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合集下载

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怎样治疗?

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怎样治疗?

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治疗方法,治疗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应该吃什么药。

*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必须尽早治疗。

取标本送细菌培养后,立即给予抗生素,切不可等待培养结果。

近年来均采用大剂量抗生素静脉滴入。

目前首选苯唑西林(新青霉素Ⅱ,苯唑青霉素钠)、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或红霉素,兼用氯霉素、头孢菌素或庆大霉素等。

当明确致病菌和敏感的抗生素后,立即更换有效的药物。

静脉给药2~3周,感染控制后可改为口服抗生素2~3周。

患肢用石膏或皮牵引固定于功能位以保证休息、减少疼痛并防止感染扩散与病理骨折。

全身支持疗法不容忽视,如退热剂、补液、输新鲜血液、高蛋白饮食和多种维生素等。

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可酌情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急性骨髓炎常需手术引流。

发病24h内的早期病例经充分有效的治疗后体温下降、疼痛减轻者保守疗法可能治愈。

延迟就诊或延误诊断的病例如全身及局部症状严重者穿刺有脓需手术引流。

手术治疗包括切开引流与骨钻孔或开窗减压。

切口或髓腔内可置两根硅胶管,一个用于向内滴入抗生素溶液冲洗,另一个用于引流。

积脓较少的伤口,用抗生素溶液冲洗后可以缝合,半数可得到伤口一期愈合。

*2、预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在无抗生素的情况下,死亡率很高。

在有抗生素后死亡率下降为2%~3%,但治疗效果仍然并不理想,疗程长,常按月计算,严重影响健康。

对成人患者症状重,痛苦大。

对1岁以下的婴儿的骨髓炎,由于全身症状不明显,因此不能早期诊断,一旦发现,骨骺已遭严重破坏,引起肢体发育障碍,造成终身残废,若能及早诊断,及时进行有效的抗生素局部和全身治疗,可获得痊愈。

Cunha指出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治愈率达到92%。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怎么治疗,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四)治疗
局部辅助治疗:
夹板、皮牵引或石膏托固定 作用:
(1)止痛; (2)防止关节挛缩畸形; (3)防止病理性骨折。
MRSA
MRSA是指含有mecA基因或者苯唑
西林MIC≥2μg/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 对目前已经上市的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 耐药,是引起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病原 菌。
(二)辅助检查
X线检查
(一)软组织肿胀(7-10天)
1、软组织密度增高 2、肌肉间隙不清 3、肌肉与脂肪分界不清 4、皮下脂肪层内可见条网状结构
(二)骨膜增生
1、早期(10天左右)呈线状
胫骨早期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同一患儿,10天后摄片
小腿软组织肿胀,肌间隙模糊,皮下脂肪层 胫骨远端骨骺端已有微小斑点状骨质破坏,
(四)治疗
手术治疗:
目的: (1)引流脓液,减少毒血症症状。 (2)阻止急性骨髓炎转变为慢性骨髓炎。 手术治疗宜早,最好在抗生素治疗后48~72小时仍 不能控制局部症状时进行手术。
(四)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钻孔引流或开窗减压 伤口处理: (1)闭式灌洗引流,24小时连续冲洗,引流管留 置3周或体温下降,引流液连续三次培养阴性即可 拔除引流管 (2)单纯闭式引流 (3)开放伤口,充填伤口,5-10天后延迟缝合
(7)活检见肿瘤细胞
(四)治疗
早期诊断 早期应用大剂量有效抗生素 适当的局部处理
(四)治疗
全身治疗:
全身支持疗法 高热:降温、补液、纠正酸中毒 间断补充少量新鲜血液 给予易消化富于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
(四)治疗
抗生素治疗:
早期,足量,敏感,联合应用。 发病5天内使用往往可以控制炎症。 5天后使用或细菌对所用抗生素不敏感时,都会

儿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诊疗指南(2022)

儿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诊疗指南(2022)

儿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诊疗指南(2022IDSA指南)急性血源性骨髓炎(AHO)发生在细菌进入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并增殖时,通常伴有宿主炎症反应。

细菌可通过血行播散(原发菌血症)、直接接种(创伤性或手术操作)或邻近软组织或滑液感染的连续播散到达骨基质。

2021年8月,儿童感染病协会(PIDS)联合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共同发布了儿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主要针对18岁以下儿童AHO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循证指导建议。

诊断检查对于疑似AHO的儿童患者,建议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进行血液培养(强推荐,证据确定性中等)。

