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

合集下载

干扰素注射液的作用与用途

干扰素注射液的作用与用途

干扰素注射液的作用与用途干扰素注射液是一种生物治疗药物,主要成分是人源干扰素,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

干扰素分为α、β和γ三种类型,各自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活性和适应症。

干扰素注射液作用于细胞的受体,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抗病毒和抗肿瘤等多种机制发挥治疗作用。

以下将详细介绍干扰素注射液的作用与用途。

1. 免疫调节作用:干扰素注射液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和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它可以促进巨噬细胞的活化、增殖和杀伤功能,增加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提高淋巴细胞的增殖和产生干扰素的能力。

通过这些免疫调节机制,干扰素注射液可以用于治疗多种免疫性疾病,如慢性乙型肝炎、多发性硬化症、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

2. 抗病毒作用:干扰素注射液能够抑制病毒的感染和复制,增强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它可以干扰病毒的复制和转录过程,阻断病毒的感染链条。

同时,干扰素注射液还能够抑制病毒的蛋白合成和病毒颗粒的产生,从而降低病毒的数量和活性。

因此,干扰素注射液可用于治疗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等病毒性疾病。

3. 抗肿瘤作用:干扰素注射液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

首先,它能够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长,诱导细胞凋亡。

其次,干扰素注射液能够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阻断肿瘤的血供。

此外,它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防御能力。

因此,干扰素注射液可用于治疗多种肿瘤,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黑色素瘤、肝细胞癌等。

4. 抗炎作用:干扰素注射液能够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炎症疾病的症状。

它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和活化,降低炎症反应的强度和范围。

因此,干扰素注射液可用于治疗多种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炎症性肠病、银屑病等。

除了上述用途,干扰素注射液还可用于治疗其他疾病,如带状疱疹、结核病、尖锐湿疣等。

此外,干扰素注射液还可用于预防和控制感染,特别是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感染。

干扰素注射液一般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要,以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

干扰素的副作用 干扰素竟然可以抗肿瘤

干扰素的副作用 干扰素竟然可以抗肿瘤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干扰素的副作用干扰素竟然可以抗肿瘤
导语:看见干扰素这三个字,相信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是什么东东。

可以说大家没有几个人知道干扰素的,甚至都有许多人都没听说过这三个字。


看见干扰素这三个字,相信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是什么东东。

可以说大家没有几个人知道干扰素的,甚至都有许多人都没听说过这三个字。

因此,大家对于干扰素的了解可想而知。

今天小编就来告诉大家,干扰素是什么。

同时也为大家介绍一下干扰素的副作用以及作用。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干扰素是什么
干扰素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但是它并不能直接杀死或抑制病毒。

而是通过细胞之间的作用效果,使人体细胞产生抗病毒的蛋白,因此能干扰病毒的复制,从而具有抗病毒的作用。

干扰素的副作用
1、流感样综合征
服用干扰素后,有的患者2到6小时内体温可升至38-40℃,6到12小时达到高峰,有些患者还可出现鼻塞、流涕、头晕、尿急等,一般24小时内均能恢复,如症状不减,则需及时咨询医师。

2、皮肤反应
用干扰素治疗4个月的患者,会有轻中度脱发现象,有些患者躯干和四肢会出现暂时性的斑丘疹等其他皮肤过敏现象。

如比较严重,则需要注意。

3、造血系统改变
用干扰素治疗的患者,骨髓得到一定的抑制,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白细胞在用药后数小时至数日减少。

生活常识分享。

干扰素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干扰素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干扰素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1. 干扰素片的介绍干扰素是一种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

干扰素片则是一种口服的制剂形式,方便患者在家中自行服用。

干扰素片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对于一些病毒感染和肿瘤治疗有重要作用。

2. 干扰素片的作用干扰素片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作用:2.1 抗病毒作用干扰素片能够激活机体的天然免疫反应,增强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

