. 分享成果: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分享讨论成果,大家共同总结。

3. 游戏环节:设计一个关于刺猬的趣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刺猬的认识。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刺猬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方法。

2. 强调保护动物和环境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付诸实践。

九、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绘制一幅关于刺猬的图画,展示对刺猬的认识。

2. 写一篇关于保护刺猬的短文,阐述保护刺猬的原因和方法。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 分析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三年级美术教案找果子的刺猬

三年级美术教案找果子的刺猬

学科:美术年级:三年级教案时长:1节课(40分钟)教学目标:1.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2.培养学生对自然界事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3.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资源:1.图画故事《找果子的刺猬》2.彩色铅笔、彩色纸、剪刀、胶水等制作工具3.艺术作品图片或视频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幅关于刺猬的艺术作品或播放一个短视频,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你知道刺猬是什么动物吗?-刺猬有什么特点?-你觉得刺猬是不是一个可爱的动物?为什么?2.展示图画故事《找果子的刺猬》(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图画故事《找果子的刺猬》,讲述刺猬找果子的故事情节,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想象刺猬找果子的情景和可能的表情。

3.学生绘画活动(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绘画任务:在彩色纸上绘制一个可爱的刺猬,创造一个有趣的背景,并将它们放在一起,形成一个寻找果子的场景。

学生可以选择使用彩色铅笔绘制刺猬,同时可以使用剪纸、贴纸等方式制作背景。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展示一些刺猬的形象和背景的示范,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4.展示与分享(5分钟)让学生展示他们的画作,并鼓励他们讲述自己的创作理念和过程。

教师可以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在学生分享的过程中指导他们关注细节,并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评价与反思:1.在绘画活动过程中,可以观察学生的绘画技巧和想象力,给予合适的引导和反馈。

2.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品,可以综合评价他们的观察能力、创造力以及对主题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教师可以在结束学期或学年时,将学生的作品整理成一本创意画集展示给家长和其他年级的同学。

延伸活动:1.学生可以参观美术馆,观赏一些与自然有关的艺术作品,激发他们对自然界的更多兴趣。

2.学生可以制作一本刺猬日记,记录他们在自然界中发现的刺猬或其他有趣的动物,并配上他们的画作和文字描述。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案,学生能够通过绘画活动来发现和感受自然界中的生命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对动物和自然的保护意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对艺术的理解能力。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5找果子的刺猬 |浙美版(2014秋) (2)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5找果子的刺猬 |浙美版(2014秋) (2)

《找果子的刺猬》简案教师:“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做呢?”1.探讨身体和头的制作方法,每制作一个造型,就用平板电脑拍摄一个造型。

教师边说边做:捏塑时,先捏塑一个鹅蛋形;第二个造型在原有的鹅蛋形基础上,在桌上墩一墩,成半球形;第三个捏出眼睛,一次捏出鼻子,重点是身体上的刺。

(总共有8个造型)教师演示剪刺的过程中问:小刺猬身上的刺有什么用?2.探讨刺猬背上刺的制作方法。

(1)水滴形的刺。

这里的大多数造型都是水滴造型,大水滴是刺猬身体,小水滴是刺猬身上五彩的刺,很像彩色铅笔头插满整个刺猬的感觉。

(2)剪刀剪出刺。

(3)借用外形,塑造成刺。

(4)学生交流手捏成形等其他方法。

(四)学习动画制作步骤,动画脚本编写与拍摄。

1.动画制作流程(1)编写一个吸引人的故事——《唉!!!小刺猬》(2)塑造一个鲜明的角色形象(动物形象——刺猬和兔子)(3)制作一系列的道具场景(果树、草地、果实等)(4)选择合适的拍摄工具逐帧拍摄(平板电脑、手提电脑、手机等)(5)后期处理合成(配音、音效等)(6)创意动画脚本:小刺猬、小兔子、果子、果树、草地等。

2.拍摄要点:同一场景中的道具要固定好,角色动作不要过大,要有连贯性。

(1)一定要有脚架,镜头要稳定。

拍照出来不连贯,串起来就很奇怪。

(2)光线要稳定。

第一张和第二张光线亮度不一样,串起来也很奇怪。

3.教师演示拍摄《嗨!!!小刺猬》4.欣赏动画视频:《嗨!!!小刺猬》今天是好天气,小刺猬跑去找邻居小兔子玩儿。

小兔子说“我要去摘苹果”。

于是这对好朋友就高高兴兴地上路了。

来到苹果树下,他们看到满树成熟的果子,不禁垂涎欲滴。

小兔子兴高采烈地摘了两个苹果,说:“我再没有地方放苹果了。

”然而一旁的小刺猬却一点儿也不着急。

只见它不慌不忙地蜷成一团,在地上轻轻滚了一圈,满地的苹果就都牢牢地扎在。

找果子的刺猬-浙人美2011版三年级美术上册(2014年6月第1版)教案

找果子的刺猬-浙人美2011版三年级美术上册(2014年6月第1版)教案

找果子的刺猬-浙人美2011版三年级美术上册(2014年6月第1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关注动物的意识和认知能力;2.教和学基础的画笔技法,提高学生画画的基本功;3.督促学生细心观察和分析,训练学生绘画的线条、色彩、形状及构图等基本技能;4.给予学生绘制自然、真实、形象的水彩画的尝试和实践机会。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学会观察动物的身体和特征,了解水彩画的基础技法,灵活运用画笔;2.难点:正确运用色彩,把握好构图,使画作形象化。

三、教学准备1.介绍刺猬的形象、生活习性及出没的地点,搜集有关的图片、文字资料;2.备齐水彩画纸、颜料和画笔等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任务一:引入主题1.让学生看图欣赏,引导学生了解刺猬;2.谈论刺猬背上的刺,让学生认识它们的作用。