对于疑似AHO的儿童患者,推荐初步评估时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有条件推荐,证据确定性极低)。

(注释:血清CRP诊断AHO的准确性较低,但在AHO确诊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初始评估血清CRP作为后续监测的基线值。

)对于疑似AHO的儿童患者,不推荐进行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有条件推荐,证据确定性低)。

对于疑似AHO的儿童患者,推荐进行潜在感染骨的X线平片检查(强推荐,(注释: 尽管X线平片在初始表现时检测AHO的灵敏度较低,证据确定性中等)但其简单、快速、安全且可能会排除其他重要的诊断。

)对于疑似AHO的儿童患者,需要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来确认诊断时,推荐进行磁共振成像(MRI)而非闪烁扫描(骨扫描)、CT或超声(US)检查。

(有条件推荐,证据确定性极低)(注释:对于疑似单纯AHO的儿童患者,可能不需要影像学来确诊。

但如果在24-48小时内对药物治疗没有应答,或存在需要手术清创的迹象和症状时,则可以进行MRI检查,以便好地确定感染的部位和程度或评估其他诊断,如恶性肿瘤。

)对于疑似AHO的儿童患者,推荐采取侵入性诊断方法收集骨抽吸物和/或活检标本和/或相关的化脓性液体进行常规微生物学评估(需氧细菌学培养和革兰氏染色),而不是仅进行非侵入性诊断试验(有条件推荐,证据确定性中等)。

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病例分享

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病例分享
诊疗思路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关键。一旦疑似病例,应 立即进行相关的检查,确诊后尽快启动治疗。
3
治疗方法
抗生素治疗为主,同时配合局部制动、营养支持 等综合治疗措施。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手术 治疗。
对未来工作的启示和建议
01
提高警惕性
对于疑似病例,我们应提高警惕 ,尽早进行相关检查,避免漏诊
和误诊。
03
加强学习和培训
我们应加强对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诊
疗水平。
02
完善诊疗流程
我们应进一步完善急性血源性骨 髓炎的诊疗流程,提高诊疗效率
和质量。
04
加强科研和学术交流
我们应积极开展急性血源性骨髓 炎相关的科研和学术交流活动,
推动诊疗技术的进步。
感谢与致敬
• 在此,我们要感谢所有参与本次病例讨论和分享的同仁,你们 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收获和进步。同时, 我们也要向在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诊疗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 的前辈和同行致敬,你们的努力和成就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激 励我们不断前行。
THANKS
感谢观看
辅助治疗
疼痛管理
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给予镇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阿片 类镇痛药等,以缓解患者痛苦。
营养支持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患者常伴有高热、食欲减退等症状,需加强营养 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心理干预
疾病的治疗过程可能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需关注患者的心 理健康,必要时给予心理疏导和干预。
04
细胞沉降率加快。
03
治疗过程
抗生素治疗
药物选择
首先根据病原体的种类和药物敏 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对于 疑似病例,通常首选广谱抗生素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 切开引流 根据具体情况,可用关节的后外、前外、 后内或作联合切口。
• 1.踝关节后外侧切开引流法 • 2.踝关节前外侧切开引流法Biblioteka 18踝关节后外侧切开引流法
•自外踝近侧约4厘米处,沿跟腱外侧向下纵形 切口至跟骨上缘,再沿跟骨上缘向前切开约2 厘米,将皮神经及小隐静脉向外牵开,切开深 筋膜后将跟腱与 长肌向内牵开,于距腓后韧带 上方切开关节囊,显露关节腔(图)。
充分生成者,清取大块死骨会造成骨不连或缺损。
7
手术
•手术原则是彻底清除病灶,包括死骨、异物、窦道、 感染肉芽组织、疤痕等,术后适当引流。
•手术渗血多,要求用止血带,作好输血准备。 •病灶清除术:骨壳开洞,切除窦道,摘除死骨,清除
坏死组织,骨腔大时填塞死腔,病骨切除:如腓骨、 肋骨的慢性骨髓炎、长期不愈可截肢。 •消灭死腔:可用带蒂肌瓣充填死腔、奥尔(orr)手术、 闭式灌洗、庆大-骨水泥珠链填塞术。
8
化脓性关节炎
•致病菌:多为葡萄球菌,其次为链球菌。淋病双球菌, 肺炎双球菌则很少见。
•可为血源性,外伤性或由邻近的感染病灶蔓延。 •多见于儿童。好发于髋关节和膝关节。 •病理:先有滑膜炎,关节渗液,关节肿胀及疼痛。病
情发展,积液由浆液性转为浆液纤维蛋白性,最后则 为脓性。最后关节僵硬。关节化脓后,可穿破关节囊 及皮肤形成窦道,或蔓延至邻近骨质,引起化脓性骨 髓炎。可引起病理性脱臼,关节呈畸形,丧失功能。
1
临床表现及诊断
•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局部症状:早期剧痛不敢活动。
患部肿胀及压痛。脓肿穿破骨质 至皮下有波动,穿破皮肤形成窦 道,经久不愈。在外伤性骨髓炎, 有开放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等。 •X线:发病2周干骺端虫蛀样骨质 破坏,3周后死骨形成。 •血培养阳性。WBC及中性↑。 •穿刺抽脓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与下列疾患鉴别:•蜂窝组织炎、急性化脓性关节炎、