它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减少病毒对机体细胞的侵害。

因此,干扰素片常被用于治疗各种病毒感染,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等。

2.2 抗肿瘤作用干扰素片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

它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促使肿瘤细胞进入凋亡。

此外,干扰素片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

因此,干扰素片常被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如白血病、黑色素瘤和乳腺癌等。

2.3 免疫调节作用干扰素片能够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反应更加有效。

它可以增加抗体的产生,增强巨噬细胞的活性,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活化。

因此,干扰素片常被用于治疗免疫系统相关的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3. 干扰素片的功能主治根据干扰素片的作用,它可以用于以下几种疾病的治疗:•乙型肝炎:干扰素片可以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减轻肝脏炎症,降低肝功能损害。

•丙型肝炎:干扰素片和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提高治愈率,改善肝功能。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干扰素片能够激活机体免疫反应,清除人乳头状瘤病毒,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白血病:干扰素片可以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刺激肿瘤细胞凋亡,提高白血病的治疗效果。

•黑色素瘤:干扰素片可以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转移,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乳腺癌:干扰素片和其他化疗药物合用,可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减少复发和转移。

4. 结论干扰素片是一种方便患者自行服用的制剂形式,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向表皮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综合治疗

向表皮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综合治疗


性 治 疗 , 均 可 使 症 状 缓 解 ( so s)但 缓 解 期 短 , 复 发 。 虽 r pne , e 易
为提高缓 解率 特 别是完 全缓 解 (o peerso s , R) , cm l epne C 率 减 t
少 复发 , 至 “ 愈”文 献上 报告 很多 不 同的综 合治疗 。 甚 治 ,
Q UBn - n I i s ge
摘 要 : 向表 皮性皮 肤 T细胞 淋 巴瘤的综 合治 疗可增 加缓 解 率 , 特别 是完 全缓解 率 和延长 缓解 期 。干扰 素和维 甲 酸对半 数以上 患者 有效 ; 与放疗 、 疗综 合应 用时 无重叠 副作 用 。 化 关键 词 : 肤 T细胞淋 巴瘤 ; 皮 向表皮性 ; 合疗 法 综 中 图分类 号 :73 R 3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4—04 (0 2 1 10 22 20 )0—0 8 56—0 3
落 等 。 局 部 x 线 放 射 对 有 明 显 浸 润 性 斑 块 或 肿 瘤 有 效 ,只
限局 于治 疗 局 限性 皮 肤 损 害 。
2 综 合 不 同 系统 性 治 疗 和 局 部 治 疗
2 1 干 扰素 .
干 扰 素 ( t eo ,F 和 P V i e rn IN) nr f U A: 19 9 6年 D a a ddu i ni m o 等 复 习 文 献 , 指 出 综 合 IN 和 P V 治 疗 各 期 蕈 样 肉 芽 F U A 肿 ( yoi f gie , ) 缓 解 率 为 9 % , R率 为 6 % , m cs n o s MF , su d 0 C 2 部 分 缓 解 (at l epne P 率 为 2 % , 位 缓 解 期 为 2 pra rsos , R) i 8 中 8个 月 l 19 。 9 0年 K zl 治 疗 l ue 等 5例 C C ( 要 为 I ~ Ⅱ期 ) TL 主 , l 4例 ( 3 ) 解 , 2例 (0 ) R, 经 连 续 活 组 织 检 查 证 9% 缓 l 8% C 并 实有 效 。这 种 C R率 较 美 国 国 立 癌 症 研 究 所 所 采 用 的 综 合

干扰素在皮肤科的应用

干扰素在皮肤科的应用

干扰素在皮肤科的应用摘要:现如今,我国医学科技发展十分迅速,干扰素(IFN)根据来源分为IFN-α、IFN-β及IFN-γ,根据抗原性不同可相应分为不同亚型。

IFN的临床应用广泛,在皮肤科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性皮肤病、皮肤肿瘤、特应性皮炎及瘢痕疙瘩等。

该文对其在皮肤科的应用及相关的作用机制、禁忌症及不良反应作一综述。

关键词:IFN;皮肤病引言自1957年发现干扰素(IFN)以来,多方面的研究已经证实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