任务二:观察分析1.让同学们彼此讨论刺猬的身体特征,然后进行全班讨论;2.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对刺猬的身体特征进行系统分类,分析其共性与差异。

任务三:绘画活动1.首先,让同学们通过形状拼图,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刺猬形象;2.老师讲解水彩画的基本技法,如色块运用和水溶度的掌握等,根据年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讲解;3.观看范例,让同学们明白如何进行绘画;4.让学生自由发挥,灵活运用画笔,绘制出自己的独特作品。

任务四:合作讨论1.在绘画工作完成后,老师组织同学们就彼此的作品展开评论和互动,共同提高绘画能力;2.让同学们自己想象野外环境,把自己的刺猬画到这个环境中,以更加活泼和生动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通过图像、文字和声音等感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把学习的内化为自己的能力;2.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认知过程,帮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3.教学中,老师要多采用探究性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 找果子的刺猬丨浙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 找果子的刺猬丨浙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找果子的刺猬丨浙美版
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刺猬的生活习性、习性及特点;
2.能够感受自然和谐的美感,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能够继承和发扬民间艺术,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与创造力;
4.能够掌握掌握简单的画画技巧,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与自信心。

教材准备
1.刺猬史诗动物学绘画册;
2.桶子油画板;
3.碳素铅笔、橡皮擦、手摇铅笔刀;
4.水彩笔、水彩颜料、毛笔。

教学步骤
步骤一:引导学生观察刺猬
1.展示刺猬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刺猬的外貌特征;
2.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刺猬的生活习性、习性及特点,如:刺猬半白天活动,喜欢在夜间出来觅食、喜欢吃水果、虫子等等。

步骤二:学习绘画技巧
1.利用视频学习课程,让学生学习绘画基本技巧;
2.分发每位学生绘画工具,让学生在油画板上画出刺猬的外貌特征。

步骤三:填色涂鸦
1.利用毛笔填色各地画好的刺猬;
2.用手彩笔加以涂鸦,增加画面的美感。

教学效果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刺猬的生活习性、习性及特点,感受自然和谐的美感,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与创造力,同时也可以掌握简单的画画技巧,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与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自主性更好地得到发挥,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小朋友眼中的刺猬。
刺猬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以它的形态创作的艺术品也是既生动又美观的,今天我们用泥塑的方法来制作一件刺猬工艺品。
四、讨论泥塑制作刺猬的方法。
教师:“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做呢?”
(1)探讨身体和头的制作方法。
搓圆球→子指放圆球的一端搓→四肢搓成水滴形装上,调整头部(尖头往上调整)水滴形的彩色刺→未干时装上刺→最后修饰(加眼睛、鼻球、腮红等)
七、教学反思
刺可以采用多种手法表现,动态可以有直立、爬行等。可以制作一些生动的果子,增加趣味。
(2)学生作业交流。
我做了一只什么样的小刺猬?它的身上哪些地方现得最富有创意?它找到了哪些诱人的果子?
六、小结拓展,再激学习兴趣。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刺猬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同时也了解了刺猬是森林的保护者,一晚上能吃掉200克的虫子,消灭害虫,因此有利于农业,但偶尔也偷吃几个果子。刺猬全身都是宝,所以很多人捕杀它,为了人类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请保护好小动物吧!
(2)欣赏图片„找出刺猬的外形特。
1整体外形。
滚圆的身体,尖尖的脑袋,尖锐的棘刺,短小的四肢。
2细部特征。
炯炯有神的黑眼睛,椭圆形的小耳朵,嗅觉灵敏的大鼻球。
三、欣赏名作以及生活屮的艺术胛:感受艺术之美。
(1)艺术家眼中的刺猬的形象
艺术家眼中的刺猬的和生活巾的刺猬区别有哪些?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拟人、概括、夸张等手法)
教师说:
“森林里的小动物都在忙什么呢?”
学生讨论。
(3)出示刺猖球图片,导入课题——找果子的刺猬。
教师说:
“猜猜是什么动物?跟着刺猬一起找果子旅行吧!”
二、通过找果子旅行为线、观察图片为主,了解刺猬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
(1)了解刺猬的生活习性。
小组讨论刺猬的生活习性,了解刺猬是哺乳类的杂食动物,冬季有冬眠的习性等?
(2)探讨刺猬背上刺的制作方法。
①水滴形的刺。
这里的大多数造型都是水滴造型,大水滴是刺猬身体,小水滴是刺猬身上五彩的刺,很像彩色铅笔头插满整个刺猬的感觉。
②刀剪出刺。
③借用外形,塑造成刺。
④学生交流手捏成形等其他方法。
五、制作交流,表现找果子的刺猬。
(1)作业要求:可以采用水滴形、巧用生活原型、手捏成型等手法来表现刺猬。
(学生)小刺猬的图片资料、陶泥或彩泥、小刺猬玩具。
(教师)课多媒体课件、范作、彩泥或陶泥。
教学过程
个性化修改
一、展示图片,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通过秋天的图片,教师创设情境,导人内容。
教师说:
“秋天到了,树叶黄了,果实成熟了,人们都忙着收获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也都忙开啦!”
(2)学生们发挥想象猜测。
课题
找果子的刺猬
课时

教学
目标
1.了解刺猬的相关知识和形象特点。
2.用泥塑的方法塑造一只或一组找果子的刺猬。
3.培养爱小动物的意识,以及热爱、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
重难点
重点:能用泥塑的表现方式,运用水滴形的造型方式完成一只或一组刺猬。
难点:能巧用生活原型来塑造泥塑刺猬,并能添加果子以增加趣味性。
教学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