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一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地理总复习课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感谢您的观看
添加标题
促进城市文化多样性,提高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
添加标题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城市服务功能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城市服务功能是指城市为居民提供的各种服务,包括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
分类:城市服务功能可以分为基本服务功能和高级服务功能。基本服务功能是指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服务,如教育、医疗、交通等。高级服务功能是指满足居民更高层次需求的服务,如文化、娱乐、旅游等。
城市功能分区: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等不同功能区的形成和演变
城市交通网络的发展:城市道路、公共交通、轨道交通等交通方式的演变和优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优化策略
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避免功能区过于集中或分散
添加标题
优化城市交通网络,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
添加标题
加强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提高城市宜居性
汇报人: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目录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03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04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的关系
添加章节标题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组成
商业区:集中了大量的商业活动,如购物中心、餐馆、电影院等
交通枢纽:连接城市内外的交通节点,如机场、火车站、地铁站等
政策因素:城市规划、土地政策、交通政策等
历史背景:城市的发展历程、文化传统、历史遗迹等
社会因素:人口结构、教育水平、社会阶层等
经济因素:产业发展、人口流动、就业机会等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化规律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描述了城市在空间上的布局和组织方式,包括城市中心区、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交通设施等不同区域的分布和相互关系。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则指不同等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水平。
以下将分别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进行详细描述。
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城市中心区:城市中心通常是城市的中心和象征,有政府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集中,同时也是商业和金融中心,拥有大型购物中心、五星级酒店和高档写字楼。
2.住宅区: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居住空间,一般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
高档住宅区多为别墅、高层和豪华公寓,设施配套完善,环境宜居。
中档住宅区多为多层和小高层住宅,设施较为基础。
低档住宅区多为老旧小区和城中村,设施相对简陋。
3.工业区:工业区是城市的产业基地,主要分为重工业区和轻工业区。
重工业区多为传统重工业,如钢铁、化工和造船等。
轻工业区多为轻工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汽车和生物医药等。
4.商业区:商业区是城市的商业中心,有大型购物中心、商场、百货公司和街头商店等。
商业区通常密集,交通便利,商业设施齐全,吸引大量消费者。
5.交通设施:交通设施包括交通枢纽(如机场、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交通干道(如高速公路、快速路和主干道)和公共交通系统(如地铁、公交车和出租车)。
交通设施的布局和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出行便利程度。
1.一线城市:一线城市是国家和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综合服务功能。
一线城市一般拥有大型医院、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院所,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教育和科研服务。
2.二线城市:二线城市是国家或省级的重要城市,具有较强的综合服务功能。
二线城市的服务设施较为齐全,包括中型医院、普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等。
3.三线城市:三线城市是地级市或县级市,服务功能相对较弱。
三线城市的医疗、教育和文化设施较为基础,常常需要依赖一线和二线城市来提供高水平的服务。
【创新设计】2015高考地理一轮限时规范训练:第7章 第1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第1讲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0·海南地理)某沿海城市人口达1 600万,约60%居住在离市中心3千米的范围内。
城市人口54%居住在贫民窟。
下图示意该城市与大型商贸中心不同距离段的用地构成。
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该城市大型商贸中心区位的主导因素是()。
A.工业B.行政中心C.海洋运输和贸易D.居民人口密度2.该城市开发最充分的区域距离大型商贸中心()。
A.0~8 km B.9~16 kmC.17~24 km D.25~35 km3.该城市自市中心向外()。
A.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B.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C.土地开发比例逐渐降低D.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解析第1题,本题组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及其区位主导因素。
从图中可以看出与大型商贸中心较近的地区土地利用主要为海港和其他建筑,故大型商贸中心区位的主导因素是海洋运输和贸易。
第2题,本题考查考生读图分析能力。
从图中信息可知,在距大型商贸中心0~8 km范围内,城市内部的土地全部开发。
第3题,本题考查城市的地域结构。
从题中信息可知,城市60%的人口居住在离市中心3 km的范围内且在距商贸中心5 km范围内有海港、工业区分布,因此该城市商业区、工业区和居住区没有明显的界线,即该城市自市中心向外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
答案 1.C 2.A 3.D(2011·福建文综,5~6)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的居住问题。
下图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
读图完成4~5题。
4.该国公共住房()。
A.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B.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C.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D.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5.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
A.功能分区、基础设施B.人口分布、产业结构C.土地价格、休闲娱乐D.环境质量、历史文化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中心城区位于中南部,公共住房并不是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呈环状分布,也未体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3)“宝”——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依据产品生产过程中对 要素的特殊要求,综合考虑接近原料地、燃料地,接近市 场,接近廉价劳动力丰富的地区,接近交通运输线或点, 接近科研中心等。 (4)“地”——从地域空间联系和地形的角度分析。
【典例2】► (2011· 福建文综,5~6)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 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的 居住问题。下图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读 图完成(1)~(2)题。
【指点迷津】 高级住宅区房价较高但并不是布局在地租 最高的城市中心区域,而是布局在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的 城市外围,与低级住宅区呈背向发展的趋势。
针对训练
(2010· 江苏地理)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图回答(1)~(2)题。
(1)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 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 ( )。 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2)2005年与1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 ( )。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青岛模拟)下面的甲图为四类土地利用类型的 【典例3】► (2012· 付租能力示意图,乙图为某城市的功能分区模型图(假设 在同一均质平面条件下)。读图回答(1)~(2)题。
(1)甲图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①—工业区 B.②—商业区 C.③—住宅区 D.④—农业区
(