目前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干扰素治疗30多种疾病,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国内外干扰素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情况。

1干扰素的作用及机理1.1抗病毒作用机理①诱导和激活几种细胞酶系统,阻止病毒蛋白的合成。

②诱生多种抗病毒蛋白,切断病毒MRNA及抑制病毒蛋白质的翻译,从而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

③激活淋巴细胞(NK细胞和CAK细胞)及巨噬细胞促进细胞表面MHC抗原的表达,对T细胞识别侵犯细胞的病毒抗原具有决定作用。

④通过始动作用剌激机体自身产生大量干扰素,并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作用。

1.2IFN分类IFN按来源可以分为IFN-α、IFN-β及IFN-γ。

IFN-α主要由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产生;IFN-β来源于成纤维细胞;IFN-γ则主要来源于活化的T细胞。

IFN-α和IFN-β合称为Ⅰ型IFN,IFN-γ称为Ⅱ型IFN。

IFN-β和IFN-γ只有单个基因编码,而IFN-α有≥23个不同基因,群聚在第9对染色体上。

IFN制剂的分类,按制作方法不同,可分为利用基因工程生产的重组IFN和人自然IFN。

人自然IFN是分别刺激淋巴母细胞和人体白细胞,然后提纯制备而得,主要制剂为由类淋巴母细胞产生的IFN,是天然的多亚型的混合物。

重组IFN再按基因表达分子结构和抗原性可分为α、β及γ型。

同一型按氨基酸组成差异可分为20多个亚型:如α1、α2及α3等。

在同一亚型内又因氨基酸的差异而细分,如α2有3种:α2a、α2b及α2c。

干扰素与免疫系统中T细胞的相互作用研究

干扰素与免疫系统中T细胞的相互作用研究

干扰素与免疫系统中T细胞的相互作用研究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重要防御系统,能够抵御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异物。

其中,T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为识别和杀死感染人体的病原微生物和癌细胞。

干扰素作为免疫系统中的一种调节因子,能够调节T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并参与免疫反应的调节和控制。

本文将从干扰素和T细胞的基本概念、干扰素对T细胞的影响以及干扰素与T细胞在免疫系统中的相互作用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干扰素和T细胞的基本概念干扰素指的是一类分泌于人类和其他动物的细胞因子,主要由病毒、细菌和其他微生物感染时产生,具有调节和促进免疫反应的作用。

干扰素包括α、β、γ三种类型,其中α、β是由病毒感染诱导的干扰素,γ是由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产生的干扰素。

在免疫系统中,干扰素作为一种调节因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调节T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改善免疫功能等。

T细胞是一个重要的免疫细胞类型,可以分为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两种类型。

这两种T细胞在免疫反应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CD4+T细胞主要作用为辅助其他免疫细胞杀伤癌细胞和感染病毒,而CD8+T细胞具有杀伤感染人体的病原微生物和癌细胞的作用。

T细胞的分化和功能受到免疫系统中多种因素的调节和影响,其中干扰素作为一种调节因子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干扰素对T细胞的影响干扰素对T细胞起到调节和促进作用的方式有多种,主要包括:促进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T细胞对肿瘤和病原微生物的杀伤作用、调控T细胞的功能分化等。

首先,干扰素能够增强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研究表明,干扰素能够促进T细胞的增殖,增加其数量和活性,从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此外,研究还发现,干扰素能够促进CD4+T细胞向Th1细胞分化,并增强其分泌干扰素-γ等免疫因子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参与免疫反应。

其次,干扰素能够增强T细胞对肿瘤和病原微生物的杀伤作用。

干扰素的作用

干扰素的作用

干扰素的作用
干扰素是一种由人体细胞产生的蛋白质,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作用。

首先,干扰素具有抗病毒作用。

它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通过激活细胞内的抗病毒机制,抑制病毒基因表达,阻止病毒复制的过程,从而控制病毒感染。

其次,干扰素对肿瘤具有抗肿瘤作用。

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首先,它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其次,干扰素可以促进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攻击,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力。