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吃什么好?

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吃什么好?

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吃什么好?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饮食保健,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食疗方。

得了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吃什么好,同时又不能吃什么呢?
*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吃什么好?
*适宜食物:苦杏仁,玉米须,小蓟
*忌吃食物:干腌菜,螺丝菜,芝麻叶
*一、饮食
注意孩子平时的饮食,注意日常生活习惯,听取医生的指导。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吃什么好,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不能吃什么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饮食保健、食疗方面的问题,请继续关注疾病库频道,或者在站内搜索“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上面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第1 页。

骨髓炎的症状和治疗选择

骨髓炎的症状和治疗选择

慢性骨髓炎的病因
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当或不彻底,形成慢性骨髓炎 开放性骨折或多次骨折,导致骨髓炎 骨膜下脓肿或骨膜穿孔,引起骨髓炎 慢性感染病灶如慢性中耳炎、慢性副鼻窦炎等扩散所致
儿童骨髓炎的病因
血源性感染:通过血液传播,如皮肤感染、口腔感染等。 创伤性感染:骨骼创伤或手术操作不当导致感染。 邻近组织感染:如关节感染、肌肉感染等蔓延至骨髓腔。 医源性感染:手术或某些治疗操作不当导致感染。
避免损伤:避免骨 骼和软组织的损伤, 特别是慢性损伤, 应及时治疗
预防感染:注意 个人卫生,保持 环境清洁,避免 感染病菌
早期治疗:一旦 出现慢性骨髓炎 症状,应及时就 医,早期治疗
儿童骨髓炎的预防
保持卫生:定期 清洁儿童的生活 环境,特别是玩 具和床上用品, 以减少细菌滋生。
增强免疫力:鼓 励儿童进行适度 的体育锻炼,保 证营养均衡,增 强免疫力。
其他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物理治疗:如紫外线疗法、电刺激疗法等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骨髓炎,可能需要手术清创或植入物植入 康复治疗:在康复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促进恢复
05
骨髓炎的预防
急性骨髓炎的预防
增强体质,提高 免疫力。保持适 当的运动量,增 强身体抵抗力, 减少病毒和细菌 的感染。
影像学检查:X线片可见骨质破坏、死骨形成及骨膜反应,CT和MRI检查可更清晰地显示病灶范围和程度。
儿童骨髓炎的诊断
临床表现:发 热、疼痛、红 肿等炎症反应, 肢体活动受限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升 高,血沉加快, C反应蛋白升高
影像学检查:X 线、CT或MRI 显示骨质破坏、 骨膜反应等
诊断标准:根据 临床表现、实验 室检查和影像学 检查结果综合判 断,确诊需要进