)。
(2)如果考虑放射状交通线的影响,则乙图可能变化为下 图中的 ( )
原理示意图理解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 商业、工业和住宅的付租能力随空间的变化呈现不同的 趋势。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城市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首先,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指城市不同区域的分布和组成。
一般而言,城市内部可以划分为中心城区、外围城区和郊区。
中心城区是城市的核心,包括市中心、商业区、政府区和文化教育区等,是城市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
外围城区则是中心城区的延伸,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等,居民在此生活和工作。
郊区则是城市的边缘区域,通常是农业和休闲活动的地区。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也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大城市的服务功能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大城市不仅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有丰富的文化、教育、医疗、娱乐等服务设施。
大城市的服务功能往往覆盖面更广,品质更高。
例如,大城市通常拥有好的医院和医疗机构,能够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医疗资源。
此外,大城市还拥有更多的教育机构和高素质的教育资源,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同样,大城市的文化娱乐设施也更加丰富,包括博物馆、剧院、音乐厅、电影院等。
这些丰富的服务功能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源聚集于大城市,推动了城市的发展。
相比之下,小城市的服务功能相对较少。
小城市通常在医疗、教育和文化娱乐等方面的设施和资源比较有限。
由于缺乏规模经济效应,小城市往往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人才和资源。
然而,小城市通常在生态环境和居住品质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小城市的人口相对较少,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相对较少,居住环境更加宜居。
此外,小城市通常拥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吸引了一定的旅游资源和人气。
小城市可以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和加强旅游开发,提升自身的服务功能。
总之,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面。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决定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发展潜力。
大城市的服务功能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具有更好的医疗、教育和文化娱乐资源,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源。
第七章第一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影响 因素
影响
表现
为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物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 质(如粮食、副食品)条件, 资源 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 条件 丰富的劳动力条件,丰富 资源条件 的城市用地等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 交通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 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 条件 城市、港口城市等 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 城市为服务区的居民提供货物 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 人口 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门槛 条件 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 人口 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土地利用一般有哪些类型? 答案: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
用地等不同类型。
2.城市功能分区 (1)形成:因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 需求相同,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集聚 而形成。
(2)主要类型: ① 住宅区 :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交通干线 两侧或街角路口。 ②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 ③工业区:靠近 河流 、铁路、 公路 等交通比较便捷的 地带。 (3)特点:无明确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 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温馨提示] 注意区别城市的功能分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与 城市土地利用(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的区别,回 答时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有针对性地回答。
D
)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地租水平与人口密度变化示意 图”,读图完成1~2题。
2.2010年,c处最可能是
A.文化区 B.商业区
(
C
)
C.住宅区
D.工业区
一、选择题 (2012·济南调研)读“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 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A.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三线城市通常具备基本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这些城市通常是 地方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
地方中心
三线城市在地方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是地方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对地方发展起到 支撑和推动作用。
Part
04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服务功能 的关联
空间结构对服务功能的影响
空间布局影响服务设施分 布
二线城市:中等服务水平与区域中心
中等服务水平
二线城市通常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 和服务体系,提供相对全面的服务。这 些城市通常是区域经济、文化和政治中 心。
VS
区域中心
二线城市在区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是 周边地区的人才、物资、信息交流中心, 对区域发展起到引领和辐射作用。
三线城市:基础服务水平与地方中心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受到自然环境、 历史发展、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质量、 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概述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是指不同规模和等级的城市所承担的各类服务职能,包括政治、经济、文化 、社会等方面。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存在差异,与城市的规模、地位和特点密切相关。大城市通常具备较强的经 济、文化和社会服务功能,而中小城市则可能更加注重地方特色和个性化发展。
特点
居住区是城市中居民居住 的区域,包括各种类型的 住宅和公寓。
STEP 03
功能
居住区提供居民日常生活 所需的服务,如超市、学 校、公园等。
居住区人口密度适中,建 筑类型多样,公共设施区是城市中集中发展工业的 区域,包括工厂、仓库和工业设 施。
02
03
特点
功能
二线城市:西安、徐州
第七章第一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B
路呈网格状分布,城市地
域呈同心圆状向外延展,
可判断为平原地区的城市,
故选B项。
第七章第一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 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考点一
城市功能区的特点及形成
1 考题印证
2 方法规律
3 对点训练
考向一 考向二
第七章第一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 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考点一
城市功能区的特点及形成
考向一 考向二
1 考题印证 2 方法规律 3 对点训练
功能区 形态
住宅区
集聚成团 状,占地 面积大, 工业化后 出现分化
特征
建筑质量上中高 级住宅区与低级 住宅区分化;位 置上中高级住宅 区与低级住宅区
背向发展
位置
中高级 住宅区
城市外缘,与 高坡、文化区
联系
内城、工业区 低级住 附近,与低地、
宅区 工业区相联系
第七章第一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 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第七章第一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 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考点二
城市的等级及服务范围
1 考题印证
2 方法规律