此外,干扰素还可以抑制肿瘤新血管的形成,从而阻止肿瘤的血液供应和生长。

另外,干扰素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它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提高机体对感染和疾病的抵抗力。

干扰素还可以增加天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调节免疫反应的平衡。

总而言之,干扰素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蛋白质,其作用不仅局限于抗病毒和抗肿瘤,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干扰素的作用范文

干扰素的作用范文

干扰素的作用范文干扰素(Interferons)是一类由人体细胞合成的蛋白质,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功能。

在本文中,将详细介绍干扰素的作用。

1.抗病毒作用:干扰素对病毒的感染具有非特异性的抗病毒效应。

当宿主细胞感染病毒时,病毒感染细胞会产生干扰素。

干扰素通过多种机制抑制病毒的潜伏、复制和传播。

首先,干扰素可抑制病毒基因的表达,阻碍病毒的复制。

其次,干扰素可增加宿主细胞的抗病毒能力,促进天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杀灭病毒感染细胞。

此外,干扰素还可抑制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成熟和释放。

2.抗肿瘤作用:干扰素可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并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杀伤作用。

干扰素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并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

此外,干扰素还可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进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干扰素也可以调节宿主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抗原识别和抗体产生,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cells)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3.免疫调节作用:干扰素在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干扰素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和杀伤能力。