急诊科的急性骨髓炎处理

急诊科的急性骨髓炎处理

针对性选择抗生素
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 果,针对性选择敏感抗生素。
联合用药
对于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可 采用联合用药方案,提高治疗
效果。
静脉给药
急性骨髓炎病情较重,应采用 静脉给药方式,确保药物迅速
达到有效浓度。
辅助药物应用
解热镇痛药
如布洛芬等,可缓解患者疼痛和 发热症状。
免疫抑制剂
如环磷酰胺等,可用于辅助治疗 ,减轻免疫反应对骨髓的损害。
发病原因
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当人体抵抗力低 下时,致病菌可通过血液播散至骨骼 ,引起急性骨髓炎。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如高热、寒战、烦躁不安等。局部表现为病骨 疼痛、红肿、压痛明显,若病灶靠近关节,则关节也可能肿胀。
分型
根据感染途径和病变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血源性骨髓炎、外伤性骨髓炎和扩散 性骨髓炎。
手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并发症预防
通过精细的手术操作、良好的术后护理和及时的抗感染治疗,可以降低并发症的 发生率。
并发症处理
若发生并发症,如伤口感染、骨髓炎复发等,应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加强 抗感染治疗、再次手术等。同时,要关注患者的全身状况,积极纠正营养不良、 贫血等问题,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PART 05
PART 02
急诊科处理流程
REPORTING
接诊与初步评估
01
02
03
症状识别
患者通常表现为局部疼痛 、红肿、发热,可能伴随 全身症状如寒战、高热、 呕吐等。
体格检查
检查患者疼痛部位,观察 红肿、压痛、局部皮温升 高等情况,评估病情严重 程度。
实验室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一概述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也称急性骨髓炎,多数患儿为化脓细菌经血行侵袭
骨髓内结缔组织所引起的炎症。

少数从邻近软组织感染扩散而来或继
发于开放性骨折。

若不及时治疗,会使骨结构破坏发生残疾,甚至感
染扩散,危及生命。

有些病例可转成慢性病变,病程较长。

由于多见
于儿童,可能影响小儿营养和生长发育。

二病因
40%的病例并发于败血症或软组织化脓感染。

致病菌常为溶血性金黄色
葡萄球菌,近年来也有毒性较强的溶血性白色葡萄球菌,偶尔可见沙
门杆菌、肺炎球菌或其他化脓菌,大部分对青、链霉素有抗药性。


见的原发病灶有脓疱、齿龈脓肿及上呼吸道感染。

1.间接因素
临床上,扭伤和挫伤等所致局部组织损伤,常为骨髓炎发生的间接原因。

2.机体因素
小儿长管状骨的干骺端和骨骺间的血运不直接相通,干骺端营养动脉
的分支近端折回呈小襻状,再注入窦内较大静脉,该处血流速度减慢,成为致病菌滞留繁殖的理想条件,是小儿骨髓炎较成人多见的病理生
理方面的原因。

三临床表现
骨髓炎的好发部位是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其次为股骨上端、肱骨和
桡骨远端。

但其他各骨均可发生。

症状和体征随感染的严重程度、部位、炎症范围、病程的久暂、患儿年龄以及抵抗力的大小而临床表现
不同,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1.脓毒血症型
此型占80%左右。

全身症状为急性败血症的表现,可有高热、昏迷、谵
妄等症状。

甚至出现中毒性休克。

因有血行播散,常伴有其他部位的
严重感染,如化脓性心包炎、脓气胸、脑脓肿等。

严重患儿可并发心、肺、肝、肾等器官的迁徙性病灶,引致多脏器的功能损害。

局部症状
为患肢持续性剧烈疼痛、不敢活动、压痛、轴性叩痛及环周性肿胀。

受侵的骨病变可为单骨或多骨性,少数患者以全身症状为主要表现,
而病骨局部征象显示很晚,需及早发现骨病变。

2.并发关节炎型
此型大部分是新生儿和小婴儿。

全身症状常较轻,体温不高,但有烦躁、拒食和体重不增。

病变多见于股骨上端、胫骨上端或肱骨上端。

由于干骺端包括于关节囊之内或干骺端破坏影响骺板附着的基础,炎
症容易向关节内扩散,有的发生骺滑脱或破坏,影响日后的发育。

3.局限性破坏或骨脓肿型
此型多见于学龄儿童,临床症状较轻,局部肿痛,附近关节活动受限。

个别患儿可出现交感性关节积液。

四检查
1.X线检查
发病初期X线片上骨病变不明显,只能见患处软组织肿胀、脂肪层增厚、肌肉密度增加。

起病后14天内的X线检查往往无异常发现,用过抗生素
的病例出现X线表现的时间可以延迟至1个月左右。

X线检查难以显示出
直径小于1cm的骨脓肿,因此早期的X线表现为层状骨膜反应与干骺端
骨质稀疏。

当微小的骨脓肿合并成较大的脓肿时才会在X线片上出现骺
区的散在性虫蛀样骨破坏,并向髓腔扩展,此时骨密质变薄,并依次
出现内层与外层的不规则改变。

骨破坏的结果是有死骨形成,死骨可
大可小,小死骨表现为密度增高阴影,位于脓腔内,与周围骨组织完
全游离。

大死骨可为整段骨坏死,密度增高而骨小梁结构不可见。


数患儿有病理性骨折。

2.CT检查
可以提前发现骨膜下脓肿,但对细小的骨脓肿仍难以显示。

3.MRI检查
可以更早期发现在长骨干骺端与骨干内有炎性异常信号,还可以显示
出骨膜下脓肿。

因此,MRI检查明显优于X线和CT检查。

4.放射性核素骨显像
病灶部位的血管扩张和增多,使99mTc早期浓聚于干骺端的病变部位,
一般于发病后48小时即可有阳性结果。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只能显示出
病变的部位,但不能作出定性诊断,因此该项检查只具有间接帮助诊
断的价值。