3 对点训练
第七章第一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 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考点二
城市的等级及服务范围
1 考题印证
2 方法规律 3 对点训练
影响因素
影响
表现
地理 位置
地理位置优越,腹 地广阔,服务范围 大,发展条件优
工业区 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
第七章第一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 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分布和组合 扇形
第七章第一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 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交通便捷程度
收入 土地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课堂笔记汇总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跟踪检测 上页 下页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一般分为 商业 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 住宅 用地、休憩及绿化用 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城市功能分区 (1)形成:因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导致同一类活 动在城市空间上 集聚 。
第一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课堂笔记汇总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跟踪检测 上页 下页
(2)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类型
分布
住宅区 商业区
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多位于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 或街角路口
工业区 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
第一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课堂笔记汇总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跟踪检测 上页 下页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1.含义 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 分布和组合 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 作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同心圆模式、 扇形 模式、多核心模式。
第一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课堂笔记汇总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跟踪检测 上页 下页
3.影响因素
1.城市功能区的判定方法 运用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原理和各功能区特征,可指导各种功能区的布局。具 体可从以下三方面来确定功能区类型。 (1)根据功能区形态来确定。住宅区占地面积大,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商业 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工业区往往集聚成片。 (2)从功能区的位置来确定。高级住宅区多位于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 系;低级住宅区多位于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联系。商业区多位 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工业区位于市区边缘,交通干线两侧。
(1)经济因素地租的高低距交离通市便中捷心程远度近 不同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
(2)社会因素: 收入 、知名度、种族或宗教。 (3)历史因素:早期的 土地利用 方式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着深远的影响。 4.变化 随着 城市的发展 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第一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课堂笔记汇总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跟踪检测 上页 下页
第一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课堂笔记汇总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跟踪检测 上页 下页
2.城市规划要注意“风”“水”“宝”“地” (1)“风”——注意图中风向条件,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最小 风频的上风地带或盛行风的下风地带,或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 (2)“水”——应保证污水不流向居住地。 (3)“宝”——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依据产品生产过程中对要素的特 殊要求,综合考虑接近原料地、燃料地,接近市场,接近廉价劳动力 丰富的地区,接近交通运输线或点,接近科研中心等。 (4)“地”——从地域空间联系和地形的角度分析。
第一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课堂笔记汇总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跟踪检测 上页 下页
(3)根据功能区的特征来确定。住宅区特征:建筑质量上高级住宅区 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背向发展。商业区特征:经济活动最繁忙; 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密集;内部有明显分区。工业区特 征: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第一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课堂笔记汇总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跟踪检测 上页 下页
考点一
城市功能区的特点及形成
考向 1 城市功能区的特点
考向一 考向二 试题
1 考题印证
(2015·高考四川卷) 下图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
0:00 时和 10:00 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
2 方法规律
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回答(1)~(2)题。
3 对点训练
第一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考点一
城市功能区的特点及形成
课堂笔记汇总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跟踪检测 上页 下页
考向一 考向二 试题 解析
1 考题印证 2 方法规律 3 对点训练
(1)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 C ) 第(1)题,甲地带0:00时
可判断为平原地区的城市,
故选B项。
第一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课堂笔记汇总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跟踪检测 上页 下页
考点一
城市功能区的特点及形成
考向一 考利用的集聚效应形成不同功能区
2 方法规律
3 对点训练
第一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课堂笔记汇总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跟踪检测 上页 下页
人口密度较大,10:00时
A.行政区
B.商务区
人口密度较小,符合住宅
C.住宅区
D.工业区
区的人口变化特点,故选
(2)根据城市地域结构特点推断,该城市 C项。第(2)题,该城市的
位于( B )
地域形态属于团块状,道 路呈网格状分布,城市地
A.丘陵地区
B.平原地区
域呈同心圆状向外延展,
C.山地地区
D.沟谷地区
第一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课堂笔记汇总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跟踪检测 上页 下页
第七章 |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第一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课堂笔记汇总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跟踪检测 上页 下页
[考纲展示] 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 功能的差异。 [名师解读] 1.识记:城市主要功能区及其特点,不同规模城市服务 功能的差异。2.理解: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3.应用:在区域示 意图上,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区别不同城市等级和体系。
考点一
城市功能区的特点及形成
三、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
2.城市等级体系特征 (1)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是不同的。
等级较高的城市 数目较少 相距较远 等级较低的城市 数目较多 相距较近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 层层嵌套 的。
第一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课堂笔记汇总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跟踪检测 上页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