干扰素还可增加巨噬细胞、B细胞和T细胞的表达和活性,促进免疫细胞的功能。

此外,干扰素还能调节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比例,平衡机体的免疫应答。

干扰素还可促进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免疫细胞的免疫记忆和协同效应。

4.抗炎作用:干扰素具有抗炎作用,可抑制炎症反应和炎症因子的产生。

炎症反应是机体对感染、损伤和疾病的一种防御反应,但过度的炎症反应会导致组织损伤。

干扰素可通过调节炎症细胞的活性和炎症介质的生成,减轻炎症反应。

5.抗自身免疫病作用:干扰素对自身免疫病具有抑制作用。

自身免疫病是由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产生攻击的疾病。

干扰素可抑制自身免疫反应,减少免疫细胞的攻击和破坏。

干扰素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抗病毒治疗:干扰素可用于治疗多种病毒感染,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 比单用 眦 好。
中位治疗期为 8周 , 缓解率 为 8 .5 , 总 1 2 % 工~ Ⅱ期分 别为 8 . %和 8 . %。3 57 75 例联合损 害内注射 ( 1MU/ ) 周 对有抗
药性 的皮肤损 害获 C 未 见副作 用。但 V n e e 等 j R, o dr i hd 和
胞减少(0 %)厌 食 、 10 、 体重 减轻 ( 5 、 心 (5 、 郁 5 %) 恶 4 %)抑 (6 、 3 %)大便溏薄 / 泻( 4 以及 肝功异 常 ( 2 %) 腹 >1 %) 约 5 、
可逆性毛发脱 落。不 常见 的副作 用如 心力 衰竭 、 肾病综 合
ln w d en m s r hr yJ . hD ro 18 , aado - s i a uc a te p[] c e t , 97 l o t r l u a al
tl 1 8 . 3 4 : 0 o, 9 5 1 ( ) 6 4 [ 0 QiB , hnM. et n f ua eu cll h ma t 1 J u S C e Tr met t o s e mpo h a oc n T- ly wi
9 %患者没有得到 缓解 , 同时 加用 补骨脂 素紫 外线 A 可 0 如
对 IN 的剂量和用法曾做 了对 比观察 , F 发现对 MF的缓解 率 中等量系统性 给予 的缓解率要 比低剂量损害 内注射低得多。
W0f等【 也 比较 了 MF损 害 内注射 I N(MU/ ) l f 9 j F 6 周 的效
INO F — 治疗 12例 MF和 S ( ~I a期 ) C t 5 S 工a V , R率 为 2 %, 6
2 不同型 IN的比较 F Bn u n等…指 出 , N 2 I 廿 a和 I N F F 廿 2 b治疗 C C T L的 缓解 率无 明显 不同。研 究 表 明,F 一 I N 和
缓解率无明显差异【] 1。因此 , 4 目前虽无最佳 推荐剂量 , 大多
数学者建议低剂量( 每周 3次 , 每次 3 MU)l - 。对 I N的耐 F 受性 因患者的不同种族和 个体而 异。国 内尚未见 I N治疗 F
的好 , 结果证 明 , 者 的缓解 率 仅稍 高。Jmbu等 3比较 前 u o l J
反复加大剂量 与连 续长期 同剂量 I N 治疗 CI L的疗 效 F — ' C 无显著性差异。高、 低剂量对 B细胞惰性非霍奇金淋 巴瘤的
胞内粒单核细胞 My T抗原 (D 3或诱 导双 链脱 氧核糖 核 C 1)
CI L有 效 , 缓 解 率 常 接 近 单 药 化 学 治 疗 的 缓 解 率 ' C 其
(2 , 采用低剂 量时 , 6 %)但 毒性 较 小。另外 , I N治疗 的 经 F CI L患者对一种或较多种化学治疗 药物也有效… 。 目前 , ' C 已较普遍 采用 IN治疗各期特别是 早期 CI L 作为主要或 F ' , C
并经较长期 ( 平均 4 . ) 3 4月 随访 , 工期 患者 C R率 为 5 %~ 6 6 % , 期患者仅 8 0 I V %~1 % P 6 R。综上所 述 , 治疗 各期特别
是 早 期 L有 效 。
维普资讯
肿瘤 20 年 5 2 日第 2 卷 第 3 T m r y 20 , o. 3 N . 03 月 5 3 期 u o Ma. 03 V 12 , o 3
受, 副作用可迅即消失… 但文 献报告 5 %~8 %的患者需 1, 0 6
减量_ J 。开始治疗 时常见 假感 冒症状 , 如寒 战 、 发热 、 乏力 和肌 痛, 可持续数天 。剂量相关反应包括疲倦 (0 %) 白细 10 、
po a[] Sad am t , 95 3 ()45 hm s . c H e a l 18 , 45 :5 J nJ o
抑制这种中和抗体l ] 1。 8
辅 助 治疗 【l 现综 述 如下 : 2。
肤损 害迅 即消退【 ] m 。以上表 明, 用 IN 的方法值得探讨 。 应 F 损害内注射尤适用于仅有少数皮肤损害的 MF患者 。
4 剂量 IN 的副作 用与剂量相关[ j但剂量与缓解 的关 F 1, 1 系则 不明确【,j特别是 对我国患者探讨 获取最好疗效而不 1l , 1 引起 明显毒 性反 应 的最佳 剂量 , 治 疗 的首要 问题 。18 是 94 和 18 9 7年 。um等【 l 首次 Ⅱ期临床试验 , Br 11 ,j 即每 周 3次 , 每
部分缓解 (a i sos,R 率为 3 %, p tle neP ) rar p 6 缓解期约为 05 .~
3 6月。Jmbu等 j u o 1 用低剂量 IN 治疗 5 3 F — 1例各期 CI L, ' C
果, 发现经注射的 3 %皮肤 损害消 失而 未经注 射 的损害也 3
作者单位 : 复旦大学附属华 山医院皮肤病学研究所 ( 上海 2 0 4 ) 0 0 0 通讯作者 : e 0 1 2 8 9 9 5 7 Tl 2. 499. 8 : 6 6
l Vod re C, o snR, mis J 8 neh i E Thmpo S l d e KA,e a. cmb n t 1 Reo i t ma
itreo f- bi lq ep aem yo i u g ie .I taein n e r na a2 npa u h s cssf n od f l s nr s o . l
IN7治疗 C ' F一 I L的缓解率 和完全 缓解 (o p t r pne C o le e os, m e s
C 率, 3 R) 在 个小 组报道 的共 3 2例 CI L中 , ' C 分别为 4 %和 1 1 % , IN— 5 与 F 相似 , 但其 副作用 的发生率则较 高- 。虽未 6 j 见 Ⅱ期临床试验 比较联合不 同型 IN治疗 MF S F 、 S的研 究 , 但根据对慢性粒细胞 白血病 的研究 , 联合应 用 IN— 7并 F 和
27 5
6 副作用
通常患 者对不 超过 9 MU / 的 IN 剂量 可耐 天 F
[ 7] S x g r . ntnG , h m e e a O cr ne f a i e WC Wa z L T o s K, t . c r c o n i n 1 u e
Hn Ia tb de ns ai s t ua e u c llm . V- io i i Da ihp te hc tn s n s n nt wi o T-ely
原损 害处 发 生银 屑病 、 生 对 表 皮 抗 原 的 自家 抗 体 。约 产 3 %经单用 IN 治疗 的患者 发 生 中和抗体 。因此 , 0 F 临床 上
t ta e n r yoi u o e J . A e em oe y sn d s a e Dr . m
I N作为单一或综 合疗法 的一 部分治疗 3 4例 F 0
果 , 体缓解率 为 7 %。B n 总 0 un等… 总结文 献 , 用 IN 治 单 F
疗 2 7例 C c 的 总 体 缓 解 率 为 5 %。C 率 为 1 %。 0 TL 5 R 7
Bn u n等【 ] " 报道采用 IN— F 治疗 曾经 治疗 或未 治疗 的晚期 CI L的缓解率分别 约为 4 %和达 9 %。Kon等- - 用 ' C 0 0 h l应 2 _
中图分类号 :737 R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0— 3(030— 5— 1 0 4 120)3 26 2 0 7 0 0
得到改善【l 3。作者 曾对 3例 MF患者先采 用肌肉注射 I N, F 皮肤损害最初缓解 , 以后有抗性 , 再联合损 害内注射 IN, F 皮
维普资讯
26 5
肿瘤 20 年 5 2 日第 2 卷第 3 T moMa. 03 V 12 , o 3 03 月 5 3 期 u r y 20 , o. 3 N .