五诊断
在诊断方面应解决两个问题,即疾病诊断与病因诊断。

诊断宜早。

因X
线表现出现甚迟,所以不能以X线检查结果作为诊断依据,对有条件者
可争取行MRI检查。

急性骨髓炎的诊断为综合性诊断,凡有下列表现者
均应想到有急性骨髓炎的可能:
1.急骤的高热与毒血症表现。

2.长骨干骺端疼痛剧烈而不愿活动肢体。

3.病变处有一个明显的压痛区。

4.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并有核左移。

病因诊断在于获得致病菌。

血培养与分层穿刺液培养具有很大的价值。

为了提高阳性率,需反复做血培养。

六鉴别诊断
1.软组织蜂窝织炎或深部脓肿
肿胀多限于肢体的一个侧面,无轴心叩痛。

2.维生素C缺乏病引起的肢体疼痛,假性瘫痪和骨膜下血肿
有缺乏维生素C的病史及X线干骺端的特殊病变,给维生素C后症状很快
缓解。

3.婴儿骨皮质增生症
主要见于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全身症状轻,可有低热、烦躁、局部肿胀、肢体可呈假性瘫痪,X线片的特点为骨膜下大量新生骨,如为长骨
发病,病变局限于骨干部,从不波及干骺端与骨骺。

4.急性白血病
有局限性骨质破坏者局部肿胀与触痛,如伴有发热和血沉加快而白细
胞计数正常者,常可误诊为骨髓炎,但注意病史,X线片上可见弥漫性
脱钙及新的受累病变部位出现,提示为全身性疾患,作骨髓穿刺可获
诊断。

七并发症
常伴有其他部位的严重感染,如化脓性心包炎、脓气胸、脑脓肿、并
发心、肺、肝、肾等器官的迁徙性病灶,引致中毒性休克,多脏器的
功能损害等。

八治疗
必须尽早治疗。

取标本送细菌培养后,立即给予抗生素,切不可等待
培养结果。

近年来均采用大剂量抗生素静脉滴入。

目前首选苯唑西林(新青霉素Ⅱ,苯唑青霉素钠)、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或红霉素,兼用氯霉素、头孢菌素或庆大霉素等。

当明确致病菌和敏感的抗生素后,立即更换有效的药物。

静脉给药2~3周,感染控制后可改为口服
抗生素2~3周。

患肢用石膏或皮牵引固定于功能位以保证休息、减少疼痛并防止感染
扩散与病理骨折。

全身支持疗法不容忽视,如退热、补液、输新鲜血液、高蛋白饮食和
多种维生素等。

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可酌情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急性骨髓炎常需手术引流。

发病24小时内的早期病例经充分有效的治
疗后体温下降、疼痛减轻者保守疗法可能治愈。

延迟就诊或延误诊断
的患者如全身及局部症状严重者穿刺有脓需手术引流。

手术治疗包括
切开引流与骨钻孔或开窗减压。

切口或髓腔内可置两根硅胶管,一个
用于向内滴入抗生素溶液冲洗,另一个用于引流。

积脓较少的伤口,
用抗生素溶液冲洗后可以缝合,半数可得到伤口一期愈合。

九预后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在无抗生素的情况下,死亡率很高。

在有抗生素后死亡率下降为2%~3%,但治疗效果仍然并不理想,疗程长,常按月计算,严重影响健康。

对成人患者症状重,痛苦大。

对1岁以下的婴儿的骨髓炎,由于全身症状不明显,因此不能早期诊断,一旦发现,骨骺已遭严重破坏,引起肢体发育障碍,造成终身残废,若能及早诊断,及时进行有效的抗生素局部和全身治疗,可获得痊愈。

十预防
多为血行播散感染引起,应积极预防,治疗败血症,积极防治皮肤、黏膜的各种感染性疾病,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