干扰 素 治 疗 皮肤 T细 胞 淋 巴瘤
邱 丙森
关键词 : 干扰素 ; 皮肤 T细胞淋 巴瘤 ; 治疗方法
酸(sN ) d A 依赖酶[’ ’ D 25 寡腺苷酸(lodnle合成酶] ogaey t) i a ,
致核糖核酸( N ) R A 断裂和 e _[ l 2一种启动伸长因子(l g— F e na o tnittn a o) ‘ i i i c r肽]阻碍” o ni o ft a ‘ 蛋白质合成- 。 5 j
Wo 等【 曾皮肤损害内注射 I N 2 5 ,3 l 9 f j F 廿 b1 例 8 %获 >4个
月的缓解 。5 %-8 %有副作用。 6 - 3
3 方法
皮下和肌 肉注射 I N的药物动 力学作用相 似【 F ,
5 疗效
Rs等 -j os 1 复习文献 采用肌肉 、 皮下或损 害内注射
18 90年早期 , 重组 干扰 素 ( t f o ,F 经 工期 临床 i e e n IN) n rr 试验后 即用于治疗皮肤 T细胞 淋巴瘤(uaeu —e m— ct o s cll n T ly
po a C'L [ 样 肉芽 肿 ( y s ugis MF 和 hm s I ) 蕈 , C m c i f o e, ) os n d S ̄ y e r综合征( a ’ s d m ,S ] sy r eS )…。已证明 IN治疗 n o F
CC T L的报道。作者曾用 IN 2 治疗 1 例 MF I, 例 ; F廿 b 6 (b8
1a 2例 ; ,5例 ;V , I, 1b I b 1例) 。开 始肌 肉注 射每 周 2 ~
3 。 MU 以后 平 均 6 MU , 别 1 MU , C 后 递 减 剂 量 维 持 , 个 8 待 R
13 6 :77 2 ( ) 5 [ WofJ ZtlJ R bnB , t .It ei aitr rni 9J l M, il f e ia, ai S e nr s nlne eo 1 a l a o f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